《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 (3)
卷十 (3)
1. 治三焦病諸藥要品及方七
實宜清涼血(蘇子,知母,元參,黃芩,童便,貝母,麥冬,黃柏,山梔,黃連,射干,甘草,犀角,天冬,白芍,生地,蒲黃,牛膝,桔梗,蒲荷,花粉,丹皮,連翹,赤芍,苧根,藍汁,紅藍花,牛蒡子,山豆根,山茨菰,千金子,枇杷葉,五味子,甘蔗汁,梨,柿,三焦實兼宜降氣)
虛宜補中益氣(人參,白朮,黃耆,麥冬,沉香,益智仁,五味子)
滯宜調氣通塞(木香,香附,蒼朮,砂仁,白蔻仁,紫蘇根)
三和散,〔總治〕川芎(一錢),沉香,紫蘇葉,大腹皮,羌活,木瓜(各五分),木香,白朮,檳榔,陳皮,炙草(各三分)
此方兼治諸氣鬱滯,或脹或痛。
枳殼丸,〔又〕枳殼(二兩),陳皮(一兩),檳榔(五錢),木香(二錢半),黑牽牛子(四兩一半生用一半炒熱搗取頭末一兩半余不用),蜜丸。
此方專治三焦約,大小便不通。
木香檳榔丸,〔又〕半夏曲,皂角(去弦子酥炙),郁李仁(去殼另研各二兩),木香,枳殼,杏仁,檳榔,青皮(各一兩),共為末,另以皂角四兩,打碎浸漿水,去渣。揸揉熬膏,入蜜少許和丸,空心,薑湯下。
此方疏導三焦,快氣順腸
涼膈散,〔上焦熱〕連翹(二錢),大黃,芒硝,甘草(各一錢),薄荷,黃芩,山梔(各五分),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半入硝。
桃仁承氣湯,〔中焦熱〕
立效散,〔下焦熱〕瞿麥(四錢),山梔(二錢),甘草(一錢),姜,燈心
導赤散,〔又〕生地,木通,甘草(各一錢),竹葉(七片)
白話文:
對於三焦病症,應使用以下清熱涼血的藥物:蘇子、知母、元參、黃芩、童便、貝母、麥冬、黃柏、山梔、黃連、射干、甘草、犀角、天冬、白芍、生地、蒲黃、牛膝、桔梗、薄荷、花粉、丹皮、連翹、赤芍、薴根、藍汁、紅藍花、牛蒡子、山豆根、山茨菰、千金子、枇杷葉、五味子、甘蔗汁、梨、柿。這些藥物不僅能清熱涼血,還能幫助降氣。
對於虛弱的三焦病症,應使用以下補中益氣的藥物:人參、白朮、黃耆、麥冬、沉香、益智仁、五味子。
對於有阻滯的三焦病症,應使用以下調理氣機、通塞的藥物:木香、香附、蒼朮、砂仁、白蔻仁、紫蘇根。
三和散:川芎、沉香、紫蘇葉、大腹皮、羌活、木瓜、木香、白朮、檳榔、陳皮、炙草。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各種氣機鬱滯,或是脹痛。
枳殼丸:枳殼、陳皮、檳榔、木香、黑牽牛子。此方專門治療三焦的問題,尤其是大小便不通。
木香檳榔丸:半夏曲、皁角、郁李仁、木香、枳殼、杏仁、檳榔、青皮。此方疏導三焦,順暢腸胃。
涼膈散:連翹、大黃、芒硝、甘草、薄荷、黃芩、山梔、竹葉、蜂蜜。此方主要用於上焦熱。
桃仁承氣湯:適用於中焦熱。
立效散:瞿麥、山梔、甘草、姜、燈心。此方適用於下焦熱。
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葉。此方同樣適用於下焦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