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六 (7)
卷二十六 (7)
1. 治頸項瘡瘍方八十六
勝金丹,〔對口〕,制白砒,麝香(各五分),蟾酥(一錢),雄黃,辰砂,乳香,沒藥,血竭(各錢半),全蠍(炮),天龍(去頭足炙),炙穿山甲(各三錢),殭蠶(炒五錢),每末二錢,沙糖調蔥頭酒下。
一粒全丹,〔又〕,沉香,乳香,木香(各五分),巴霜(一錢半),各為末,照分數和勻,黑棗肉丸,芡子大,每服一丸,量人虛實,先呷水一口行一次,胃氣實只可呷三四口,後用水一口送下,行後米飲止之。
白話文:
勝金丹:製白砒、麝香、蟾蜍膏、雄黃、硃砂、乳香、沒藥、血竭、全蟲(炸)、天龍(去除頭腳烤)及灸穿山甲(各三兩)、殭蠶(炒五兩)。每次服用二兩粉末,用糖拌蔥頭酒吞服。 一粒全丹:沈香、乳香、木香(各五分)、巴霜(一錢半),混合均勻後做成棗泥丸,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一顆,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酌情使用,先喝口水嘔吐一次,如果胃部較強壯只能喝三四口水,再喝水送服,排便後可以吃點稀飯停止服用。
托裡消毒散,〔又〕,人參,鹽黃耆,酒當歸,炒白芍,川芎,焦術,茯苓(各一錢),金銀花,白芷(各七錢),炙草,連翹(各五分),加減法載在前。
仙方活命飲,〔又〕,穿山甲,白芷,赤芍,甘草,歸尾,花粉,貝母,角刺(各一錢),金銀花,陳皮(各三錢),乳香,沒藥(各一錢二味另研末),水、酒煎好,送下二末。
白話文:
"託裡消毒散",又名,人參,鹽黃耆,酒當歸,炒白芍,川芎,焦術,茯苓(每味各一錢),金銀花,白芷(每味各七錢),炙草,連翹(每味各五分),其減法記載在前。
"仙方活命飲",又名,穿山甲,白芷,赤芍,甘草,歸尾,花粉,貝母,角刺(每味各一錢),金銀花,陳皮(每味各三錢),乳香,沒藥(每味各一錢二分,另外研磨成粉末),用水和酒煎煮好,再送服這兩份粉末。
托裡散,〔又〕,人參,炒黃耆(各二錢),焦術,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各一錢半)
神效托裡散,〔百脈疽〕,黃耆(鹽水炙),忍冬葉,當歸(各五錢),粉草(二錢),酒煎服,渣敷患處。
此方兼治癰疽、發背、腸癰,乃托裡消毒之良劑。
琥珀犀角膏,〔夾疽〕,琥珀,生犀角(各一錢),辰砂,人參,茯神,棗仁(各二錢),冰片(二分半另研),上各另研,和勻,煉蜜調成膏,每服一彈子大,麥冬湯化開,十五服。凡瘡瘍潰後不宜用。
白話文:
「托裡散」由人參、炒黃耆、焦術、陳皮、當歸、熟地、茯苓、白芍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各種癰疽、發背、腸癰等疾病,具有托裡消毒的功效。而「神效托裡散」則以黃耆、忍冬葉、當歸、粉草等藥材製成,專治百脈疽,可內服外敷。至於「琥珀犀角膏」則由琥珀、犀角、辰砂、人參、茯神、棗仁、冰片等藥材煉成膏狀,適用於治療夾疽,但不適合用於瘡瘍潰後。
黃連消毒飲,〔猛疽〕,黃連,山梔,當歸,連翹(各一錢),川芎,白芍(炒),生地(各錢半),炙草(八分),金銀花(二錢),亦名清熱消毒飲。
此方兼治一切癰疽發於陽,腫痛發熱作渴。
奪命丹,〔頸癰〕,蟾酥,輕粉(各五分),硃砂(三錢),寒水石,枯礬,銅綠(各一錢),蝸牛三十一個,另研如泥,和為丸,綠豆大,每用一丸,生蔥白三四根嚼爛,吐手心,包藥在內,酒下,約行六七里,汗出為效。重者再服一二丸。
白話文:
黃連消毒飲:用於治療頸部癰腫、發熱疼痛口渴等症狀。配方包括黃連、山梔、當歸、連翹等藥材,並可命名爲“清熱消毒飲”。
奪命丹:用於治療頸部癰腫的症狀。配方包含蟾酥、輕粉、硃砂、寒水石、枯礬、銅綠以及蝸牛等多種藥材,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顆,配合蔥白咀嚼後吞嚥,飲酒送服;行走約六至七公里後出汗即爲有效果。病情嚴重時可以再次服用一到兩顆藥丸。
此方主諸般大腫毒,然劫劑也,用當酌輕重陰陽之分。
人參養榮湯,〔又〕,白芍(三兩),人參,白朮,甘草,黃耆,陳皮,肉桂(各一兩),茯苓,熟地,五味子(各七錢),遠志(五錢),每貼取末三錢,姜水煎,空心溫服效。虛甚者煉蜜丸,可常服。遺精加龍骨。咳嗽加阿膠麥冬。挾火加知母、黃柏。
白話文:
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各種嚴重的大腫瘤,但是是屬於強烈的藥物,使用時要斟酌病情的輕重和陰陽的不同。
配方:人參與養榮湯,再加入白芍 3 錢,人參,白朮,甘草,黃芪,陳皮,肉桂各 1 錢,茯苓,熟地,五味子各 7 錢,遠志 5 錢。每次服用粉末 3 錢,用生薑水煮沸後飲用,在空腹時溫熱服用有效果。如果身體虛弱嚴重的話可以煉製蜂蜜丸來長期服用。遺精的情況加上龍骨。咳嗽的情況下再加上阿膠麥冬。如果有夾雜著火氣的症狀則加上知母和黃柏。
八珍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補中益氣湯,〔又〕,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甘草
椒紅丸,〔又〕
六君子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專消痰核仙方,〔痰核〕,枳殼(十四個破開去子),大黃(五錢生研細),斑貓(十四個去頭足翅),每用枳殼兩片,對合,入斑貓一個,又將大黃末分十四份,第一份,入枳殼兩片內,線紮緊,再將夏枯草六兩鋪大鍋底,將枳殼排放在內,入水六宮碗,煮乾水,取枳殼切片曬,或烘焙,去大黃、斑貓,再將萆麻子六十三粒,炒去油,打爛入藥,米糊丸,早晚各用開水送下七丸,服至痰核消去大半,即止不服,調養半月,自然平安而愈。
白話文:
八珍湯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熟地組成;補中益氣湯由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甘草組成;六君子湯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半夏、陳皮組成。專消痰核仙方則用枳殼、大黃、斑貓、夏枯草、萆麻子等藥材,將枳殼與斑貓一同煮製,再加入大黃和夏枯草,最後以萆麻子製成米糊丸,早晚服用,直至痰核消去大半,即可停藥,調養半月即可痊癒。
此方兼治瘰癧,真仙方也。
海帶丸〔又〕,海帶,青皮,陳皮,貝母(等分),蜜丸,彈子大,食後含化。甚者加昆布。
消核丸,〔又〕,鹽水(炒橘紅),赤苓(酒煨大黃),連翹(各一兩),酒黃芩,山梔(各八錢),半夏曲,酒元參,牡蠣(童便淬另研),花粉,桔梗,瓜蔞仁(各七錢),殭蠶(六錢),甘草節(四錢),湯浸蒸餅丸,白湯下八九十丸。
白話文:
這方藥可以兼治瘰癧,是個真正的神仙之方。
「海帶丸」,主要成分有海帶、青皮、陳皮、貝母(份量相等),需用蜜製成丸狀,大小如彈子,於飯後含服。病情嚴重者可加入昆布。
「消核丸」,主要成分有鹽水炒橘紅、赤苓酒煨大黃、連翹(各取一兩)、酒黃芩、山梔(各取八錢)、半夏曲、酒元參、牡蠣(用童便淬煉後另研)、花粉、桔梗、瓜蔞仁(各取七錢)、殭蠶(取六錢)、甘草節(取四錢)。將這些成分以湯浸蒸餅方式製成丸狀,服用時請以白湯送下,每次約八九十丸。
二陳湯,〔又〕,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開氣消痰湯,〔又〕,便香附,桔便,殭蠶(各一錢),黃芩,陳皮,枳殼(各七分),檳榔,前胡,半夏,枳實,羌活,荊芥,射干,威靈仙(各五分),甘草(四分),木香(三分),姜(三片)
白話文:
二陳湯,由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组成。開氣消痰湯,由香附、桔梗、殭蠶、黃芩、陳皮、枳殼、檳榔、前胡、半夏、枳實、羌活、荊芥、射干、威靈仙、甘草、木香、生姜组成。
消解散,〔又〕,南星,半夏(各一錢),陳皮,枳實,桔梗,柴胡,前胡,黃連,連翹,赤芍,防風,獨活,蘇子,蓬朮,木通,白附子,甘草,蔓荊子(各五分),姜,燈心
消風化痰湯,〔又〕,白附子,木通(各一錢),南星,半夏,赤芍,連翹,天麻,殭蠶,天冬,桔梗,金銀花,蒼耳子(各七分),白芷,防風,羌活,皂角(各五分),全蠍,陳皮(各四分),甘草(二分),姜(五片)
白話文:
消解散方,由南星、半夏、陳皮、枳實、桔梗、柴胡、前胡、黃連、連翹、赤芍、防風、獨活、蘇子、蓬朮、木通、白附子、甘草、蔓荊子各五分,薑、燈心適量組成。
消風化痰湯方,由白附子、木通各一錢,南星、半夏、赤芍、連翹、天麻、殭蠶、天冬、桔梗、金銀花、蒼耳子各七分,白芷、防風、羌活、皂角各五分,全蠍、陳皮各四分,甘草二分,薑五片組成。
內托白斂散,〔又〕,赤芍,當歸,連翹(各一錢),酒黃芩,白芷,白斂,瓜蔞仁(各八分),川芎,天花粉,乳香(各七分),防風,桔梗,柴胡(各五分),白蒺藜,生草(各四分)
含化丹,〔又〕,酒蒸大黃,殭蠶,青黛,膽星(等分),蜜丸,食後含化。
山藥膏,〔又〕,生山藥(一塊),萆麻子(三個),各去皮,研勻攤貼,如神。
白話文:
內托白斂散由赤芍、當歸、連翹各一錢,酒黃芩、白芷、白斂、瓜蔞仁各八分,川芎、天花粉、乳香各七分,防風、桔梗、柴胡各五分,白蒺藜、生草各四分組成。
含化丹由酒蒸大黃、殭蠶、青黛、膽星等分混合,製成蜜丸,飯後含化。
山藥膏由生山藥一塊,萆麻子三個,去皮研勻攤貼,療效神奇。
加味小胃丹,〔又〕,南星,半夏(各二兩半俱用白礬皂角薑汁水煮十五次),桃仁,杏仁俱用白礬皂角水泡,紅花,陳皮,白朮,白芥子,枳實(礬水泡半日炒),蒼朮(米泔白礬),皂角(水浸一宿炒各二兩),薑汁、竹瀝煮神麯丸。
此方兼治中風痰痞積,眩暈,喉痹,淡薑湯下。癱瘓不語,濃薑湯下。痞塊、頭風、頭痛,臨臥、食後服,神效。
白話文:
加味小胃丹由南星、半夏(各二兩半,用白礬、皂角、薑汁水煮十五次)、桃仁、杏仁(用白礬、皂角水泡)、紅花、陳皮、白朮、白芥子、枳實(用礬水泡半日後炒)、蒼朮(用米泔和白礬)、皂角(水浸一宿後炒,各二兩)等藥材,以薑汁、竹瀝煮神麯丸製成。此方可治療中風痰痞積、眩暈、喉痹,淡薑湯送服;癱瘓不語,濃薑湯送服;痞塊、頭風、頭痛,臨睡前或飯後服用,效果顯著。
竹瀝達痰丸,〔又〕,大黃,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半夏(各三兩),礞石焰硝煅過(一兩),以竹瀝、薑汁和如稀糊,磁器內曬乾,又研細,又以竹瀝、薑汁和曬,共三次,再研,仍以竹瀝、薑汁和丸,每服百丸,米湯下。
此方治有痰而氣弱者,能搜逐積痰從大便出,不損元氣,孕婦忌用。
梔子清肝湯,〔瘰癧〕,山梔,柴胡,丹皮(各一錢),茯苓,川芎,白芍,當歸,牛蒡子(各七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竹瀝達痰丸,用大黃、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甘草、半夏各三兩,礞石、焰硝煅過一兩,以竹瀝、薑汁混合成稀糊,放入磁器內曬乾,研細,再以竹瀝、薑汁混合曬乾,重複三次,研細後,再用竹瀝、薑汁混合成丸,每次服用百丸,米湯送服。此方適合有痰且氣虛者,能清除積痰,從大便排出,不傷元氣,孕婦忌用。
梔子清肝湯,用於治療瘰癧,需準備山梔、柴胡、丹皮各一錢,茯苓、川芎、白芍、當歸各七分,牛蒡子七分,甘草五分。
此方專治三焦及膽經血虛,肝火風熱,耳內瘡或癢,或頸項胸乳等處作痛,或寒熱晡甚,自汗口苦,或目唇搐動等症。
東垣連翹散堅湯,〔又〕,柴胡(錢二分),龍膽草(酒炒四次),土瓜根(酒炒各一錢),黃芩(酒炒七次七分),生黃芩,歸尾,廣皮,三稜(酒炒),連翹,白芍(各五分),炙草(三分),黃連(酒炒二次),製蒼朮(各二分),水煎,食後臥下,足高頭低乘熱每含一口,作十數次嚥下,務使藥氣上留,仍以十倍煉蜜作丸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專門治療三焦經和膽經血虛,肝火風熱引起的以下症狀:
- 耳內生瘡或發癢
- 頸項、胸乳等部位疼痛
- 寒熱交替,下午症狀加重
- 自汗、口苦
- 眼睛或嘴唇抽動
方劑:
- 東垣連翹散堅湯
藥物組成:
- 柴胡(二錢)
- 龍膽草(酒炒四次,四錢)
- 土瓜根(酒炒,一錢)
- 黃芩(酒炒七次,七分)
- 生黃芩(五分)
- 歸尾(五分)
- 廣皮(五分)
- 三稜(酒炒,五分)
- 連翹(五分)
- 白芍(五分)
- 炙草(三分)
- 黃連(酒炒二次,二分)
- 製蒼朮(二分)
使用方法:
- 以上藥物用水煎服,飯後臥床,將頭部放低,腳部抬高,趁熱一口一口含服藥汁,反覆十數次再嚥下,務必讓藥氣停留在口中。
- 同時用十倍量的煉蜜製成藥丸服用。
此方治凡耳下至缺盆肩上生瘡,堅硬如石,動之無根,名曰馬刀,屬少陽經,已破未破,並皆治之,及頸項瘰癧。
小犀角丸,〔又〕,犀角,黑牽牛(半生半炒),青皮,陳皮(各一兩),連翹(五錢),用皂角二條,去皮弦子泡捶,以布絞汁一碗,又用鮮薄荷二斤,打汁同熬膏為丸,每食後,連翹煎湯服三十丸,間以薄荷湯服。
此方常服能除根,諸癧並治,應效如神。
內消丸,〔又〕,青皮,陳皮(各二兩),牽牛(八兩取頭末二兩),皂角去粗皮搗碎,薄荷葉各八兩,二味共用水一斗煮揉汁,去渣,慢火熬膏為丸,每三十丸,食後荊芥湯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耳下到鎖骨肩上長出的堅硬如石頭的瘡,這種瘡摸起來沒有根,叫做馬刀,屬於少陽經,無論是破了還是沒破都可以治,也包括頸項的瘰癧。
小犀角丸的藥方是:犀角、黑牽牛(半生半炒)、青皮、陳皮(各一兩)、連翹(五錢),用皂角兩條去皮弦子泡捶,以布絞汁一碗,再用新鮮薄荷兩斤打汁一起熬成膏丸,每餐後用連翹煎湯服用三十丸,間以薄荷湯服用。
這個方子經常服用可以根治,各種癧都能治,效果就像神一樣。
內消丸的藥方是:青皮、陳皮(各二兩)、牽牛(八兩取頭尾兩兩)、皂角去粗皮搗碎、薄荷葉各八兩,二味共用水一斗煮揉汁,去渣,慢火熬膏為丸,每三十丸,食後荊芥湯下。
此方治瘡腫初生,及瘰癧結核,熱毒鬱滯,服之內消,大有神效。
琥珀散,〔又〕,白醜頭末,滑石,殭蠶,黃芩(各一兩),木通,連翹(各七錢),枳殼,赤芍,柴胡(各五分),斑貓(去足翅炒三錢),甘草(三錢),琥珀(二錢),銼作六帖,水煎服。
化氣調經湯〔又〕,廣皮(二兩),酒香附,羌活,白芷(各一兩),牡蠣,花粉,角刺,甘草(各五錢),每末二錢,酒下,日二服。
此方兼治流注。
夏枯草散,〔又〕,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每二錢,茶清下。又方,取一兩煎服,虛者多服益妙,兼服十全大補湯加香附、遠志、貝母。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瘡腫剛開始生長,以及瘰癧結核,熱毒鬱結的狀況,服用後可以內消,效果非常神奇。
琥珀散:白醜頭末、滑石、殭蠶、黃芩(各一兩)、木通、連翹(各七錢)、枳殼、赤芍、柴胡(各五分)、斑貓(去足翅炒三錢)、甘草(三錢)、琥珀(二錢),將藥材磨成粉末,分成六帖,用清水煎服。
化氣調經湯:廣皮(二兩)、酒香附、羌活、白芷(各一兩)、牡蠣、花粉、角刺、甘草(各五錢),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取兩錢,用酒送服,一天服用兩次。
這個方子還可以治療流注。
夏枯草散:夏枯草末(六錢)、甘草末(一錢),每次取兩錢,用茶水送服。另一個方子是用夏枯草一兩煎服,體虛者多服用效果更好,還可以配合十全大補湯,加入香附、遠志、貝母一起服用。
此方治瘰癧馬刀,退寒熱之聖藥也。
消毒化堅湯〔又〕,炙草,龍膽草,薄荷(各四分),黃芩(五分),花粉,白芍,元參(各六分),牛蒡子,昆布,羌活,升麻(各七分),黃耆,當歸,柴胡,桔梗(各一錢),連翹(錢半),陳皮(八分),加姜二片,或加甘草節、知母、貝母、海藻更佳。
荊防敗毒散,〔又〕,羌活,獨活,柴胡,前胡,人參,赤茯苓,桔梗,枳殼(麩炒),荊芥,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瘰癧(淋巴結結核)以及馬刀瘡(一種皮膚病),是退寒熱的良藥。
消毒化堅湯
配方:炙甘草、龍膽草、薄荷(各四分)、黃芩(五分)、花粉、白芍、元參(各六分)、牛蒡子、昆布、羌活、升麻(各七分)、黃耆、當歸、柴胡、桔梗(各一錢)、連翹(一錢半)、陳皮(八分),再加生薑兩片。若要效果更佳,可加入甘草節、知母、貝母、海藻。
荊防敗毒散
配方:羌活、獨活、柴胡、前胡、人參、赤茯苓、桔梗、枳殼(麩炒)、荊芥、防風(各一錢)、甘草(五分)。
小柴胡湯,〔又〕,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
益氣養榮湯〔又〕,人參,茯苓,貝母,陳皮,川芎,當歸,香附,鹽黃耆(酒熟地),炒白芍(各一錢),炙草,桔梗(各五分),炒白朮(二錢),熱服。不拘軟硬赤白,或潰而不斂,皆可服。
十全大補湯〔又〕
羌活連翹湯〔又〕,羌活,連翹,防風,柴胡,夏枯草,昆布,枳殼,黃芩,川芎,甘草,薄荷,牛蒡子,金銀花
白話文:
小柴胡湯由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組成。益氣養榮湯則包含人參、茯苓、貝母、陳皮、川芎、當歸、香附、酒熟地、炒白芍、炙草、桔梗、炒白朮,無論是軟硬、赤白、潰而不斂,皆可服用。此外,還有十全大補湯和羌活連翹湯,後者由羌活、連翹、防風、柴胡、夏枯草、昆布、枳殼、黃芩、川芎、甘草、薄荷、牛蒡子、金銀花組成。
散腫潰堅湯〔又〕,黃芩(一錢酒洗半生半炒),龍膽草(酒洗六分),花粉(酒洗),酒黃柏,酒知母,苦桔梗,昆布,海藻(各七分),柴胡(六分),炙甘草,三稜(酒炒),蓬朮(酒炒),連翹(各五分),葛根,白芍,歸尾(各四分),酒黃連,升麻(各三分),銼作一貼,水浸半日煎,食後去枕低頭而臥,每一口作十次嚥下,另搗一料蜜丸,每百丸,以二煎藥湯送下。
當歸補血湯,〔又〕,黃耆(一兩),酒拌當歸(三錢),作一服煎。
白話文:
散腫潰堅湯,用黃芩、龍膽草、花粉、酒黃柏、酒知母、苦桔梗、昆布、海藻、柴胡、炙甘草、三稜、蓬朮、連翹、葛根、白芍、歸尾、酒黃連、升麻等藥材,共煎一帖,飯後服下,服藥時去枕低頭,每口嚥下十次。另以藥材製成蜜丸,每次服一百丸,用藥湯送服。
當歸補血湯,用黃耆、酒拌當歸等藥材,共煎一帖服下。
消癧丸,〔又〕
琥珀膏,又〕,琥珀(一兩),木通,肉桂,當歸,白芷,防風,松脂,硃砂(各八錢),木鱉子肉(五錢),丁香,木香(各三錢),將珀、桂、朱、二香各為極細末,和勻,其餘以麻油一斤半,煎藥至黑色,去渣,照油實數,每油一斤,下淘淨炒黃丹八兩,膏成,稍溫,下琥珀等末。
內消膏〔又〕
消腫湯〔馬刀〕,連翹(二錢),黃芩,柴胡(各錢二分),花粉,黃耆(各一錢),歸梢,甘草(各七分),牛蒡子,黃連(各五分),紅花(二分)
白話文:
琥珀膏是用琥珀、肉桂、硃砂、丁香、木香等藥材研磨成細末,再以麻油煎煮,加入黃丹,製成膏狀。內消膏和消腫湯則是用連翹、黃芩、柴胡、花粉、黃耆、歸梢、甘草、牛蒡子、黃連、紅花等藥材煎煮而成。
海藻潰堅丸〔又〕,神麯(四錢),半夏(二錢),海藻,昆布,龍膽草,蛤粉,通草,貝母,真松蘿茶,枯礬(各三錢),蜜丸,每三十丸,臨臥白湯下,或含化,或酒調末二錢服,俱可。
此方治瘰癧馬刀,堅硬形瘦,潮熱不食,兼治一切癭氣。忌甘草、魚、雞、豬肉、五辛、生冷。
貓頭丸,〔又〕,貓頭骨(一個炙),蝙蝠(一個以硃砂末三錢入肚內瓦上炙焦),南星,白礬(各一兩),黃蠟化丸,臨臥,米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海藻潰堅丸及貓頭丸 方劑說明
海藻潰堅丸
方劑組成:神麴(四錢)、半夏(二錢)、海藻、昆布、龍膽草、蛤粉、通草、貝母、真松蘿茶、枯礬(各三錢)
製法:蜜丸,每丸三十粒。
用法:臨睡前用白湯送服,或含化,或用酒調服二錢。
主治:瘰癧馬刀(即頸部淋巴結腫大、堅硬),形體消瘦,潮熱不食,也適用於一切癭氣(即甲狀腺腫大)。
忌口:甘草、魚、雞、豬肉、五辛(蔥、蒜、韭菜、蕎麥、興渠)、生冷。
貓頭丸
方劑組成:貓頭骨(一個,炙烤)、蝙蝠(一個,肚內放入硃砂末三錢,瓦上炙烤至焦)、南星、白礬(各一兩)
製法:黃蠟化丸。
用法:臨睡前用米湯送服三十丸。
此方治瘰癧馬刀,不拘已破未破,俱效。
補中勝毒餅,〔又〕,黃耆(一錢),人參(三分),甘草(五分),以上三味調氣補中,生地,熟地,白芍,當歸(各三分),以上四味和血生血涼血惟白芍兼能益氣之虛,連翹(一錢),升麻,柴胡,防風(各五分),陳皮(三分),上研細末,湯浸蒸餅調捏作餅子,曬乾,研米粞大,每三錢,白湯下。
六味丸,〔癭瘤〕,地黃,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
四物湯,〔又〕,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瘰癧(淋巴結核)和馬刀(皮膚病),無論是已經破潰還是未破潰,都管用。
補中勝毒餅:黃耆一錢,人參三分,甘草五分,這三味藥可以補氣益中;生地、熟地、白芍、當歸各三分,這四味藥可以和血生血、涼血,其中白芍還能益氣;連翹一錢,升麻、柴胡、防風各五分,陳皮三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湯浸泡蒸餅,捏成餅子,曬乾,研磨成米粒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白湯送服。
六味丸: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
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
歸脾湯,〔又〕,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茯神,棗仁,遠志,龍眼,木香,甘草,姜,棗
海藻丸,〔又〕,海藻,川芎,當歸,官桂,白芷,細辛,藿香,白斂,昆布,枯礬(各一兩),海蛤,松蘿茶(各七錢半),蜜丸。
此方通治癭瘤。
神效開結散,〔又〕,沉香(二錢),木香(三錢),陳皮(四錢),真珠(四十九粒煅),豬黶肉子生豬項下如棗大微扁色紅者四十九個瓦上焙乾,每末二錢,臥時,冷酒調和,徐徐嚥下,輕者三五服效,重者一料全愈。
白話文:
歸脾湯,含有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茯神、棗仁、遠志、龍眼、木香、甘草、薑、棗等成分。這是一種用於調理脾胃的藥方。
海藻丸,含海藻、川芎、當歸、官桂、白芷、細辛、藿香、白斂、昆布、枯礬(各一兩)、海蛤、松蘿茶(各七錢半)等成分,這些成分經過混合後,用蜂蜜製成丸狀。這種藥方適用於治療各種腫瘤。
神效開結散,含沈香(二錢)、木香(三錢)、陳皮(四錢)、真珠(四十九粒煅)、豬黶肉子(生豬項下如棗大微扁,色紅者四十九個)在瓦上焙乾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睡前用冷酒調和後慢慢飲下。輕度症狀者三至五次即可見效,重度者一次服用完畢即可痊癒。
一井散,〔又〕,雄黃,粉霜,硇砂(各二錢),輕粉,乳香,沒藥(各一錢),土黃(三錢),麝香(少許),研細末,津調塗瘤頂,以濕紙蓋之,後小黃膏塗四圍,間日一度上藥。土黃乃造作所成,方用信石二兩、木鱉仁二錢、去油巴豆五錢、硇砂二錢,各研為末,和勻,以石腦酒和成一塊,油紙包裹,埋於地坑四十九日,取出,劈作小塊,磁器裝聽用。
小黃膏〔又〕,黃柏,黃芩,大黃,等分,研末,水調為糊,塗一井散四圍,亦間日一度。涼肌退腫。
白話文:
「一井散」的藥方包含雄黃、粉霜、硇砂各兩錢,輕粉、乳香、沒藥各一錢,土黃三錢,麝香少許,研磨成細粉後,以唾液調和,塗抹在腫瘤頂端,並用濕紙蓋住。之後再以小黃膏塗抹在腫瘤周圍,每隔一天換藥一次。土黃的製成方法是用信石二兩、木鱉仁二錢、去油巴豆五錢、硇砂二錢,分別研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再用石腦酒調和成塊狀,以油紙包裹,埋在地坑中四十九天后取出,劈成小塊,放入磁器容器中備用。
小黃膏的藥方則包含黃柏、黃芩、大黃等量,研磨成粉末,以水調和成糊狀,塗抹在一井散周圍,同樣每隔一天換藥一次。小黃膏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治脂瘤方,〔又〕,用針決去脂粉自愈。
五灰膏,〔又〕,棗柴灰,桑柴灰,荊芥灰,蕎麥杆子灰,桐子殼灰(各五兩),以沸湯各淋汁一碗,共五碗,澄清,入斑貓四十枚,穿山甲五片,煎二碗,磁器裝,用時入新出窯石灰一兩,乳香、冰片少許,調成膏敷瘤上。如稠,加清水,稀稀用之,神效。點瘤贅神效。
止血藥,〔又〕,陳京墨煅,百草霜,等分,掞血處,以手按之。
桃花散,〔又〕,石灰十兩炒紅,入麻油半盞,大黃一兩,煎汁半盞內,和勻,慢火炒如桃花色,磁器收聽用,神效。
白話文:
治療脂肪瘤的方法,可以用針挑破,讓脂肪粉自然癒合。
五灰膏的製作方法是,取棗柴灰、桑柴灰、荊芥灰、蕎麥杆子灰、桐子殼灰各五兩,用沸水各淋一碗,共五碗,澄清後,加入斑貓四十枚、穿山甲五片,煎煮成兩碗,裝入瓷器中。使用時加入新出窯的石灰一兩,乳香、冰片少許,調成膏狀敷於瘤上。如果膏體太稠,可以加些清水稀釋,效果奇佳。點痣除疣也很有效。
止血藥的製作方法是,取陳京墨煅燒,與百草霜等分,塗抹於出血處,用手按壓。
桃花散的製作方法是,取石灰十兩炒至紅色,加入麻油半盞,大黃一兩,煎汁半盞,混合均勻,用小火炒至桃花色,裝入瓷器中備用,效果奇佳。
此方能止百般出血,不但癭瘤已也。
玉壺散,〔又〕,海藻洗,海帶洗,昆布洗,雷丸(各一兩),青鹽,廣皮(各五錢),陳火酒丸,含化。
破結散,〔又〕,神麯(四錢),海藻,昆布,龍膽草,蛤粉,通草,貝母,枯礬,松蘿茶(各三錢),半夏(二錢),蜜丸,蔥白湯下三十丸,或酒下末二錢亦可。此即海藻散堅丸也。有人生癭大如茄子,潮熱形瘦,百治不效,得此方去松蘿代真桑寄生一倍,服三五日,其癭自消。
白話文:
這一方藥能止住各種出血,不僅能治癒癭瘤。
玉壺散:海藻、海帶、昆布各一兩,青鹽、廣皮各五錢,用陳火酒製成丸藥,含化服用。
破結散:神麯四錢,海藻、昆布、龍膽草、蛤粉、通草、貝母、枯礬、松蘿茶各三錢,半夏二錢,用蜜製成丸藥,用蔥白湯送服三十丸,或用酒送服末藥二錢亦可。這也是海藻散堅丸。有人患有像茄子一樣大的癭瘤,伴隨潮熱、形體消瘦,經百般治療無效,服用此方,用真桑寄生代替松蘿,分量加倍,服用三五天,癭瘤便會自行消散。
化癭丹〔又〕,海帶,海藻,海蛤,昆布以上俱洗淨焙,澤瀉炒,連翹(各五錢),豬靨,羊靨(各十枚),蜜丸,芡子大,臥時含化一二丸,須忌油膩面酒。
人參化癭丹,〔又〕,海帶,海藻,海蛤,昆布(四味俱焙),澤瀉(炒),連翹(各一兩),豬靨,羊靨(各十枚切片焙),人參(八錢),蜜丸,含化。一說豬羊靨即豬羊外腎,乃囊中之卵,存參。
白頭翁丸,〔又〕,白頭翁(五錢),昆布(一錢),通草,海藻(各七分),連翹,元參(各八分),桂心(三分),白斂(六分),蜜丸,酒下。
白話文:
化癭丹是用海帶、海藻、海蛤、昆布等洗淨焙乾,澤瀉炒熟,再加入連翹、豬靨、羊靨,製成蜜丸,每次睡前含化一至兩丸。服用期間需忌油膩、麵酒。
人參化癭丹則是用海帶、海藻、海蛤、昆布四味焙乾,澤瀉炒熟,連翹、豬靨、羊靨切片焙乾,再加入人參,製成蜜丸,含化服用。有些人認為豬羊靨其實就是豬羊外腎,因此在配方中保留了人參。
白頭翁丸則是用白頭翁、昆布、通草、海藻、連翹、元參、桂心、白斂等藥材,製成蜜丸,用酒送服。
消癭散,〔又〕,海馬(酒炙),海帶,海藻,海紅蛤煅,海螵蛸,昆布,石燕(各一兩為末,茶清下)。
服此方須兼服含化丸。
含化丸〔又〕,海蛤煅,海藻,海帶,昆布,訶子,瓦楞子煅,文蛤(即花蛤有斑者),五靈脂(各一兩),豬靨子十四個焙乾另研,蜜丸,含化。
白話文:
消癭散,海馬(酒炙)、海帶、海藻、海紅蛤煅、海螵蛸、昆布、石燕(各一兩研末,用茶水送服)。服用此方時需同時服用含化丸。
含化丸,海蛤煅、海藻、海帶、昆布、訶子、瓦楞子煅、文蛤(即花蛤有斑者)、五靈脂(各一兩),豬靨子十四個焙乾另研,用蜂蜜做成丸藥,含服化開。
沈氏癭囊丸〔又〕,雄黃(五錢另研),青木香(四錢另研),海南檳榔(切片曬研),昆布(洗淡焙研),海蛤煅研,白斂酒(炒研),半夏曲,薑汁(炒研各八錢),肉桂心,白芥子(各二錢半),每服二錢,食後,酒調下。忌大葷麵食。此余自制方也。
梔子清肝湯〔氣病〕,山梔,柴胡,丹皮(各一錢),茯苓,川芎,當歸,白芍,牛蒡子(各七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柴胡清肝湯,〔又〕,柴胡,山梔(各錢半),人參,黃芩,川芎(各一錢),連翹,桔梗(各八分),甘草(五分)
白話文:
沈氏癭囊丸,由雄黃、青木香、海南檳榔、昆布、海蛤、白斂酒、半夏曲、薑汁、肉桂心、白芥子等藥材組成,每次服用二錢,飯後以酒調服。忌食大荤麵食。此方為個人自制。
梔子清肝湯用於治療氣病,由山梔、柴胡、丹皮、茯苓、川芎、當歸、白芍、牛蒡子、甘草等藥材組成,水煎服。
柴胡清肝湯,由柴胡、山梔、人參、黃芩、川芎、連翹、桔梗、甘草等藥材組成。
加味四物湯〔又〕
柴胡通經湯〔少陽〕,柴胡,歸尾,連翹,生草,三稜,黃芩,牛蒡子,桔梗(各二分),黃連(五分),紅花(少許),食後,稍熱服。
此攻裡內消之劑。
升麻調經湯,〔陽明〕,升麻(八分),酒龍膽草,葛根(各四分),酒黃芩,酒廣茂酒(三稜),炙草(各五分),歸尾,白芍(各三分),酒黃柏(二分),酒知母(一錢)
加味逍遙散,〔血病〕,白芍,白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六分),甘草,桔梗(各二分),當歸,地骨皮(各八分),山梔,黃柏(各三分)
白話文:
柴胡通經湯用於治療少陽經症,由柴胡、歸尾、連翹、生草、三稜、黃芩、牛蒡子、桔梗各二分,黃連五分,紅花少許組成,飯後服用,溫熱服下。此方用於攻裡內消。
升麻調經湯用於治療陽明經症,由升麻八分、酒龍膽草、葛根各四分、酒黃芩、酒廣茂酒(三稜)各五分、歸尾、白芍各三分、酒黃柏二分、酒知母一錢組成。
加味逍遙散用於治療血病,由白芍、白朮各一錢,茯苓、麥冬、生地各六分,甘草、桔梗各二分,當歸、地骨皮各八分,山梔、黃柏各三分組成。
牡蠣大黃湯,〔疏利〕,牡蠣,木香,大黃(煨各錢半),水煎,春夏露一宿,冬月於暖處一宿,雞鳴時服,得利勿服。
金寶膏,〔外貼〕,桑柴灰五碗,先以草紙一層,皮紙二層,墊箕底,放灰於上,以滾水十碗淋取汁,聽用。穿山甲二兩,信一錢另研,辰砂一字,粉霜錢半,麝香五分,杏仁七枚,同信末研,塗穿山甲上。將灰汁澄清煎滾,下甲末,煎至半下麝,次下粉霜,干至九分,下辰砂,候成膏,下石灰炒研細一兩,以成塊為度,磁瓶收,不可見風。每取傅核上,再傅即去舊藥並靨,即效。
白話文:
牡蠣大黃湯用來疏利,取牡蠣、木香、大黃各半錢,一起煎煮,春夏露一夜,冬天放在溫暖處過一夜,雞鳴時服用,若見效則停藥。
金寶膏用於外敷,先用五碗桑柴灰,以草紙一層、皮紙兩層墊底,淋上滾水十碗取汁備用。穿山甲二兩、信石一錢研磨,辰砂一字、粉霜半錢、麝香五分、杏仁七枚與信石末混合研磨,塗抹在穿山甲末上。將桑柴灰汁澄清後煮沸,加入穿山甲末,煮至一半時加入麝香,再加入粉霜,煮至快干時加入辰砂,待成膏狀後加入石灰炒研細末一兩,搓成塊狀即可,裝入瓷瓶保存,避風。每次取適量塗抹患處,下次塗抹前需先將舊藥和皮屑清除,效果顯著。
龍珠膏〔又〕,龍牙草(五兩),棘棗根(五錢),海藻(二錢半),蘇木(五錢),用水二十碗,煎十二碗,去渣,又用桑柴灰、炒石灰、桑耳草灰各碗半,先以草紙二層,皮紙二層,放箕底,放灰於上,以前所煎水熱淋,取汁十碗,澄清煎成膏,入白丁香、石膏、輕粉各五錢,麝香一錢,攪勻,收磁瓶內,每敷藥一日一換,並去靨再上新藥,即消而愈。根小者只敷根上。
白話文:
龍珠膏的製作與使用方法:
配方:
- 龍牙草(五兩)
- 棘棗根(五錢)
- 海藻(二錢半)
- 蘇木(五錢)
製作步驟:
- 將以上藥材用水二十碗煎煮至十二碗,去除藥渣。
- 取桑柴灰、炒石灰、桑耳草灰各半碗,先在箕底鋪上兩層草紙和兩層皮紙,再將灰放在紙上。
- 用之前煎藥的水熱淋灰,取汁十碗,澄清後煎成膏。
- 加入白丁香、石膏、輕粉各五錢,麝香一錢,充分攪拌均勻。
- 將膏藥收於磁瓶內。
使用方法:
- 每日敷藥一次,換藥時先將舊藥去除,並清理患處,再敷上新藥。
- 患處較小者只敷在根部即可。
注釋:
- 本文所述的藥量和方法僅供參考,實際使用時應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
- 現代醫學對中藥的藥效和安全性研究尚不完善,使用中藥需謹慎。
必效散,〔總治瘰癧〕,南硼砂(二錢半),輕粉(一錢),麝香(五分),巴豆(去皮心膜五粒斑貓去頭足翅糯米炒米黃色去米四十個),白檳榔(一個),研極細,以雞子三個,去黃,留清調藥,仍入殼內,以濕紙數重餬口,飯上蒸熟,取出曬乾,再研細,壯者一錢,弱者五分,炒生薑煎陳酒,五更調服。如覺小腹痛,即用益元散一服,其毒從大便出,孕婦忌用。繆仲淳曰:此治瘰癧,氣血無虧癧核不去者,服之大有神效。雖有斑貓,然已炒熟,旦有巴豆制之,弱者先服益氣養榮湯數帖,壯者服後用益氣養榮湯,屢試屢驗。
白話文:
必效散主要用於治療瘰癧,藥方包含硼砂、輕粉、麝香、巴豆、白檳榔等。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雞蛋清調和,裝回蛋殼中蒸熟,曬乾後再次研磨。體質強健者每次服用一錢,體弱者每次服用五分,用生薑煎的陳酒調服。若服用後出現小腹疼痛,可服用益元散一劑,毒性會隨大便排出。此藥方孕婦忌用。繆仲淳認為,此方可有效治療瘰癧,即使氣血不足,瘰癧也不消失,服用此方也能見效。雖然含有巴豆,但經過炒熟處理,並搭配其他藥材制約,所以不會有太大毒性。體弱者在服用此方之前,可先服用幾帖益氣養榮湯,體質強健者則可在服用此方後服用益氣養榮湯,療效顯著。
立應散,〔又〕,連翹,赤芍,川芎,當歸,甘草,滑石(各五錢),黃芩(三錢),斑貓,糯米炒(三錢),川烏尖(七個),土蜂房(蜜水洗飯上蒸曬乾),白牽牛(各二錢半),每末一錢,濃煎木通湯調下,毒從小便出,未效再服,繼以宣熱丹解其風熱。若宣導癰疽惡毒,去黃芩。
宣熱丹〔又〕,何首烏,薄荷,皂角,連翹,三稜,荊芥,蔓荊子(各一兩),共作末,用熱醋浸淡豆豉二兩半,搗膏丸。每三十丸,熟水下,日一服。解瘰癧風熱之毒自小便出。宣毒之後,病雖愈,常宜服之。
白話文:
立應散是由連翹、赤芍、川芎、當歸、甘草、滑石、黃芩、斑貓、糯米、川烏尖、土蜂房、白牽牛等藥材組成,濃煎木通湯調服,可使毒素從小便排出。若效果不佳,可再服用,並以宣熱丹解其風熱。若用於宣導癰疽惡毒,則去黃芩。
宣熱丹是由何首烏、薄荷、皂角、連翹、三稜、荊芥、蔓荊子等藥材製成,用熱醋浸淡豆豉搗膏丸,每日服用三十丸,可解瘰癧風熱之毒,並從小便排出。宣毒之後,即使病癒,也宜常服之。
瓜蔞散〔又〕,瓜蔞仁,青皮(各一錢),石膏(二錢),甘草,沒藥,歸尾,角刺,金銀花(各五分),青橘葉取汁二匙水、酒煎,空心服。
玉燭散,〔又〕,酒大黃,當歸,白芍,熟地,甘草,芒硝,黃芩,川芎,等分,每末三錢,薑湯下,七八日見效,
清肝益榮湯,〔又〕,山梔,當歸,茯苓,木瓜(各一錢),柴胡,川芎,炒白芍(各七分),白朮(二錢),炙草(五分),龍膽草(八分),熟地(錢半),薑、水煎服。
白話文:
【瓜蔞散】,由以下成分組成:瓜蔞仁、青皮(各一錢),石膏(二錢),甘草,沒藥,歸尾,角刺,金銀花(各五分)。請將青橘葉取汁二匙與水、酒一同煎煮,於空腹時服用。
【玉燭散】,由以下成分組成:酒大黃,當歸,白芍,熟地,甘草,芒硝,黃芩,川芎,等量分開。每次取三錢末,以薑湯送服,一般在七八天後可見效。
【清肝益榮湯】,由以下成分組成:山梔,當歸,茯苓,木瓜(各一錢),柴胡,川芎,炒白芍(各七分),白朮(二錢),炙草(五分),龍膽草(八分),熟地(錢半)。將以上材料加水、薑一起煎煮後服用。
此方治肝膽小腸經風熱,血燥筋攣,結核,或耳項胸乳脅肋作痛。
薄荷丹,〔又〕,即宣熱丹。
十六味流氣飲,〔癭瘤〕,人參,黃耆,當歸(各一錢),川芎,肉桂,厚朴,白芷,甘草,防風,檳榔,烏藥,白芍,枳殼,木香(各五分),桔梗(三分),紫蘇葉(一錢半),水煎,食後服。若由忿怒者,加青皮一錢。
此方乃通行十二經藥,病在一經者不用。
蠟礬丸,〔又〕,黃蠟(二兩),入明礬末(四兩),眾手和勻作丸,每三十丸,酒水任下,日二服。
白話文: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肝膽、小腸經風熱,以及血燥筋攣、結核,或耳項、胸乳、脅肋疼痛等症狀。
薄荷丹,也稱宣熱丹。
十六味流氣飲,主治癭瘤。藥材包括:人參、黃耆、當歸(各一錢)、川芎、肉桂、厚朴、白芷、甘草、防風、檳榔、烏藥、白芍、枳殼、木香(各五分)、桔梗(三分)、紫蘇葉(一錢半)。用水煎煮,飯後服用。若因忿怒引起,可加青皮一錢。
這個方劑是通行十二經的藥物,如果病症只集中在一經,則不必使用。
蠟礬丸,藥材包括:黃蠟(二兩)、明礬末(四兩)。將兩種藥材混合搓成丸,每服三十丸,用酒或水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此方專治癰疽發背,瘰癧瘻瘡,一切惡瘡,衛護內膜,驅解諸毒,自然內消。如因藥毒發疽,非此莫治。內疽腸癰尤妙。
南星膏〔又〕,南星大者(一枚),細研,入醋調膏,先將小針刺腫處,令氣通,卻以膏攤紙上,如瘤大小貼之,覺癢則頻貼取效。
此方治頭面瘤大如拳,小如慄,或軟或硬,不癢不痛,宜用此藥,切不可用針灸。
白話文:
这方子专门治疗痈疽发背、瘰癧瘘疮等各种恶疮,能保护内膜,驱散毒素,自然消退。如果因为药物中毒而发疽,非此药不可治。对于内疽肠痈尤其有效。
将南星(个头大的)研磨成粉,加入醋调成膏状,先用小针刺破肿胀的地方,使气流通畅,然后将膏药摊在纸上,根据瘤的大小贴在患处,如果感到痒就频繁贴敷,直到见效。
这个方子还可以治疗头面部瘤,大小不一,软硬不一,不痒不痛,适合用此药治疗,切忌用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