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九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九 (16)

1. 治諸厥方四十一

理中湯,〔寒厥〕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附子理中湯,〔又〕附子,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十全大補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耆,肉桂,姜(三),棗(二)

當歸四逆湯,〔又〕

參耆益氣湯,〔氣虛〕人參,黃耆,白朮,五味,麥冬,附子,陳皮,甘草

四逆湯,〔寒厥〕附子,乾薑,甘草

升陽散火湯,〔熱厥〕升麻,柴胡,羌活,獨活,葛根,白芍,防風,生草,炙草

火鬱湯,〔又〕羌活,升麻,葛根,白芍,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防風(五分),蔥白(三寸)

大柴胡湯,〔便秘〕柴胡,黃芩,半夏,白芍,大黃,枳實,姜,棗

白虎湯,〔譫語〕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蘇合丸,〔屍厥〕犀角,白朮,香附,硃砂,訶子,蓽撥,木香,檀香,沉香,麝香,丁香,安息香,薰陸香,龍腦,蘇合,香油丸。

藿香正氣散,〔又〕藿香,白芷,茯苓,紫蘇,厚朴,白朮,陳皮,甘草,半夏,桔梗,大腹皮

返魂丹,〔又〕硃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安息香熔為丸,黍米大,每服五分。

硫黃散,〔又〕硫黃(一兩),焰硝(半兩),研極細,分三服,好酒一盞同煎,覺焰起,傾於盞內,蓋著,候溫灌服之,如人行五里,又進一服,不過三服即蘇。

朱犀散,〔又〕犀角(五錢),硃砂,麝香(各二錢半),每末二錢,新汲水調灌。

導痰湯,〔痰厥〕南星,半夏,枳實,赤苓,陳皮,甘草,姜

加味二陳湯,〔又〕半夏,陳皮,當歸,茯苓,枳實,桔梗,杏仁(各一錢),良薑,砂仁(各五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三分),姜(五片)

鶴頂丹,〔又〕明礬(一兩),猩紅(五錢或黃丹亦可),每取末一匙,入磁器內熔化,乘熱作丸,櫻桃大,每一丸,薄荷湯下。

清氣化痰丸,〔又〕半夏、南星,白礬、皂角、乾薑各四兩,先將白礬三味,水五碗,煎三碗,卻入星夏浸兩日,再煮至星夏無白點,曬乾,同橘紅、青皮、蘇子、菔子、山楂、神麯、杏仁、葛根、麥芽、香附各二兩,蒸餅丸。

此丸專治膏梁厚味人腦滿痰盛之症。若脾胃虛者,必受害,切不可輕用。

蘇子降氣湯,〔氣厥〕蘇子,半夏,前胡,炙草,當歸,陳皮,沉香,虛加黃耆,冷加肉桂。

八味順氣湯,〔又〕茯苓,白朮,白芷,香附,青皮,陳皮,烏藥,甘草

退熱清氣湯,〔又〕柴胡,陳皮,赤苓(各一錢),半夏,枳殼(各八分),便香附(七分),川芎(五分),木香,炙草(各三分),砂仁(七粒),姜(三片)

蒲黃酒,〔暴厥〕蒲黃一兩,炒褐色,清酒十杯沃之,溫服。

白話文:

治諸厥方四十一

理中湯:寒厥證,用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附子理中湯:亦治寒厥,另加附子,人參、白朮、甘草、乾薑。

十全大補湯:亦治厥證,用人參、茯苓、白朮、炙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黃耆、肉桂,並加生薑三片,大棗兩枚。

當歸四逆湯:亦治厥證。

參耆益氣湯:氣虛厥證,用人參、黃耆、白朮、五味子、麥冬、附子、陳皮、甘草。

四逆湯:寒厥證,用附子、乾薑、甘草。

升陽散火湯:熱厥證,用升麻、柴胡、羌活、獨活、葛根、白芍、防風、生甘草、炙甘草。

火鬱湯:亦治熱厥,用羌活、升麻、葛根、白芍、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防風五分,蔥白三寸。

大柴胡湯:便秘引起的厥證,用柴胡、黃芩、半夏、白芍、大黃、枳實、生薑、大棗。

白虎湯:譫語(神志不清)引起的厥證,用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蘇合丸:屍厥(昏迷不醒)證,用犀角、白朮、香附、硃砂、訶子、蓽撥、木香、檀香、沉香、麝香、丁香、安息香、薰陸香、龍腦、蘇合香、香油製成丸劑。

藿香正氣散:亦治厥證,用藿香、白芷、茯苓、紫蘇、厚朴、白朮、陳皮、甘草、半夏、桔梗、厚朴。

返魂丹:亦治厥證,用硃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安息香熔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分。

硫黃散:亦治厥證,用硫黃一兩,焰硝半兩,研磨成細粉,分三次服用,每次用好酒一盞煎服,見火起時倒入杯中,蓋好,待溫服下。服完一劑後行走五里路,再服用一劑,最多服用三劑即可。

朱犀散:亦治厥證,用犀角五錢、硃砂、麝香各二錢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汲水調服。

導痰湯:痰厥證,用南星、半夏、枳實、赤苓、陳皮、甘草、生薑。

加味二陳湯:亦治痰厥,用半夏、陳皮、當歸、茯苓、枳實、桔梗、杏仁各一錢,良薑、砂仁各五分,木香、肉桂、甘草各三分,生薑五片。

鶴頂丹:亦治厥證,用明礬一兩,猩紅(或黃丹)五錢,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匙熔化成丸,櫻桃大小,用薄荷湯送服。

清氣化痰丸:亦治厥證,用半夏、南星、白礬、皂角、乾薑各四兩,先將白礬三味水煎,再入半夏、南星浸泡兩日,煮至無白點曬乾,再與橘紅、青皮、蘇子、萊菔子、山楂、神麴、杏仁、葛根、麥芽、香附各二兩,蒸餅為丸。此丸專治膏粱厚味之人腦滿痰盛之症。若脾胃虛者,必受害,切不可輕用。

蘇子降氣湯:氣厥證,用蘇子、半夏、前胡、炙甘草、當歸、陳皮、沉香,虛者加黃耆,畏冷者加肉桂。

八味順氣湯:亦治厥證,用茯苓、白朮、白芷、香附、青皮、陳皮、烏藥、甘草。

退熱清氣湯:亦治厥證,用柴胡、陳皮、赤苓各一錢,半夏、枳殼各八分,香附七分,川芎五分,木香、炙甘草各三分,砂仁七粒,生薑三片。

蒲黃酒:暴厥證,用蒲黃一兩炒至褐色,用清酒十杯沖泡,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