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五 身形門 (6)
卷二十五 身形門 (6)
1. 治眩暈方八
玉壺丸〔風熱〕,南星,半夏(各一兩),天麻(五錢),白麵(三兩),蜜丸,每三十丸,先將水一碗煎滾下藥,浮即熱,輕輕撈起,薑湯下。
茶調散,〔又〕,方詳上。
導痰湯,〔寒濕〕,半夏(四兩),南星,枳實,赤苓,橘紅(各一兩),炙草(五錢),每末四錢,加姜十片,食後煎服。
十全大補湯,〔元虛〕,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肉桂,白芍,熟地,茯苓,川芎,炙草,姜,棗
白話文:
【玉壺丸(風熱)】,使用南星、半夏(各一兩),加上天麻(五錢),並加入三兩白麵,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三十丸。首先將一碗水煮沸,加入藥物,等到藥物浮起後,用輕柔的方式撈起,然後用薑湯送服。
【茶調散】,另外一種藥方,詳細內容請見上方。
【導痰湯(寒濕)】,使用四兩半夏,加上南星、枳實、赤苓、橘紅(各一兩),以及五錢炙草,將這些藥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並加上十片薑,於餐後煎煮後服用。
【十全大補湯(元虛)】,使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肉桂、白芍、熟地、茯苓、川芎、炙草、薑、棗,這些材料一起煎煮服用,以補充元氣。
補中益氣湯,〔氣虛〕,人參,黃耆,當歸,白朮,柴胡,升麻,甘草,陳皮
四物湯,〔血虛〕,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六君子湯,〔挾痰〕,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二陳湯〔又〕,茯苓,半夏,陳皮,甘草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用於氣虛,藥材包含人參、黃耆、當歸、白朮、柴胡、升麻、甘草、陳皮。四物湯用於血虛,藥材包含川芎、當歸、白芍、熟地。六君子湯用於挾痰,藥材包含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半夏、陳皮。二陳湯也用於痰症,藥材包含茯苓、半夏、陳皮、甘草。
2. 治頭風方十九
茶調散〔偏正風〕,方詳上。
透頂散〔搐鼻〕,細辛(二莖),瓜蒂(七個),丁香(三粒),糯米(七粒),冰片,麝香(各分半),先研藥細,後入冰麝研勻,每用豆許,隨病人左右搐之,良久,出涎碗許乃愈。
芎犀丸,〔臭涕〕,川芎,硃砂,石膏,片腦,人參,茯苓,炙草,細辛,犀角,山梔,麥冬,阿膠
白話文:
茶調散用於治療偏正風,其方劑詳見上文。透頂散用於治療搐鼻,配方為:細辛(二莖)、瓜蒂(七個)、丁香(三粒)、糯米(七粒)、冰片、麝香(各分半)。先將藥物研磨細緻,再加入冰片和麝香研磨均勻,每次取用豆許,隨病人左右搐鼻,持續一段時間後,流出大量涎液即可痊癒。芎犀丸用於治療臭涕,配方為:川芎、硃砂、石膏、片腦、人參、茯苓、炙草、細辛、犀角、山梔、麥冬、阿膠。
沈氏頭風丸,〔兩邊痛〕,煨天麻,麩枳殼,酒白芍,炒黑瓜蔞仁,於朮炭(各一兩),姜炒半夏曲,煅蛤粉,炒焦棗仁各兩半,黃連吳萸五錢同炒去萸,砂仁,甘菊,炙草(各五錢),酒歸身(四兩),沉香屑(四錢),檀香(屑三錢),金石斛(三兩),黑棗肉(二十枚),煎湯代水泛丸,空心,大棗湯下二錢。
白話文:
沈氏頭風丸
主治: 頭痛兩邊疼痛。
配方:
- 天麻(煨制,一兩)
- 枳殼(麩炒,一兩)
- 白芍(酒浸,一兩)
- 瓜蔞仁(炒黑,一兩)
- 於朮炭(一兩)
- 半夏曲(姜炒,一兩)
- 煅蛤粉(一兩)
- 棗仁(炒焦,一兩)
- 黃連(五錢,與吳萸五錢同炒去吳萸)
- 砂仁(五錢)
- 甘菊(五錢)
- 炙草(五錢)
- 酒歸身(四兩)
- 沉香屑(四錢)
- 檀香屑(三錢)
- 石斛(三兩)
- 黑棗肉(二十枚)
製法: 以上藥材煎湯,用藥湯泛丸。
用法: 空腹時服用,每次二錢,用大棗湯送服。
此余自制方也,用之屢效。
全蠍散〔氣攻〕,全蠍(二十一個),地龍(六條),土狗(二個),五倍子(五錢),為末,酒調,攤貼太陽穴上。
龍香散,〔痛極〕,地龍(去土焙),乳香(等分),為末,每以一字作紙捻,燈上燒煙,以鼻㗜之。
牛腦丹,〔頭風〕,白芷、川芎各三錢,為末,抹黃牛腦子上,磁器內加酒頓熟,乘熱食之,儘量一醉,醒則其病如失,甚驗。
白話文:
這些都是我自己研製的方子,用過多次都有效。氣攻時可以用全蠍散,將全蠍、地龍、土狗、五倍子研磨成粉,用酒調和後敷貼太陽穴。痛極時可以用龍香散,將地龍、乳香研磨成粉,用紙捲成捻,點燃後用鼻子聞煙。頭風時可以用牛腦丹,將白芷、川芎研磨成粉,塗抹在黃牛腦上,放入瓷器中加酒煮熟,趁熱食用,盡量喝醉,醒來後病症就會消失,效果很明顯。
乩仙方,〔半邊痛〕,詩曰:辛本羌蠶荷半夏,防荊芎芷附天麻,三分蘇草麻黃共,水酒煎時加細茶。
蓖麻子紙卷,〔又〕,蓖麻子(去殼五錢),大棗(去核十五個),共搗如泥,塗紙上,用箸一隻卷之,去箸納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
沈氏荷葉湯,〔雷頭風〕,落帚子(三錢),升麻,川芎,制茅朮(各一錢),先將鮮荷葉一張摺疊,不得扯碎,水二碗半,煎至二碗,再入藥,加生薑三片,煎七分服。此余自制方也,每用一二帖即愈。
白話文:
乩仙方,治半邊痛,用辛夷、羌活、蠶砂、半夏、防風、荊芥、芎芷、附子、天麻,三份蘇葉、麻黃共研末,水酒煎服,加細茶。
又治半邊痛,用蓖麻子(去殼五錢)、大棗(去核十五個),共搗如泥,塗於紙上,用筷子卷起,去掉筷子塞入鼻中,過一會兒取出,清涕即止。
沈氏荷葉湯,治雷頭風,用落帚子(三錢)、升麻、川芎、制茅朮(各一錢),先將新鮮荷葉一張摺疊,不可撕碎,水二碗半煎至二碗,再加入藥材,加生薑三片,煎七分服用。此方是我自制,一般服用一兩帖即可痊癒。
清震湯〔又〕,升麻,蒼朮,荷葉(各四錢),食後服。
祛痰丸〔又〕,薑製(皂角),半夏(各一兩),大黃酒浸紙包煨再浸煨三次二兩,橘紅,桔梗,天麻(各五錢),片芩(七錢),薄荷(三錢),青礞石,白芷,甘草(各一錢),蒸餅丸,臨臥茶下。
白話文:
【清震湯(又)】,升麻,蒼朮,荷葉(各四錢),食後服。
【祛痰丸(又)】,薑製(皁角),半夏(各一兩),大黃酒浸紙包煨再浸煨三次二兩,橘紅,桔梗,天麻(各五錢),片芩(七錢),薄荷(三錢),青礞石,白芷,甘草(各一錢),蒸餅丸,臨臥茶下。
普濟消毒飲,〔瓜蔞〕,黃連,黃芩(各八分),人參,柴胡,桔梗(各五分),元參,橘紅,甘草(各四分),牛蒡子,連翹,板藍根(各一分),馬勃(二分),姜蠶,升麻(各三分),薄荷(六分),便秘加酒大黃一錢。
甘桔湯,〔發頤〕,甘草,桔梗
白話文:
普濟消毒飲包含瓜蔞、黃連、黃芩(各八分)、人參、柴胡、桔梗(各五分)、元參、橘紅、甘草(各四分)、牛蒡子、連翹、板藍根(各一分)、馬勃(二分)、姜蠶、升麻(各三分)、薄荷(六分),若便秘則加酒大黃一錢。甘桔湯則由發頤、甘草、桔梗組成。
消風散〔熱頭風〕,荊芥,甘草(各一錢),人參,白茯苓,姜蠶,川芎,防風,藿香,羌活,蟬脫(各五分),陳皮,厚朴(各三分加細茶一撮),每末二錢,茶下。
追風散,〔冷頭風〕,炮川烏,熟石膏,炒姜蠶,荊芥穗,防風,川芎,甘草(各五錢),制南星,制白附子,羌活,天麻,地龍,全蠍,白芷(各二錢半),炮草烏,乳香,沒藥,雄黃(各錢二分半),每末五分,臨臥茶酒下。
白話文:
消風散治熱頭風,用荊芥、甘草各一錢,人參、白茯苓、姜蠶、川芎、防風、藿香、羌活、蟬脫各五分,陳皮、厚朴各三分,再加細茶一撮,研成末,每次取二錢,用茶水送服。
追風散治冷頭風,用炮川烏、熟石膏、炒姜蠶、荊芥穗、防風、川芎、甘草各五錢,制南星、制白附子、羌活、天麻、地龍、全蠍、白芷各二錢半,炮草烏、乳香、沒藥、雄黃各錢二分半,研成末,每次取五分,睡前用茶酒送服。
大棗,〔熱鬱〕,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養血祛風湯,〔婦人〕,當歸,川芎,防風,生地,荊芥,羌活,細辛,藁本,石膏,半夏,甘草,旋覆花,蔓荊子(各五分),姜(三),棗(二)
大承氣湯,〔偏頭風〕
白話文:
大棗性溫,能解熱除濕。茯苓、陳皮、半夏、甘草則有助於健脾利水,化痰止咳。
養血祛風湯用於治療婦女血虛風盛之症,藥材包括當歸、川芎、防風、生地、荊芥、羌活、細辛、藁本、石膏、半夏、甘草、旋覆花、蔓荊子,以及適量生薑和大棗。
大承氣湯可以用於治療偏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