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大腸病源流(大腸癰,臟毒附)

手陽明大腸脈,起於次指內側之端,循指上廉出虎口兩骨之間,上入手背外側兩筋陷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行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次注足陽明胃經。每日卯時氣血俱注大腸。手陽明大腸經,血氣俱盛。

為胃化物之器,惟大腸耳,故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其經與足陽明相接,故亦謂手陽明也。是固為陽明胃所器使,止屬供役動用之物,其腑無靈,亦非當陽之用,豈謂其能有陽明之職事乎。又以營氣之隧道,與肺相接,故經絡得與肺為表裡,豈謂其能與肺為互用乎。

白話文:

手陽明大腸經解說

手陽明大腸經,起始於食指內側末端,沿著食指外側邊緣向上,從虎口兩骨之間穿出,沿著手背外側兩條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向上,循著手臂外側邊緣進入肘外側,沿著上臂外前側向上,到達肩膀,從鎖骨外側邊緣穿出,向上到達頸部與大椎穴交會,再向下進入鎖骨上窩,與肺臟相連,穿過橫膈膜,最終歸屬於大腸。

其分支從鎖骨上窩沿著頸部向上,穿過面頰,進入下齒,再從口角旁邊穿出,與人中穴交會,左側經絡走向右側,右側經絡走向左側,向上沿著鼻孔旁邊,最後匯入足陽明胃經。

每天早上五點到七點,氣血都集中在大腸。手陽明大腸經,氣血都非常旺盛。

大腸是負責消化食物的器官,經書記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意思是說大腸負責傳導食物殘渣,並將其轉化成糞便排出體外。

手陽明大腸經與足陽明胃經相連,因此也稱為手陽明經。這是因為手陽明大腸經是為陽明胃經服務的,只負責運作,沒有自己的功能,就像是工具一樣,沒有靈魂,也沒有陽明經的功能,怎能說它具有陽明經的職責呢?

手陽明大腸經的經脈通道與肺臟相連,因此與肺臟成為表裡關係,但它只是與肺臟互相聯繫,並不能替代肺臟的功能。

經又曰: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以為出入者也。是皆至陰之類,通乎土氣,則經固指大腸等為陰矣。以其為陽者,不過以臟腑之內外言之,以臟居內故為陰,腑居外故為陽耳。然則以臟內腑外而分陰陽,只以地分為分別,使人曉然於臟腑之有異。

若經以為至陰之類,則就其職任言之,以陽為主,而陰為從,大腸等皆效用於陽明胃,故其實為陰也。固知讀書者,當不以詞害志矣。乃王氏叔和必以其脈定為陽,在寸口肺脈上。羅氏澹生又必以肺在上為陽,主諸關前,主秋令而謂不可以大腸當之。且以《脈經》並無脈狀,而謂知其無加於肺脈之浮澀。

白話文:

經文又說:脾、胃、大小腸、三焦、膀胱這幾個器官,就像是糧庫的本質,是身體運營的居所。我們稱它們為「器」,因為它們能將食物轉換為能量,供身體使用。這些器官都屬於陰性類型,與土地的氣息相連,所以經文認為腸道等都是陰性的。之所以被認為是陽性的,只是因為我們從內部和外部來看臟器,臟器在內部所以是陰性,而腑器在外所以是陽性。

然而,如果按照經文的觀點,將這些器官視為陰性類型,那我們就可以理解,它們主要服務於陽明胃這個主要的器官,因此實際上是陰性的。讀書的人應該明白,不能僅僅為了文字而誤解整體的意思。

然而,王叔和認為脈象的特徵應歸於陽性,並在肺脈的位置上確定。羅澹生則認為肺位於上方,主導著整個體系,特別是秋季的氣候,並且認為大腸不能擔負此角色。此外,經文並未描述脈象的具體形態,有人認為這表明脈象不會超出肺脈的浮動和沈澱。

以上是經文對於中醫理論的闡述,主要涉及了五臟六腑的陰陽性質以及脈象的辨識。

夫大腸所由隧道,既與肺相接,而與肺為表裡,則其營氣相通。而肺脈既浮澀,大腸脈亦因相通而無異也。且天下惟靈者能自主,大腸之腑既無靈,其何能自主而別為脈狀乎,其無加於肺脈之浮澀亦宜矣。故叔和《脈訣》,誠屬偽撰而多穿鑿,澹生詆之,而其說亦未甚圓靈也。

耍之,大腸所由之隧道,雖與肺相屬而為表裡,大腸之絡實與陽明胃接經,故其病亦與胃同,與肺無涉,即經絡自病,延及於肺,亦止在經絡,不與傷寒之傳經必及於臟腑相似也。故大腸實,則病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臍腹或腹脹不通,氣滿,皮膚堅,便鞭,腸風下血(宜瀉白散)。

白話文:

第一段

古人認為大腸就像一條隧道,與肺相連,並且互為表裡,所以兩者的營氣相互流通。因此,如果肺部的脈象浮澀,大腸的脈象也會因為相通而變得類似。而且,天下只有有靈性的東西才能自主,大腸這個臟腑沒有靈性,它怎麼可能自主地形成不同的脈象呢?所以它不會比肺部的脈象更浮澀,這是合乎道理的。因此,叔和所寫的《脈訣》實在是偽造之作,有很多穿鑿附會的地方,澹生批評它,但他的說法也並不圓滿。

第二段

其實,大腸雖然與肺相連,互為表裡,但大腸的經絡實際上與陽明胃相連接,所以大腸的病症和胃是一樣的,與肺沒有關係。即使經絡本身生病,延及到肺,也只會影響到經絡,並不像傷寒傳經一樣會必定影響到臟腑。因此,大腸實證,就會導致耳後、肩臑、肘臂外側疼痛,臍腹或腹脹不通,氣滿,皮膚堅硬,大便像鞭子一樣細,還有腸風下血(可用瀉白散治療)。

若虛則耳鳴耳聾,虛熱,或便閉不通,或腹痛而泄利腸鳴,脫肛(宜實腸散),然則大腸之為器,亦概可見矣。

【大小腸連繫】《入門》曰:大小腸之系,自腫下與脊膂連,心腎膀胱相系,脂膜筋絡,散布包裹,然各分紋理,羅絡大小腸與膀胱,其細脈之中,乃氣血津液流走之道也。

【大腸外候】《靈樞》曰:鼻隧以長,以候大腸。又曰:肺主皮,皮厚大腸厚,皮薄大腸薄,皮緩腹裹大者大腸大而長,皮急者大腸急而短,皮滑者大腸直,皮肉不相離者大腸結。又曰: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大,不滿則狹短。

白話文:

【若體虛則耳鳴耳聾,體內有虛熱,或者大便不通暢,或者腹部疼痛並伴有腹瀉和腸鳴聲,脫肛(適宜使用實腸散進行治療)。這說明,大腸作為器官,其功能和狀態在此可以一窺究竟。】

【大腸與小腸的聯繫】《入門》提到:大腸和小腸的連接,從腫部下端與脊柱和脊髓相連,心、腎、膀胱等器官相互聯繫,脂肪膜、筋絡等組織在其中散佈並包覆,但各自具有清晰的紋理,將大腸、小腸和膀胱彼此網羅和交織在一起,這些細微的脈絡是氣血津液流通的通道。

【大腸的外部表現】《靈樞》指出:鼻腔的長度可以預測大腸的狀況。又說:肺主管皮膚,皮膚厚薄反映了大腸的厚薄;皮膚弛緩時,腹部包裹較大,大腸也會相應地大且長;皮膚緊繃時,大腸會呈現急促且短小的特徵;皮膚滑潤時,大腸則呈現直線狀;皮膚與肌肉不相分離時,大腸會出現結節狀的特徵。再說:從天樞穴到橫骨的距離長度約六寸半,如果超過了這個距離,表示腸道可能擴張;如果不及此,則腸道可能狹窄短小。】

【大腸病症】《靈樞》曰: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又曰: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腸中熱則出黃如糜。《素問》曰: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急,時發飧泄。仲景曰:大腸有寒,多鶩溏,有熱,便腸垢。《入門》曰:腸虛則鳴,又寒氣相搏,則為腸鳴。

《靈樞》曰:胃惡熱而喜清冷,大腸惡清冷而喜熱,兩者不和,調之以飲食衣服,寒溫中適,乃不致邪僻也。

【大腸絕候】《脈經》曰: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度,知絕則死矣。

大腸癰,因七情飲食,或經行產後瘀血留積,以致大腸實火堅熱所生病也。經云,關元穴屬小腸,天樞穴屬大腸,丹田穴屬三焦,其穴分隱痛者為疽,上肉微起者為癰,是古人之分大小腸癰,只以發現於本部位者名之,而其為病則相似,故古人之書,概曰腸癰也。仲景云:腸癰為病,小腹腫而強,按之則痛,小便數似淋,時時汗出,發熱而復惡寒,身皮甲錯,腹皮急如腫狀,甚者腹脹大,轉側有水聲,或繞臍生瘡,膿從瘡出,或有出臍者,惟大便下膿血者自愈。仲景之言,雖統大小腸癰皆然,其中有當分辨者,如小便數似淋,惟小腸癰有之,大便下膿血,則又大腸癰症居多。蓋小腸癰竟有膿血從小便中出者,若大腸癰,膿血斷無出自小便者也。其致病之由,總因濕毒鬱積腸內,卻又有寒熱之分。其腹皮急,按之濡,身不熱者,乃陰寒所成(宜牡丹散,內托十宣散加茯苓)。其小腹痞堅,按之痛,身發熱者,乃結熱所成(宜大黃牡丹湯、黃黑散)。固不可不辨也。然所謂寒,要是濕邪寒冷之氣蘊結。所謂熱,亦是濕邪鬱熱之氣淹留耳。而其治之之方,當分先後,或脈遲緊,則膿尚未成,急解毒,使無內攻,兼須止痛(宜通腸飲或大黃湯下之)。或脈滑數,則膿已成,以下膿為主(宜太乙膏)。或脈洪數,小腹疼,尿澀,則為膿滯,以宣通為要(宜牡丹散)。或腹濡痛,時時下膿,則由元虛,當於下膿藥中兼補益(宜丹皮散)。或潰後疼痛過甚,淋瀝不已,則為氣血大虧,須用峻補(宜參耆地黃湯)。而其尤要者,凡患大小腸癰,切不可使病人著驚,驚則腸斷而死,坐臥轉側,皆宜徐緩,嘗少進稀粥,靜養調攝,飲食不可過飽,庶可保生。

白話文:

【大腸疾病】

《靈樞》中提到:大腸有問題時,會感到腸子裡的疼痛並伴有咕嚕聲,冬季受到寒冷侵襲後會出現腹瀉的情況,疼痛點在肚臍附近,無法長時間站立。此外,腸子受涼會導致腸鳴和腹瀉,腸子受熱則會排出黃色的粘稠物質。《素問》指出:腸痹這種情況下,飲食難以消化,中間會感到呼吸急促,常常會有腹瀉現象。張仲景認為:大腸若有寒氣,可能會引起稀薄的腹瀉;若大腸有熱,則可能出現腸道積污。《入門》則提到:腸子空虛時會產生聲音,加上寒氣的影響,會進一步引起腸鳴。

《靈樞》進一步解釋:胃部喜愛清涼,而大腸則偏好溫熱,這兩個器官之間若不能調和,應通過調整飲食和衣物,保持適宜的寒暖,以避免病態發生。

【大腸癰】

《脈經》表明:若大腸出現嚴重問題,且無法治療,則可以透過持續的腹瀉來識別。大腸癰是由情緒、飲食不當或是產後積聚的瘀血引發,表現為大腸內火熱、積熱。根據經典的描述,關元穴對應小腸,天樞穴對應大腸,丹田穴對應三焦,這些穴位若感到隱痛則可能為癰,而上肉微微隆起的則是癰。古人將此區分為大小腸癰,但其病因和表現類似,因此古籍常稱為腸癰。

張仲景指出:腸癰病徵包括小腹腫脹且堅硬,按壓時會感到疼痛,小便頻繁且像淋灕不盡,時常出汗,發熱後又會感到寒冷,皮膚表面可能出現粗糙,腹部皮膚緊繃如腫狀,嚴重時腹部膨脹,移動時能聽到水聲,或者在肚臍周圍長出瘡,膿液從瘡口流出,有的膿液會從肚臍溢出,只有大便帶有膿血的情況下才會痊癒。張仲景的描述適用於大小腸癰,其中需要分辨的是,小便頻繁類似淋灕的情況主要見於小腸癰,而大便帶有膿血主要見於大腸癰。小腸癰可能有膿血從尿液中流出,但大腸癰的膿液不會從尿道流出。

導致腸癰的原因總體上是濕毒積聚在腸道中,並且存在寒熱之分。腹部皮膚緊繃但按之軟,不發熱的,可能是由於陰寒所致(應使用牡丹散、內託十宣散加茯苓);小腹腫脹堅硬,按之疼痛,身體發熱的,可能是結熱所致(應使用大黃牡丹湯、黃黑散)。在治療時應區分病情的輕重和病程的階段,如果脈象遲緊,表示膿尚未形成,應迅速解毒,防止內攻,同時也要止痛(可使用通腸飲或大黃湯)。如果脈象滑數,表示膿已形成,應以排出膿液為主(可使用太乙膏)。如果脈象洪數,小腹疼痛,尿頻,則可能因膿滯,需以宣通為主(可使用牡丹散)。如果腹部軟弱疼痛,時常排出膿液,可能是元氣虛弱,應在排膿藥中加入補益藥物(可使用丹皮散)。如果傷口開裂後疼痛過甚,尿液滲漏不止,則可能因血液大量流失,需要使用峻補藥物(可使用參耆地黃湯)。最重要的是,對於所有患有腸癰的患者,都應避免驚嚇,因為驚嚇會導致腸道破裂而死亡。坐臥轉側應保持緩慢,嘗試少量進食稀粥,保持平靜,飲食不宜過飽,這樣才能保全生命。

【脈法】仲景曰:趺陽脈滑而數,知當尿膿也。《脈經》曰:腸癰之脈滑而數,滑則為實,數則為熱,滑則為榮,數則為衛,衛數下降,榮滑上升,榮衛相干,血為敗濁。《脈訣》曰:腸癰難知,脈滑可推,數而下熱,腸癰何疑,遲緊未膿,下以平之,洪數膿成,不下為宜。叔和云:關內逢芤腸里癰。

【腸癰症治】丹溪曰:腸癰,大腸有積熱死血流注,宜桃仁承氣湯加秦艽、連翹下之。《瘍科選粹》曰:腸癰小腹堅腫,按之則痛,肉色如鼓,或亦微腫,小便如淋,汗出憎寒,其脈遲緊,膿未成者,急服大黃湯神效。其腹中痛,煩躁不安,或腹脹不食,小便澀者,薏苡仁湯,瘀血腸癰,小腹硬痛者,四物延胡湯。小腹脹,脈滑數,或裡急後重,時時下血者,排膿散。

白話文:

仲景認為,如果趺陽脈摸起來滑而跳動頻繁,就表示可能會有尿液化膿的情況。《脈經》則指出,腸癰的脈象會呈現滑數,滑代表實證,數代表熱證,滑代表營氣,數代表衛氣,衛氣下降,營氣上升,營衛相互影響,導致血液變得敗濁。《脈訣》則說,腸癰不易診斷,但只要脈象滑數就可以推斷,如果脈象又數又下熱,就無疑是腸癰,如果脈象遲緊,膿還沒形成,就應該用清熱瀉下的藥物,如果脈象洪數,膿已經形成,就不用再瀉下。叔和說,關內脈出現芤象,就表示腸里可能有癰。

丹溪認為,腸癰是由於大腸積熱,死血流注所致,應該用桃仁承氣湯加秦艽、連翹來治療。《瘍科選粹》則說,腸癰患者小腹會堅硬腫脹,按壓時會疼痛,皮膚顏色像鼓一樣,有時也會輕微腫脹,小便像淋一樣,出汗畏寒,脈象遲緊,膿還沒形成的,應該服用大黃湯,效果顯著。如果患者腹部疼痛,煩躁不安,或腹部脹滿不想吃東西,小便澀滯,可以用薏苡仁湯治療。如果是瘀血導致的腸癰,小腹堅硬疼痛,可以用四物延胡湯治療。如果小腹脹滿,脈象滑數,或者裡急後重,時常下血,可以用排膿散治療。

【腸癰不治症】《瘍科選粹》曰:大便或臍間出膿者,不治。

臟毒,專由大腸血熱,或平素喜食辛燥煎煿之物,而成病也。生在肛門內大腸盡處,往往潰爛至肛門外。治法大約與腸癰相仿,而主藥必以忍冬藤、麥冬為主,並多加地榆、蒲黃,庶乎有瘳。

白話文:

【腸癰不治症】《瘍科選粹》提到:如果大便時或肚臍周圍出現膿液,則表示病情已無法治療。

「臟毒」,主要是由於大腸內血熱過盛,或是平時喜歡食用辛辣、油炸等燥熱的食物,導致疾病產生。這種病症會在肛門內的大腸末端發作,常常會破壞到肛門外。治療方法大致上與腸癰相似,主要藥物需以忍冬藤、麥冬為主,並且要多添加地榆、蒲黃,這樣纔有痊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