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九 (2)
卷九 (2)
1. 遺泄源流
【脈法】《脈訣》曰: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症之的。《正傳》曰:兩尺洪數,必便濁遺精。
【遺泄屬心】丹溪曰:主閉藏者腎,主疏泄者肝,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君火也,為物感則動,心動則火亦動,動則精自走,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矣。《直指》曰:精之主宰在心,精之藏制在腎,心腎氣虛,不能管攝,因小便而出者曰尿精,因見聞而出者曰漏精。
《入門》曰:初因君火不寧,久則相火擅權,精元一於走而不固,甚則夜失連連,日亦滑流不已,黃連清心飲治之。《千金》曰:邪客於心,神不守舍,故心有所感,夢而後泄也。
【遺泄屬郁】《綱目》曰:夢遺屬鬱滯者居大半,若但用澀劑固脫,必愈澀而愈郁,其病反甚,必先以神芎丸或沉香和中丸大下之,然後以加減八味湯吞滋腎丸百丸自愈,或以導赤散煎服之亦可。
【遺泄導引】《保生秘要》曰:用出頭葫蘆一個,口上安帶得法,套行具而如意睡法,如陽物每夜覺起時,勿失其候,急起暖衣,提運三十六足數,運胸散四肢,照此勤心行之,永無患矣。
【運功】《保生秘要》曰:常要守靜,存心念臍,勿令弛放,後意想一條水下膀胱,絛尾閭,分行二路;上兩腎,分左右運收臍輪,臨臥時摩擦足心,及腎俞穴,曲一足而側臥,精自固矣。
白話文:
遺泄的來源與發展
【脈象診斷】《脈訣》說:遺精、白濁,要檢查尺脈,如果尺脈呈現結、芤、動、緊等脈象,那就是這兩種疾病的確診。《正傳》說:兩尺脈呈現洪數的脈象,一定是小便混濁或遺精的現象。
**【遺泄與心相關】**朱丹溪認為:負責閉藏的是腎,負責疏泄的是肝,這兩個臟腑都有相火,而它們的根源都歸屬於心。心,是君火,受到外界刺激就會產生波動,心一動,火也跟著動,火一動,精液就會自動流出,即使沒有性交,也會在暗中流失。《直指》說:精液的主宰在於心,精液的藏匿和控制在於腎,心腎的氣虛弱,無法好好管理和收攝,因為小便而流出來的叫做尿精,因為看到或聽到而流出來的叫做漏精。
《醫學入門》說:一開始是因為君火不安定,時間久了,相火就會擅自做主,精元就會一直流失而無法固守,嚴重的話就會每晚遺精不斷,白天也會滑精不止,可用黃連清心飲來治療。《千金方》說:邪氣侵入心,導致心神無法守住,所以當心有所感應,就會做夢而遺精。
【遺泄與鬱結相關】《本草綱目》說:夢遺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氣機鬱滯,如果只用收澀的藥物來固脫,一定會越收澀越鬱結,病情反而會更嚴重。必須先用神芎丸或沉香和中丸來瀉下,然後用加減八味湯搭配滋腎丸服用一百顆,就能自行痊癒。或者也可以煎服導赤散。
【遺泄的導引方法】《保生秘要》說:用一個出頭的葫蘆,在口上安好綁帶,穿戴好後,就像平時睡覺一樣。當陰莖在晚上快要勃起時,不要錯過這個時機,趕緊起身穿好衣服,提肛運氣三十六次,再活動胸部和四肢。依照這個方法勤加練習,就能永遠擺脫遺泄的困擾。
【運氣功法】《保生秘要》說:平常要保持平靜,專注於意念肚臍,不要讓意念鬆懈。之後想像有一條水從膀胱向下,經過尾閭,分成兩路,向上到達兩腎,然後再分左右轉動收回肚臍輪。臨睡前,摩擦足心和腎俞穴,彎曲一隻腳側睡,精氣自然就會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