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十三 (6)
卷二十三 (6)
1. 治口病方三十三
冰柏丸,〔內熱〕,冰片(一錢),川黃柏,薄荷葉,硼砂(各五分),蜜丸,含化。
赴筵散,〔臭爛〕,銅綠,白礬(各一錢)為末,摻舌上,溫醋漱之。
赴筵散,〔多膿〕黃芩,黃柏,黃連,山梔,乾薑,細辛,等分。
白話文:
冰柏丸,針對內熱症狀,配方包括:冰片(一錢),川黃柏,薄荷葉,硼砂(各五分),製成蜜丸,含化。
赴筵散,針對臭爛症狀,配方包括:銅綠,白礬(各一錢)研磨成粉末,塗抹於舌上,用溫醋漱口。
赴筵散,針對多膿症狀,配方包括:黃芩,黃柏,黃連,山梔,乾薑,細辛,等分。
四物湯,〔虛火〕,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龍腦雞蘇丸,〔口臭〕
消風散,〔又〕,荊芥,甘草(各一錢),人參,茯苓,川芎,姜蠶,防風,藿香,羌活,蟬殼(各五分),陳皮,厚朴(各三分),加細茶,或為末,每二錢,茶下亦可。
白話文:
【四物湯】,針對「虛火」,包含: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龍腦雞蘇丸】,適用於「口臭」症狀。
【消風散】,針對多種症狀,包含:荊芥、甘草(各一錢)、人參、茯苓、川芎、姜蠶、防風、藿香、羌活、蟬殼(各五分)、陳皮、厚朴(各三分),可加入細茶,或者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二錢,用茶水送服。
涼膈散,〔實火〕,防風,荊芥,桔梗,黃芩,山楂,花粉,枳殼,赤芍,甘草
小柴胡湯,〔口酸〕,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
當歸龍薈丸,〔又〕當歸,龍膽草,蘆薈,甘草,黃芩,荊芥,生地,赤芍,甘菊
白話文:
涼膈散用於實火,包含防風、荊芥、桔梗、黃芩、山楂、花粉、枳殼、赤芍、甘草。小柴胡湯用於口酸,包含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當歸龍薈丸則包含當歸、龍膽草、蘆薈、甘草、黃芩、荊芥、生地、赤芍、甘菊。
瀉心湯,〔口苦〕黃連不拘多少,為極細末,每服二分半,或五分或一錢,溫水下。
龍膽瀉肝湯,〔又〕柴胡(一錢),黃芩(七分),甘草,人參,黃連,天冬,龍膽草,山梔,麥冬,知母(各五分),五味子(七粒),忌辛熱物。
瀉黃散,〔口甘〕,山梔(一錢半),藿香,甘草(各一錢),石膏(八分),防風(六分)
白話文:
瀉心湯,〔口苦〕:不論多少的黃連,磨成極細末,每次服用二分半到一錢,用溫水送服。
龍膽瀉肝湯,〔又〕:一錢的柴胡,七分的黃芩,一錢的甘草、人參,五分的黃連、天冬、龍膽草、山梔、麥冬、知母,共計七粒的五味子,避免食用辛辣燥熱的食物。
瀉黃散,〔口甘〕:一錢半的山梔,一錢的藿香、甘草,八分的石膏,六分的防風。
三黃湯,〔又〕,黃芩,黃連,山梔,石膏,赤芍,桔梗,陳皮,茯苓(各八分),白朮,甘草(各三分),烏梅(一個)
清胃湯,〔又〕
養胃進食湯,〔口淡〕
甘桔湯,〔口辛〕,甘草,桔梗
瀉白散,〔又〕,地骨皮,桑皮(各一錢),甘草(一錢),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麥冬、生地亦可。
白話文:
三黃湯
又名三黃湯,由黃芩、黃連、山梔、石膏、赤芍、桔梗、陳皮、茯苓各八分,白朮三分,甘草三分,烏梅一個組成。
清胃湯
又名清胃湯。
養胃進食湯
適用於口淡。
甘桔湯
又名甘桔湯,適用於口辛,由甘草和桔梗組成。
瀉白散
又名瀉白散,由地骨皮、桑皮各一錢,甘草一錢組成。亦可根據情況添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麥冬、生地。
滋腎丸,〔口咸〕,酒黃柏,酒知母(各一兩),肉桂心(五分),水泛丸,湯下百丸。
加減瀉白散,〔口腥〕,桑皮(二錢),桔梗(錢半),地骨皮,炙甘草(各一錢),黃芩,麥冬(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知母(七分),日二服,忌酒面辛熱物。
加減甘露飲,〔口臭〕,熟地,生地,天冬,黃芩,枳殼,枇杷葉,茵陳草,金石斛,甘草(各一兩),犀角(三錢),每取末二錢,水煎服。此方內犀角一味,甚有道理,有奇效。
白話文:
口咸時,可以用滋腎丸,由酒黃柏、酒知母各一兩,肉桂心五分製成,水泛丸後,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湯送服。口腥時,可以服用加減瀉白散,由桑皮二錢,桔梗錢半,地骨皮、炙甘草各一錢,黃芩、麥冬各五分,五味子十五粒,知母七分組成,每天服用兩次,忌酒、面食及辛辣熱性食物。口臭時,可以用加減甘露飲,由熟地、生地、天冬、黃芩、枳殼、枇杷葉、茵陳草、金石斛、甘草各一兩,犀角三錢製成,每次取藥末二錢,水煎服。此方中加入犀角,有奇效。
升麻黃連丸,〔又〕,酒黃芩(二兩),黃連(一兩),升麻,薑汁,青皮(各五錢),生甘草(三錢),白檀(二錢),蒸餅丸,彈子大,每丸細嚼,白湯下。
局方涼膈散,〔口糜〕,連翹(二錢),大黃,芒硝,甘草(各一錢),薄荷,黃芩,山梔(各五分),加竹葉(七片),蜜少許,同煎至半,入硝去渣服。
白話文:
組成
- 酒黃芩:二兩
- 黃連:一兩
- 升麻:五錢
- 薑汁:五錢
- 青皮:五錢
- 生甘草:三錢
- 白檀:二錢
製法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蒸餅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
用法
- 每服一丸,細嚼,用白湯送服。
主治
- 口糜(口腔潰瘍)
組成
- 連翹:二錢
- 大黃:一錢
- 芒硝:一錢
- 甘草:一錢
- 薄荷:五分
- 黃芩:五分
- 山梔:五分
- 竹葉:七片
- 蜜:少許
製法
- 將以上藥材除芒硝外,同煎至藥汁剩一半。
- 加入芒硝,去渣後服用。
注
- 藥材的劑量和使用方法可能因個人體質和病情而有所不同。
- 現代醫學技術進步,可以有效治療口腔潰瘍,建議及時就醫。
移熱湯,〔又〕,生地,木通,甘草,竹葉,茯苓,豬苓,澤瀉,白朮,等分,煎服。此即導赤四苓二散合方也。
柴胡地骨皮湯,〔又〕,柴胡,地骨皮(各二錢半)
回春涼膈散,〔又〕,連翹(錢二分),黃芩,黃連,山梔,桔梗,薄荷,當歸,生地,枳殼,赤芍,甘草(各七分)
理中湯,〔又〕
生肌散,〔上齶〕,木香(二錢),黃丹,枯礬(各五錢),輕粉(錢半),共末,豬膽汁拌曬,再研細,摻或吹。
白話文:
移熱湯是由生地、木通、甘草、竹葉、茯苓、豬苓、澤瀉、白朮等分組成,煎服。這個方子是將導赤四苓散和二散合在一起的。
柴胡地骨皮湯由柴胡和地骨皮各二錢半組成。
回春涼膈散由連翹二分、黃芩、黃連、山梔、桔梗、薄荷、當歸、生地、枳殼、赤芍、甘草各七分組成。
理中湯的組成成分未知。
生肌散由木香二錢、黃丹、枯礬各五錢、輕粉錢半組成,研末後用豬膽汁拌曬,再研細,可以摻或吹。
此方乃解毒去腐搜膿之劑,非竟自生肌也,蓋毒盡則肌自生耳。
十全大補湯,〔多骨〕,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肉桂,黃耆,姜,棗
金匱腎氣丸,〔又〕,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牛膝,車前子
補中益氣湯,〔又〕
取朽骨法,〔又〕,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等分),用瓦盒收貯,炭燒三日夜,啟開,以雞翎掃取蓋上菸灰,注瘡內,則惡肉破,骨盡出。
白話文:
这个药方是用来解毒去腐、搜出脓液的,并非直接生肌,而是毒素去除后,肌肤自然会再生。
十全大補湯: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肉桂、黃耆、薑、棗。
金匱腎氣丸: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牛膝、車前子。
補中益氣湯:…
取朽骨法: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等分),用瓦盒收貯,炭燒三日夜,啟開,以雞翎掃取蓋上菸灰,注瘡內,則惡肉破,骨盡出。
黃連消毒飲,〔懸癰〕
琥珀犀角膏,〔又〕琥珀,犀角,辰砂(各一錢),茯神,人參,棗仁(各二錢),為極細末,另研冰片二分半,煉蜜調膏,每用彈子大一塊,麥冬濃煎湯化下,一日五服,神效。
白話文:
懸癰可以用黃連消毒飲治療,另外也可以用琥珀犀角膏。琥珀犀角膏的成分有:琥珀、犀角、辰砂各一錢,茯神、人參、棗仁各二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末,再另研冰片二分半,以煉蜜調成膏狀。每次服用彈子大小一塊,用麥冬濃煎湯化服,一日五服,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