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八 (2)
卷八 (2)
1. 腎病源流(奔豚,腎癰,腎俞發,土龍疽)
【脈法】《脈經》曰:男子脈,微弱而澀,為無子,腎經不足,精氣清冷也。《脈訣》曰: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症之的。又曰:澀脈為精血不足之候,丈夫脈澀號傷精。
【兩腎同歸一腑】《入門》曰:小便清利,脈沉遲,是冷氣歸腎;小便赤澀,脈沉數,是熱氣歸命門。是腎與命門脈同者,謂其所受之病,同歸於膀胱一腑也。
【腎病症治】《靈樞》曰: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浴水則傷腎。又曰: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內經》曰: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蟲。注云:出白,溲出白液也。又曰:腎熱者,色黑而齒桔。
又曰:大骨枯,大肉陷,肩髓內消,動作益衰,真臟見(腎臟也),期一歲死。又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又曰:腎病禁焠㶼,熱食,溫炙衣。《難經》曰: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於腎。又曰:外症善恐,數欠,面黑;內證臍下有動氣。
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氣,少腹急痛,泄痢下重,足脛寒而逆。
【腎氣間甚】《內經》曰: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靜。
【腎絕候】《靈樞》曰: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脈經》曰:腎絕四日死,何以知之?為暴枯,面為正黑,目中黃色,腰中欲折,自汗如流水。一云:人中平,十日死。
仲景曰:溲便遺矢,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不休,水漿不下,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者,此為命門絕也。
【腎氣滯澀保養法】,《保生秘要》曰:凡人氣旺,則血榮而潤澤;氣絕,則血枯而滅形。故氣虛弱,則滯澀而成病。如澀於腎,諸寒收引,皆屬腎水氣弱,或作腰疼,水枯瞳人昏暗,兩耳難察律音。冬月水旺,宜吐納按節,吹氣調和,會意掌心。所忌須避寒冷,最宜早臥遲升。
大抵冬月斂藏氣閉,至陰已極,宜節欲,養一陽之初生。蓋陰陽交精,子南合璧,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搖,守此則保壽無疆。
腎之積曰奔豚,發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狀,上下無時,久則喘逆,骨痿,少氣,脈沉而滑(宜奔豚丸、增損五積丸),皆由腎虛,脾家間斷邪下傳客腎所致,治法宜補氣健脾,辛溫散結。
【脈法】《脈訣》曰:五積屬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急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醫鑑》曰:腹中有積,脈忌虛弱。《綱目》曰:內有積不見脈,難治;見一脈相應,為易治。
白話文:
腎病源流(奔豚,腎癰,腎俞發,土龍疽)
【脈象】
《脈經》說:男性的脈象如果微弱又澀,代表沒有生育能力,這是因為腎經氣血不足,精氣清冷。《脈訣》說:遺精或小便混濁,要檢查尺脈,如果尺脈呈現結、芤、動、緊等脈象,就可以確定是這兩種病症。又說:澀脈代表精血不足,男性的脈象如果澀,就表示傷了精氣。
【兩腎與膀胱的關係】
《醫學入門》說:小便清澈量多,脈象沉而遲緩,是寒氣侵入腎臟;小便赤澀,脈象沉而數快,是熱氣侵入命門。這是因為腎與命門的脈象相同,它們所承受的病邪,最終都會歸於膀胱。
【腎臟疾病的症狀與治療】
《靈樞》說:如果過度用力舉重物,或性生活過度,出汗後又泡冷水,就會損傷腎臟。又說:邪氣侵入腎臟,就會導致骨頭疼痛、陰部麻痺,這種陰痹按壓也沒有感覺。還會腹脹、腰痛、大便困難、肩背頸項疼痛,時常頭暈。《內經》說:脾臟的病邪傳到腎臟,稱為疝瘕,會造成小腹發熱疼痛,排出白色分泌物,又稱為蟲。這裡註解說:排出白色分泌物,指的是小便排出白色液體。又說:腎臟有熱的人,膚色會變黑,牙齒會變得乾燥像桔皮。
又說:如果出現大骨枯槁、肌肉消陷、骨髓內耗、動作越來越衰弱,這代表腎臟真元衰敗,大約一年內就會死亡。又說:腎臟喜歡潤澤,要趕快吃辛辣的食物來潤澤它,打開皮膚毛孔,使津液流通,氣血暢通;腎臟喜歡堅固,要趕快吃苦味的食物來堅固它,用苦味來補益它,用鹹味來瀉掉它。又說:腎病的人要避免燒灼、熱食、溫熱的艾灸和衣物。《難經》說:久坐潮濕之地,或過度用力進入水中,都會損傷腎臟。又說:外在的症狀是容易恐懼、頻繁打哈欠、臉色發黑;內在的症狀是肚臍下方有氣在跳動。
按壓時感到堅硬疼痛,這屬於氣逆,會導致小腹急痛、腹瀉、裡急後重、腳和小腿寒冷逆氣。
【腎病發作時間】
《內經》說:腎病發作的人,會在半夜時病情加重,在四季都會發作,傍晚時病情會比較平靜。
【腎臟衰竭的徵兆】
《靈樞》說:足少陰腎經的氣血衰竭,骨頭就會枯槁。少陰經,是冬天所屬的脈象,它潛伏運行並滋養骨髓。因此,如果骨髓得不到滋養,肌肉就無法附著。如果骨肉不能相親,肌肉就會鬆弛。肌肉鬆弛,牙齒就會變長且有污垢,頭髮會失去光澤。頭髮失去光澤,代表骨頭先衰敗,在戊日病情加重,在己日就會死亡。《脈經》說:腎臟衰竭四天就會死亡,要如何知道呢?會出現突然枯槁、臉色呈現正黑色、眼睛出現黃色、腰部好像要斷裂、自汗如流水。另一種說法是:如果人中平坦,會在十天內死亡。
張仲景說:如果出現大小便失禁、胡言亂語、眼睛向上直視,這代表腎臟衰竭;如果脈象浮大而洪,全身出汗如油,喘息不止,水漿無法下嚥,身體麻木沒有知覺,時而安靜時而混亂,這代表命門衰竭。
【腎氣滯澀的保養方法】
《保生秘要》說:人體的氣血旺盛,血液就會充盈而潤澤;氣血衰竭,血液就會枯槁而使形體消亡。所以氣虛衰弱,就會導致氣血運行滯澀而生病。如果滯澀在腎臟,各種寒邪收引,都屬於腎水氣虛弱,可能導致腰痛、腎水枯竭導致瞳孔昏暗、兩耳聽不清音律。冬天水氣旺盛,應該進行吐納呼吸、按摩關節、吹氣來調和,將意念集中在掌心。要避免寒冷,最好早睡晚起。
大致來說,冬天是萬物收斂閉藏的季節,陰氣達到極盛,應該節制性慾,培養陽氣的初生。因為陰陽交合,陰陽相互配合,萬物的氣機微弱,在下不可妄動,遵守這個原則就能長壽。
腎臟的積聚叫做奔豚,從小腹發作,上衝到心臟,像小豬奔跑一樣,上下不定時,久了就會氣喘、骨頭萎軟、氣虛,脈象沉而滑(可以使用奔豚丸、增損五積丸),都是由於腎虛,脾臟的病邪間斷地向下傳到腎臟所致,治療方法應該補氣健脾,用辛溫的藥物來散結。
【脈法】
《脈訣》說:五積屬於陰,脈象沉伏附骨,肝積脈弦,心積脈芤,腎積脈沉急滑,脾積脈實且長,肺積脈浮喘急。《醫鑑》說:腹中有積,脈象忌虛弱。《綱目》說:如果內有積聚,而脈象沒有表現,就難以治療;如果發現脈象與病症相應,就容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