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4)

1. 治夏熱病方十一

白虎湯,〔主方〕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人參白虎湯,〔通治〕人參,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通解散,〔感寒〕麻黃,石膏,滑石,黃芩,蒼朮,甘草

連須蔥白香豉湯,〔又〕連須蔥白,香豉,生薑,水煎取汗,不汗加蘇葉。

白話文:

〔主方〕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通治〕

人參、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感寒〕

麻黃、石膏、滑石、黃芩、蒼朮、甘草

〔又〕

連須蔥白、香豉、生薑,水煎取汗,不汗加蘇葉。

白虎湯

主要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用於治療熱證,例如高燒、口渴、煩躁、汗出等。

人參白虎湯

在白虎湯的基础上,加入人參,用於治療氣虛的熱證,例如發熱、口渴、汗出、乏力等。

通解散

用於治療因受寒引起的感冒症状,由麻黃、石膏、滑石、黃芩、蒼朮、甘草組成。

連須蔥白香豉湯

用於治療感冒發汗,由連須蔥白、香豉、生薑組成,水煎服,出汗即可。如果不汗,可以加蘇葉。

雙解散,〔宣解〕防風,麻黃,川芎,連翹,薄荷,當歸,白芍,大黃,芒硝(各五錢),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炙甘草(二兩),白朮,荊芥,山梔(各二兩),滑石(三兩),每取末三錢,加生薑三片煎。

白話文:

雙解散

[宣解] 此方以防風、麻黃、川芎、連翹、薄荷宣散風寒,以當歸、白芍養血柔肝,以大黃、芒硝瀉熱通便,以石膏、黃芩清熱瀉火,以桔梗、炙甘草宣肺止咳,以白朮、荊芥、山梔清熱利濕,以滑石利水通淋。

[組成]
防風、麻黃、川芎、連翹、薄荷、當歸、白芍、大黃、芒硝(各五錢),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炙甘草(二兩),白朮、荊芥、山梔(各二兩),滑石(三兩)。

[用法]
每取藥末三錢,加生薑三片煎服。

涼膈散,〔不大便〕連翹,山梔仁,白芍,黃芩,大黃,芒硝(各二錢),蔥白(一莖),炙草(五分),棗(一枚)

三乙承氣湯,〔又〕大黃,芒硝,厚朴,枳實,甘草

天水散,〔暑濕〕

竹葉石膏湯,〔利水〕竹葉,石膏,半夏,人參,麥冬,甘草,粳米

白話文:

涼膈散用於治療便秘,主要藥材包括連翹、山梔仁、白芍、黃芩、大黃、芒硝、蔥白、炙草和棗。三乙承氣湯也用於治療便秘,包含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和甘草。天水散用於治療暑濕。竹葉石膏湯用於利水,主要藥材有竹葉、石膏、半夏、人參、麥冬、甘草和粳米。

黃連解毒湯,〔誤藥〕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各錢半)

羌活沖和湯,〔總治〕羌活,川芎,防風,生地,細辛,白芷,黃芩,蒼朮,甘草

白話文:

黃連解毒湯用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各半錢。羌活沖和湯則用羌活、川芎、防風、生地、細辛、白芷、黃芩、蒼朮、甘草。

2. 濕溫症源流

濕溫,暑濕病也。《活人書》所謂先傷於濕,又中於暑是也。蓋中暑則速,濕溫則緩,固知先受濕而後中暑也。濕因暑邪遏抑陽氣,故必脛冷腹滿。暑挾濕邪,鬱蒸為熱,故必頭痛妄言多汗。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浮為陽,沉為陰也。濕傷血,故沉,按之則陰脈小而急。

暑傷氣,故浮,候之則陽脈濡而弱也。凡濕溫症,切不可發汗,汗之名重暍,必死(宜蒼朮白虎湯)。如有寒熱外邪,必加辛涼解表之藥一二味。如濕氣勝,一身盡痛,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急宜祛濕(宜蒼朮白虎湯加香茹、茵陳)。如有寒物停滯,及中寒,則宜溫之,必小便清白然後可;如赤澀而少,斷不可溫(宜十味香茹飲、清暑益氣湯、天水散)。

白話文:

濕溫病是一種暑濕引起的疾病,正如《活人書》所說,先受濕邪,後中暑。中暑發作迅速,而濕溫則病程緩慢,可見先受濕邪後才中暑。濕氣因暑邪阻遏陽氣,所以病人一定會出現小腿冰冷、腹部脹滿的症狀。暑邪夾雜濕氣,鬱積化熱,因此病人一定會出現頭痛、神志不清、多汗的症狀。脈象表現為陽脈濡弱,陰脈細急,浮脈為陽,沉脈為陰。濕邪傷血,所以脈沉,按之則陰脈細急。暑邪傷氣,所以脈浮,候之則陽脈濡弱。濕溫病切不可發汗,發汗會加重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如有寒熱外邪,必須加用辛涼解表藥物。如果濕氣較重,全身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則應急用祛濕藥物。如果有寒物停滯或中寒,則應溫之,小便清白後才能停止。如果小便赤澀且量少,則不可溫之。

王宇泰曰:昔人治濕溫,通身皆潤,足冷至膝下,腹滿,不省人事,六脈皆小弱而急,問所服,皆陰病藥,此非病本重,乃藥令病重耳,以五苓合白虎十餘劑,少蘇,更與清燥湯調理而安。凡陰病厥冷,兩臂皆冷,今脛冷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故知非陽微寒厥,而合用祛熱藥也。

【脈法】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亦曰濕痹。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陶節庵曰:濕溫之脈,寸濡而弱,尺小而急。

【濕溫症治】《活人書》曰:濕溫與中暑同,但身涼不渴耳。《本事方》曰:一人季夏得病,胸項多汗,兩足逆冷,譫語。予診之,其脈關前濡,關後數,是濕溫。蓋先傷暑,後受濕也。先用人參白虎湯,次服蒼朮白虎湯,足漸溫,汗漸止,三日而愈。方廣曰:冒暑遭雨,暑濕鬱發,四肢不仁,或半身不遂,或入浴暈倒,口眼歪斜,手足不仁,皆濕溫類也,宜苓朮湯、茯苓白朮湯。

白話文:

王宇泰曰:

昔日人們治療濕溫病,患者全身皆濕潤,腳冷至膝蓋下方,腹部脹滿,神志不清,六脈皆微弱而急促。詢問患者服用的藥物,皆為陰病藥物。這並非病症本身嚴重,而是藥物導致病情加重。應當使用五苓散合白虎湯十餘劑,再加入少許蘇葉,並配合清燥湯調養,即可恢復健康。

凡是陰病導致的厥冷,雙臂皆冷。現在僅脛部冰冷,而手臂不冷,則非下厥上行,故知並非陽氣微弱導致的寒厥,而是應當使用祛熱藥物。

【脈法】

仲景曰:太陽病,關節疼痛且煩躁,脈象沉而細,這就叫做中濕,也叫濕痹。其症狀是小便不利,大便反常地通暢,只需針對小便不利進行治療即可。

陶節庵曰:濕溫病的脈象,寸脈濡弱,尺脈細小而急促。

【濕溫症治】

《活人書》曰:濕溫病與中暑相似,只是患者身體涼而不渴。

《本事方》曰:有一人於夏季末得病,胸項多汗,雙腳逆冷,神志不清。我診斷其脈象,關前濡弱,關後數,這是濕溫病。這是由於先受暑氣,後受濕氣所致。先用人參白虎湯,再服用蒼朮白虎湯,腳逐漸溫暖,汗逐漸止住,三日後痊癒。

方廣曰:冒暑後遭雨淋,暑濕鬱積發病,四肢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洗澡時昏倒,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皆屬於濕溫病,宜用苓朮湯、茯苓白朮湯治療。

陶節庵曰:素傷於濕,因時中暑,濕與熱搏,即為濕溫,其人胸腹滿,身痛壯熱,妄言自汗,兩脛疼,倦怠惡寒,若發其汗,使人不能言,耳聾不知痛處,其身青,面色變,是醫之殺人也。

《葉氏醫案》曰:病起旬日,猶然頭脹,漸至耳聾,正如《內經》所云,因於濕,首如裹,此呃忒鼻衄,皆邪混氣之象,況舌色帶白,咽喉欲閉,邪阻上竅空虛之所,諒非苦寒直入胃中,可以治病:病名濕溫,不能自解,即有昏痙之變,醫莫泛稱時氣而已,宜連翹、銀花、牛蒡子、馬勃、射干、金汁。又曰:體壯有濕,近長夏,陰雨潮濕,著於經絡,身痛自利發熱。

白話文:

陶節庵曰:

素日身體受了濕邪侵襲,又逢時節暑熱,濕氣與熱氣交戰,便形成了濕溫病。患者會出現胸腹脹滿、全身疼痛、發熱、胡言亂語、自汗不止、雙腿疼痛、疲倦乏力、怕冷等症狀。如果贸然發汗,就會導致患者失去言語能力,耳聾,失去痛覺,全身發青,臉色變異,這種治療方法簡直是殺人!

《葉氏醫案》曰:

病症出現已有十天左右,患者仍然頭脹,逐漸出現耳聾,正如《內經》所言「因於濕,首如裹」,患者還出現呃逆、鼻衄,都是邪氣混雜於氣血的表現。而且舌苔發白,咽喉有閉塞感,邪氣阻礙了上焦,導致氣血虛弱。顯然,單純使用苦寒藥物直接入胃,是無法治療此病的。病名為濕溫,患者自身無法抵抗,很容易發展成昏迷抽搐,醫生不能只歸咎於時疫,應該使用連翹、銀花、牛蒡子、馬勃、射干、金汁等藥物治療。

又曰:

體質強壯,但體內有濕邪存在,正逢長夏季節,陰雨潮濕,濕邪侵犯經絡,導致全身疼痛、腹瀉、發熱。

仲景言,濕家大忌發散,汗之則變痙厥。脈來小弱而緩,濕邪凝遏陽氣,病名濕溫。濕中熱氣,橫衝心包絡,以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陰見症,非與傷寒同法也,宜犀角、連翹心、元參、石菖、銀花、野赤豆皮煎送至寶丹。

白話文:

張仲景說,濕邪的病症最忌諱發散,如果出汗就會變成痙攣抽搐。脈象細弱而緩慢,濕邪阻礙陽氣,這種病症叫做濕溫。濕邪中蘊藏著熱氣,橫衝心包絡,導致神志昏迷,四肢不溫,也屬於手厥陰經的症狀,和傷寒的治療方法不同。應該用犀角、連翹心、元參、石菖、銀花、野赤豆皮煎湯送服至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