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九 (3)
卷十九 (3)
1. 夏熱病源流
夏熱,少陰病也。經曰:冬傷於寒,夏必病熱。則知熱病之由於伏寒,與春溫同。熱病之伏寒伏於腎,亦與春溫同也。春溫之寒,傷於冬而發於春。夏熱之寒,傷於冬而發於夏。同一伏寒,而發有異時者,人有強弱,邪有重輕,感觸有異故也。同一伏寒,發於春而病名溫,發於夏而病名熱者,以春氣溫,故病當其時亦曰溫。
夏氣熱,故病當其時亦曰熱也。春溫之伏寒,伏於少陰,而發必由於少陽,以當春而病,少陽司令,故少陽即為伏寒所出之途。夏熱之伏寒,伏於少陰,而發則由於陽明,以當夏而病,陽明司令,故陽明即為伏寒所出之途也。至兼見之經不一,溫與熱病同。溫病主方用黃芩湯,以熱尚淺,不必大為滌盪也。
白話文:
夏季酷熱,屬於少陰病。古籍記載:「冬天受寒,夏天必定生病。」由此可知,夏季的熱病是源於冬天積存的寒氣,與春季溫病類似。這寒氣潛伏在腎臟,也與春季溫病相同。春季溫病的寒氣,是冬天受寒,到春天發病。夏季熱病的寒氣,也是冬天受寒,到夏天發病。雖然都是冬天積存的寒氣,但發病時間不同,是因為人體體質強弱不一,邪氣輕重不同,感受寒氣的程度也不同。同樣是冬天積存的寒氣,在春天發病稱為溫病,在夏天發病稱為熱病,這是因為春季氣候溫和,所以當時的病症也稱為溫病。夏季氣候炎熱,所以當時的病症也稱為熱病。春季溫病的寒氣,潛伏在少陰,發病時必由少陽而來,因為春季少陽主令,所以少陽就是寒氣發散的通道。夏季熱病的寒氣,潛伏在少陰,發病時必由陽明而來,因為夏季陽明主令,所以陽明就是寒氣發散的通道。至於一些兼見的病症,則與溫病和熱病相似。溫病主要的治療方劑是黃芩湯,因為熱氣尚淺,不必過度清熱解毒。
熱病主方用白虎湯,以熱更熾,故必重為清肅也。春溫之外,有不必盡由伏寒,由現感春時之邪而病亦名溫者。夏熱之外,亦有不必盡由伏寒,由現感夏時之邪而病亦名熱者。春溫本自內達外,無表症,有表者為重感風邪,治法必先撤外邪,而後用黃芩湯。夏熱亦自內達外,無表症,有表者為重感熱邪,治法亦必先撤外邪,而後用白虎湯。
此春溫夏熱,固為異病而同源也。茲據仲景《傷寒》書之言熱病者詳為論。仲景曰: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蓋以浮為風脈,知不獨傷於寒矣。滑為裡熱,滑且浮,知不獨熱在裡矣。故表有熱,不言里而里之熱可知,里有寒,乃所以發熱之由,雖言裡寒,而表裡之皆熱可知,故非白虎湯不能治也。
白話文:
治疗热病的方剂首选白虎汤,因为热气旺盛,所以一定要用清热解毒的方剂来降火。春天的温病不一定是冬天留下的寒气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感染了春季的邪气而导致的,这种病也叫做温病。夏天的热病也不一定是冬天留下的寒气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感染了夏季的邪气而导致的,这种病也叫做热病。春温是从内到外发病,没有表症,如果有表症,那就是重感了风邪,治疗方法必须先清除外邪,然后再用黄芩汤。夏热也是从内到外发病,没有表症,如果有表症,那就是重感了热邪,治疗方法也必须先清除外邪,然后再用白虎汤。
春温与夏热虽然是不同的病,但其根源相同。以下是根据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热病的论述进行的详细解释:张仲景说,伤寒脉浮滑,这是表证有热,里证有寒,用白虎汤治疗。因为脉浮是风脉,说明不只是伤了寒气。脉滑是里热,滑且浮,说明不只是热在里边。所以表有热,不言里而里之热可知,里有寒,是发热的原因,虽然说里寒,但表里都热可知,因此非白虎汤不能治疗。
仲景又曰: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讝語遺尿,發汗則讝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蓋以腹滿,熱本病也。身重,又濕病也。口不仁等,又暍病也。此因中暑濕引動伏寒,齊出為病,故曰三陽也。如此熱勢自劇,故不可汗,而致津液外亡,不可下,而致陰竭於下,陽脫於上,故必仍自汗,方可用白虎。若誤汗下而症如上,不得專用白虎也(宜人參白虎湯)。
仲景又曰: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蓋以滑者,邪實也。而乃曰厥,是熱深厥深之謂,故曰里有熱。仲景又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以熱病無不發熱汗出者,今脈浮無汗,風邪襲表矣,故必先辛涼解表,然後熱可治。
白話文:
第一段
張仲景又說:三陽合病,腹部脹滿,身體沉重,難以翻身,嘴唇麻木,臉色晦暗,說話含糊不清,尿失禁,發汗後會更加說話含糊不清,用瀉藥則額頭會出汗,手腳冰冷,如果自汗出者,白虎湯可以主治。
這是因為腹部脹滿,屬於熱證;身體沉重,屬於濕證;嘴唇麻木等症狀,屬於暑熱中暑的表現。這種病症是由於暑熱濕氣引動了體內的伏寒,三種病邪同時發作,所以稱為三陽合病。
這種情況下,熱勢本來就旺盛,所以不能發汗,否則會導致津液外泄;也不能用瀉藥,否則會導致陰液耗竭於下,陽氣脫散於上,因此必須要自汗才能用白虎湯。如果誤用發汗或瀉藥,導致出現上述症狀,就不能單獨使用白虎湯了,應該使用人參白虎湯。
第二段
張仲景又說:傷寒病人脈象滑數而出現厥逆,說明體內有熱,白虎湯可以主治。因為滑數的脈象代表邪氣實證,而出現厥逆,說明熱邪深入,厥逆也深入,所以說體內有熱。
張仲景又說:傷寒病人脈象浮數,發熱卻沒有汗出,說明表症沒有解開,不能使用白虎湯。如果口渴想喝水,但沒有表症,白虎加人參湯可以主治。
因為熱病一般都會出現發熱出汗的症狀,而現在脈象浮數卻沒有汗出,說明風邪襲擊了表層,所以必須先用辛涼解表藥物,然後才能治療內熱。
渴欲飲,邪耗津液也。無表症,邪已解也,然其時元必虛矣,故必加人參。仲景又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以熱病無不燥渴且煩者。乃曰無大熱,以背微惡寒也。背為太陽經位,惡寒必正氣虛矣,故必加人參。仲景又曰: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
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讝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滑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蓋以熱病而見傷寒浮緊之脈,以本由伏寒,止發於夏,故反惡熱不惡寒,而為熱病也。
白話文:
【口渴想喝水,是因為邪氣消耗了體內的津液。沒有外在症狀,表示邪氣已經被解除了。然而,在這段期間,體內必定會虛弱,因此必須加上人參。張仲景曾經提到:傷寒期間沒有過度的熱感,但有口乾渴、心煩,背後稍微畏寒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因為熱病通常都會伴隨著口乾渴和煩躁。然而,如果只說沒有過度的熱感,而是背後微微畏寒,背後是太陽經的部位,畏寒表示正氣已經虛弱,所以必須加上人參。張仲景又提到:陽明病期間,脈象浮緊,咽喉乾燥,口苦,腹部脹滿並伴有喘息,發熱出汗,但不畏寒,反而畏熱,身體沈重。
如果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可能會導致心神混亂,反而會出現語無倫次的狀況。如果加上針灸,可能會讓人感到警覺不安,無法安睡。如果使用下藥的方式,可能會使胃部空虛,外來氣體影響膈肌,讓人心中煩躁。舌頭上有滑膩的苔,可以使用梔子豉湯來治療。如果只是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如果脈象浮起,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暢,則可以使用豬苓湯來治療。因為在熱病期間出現傷寒浮緊的脈象,說明原本就存在潛伏的寒邪,只在夏天發作,因此表現出畏熱而不畏寒,是熱病的特徵。】
腹滿等皆陽明症,以本由少陰之伏寒,故特見咽燥之本症也。緊而兼浮,其重襲風邪可知。若其時兼用梔子蔥頭解外,繼用白虎治本,得其法矣。倘誤汗以耗液,誤燒針以燥血,誤下以亡陰,自必變生諸症,漸至難救。觀舌上苔滑,外邪尚在可知。渴而口乾舌燥,外邪內入可知。
故必用梔豉、白虎二湯也。其加人參,以誤治必傷液也。若脈浮雲云,則浮為虛,而熱已入膀胱矣。治以豬苓湯者,此之小便不利。由於血分,故以阿膠補虛,滑石泄熱,非如傷寒之便不利,由於氣分,必用白朮等也。仲景又曰: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也。
白話文:
肚子脹滿等症狀都是陽明病,其根本原因是少陰經伏藏的寒氣,所以特別容易出現咽喉乾燥的症狀。如果摸起來緊繃又浮腫,說明寒氣重且又受了風邪。此時應先用梔子、蔥頭解表,再用白虎湯治療根本,才能治癒。如果錯誤地使用發汗藥耗損體液,錯誤地用針灸灼燒血液,錯誤地使用瀉藥損傷陰氣,必然會產生各種症狀,最終難以挽回。觀察舌苔光滑,說明外邪仍然存在。口渴且口乾舌燥,說明外邪已經進入內部。
因此,必須使用梔豉湯和白虎湯。如果加入人參,就會錯誤地損傷體液。如果脈象浮而空虛,說明虛熱已經進入膀胱。治療應使用豬苓湯,因為這是因為小便不利造成的。由於是血分問題,因此要使用阿膠補虛,滑石泄熱,不像傷寒導致的小便不利,是氣分問題,需要使用白朮等等。仲景還說:陽明病,汗出很多又口渴的,不能使用豬苓湯,因為汗多胃中乾燥,而豬苓湯又會利尿。
蓋以汗多之故,而不用豬苓。因津液之耗,不可再泄也(宜人參白虎湯)。仲景又曰:傷寒病,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以誤為吐下,而熱邪不但不衰,反為更甚,故陽外虛而惡風,陰內亡而燥煩大渴,故非本湯不可。仲景又曰:服桂枝,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蓋以誤認為風,而妄投辛熱之藥,津液竭矣,故有如是之症,而必當用本湯也。以上皆仲景妙法,無可易者。其言熱病,而皆冠以傷寒,何歟?蓋以熱病由於冬月傷寒之伏邪,雖發出而為熱病,其原實由於寒,故冠以傷寒字,追其始也。其治法以白虎湯為主者,又以熱病自下發上,自內發外,必經陽明,陽明必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清少陰伏邪之原,甘草、粳米調養中州,良為妙法。今人不明此旨,誤以白虎治傷寒,既非表藥,又非下藥,不大謬乎。
白話文:
汗多不用豬苓,因為津液耗損,不可再泄。
(適合服用人參白虎湯)
總緣不知熱病之為熱病,傷寒之為傷寒,故冒昧若此也。蓋所謂熱病者,其時必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之時也。其症則止發熱身痛,而不惡寒,但大熱,而不大渴之症也。傷寒之時,豈其時乎。傷寒之症,豈如是症乎。故益知仲景之法之妙也。然而熱病之為症,更有可臚列者。
如熱病脈應洪大,反見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其實內伏已發,故浮之則緊,若重按則應仍洪盛也(宜通解散去麻黃、蒼朮,加蔥白、香豉,或先以連須蔥白香豉湯去姜以解外,次用白虎加人參法)。如熱病,凡客邪所感,不論脈浮脈緊,惡風惡寒,宜解不宜解者,有通治之法(宜雙解散去硝、黃,或再減白朮、白芍、桔梗二三味,加蔥,豉、知母最妥)。
白話文:
總緣不知熱病之為熱病,傷寒之為傷寒,故冒昧若此也。
往往是因為不懂得熱病就是熱病,傷寒就是傷寒,所以才會如此冒昧。
蓋所謂熱病者,其時必夏至後,炎暑司令,相火用事之時也。其症則止發熱身痛,而不惡寒,但大熱,而不大渴之症也。
所謂的熱病,通常發生在夏至之後,炎熱的天氣主導,心火旺盛的時候。症狀表現為單純發熱、身體疼痛,不畏寒,只是身體發熱,卻不怎麼口渴。
傷寒之時,豈其時乎。傷寒之症,豈如是症乎。故益知仲景之法之妙也。
傷寒發病的時間和症狀,怎麼可能是這樣呢?所以更能明白仲景醫法的高明之處。
然而熱病之為症,更有可臚列者。
然而,熱病的症狀還有其他的可以列舉出來。
如熱病脈應洪大,反見浮緊,是又感夏時暴寒,其實內伏已發,故浮之則緊,若重按則應仍洪盛也(宜通解散去麻黃、蒼朮,加蔥白、香豉,或先以連須蔥白香豉湯去姜以解外,次用白虎加人參法)。
例如,熱病脈象洪大,卻又浮緊,這是因為在夏天感受了寒邪,寒邪內伏已發,所以脈浮而緊,但重按還是洪盛的脈象。(應該用通解散去麻黃、蒼朮,加上蔥白、香豉,或者先用連須蔥白香豉湯去姜來解表,再用白虎加人參的方法)。
如熱病,凡客邪所感,不論脈浮脈緊,惡風惡寒,宜解不宜解者,有通治之法(宜雙解散去硝、黃,或再減白朮、白芍、桔梗二三味,加蔥,豉、知母最妥)。
比如熱病,凡是外邪所感,不論脈象浮緊,還是惡風惡寒,應該解表還是不應該解表,都有通治的方法。(應該用雙解散去硝石、黃芩,或者再減少白朮、白芍、桔梗二三味,加上蔥、豉、知母最妥)。
注釋:
- 仲景: 指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
- 熱病: 指夏季常見的發熱疾病,如中暑、暑熱症等。
- 傷寒: 指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症狀包括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
- 相火: 中醫理論中指心火。
- 通解散: 中藥方劑名,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
- 雙解散: 中藥方劑名,具有解表散寒、清熱解毒的作用。
总结: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热病和伤寒的辨证论治,强调了仲景医法的精妙,并针对热病的不同症狀,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熱病兼衄兼喘,藥必兼治(宜以白虎湯為主,衄加生地、丹皮,喘加花粉、厚朴、杏仁)。如惡熱煩渴腹滿,舌黃燥或黑干,五六日不大便,須用下法(宜涼膈散、三乙承氣湯)。如熱病又兼暑濕,必兼清暑濕(宜涼膈散合天水散用)。並小便不利,兼利水(宜竹葉石膏湯倍用石膏)。
如熱病兼風痰,須先用探吐,再以涼藥熱飲,被覆取汗,百無一損之法(宜雙解散,煎好先以半碗探吐,再盡劑服之)。如誤用辛溫藥,致發斑,喘滿,譫語昏亂,則解之(宜黃連解毒湯加減用)。如屢下後,熱勢獨盛,不便再下,或諸濕內盛,小便黃澀,大便溏,小腹痛者,欲作利也,則解之(宜黃連解毒湯)。夫熱病之症治,亦既備矣。
白話文:
對於熱病伴有鼻血和喘息的情況,治療時必須同時考慮這兩種症狀(適宜以白虎湯為基礎,鼻血加入生地、丹皮,喘息加入花粉、厚朴、杏仁)。
如果出現畏熱、口渴、腹脹,舌頭呈黃燥或黑色,並且在五到六天內沒有排便,應使用通便方法(適宜使用涼膈散、三乙承氣湯)。
若熱病伴有暑熱濕氣,必須兼顧清暑濕(適宜使用涼膈散配合天水散來使用)。另外,如果小便不暢,應兼顧利尿(適宜使用竹葉石膏湯,石膏用量加倍)。
對於熱病伴有風痰的情況,首先應使用探吐法,接著使用涼藥與熱飲混合,蓋上被子引出汗,這種方法百無一失(適宜使用雙解散,先用半碗藥液進行探吐,再將全劑服下)。如果誤用辛溫藥物導致出現皮疹、喘息、神志混亂等情況,應及時進行治療(適宜使用黃連解毒湯進行調整)。
若多次通便後,熱症仍然嚴重,不宜再使用通便法,或者內部濕氣過重,小便黃而渾濁,大便溏薄,小腹疼痛,預示著需要再次通便(適宜使用黃連解毒湯)。
總之,熱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已經完整地概述了。
若夫神明其間,勿致妄錯,是在臨症時悉心辨之,庶乎其可。(此篇亦間採周禹載《熱病論》)
【脈法】《靈樞》曰:熱病脈靜,汗已出,脈盛,一逆也,死不治。《醫鑑》曰:熱病得汗,脈安靜者生,躁急者死,及大熱不去者亦死。又曰:熱病七八日當汗,反不得汗,脈絕者死。(宜與春溫脈法參看。)
【夏熱原由症治】丹溪曰:夏至前發為溫病,夏至後發為熱病,謂之伏氣傷寒。《正傳》曰:治熱病,切不可作傷寒正治。周禹載曰:熱病七八日,脈微小,溲血,口乾,一日半而死。脈代者一日死。熱病七八日,脈不躁,或躁,不散數,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熱病已汗,脈尚躁喘,且復熱,喘甚者必死。
白話文:
診斷疾病時務必謹慎,不可妄下結論,要仔細辨別症狀,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熱病患者如果脈象平靜,汗液已經排出,但脈搏有力,則屬於逆證,預後不良,難以治癒。熱病患者出汗後,脈象平靜者可以存活,躁急者則會死亡,持續高燒不退者也會死亡。熱病發病七、八天應該出汗,如果反而不出汗,脈象消失則會死亡。夏至前發病的熱病稱為溫病,夏至後發病的熱病稱為熱病,都屬於伏氣傷寒。治療熱病時,不能按照傷寒的治療方法。熱病發病七、八天,脈象微弱,小便帶血,口渴,一天半後會死亡。脈象代脈者,一天內會死亡。熱病發病七、八天,脈象不躁動,或者躁動但頻率不快,三天內出汗,三天不出汗,第四天會死亡。熱病出汗後,脈象仍然躁動,呼吸急促,並且再次發熱,呼吸困難者,一定會死亡。
熱病不知痛處,耳聾,不能自收,口乾,陽熱甚,陰頗有寒者,熱在髓,死不治。熱病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死。熱病泄甚,而腹愈滿者死。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熱病汗不出,嘔血下血者死。熱病舌本爛,熱不止者死。熱病咳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熱病熱而痙者死。
腰折瘈瘲,齒禁齘也。陶節庵曰:冬月感寒不即病,至春夏時,其伏寒各隨時氣改變。為溫為熱者,因溫暑將發,又受暴寒,故春變為溫病。既變之後,不得復言其為寒矣。所以仲景有云:發熱不惡寒而渴者,其理可兼溫病也。暑病亦然,比之溫病尤加熱也。不惡寒,則病非外來,渴則明其熱自內達,其無表症明矣。
白話文:
熱病發作時,病人感覺不到疼痛,而且耳朵聽不見,無法控制自己的肢體,嘴巴很乾,體內陽氣過盛,陰氣卻有寒涼之象,說明熱氣已經深入骨髓,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如果熱病患者出不了汗,而且臉頰顴骨發紅,還伴有呃逆,也會致命。如果熱病患者腹瀉嚴重,但腹部卻越來越脹,也會導致死亡。如果熱病患者視力模糊,熱症持續不退,也會導致死亡。熱病患者出不了汗,還伴有嘔血或便血,也會致命。熱病患者舌根腐爛,熱症一直不退,也會導致死亡。熱病患者咳嗽還伴有流鼻血,出汗卻無法達到腳部,也會導致死亡。熱病患者發熱並且抽搐,也會導致死亡。
腰部折斷會引起抽搐,牙齒生長不正常也是一種病症。陶節庵說:冬天受寒不一定馬上發病,等到春夏季節,潛藏的寒氣就會隨著天氣變化而改變。它可能會變成溫病或熱病,這是因為溫熱疾病將要發作,又遇到了嚴寒,所以春天變成了溫病。一旦變成了溫病,就不能再說它是寒症了。所以仲景說:「發熱不畏寒而且口渴,這說明疾病可能兼有溫病的性質。」暑病也是一樣,與溫病相比,暑病的熱症更嚴重。不畏寒,說明病症不是來自外界的寒邪;口渴,說明體內的熱氣已經從內部達到了表面,這就表明沒有表證。
治溫暑大抵不宜發汗,以過時而發,不在表也。其伏寒至夏,又感暴寒,變為暑病。暑病者,即熱病也。取夏火當權而言暑字,緣其溫熱二症,從冬時伏寒所化,總曰傷寒。所發之時既異,治之不可混也。若言四時俱是正傷寒者,非也。此二者,皆用辛涼之劑以解之。若將冬時正傷寒藥通治之,定殺人矣。
辛涼者,羌活沖和湯是也。
【溫熱指歸】柯韻伯曰:《內經》論傷寒而反發熱者有三義。有當時即發者,曰人傷於寒,即為病熱也。有過時發熱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也。有隨時易名者,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熱也。夫病溫熱,當時即病者不必論。凡病傷寒而成者,雖由於冬時之傷寒,而根實種於其人之鬱火。
白話文:
治療溫暑病,通常不適合發汗,因為它是在寒邪伏藏一段時間後才發病,並非表證。這種病是冬天受寒,到夏天又遇到突然的寒冷,轉化成暑病。暑病就是熱病,之所以用「暑」字,是因為夏季陽氣旺盛,而這種病的溫熱症狀,是從冬季伏藏的寒邪轉化而來,統稱為傷寒。但它們發病的時間不同,治療方法也不能混淆。如果說一年四季都是正傷寒,那就錯了。這兩種病都需要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用治療冬季正傷寒的藥物來治療,一定會致命。
辛涼的藥物,例如羌活沖和湯。
《內經》中談到傷寒後反發熱,有三种情况:第一種是當時就發熱,叫做「人傷於寒,即為病熱」;第二種是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熱,叫做「冬傷於寒,春必病溫」;第三種是根據時間來改變名稱,叫做「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熱」。對於當時就發病的溫熱病,不用多說。而那些因傷寒而轉化成溫熱病的,雖然是源於冬季的寒邪,但實際上是身體內的鬱火所致。
《內經》曰:冬藏於精,春不病溫。此是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源。先夏至為病溫,後夏至為病熱。申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溫之故。夫人傷於寒,則為病熱,其恆耳。此至冬夏而病者,以其人腎陽有餘,好行淫欲,不避寒冷,爾時雖外傷於寒,而陽氣足御,但知身著寒,而不為寒所病。然表寒雖不得內侵,而虛寒亦不得外散,仍下陷入陰中,故身不知熱,而亦不發熱。
所云陽病者,上行極而下也。冬時收藏之令,陽不遽發,寒愈久而陽愈匿,陽日盛而陰愈虛。若寒日少而畜熱淺,則陽火應春氣而病溫。寒日多而鬱熱深,則陽火應夏氣而病熱。此陰消陽熾,從內而達於外也。叔和不知此義,謂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夫寒傷於表,得熱則散,何以能藏。
白話文:
人體受寒,就會導致溫熱病,這是常理。有些人冬天受寒,到了夏天才發病,是因為他們腎陽氣過盛,喜歡縱慾,不注意保暖。雖然當時受了寒,但陽氣充足,足以抵禦寒邪,只是感覺身體發冷,並沒有真的被寒氣入侵。然而,表面的寒氣雖然沒有深入體內,但體內的虛寒也無法散發出去,反而會下沉到陰中。所以,他們雖然沒有感到熱,也不會發熱。
所云陽病者,上行極而下也。冬時收藏之令,陽不遽發,寒愈久而陽愈匿,陽日盛而陰愈虛。若寒日少而畜熱淺,則陽火應春氣而病溫。寒日多而鬱熱深,則陽火應夏氣而病熱。此陰消陽熾,從內而達於外也。叔和不知此義,謂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夫寒傷於表,得熱則散,何以能藏。
所謂陽病,指的是陽氣上升到極點後,就會下降。冬天應該收藏陽氣,陽氣不應該急於發散,寒氣越久,陽氣就越隱藏,陽氣越盛,陰氣就越虛弱。如果冬天受寒的時間短,積蓄的熱氣就淺,陽火就會隨著春氣而發病,稱為溫病。如果冬天受寒的時間長,積蓄的熱氣就深,陽火就會隨著夏氣而發病,稱為熱病。這就是陰氣消減,陽氣熾盛,從內部發展到外部。叔和不明白這個道理,認為寒邪藏在皮膚里,到了春天就變成溫病。其實寒邪傷害的是表面,遇到熱氣就會散去,怎麼可能藏在體內呢?
設無熱以御之,必深入臟腑,何以止藏於肌膚。且能藏者不能變,何以時換而變其所藏乎。不知原其人之自傷,而但咎其時之外傷,只知傷寒之因,不究熱傷其本,妄擬寒毒之能變熱。不知內陷之陽邪發見,其本來面目也。又謂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因冬時觸寒所致,而非時行之氣。
不知辛苦,動搖筋骨,凡動則為陽,往往觸寒即散,或因飢寒而病者有之,或因勞倦而發熱者有之,故春夏因虛而感時行之氣者不少矣。若夫春夏溫熱,由冬時觸寒所致者,偏在飽暖淫欲之人,不知持滿,竭津耗真,陽強不能密,精失守而陰虛,故遺禍至春夏也。《內經》論之脈症,治法甚詳,學者多不得其要領,仲景獨挈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提綱,洞悉溫病之底蘊。今《內經》冬不藏精之指熱論,以口燥舌乾而渴屬少陰。
白話文:
如果沒有熱氣來驅散寒氣,寒氣必然深入臟腑,怎麼可能只停留在肌膚表面呢?而且,寒氣一旦藏於體內就不會改變,怎麼可能隨著季節變化而改變它藏身的地方呢?人們不知道自身損傷的根源,只怪罪於外界的傷害,只知道傷寒的病因,卻不去探究熱傷的根本,胡亂推測寒毒可以變為熱氣。他們不明白內陷的陽邪發作,其實就是它原本的面貌。也有人說,辛苦勞作的人,在春夏容易得溫熱病,都是因為冬天受寒造成的,而不是季節流行的病氣。
其實,辛苦勞作的人,會動搖筋骨,凡是運動就是陽氣活動,常常接觸寒氣就會散掉,有些人是因飢寒而生病,有些人是因勞累而發熱,所以春夏因虛弱而感染流行病氣的人不在少數。至於春夏溫熱病,是由冬天受寒造成的,主要發生在飽食暖衣、縱慾的人身上,他們不知道要節制,過度消耗津液和精氣,陽氣旺盛卻不能收斂,精氣外泄導致陰虛,所以病痛延續到春夏。 《內經》論述脈症和治療方法非常詳細,但很多學者沒有掌握精髓,只有仲景獨具慧眼,提出發熱口渴、不惡寒的提綱,徹底洞悉了溫病的根源。現在《內經》中關於冬天不藏精氣導致發熱的論述,認為口乾舌燥、口渴屬於少陰病。
少陰者,封蟄之本,精之處也。少陰之表,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名曰陰中之陽。故太陽病當惡寒,此發熱而不惡寒,是陽中無陰矣。而即見少陰之渴,太陽之根本悉露矣。於此見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孤陽無附,而發為溫病也。溫病症治,散見六經,如傷寒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是傷寒溫病之關。
寒去而熱罷,即傷寒欲解症。寒去而熱不解,是溫病發見矣。如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即是溫勢猖獗,用白虎加人參,預保元氣於清火之時,是凡病傷寒而成溫者之正法也。因所傷之寒邪,隨大汗而解,所成之溫邪,隨大汗而發,焉得不虛。設不加參,則熱邪因白虎而歸,安保寒邪不因白虎而來耶。
白話文:
少陰是封藏精氣的根本,少陰的外表叫做太陽,太陽的根源來自至陰,稱為陰中之陽。因此太陽病症會怕冷,而現在發燒卻不怕冷,說明陽氣中缺乏陰氣了。而且還出現少陰的口渴,代表太陽的根本完全暴露出來。由此可見,逆犯冬天的寒氣,導致少陰無法封藏,腎氣下沉,陽氣孤獨無依,就發展成溫病。溫病的症狀散見於六經,比如傷寒發燒卻不渴,喝了湯就渴,這是傷寒轉為溫病的界限。
寒氣消退,熱症也減輕,這就是傷寒將要痊癒的表現。寒氣消退,但熱症不減,這就是溫病出現了。例如喝了桂枝湯後,大量出汗,感到非常口渴,脈搏洪大,說明溫邪十分猖狂,要用白虎加人參,在清熱的同時保護元氣。這是凡是傷寒轉化為溫病的正確治療方法。因為傷寒的寒邪隨著大量出汗而消散,而溫邪則隨著出汗而發作,怎麼能不虛弱呢?如果沒有加人參,熱邪就會因為白虎湯而回歸,怎麼保證寒邪不會因為白虎湯而入侵呢?
是傷寒者當補,治病必求其本耳。如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夫柴胡湯有參、甘、芩、棗,皆生津之品,服已反渴,是微寒之劑,不足以解溫邪,少陽相火直走陽明也,是當用白虎加人參法。若柴胡加人參法,非其治矣。夫相火寄甲乙之間,故膽肝為發溫之原。
腸胃為市,故陽明為成溫之藪。若夫溫熱不因傷寒而致者,只須扶陰抑陽,不必補中益氣矣。且溫邪有淺深,治法有輕重。如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瘀熱在裡不得越,身體發黃,刻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茵陳湯主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咽燥口乾者,大承氣湯急下之。
白話文:
第一段
患有傷寒症的人,應該要補氣,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出病根。比如說,服用柴胡湯後反而感到口渴,這屬於陽明症,要用陽明症的治療方法。柴胡湯中含有人參、甘草、黃芩、大棗,都是生津潤燥的藥材,服用後卻感到口渴,說明這個微寒的藥方不足以解除溫邪,少陽相火直接攻向陽明,因此應該使用白虎加人參法。如果用柴胡加人參法治療,就不符合病症的實際情況。相火寄居在甲乙經脈之間,所以膽經和肝經是溫邪發病的根源。
第二段
腸胃就像一個市場,所以陽明經是溫熱病邪聚集的地方。如果溫熱病不是因為傷寒引起的,只需要扶持陰氣抑制陽氣,不必補中益氣。而且,溫邪的程度有深有淺,治療方法也要有輕有重。比如說,陽明病的症狀是脈象浮滑、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暢,可以用豬苓湯治療。如果瘀熱停留在體內無法排出,導致身體發黃,口渴想喝水,小便不暢,可以用茵陳湯治療。如果少陰病發病兩三天,出現咽喉乾燥、口乾的症狀,可以用大承氣湯快速瀉下治療。
厥陰病下利慾飲水者,白頭翁湯主之。此仲景治溫之大略也。夫溫與熱,偶感天氣而病者輕,因不藏精者其病重,此為自傷。若再感風土之異氣,此三氣相合而成溫疫也。溫熱利害,只在一人。溫疫移害,禍延鄰里。今人不分溫熱溫疫,渾名溫病,令人惡聞,以辭害義矣。吳又可溫疫論,程郊倩熱病注,俱有至理,愚不必復贅。
鰲按:此篇原本,溫熱俱作溫暑,以熱病當暑而發,故即言暑,非中暑、傷暑之暑病,其實夏熱病也。今暑字俱改作熱,欲令閱者不至混淆耳。
白話文:
厥陰病,患者腹瀉且想要喝水,可以用白頭翁湯治療。
這正是張仲景治療溫病的大致方法。溫病與熱病,偶爾因為天氣變化而發病的比較輕微,而因為不養精氣而生病的則比較嚴重,這屬於自傷。如果再受到風土異氣的影響,這三種氣合在一起就會形成溫疫。溫熱病的危害,只在於一個人。而溫疫則會傳染,禍害鄰里。現在人們不分溫熱與溫疫,統稱為溫病,讓人聽起來不舒服,以詞害義了。吳又可的《溫疫論》和程郊倩的《熱病注》都有很深的道理,我就不再贅述了。
鰲按
此篇原本,溫熱都寫作溫暑,因為熱病多在夏季發作,所以就寫暑,並不是中暑、傷暑的暑病,實際上是夏季的熱病。現在將暑字全部改為熱,是想避免讀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