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九 (1)

1. 春溫病源流

春溫,少陰病也。仲景何以言太陽,以太陽與少陰相表裡,就其發熱言之,故曰太陽,而邪之所傷者,實少陰也。經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又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藏精矣,有不虛乎。少陰主精,其精不藏,則虛者非少陰乎。

特以冬時寒水主令,少陰氣旺,寒雖傷之,未便發泄,至春少陽司令,木旺水虧,不足供其滋溉,所郁之邪,向之乘虛而入者,今則乘虛而發,木燥火炎,乘太陽之氣,蒸蒸而熱,故所傷雖寒,所病則溫。是以春溫雖太陽、少陽、少陰三經俱有之病,而其原則專屬少陰也。仲景復言太少合病,以發熱不惡寒,兼耳聾脅滿也。

白話文:

春溫,是少陰病。

張仲景為什麼說它是太陽病呢?因為太陽經與少陰經相表裡,就其發熱的症狀而言,所以稱為太陽病,但實際上邪氣所傷的部位,其實是少陰經。

經書上說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

又說:冬天不儲藏精氣,春天就會得溫病。邪氣之所以容易侵入,是因為人體氣虛,不能儲藏精氣,難道不是虛弱嗎?少陰經主宰精氣,如果精氣不能儲藏,那麼虛弱的部位不就是少陰經嗎?

特別是冬天的時候,寒水主令,少陰經氣旺盛,寒氣雖然傷及身體,但還不能立即發泄出來。

直到春天少陽經司令,木氣旺盛,水氣虧損,不足以滋養陽氣,冬天所郁積的邪氣,原本是乘虛而入的,現在又乘虛而發。木氣乾燥,火氣炎熱,乘著太陽經的氣勢,蒸蒸而熱,所以雖然是寒氣所傷,但發病卻是溫熱的。

因此,春溫雖然是太陽、少陽、少陰三經都可能發生的疾病,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屬於少陰經。

張仲景又說太少合病,是發熱不惡寒,而且伴隨耳聾、脅肋脹滿的症狀。

復言三陽合病,以脈大為陽明,多眠為熱聚少陽也。其發熱而不惡寒者,以寒鬱營間,久則反熱,熱自內發,無表症也。然此其定理也。亦有寒邪將發之時,復感風邪者,必先頭痛。或先惡寒而後熱,此新邪引舊邪也。或往來寒熱,頭痛嘔吐,稍愈後,渾身壯熱,此正氣又虛,伏邪更重也(無外症宜黃芩湯為主,兼外症必加柴胡,或本經藥以輕解),切不可汗。故仲景曰: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

言誤用辛熱,既辛散以劫其陰,復增熱以助其陽,故熱甚脈浮,遂成危症也,誤下誤火亦危,總宜以涼解為主。夫所傷者寒,所發者熱,而曰溫,何也?蓋冬之傷寒,必先天氣溫暖,開發腠理,忽然寒氣襲之,故受傷。又以所傷不甚,故不即病,乘少陰之虛而伏於其經,至春木旺,其氣溫和,夏熱尚遠,故所發之病,不得仍謂之寒,不得遂謂之熱,而謂之溫也。適當春時,故謂之春溫也。

白話文:

第一段

再說三陽合病,如果脈象洪大,就是陽明病;若患者嗜睡,則代表熱邪聚積在少陽經。若發熱但沒有惡寒,這是寒邪鬱結在營氣之間,時間久了反而會發熱,熱氣從內部發出,沒有表症。這是一般情況下的定理。但也有寒邪將要發作時,又感受了風邪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先頭痛,或先惡寒後發熱,這是新邪引動舊邪。或者患者出現寒熱往來、頭痛嘔吐,稍微好轉之後,全身壯熱,這表示正氣更虛弱,伏藏的邪氣更加嚴重。(沒有外症宜用黃芩湯為主,兼有外症就必須加柴胡,或本經藥物以輕輕解表),切忌發汗。因此仲景說:“發汗之後,身體灼熱,叫做風溫。”

第二段

錯誤地使用辛熱藥物,既辛散以耗損陰氣,又增熱以助長陽氣,所以會出現熱象加重、脈象浮大的情況,最終形成危症。誤用下瀉藥物或誤用火性藥物也會導致危症,總之應該以清熱解毒為主。患者所受的是寒邪,但發病表現是熱象,卻稱為“溫”,為什麼呢?因為冬天受寒邪侵襲,一定是先天生氣溫暖,腠理開泄,突然遭受寒氣襲擊,才會受傷。而且因為受寒程度不嚴重,所以不會馬上發病,會乘著少陰經虛弱之機,潛伏在經脈之中,等到春天木氣旺盛,氣溫溫和,夏天酷熱還沒有到來,所以發病的時候,不能再稱為寒邪,也不能完全稱為熱邪,只能稱為“溫”。恰好是春天,所以稱為“春溫”。

第一段

三陽經同時生病時,如果脈搏有力,就是陽明經的病症;如果病人嗜睡,就是熱邪積聚在少陽經。如果發燒但沒有怕冷,這是因為寒邪郁積在血脈中,時間久了就會轉化為熱,熱氣從內部發出,沒有外在的症狀。這是一種普遍的規律。但也有寒邪即將發作時,又受了風寒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先頭痛,或者先怕冷後發熱,這是新病症引發了舊病症。或者病人出現反覆發燒、頭痛嘔吐,稍微好轉後,全身發熱,這是因為正氣更加虛弱,潛伏的邪氣更加嚴重。(沒有外在症狀可以用黃芩湯為主,如果伴隨外在症狀就必須加柴胡,或使用本經的藥物來緩解症狀),絕對不能發汗。因此仲景說:“發汗之後,身體發熱,叫做風溫。”

第二段

錯誤地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既辛散耗損陰氣,又增熱助長陽氣,所以會出現熱象加重、脈搏浮大的情況,最終形成危急的病情。誤用瀉藥或熱性藥物也會導致危急的病情,總之應該以清熱解毒為主。病人受的是寒邪,但表現出來的症狀是熱象,卻稱為“溫”,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冬天受寒邪侵襲,一定是先天生氣溫暖,毛孔開張,突然遭受寒氣襲擊,才會受傷。而且因為受寒程度不嚴重,所以不會馬上發病,會乘著少陰經虛弱之機,潛伏在經脈中,等到春天木氣旺盛,氣溫溫和,夏天酷熱還沒有到來,所以發病的時候,不能再稱為寒邪,也不能完全稱為熱邪,只能稱為“溫”。正好是春天,所以稱為“春溫”。

茲據仲景《傷寒論》中所及溫病而條疏之。仲景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蓋以邪自內發,表裡俱熱,津液必耗,故渴。內方喜寒,故不惡寒。三四日後或腹滿,或不利者,皆由熱也。未顯他經之症,故曰太陽,以與少陰為表裡。邪之伏,既在少陰里,邪之發,自在太陽表也。

仲景又曰:若汗發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蓋以此仍是太陽症而誤汗者,雖與更感風者不同。

白話文:

第一段

這篇文章根據仲景《傷寒論》中關於溫病的內容整理而成。仲景說:太陽病,發燒且口渴,不畏寒的,就是溫病。這是因為病邪從內部發作,表裡都熱,津液必然消耗,所以口渴。內裡偏寒,所以不畏寒。三四天後,可能出現腹脹或排便不暢,都是熱邪所致。尚未顯現其他經脈的症狀,所以稱為太陽病,與少陰經互為表裡。病邪潛伏於少陰經內,發作時則出現在太陽經表。

第二段

仲景又說:如果出汗後仍然覺得身體灼熱,稱為風溫。風溫病的脈象陰陽皆浮,自發汗出,身體沉重,嗜睡,呼吸沉重並打鼾,說話困難。如果被寒邪所傷,小便不利,直視時會失禁。如果被火邪所傷,則稍微發黃,面色紅潤,甚至像驚嚇時一樣抽搐。如果被火邪燻灼,一再逆行,將延誤病情,再三逆行則會加速死亡。這些都是太陽病誤用汗法導致的,雖然與風寒感冒不同,但仍屬於太陽病的範疇。

然其症本溫,復辛散以耗津增熱,以使脈浮。風與溫混,腎水不能獨沉,故現腎之本病,若自汗至語言難出等症也。古律云:風溫治在少陰,不可發汗,發汗者死。今雖太陽風溫,亦同少陰之不可汗也,奈何誤汗之乎?若不汗而誤下,傷膀胱之氣,其變直視等症,由腑臟兩絕也。誤火劫,微則熱傷營氣,而熱瘀發黃,盛則熱甚生風而驚瘛,是由神明亂筋脈擾也。

一逆再逆,統指汗下火三者言之。仲景又曰:太陽與少陽合病,自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蓋以溫病之為太少二陽,止據脅滿頭痛口苦引飲,不惡寒而即熱斷之,非如傷寒合病皆表症也。且不但無表,兼有下利之裡症。又以內郁既久,中氣已虛,邪不能一時盡泄於外,至下走即利,非如傷寒協熱利必待傳經也。故不用二經藥,而但用黃芩湯。

白話文:

第一段

然而,此病症本性偏溫,再用辛散之藥則耗損津液,加重熱症,導致脈象浮起。風邪與溫邪交雜,腎水無法獨自下沉,因此出現腎臟的根本病症,例如自汗、言語困難等症狀。古籍記載:「風溫病症應治在少陰,不可發汗,發汗者必死。」現在雖然是太陽風溫,也如同少陰不可發汗,為何要錯誤地發汗呢?如果不發汗而誤用下瀉藥,則會損傷膀胱之氣,導致如視力模糊等症狀,這是由於腑臟氣機皆已絕脫所致。誤用火攻之法,輕則熱邪傷損營氣,導致熱邪瘀滯而發黃,重則熱邪過盛生風,出現驚厥症狀,這是由於神志失常,筋脈紊亂所致。

第二段

「一逆再逆」指的是汗、下、火三種錯誤的治療方法。張仲景又說:「太陽與少陽合病,自利者,用黃芩湯;若嘔吐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治。」這是因為溫病屬於太少二陽,僅有脅肋滿脹、頭痛、口苦、引飲、不惡寒而發熱等症狀,不像傷寒合病都有表證。而且不僅沒有表證,還有下利這種裡證。再者,由於內熱郁結已久,中氣虛弱,邪氣無法一時盡數發泄於外,所以向下走便會出現下利,不像傷寒合病需要傳經才能出現熱利。因此,不用治療二經的藥物,而只用黃芩湯。

黃芩湯者,治溫主方也:仲景又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蓋以太陽脈浮,陽明脈大,關上又太陽部位,邪雖見於陽,少陰之源未靖,故顯欲眠本症。然母虛子亦虛,目合而盜汗出,因顯少陽本症,故曰三陽也(宜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加芍藥)。仲景又曰: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伏氣,當須脈之。

若脈微弱,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蓋以微弱,少陰脈也。腎虛故不及於陽,而即發於陰,少陰脈循喉,故發則痛而似傷。腎司開合,雖陰熱上升,而咽痛泄不盡必後陷,故下利可下。此一節,於伏氣之時見伏氣病也。仲景又曰: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

白話文:

黃芩湯者,治溫主方也:

黃芩湯是治療溫病的主方。

仲景又曰: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蓋以太陽脈浮,陽明脈大,關上又太陽部位,邪雖見於陽,少陰之源未靖,故顯欲眠本症。然母虛子亦虛,目合而盜汗出,因顯少陽本症,故曰三陽也(宜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加芍藥)。

張仲景又說:三陽合病,脈浮而大,上關脈跳動,患者只想睡覺,閉上眼睛就出汗。這是因為太陽脈浮,陽明脈大,而上關脈又位於太陽經的部位。雖然邪氣表現在陽經,但少陰經的根源還沒有平息,所以表現出想要睡覺的症狀。然而,母親虛弱,孩子也虛弱,閉眼還伴隨著盜汗,這是少陽經的症狀。所以說這是三陽合病。建議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再加入芍藥。

仲景又曰: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伏氣,當須脈之。

張仲景又說:老師說,伏氣病需要用心去觀察,這個月內如果有伏氣,假設有伏氣,就要觀察脈象。

若脈微弱,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蓋以微弱,少陰脈也。腎虛故不及於陽,而即發於陰,少陰脈循喉,故發則痛而似傷。腎司開合,雖陰熱上升,而咽痛泄不盡必後陷,故下利可下。此一節,於伏氣之時見伏氣病也。

如果脈象微弱,患者感到喉嚨痛,像是受傷了一樣,這不是喉痹。病人會說咽喉裡面真的痛,雖然如此,現在又想要腹瀉,這是因為脈象微弱,屬於少陰經的脈象。腎虛弱,所以陽氣不足,而直接發病在陰經,少陰經循行於喉嚨,所以發病時就會痛,像是受傷了一樣。腎臟主宰著人體的開合,雖然陰熱向上走,但是咽喉痛無法完全發泄,就會向下蔓延,所以就會腹瀉。這一節講的是在伏氣的時候遇到伏氣病。

仲景又曰: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

張仲景又說:少陰病,如果咽喉痛兩三天了,就可以給予甘草湯。

不瘥者,與桔梗湯。蓋以甘草湯緩伏氣上升之勢也。桔梗湯開伏氣怫鬱之邪也。不用黃芩湯,以二三日為初發之時,無胸滿、心煩、下利、嘔渴等症,止咽痛耳。連舉二方,倘服之痛止,邪即衰其大半,後可隨所見而投藥,亦不妄投之道也。仲景又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而不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蓋以此雖未至咽痛,而心煩不臥,血液已耗於伏邪未發時,故以清熱滋陰為要也。以上皆仲景要法,治溫之準則也。

白話文:

對於病情反覆發作的病人,可以服用桔梗湯。因為甘草湯可以緩解伏氣上行的趨勢,而桔梗湯可以疏散伏氣鬱結的邪氣。不用黃芩湯的原因是,因為患者病程僅二三日,尚未出現胸滿、心煩、下利、嘔渴等症狀,只是咽喉疼痛而已。連續使用這兩種藥方,如果服用後疼痛減輕,邪氣就會消退大半,之後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藥物,避免隨意用藥。

張仲景又說:少陰病,如果病發二三日以上,患者心中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可以用黃連阿膠湯治療。

這是因為,雖然患者尚未出現咽喉疼痛,但由於心煩不寐,說明血液已經在伏邪未發的時候被消耗了,因此需要清熱滋陰。以上都是張仲景重要的治療方法,是治療溫病的準則。

總之,溫症之發,必渴而煩,脅滿口苦,惡熱不惡寒,以自內發,無表症也。雖經絡不同,必先少陽,以春行風木令也。若周禹載治春溫諸法,可遵用之。其法,有治少陽、陽明合病里症多者(宜大承氣湯)。有治三陽合病者(宜大柴胡湯、雙解散)。有治少陽客邪發,脈弦,兩額旁痛,寒熱口苦者(宜小柴胡湯去參、半、姜,加花粉,如嘔但去人參)。

有治脈微緊,兼惡寒頭痛者(宜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蔥、豉、薄荷,熱甚涼膈散去硝黃加蔥豉)。有治暴感外邪,頭痛如破者(宜葛根蔥白湯,邪散後,用黃芩湯)。有治熱在上焦,脈洪大而數,外熱譫妄者(宜三黃石膏湯)。有治應下症,下後熱不去,或暫解復熱,須再下者(宜承氣湯)。

白話文:

總之,溫病的發作,一定會出現口渴、煩躁、脅肋脹滿、口苦、怕熱不畏寒的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從體內發出來的,沒有表證。雖然經絡不同,但都必定先從少陽開始,因為春天是風木之氣主令。若想治療春溫,可以參考周禹載的治療方法。

具體而言,治療方法可分為以下幾種:

  • 治療少陽、陽明合病,里證較多者:宜用大承氣湯。
  • 治療三陽合病者:宜用大柴胡湯、雙解散。
  • 治療少陽客邪所致,脈弦、兩額旁痛、寒熱口苦者:宜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半夏、生姜,加花粉,若有嘔吐,則再減去人參。
  • 治療脈微緊,兼有惡寒頭痛者:宜用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蔥、豉、薄荷,若熱盛則用涼膈散,去硝黃,加蔥豉。
  • 治療暴感外邪,頭痛如裂者:宜用葛根蔥白湯,邪氣散去後,用黃芩湯。
  • 治療熱在上焦,脈洪大而數,外熱神志不清者:宜用三黃石膏湯。
  • 治療應當瀉下之症,瀉下之後熱氣未消,或暫時缓解又复發,需要再次瀉下者:宜用承氣湯。

有治下後熱不止,脈澀,咽痛,胸滿多汗,熱傷血分宜吐者(宜葶藶苦酒湯)。有治裡熱已甚,陽邪怫鬱作戰,而不能汗出,雖下,症未全除者(宜涼膈散)。有治腹滿煩渴,脈沉實者(宜選用三承氣湯,勢極合用黃連解毒湯)。以上皆春溫症。

有治病溫,少陰伏邪發出,更感太陽客邪,名曰寒溫,必陽脈浮滑,陰脈濡弱,發熱咽痛,口苦,但微惡寒者(宜黃芩湯加桂枝、石膏,或以蔥豉先治其外,後用本湯,甚則用葳蕤湯加減)。有治本太陽病發熱而渴,誤發汗,身灼熱者,亦名風溫,脈陰陽俱浮如前症(宜麻黃升麻湯去二麻、薑、術)。夫誤汗風溫一症,仲景不立方者,以太陽、少陰同時薦至,危於兩感,去生甚遠也。

白話文:

治療腹瀉後持續發燒、脈象澀滯、咽喉疼痛、胸悶多汗、熱邪傷及血液者,應選用葶藶苦酒湯。治療內熱嚴重,陽氣鬱結而無法出汗,雖然腹瀉但症狀未完全消除者,應選用涼膈散。治療腹部脹滿、口渴、脈象沉實者,應選擇三承氣湯,情況嚴重者可使用黃連解毒湯。以上皆屬春季溫病的範疇。

治療寒溫病,即少陰伏藏的病邪發作,又受到太陽客邪的影響,必須是陽脈浮滑、陰脈濡弱、發熱咽喉疼痛、口苦、僅略微怕冷者,應選用黃芩湯加桂枝、石膏,或先用蔥豉湯治療外感,再用黃芩湯,病情嚴重者則用葳蕤湯加減。治療太陽病初期發熱口渴,誤用發汗藥導致身體灼熱者,也稱為風溫,脈象陰陽俱浮如前述症狀,應選用麻黃升麻湯去除二麻、薑、術。誤用發汗藥治療風溫,仲景未立方劑,因為太陽、少陰同時發病,病危且難以痊癒。

以上皆風溫症。此外又有冬溫病,冬行春令,天氣溫暖,實為非時之暖,不正之氣,獨冬不藏精之人,腎氣外泄,腠理不固,溫氣襲入,感之成病,此為冬溫。蓋當冬而溫,火勝矣。不藏精,水虧矣。水既虧,則所勝妄行,土有餘矣。所生受病,金不足矣。所不勝者,反來侮之,火太過矣。

火土合德,濕熱相助,故成溫病。是冬氣溫暖,感之而即病者也,非如春溫之由於伏寒者也。故周氏又有治冬溫之法,並條列而採用之。有治寸脈潢,尺脈數,或實大,心煩嘔逆,身熱,不惡寒,或頭痛身重,面腫咳嗽,咽痛下利,與春溫無異,特時令不同者(宜陽旦湯加桔梗、茯苓)。有治寒食停滯者(宜厚朴一味以溫散,黃芩涼解其外,即仲景陰旦湯之意)。

白話文:

以上所述的都是風溫症。除此之外,還有冬溫病。冬天時天氣溫暖,本不該出現的溫暖,是違背時令的暖氣,也是不正之氣。那些在冬天不注重養精蓄銳,導致腎氣外泄,身體腠理不堅固的人,容易受到溫氣侵襲而生病,這就是冬溫。冬天本該寒冷,卻出現溫暖,代表火氣過盛。不養精,導致水氣虧損。水氣虧損,就會影響到其他臟腑,導致土氣過盛。土氣過盛,則會影響到金氣不足。金氣不足,就會被火氣所傷害,火氣更加旺盛。

火氣和土氣互相影響,濕熱之氣加重,最終導致溫病。冬溫病是因為冬天溫暖的氣候而引發的,不同於春溫病是由於伏寒所致。因此,周氏在治療冬溫病時,也制定了相應的療法。例如,脈象表現為寸脈浮滑、尺脈數、或脈象實大,伴隨心煩嘔逆、身熱、不惡寒、頭痛身重、面腫咳嗽、咽痛腹瀉等症狀,與春溫病相似,只是出現的時節不同,可使用陽旦湯加桔梗、茯苓治療。若出現寒食停滯的症狀,則可以用厚朴單味溫散寒食,黃芩清熱解表,與仲景的陰旦湯原理一致。

有治先感溫氣,即被嚴寒逼抑,發熱而微惡寒,汗不出而煩擾者(宜陽旦湯加麻黃、石膏)。有治本冬溫,醫誤認傷寒,用辛熱發汗,致令發癍成毒者(宜升麻葛根湯加犀角、黑參,或犀角黑參湯)。有治誤用辛熱發汗,徒耗津液,裡熱益甚,胸復滿,又誤用下藥,反發熱無休,脈來澀,為陰血受傷者,急宜探之(宜葶藶苦酒湯),以收陰氣。泄邪熱,若服藥後勢轉劇,神氣昏憒,譫語錯亂,必不救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患了初期風寒,卻被嚴寒壓制,出現發熱但微惡寒,不出汗卻感到煩躁,應該服用陽旦湯加入麻黃和石膏。如果有人患了冬季溫病,醫生誤以為是傷寒,用辛熱藥物發汗,導致出現疹子並化為毒,應該服用升麻葛根湯加入犀角和黑參,或者服用犀角黑參湯。如果有人誤用了辛熱藥物發汗,耗損了津液,內熱加重,胸部滿悶,又誤服瀉藥,導致發熱不停,脈搏澀滯,這是陰血受傷,需要緊急探查病情,服用葶藶苦酒湯以收斂陰氣。瀉掉邪熱,如果服藥後病情加重,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就無藥可救了。

冬溫為病,亦自不一,當各隨見症治之。凡冬溫之毒,大便泄,譫語,脈虛小,手足冷者,皆不治也。以上皆冬溫症。而又有溫瘧者,是春溫病未愈,適又感寒,忽作寒熱者也。《陰陽例》云: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其症寒熱交作,胸脅滿,煩渴而嘔,微惡寒,即是也(宜小柴胡湯去參、半,加花粉、石膏)。又有治無寒但熱,其脈平,骨節煩疼,時嘔者(宜黃芩加生薑湯)。

至如《內經》所言先熱後寒之溫瘧,乃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之間,至春陽大發時,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勞力,邪氣與汗並出。此病固藏於腎,自內達外者也。惟其陰氣陽邪盛,故為熱。熱甚必衰,衰則氣反而復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又寒。

白話文:

冬溫病症及治療

冬季的溫病,病症也不盡相同,應根據具體情況分別治療。凡冬溫之毒,出現以下症狀者,皆屬不治之症:

  • 大便稀泄
  • 精神恍惚,說胡話
  • 脈搏虛弱微小
  • 手腳冰冷

以上都是冬溫病症。

溫瘧

此外,還有一種稱為「溫瘧」的病症,是春季溫病未癒,又因受寒而突然發作寒熱。

《陰陽例》中記載:脈象陰陽俱盛,再次受寒,就會轉變成溫瘧。其症狀為寒熱交替、胸脅脹滿、口渴想吐、輕微畏寒,即屬溫瘧。此病可服用小柴胡湯,去除人蔘、半夏,加入花粉、石膏。

還有一種情況是患者無寒意,只發熱,脈象平穩,骨節酸痛,偶爾嘔吐。此病可服用黃芩加生薑湯。

先熱後寒之溫瘧

《內經》中提到一種先熱後寒的溫瘧,是冬季感染風寒,寒邪停滯於骨髓之間,等到春季陽氣旺盛時,邪氣無法自行排出,又遇上盛夏酷暑,導致腦髓灼傷、肌肉消瘦、腠理開泄。

患者也可能因過度勞累,導致邪氣與汗液一同排出。這種病症源於腎臟,由內而外發作。由於陰氣和陽邪都盛,所以表現為熱症。熱盛必衰,衰則陽氣反向內入。陽氣入內則陽虛,陽虛又會導致寒症。

故先熱後寒,亦名溫瘧(宜人參白虎湯)。又或有客邪內蘊,先微惡寒,繼大熱,熱而復大寒者,此伏邪自發之溫瘧,與溫病復感外邪之溫瘧不同(宜人參白虎湯少加桂枝)。以上皆溫瘧症。而又有溫毒發斑者,夫發斑皆失於汗下之故,熱毒內攻,不得散,蘊結陽明,而發出肌表。

或汗下不解,足冷耳聾,胸煩悶,咳嗽嘔逆,躁熱,起臥不安,俱是發斑之候。春至,病溫之人更遇時熱,變為溫毒。王氏叔和云: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感溫濕,變為溫毒,伏溫與時熱交併,表裡俱熱,其為病最重也,其為脈浮沉俱盛也,其為症心煩悶,嘔逆喘咳,甚則面赤身俱赤,狂亂躁渴,咽腫痛,狂言下利而發斑也,最為危候。周氏亦有治法,更條列之。

白話文:

因此,先發燒後發冷的疾病,也叫做溫瘧,適合服用人參白虎湯。另外,也可能因為外邪入侵,一開始微微發冷,接著就高燒,燒完又非常冷,這是潛伏的邪氣自行發作的溫瘧,與溫病過程中再次感染外邪引起的溫瘧不同,適合服用人參白虎湯加少許桂枝。以上都是溫瘧的症狀。此外,還有溫毒導致發斑的,發斑都是因為汗出不暢,熱毒內攻,無法散發,在陽明經絡聚集,而從肌膚表面冒出來。

如果汗出不暢,腳冷、耳聾、胸悶、咳嗽嘔吐、躁熱不安、睡不著覺,這些都是發斑的徵兆。春天到來,患有溫病的人如果遇到天氣炎熱,就會轉變成溫毒。王叔和說:陽脈洪數,陰脈強勁,再加上溫熱潮濕,就會轉變成溫毒,潛伏的溫邪與當下的熱邪交織在一起,表裡都發熱,病情最為嚴重,脈象浮沉俱盛,症狀包括心煩意亂、嘔吐、喘咳,嚴重時面部和身體都發紅,神志不清、躁動、口渴、咽喉腫痛、胡言亂語、腹瀉,並且出現發斑,這是最危險的徵兆。周氏也有治療方法,將會再詳細列舉說明。

有治斑如錦紋,身熱煩躁而無燥結者(宜黃連解毒湯)。有治躁悶狂亂而無汗者(宜三黃石膏湯)。有治自汗煩渴而發斑,為胃熱者(宜人參化斑湯)。有治煩熱錯語不眠者(宜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有治斑不透者(宜犀角大青湯)。有治斑已透,熱不退者(宜犀角大青湯去升麻、黃芩,加人參、生地、柴胡)。

白話文:

有治療像錦紋般的斑點,身體發熱且焦慮煩躁但無乾燥便祕症狀(適合使用黃連解毒湯)。有治療焦躁混亂且無流汗症狀(適合使用三黃石膏湯)。有治療自汗、口渴並出現斑點,為胃熱引起的症狀(適合使用人參化斑湯)。有治療心煩、語無倫次且失眠的症狀(適合使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有治療斑點未能穿透的症狀(適合使用犀角大青湯)。有治療斑點已經穿透,但熱度仍未退卻的症狀(適合使用犀角大青湯去除升麻、黃芩,並加入人參、生地、柴胡的配方)。

有治斑色紫而為危候者(宜黃連解毒、犀角地黃二湯合用),必須與病家言過,而後用藥,以此症雖藥,十中僅救一二。若色黑而下陷,必死,可勿藥。凡發斑雖禁下,若大便秘,躁渴色紫者,可微下之(宜大柴胡湯)。若發斑已盡,外熱已退,內實不大便,譫語,微下之(宜小劑涼膈散,或大柴胡湯)。

凡發斑,鮮紅起發者吉,雖大不妨。稠密成片紫色者,半死半生。雜色青紫者,十不一生。總之,紅赤者為胃熱,紫為胃傷,黑為胃爛也。凡斑既赤,脈須洪數有力,身溫足暖者,易治。脈小足冷,元氣虛弱者,難治。狂言發斑,大便自利,或短氣,燥結不通,而黑斑如果實黶者,皆不治。

白話文:

對於皮膚上出現紫黑色且可能危及生命的情況(適合使用黃連來解毒,以及犀角地黃兩種方劑合併使用),在開藥之前必須與病患進行詳細的溝通。這種情況下,雖然使用藥物,但能夠救活的比例可能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如果皮膚呈黑色且凹陷,那麼預示著病情危急,不建議使用藥物治療。

對於出現斑點的情況,鮮紅色且逐漸擴散的,通常表示病情較好,即使大便異常也不必過於擔心。密集成片且呈紫色的斑點,則代表病情處於生死邊緣。斑點呈現各種不規則的青紫色,預示生存機率極低,大約只有十分之一。

總的來說,紅色斑點通常表示胃部有熱氣,紫色則是胃部受到損傷,黑色則是胃部已經腐爛。當斑點呈現紅色時,脈搏應該是洪大有力,身體溫暖,腳部暖和,這種情況比較容易治療。反之,脈搏微弱,腳部冰冷,體質虛弱,則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狂亂出現斑點,並且大便自由排出,或者感到呼吸困難,腸道乾燥且無法通暢,斑點呈現像果實一樣的黑色,這些情況都不適合治療。

以上皆溫毒發斑症,夏熱發斑同此驗治。至於脈象,或見浮緊,乃重感不正之暴寒,寒邪束於外,熱邪結於內,故其脈外繃急而內洪盛也。若誤認弦脈為緊,必謬。蓋脈之盛而有力者多兼弦,不可誤認為緊而以為寒也。夫溫病之脈,多在肌肉之分,不甚浮,且右反甚於左者,怫鬱在內故也。

其左手盛或浮得,必重感風寒,否則非溫病,是非時暴寒耳。溫病亦有先見表症而後見里症者,怫鬱自內達外,熱鬱腠理之時,若不用辛涼發散。邪不得外泄,遂還里而成可攻之症,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或不明斯理,而於溫病求浮緊之脈,亦疏矣。其脈法有如此者。夏熱病脈,亦同此看法(周氏禹載溫病治法最善,故此篇多采用之)。

白話文:

以上都是溫毒引起的發斑症狀,夏天熱病引起的發斑也與此相同,可以參考此法治療。至於脈象,有時會出現浮緊,這是因為患者再次受到不正的寒邪侵襲,寒邪束縛在外,熱邪積聚在內,所以脈象在外繃緊而內部洪盛。如果誤把弦脈當成緊脈,就會判斷失誤。因為脈象強勁有力通常伴隨弦脈,不能誤認為緊脈而認為是寒症。溫病的脈象,大多在肌肉之間,不太浮,而且右手比左手明顯,這是因為鬱積在內部的緣故。

如果左手脈象強盛或浮,則一定是再次受到風寒侵襲,否則就不是溫病,而是非時節的寒邪。溫病也有先出現表症後出現裡症的,鬱積從內部到達外部,熱氣鬱積在腠理時,如果不使用辛涼發散的方法,邪氣無法外泄,就會返回內部形成可以攻治的症狀,這不像傷寒從表證開始。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在溫病中尋找浮緊的脈象,也是疏忽了。脈象有以上這些情況。夏天熱病的脈象,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判斷(周氏禹載的溫病治療方法最優秀,所以這篇文章大多採用他的觀點)。

【脈法】《靈樞》曰:黃連甚,脈盛躁者,病溫也。《脈訣》曰:陰陽俱盛,病熱之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惟溫病脈,散於諸經,各隨所在,不可指名。脈法曰:溫病二三日,身熱腹滿頭痛,食飲如故,脈直而疾,八日死。溫病四五日,頭痛腹滿而吐,脈來細而強,十二日死。

溫病八九日,頭身不痛,目不赤,色不變,而反利,脈來澀,按之不足,舉之卻大,心下堅,十七日死。溫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醫鑑》曰:溫病穰穰大熱,脈細小者死。溫病下利腹中痛者,死症也。

【溫病原由症治】丹溪曰:夏至前發為溫病,夏至後發為熱病,謂之伏氣傷寒,所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是也。《正傳》曰:溫病初症,未知端的,先以荊防敗毒散治之,看歸在何經,隨經施治。又曰:治法切不可作傷寒正治,而大汗大下,但當從乎中治,而用少陽之小柴胡湯,陽明之升麻葛根湯,加減治之。陶節庵曰:問曰:傷寒溫病,何以為辨?答曰:溫病於冬時感寒所得也,至春變為溫病耳。

白話文:

【脈法】《靈樞》記載:如果脈象過盛且燥熱,表示有溫病。《脈訣》則提到:若脈象既浮又滑,或沈而散澀,這通常是在極度熱病的情況下出現的脈象。然而,只有在溫病的情況下,脈象會散佈於各條經脈,並依其所在位置不同,脈象的表現可能各異,難以單一命名。脈法指出:溫病在二、三日內,可能會出現身體發熱、腹部脹滿、頭痛,飲食如常,脈象直接而急促的情況,若如此持續到第八天,則有可能死亡。溫病在四、五日間,可能會出現頭痛、腹部脹滿並伴有嘔吐,脈象細而強硬,若此情況持續到第十二天,也可能死亡。

溫病在七、八日後,即使沒有頭痛、身痛、眼紅或皮膚顏色改變,但出現拉肚子、脈象乾澀,且按脈感覺不足,提脈又變得大,心下部有硬塊,預示著第十七天可能死亡。若溫病期間無汗,或者雖有出汗但未達到腳底,這都是危險的徵兆,有可能導致死亡。《醫鑑》認為,若溫病期間出現大熱且脈象細小,也是個危險的信號,若出現下痢伴腹部疼痛,這通常是死亡的症狀。

【溫病原由症治】丹溪指出:夏至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夏至後發病的稱為熱病,這是因為夏至前後,體內潛藏的寒氣被引發而出,造成溫病。《正傳》認為:溫病的初期症狀不明確,應先使用荊防敗毒散進行治療,觀察病情歸屬哪一經絡,再根據經絡進行對症治療。此外,《正傳》強調,治療溫病時切忌按照傷寒的標準進行大汗大下,而是應該從內部調理,使用小柴胡湯(適用於少陽經)和升麻葛根湯(適用於陽明經),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陶節庵則提出問題:傷寒與溫病如何區分?回答是:溫病是冬季受寒所引起,到了春季轉變為溫病。

傷寒汗下不愈而過經,其症尚在而不除者,亦溫病也。經云: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隨其經之所在而取之。如太陽病頭疼惡寒,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浮者,太陽病溫也。如目疼惡寒身熱,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長者,陽明病溫也。如胸脅痛,汗下後,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弦者,少陽病溫也。

如腹滿嗌乾,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沉細者,太陰病溫也。如口燥舌乾而渴,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沉者,少陰病溫也。如煩滿囊縮,過經不愈,診得尺寸俱微緩者,厥陰病溫也。是故隨其經而取之,隨其症而治之。如發斑乃溫毒也。又曰:治溫大抵不宜發汗,過時而發,不在表也。

白話文:

傷寒發汗後,病症未除卻又過了經期,仍然存在,這就是溫病。

古書上說:溫病的脈象,會在各個經脈中運行,不容易辨別是哪條經脈受影響,就應該根據病症所屬的經脈來治療。

已經汗下,亦不在表也。經曰:不惡寒而反渴者,溫病也。蓋其熱自內達外,無表症明矣。又曰:溫毒者,冬月感寒毒異氣,至春始發也。表症未罷,毒氣未散,故有發斑之候。心下煩悶,嘔吐咳嗽,後必下利,寸脈洪數,尺脈實大,為病則重,以陽氣盛故耳。通用元參升麻湯以治之。

周禹載曰:二陽搏,病溫者,死不治。雖未入陰,不過十日死。二陽者,少陽、陽明也。又曰:溫病發於三陰,脈微足冷者,難治。又曰:溫病大熱,脈反細小,手足逆冷者死。又曰:溫病初起,大熱目昏譫語,脈小足冷,五六日而脈反躁急,嘔吐昏沉,失血痙搐,舌本焦黑,脈促結代小者,皆死。又曰:溫病汗後反熱,脈反盛者死。

白話文:

已使用發汗和下藥,但病症並非來自皮膚。經典中提到,如果不再感到畏寒反而出現口渴的情況,這通常代表著溫熱性疾病的徵兆。這表示熱源來自內部,表明沒有外部症狀的確切跡象。另一段經典描述了溫毒,即在冬天接觸到不同於常態的寒冷物質,到了春天才發作。如果外部症狀還未消失,且毒素仍未散去,就會出現疹子的現象。心下煩躁,嘔吐咳嗽,之後必定會出現腹瀉。寸脈洪大而數,尺脈實大,代表病情嚴重,這是因為陽氣過盛所致。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用元參升麻湯來治療。

周禹載提到,當少陽與陽明兩種陽性元素同時作用時,病狀為溫病,這類疾病無法治療,即使尚未進入陰性階段,也可能在十天內死亡。他又指出,溫熱性疾病在陰性階段發作,脈搏微弱,腳部冰冷,難以治療。再者,溫熱性疾病如果出現高熱,脈搏卻變細小,手腳冰冷,這表示病患可能面臨生命危機。此外,溫熱性疾病初期,若出現高熱、視力模糊、胡言亂語,脈搏微弱,腳部冰冷,五六天後脈搏反而變得緊張急迫,加上嘔吐、昏沈、出血、肌肉抽搐、舌頭乾枯焦黑,脈搏緊張、斷續、微弱,這些情況都暗示病患難以存活。最後,如果溫熱性疾病後出現反熱,脈搏反而強烈,這表示病患的狀況危急。

又曰:溫病誤發汗,狂言不能食,脈反躁盛者,皆不治。華岫云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者,重在冬不藏精也。蓋煩勞多欲之人,陰精久耗,入春則裡氣大泄,木火內燃,強陽無制,燔燎之勢,直從里發,始見必壯熱煩冤,口乾舌燥之候矣。故主治以存精液為第一,黃芩湯堅陰卻邪,即此義也。

再者,在內之溫邪欲發,在外之新邪又加,蔥豉湯最為捷徑,表分可以肅清。又曰:風溫者,風為天之陽氣,溫乃化熱之邪,兩陽熏灼,先傷上焦,種種變幻情狀,不外手三陰為病藪,頭脹汗出,身熱咳嗽,必然並見,當與辛涼輕劑清解為先,大忌辛溫消散,劫爍清津。太陰無肅化之權,救逆則有蔗漿、蘆根、玉竹、門冬之類也。

白話文:

另外,當體內的溫邪想要發作時,外部的新邪又趁機侵入,蔥豉湯是最快速的解決辦法,可以疏散表面的邪氣。有人說,風溫病,風是天的陽氣,溫則是化熱的邪氣,兩者陽氣相互熏灼,首先會損傷上焦,就會出現各種變化,都是因為手三陰經是疾病的根源,導致頭脹、出汗、發熱、咳嗽等症狀同時出現,應該用辛涼輕劑來清除邪氣,絕對不能使用辛溫藥物來消散邪氣,這樣會損傷身體的津液。太陰經失去肅降化氣的能力,如果需要緊急救治,可以用蔗漿、蘆根、玉竹、門冬等藥物。

  • 蔥豉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
  • 蘆根:一種中藥,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作用。
  • 玉竹:一種中藥,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
  • 門冬:一種中藥,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生津的作用。

又忌苦寒沉降,損傷胃口,陽明頓失循序之司,救逆則有復脈、建中之類也。大凡此症,驟變則為痙厥,緩變則為虛勞,其主治之方,總以甘藥為要,或兼寒,或兼溫,在人通變可也。

白話文:

這種病症不適合用苦寒且下沈的食物和藥物來治療,因為這樣會損害胃部的功能,使陽明經失去正常的運行秩序。如果出現反常的情況,可以使用像「復脈」、「建中」等療法進行救治。這類疾病突然變化可能成為癲癇或者抽搐,慢慢發展可能會變成虛弱疲憊的狀態。在治療時主要應該使用甜味的藥物,也可以根據病情適當加入一些涼性或暖性的藥物,具體情況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