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 (3)
卷二 (3)
1. 治下氣方一
七氣湯,〔下氣〕半夏(三錢),人參,肉桂,炙草(各七分),姜(三片)
白話文:
這是一道中藥方劑,名為「七氣湯」。它的成分包括:半夏 3 錢、人參、肉桂和炙草各 7 分,以及生薑 3 片。這個配方主要是用來治療消化不良等問題,可以幫助改善胃部不適的情況。
2. 治短氣方二
加味生脈散,〔短氣〕人參,麥冬,五味子,阿膠,白朮,陳皮
拯陰理癆湯,〔又〕酒薑汁炒生地,歸身,麥冬,五味,人參,白芍,炙草,蓮子,薏苡仁,牡丹皮,橘紅
白話文:
加味生脈散,主治短氣,以人參、麥冬、五味子、阿膠、白朮、陳皮組成。拯陰理癆湯,又以酒薑汁炒生地、歸身、麥冬、五味子、人參、白芍、炙草、蓮子、薏苡仁、牡丹皮、橘紅組成。
3. 治少氣方三
四君子湯,〔少氣〕人參補肺扶元白朮健脾燥濕,茯苓滲濕降氣,甘草補胃和中
人參黃耆湯,〔又〕人參(二錢),黃耆,白朮,陳皮(各一錢),當歸,茯苓,炙草(各五分),姜三,棗二
益氣丸,〔又〕人參,麥冬(各七錢),陳皮,炙草(各五錢),五味(二十一粒),水浸和油燒餅丸。
白話文:
四君子湯用來治療少氣,以人參補肺扶元,白朮健脾燥濕,茯苓滲濕降氣,甘草補胃和中。人參黃耆湯則加入黃耆,並配合白朮、陳皮、當歸、茯苓、甘草、薑、棗等藥材。益氣丸則以人參、麥冬、陳皮、甘草、五味子為主要成分,水浸後和油燒餅丸服食。
4. 治氣逆方二
退熱清氣湯,〔氣逆〕柴胡,陳皮,赤苓(各一錢),半夏,枳殼(各八分),便香附(七分),川芎,砂仁(各五分),木香炙草(各三分),
滋陰降火湯,〔又〕白芍(一錢三分),當歸(一錢二分),熟地,天冬,麥冬,白朮(各一錢),生地(八分),陳皮(七分),蜜炒知母,蜜炒黃柏,炙甘草(各五分),姜三,棗二
白話文:
退熱清氣湯:
- 柴胡:一錢
- 陳皮:一錢
- 赤苓:一錢
- 半夏:八分
- 枳殼:八分
- 香附:七分
- 川芎:五分
- 砂仁:五分
- 木香:三分
- 炙草:三分
滋陰降火湯:
- 白芍:一錢三分
- 當歸:一錢二分
- 熟地:一錢
- 天冬:一錢
- 麥冬:一錢
- 白朮:一錢
- 生地:八分
- 陳皮:七分
- 蜜炒知母:五分
- 蜜炒黃柏:五分
- 炙甘草:五分
- 姜:一片
- 棗:二枚
5. 治氣鬱方四
交感丹,〔氣鬱〕香附一斤長流水浸三日炒,茯神四兩,蜜丸,彈子大,每丸細嚼,煎降氣湯下。
降氣湯,〔又〕香附,茯神,甘草(各一錢),
木香勻氣散,〔又〕藿香,炙草(各八錢),砂仁(四錢),沉香,木香,丁香,檀香,蔻仁(各一錢),共為末,每用二錢,加生薑三片、紫蘇葉五片、食鹽少許,煎湯調下。
白話文:
交感丹是由香附和茯神組成,香附需先浸泡三日再炒制。將兩味藥材製成蜜丸,每丸大小如彈子,服用時需細嚼,並搭配降氣湯一起服用。
降氣湯的藥材包括香附、茯神、甘草各一錢。
木香勻氣散是由藿香、炙草、砂仁、沉香、木香、丁香、檀香、蔻仁組成,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二錢粉末,加入生薑、紫蘇葉、食鹽,煎湯服用。
上下分消導氣湯,〔又〕枳殼,川芎,桑皮,桔梗,赤苓,厚朴,青皮,香附(各二兩),半夏,澤瀉,木通,檳榔,麥芽,栝蔞仁,薑汁炒黃連(各一兩),炙甘草三錢共末,每一兩加姜三片煎服。或神麯糊丸,白湯下七八十丸亦可,名分消丸。
白話文:
「上下分消導氣湯」這個方子,另外還有以下藥材:枳殼、川芎、桑皮、桔梗、赤苓、厚朴、青皮、香附(各二兩)、半夏、澤瀉、木通、檳榔、麥芽、栝蔞仁、薑汁炒黃連(各一兩)、炙甘草三錢,把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兩藥粉,加入薑片三片,用煎煮的方式服用。
也可以將藥粉用神麴糊做成丸劑,每次用白湯送服七八十丸,這種丸劑叫做「分消丸」。
6. 治氣滯澀方四
調氣散,〔先調〕蔻仁,丁香,檀香,木香(各二分),藿葉(八分),砂仁(四分),炙草(七分),鹽少許
木香化滯湯,〔又〕枳實,當歸,柴胡,木香,陳皮,草蔻仁,香附,甘草,紅花,半夏
白話文:
調氣散:先調製蔻仁、丁香、檀香、木香各二分,藿葉八分,砂仁四分,炙草七分,加少許鹽。
木香化滯湯:另加枳實、當歸、柴胡、木香、陳皮、草蔻仁、香附、甘草、紅花、半夏。
補中益氣湯,〔後補〕
益氣丸,〔又〕人參,麥冬(各七錢),陳皮,炙草(各五錢),五味(二十一粒),水浸油餅丸。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後補]
【益氣丸】,[再者] 人參,麥冬(各七錢),陳皮,炙草(各五錢),五味(二十一粒),用水浸泡後,加入油餅製成丸狀。
請注意:以上為古方內容,具體使用前應諮詢專業醫生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