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八 內傷外感門 (2)
卷十八 內傷外感門 (2)
1. 治內傷諸藥要品
消導積滯(山楂,草果,檳榔,神麯,麥芽,京三稜,枳實,枳殼,紅曲,厚朴,橘紅,蓬莪朮,砂仁,穀芽,藿香,萊菔子)
白話文:
消除積食滯氣
以下藥材可以幫助消化積食、消除滯氣:
- 山楂:消食化積,散瘀止痛。
- 草果:溫中行氣,消食化滯,除濕止痛。
- 檳榔:消食導滯,行氣止痛,殺蟲解毒。
- 神麴:消食健胃,化積除脹。
- 麥芽:消食健胃,回乳通乳。
- 京三稜:消食化積,破瘀止痛。
- 枳實:破氣消積,行滯通便。
- 枳殼:理氣寬中,消食化積,降逆止嘔。
- 紅曲:活血化瘀,消食健胃,降脂降壓。
- 厚朴:行氣化痰,消食開胃。
- 橘紅:理氣止咳,化痰消積。
- 蓬莪朮:行氣消食,破瘀止痛。
- 砂仁:行氣消食,溫脾止嘔。
- 穀芽:消食健胃,回乳通乳。
- 藿香:化濕止嘔,理氣消食。
- 萊菔子:消食化積,行氣寬胸。
開解鬱結(青皮,陳皮,砂仁,蔻仁,枳殼,枇杷葉,枳實,鬱金,蘇子,烏藥,木通,紫厚朴,木香,檀香,藿香,蒼朮,降香)
補益虛衰(人參,白朮,歸身,山藥,百合,菟絲子,黃耆,蒼朮,建蓮,龍眼,熟地,肉蓯蓉,茯苓,茯神,扁豆子)
白話文:
開解鬱結(青皮,陳皮,砂仁,蔻仁,枳殼,枇杷葉,枳實,鬱金,蘇子,烏藥,木通,紫厚朴,木香,檀香,藿香,蒼朮,降香)
- 青皮: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滯的功效。
- 陳皮:有理氣健脾、化痰止咳的作用。
- 砂仁:能調和胃氣、化溼止吐。
- 蔻仁:具有行氣止痛、暖胃散寒的效果。
- 枳殼:可消積化癥、行氣散結。
- 枇杷葉:清肺止咳、潤肺化痰。
- 枳實:能破氣消積、化痰散結。
- 魯金:活血行氣、解鬱安神。
- 蘇子:具有平喘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
- 烏藥:行氣止痛、散寒止痛。
- 木通:利水通淋、排尿止痛。
- 紫厚朴:燥濕散寒、行氣化滯。
- 木香:行氣止痛、調和脾胃。
- 檀香:調和氣機、安神定志。
- 藿香:化溼解暑、止吐止瀉。
- 蒼朮:健脾除濕、化痰止咳。
- 降香:清熱解毒、活血止痛。
補益虛衰(人參,白朮,歸身,山藥,百合,菟絲子,黃耆,蒼朮,建蓮,龍眼,熟地,肉蓯蓉,茯苓,茯神,扁豆子)
- 人參:滋補元氣、強壯體質。
- 白朮:補脾益氣、助消化。
- 歸身:調和血脈、養血安神。
- 山藥:補脾益肺、滋陰養血。
- 百合:養心安神、潤肺止咳。
- 腓絲子:補腎固精、養肝明目。
- 黃耆:補中益氣、固表止汗。
- 蒼朮:健脾除濕、助消化。
- 建蓮:補脾益腎、養心安神。
- 龍眼:養血安神、補心養腦。
- 熟地:滋陰補腎、養血安神。
- 肉蓯蓉:補腎壯陽、強筋骨。
- 茯苓:利水除濕、調和脾胃。
- 茯神:安神定志、調和心神。
- 扁豆子:補脾益胃、解毒消腫。
2. 治外感諸藥要品
發散風寒(川芎,藁本,甘草,白芷,桔梗,桑白皮,細辛,防風,荊芥,前胡,紫蘇,苦杏仁,薄荷,石膏,升麻,柴胡,麻黃,川羌活,生薑,獨活,細辛,蔥白,桂枝,乾薑)
白話文:
發散風寒的藥物有:
- 川芎
- 藁本
- 甘草
- 白芷
- 桔梗
- 桑白皮
- 細辛
- 防風
- 荊芥
- 前胡
- 紫蘇
- 苦杏仁
- 薄荷
- 石膏
- 升麻
- 柴胡
- 麻黃
- 川羌活
- 生薑
- 獨活
- 細辛
- 蔥白
- 桂枝
- 乾薑
疏泄風熱(石膏,知母,甘草,麥冬,前胡,淡竹葉,桔梗,薄荷,葛根,桑皮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方法,用來解決風熱引起的問題。使用的藥材包括:石膏、知母、甘草、麥冬、前胡、淡竹葉、桔梗、薄荷和葛根等。另外還有一個叫「桑皮」的東西也被列在這個清單裡。
3. 治脫營失精方三
加減鎮心丹,〔內服〕天冬,黃耆,熟地,酒歸身(各一兩半),麥冬,生地,山藥,茯神(各一兩),五味子,遠志肉,人參(各五錢),蜜丸,硃砂為衣。
升陽順氣湯,〔又〕黃耆(二錢),人參,半夏(各一錢),神麯(七分半),當歸,草蔻仁,陳皮,丹皮,升麻,柴胡(各五分),黃柏,炙草(各二分半),姜(三片)
白話文:
加減鎮心丹,內服成分包括:天冬、黃耆、熟地、酒歸身、麥冬、生地、山藥、茯神、五味子、遠志肉、人參,每種各一份半兩;蜜丸外,再用硃砂包裹。
升陽順氣湯,又名方,內含:黃耆、人參、半夏、神麒、當歸、草蔻仁、陳皮、丹皮、升麻、柴胡、黃柏、炙草,每種分別為二錢、一錢、七分半、五分、二分半,加上姜三片。
香鹽散,〔擦牙〕大鼠骨(一具煅炒),川椒,乳香(炙各二兩),白蒺藜,青鹽(各一兩)
白話文:
用大火烤老鼠骨骼,加入四川辣椒、經過烘培的乳香以及白蒺藜和青鹽,每種材料都使用相等份量的一兩。把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為細粉狀,然後用來刷牙。
4. 傷食不能食源流
此篇當與內傷外感總論源流參看
傷食,脾虛病也。脾家之氣虛,故所食之物,皆足為害。傷食之脈,左手平和,右手氣口緊盛。傷食之症,必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總治宜保和丸、平胃散、胃苓湯為主)。且傷食者必噁心吞酸(宜加橘皮、半夏、山梔、黃連)。傷食者必多吐瀉(宜焦朮、神麯、陳皮、薑、棗)。
傷食者必惡飲食(宜陳皮、山藥、扁豆、蓮子、茯苓,白芍,山楂、砂仁、穀芽、麥芽、草果、草蔻仁)。傷食者必不能消化(宜以穀芽、麥芽、肉豆蔻為主)。傷食者必頭疼發熱(宜石斛、柴胡、白朮、炙甘草、麥芽、陳皮、白芍)。凡此,皆其症之所兼及者也。至於所傷之物,既種種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藥,詳載於後)。
白話文:
這篇文章應該跟內傷外感總論的源流一起參考。
傷食是脾虛引起的病症。脾氣虛弱,所以吃進的食物都可能造成傷害。傷食的脈象是左手平和,右手氣口緊盛。傷食的症狀一定是胸膈痞塞,打嗝時像臭雞蛋一樣的味道,可以服用保和丸、平胃散、胃苓湯等藥物治療。另外,傷食還會引起噁心、反胃、胃酸,可以加用橘皮、半夏、山梔、黃連等藥物。傷食還會導致嘔吐腹瀉,可以用焦朮、神麯、陳皮、薑、棗等藥物治療。
傷食的人通常不想吃東西,可以服用陳皮、山藥、扁豆、蓮子、茯苓、白芍、山楂、砂仁、穀芽、麥芽、草果、草蔻仁等藥物。傷食的人消化功能不好,可以服用穀芽、麥芽、肉豆蔻等藥物。傷食的人還會頭疼發熱,可以服用石斛、柴胡、白朮、炙甘草、麥芽、陳皮、白芍等藥物。以上只是一些常見的症狀和藥物,至於吃了什麼東西造成傷食,就要根據不同的食物,使用不同的藥物來治療,詳細內容會在後面說明。
所傷之候,又有乍傷、宿食之各異(乍傷宜平胃散,宿食宜大安丸)。所傷之因,又有兼寒(宜理中湯加丁香、蔻仁)、兼濕(宜除濕湯加麥芽、神麯)、兼痰(宜調氣平胃散)之各殊,皆當審所傷之輕重,元氣之虛實,臟腑之強弱,時候之寒暖,或當消導,或當補益,或當以消導為主而兼補益,或當以補益為主而兼消導,且於消導補益之中,或當兼疏散,或當兼滲泄,或當兼下利,各隨宜以治之,慎勿專任攻伐,致戕天和,有太過之弊,斯稱王道。
白話文:
受傷的情況,分為剛受傷和積食兩種,各自的治療方法也不同(剛受傷適合服用平胃散,積食則適合服用大安丸)。受傷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像是兼有寒症(適合服用理中湯加入丁香、蔻仁),或是兼有濕症(適合服用除濕湯加入麥芽、神麴),又或是兼有痰症(適合服用調氣平胃散),都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
治療時,必須仔細評估傷勢的輕重、元氣的虛實、臟腑的強弱,以及當下天氣的寒暖。根據病情,可以選擇消導、補益,或消導為主兼補益,或補益為主兼消導。而在消導補益的同時,可能還需要兼顧疏散、滲泄,或下利等,隨症施治,切忌一味攻伐,損害人體的自然功能,造成過度治療的弊端。這才是醫治的正道。
不能食,脾胃俱虛病也。東垣云:脾胃旺,能食而肥;脾胃虛,不能食而瘦。此之謂也。故治之者必當知不食之故,由於脾胃之虛,急當補益(宜補中益氣湯),而不可用誅伐,使元氣愈虛,斯為要著。或補之不效,更當兼補其母,使火以生土,土自健運(宜八味丸、二神丸)。
補母不效更當兼顧其子,使金不竊母之氣以自救,致脾胃益虛,則土自能保(宜茯苓、人參、桔梗、甘草)。惟審知脾胃中或有積滯,或有實火,或有寒痰,或有濕飲,而元氣未衰,邪氣方甚者,方可稍用消導,而仍以補益為主(宜異功散、香砂枳朮丸)。其有挾郁者,開之(宜育氣丸)。
白話文:
吃不下東西,就是脾胃虛弱的病症。東垣說:脾胃強壯,就能吃得多,身體也胖;脾胃虛弱,就吃不下,身體也會瘦。所以治療這種病,一定要知道吃不下是因為脾胃虛弱,必須趕快補益,不能使用攻伐的方法,以免元氣更加虛弱,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補益沒有效果,就應該同時補益脾胃的根本,讓火生土,土自然就能健運。
如果補益根本也不奏效,就更應該兼顧脾胃的兒子,讓金不奪取母親的氣以自救,這樣脾胃就不會更加虛弱,土自然就能夠保全。
如果脾胃中可能有積滯,或者有實火,或者有寒痰,或者有濕飲,而元氣尚未衰弱,邪氣還很盛的,才可以稍微用消導的方法,但仍然以補益為主。如果脾胃有鬱結的,就應該疏通它。
動氣者,平之(宜異功散加木香、沉香)。上焦濕熱阻氣者,開提之(宜枇杷葉、蘇子、杏仁、黃芩、降香、土栝蔞皮)。胃傷惡食,絡虛風動浮腫者,和解之(宜人參、檀香泥、新會皮、炒荷葉蒂、炒粳米)。心營熱入,胃汁全虧,不飢不食,假寐驚跳者,調攝之(宜鮮生地、竹葉心、金銀花、火麻仁、麥門冬、生知母)。
白話文:
動氣的情況,應以平衡方法處理(適合使用異功散加木香、沈香)。上焦因濕熱阻塞導致氣流不暢時,應以開闊通透的方法處理(適合使用枇杷葉、蘇子、杏仁、黃芩、降香、土栝蔞皮)。胃部受損,食慾不振,脈絡虛弱,風邪動蕩,浮腫時,應以和緩調解的方式處理(適合使用人參、檀香泥、新會皮、炒荷葉蒂、炒粳米)。心經熱氣入侵,胃液完全流失,沒有飢餓感也無法進食,易驚醒,應以調節養護的方式處理(適合使用鮮生地、竹葉心、金銀花、火麻仁、麥門冬、生知母)。
脾胃虛,不能消化水穀,胸膈痞悶,腹脅膨脹,連年累月,食減嗜臥,口無味者,通快之(宜消穀丸)。腹中虛冷,不能食,食輒不消,羸弱生病者,溫暖之(宜蒼朮丸)。時病後,胃氣未和,知飢不納者,調養之(宜茯神、棗仁、川石斛、知母、鮮蓮子、鮮省頭草)。夫然後脾胃益快,自然進食矣。
【脈法】《靈樞》曰:脈小而寒者,不嗜食。東垣曰,右手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為內傷飲食。
【傷食不食症治】《靈樞》曰,善飢而不嗜食,以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谷消故善飢,胃氣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內經》曰:太陰所謂惡聞食臭者,胃無氣故也。《入門》曰:惡聞食臭者,膀胱移熱於小腸也。又曰:口多嗜味,陰虛火動故也。陰虛則口中有味,陽虛則口中無味也。
白話文:
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果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會出現胸悶、腹脹,甚至連續好幾個月,食慾不振、嗜睡,口中無味等症狀,這時需要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可以使用消穀丸)。
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果腹部虛寒,吃不下東西,吃了也消化不良,身體虛弱、容易生病,這時需要溫暖脾胃(可以使用蒼朮丸)。
病後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果患病之後,脾胃功能尚未恢復,雖然感覺餓,卻吃不下東西,這時需要調養脾胃(可以使用茯苓、棗仁、川石斛、知母、鮮蓮子、鮮省頭草等藥材)。
恢復脾胃功能,促進食慾
只要脾胃功能恢復正常,自然就會恢復食慾。
脈象分析
- 《靈樞》中提到,脈搏細小而冰冷,代表食慾不振。
- 東垣醫學指出,右手氣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代表內傷飲食。
傷食不食症狀的病因分析
- 《靈樞》中提到,經常感到飢餓卻不愛吃東西,是因為精氣都集中在脾臟,而熱氣積聚在胃部。胃熱可以幫助消化食物,因此經常感到飢餓。但胃氣上逆,會導致胃脘部寒涼,所以不愛吃東西。
- 《內經》中提到,太陰病症中,患者不喜歡聞到食物的味道,是因為胃氣不足。
- 《入門》中提到,不喜歡聞到食物的味道,是因為膀胱的熱氣移到小腸。
- 《入門》中還提到,口中喜歡各種味道,是因為陰虛火旺。陰虛會導致口中感覺有味道,而陽虛則會導致口中無味。
丹溪曰:惡食者,胸中有物,宜導痰補脾。又曰:不進食,服脾藥不效者,蓋腎氣虛弱,真元衰削,是以不能消化飲食,譬之釜中水穀,下無火力,終日米不熟,其何能化。黃魯直日服菟絲子數匙,十日外,飲啖如湯沃雪,亦此理也。又曰:一室女因事忤意,鬱結在脾,半年不食,但日食蕎麥數口,或饅頭彈子大,深惡粥飯,予意脾氣實,非枳實不能開,以溫膽湯去竹茹,與數十帖而安。《內經注》曰:思則氣結者,繫心不散,故氣亦停留而為結也。
《得效》曰:思傷脾者,脾在志為思,思則氣化不行,精衰中脘,不得飲食,腹脹滿,四肢怠惰。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厭惡食物的人,胸中積有痰濕,應當以導痰補脾的方法治療。 又說:如果有人不進食,服用補脾藥物也不見效,那是因為腎氣虛弱,精氣衰敗,導致無法消化食物,就好比鍋中放了米飯,下面沒有火,即使整天煮也煮不熟,怎麼可能變成粥呢? 黃魯直先生每天服用菟絲子數匙,十天后,飲食就如同湯水般滑順,這也是同樣的道理。** 又說:曾經有一位年輕女子因為遭遇不如意的事情,鬱結在脾臟,半年不吃東西,每天只吃幾口蕎麥,或者像彈珠一樣大小的饅頭,非常厭惡粥飯。我認為她的脾氣實證,只有用枳實才能疏通,所以我用溫膽湯去除竹茹,連續服用幾十帖後,病症就痊癒了。 《內經注》說:思慮過度就會導致氣機鬱結,因為思慮繫於心,無法散開,所以氣機也停留而形成結塊。
《得效》說:思慮傷脾,因為脾臟主管思慮,思慮過度就會導致氣機運行不暢,精氣衰竭,影響中脘,無法進食,肚子脹滿,四肢無力。
注釋
- 丹溪:指元代醫家朱丹溪
- 導痰補脾:是指運用中藥來化解痰濕,並滋養脾胃。
- 菟絲子:一種補腎藥材
- 枳實:一種破氣消積的中藥
- 溫膽湯:一種治療痰濕的方劑
- 竹茹:一種清熱化痰的中藥
- 中脘:指人體腹部胃脘部位
- 脾在志為思:指脾臟主管思慮
- 氣化不行:指氣機運行不暢
- 精衰:指精氣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