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八 內傷外感門 (1)
卷十八 內傷外感門 (1)
1. 內傷外感源流(脫營失精)
內傷外感,內外因所生病也。外感者,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感乎一身。內傷者,飲食勞役七情之逆,傷及五臟。外感當瀉不當補,內傷當補不當瀉,治法迥別。故外感有頭疼發熱之候,不可誤斂。內傷亦有頭疼發熱之候,不可誤汗。東垣云:左手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感;右手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
外感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寒熱間作而不齊。外感惡寒,雖近火不除;內傷惡寒,則就溫即解。外感惡風,乃不禁一切風;內傷惡風,惟惡些小賊風。外感顯在鼻,故鼻氣不利,壅盛而有力;內傷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得和。外感邪氣有餘,故發言壯厲,且先輕後重;內傷元氣不足,故出言懶弱,且先重後輕。
白話文:
內傷與外感是疾病發生的兩個主要原因。外感是指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不正之氣影響全身而引起的疾病。內傷則指飲食過度、勞累、情緒波動等七情逆亂,對五臟造成傷害。對於外感的治療原則應為清洩而不是滋補;對於內傷的治療原則應為滋補而不是清洩,這兩者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因此,對外感症狀如頭痛、發熱等,不能錯誤地用收斂的方法處理;對內傷症狀如頭痛、發熱等,不能錯誤地使用發汗的方法處理。東垣曾說過,如果左手的人迎脈比氣口脈大,這代表外感;反之,如果右手的氣口脈比人迎脈大,這代表內傷。
外感病的寒熱症狀會同時出現且沒有間歇,而內傷病的寒熱症狀會間歇出現且沒有規律。外感病會使人畏寒,即使靠近火源也不能消退;而內傷病的畏寒,只要靠近溫暖的地方就會得到緩解。外感病會使人畏風,對任何風都不在意;而內傷病的畏風,只對細微的風感到不適。外感病的病徵會在鼻部表現,所以會感到鼻氣不順暢,且鼻塞嚴重;而內傷病的病徵會在口腔表現,所以會失去味覺,腹部也不舒適。外感病的邪氣過剩,所以說話時聲音強烈,並且會先輕後重;而內傷病的元氣不足,所以說話時聲音疲弱,並且會先重後輕。
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傷手心熱,手背不熱。外感頭疼不止,至傳裡方罷;內傷頭疼,則時作時止。外感起即著床,非扶不起,筋攣骨痛;內傷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外感不能食,然口則知味而不惡食;內傷則惡食,而口不知味。外感三日後谷消水去,邪氣便傳裡,必渴;內傷邪在血脈中有餘,故不渴。
若飢餓,內傷房勞太過,比之內傷飲食尤為不足,當大補回陽,尤恐或遲,切不可誤作外感治。若傷寒溫病熱病濕病,比之尋常感冒,尤為險重,當按經對症,速去其邪,切不可誤作內傷治。內傷外感之相反,而治法之不同如此,醫者安可不先了然於心,以使瞭然於臨症時哉。
白話文:
外部感受導致的手背發熱,但手心不會熱;內部傷害導致的手心發熱,但手背不會熱。外部感受引起的頭痛持續不斷,直到進入內部才停止;內部傷害導致的頭痛,會時有時無。外部感受一開始就表現為癱瘓和骨頭疼痛;內部傷害則表現爲懶惰、嗜睡,四肢無力。外部感受期間可能失去食慾,但仍然能辨別食物的味道;內部傷害則對食物產生反感,並不能辨別食物的味道。外部感受三日後,消化系統和水分恢復正常,但必定會感到口渴;內部傷害的病因在於血液和脈管,存在過多的邪氣,因此不會感到口渴。
如果感到餓,內部傷害因房勞過度,相比內部傷害飲食不足,更需要大規模補充陽氣,但要小心治療拖延,絕不應誤以為是外部感受而進行治療。如果是傷寒、溫病、熱病、濕病等嚴重病症,相比普通的感冒更加危險和嚴重,應該根據經典對症下藥,迅速去除邪氣,絕不應誤以為是內部傷害而進行治療。外部傷害與內部傷害的表現相反,治療方法也不同,醫生如何能在臨牀時明確理解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內傷脈法】仲景曰:趺陽脈浮而數,浮傷胃,數傷脾,邪氣獨留,心中即飢,邪熱不殺穀,潮熱發渴。又曰: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為血,血寒則發熱。衛為氣,氣微者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衛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上也。
注曰:胃中有未消穀,故噫而吞酸,寸口脈緊,胸中有宿食不化,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東垣曰:陽脈滑而緊,滑則胃氣實,緊則脾氣傷,待食不消者,此脾不和也。脈浮滑而疾者,此食不消,脾不磨也。《脈訣》曰:內傷勞役,豁大不禁,若損胃氣,隱而難尋,內傷飲食,滑疾浮沉。
白話文:
東垣認為,如果陽脈滑而緊,說明胃氣實,脾氣受損,食物難以消化,這是脾胃不和的表現。脈浮滑而疾,說明食物消化不良,脾臟無法磨化食物。
【《脈訣》曰】
內傷勞役,豁大不禁,若損胃氣,隱而難尋,內傷飲食,滑疾浮沉。
《脈訣》說:內傷勞役,縱慾無度,容易損傷胃氣,這種損傷隱秘難尋。內傷飲食,容易出現脈象滑疾浮沉的表現。
《正傳》曰: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太過之脈也。右關胃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但內顯脾脈之大數浮緩,時一代,此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之脈也。右關脈沉而滑,此宿食不消之脈也。丹溪曰: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經云:脈滑者,有宿食是也。
【外感脈法】東垣曰:左手人迎脈緊盛,大於氣口一倍,為外感之邪。李士材曰:左為人迎,辨外因之風,以左關乃肝膽脈,肝為風臟,故曰人迎緊盛作傷於風,勿以外因,兼求六氣。
鰲按:士材專論人迎,故但主風,若云外感,則統言六淫之邪自外相感者,其脈各詳於諸雜病中,故茲不臚列。
白話文:
《正傳》說
右寸口脈跳動急促而有力,並且頻率很快,有時還會感到澀滯,這是飲食不節、勞累過度,導致氣血過盛的脈象。右關脈(胃脈)虛弱,嚴重時甚至摸不到脈,只在內側能摸到脾脈跳動有力、頻率快、浮而緩慢,有時還會感到澀滯,這是飲食不節、寒暑失衡的脈象。右關脈沉而滑,這是宿食不消的脈象。
丹溪說
宿食不消,就會出現右關脈沉而滑的現象。經書上說:「脈滑,是有宿食。」
【外感脈法】
東垣說:左手人迎脈跳動有力而緊緊的,比氣口脈大一倍,這是外感邪氣入侵的脈象。李士材說:左人迎脈是辨別外感風邪的關鍵,因為左關脈是肝膽的脈絡,肝主風,所以說人迎脈跳動有力而緊緊的,就是風邪入侵,不要只看外感,還要考慮六氣(風、寒、暑、濕、燥、火)的影響。
鰲按
李士材專門研究人迎脈,所以只說風邪,若說外感,則指的是六淫邪氣從外侵入的症狀。這些脈象的詳細情況,可以在其他雜病中找到,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辨內外傷症】方廣曰:外感內傷,乃病之大關鍵,丹溪言內傷症,皆以補益為主,看所挾而兼用藥。但先生之言,引而不發,予今補之。如內傷挾外感者,則於補中益氣湯內,春加川芎、柴胡、防風、荊芥、紫蘇、薄荷,夏加葛根、石膏、麥冬、薄荷、升麻、柴胡,秋加羌活、防風、荊芥,冬加麻黃、桂枝、乾薑之類。《入門》曰: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當以補養為先。
白話文:
辨內外傷症
方廣說:外感和內傷,是疾病的关键所在。丹溪先生說内傷症,都以補益为主,根据所伴隨的症狀再用藥。但先生的話只點到為止,沒有說得很清楚,我現在來补充說明。
比如內傷夾雜外感的,可以在補中益氣湯里,春天加入川芎、柴胡、防風、荆芥、紫蘇、薄荷,夏天加入葛根、石膏、麥冬、薄荷、升麻、柴胡,秋天加入羌活、防風、荆芥,冬天加入麻黃、桂枝、乾薑之類的藥物。
《入門》中說:如果内症明顯較多,說明內傷較重,外感較輕,應該以補養為主。
若顯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主。
【內傷原由症治】《入門》曰:飲食傷,食養陰,飲養陽,飲食無過,則入於口,達於脾胃,入於鼻,藏於心肺,氣法相承,陰陽和調,神乃自生。蓋精順五氣以為靈,若食氣相惡,則傷其精。神受五味以成體,若食味不調,則傷其形也。又曰:勞倦傷,手按心口不痛。飲食傷,手按心口痛。
王安道曰:勞倦傷,誠不足也。飲食傷,尤當於不足之中,分其有餘不足。何者?飢餓不飲食,與飲食太過,雖皆失節,然飢餓不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固失節也。飲食自倍而停滯者,胃氣受傷,此不足之中兼有餘,亦失節也。東垣曰:勞倦亦有二焉,勞力純傷氣,勞心兼傷血,房勞傷腎,與勞倦相似,七情動氣,脈與飲食無二。鰲按:食傷與不能食,另詳源流於後,此條特因前人言勞倦飲食二傷雜出,故類摘於此。
白話文:
如果表現出來的症狀大多是外在的,就代表外感比較嚴重,內傷較輕,治療應該以發散為主。
(以上言勞倦飲食二傷之異)。《內經》曰:勞則氣散氣短,喘促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又曰:陰盛生內熱,奈何?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而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入門》曰:經言陰虛生內熱,勞倦傷之原也。蓋此陰虛,指身中之陰氣,與水穀之味耳。
又曰:房勞傷腎,與勞倦相似,均一內傷發熱症也。勞倦因陽氣之下陷,宜補其氣以升提之。房勞因陽火之上升,宜滋其陰以降下之。一升一降,迥然不同。又曰:七情動氣,脈與飲食無二。蓋飲食七情,俱能閉塞三焦,熏蒸肺胃清道,肺為氣主,由是而失其傳化之常,所以氣口脈獨緊且盛,其症嘔泄痞滿腹痛亦相似。但傷食則惡食,七情難作飽,卻不惡食。
白話文:
《內經》提到,勞累會導致氣體散失、呼吸困難、出汗,以及身體內外的氣流通暢受阻,這是因為氣體被消耗了。此外,《內經》還指出,陰盛則會產生內熱,面對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勞累過度,導致身體和氣力減弱,食物的營養吸收不足,上焦的氣流運行受阻,下腹部消化不順,而胃部產生熱氣,熱氣蒸騰在胸部,因此產生內熱。《入門》中指出,《內經》認為陰虛會引發內熱,而勞累正是導致陰虛的原因。這裡的陰虛是指體內的陰氣和食物營養成分。
此外,《內經》還提到房勞傷害腎臟,與勞累類似,都是內傷導致的發熱症狀。勞累的情況是因為陽氣下降,需要補充氣體以提升它。而房勞的情況是因為陽火上升,應該滋潤陰液以使其下降。一升一降,完全不同。《內經》還提到,七種情緒的影響會導致脈搏與飲食的變化相同。飲食和七種情緒都能封鎖三焦,燻蒸肺部和胃部的清潔通道,肺部作為氣體的主要中心,因此失去正常的傳導功能,所以氣口脈獨特緊張且強大,其症狀如嘔吐、脹滿、腹痛等也相似。但是,如果傷食,則會對食物感到反感,七種情緒難以使人感到飽足,但不會對食物反感。
東垣曰: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倦,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息心靜坐以養其神,以甘寒瀉其熱火,酸味收其散氣,甘溫調其中氣。《正傳》曰:經言勞者溫之,損者益之。
夫勞則動之太過,而神不寧矣,故溫之,溫者,養也,溫之者,調其飲食,適其起居,從容以待其真氣之復常也。東垣乃謂宜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又以溫能除大熱為《內經》所云,而考《內經》,並無此語,不能無疑也。又經言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其溫字,亦是滋養之義,非指溫藥也(以上單言勞倦傷)。
白話文:
李東垣說:喜怒無常,作息不規律,过度劳累,都會損傷元氣。元氣衰弱,則內火旺盛,旺盛的火氣就會侵犯脾土,脾臟主四肢,因此感到身體困倦發熱,無力活動,懶得說話,動作喘不過氣,表面發熱自汗,心煩意亂。應當靜心靜坐以養神,用甘寒的藥物瀉去內熱,用酸味收斂散失的元氣,用甘溫的藥物調和體內氣機。《正傳》中說:經書上說,勞累的人要溫養他,虛損的人要補充他。
勞累指的是過度活動,導致精神不寧,因此需要溫養。溫養指的是調養飲食,適當作息,從容地等待真氣恢復正常。李東垣主張用溫熱的藥物補益元氣,同時瀉去火邪。他也認為溫熱能夠去除大熱,是《內經》中的說法,但實際上《內經》中並無此語,令人懷疑。經書中也說,身體虛弱的人,要用溫和的方式滋養他,這裡的「溫」字,也是滋養的意思,並非指溫熱的藥物。(以上只談到勞累傷身)
《內經》曰: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注曰:陰,五臟也。丹溪曰:傷食症,亦有頭痛發熱,但身不痛為異耳。又曰:補脾胃藥內,必用心經藥,以火能生土故也。古方用益智仁正是此意。又曰:張易老枳朮丸,用白朮二兩補脾,枳實一兩消痞,東垣加陳皮一兩和胃,一補一瀉,簡而又當,故能治飲食不消,心下痞悶之症。蓋以用藥大法,所貴服之強人胃氣,令益厚,雖重食、猛食、多食,亦不復致傷也。
白話文:
《內經》說:水穀的寒熱,感受就會傷害人的六腑。又說:陰氣的來源,本在五味,陰氣的五個宮殿,受損在五味。注釋說:陰,指的是五臟。丹溪說:傷食症,也會有頭痛發熱,但身體不痛是與其他疾病的不同之處。又說:補脾胃的藥物中,一定要加入心經的藥物,因為火能生土。古方使用益智仁正是這個意思。又說:張仲景的枳朮丸,用白朮二兩補脾,枳實一兩消痞,李東垣加陳皮一兩和胃,一補一瀉,簡單而恰當,因此能治飲食不消、心下痞悶的症狀。這是因為用藥的大法,貴在服用藥物來增強人體的胃氣,使胃氣更加強厚,即使吃得多、吃得猛、吃得重,也不再容易造成傷害。
又曰:酒雖與水同體,然傷於腸胃,則升之不散,降之不下。鬱於氣分,逐氣升降而半有消耗,如人飲醇酒,則小便少,此其可驗,故治法宜汗,宜利小便為主,後世與傷飲食法同治,大謬。又曰:酒性喜升,氣必隨之,痰鬱於上,尿澀於下,肺受賊邪,金體必燥,恣飲寒涼,其熱內郁,肺氣得熱,必大傷耗,其始病淺,或自汗,或心脾痛,尚可發散而去之。
及久而病深,則為消渴,為黃疸,為肺萎,為內癖,為鼓脹,為失目,為哮喘,為勞嗽,為癲癇,為難明之疾,可不慎乎。《得效》曰:久飲酒者,臟腑積毒,致令蒸筋傷神,腐腸損壽。東垣曰:飢餓胃虛為不足,故須補益。飲食停滯為有餘,故須消導。又有物滯氣傷,必須消補兼行者。
白話文:
古人曾言:酒雖然與水屬同一類,但若傷害到腸胃,會導致它在體內不能正常散去,不能順利下降。在氣體循環中,酒會隨氣體一起上下運動,導致一部分能量的損失。就像人們飲用濃烈的酒,小便就會減少,這是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因此,在治療時應以發汗和利尿為主,後世對於飲酒過量和飲食過飽的治療方法相同,實為誤解。古人又說:酒性喜愛上升,氣體也隨之上升,痰液在上部積聚,小便在下部阻塞,肺部受到邪氣的侵襲,金屬體質必定乾燥。如果飲用寒涼食物過多,內部熱氣會被抑制,肺部受到熱氣的影響,必然導致大量能量的損失。初期病狀較輕,可能出現自汗、心脾疼痛等症狀,還可以通過發散的方法進行治療。然而,長期如此,病狀會逐漸加深,可能引發消渴、黃疸、肺萎縮、內癥、腹脹、失明、哮喘、勞咳、癲癇、不明病因的疾病等嚴重問題。因此,對於長期飲酒的人來說,臟腑積聚毒素,導致筋骨受損、精神衰弱、腸道腐爛、生命縮短。東垣則認為,空腹或胃虛的情況是不足,需要補充養分;食物積聚是過剩,需要消化吸收。此外,當存在物質阻塞和氣體受傷的情況時,需要同時進行消食和補充的治療。
亦有物暫滯而氣不甚傷者,宜消導獨行,不須兼補。亦有既停滯而復自化者,不須消導,但當補益(以上單言飲食傷)。《回春》曰:脾胃俱實,則過時而不飢,多食而不傷。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與之食則少食,不與則不思食,飢飽不知。又曰:食少而肥者,難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困邪勝也。
食多而瘦者,胃伏火邪於氣分,則能食,雖多食而不能生肌也(以上言脾胃虛實)。東垣曰:食入則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虛弱也。又曰:脾胃不節,損其胃氣,不能克化,散於肝,歸於心,溢於肺,食入則昏冒欲睡,得臥則食在一邊,氣暫得舒,是知升發之氣不行也。
白話文:
對於那些只是短暫積聚,但並未對氣造成嚴重傷害的情況,應當採用消導的方法,無需同時補充。同時,如果已經積聚並且能夠自行轉化的,也不需要使用消導法,只需進行補益即可(這指的是飲食導致的問題)。
《回春》一書中提到,脾胃都實質時,即使過了進食的時間,人也不會感到餓,即使吃了很多,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相反,脾胃都虛弱時,人無法正常進食,體形消瘦,給食物後只能少量進食,不給就不想吃,對於飢餓和飽足感毫無感知。此外,書中還提到,進食量少但體重卻增加的人,很難保持體重,四肢無力,這是因為脾臟被邪氣困擾所致。進食量大但體形消瘦的人,胃部可能在氣體中藏著火邪,他們能吃很多,但這些食物無法形成肌肉(這指的是脾胃的虛實情況)。
東垣指出,進食後感到疲倦、精神混亂且想要睡覺,是脾虛弱的表現。他還說,脾胃功能不調,損壞了胃的功能,無法充分消化食物,這些食物分散到了肝臟,影響到心臟,溢出肺部,進食後就會感到混亂且想要睡覺,躺下後食物會停留在一邊,氣暫時得到舒緩,這說明升發的氣流無法正常運作。
《回春》曰:勞傷者,過於勞役,耗損元氣,脾胃虛衰,不任風寒,故昏冒(以上言食後昏倦)。《入門》曰:凡內傷脾胃,始則四肢困熱,無氣以動,表熱自汗,心煩不安,胃氣熱,熱氣熏胸中,為內熱症,宜以甘溫補中益氣。東垣曰:凡脾胃症,調治差誤,或妄下之,則未傳為寒中,復遇時寒,則四肢厥逆,心胃絞痛,冷汗出。
夫六氣之勝,皆能為病,惟寒毒最重,陰主殺故也,宜溫胃益中(以上言內傷病,始為熱中,終為寒中)。《原病》曰:四方溫涼不同,嗜欲因以成性,若移舊土,多不習伏,必以飲食入腸胃,腸胃不習,疾病必生,故有不伏水土病。《入門》曰:不伏水土病,與濕瘴同原,皆可隨水土風氣冷熱,加減用藥,然總宜以扶脾健胃為主,不可妄治(以上言不伏水土病與內傷同)。
白話文:
過度勞累會消耗元氣,導致脾胃虛弱,無法抵禦風寒,因此容易感到昏昏沉沉,尤其在飯後更明顯。內傷脾胃初期會感到四肢發熱、乏力無力,容易出汗,心煩不安,胃部灼熱,胸口悶熱,這是內熱症狀,需要溫補脾胃益氣。如果脾胃病症治療失誤,或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就會導致寒氣入侵,遇上寒涼天氣,則會出現四肢冰冷、心胃絞痛、出冷汗等症状。
六種自然氣候都能致病,但寒氣最為嚴重,因為陰氣主宰殺傷,因此要溫暖胃部,益補脾胃。內傷病症初期多為熱症,後期則轉為寒症。不同地區的氣候溫涼差異很大,人們的飲食習慣也會因此形成不同的體質。若遷移到新的地方,身體往往不適應,容易生病。這是因為飲食進入腸胃,而腸胃不適應新的水土,就會導致疾病。這種不適應水土的疾病,與濕瘴病同源,都需要根據當地氣候冷熱調整藥物,但總的來說,都需要以扶助脾胃為主,不可亂用藥物。
脫營失精,失志病也。經曰:嘗貴後賤,名曰脫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雖不中邪,病從內生,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榮。注云:血為憂煎,氣隨悲滅,故外耗於衛,內奪於榮也。蓋人如憤恨必傷肝,思慮必傷脾,悲哀必傷肺。若後貧後賤之人,憂愁思慮,憤恨悲哀,無一不有,故內傷臟腑,傷則各經火動,並傷元氣,日漸日深,病發則飲食無味,神倦肌瘦也,治之可不察其由哉(宜內服鎮心丹、升陽順氣湯,外用香鹽散,日擦牙齒,自愈)。
白話文:
脫營失精,失志病也。
「脫營失精」是一種因失志而導致的病症。醫書上說,曾經富貴後卻貧賤,叫做「脫營」;曾經富裕後卻貧窮,叫做「失精」。雖然沒有受到外邪侵襲,但病卻從內心生起,身體一天天消瘦,氣虛無精,病情加重就沒有力氣,整天昏昏沉沉,還會時常驚恐。病情嚴重者,是因為外在的衛氣消耗,內在的精氣被奪。
注釋說:血氣因憂慮而消耗,精氣因悲傷而消滅,所以外在的衛氣消耗,內在的精氣被奪。
一般來說,人如果憤恨就會傷肝,思慮過度就會傷脾,悲傷過度就會傷肺。那些曾經富貴後卻貧賤的人,憂愁、思慮、憤恨、悲哀,樣樣都有,因此內傷臟腑。臟腑受傷就會導致經絡火氣旺盛,進而傷及元氣。日積月累,病情加重,就會出現食慾不振、神倦乏力、肌肉消瘦等症狀。治療這種病症,不能不注意病因,應該內服鎮心丹、升陽順氣湯,外用香鹽散,每天擦拭牙齒,這樣才能痊癒。
【脫營失精治法】東垣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恚怒悲忿,憂思恐懼,皆損元氣。心者神之舍,心君不寧,化而為火,火者土神之賊也,故曰陰火太盛,經營之氣不能頤養於神,乃脈病也。人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脈者,神之舍,若心生凝滯,則七神離形,而脈中惟有火矣。
善治病者,惟在調和脾胃,使心無凝滯,或生歡欣,或逢喜事,或居溫和,或食滋味,或見可欲事,則爽然如無病矣,蓋胃中元氣得舒伸故也。
鰲按:東垣此論,雖未專主脫營失精病,而脫營失精病所以調治安養之者,亦當如是,故錄之。
白話文:
好的醫生治療疾病的方法,在於調整脾胃的功能,讓心沒有阻塞的情況發生,或者產生愉快的心情、遇到喜慶的事情、處於溫暖平和的環境、食用美味的食物、看到想要做的事情,就能夠感到非常舒服好像沒有生病一樣,這是因為胃中的正氣能夠得到舒展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這篇討論雖然並非專門針對脫營失精病症進行探討,但是對於這種疾病的調理安養方法也是適用的,因此記錄下來供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