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8)

1. 治蓄血方五

犀角地黃湯,〔上部〕生地(三錢),赤芍(二錢),犀角鎊,丹皮(各一錢),一方加當歸、黃芩、黃連各一錢。

桃仁承氣湯,〔中部〕桃仁,甘草,桂枝,大黃,芒硝

抵當湯,〔下部〕

抵當丸,〔又〕

生地黃湯,〔總治〕生地汁(一升無則用乾生地二兩),乾漆(五錢),生藕汁半升無則用刺薊汁升半),生藍葉(汁半升無則用乾末半升),虻蟲(二十個炒),水蛭(十個炒),大黃(一兩),桃仁(研五錢),水一升,同熬至二升,放冷,分二服,先服至半日許,血未下再服之。此藥比抵當湯丸甚輕,恐服抵當湯丸下血不止,故以此主之。

此方專治蓄血症,脈沉細微,膚冷,臍下滿,或狂或躁,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老幼氣弱者尤宜。

白話文:

【治療蓄血的五種方法】

  1. 犀角地黃湯:使用生地(3錢)、赤芍(2錢)、犀角鎊以及丹皮(各1錢)。另有一方添加了當歸、黃芩、黃連(各1錢)。

  2. 桃仁承氣湯:包含桃仁、甘草、桂枝、大黃和芒硝。

  3. 抵當湯:未詳述配方,應屬下部治療。

  4. 抵當丸:亦未詳述配方,可能是另一種應用方式。

  5. 生地黃湯:主要成分為生地汁(若無可用乾生地2兩替代)、乾漆(5錢)、生藕汁(半升,若無可用刺薊汁1.5升替代)、生藍葉汁(半升,若無可用乾末半升替代)、虻蟲(20個,需炒過)、水蛭(10個,需炒過)、大黃(1兩)、桃仁(研碎5錢)。所有成分加水1升一同熬煮至剩2升,放涼後分成兩次服用。首次服用後約半天,如果血液仍未排出,可再次服用。此藥較抵當湯丸更輕,適用於恐懼服用抵當湯丸會導致出血不止的情況。

此處方專門用於治療蓄血病症,如脈搏沉細微、皮膚冰冷、肚臍下方脹滿、或有狂躁表現、大便顏色深黑、小便通暢,尤其適合年老體弱者使用。

2. 治脫血症方四

四物湯,〔總治〕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三才湯,〔又〕熟地,天冬,人參,蜜丸,酒飲任下百丸。

加減四物湯,〔又〕側柏葉,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荊芥,槐花,炙草(各五分),姜(三),烏梅(一)

補榮湯,〔又〕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赤苓,山梔,麥冬,陳皮(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棗(二枚),烏梅(一個)

白話文:

【治療脫血癥的四種方法】

  1. 四物湯:主要成分為川芎、當歸、白芍和生地。

  2. 三才湯:由熟地、天冬和人參組成,製成蜜丸,每次可用酒送服一百粒。

  3. 加減四物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側柏葉、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荊芥、槐花、炙草(各五分)、生薑(三片)、烏梅(一顆)。

  4. 補榮湯:包含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赤苓、山梔、麥冬、陳皮(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棗(兩枚)、烏梅(一顆)。

3. 噯氣嘈雜吞酸噁心源流

噯氣嘈雜吞酸噁心,皆火病也。噯氣者,即《內經》之噫氣。經云,五氣所病,心為噫。又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竊按噯氣一症,總由胃弱不和,三焦失職。經云:寒氣客胃者,必先有火鬱於胃中,又為客寒所遏,清無所歸而不得升,濁無所納而不得降。又或挾痰,或挾食,或挾氣,故隨胸中之氣而上逆也(宜香附散)。

而致噯之原,更有由脾肺郁者,有由胃陽虛者(脾肺郁,宜杏仁、桔梗、鬱金、厚朴、半夏曲,胃陽虛,宜生白朮、茯苓、益智、厚朴、半夏曲)。皆當詳察。嘈雜者,即心嘈。《內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又云: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則知胃陽易燥,必賴脾陰養之。

脾陰易濕,必賴胃陽運之。若表裡不和,則鮮沖和之氣,致生嘈雜之病。其原有火動其痰者,必痰多脈滑而數,當先治痰,次治火(宜二陳湯加黃芩、黃連)。有食鬱作熱者,必脈數賣而大,當先治火,次消導(宜生地、黃芩、木通、神麯、山楂、麥芽)。有濕痰壅盛者,必脈沉而滑,當去濕消痰(宜白朮丸)。

有氣鬱胸膈者,必脈沉而澀,當開鬱理氣(宜氣鬱湯)。又有嘈雜至於醋心吐水者(宜檳榔橘皮湯)。有嘈雜醋心,上攻直至咽喉者(宜吳茱萸湯)。有嘈雜由心陽熱,而心中煩,頭汗泄者(宜茯神、淮小麥、硃砂、柏子仁)。有婦人時患嘈雜,皆血液汗淚,變而為痰。或言是血嘈,多以豬血炒食自愈。

蓋以血導血歸原之意也。即或蛔蟲作嘈雜,蟲得血腥亦飽伏也。又有肝陰虛,經水十日半月一至,夜分多嘈雜者(宜生地、阿膠、天冬,茯神、白芍、丹皮)。皆當詳察。吞酸者,鬱滯日久,伏於脾胃間,不能自出,又咽不下。倘肌表復遇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膚得溫暖,則胰理開發。

或得香熱湯丸,則津液流通,鬱熱暫解(宜二陳湯、左金丸)。或有食已吞酸,則因於胃氣虛冷(宜吳萸、炮姜等分為末,湯服一錢或八分)。另有吐酸,吐出酸水如醋,是津液鬱積日久,濕中生痰,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隨上升之氣而吐也(宜平胃散加木香、砂仁、楂肉、神麯)。

噁心者,由痰凝胃脘,或濕熱壅遏膈中,故欲吐不吐,欲嘔不嘔,心中兀兀,如畏舟車者然(宜橘紅、半夏、山梔、黃連)。此四者,皆胃家之病,而治之之法,固不離乎胃矣。而亦有時不專主胃者,蓋胃司納食,主乎通降,通降則無此四者之病,其所以不通降而生病之故,皆由肝氣衝逆,阻胃之降也。古人胃病治肝實,有見於此,所以噯氣嘈雜吞酸噁心諸症,於理胃藥中,必加平肝之品也。

【噯氣等原由症治】《靈樞》曰:足太陽之脈病,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內經》曰:太陰病,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乎陽明,陽明終屬心,故上走而噫也。《脈經》曰:寸脈緊,寒之實也,寒在上焦,胸中必滿而噫。仲景曰:上焦受中焦之氣未和,不能消,故能噫。

又曰:上焦之氣,不至其部,則物不能傳化,故噫而吞酸。又曰: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隔上,《活人書》曰:傷寒噫氣,由中氣不交故也。少陰經至胸中交於厥陰,水火相搏而有聲,故噫氣。《入門》曰:噫氣,轉出食氣也。

胃中鬱火,膈上稠痰,飲食鬱成,宜香附、石膏、半夏、南星、梔子治之,亦治嘈雜。又曰:氣實噫者,食罷噫轉腐氣,甚則物亦然,濕熱所致也。氣虛噫者,濁氣填胸也。不因飲食常噫者,虛也。蓋胃有濁氣,膈有濕痰,俱能發噫也。宜六君子湯加沉香為君,厚朴、蘇葉為臣,吳萸為使以治之。

亦有善飲酒,每朝常噫不吐者。《正傳》曰:痰在中焦,作噫氣吞酸,胃脘當心痛,或嘔清水,噁心,以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白朮、蒼朮、神麯、麥芽、砂仁、川芎、草蔻仁、枳實、豬苓、澤瀉、吳萸、黃連、檳榔、木香、山梔之類治之效。又曰:河間原病式言酸者,肝木之味,由火盛剋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是以肝熱則口酸也。所以中酸不宜食黏胃油膩者,謂能令氣鬱不通暢也。

丹溪曰:俗謂之心嘈,似飢不飢,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寧之況,其症或兼噯氣,或兼痞滿,漸至胃脘作痛,皆痰火為患也,治法以半夏、橘紅輩消其痰,芩、連、石膏、山梔、知母輩降其火,二朮、芍藥輩健脾行濕,壯其本元則安。又曰:此乃食鬱有熱,黑山梔、姜炒黃連必用之藥。

又曰:《內經》言諸嘔吐酸,皆屬於熱,以為熱,言其本也;東垣言作熱攻之,必誤,則又以為寒,言其末也。

【吞酸導引法】《保生秘要》曰:於肝經肺經二穴,掐之九九,擦亦九九,行功後自效。

【運功】《保生秘要》曰:先服氣凝定,歸元半響,次行胃口,洗滌邪火,至轉大腸散濁,復元,又凝定氣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