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七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8)

1. 治蓄血方五

犀角地黃湯,〔上部〕生地(三錢),赤芍(二錢),犀角鎊,丹皮(各一錢),一方加當歸、黃芩、黃連各一錢。

桃仁承氣湯,〔中部〕桃仁,甘草,桂枝,大黃,芒硝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屬於中醫處方,其中「上部」是指這個藥方的主要成分,包含:

  • 生地(三錢)
  • 赤芍(二錢)
  • 犀角鎊(一錢)
  • 丹皮(一錢)

此外,這個藥方還可以根據情況加入以下成分,稱為「一方加」,也就是說,這個藥方並非固定配方,而是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的:

  • 當歸(一錢)
  • 黃芩(一錢)
  • 黃連(一錢)

中部

桃仁,甘草,桂枝,大黃,芒硝

桃仁承氣湯也是一個中醫處方,其中「中部」是指這個藥方主要成分,包含:

  • 桃仁
  • 甘草
  • 桂枝
  • 大黃
  • 芒硝

註釋

  • 上述配方中所使用的藥材,其用量是以「錢」為單位。
  • 中醫處方中,藥材的用量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進行調整。
  • 犀角在現代已經被禁止使用,因此現在的犀角地黃湯配方中通常會用其他藥材代替。
  • 現代中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對古代藥方進行適當的調整。

提示

抵當湯,〔下部〕

抵當丸,〔又〕

生地黃湯,〔總治〕生地汁(一升無則用乾生地二兩),乾漆(五錢),生藕汁半升無則用刺薊汁升半),生藍葉(汁半升無則用乾末半升),虻蟲(二十個炒),水蛭(十個炒),大黃(一兩),桃仁(研五錢),水一升,同熬至二升,放冷,分二服,先服至半日許,血未下再服之。此藥比抵當湯丸甚輕,恐服抵當湯丸下血不止,故以此主之。

此方專治蓄血症,脈沉細微,膚冷,臍下滿,或狂或躁,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老幼氣弱者尤宜。

白話文:

抵當湯、抵當丸、生地黃湯方劑說明:

抵當湯、抵當丸

這兩個方劑都屬於下部治療。

生地黃湯

這是一個綜合治療方劑,主要用於以下情況:

  • 以生地汁為主藥,若無生地汁,可代以乾生地。
  • 其他藥材包括:乾漆、生藕汁(或刺薊汁)、生藍葉汁(或乾末)、炒虻蟲、炒水蛭、大黃、研磨的桃仁。
  • 將所有藥材放入一升水中,熬至二升,放涼後分為兩服。
  • 首次服用後,若半日內無出血,可再服用第二服。

此方劑比抵當湯丸較為溫和。

使用生地黃湯的原因:

由於擔心服用抵當湯丸會造成出血不止,因此用生地黃湯作為緩解措施。

2. 治脫血症方四

四物湯,〔總治〕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三才湯,〔又〕熟地,天冬,人參,蜜丸,酒飲任下百丸。

加減四物湯,〔又〕側柏葉,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荊芥,槐花,炙草(各五分),姜(三),烏梅(一)

白話文:

四物湯是由川芎、當歸、白芍、生地四味藥組成。

三才湯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添加熟地、天冬、人參,製成蜜丸,用酒送服,每次服用一百丸。

加減四物湯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添加側柏葉、生地、當歸、川芎(各一錢)、枳殼、荊芥、槐花、炙草(各五分)、姜(三片)、烏梅(一個)。

補榮湯,〔又〕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赤苓,山梔,麥冬,陳皮(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棗(二枚),烏梅(一個)

白話文:

補榮湯是由當歸、白芍、生地、熟地、赤苓、山梔、麥冬、陳皮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棗兩枚,烏梅一個組成。

3. 噯氣嘈雜吞酸噁心源流

噯氣嘈雜吞酸噁心,皆火病也。噯氣者,即《內經》之噫氣。經云,五氣所病,心為噫。又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竊按噯氣一症,總由胃弱不和,三焦失職。經云:寒氣客胃者,必先有火鬱於胃中,又為客寒所遏,清無所歸而不得升,濁無所納而不得降。又或挾痰,或挾食,或挾氣,故隨胸中之氣而上逆也(宜香附散)。

而致噯之原,更有由脾肺郁者,有由胃陽虛者(脾肺郁,宜杏仁、桔梗、鬱金、厚朴、半夏曲,胃陽虛,宜生白朮、茯苓、益智、厚朴、半夏曲)。皆當詳察。嘈雜者,即心嘈。《內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又云: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則知胃陽易燥,必賴脾陰養之。

白話文:

噯氣、嘈雜、吞酸、噁心,這些都是火病的表現。噯氣,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噫氣。經書上說,五臟受邪氣所傷,心臟會出現噫氣。又說,寒氣入侵胃部,導致氣逆,從下往上散發,最終又從胃中吐出,因此出現噫氣。我認為,噯氣這種症狀,主要是因為胃氣虛弱不和,三焦功能失調。經書上說,寒氣入侵胃部,一定是因為胃中先有火氣鬱積,又受到寒氣阻礙,清氣無法上升,濁氣無法下降,再加上痰液、食物或氣體的阻礙,所以才隨著胸中之氣逆流而上(適合使用香附散)。

而致噯之原,更有由脾肺郁者,有由胃陽虛者(脾肺郁,宜杏仁、桔梗、鬱金、厚朴、半夏曲,胃陽虛,宜生白朮、茯苓、益智、厚朴、半夏曲)。皆當詳察。嘈雜者,即心嘈。《內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又云: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則知胃陽易燥,必賴脾陰養之。

導致噯氣的原因,還有脾肺氣滯和胃陽虛弱兩種。脾肺氣滯,適合使用杏仁、桔梗、鬱金、厚朴、半夏曲;胃陽虛弱,適合使用生白朮、茯苓、益智、厚朴、半夏曲。這些都需要仔細觀察病情。嘈雜,就是心煩意亂。經書上說:飲水進入胃部,精氣遊走溢出,向上輸送到脾臟,脾氣散發精氣,再向上歸於肺臟。又說:脾臟主管胃部的津液運行,由此可知,胃陽容易乾燥,必須依靠脾陰的滋養。

脾陰易濕,必賴胃陽運之。若表裡不和,則鮮沖和之氣,致生嘈雜之病。其原有火動其痰者,必痰多脈滑而數,當先治痰,次治火(宜二陳湯加黃芩、黃連)。有食鬱作熱者,必脈數賣而大,當先治火,次消導(宜生地、黃芩、木通、神麯、山楂、麥芽)。有濕痰壅盛者,必脈沉而滑,當去濕消痰(宜白朮丸)。

有氣鬱胸膈者,必脈沉而澀,當開鬱理氣(宜氣鬱湯)。又有嘈雜至於醋心吐水者(宜檳榔橘皮湯)。有嘈雜醋心,上攻直至咽喉者(宜吳茱萸湯)。有嘈雜由心陽熱,而心中煩,頭汗泄者(宜茯神、淮小麥、硃砂、柏子仁)。有婦人時患嘈雜,皆血液汗淚,變而為痰。或言是血嘈,多以豬血炒食自愈。

白話文:

脾臟陰氣容易受濕氣影響,必須依靠胃部的陽氣運化才能維持平衡。如果表裡失調,就會缺少調和之氣,導致胃部不適,出現嘈雜的病症。如果原因是內火引起痰濕,就會出現痰多、脈象滑數的情況,應先治痰,再治火,可以使用二陳湯加黃芩、黃連。如果原因是飲食積滯化熱,就會出現脈象數而有力,應先治火,再消導積食,可以使用生地、黃芩、木通、神麴、山楂、麥芽。如果原因是濕痰阻礙,就會出現脈象沉而滑,應去除濕氣,化解痰濕,可以使用白朮丸。

如果原因是氣鬱阻滯胸膈,就會出現脈象沉而澀,應疏通氣機,可以使用氣鬱湯。如果嘈雜症狀嚴重,甚至出現反胃吐水,可以使用檳榔橘皮湯。如果嘈雜症狀上攻至咽喉,可以使用吳茱萸湯。如果嘈雜症狀是由心陽熱引起,伴隨心煩、頭汗出,可以使用茯神、淮小麥、硃砂、柏子仁。如果女性經常出現嘈雜症狀,可能是血液、汗液、淚液轉化成痰,民間稱為血嘈,可以用炒豬血來治療。

蓋以血導血歸原之意也。即或蛔蟲作嘈雜,蟲得血腥亦飽伏也。又有肝陰虛,經水十日半月一至,夜分多嘈雜者(宜生地、阿膠、天冬,茯神、白芍、丹皮)。皆當詳察。吞酸者,鬱滯日久,伏於脾胃間,不能自出,又咽不下。倘肌表復遇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膚得溫暖,則胰理開發。

或得香熱湯丸,則津液流通,鬱熱暫解(宜二陳湯、左金丸)。或有食已吞酸,則因於胃氣虛冷(宜吳萸、炮姜等分為末,湯服一錢或八分)。另有吐酸,吐出酸水如醋,是津液鬱積日久,濕中生痰,故從火化,遂作酸味隨上升之氣而吐也(宜平胃散加木香、砂仁、楂肉、神麯)。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用血來引導血氣回歸原本狀態。即使是蛔蟲引起的腹痛,蟲子吃到血腥味也會飽腹而不再作亂。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肝陰虛,月經十天半個月才來一次,晚上經常腹痛(適合用生地、阿膠、天冬、茯神、白芍、丹皮)。這些情況都需要仔細觀察。

吞酸的人,是因體內鬱積已久,停留在脾胃之間,無法排出,也吞不下去。如果遇到風寒,內熱就會更加鬱結,酸味就會刺痛心臟。當身體暖和時,消化功能就會恢復。

如果喝了溫熱的湯藥,體內的津液就會流通,鬱熱就會暫時消退(適合用二陳湯、左金丸)。有些人吃完飯就吞酸,這是因為胃氣虛冷(適合用吳萸、炮姜等量研末,用湯送服一錢或八分)。還有一種情況是吐酸,吐出來的酸水像醋一樣,這是因為體內的津液積累已久,濕氣化生痰液,從而被火氣化,所以就隨著上升的氣流吐出酸味(適合用平胃散加上木香、砂仁、山楂肉、神曲)。

註釋

  • 血導血歸原之意也: 指用血來引導血氣回歸正常狀態。
  • 蛔蟲作嘈雜: 指蛔蟲引起的腹痛。
  • 肝陰虛: 指肝臟陰氣不足。
  • 經水: 指月經。
  • 吞酸: 指胃酸倒流,口中泛酸。
  • 鬱滯日久: 指體內鬱積已久。
  • 伏於脾胃間: 指停留在脾胃之間。
  • 肌表復遇風寒: 指身體表面再次遇到風寒。
  • 內熱愈郁: 指內熱更加鬱結。
  • 酸味刺心: 指胃酸倒流,刺痛心臟。
  • 肌膚得溫暖,則胰理開發: 指身體暖和後,消化功能就會恢復。
  • 香熱湯丸: 指溫熱的湯藥。
  • 津液流通: 指體內的津液可以正常流動。
  • 鬱熱暫解: 指鬱熱暫時消退。
  • 胃氣虛冷: 指胃氣虛弱,胃寒。
  • 吐酸: 指胃酸倒流,嘔吐。
  • 津液鬱積日久: 指體內的津液積累已久。
  • 濕中生痰: 指濕氣化生痰液。
  • 火化: 指被火氣化。
  • 上升之氣: 指上升的氣流。
  • 平胃散: 指平胃散,一種中藥方劑。
  • 木香、砂仁、楂肉、神麯: 指木香、砂仁、山楂肉、神曲,都是中藥材。

噁心者,由痰凝胃脘,或濕熱壅遏膈中,故欲吐不吐,欲嘔不嘔,心中兀兀,如畏舟車者然(宜橘紅、半夏、山梔、黃連)。此四者,皆胃家之病,而治之之法,固不離乎胃矣。而亦有時不專主胃者,蓋胃司納食,主乎通降,通降則無此四者之病,其所以不通降而生病之故,皆由肝氣衝逆,阻胃之降也。古人胃病治肝實,有見於此,所以噯氣嘈雜吞酸噁心諸症,於理胃藥中,必加平肝之品也。

【噯氣等原由症治】《靈樞》曰:足太陽之脈病,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內經》曰:太陰病,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乎陽明,陽明終屬心,故上走而噫也。《脈經》曰:寸脈緊,寒之實也,寒在上焦,胸中必滿而噫。仲景曰:上焦受中焦之氣未和,不能消,故能噫。

白話文:

噁心症狀的成因及治療

噁心,是因痰濕凝結於胃脘,或濕熱壅塞於膈肌,導致想吐卻吐不出來,想嘔卻嘔不出來的症狀,讓人心裡感到悶悶的,好像坐船或坐車會暈一樣。這時可以服用橘紅、半夏、山梔、黃連等藥物。這四種藥物都是針對胃部疾病的,治療方法也離不開胃。

不過,有些時候,這些藥物不單單只針對胃部,因為胃負責接收食物,並主導著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向下運行,如果通暢無阻,就不會出現上述症狀。之所以會不通暢而生病,大多是因肝氣逆衝,阻礙胃的下降。古人治療胃病時會同時治療肝臟實熱,正是基於這個道理。因此,治療噯氣、嘈雜、吞酸、噁心等症狀時,在理胃藥中,必須加入平肝的藥物。

噯氣等症狀的病因和治療

《靈樞》中記載:足太陽經脈生病,就會引起腹脹愛打嗝的症狀。

《內經》中記載:太陰病,所謂「上走心為噫」的症狀,指的是陰氣過盛,上衝陽明經,而陽明經最終歸屬於心,所以就會上衝導致打嗝。

《脈經》中記載:寸脈緊,是寒氣實證,寒氣在人體上焦,胸部一定會滿悶,並伴隨著打嗝。

張仲景說:上焦受中焦氣機失調,不能消化,所以才會打嗝。

又曰:上焦之氣,不至其部,則物不能傳化,故噫而吞酸。又曰: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隔上,《活人書》曰:傷寒噫氣,由中氣不交故也。少陰經至胸中交於厥陰,水火相搏而有聲,故噫氣。《入門》曰:噫氣,轉出食氣也。

胃中鬱火,膈上稠痰,飲食鬱成,宜香附、石膏、半夏、南星、梔子治之,亦治嘈雜。又曰:氣實噫者,食罷噫轉腐氣,甚則物亦然,濕熱所致也。氣虛噫者,濁氣填胸也。不因飲食常噫者,虛也。蓋胃有濁氣,膈有濕痰,俱能發噫也。宜六君子湯加沉香為君,厚朴、蘇葉為臣,吳萸為使以治之。

白話文:

第一段

有人說,上焦的氣機如果不能到達相應的部位,就會導致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因此會出現打嗝和反酸的症狀。

另外也有人說,如果寸口脈搏微弱且緩慢,微弱代表陽氣不足,緩慢則代表胃氣過盛,這也會導致打嗝和反酸,以及食物難以下咽,氣體滯留在隔膜上。

《活人書》中記載,傷寒引起的打嗝,是因中氣不足,氣機不能相互流通造成的。

少陰經脈到達胸部與厥陰經脈交匯,水火交戰就會產生聲響,這就是打嗝的原因。

《入門》中記載,打嗝是食物氣機逆流上行的表現。

第二段

胃中有鬱火,隔膜上堆積著粘稠的痰液,飲食停滯不消化,可以用香附、石膏、半夏、南星、梔子治療,這些藥物也可用於治療嘈雜(胃脘部嘈雜不寧)。

有人說,如果打嗝伴隨氣實,是因食後打嗝,並伴有腐敗的氣味,嚴重者甚至會吐出食物,這是濕熱所引起的。

如果打嗝伴隨氣虛,則是濁氣充塞胸腔所致。

如果沒有飲食因素,經常打嗝,這是虛證。

總之,胃中有濁氣,膈膜上有濕痰,都會導致打嗝。

可用六君子湯加沉香作為主藥,厚朴、蘇葉作為輔藥,吳萸作為使藥來治療。

亦有善飲酒,每朝常噫不吐者。《正傳》曰:痰在中焦,作噫氣吞酸,胃脘當心痛,或嘔清水,噁心,以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白朮、蒼朮、神麯、麥芽、砂仁、川芎、草蔻仁、枳實、豬苓、澤瀉、吳萸、黃連、檳榔、木香、山梔之類治之效。又曰:河間原病式言酸者,肝木之味,由火盛剋金,不能平木,則肝木自甚,故為酸,是以肝熱則口酸也。所以中酸不宜食黏胃油膩者,謂能令氣鬱不通暢也。

白話文:

有些人愛喝酒,每天早上都會打嗝,卻吐不出來。《正傳》中記載:這是痰停留在中焦,造成打嗝、吞酸、胃脘疼痛,甚至嘔吐清水、噁心。可以使用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白朮、蒼朮、神麴、麥芽、砂仁、川芎、草蔻仁、枳實、豬苓、澤瀉、吳茱萸、黃連、檳榔、木香、山梔子等藥物來治療。

《正傳》中也提到:河間學派認為,胃酸是肝木之味,由於火盛克金,導致無法平息肝木,肝木就會過盛,表現為酸味,因此肝熱就會導致口酸。所以,胃酸的人不適合吃黏膩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讓氣機鬱滯不通暢。

丹溪曰:俗謂之心嘈,似飢不飢,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寧之況,其症或兼噯氣,或兼痞滿,漸至胃脘作痛,皆痰火為患也,治法以半夏、橘紅輩消其痰,芩、連、石膏、山梔、知母輩降其火,二朮、芍藥輩健脾行濕,壯其本元則安。又曰:此乃食鬱有熱,黑山梔、姜炒黃連必用之藥。

又曰:《內經》言諸嘔吐酸,皆屬於熱,以為熱,言其本也;東垣言作熱攻之,必誤,則又以為寒,言其末也。

【吞酸導引法】《保生秘要》曰:於肝經肺經二穴,掐之九九,擦亦九九,行功後自效。

【運功】《保生秘要》曰:先服氣凝定,歸元半響,次行胃口,洗滌邪火,至轉大腸散濁,復元,又凝定氣自愈。

白話文:

丹溪說:民間常說的心嘈,就像是餓但又不完全餓,疼但又不是真正的疼痛,並且伴有煩躁不安的情緒,這種症狀可能會伴隨噁心、脹氣或者腹部脹滿,進而逐漸導致胃部疼痛,這都是因為痰和火造成的問題。治療的方法是使用半夏和橘紅等藥物來消掉痰,使用黃芩、黃連、石膏、山梔、知母等藥物來降火,使用二朮和芍藥等藥物來強健脾臟並排溼,使本源強健就能恢復健康。他又說:這是一種因為食物積聚而引起的熱毒,黑色的山梔和姜炒黃連是一定需要用到的藥物。

他又說:《內經》提到各種嘔吐和酸味都屬於熱毒,認為是熱,這是從根本上來說;東垣說應該用熱性藥物來治療,這會造成錯誤,所以認為是寒,這是從結果上來說。

【吞酸導引法】《保生祕要》說:在肝經和肺經兩個穴位上,掐按九十九下,摩擦也需九十九下,做完這些動作後自然會有效果。

【運功】《保生祕要》說:首先深呼吸,讓氣息平靜,然後回到原本的狀態半晌,接著開始活動胃口,清洗邪火,直到轉到大腸排出污濁,再次回到原本的狀態,再深呼吸,氣息自然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