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七 (10)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0)

1. 諸汗源流(涕淚涎唾)

【涕淚涎唾原由形症】《直格書》曰:積液生氣,積氣生液。《朱子語類》曰:或問曰,天一生水,有可驗乎?曰:人身可驗矣。貪心動則津生,哀心動則淚生,愧心動則汗生,欲心動則精生,方人心寂然不動時,則太極也,此心之動,則太極動而生陽,所以心一動而水生,即可以為天一生水之證也。《資生》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則為五。

天寒衣薄則為尿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靈樞》曰:液者,所以灌精輸孔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淚也,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命曰奪精。《內經》曰:泣涕曰腦也,腦者陰也,腦滲為涕。

《延壽書》曰:真人曰:當習不唾地,蓋口中津液,是金漿玉醴,能終日不唾,嘗吞而咽之,令人精氣常流,而目有光。蓋人身以津液為本,在皮為汗,在肉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脾為痰,在眼為淚,曰汗、曰血、曰淚、曰精,已出則皆不可回,惟津唾則獨可回也,回則生生之意又續矣。有人喜唾,液干而體枯,遇至人教以回津之術,久而體復潤。

白話文:

鼻涕、眼淚、口水、唾液的產生原因和形態症狀

《直格書》說:「積聚的液體會產生氣,積聚的氣又會產生液體。」《朱子語類》說:「有人問:『天一生水,有什麼可以驗證嗎?』回答說:『人的身體就可以驗證。』貪心動就會產生口水,悲傷動就會產生眼淚,羞愧動就會產生汗水,慾望動就會產生精液。當內心平靜沒有任何想法時,就如同太極一樣。當心念一動,就如同太極開始運轉而產生陽氣,所以心念一動就會產生水液,這就可以作為天一生水的證明。《資生》說:「水穀進入口中,輸送到腸胃,其中的液體會變成五種不同的東西。

天氣寒冷衣著單薄時會變成尿液和氣,天氣炎熱衣著厚重時會變成汗液,悲傷時氣息紊亂就會哭泣,身體過熱胃部鬆弛就會產生口水,邪氣在體內逆行時,氣就會阻塞不通,不通就會形成水腫。《靈樞》說:「液體,是灌溉精氣、輸送至孔竅的物質。」所以上竅的液體通道暢通就會哭泣(哭泣,就是流淚,哭泣不止),液體就會枯竭,液體枯竭精氣就無法灌溉,精氣無法灌溉,眼睛就看不見了,這叫做「奪精」。《內經》說:「哭泣流出的鼻涕是腦的液體,腦是陰性的,腦滲出的液體成為鼻涕。」

《延壽書》說:「真人說:『應當養成不隨地吐唾液的習慣。因為口中的津液,是珍貴的液體,如果能整天不吐,將唾液吞嚥下去,就能使人精氣常存,眼睛明亮。』因為人體以津液為根本,在皮膚為汗,在肌肉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藏於脾為痰,在眼為淚。汗、血、淚、精,一旦排出就無法再收回,只有津液唾液可以收回,收回就能延續生命力。有人喜歡吐唾液,導致體內液體乾枯,身體也變得乾癟,後來遇到高人教他收回津液的方法,久而久之身體又恢復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