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七 (2)
卷十七 (2)
1. 治燥病方十九
滋燥飲,〔總治〕秦艽,花粉,白芍,生地,天冬,麥冬,加蜜、童便服。人乳、牛乳、梨汁、蔗汁,時時可服。
大補地黃丸,〔熱燥〕熟地,當歸,杞子,山藥,山萸,白芍,生地,元參,酒知母,酒黃柏,肉蓯蓉,蜜丸,鹽湯下。
養榮湯,〔風燥〕當歸,白芍,熟地,生地,秦艽,黃芩,防風
清涼飲,〔清上部〕黃連,黃芩,薄荷,當歸,元參,白芍,甘草,便少加大黃。
鎮風潤氣丸,〔風秘〕大黃,麻仁,山萸,山藥,牛膝,檳榔,枳殼,獨活,車前子,菟絲子,郁李仁。
辛潤湯,〔又〕熟地,生地,升麻,紅花,炙甘草,檳榔,歸身,桃仁
元戎四物湯,〔又〕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煨大黃,桃仁
加減四物湯,〔保肺〕當歸,白芍,生地,麥冬,元參,花粉,甘草,黃柏,五味子
生血潤膚飲,〔潤膚〕天冬(一錢半),生地,熟地,麥冬,當歸,黃耆(各一錢),酒芩,桃仁泥,栝蔞仁(各五分),升麻(二分),酒紅花(一分),五味子(九粒)
天門冬膏,〔又〕天門冬去心,生搗絞汁,濾去渣,砂鍋熬成膏,服一二匙。
當歸承氣湯,〔潤腸〕當歸,大黃(各二錢),芒硝(七分),甘草(五分),水煎臨時入芒硝攪和服。
四物湯,〔燥甚〕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生脈散,〔又〕人參,麥冬,五味子
炙甘草湯,〔熱劫〕炙草,阿膠,生地,麥冬,人參,麻仁
清燥救肺湯,〔傷氣〕桔梗,黃芩,麥冬,花粉,桑皮,生地
六味丸,〔傷血〕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
滋燥養榮湯,〔總治〕熟地,生地,黃芩,甘草,白芍,當歸,秦艽,防風
潤腸丸,〔又〕歸尾,羌活,桃仁,麻仁,大黃,一方加秦艽、防風、皂角子。
五仁湯,〔又〕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
瓊脂膏,〔又〕生地(二十斤打汁去渣),白蜜(二升煎沸去沫),鹿角膠,真酥油(各二斤),生薑(二兩取汁),先以慢火熬地黃汁數沸,棉濾取淨汁,又煎二十沸,下膠,次下酥蜜,同熬至如飴,磁器收貯,每服一二匙,溫酒下。
白話文:
【治療乾燥病症的十九種方法】
1.滋燥飲:總體治療。使用秦艽、花粉、白芍、生地、天冬、麥冬等材料,加入蜂蜜及童便服用。人奶、牛奶、梨汁、蔗汁可隨時飲用。
2.大補地黃丸:針對熱燥。主要成分有熟地、當歸、杞子、山藥、山萸、白芍、生地、元參、酒知母、酒黃柏、肉蓯蓉,製成蜜丸,以鹽湯送服。
3.養榮湯:針對風燥。成分為當歸、白芍、熟地、生地、秦艽、黃芩、防風。
4.清涼飲:清理上部熱燥。主要材料有黃連、黃芩、薄荷、當歸、元參、白芍、甘草,如果便祕可加入大黃。
5.鎮風潤氣丸:針對風祕。成分包括大黃、麻仁、山萸、山藥、牛膝、檳榔、枳殼、獨活、車前子、菟絲子、郁李仁。
6.辛潤湯:成分為熟地、生地、升麻、紅花、炙甘草、檳榔、當歸、桃仁。
7.元戎四物湯:主要成分有川芎、當歸、白芍、生地、煨大黃、桃仁。
8.加減四物湯:保護肺部。主要材料有當歸、白芍、生地、麥冬、元參、花粉、甘草、黃柏、五味子。
9.生血潤膚飲:滋潤肌膚。主要材料有天冬、生地、熟地、麥冬、當歸、黃耆、酒芩、桃仁泥、栝蔞仁、升麻、酒紅花、五味子。
10.天門冬膏:主要材料為天門冬,去心後生搗絞汁,砂鍋熬成膏,每次服用一二匙。
11.當歸承氣湯:滋潤腸道。主要成分有當歸、大黃、芒硝、甘草,水煎後臨時加入芒硝攪和服用。
12.四物湯:對抗嚴重乾燥。主要成分有川芎、當歸、白芍、熟地。
13.生脈散:主要成分有人參、麥冬、五味子。
14.炙甘草湯:針對熱燥。主要成分有炙草、阿膠、生地、麥冬、人參、麻仁。
15.清燥救肺湯:針對傷氣。主要成分有桔梗、黃芩、麥冬、花粉、桑皮、生地。
16.六味丸:針對傷血。主要成分有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
17.滋燥養榮湯:總體治療。主要成分有熟地、生地、黃芩、甘草、白芍、當歸、秦艽、防風。
18.潤腸丸:主要成分有當歸、羌活、桃仁、麻仁、大黃,另一配方還可加入秦艽、防風、皁角子。
19.五仁湯:主要成分有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
20.瓊脂膏:主要成分有生地、白蜜、鹿角膠、真酥油、生薑。先慢火熬地黃汁,再加入其他材料,最後熬至如飴,存儲在瓷器中,每次服用一二匙,溫酒送服。
2. 三消源流(消癉)
三消,燥病也。三消之症,分上中下。上消者,舌赤裂,咽如燒,大渴引飲,日夜無度。中消者,多食易飢,肌肉燥,口乾飲水,大便鞭,小便如泔。下消者,煩躁引飲,耳輪焦,便溺不攝,或便如膠油。三消之由:上消肺也,由肺家實火,或上焦熱,或心火煅煉肺金。中消脾也,由脾家實火,或伏陽蒸胃。
下消腎也,由腎陰虛,或火伏下焦。經曰:心移寒於肺,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又曰: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又曰:奇病有消渴,皆上消也,多飲而渴不止者也。蓋肺主氣,其能通調水道而有制者,賴心君火,時與以溫氣而為之主,以潤燥金,故肺之合皮,其主心也,若心火不足,不能溫金,而反移以寒,寒與金化,則金冷氣沉而不得升,猶下有溝瀆,上無雨露,是以飲一溲二也,是肺氣以下而枯索也,故曰肺消死不治,此因於寒者也。肺本燥金,心腹以熱移之,為火燥相即,因而鬲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此因於熱者也。
可見上消之由,有陰有陽,不可不辨。而多飲易消,火氣炎郁,所以為奇病也。經又曰:癉成為消中。又曰:胃中熱則消穀,令人善飢。又曰:二陽結,謂之消,皆中消也。此蓋結於本氣,陽明氣盛熱壯,然以血多津守,未嘗有所結,今言其結,則陽邪盛而傷陰,枯其津液,故結在中焦。陽明亢甚,故消穀善飢。
又熱亢能消,精液不榮肌肉,故名曰消也。經又曰:溲便頻而膏濁不禁,肝腎主之,此下消也。蓋緣腎水虧損,津液枯竭,水虧火旺,蒸爍肺金,肺被火邪,不能生腎,故成下消也。
趙獻可言三消之症,總由煎熬既久,五臟燥烈,能食者必發胸疽背癰,不能食者必發中滿鼓脹,治者不必分上下,概用清肺滋腎之藥,上消小劑,中消中劑,下消大劑(宜概用六味丸加麥冬、五味子)。其或命門火衰,火不歸元,遊於肺為上消,遊於胃為中消,必用引火歸元之法,渴病若失矣(宜八味丸,冷水服之)。若過用寒涼,恐內熱未除,中寒又起。
獻可此言誠能於消病中尋源討流,但必切脈合症,確然審是命門火衰,然後可用桂附,若由熱結所致,下咽立斃矣,慎之謹之。大約善治三消者,必補腎水真陰之虛,瀉心火燔灼之勢,除腸胃燥熱之邪,濟心中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消症無不愈矣。
夫三消之成,總皆以水火不交,偏勝用事,燥熱傷陰之所致,而要之五行之氣相成,陽勝固能消陰,陰勝亦能消陽,如經言二陽之病,傳為風消。二陽者,陽明也,陽明既病,木邪起而勝之,既勝,則精血不榮,肌肉風消也,故由燥陽傷陰,而氣不化水固為消。由陰邪偏勝,而陽不帥陰,其水不化氣亦為消,其消一也(總治三消,宜人參白朮散、桑白皮湯、活血潤燥生津飲、大黃甘草飲子)。
又有中消而口甘者,由脾熱中消而口苦者,由膽熱,此二種《內經》謂之癉症,與消病一類卻非即消病。蓋口甘者,脾癉,肥美之所發。肥令人內熱,甘令人中滿,中滿熱鬱,其氣上溢,久亦轉為消渴也,經則治之以蘭草,除陳氣也。蘭性味甘寒,能利水道,其清氣能生津止渴,除陳積畜熱也。
口苦者,膽癉。肝取決於膽,而數謀慮不決,膽氣虛,其氣上溢,而口為之苦,以膽之脈會於咽也。治法俱同三消,特各加引經藥使歸於肝脾。
至三消分治之方,可詳舉之:有煩渴能食者(宜人參白虎湯)。有消渴胸滿心煩,無精神者(宜人參寧神湯)。有消渴便乾,陰頭短,舌白燥,口唇裂,眼澀而昏者(宜止消潤燥湯)。有消渴後身腫者(宜紫蘇湯)。有消渴面目足膝腫,小便少者(宜瞿麥飲)。有消渴咽乾面赤煩躁者(宜地黃飲)。
有消渴盛於夜者(宜加減地黃丸)。有消渴由心火上炎,腎水不濟,煩渴引飲,氣血日消者(宜降心湯)。有心火熾熱,口乾煩渴,小便赤澀者(宜清心蓮子飲)。有消渴小便數,舌上赤脈,肌體枯瘦者(宜和血益氣湯)。有消渴而上焦煩熱,為膈消者(宜人參石膏湯)。有消渴不能食者(宜麥門冬飲子)。
有老人虛人大渴者(宜人參麥冬湯)。以上皆上消之屬(通治上消宜生津養血湯、黃芩湯)。有消中飲食多,不甚渴,小便數,肌肉瘦者(宜加減白朮散)。有消穀善飢者(宜加減白朮散)。有能食而瘦,口乾自汗,便結溺數者(宜清涼飲)。有消中而瘦,二便秘者(宜蘭香飲子)。
有消中由胃熱者(宜藕汁膏)。有消中而中焦燥熱,肌肉瘦削,大便鞭,小便數而黃赤者(宜生津甘露飲)。有消中後腿漸細,將成腎消者(宜茯苓丸)。以上皆中消之屬(通治消中,宜調胃承氣湯、加減三黃丸、黃連豬肚丸、順氣散)。有腎消大渴飲水,下部消瘦,小便如脂液者(宜元菟丹)。
有腎虛水涸燥渴者(宜雙補丸)。有腎消大渴便數,腰膝疼者(宜腎瀝丸)。有腎消尿濁如膏者(宜人參茯苓散)。有腎消口燥煩渴,兩腳枯瘦者(宜加減腎氣丸)。有腎虛消竭,小便無度者(宜鹿茸丸)。
有腎消莖長而堅,精自出者,此孤陽無陰,即強中症也,最難治,蓋此亦由耽好女色,或服丹石以恣欲,久則真氣脫而熱氣盛,故飲食如湯沃雪,肌膚削,小便如膏油,陽易興而精易泄也(宜六味丸、石子薺苨湯、黃連豬肝丸)。以上皆下消之屬(通治下消,宜補腎地黃元、加減八味丸)。
消症之不同如此,此外又有食㑊症。經曰: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謂之食㑊。胃移熱於膽,亦名食㑊。注云:㑊者,易也。飲食移易而過,不生肌肉也,治之與消中同。而又有酒渴症,由平日好酒,熱積於內,津液枯燥,煩渴引飲,專嗜冷物也(宜烏梅木瓜湯)。而又有蟲渴症,由蟲在臟腑之間,耗其精液,而成消竭也(宜苦楝湯)。
而又有類消症,其人渴欲求飲,飲一二口即厭,不比消渴之無厭,此由中氣虛寒,寒水泛上,逼出浮游之火於喉舌間,故上焦欲得水救,水到中焦,以水遇水,故厭也(宜理中湯送八味丸)。又經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陽明位太陰之表而居中,於腑則胃當之,非若手陽明大腸之以經絡為陽明比也。
其病發心脾者,胃與心為生土之母子,而脾與胃為行津之表裡。發者,發足之義。人之情欲,本以傷心,勞倦憂思,本以傷脾,臟既傷,則必連及於腑,又必從其能連及者,如母病必及子。故凡內而傷精,外而傷形者,皆能病及胃,此二陽之病,發自心脾也。然陽明為生化之本,其氣盛,其精血下行,化榮衛而潤宗筋,化源既病,則陽道外衰,故不得隱曲而枯澀,女子則不月。
蓋心脾為真陰之主,胃為真陽之主,傷真陰必使真陽無守,二陽既病,倉廩空而餉道絕,為生死之關,然必自真陽之傷為之,故曰發心脾也。治亦同三消,參其症而用方主之可也。至於消渴既久,其傳變之症,在能食者必發癰疽背瘡,不能食者必至中滿鼓脹,何也?津液竭則火邪勝,故發癰膿,且痛甚而或不潰,或流赤水也。
又如上中二消,制之太急,寒藥多而胃氣傷,故成中滿,甚而水氣浸漬,溢於皮膚,則為腫脹,所謂上熱未除,中寒之症復生也。夫至癰疽脹滿,亦與強中等症,皆為傳變而不易治矣。
【脈法】《內經》臼:消渴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仲景曰: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堅,小便即數。《脈經》曰:消渴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澀而微者死。又曰:心脈滑為渴,滑者,陽氣勝也。心脈微小為消癉。又曰:脈數大者生,沉小者死。
【消渴與腳氣反】《本事》曰:消渴腳氣,雖皆為腎虛所致,其為病則相反。腳氣始發於二三月,盛於五六月,衰於七八月。消渴始發於七八月,盛於十一二月,衰於二三月。其故何也?蓋腳氣,壅疾也。消渴,宣疾也。春夏陽氣上,故壅疾發,則宣疾愈。秋冬陽氣下,故宣疾發,則壅疾愈。審此二者,疾可理也。
【消渴原由症治】《本事》曰:消渴之症,全由坎水衰少。何也?肺為五臟華蓋,若下有暖氣蒸,則肺潤。若下冷極,則陽不能升,故肺干而渴。譬如釜中有水,以火暖之,又以板覆,則暖氣上騰,故板能潤。若無火力,則水氣不能上升,此板終不能潤。火力者,腰腎強盛,常須暖補腎氣,飲食得火力則潤上而易消,亦免乾渴之患,宜腎氣丸。
又曰:消渴者腎虛所致,每發則小便必甜。以物理推之,淋餳醋酒作脯法,須臾即甜,足明人之食後,滋味皆甜,流在膀胱。若脾腎氣盛,則上蒸炎氣,化成精氣,下入骨髓,其次為脂膏,又其次為血肉,其餘則為小便,故小便色黃,血之餘也。五臟之氣咸潤者,則下味也。
若腰腎既虛冷,則不能蒸化穀氣,盡下為小便,故味甘不變,其色清冷,則肌膚枯槁也。《直指》曰:自腎消而析之,又有五石過度之人,真氣既盡,石勢獨留,陽道興強,不交精泄,名曰強中。消渴,輕也。消中,甚焉。消腎,又甚焉。若強中,則斃可立待。《類聚》曰:五臟六腑,皆有津液,熱氣在內,則津液竭少,故為渴。
夫渴者,數飲水,其人必頭目眩,背寒而嘔,皆因裡虛故也。《入門》曰:飲水而安者,實熱也;飲水少頃即吐者,火邪假渴耳,丹溪曰:三消多屬血虛不生津液,宜以四物湯為主。上消加人參、五味、麥冬、花粉煎,入藕汁、地黃汁、牛乳。酒客生葛根汁沖服。中消加知母、石膏、寒水石、滑石。
下消加黃柏、知母、熟地、五味子。又曰:養肺降火生血為主,分上中下治之,又曰,消渴症,小便反多,如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宜腎氣丸。徐忠可曰:仲景云: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夫厥陰之為病消渴七字;乃消渴之大原,然或單渴不止,或善食而渴,或渴而小便反多,後人乃有上中下之分,不知上中下似不同,其病原總屬厥陰。厥陰者,風木之臟也,與風相得,故凡中風,必先中肝。
然風善行而數變,故在經絡,在血脈,在肌肉,各各不同。而又有鬱於本臟者,則肝得邪而實,因而乘其所勝。陽明受之,乘其所生,少陰受之,於是上中下或有偏勝,現症稍殊,皆為消渴,皆由厥陰風鬱火燔,故曰厥陰之為病消渴。《內經》亦有風消二字,消必兼風言之,亦此意也。
又曰:《內經》云,二陽結,謂之消。仲景獨言厥陰,似乎互異,不知邪氣浸淫,病深腸胃,氣聚不散,故曰結,其使腸胃之氣不能健運而成三消,則厥陰實為病之本。如果病專腸胃,則下之為中病,消渴宜無不止矣。然多食而飢不止為中消,此又云飢不欲食,則知消渴之病,亦有不欲食者,但能食而渴者,全重二陽論治。飲一溲二,重在腎虛論治。
其不能食而氣衝者,重在厥陰論治。此又臨症時微細之辨乎。繆仲淳曰:三消渴疾,以鮎魚涎和黃連末為丸,每五七丸,烏梅下,日三服取效。又曰:用白芍、甘草等分為末,每一錢,水煎,日三服。有人患消渴九年,服藥止而復作,得是方服之,七日頓愈。古人處方,殆不可曉,不可以平易而忽之。
又方,用栝蔞根、黃連各三兩,為末蜜丸,每三十丸,麥冬湯下,日二服。其飲水無度,小便數者,用田螺五升,水一斗浸一夜,渴即飲之,每日一換水及螺,或煮食飲汁亦妙。其飲水無度,小便赤澀者,用秋麻子仁一升,水三升,煮三四沸飲,不過五升瘥。其腎消飲水,小便如膏油者,用茴香、苦楝子等分炒,為末,每食前酒服二錢。
其消渴飲水,骨節煩熱者,用芭蕉根搗汁,時飲一二合。其消渴不止,下元虛損者,用牛膝末五兩,生地汁五升浸之,日曬夜浸,汁盡為度,蜜丸,空心酒下三下丸,久服壯筋骨,駐顏色,黑鬚發,津液自生。其胃虛消渴者,羊肚煮爛,空腹服之。其消渴煩亂者,於冬瓜瓤一兩水煎服。
其消渴羸瘦,小便不禁者,兔骨和大麥苗煮汁服極效。其消中易飢者,用蓯蓉、山萸、五味,蜜丸,每鹽酒下二十丸。其三消骨蒸者,以冬瓜自然汁浸曬黃連末七次,又以冬瓜汁和丸,每三四十丸,大麥湯下。尋常口渴,只一服見效。
其強中消渴者,用豬腎一具,薺苨、石膏各三兩,人參、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黃芩、花粉、甘草各二兩,黑大豆一升,水一斗半,先煮豬腎大豆取汁一斗,去渣,下藥再煮三升,分三服,名豬腎薺苨湯,後人名為石子薺苨湯。
消癉,肝心腎三經之陰虛而生內熱病也。即經所謂熱中,與三消異。《靈樞經》言: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夫皆柔弱者,天元形體不充也。其本大氣不足,五臟氣餒,陰虛生內熱,自是內熱不解,而外消肌肉,故五臟之脈,皆以微小者為消癉,是五臟之氣,不能充滿於榮分,而內有鬱熱以爍之也。故法以脈實大者為順,雖病可治。若脈懸小而堅,則精枯血槁,必不能耐久矣。是知消癉之病,本起於不足,必以滋陰平肝清熱為主也(宜生地黃飲子、玉泉丸)。
【消癉症治】《內經》注曰:癉,謂消熱病也。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內經》曰:凡消癉,肥實人則膏梁之疾也。此人因數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注曰:食肥則腠理密,而陽氣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內熱。甘者,性氣和緩而發散逆,故甘令人中滿。
然內熱則陽氣炎上,炎上則欲飲而嗌乾,中滿則陽氣有餘,有餘則脾氣上溢,故轉為消渴。《入門》曰:消者,燒也,如火烹燒物者也。
鰲按:消為肌肉爍,癉為內鬱熱,二字連讀,為一症之名,非如《內經》言癉成為消中,消為三消,癉為癉病也。即《內經》言肥甘之病,亦消渴之類,非消癉,姑附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