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六 (6)
卷十六 (6)
1. 治黃疸病方三十七
除濕羌活湯,〔濕似疸〕蒼朮,藁本,羌活,防風,升麻,柴胡
茯苓滲濕湯,〔諸疸〕茵陳,茯苓,豬苓,澤瀉,白朮,蒼朮,陳皮,黃連,山梔,秦艽,防己,葛根,食後服。
白話文:
除濕羌活湯: 蒼朮、藁本、羌活、防風、升麻、柴胡這六種藥物都是除濕的良方。在使用時,請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由專業醫師開具適合自己的劑量。
茯苓滲濕湯:
桂枝黃耆湯,〔又〕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黃耆
此治無汗須熱服,須臾,飲滾水以助之即汗,如無汗再服。
硝黃湯,〔又〕大黃,硝石,黃柏,山梔
小半夏湯,〔又〕半夏,生薑
茵陳湯,〔谷疸〕茵陳,山梔,大黃
白話文:
【桂枝黃耆湯】,又稱為桂枝湯,包含桂枝、白芍、甘草、生薑、大棗和黃耆。
這方藥適用於治療無汗症狀,需要熱服。約莫片刻後,喝些熱水以促進出汗。若無汗,可再次服用。
【硝黃湯】,又稱為大黃湯,含有大黃、硝石、黃柏和山梔。
【小半夏湯】,又稱為半夏湯,含有半夏和生薑。
【茵陳湯】,適用於治療谷疸病,包含茵陳、山梔和大黃。
梔子大黃湯,〔酒疸〕山梔,大黃,枳實,淡豉,葛根
加味柴胡湯,〔又〕茵陳草,柴胡,黃芩,半夏,黃連,淡豉,葛根,大黃
當歸白朮湯,〔又〕茵陳草,當歸,白朮,黃芩,甘草,半夏,枳實,前胡,茯苓,棗仁
藿香扶脾飲,〔又〕炙甘草,厚朴,半夏,藿香,木香,陳皮,麥芽,日二服。
白話文:
[梔子大黃湯]
,治療酒疸症。方劑包含:山梔子、大黃、枳實、淡豆豉、葛根。
[加味柴胡湯]
,治療酒疸症。在原方基礎上加:茵陳草、柴胡、黃芩、半夏、黃連、淡豆豉、葛根、大黃。
[當歸白朮湯]
,治療酒疸症。在原方基礎上加:茵陳草、當歸、白朮、黃芩、甘草、半夏、枳實、前胡、茯苓、棗仁。
[藿香扶脾飲]
,治療酒疸症。方劑包含:炙甘草、厚朴、半夏、藿香、木香、陳皮、麥芽。每日服用兩次。
加味四君子湯,〔女勞〕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炙草,白芍,扁豆,姜,棗
滑石散,〔又〕滑石(錢半),枯礬(三分),為末,大麥湯下。
腎著湯,〔又〕升麻,防風,蒼朮,白朮,羌活,獨活,茯苓,豬苓,柴胡,葛根,甘草,澤瀉,人參,神麯,黃柏
又方,四苓合四物,去川芎,加茵陳、麥冬、滑石。
白話文:
加味四君子湯
- 方劑組成:人參、黃耆、茯苓、白朮、炙甘草、白芍、扁豆、生薑、大棗。
滑石散
- 方劑組成:滑石(半錢)、枯礬(三分),研成細末,用大麥湯送服。
腎著湯
- 方劑組成:升麻、防風、蒼朮、白朮、羌活、獨活、茯苓、豬苓、柴胡、葛根、甘草、澤瀉、人參、神麴、黃柏。
又方
- 方劑組成:四苓湯合四物湯,去除川芎,加入茵陳、麥冬、滑石。
註解
- 方劑中各藥材的用量單位為「錢」和「分」,需要根據實際情况換算成現代的重量單位。
- 「〔女勞〕」意為婦女勞損。「〔又〕」意為另外一種方法或方劑。
- 古文中藥材名稱可能與現代藥材名稱略有不同,需要根據上下文和藥材特性進行推斷。
黃耆湯,〔黃汗〕黃耆,赤芍,茵陳,石膏,麥冬,淡豉,甘草,生薑,竹葉
茵陳四逆湯,〔陰黃〕茵陳,附子,甘草,乾薑
濟生茵陳湯,〔疫疸〕茵陳(四錢),大黃(二錢),山梔(一錢)
茵陳瀉黃湯,〔又〕茵陳草,葛根,薑黃連,山梔,白朮,赤苓,白芍,人參,木通,木香,姜,棗
白話文:
黃耆湯,主要用於治療黃汗,由黃耆、赤芍、茵陳、石膏、麥冬、淡豉、甘草、生薑、竹葉等組成。茵陳四逆湯,用於治療陰黃,由茵陳、附子、甘草、乾薑等組成。濟生茵陳湯,用於治療疫疸,由茵陳、大黃、山梔等組成。茵陳瀉黃湯,也用於治療黃疸,由茵陳草、葛根、薑黃、山梔、白朮、赤苓、白芍、人參、木通、木香、薑、棗等組成。
人參養榮湯,〔虛黃〕人參,當歸,白芍,陳皮,黃耆,肉桂,白朮,炙草,熟地,茯苓,遠志,五味,姜,棗
青龍散,〔風黃〕防風,荊芥,首烏,生地,威靈仙,每末一錢,食後開水下,日三次。
桃仁承氣湯,〔血黃〕大黃,芒硝,厚朴,枳頭,桃仁
白話文:
人參養榮湯用於治療虛黃,包含人參、當歸、白芍、陳皮、黃耆、肉桂、白朮、炙草、熟地、茯苓、遠志、五味、薑、棗。青龍散用於治療風黃,包含防風、荊芥、首烏、生地、威靈仙,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開水送服,每日三次。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血黃,包含大黃、芒硝、厚朴、枳頭、桃仁。
化疸湯,〔總治〕茵陳,蒼朮,木通,山梔,茯苓,豬苓,澤瀉,苡仁
停滯加神麯、麥芽、山楂,酒疸加葛根、苜蓿,勞加當歸、紅花,瘀血加琥珀、丹皮、紅花、紅曲、蒲黃、桃仁、五靈脂、延胡索。
參朮健脾湯,〔久疸〕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陳皮,白芍,炙草,大棗
白話文:
化疸湯主治黃疸,方劑包括茵陳、蒼朮、木通、山梔、茯苓、豬苓、澤瀉、苡仁。若停滯,可加神麴、麥芽、山楂;若酒疸,可加葛根、苜蓿;若勞累導致,可加當歸、紅花;若瘀血,可加琥珀、丹皮、紅花、紅曲、蒲黃、桃仁、五靈脂、延胡索。
參朮健脾湯主治久患黃疸,方劑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當歸、陳皮、白芍、炙草、大棗。
當歸秦艽散,〔又〕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茯苓,秦艽,白朮,陳皮,半夏,炙草
四君子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炙草
金匱腎氣丸,〔又〕熟地(八兩),山萸,山藥(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三兩),附子,肉桂(各一兩),牛膝,車前子(各兩半)
硝礬散,〔黑疸〕硝石,礬石燒等分,為末,大麥粥汁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白話文:
當歸秦艽散,由川芎、當歸、白芍、熟地、茯苓、秦艽、白朮、陳皮、半夏、炙草組成。四君子湯,由人參、茯苓、白朮、炙草組成。金匱腎氣丸,由熟地(八兩)、山萸、山藥(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三兩)、附子、肉桂(各一兩)、牛膝、車前子(各兩半)組成。硝礬散,用於治療黑疸,由硝石、礬石等分燒成粉末,以大麥粥汁服用,每次方寸匕,一天三次,病症隨著大小便排出,小便呈現正常黃色,大便呈現正常黑色,則表示療效顯著。
硝能散虛郁之熱,為體輕脫,而寒不傷脾。礬能卻水,而所到之處,邪不復侵,合而用之,散鬱熱,解腎毒,其於氣血陰陽汗下補瀉等治法,毫不相涉,所以為佳。
沈氏黑疸方,〔又〕茵陳蒿四兩,搗取汁一合,栝蔞根一斤,搗取汁六合,沖和,頓服之,必有黃水自小便中下。如不下,再服。
此金鰲自制方也,簡便方單用栝蔞根汁以泄熱毒,為黑疸良方。余復加茵陳汁以為濕邪引導,較為真切,故用之輒效也。
龍膽苦參丸,〔谷疸勞疸〕龍膽草(一兩),苦參(三兩),牛膽汁丸,梧子大,食前。以生大麥苗汁或麥飲下五丸,日三服,不減,稍增。谷疸照原方。勞疸再加龍膽一兩、山梔子三七枚,更妙,豬膽汁丸亦可。
白話文:
沈氏黑疸方
- 茵陳蒿四兩,搗碎取汁一合;栝蔞根一斤,搗碎取汁六合;將兩種汁液混合,一次服用,必有黃水從小便中排出。若未排出,可再服一次。
龍膽苦參丸
- 谷疸、勞疸:龍膽草一兩,苦參三兩,用牛膽汁製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飯前服用。用生大麥苗汁或麥飲送服五丸,每日三次,不減反增。
- 谷疸照原方即可。
- 勞疸再加龍膽草一兩、山梔子三七枚,更為有效,用豬膽汁製成丸藥亦可。
茵陳蒿酒,〔酒疸〕茵陳蒿(四根),山梔(七枚),大田螺(一個連殼打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
豬項肉丸,〔又〕豬項肉(一兩剁如泥),甘遂末(一錢),和作丸,紙包,煨香食之。酒下,當利出酒布袋也。
黃耆散,〔又〕黃耆(二兩),木蘭(一兩),每末方寸匕,酒下,日三服。
二石散,〔女勞〕滑石,石膏,等分,為末,每方寸匕,大麥汁服,日三次,小便大利愈。腹滿者不治。
白話文:
-
茵陳蒿酒:此方為治療酒疸所用,主要材料有茵陳蒿四根、山梔七枚以及大田螺一個(連殼打爛),用一百度沸騰的白酒一大杯,加入田螺汁混飲。
-
豬項肉丸:此方是用來治療疾病的,主要材料為豬項肉一兩(剁成泥)、甘遂粉一錢,混合後做成丸子,包在紙裡烤至香氣四溢,隨即食用,並配以酒一同飲用,以便排出體內的酒布袋。
-
黃耆散:此方由黃耆二兩和木蘭一兩組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方寸匕(約一小勺)的量,以酒送服,每日服用三次。
-
二石散:此方是針對女勞病的治療,主要材料為滑石和石膏,比例相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方寸匕的量,用大麥汁送服,每日三次,小便增多即表示病情有所改善。若出現腹脹的情況,則無需特別處理。
月經灰酒,〔又〕女人月經和血衣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三日瘥。
小麥湯,〔時行〕小麥(七升),竹葉(五升切),石膏(三兩),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細服,盡劑愈。
白鮮皮湯,〔癇黃〕白鮮皮,茵陳蒿,等分,水二鍾,煎服,日二服。
蠟礬丸,〔婦人〕白礬,黃蠟(各五錢),陳皮(三錢),化蠟作丸,以調經湯下。
白話文:
月經時可以用灰酒治療,方法是將女人的月經血和血衣燒成灰,用酒服用,每次一匙,一天服用兩次,三天即可見效。
時行病可以使用小麥湯治療,方法是用七升小麥、五升切碎的竹葉、三兩石膏,加水一斗半煎煮,煮到剩下七升,慢慢服用,喝完一劑即可痊癒。
患有癇黃可以使用白鮮皮湯治療,方法是用白鮮皮和茵陳蒿等量,加水兩鍾煎煮,每天服用兩次。
婦女可以用蠟礬丸治療,方法是用白礬、黃蠟各五錢,陳皮三錢,先將黃蠟化開,再加入白礬和陳皮,製成丸狀,用調經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