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六 (4)
卷十六 (4)
1. 治痰飲方五十一
利全丸,〔燥痰〕桔梗,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草,姜
半黃丸,〔熱痰〕南星,半夏,黃芩,等分,薑汁浸蒸餅研丸,薑湯下四五十丸。
白朮丸,〔濕痰〕南星,半夏,白朮,湯浸蒸餅丸,食後薑湯下。
白話文:
利全丸用於燥痰,由桔梗、貝母、陳皮、枳殼、茯苓、甘草和薑組成。半黃丸用於熱痰,由南星、半夏、黃芩等分,以薑汁浸蒸餅研丸,用薑湯送服四五十丸。白朮丸用於濕痰,由南星、半夏、白朮組成,用湯浸蒸餅丸,飯後用薑湯送服。
六君子湯,〔挾虛〕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保和丸,〔挾食〕山楂,神麯,半夏,橘紅,茯苓,麥芽,連翹,黃連,萊菔子,水泛丸。
消暑丸,〔風挾暑〕茯苓,半夏,甘草,薑汁糊丸,忌見生水,每五十丸,薑湯下,入夏後不可缺也。
白話文:
【六君子湯】,適合體虛者:人參(補氣),茯苓(利水滌痰),白朮(健脾燥溼),炙草(補中益氣),半夏(降逆止嘔),陳皮(理氣化痰)。
【保和丸】,適合消化不良者:山楂(消食化積),神麯(助消化),半夏(降逆止嘔),橘紅(理氣化痰),茯苓(利水滌痰),麥芽(消食健脾),連翹(清熱解毒),黃連(清熱燥濕),萊菔子(消食下氣)。以上藥物研磨成丸狀服用。
【消暑丸】,適合風熱夾暑者:茯苓(利水滌痰),半夏(降逆止嘔),甘草(調和藥性),薑汁(解暑),用薑汁調和成丸狀服用。需注意避免接觸生水,每次服用50顆,用薑湯送服。夏季不可缺乏此藥。
妙應丸,〔濕挾驚〕甘遂,大戟,白芥子,糊丸,梧子大,臥時薑湯下七丸至十丸。氣實痰猛者,量加丸數,或加硃砂為衣。痛甚加全蠍,酒痰加雄黃,驚痰成塊加穿山甲、鱉甲、蓬朮、元胡索,即控涎丹。
防風丸,〔風痰〕防風,川芎,甘草,天麻,蜜丸,重一錢,硃砂為衣,荊芥湯化下一丸。
白話文:
妙應丸,適用於濕氣與驚嚇引起的情況,主要成分有甘遂、大戟、白芥子,製成糊狀丸劑,大小如梧桐籽,於睡前以薑湯送服,每次服用七至十丸。若氣血充足、痰多濃厚,可根據情況增加丸數,或在丸上包裹硃砂作為衣層。若疼痛嚴重,可加入全蠍;若是酒痰,則需添加雄黃;若驚嚇痰液形成塊狀,則需加入穿山甲、鱉甲、蓬朮、元胡索,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控涎丹。
防風丸,適用於風邪和痰症,主要成分有防風、川芎、甘草、天麻,製成蜜丸,每丸重量約為一錢,外包裹硃砂作為衣層,以荊芥湯化開後,每次服用一丸。
川芎丸,〔又〕川芎,薄荷,桔梗,甘草,防風,細辛,蜜丸,每丸重三分,食後、臥時,茶清嚼一丸。
胡椒理中丸,〔寒痰〕胡椒,甘草,蓽撥,良薑,細辛,陳皮,乾薑,白朮,款冬花,蜜丸,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九。
青州白圓子,〔寒痰〕半夏(七兩),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川烏(五錢)
白話文:
川芎丸,用川芎、薄荷、桔梗、甘草、防風、細辛製成蜜丸,每丸重三分,飯後和睡前各用茶水送服一丸。胡椒理中丸,用胡椒、甘草、蓽撥、良薑、細辛、陳皮、乾薑、白朮、款冬花製成蜜丸,每次服三十至五十九丸。青州白圓子,用半夏七兩、南星三兩、白附子二兩、川烏五錢製成。
上為細末,水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朝夕換水。日數足,取絹袋中濾過,其渣再研濾,以盡為度,澄清去水,曬乾,又為末,糯火粥和丸,綠豆大,薑湯下三五十丸。
溫中化痰丸,〔又〕青皮,陳皮,良薑,乾薑,等分,醋糊丸,米飲下五十丸。
溫胃化痰丸,〔又〕半夏(三兩),炮姜,陳皮,白朮(各二兩),薑汁糊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山精丸,〔濕痰〕蒼朮二斤,黑桑堪一斗取汁,將蒼朮收浸九次,曬乾,入杞子、地骨皮末各一斤,蜜丸,溫湯下百丸。
白話文:
溫中化痰丸: 將所有材料磨成細粉,用水浸泡。春季換水五次,夏季三次,秋季七次,冬季十次。每日換新水,取絹袋過濾,過濾後的殘渣再次研磨過濾,直至完全過濾完畢。澄清後去除水分,晾乾,再磨成細粉。與糯米火粥混合,調製成大小如綠豆的丸子,用薑湯下肚,每次服三五十個。
溫胃化痰丸: 青皮、陳皮、薑(乾薑)、良薑,等量分開,用醋糊製成丸子,用米湯下肚,每次服五十個丸子。
山精丸: 半夏三兩,炮姜、陳皮、白朮各二兩,用薑汁製成丸子,用薑湯下肚,每次服二十到三十個丸子。
山精丸(濕痰): 蒼朮二斤,黑桑堪一斗,取汁,將蒼朮收浸九次,晾乾,加入一斤的杞子和地骨皮細粉,用蜜製成丸子,用溫湯下肚,每次服一百個丸子。
三仙丸,〔又〕半夏、南星各一斤,為末,薑汁調作餅,放篩中,將艾葉蓋發黃色,造成曲收之。此須三四月造,每曲四兩,入香附末二兩,薑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清氣化痰丸,〔熱痰〕半夏(二兩),陳皮,赤苓(各一兩半),黃芩,連翹,山梔,桔梗,甘草(各一兩),薄荷,荊芥(各五錢),薑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此方乃大棗合涼膈散也。
白話文:
三仙丸和清氣化痰丸都是治療咳嗽的丸藥。三仙丸主要針對痰濕咳嗽,而清氣化痰丸針對熱痰咳嗽。它們的製作方法類似,都是將藥粉用薑汁調和成餅狀,再以艾葉覆蓋使其發黃,製成曲狀收好。最後加入香附或其他藥材,用薑汁糊成丸狀,用薑湯送服。清氣化痰丸是將大棗與涼膈散的藥方結合在一起,更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清熱導痰湯,〔又〕栝蔞仁,黃連,黃芩,南星,半夏,陳皮,赤苓,桔梗,白朮,人參(各七分),枳實,甘草(各五分),姜(三),棗(二),沖竹瀝、薑汁。
節齋化痰丸,〔郁痰〕天冬,黃芩,橘紅,海粉,栝蔞仁(各一兩),芒硝,鹽水炒,香附,桔梗,連翹(各五錢),青黛(二錢),蜜入薑汁少許,丸芡子大,細嚼一丸,開水下。
白話文:
清熱導痰湯
此方又名栝蔞仁湯,由以下藥材組成:
- 栝蔞仁、黃連、黃芩、南星、半夏、陳皮、赤苓、桔梗、白朮、人參 各七分
- 枳實 五分
- 甘草 五分
- 生薑 三分
- 大棗 二分
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加入竹瀝和薑汁服用。
節齋化痰丸
此方主治郁痰,由以下藥材組成:
- 天冬、黃芩、橘紅、海粉、栝蔞仁 各一兩
- 芒硝 五錢,鹽水炒過
- 香附、桔梗、連翹 各五錢
- 青黛 二錢
將以上藥材混合,加入少許蜂蜜和薑汁,製成芡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時,細嚼一丸,用開水送服。
清火豁痰丸,〔氣痰〕製大黃(二兩半),白朮,枳實,陳皮(各二兩),山梔,半夏,酒黃連,酒黃芩,南星(各兩半),貝母(一兩二錢),連翹,花粉,茯苓,神麯,白芥子(各一兩),元明粉(七錢),青礞石(以焰硝一兩同煅如金色),青黛,甘草(各五錢),沉香(二錢),竹瀝為丸,茶清下五七十丸。
黃栝蔞丸,〔食痰〕栝蔞仁,神麯,半夏曲,查肉,等分,栝蔞汁丸薑湯、竹瀝下五十丸。
白話文:
清火豁痰丸用於氣痰,以大黃、白朮、枳實、陳皮、山梔、半夏、酒黃連、酒黃芩、南星、貝母、連翹、花粉、茯苓、神麴、白芥子、元明粉、青礞石、青黛、甘草、沉香等藥材製成,用竹瀝做丸劑,每次服五七十丸,茶水送服。
黃栝蔞丸用於食痰,以栝蔞仁、神麴、半夏曲、查肉等分,用栝蔞汁做丸劑,每次服五十丸,薑湯或竹瀝送服。
瑞竹堂化痰丸,〔酒痰〕半夏,南星,生薑,白礬,皂角(各四兩),同入砂鍋內水煮,以南星無白點為度,去皂角不用,再入青皮、陳皮、葛根、蘇子、神麯、麥芽、查肉、萊菔子、香附、杏仁各一兩,薑汁糊丸,食後、臨臥,茶、酒任下五七十丸。
滋陰清化丸,〔相火痰〕天冬,麥冬,生地,熟地,知母,貝母,茯苓,山藥,花粉,五味子,甘草,蜜丸,噙化。
白話文:
主治
酒痰
配方
- 半夏、南星、生薑、白礬、皂角(各四兩)
製法
- 將上述藥材放入砂鍋中,加水煮沸,以南星無白點為止。
- 去除皂角,不用。
- 再加入青皮、陳皮、葛根、蘇子、神麴、麥芽、查肉、萊菔子、香附、杏仁(各一兩)。
- 用薑汁糊成丸子。
用法
食後、臨睡前,用茶或酒送服,每次五七十丸。
主治
相火痰
配方
- 天冬、麥冬、生地、熟地、知母、貝母、茯苓、山藥、花粉、五味子、甘草
製法
用蜜製成丸子。
用法
含服至化。
清胃湯,〔胃痰〕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
清氣化痰丸,〔鬱氣痰〕半夏,南星,白礬,皂角,乾薑,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水五碗,煎三碗,入星、夏浸二日,再煮至星、夏無白點,曬乾,又用萊菔子、橘紅、青皮、杏仁、葛根、山楂、神麯、麥芽、香附,蒸餅丸,每六七十丸茶湯下。如素厚味,胸滿痰盛,內多積熱鬱結者,無不愈。如脾胃虛弱切忌。
參朮健脾丸,〔脾不運〕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炙甘草,白芍,當歸,姜,棗
白話文:
清胃湯用於治療胃痰,成分有升麻、當歸、黃連、丹皮、生地。清氣化痰丸用於治療鬱氣痰,成分有半夏、南星、白礬、皂角、乾薑,其中白礬、皂角、乾薑需先用水煎煮,再將半夏、南星浸泡,最後曬乾,再與萊菔子、橘紅、青皮、杏仁、葛根、山楂、神麯、麥芽、香附等一起蒸餅丸服食。此丸適用於素食厚味、胸滿痰盛、內多積熱鬱結者,但脾胃虛弱者忌用。參朮健脾丸用於治療脾不運,成分有人參、白朮、茯苓、陳皮、炙甘草、白芍、當歸、姜、棗。
滾痰丸,〔結核〕大黃,黃芩,青礞石,沉香,百藥煎,水丸,空心,白湯下三錢。此藥但取痰積自腸中次第而下,並不刮腸大瀉,為痰家聖藥。
生鐵落湯,〔潮痰〕生鐵落先煮水入石膏三兩,龍齒、茯苓、防風各兩半,元參、秦艽各一兩,煎好,再加竹瀝半小杯。
此方專取生鐵落重墜之性,能降痰熱之鬱結於腸胃經絡者。
舟車神佑丸,〔痰毒〕甘遂,芫花,大戟,大黃,青皮,黑牽牛頭末,陳皮,木香,檳榔,輕粉,水丸,椒子大,空心服五丸,日三服。如痞悶者,多服反煩滿,宜初服二九,每服加一丸,以快利為度。
白話文:
【滾痰丸】,針對【結核】,配方包括大黃、黃芩、青礞石、沈香、百藥煎,研磨成水丸狀,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三錢。這藥主要作用是清理腸道內積聚的痰液,而非猛烈清腸,被認為是治療痰症的聖藥。
【生鐵落湯】,針對【潮痰】,首先以生鐵落熬煮水,加入石膏三兩,龍齒、茯苓、防風各兩半,元參、秦艽各一兩,煮沸後再加入半小杯竹瀝。此方利用生鐵落的重墜特性,專門清除腸胃經絡中的痰熱。
【舟車神佑丸】,針對【痰毒】,配方包括甘遂、芫花、大戟、大黃、青皮、黑牽牛頭末、陳皮、木香、檳榔、輕粉,研磨成水丸,大小如椒子,空腹時每次服用五丸,每日三次。若出現脹滿不適,多服反而會加重不適,應開始時每次服用二至九丸,每次依情況增加一丸,直到達到通暢為止。
導痰湯,〔又〕半夏,南星,赤苓,枳實,橘紅,甘草,食後,薑湯下三四錢。水煎亦可。
金匱腎氣丸,〔白痰〕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牛膝,車前子
壽星丸,〔被驚〕天南星一斤,先掘土坑一尺,以炭火三十斤燒赤,入酒五升,滲干,乃安南星在內,盆覆定,以灰塞之,勿令走氣,次日取出為末,硃砂二兩,琥珀一兩,共為末,薑汁糊丸,每三十丸至五十丸,人參、菖蒲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導痰湯,又稱為半夏、南星、赤苓、枳實、橘紅、甘草,飯後用薑湯送服三四錢。也可以用水煎煮。
金匱腎氣丸,針對白痰的情況,配方包括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牛膝、車前子。
壽星丸,針對被驚嚇的情況,配方為天南星一斤,先挖一個一尺深的土坑,放入三十斤炭火燒到紅熱,再倒入五升酒,等酒滲透乾淨後,將天南星放入坑中,蓋上盆並用灰封住,不讓空氣流動,隔天取出研磨成粉,再加入硃砂二兩、琥珀一兩一起研磨,用薑汁做成丸狀,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用人參、菖蒲湯送服,一天三次。
躑躅花丸,〔注痛〕躑躅花,南星,並生時搗作餅,甑上蒸四五遍,以稀葛囊盛之,監時取焙為末,蒸餅丸,每服三丸,溫酒下。腰腳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後服,大良。
桔梗蘆散,〔上膈〕桔梗蘆生研末,白湯調服一二錢,探吐。
青綠丸,〔頑痰〕石青(一兩),石綠(五錢),水飛為末,曲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水下,吐去痰一二碗,能不損人。
礬吐法,〔痰闢〕白礬(一兩),水二升,煮一升,納蜜半合,頻服,須臾大吐。不吐,飲少熱湯引之。
紫芝丸,〔痰血〕五靈指飛,半夏(湯泡),等分,薑汁糊丸,每飲下二十丸。
白話文:
躑躅花丸,〔治疼痛〕使用躑躅花和南星,當季時採收,搗碎成餅狀,用蒸籠蒸四到五次,然後用細葛布包裝,待其自然晾乾後研磨成粉末,再將蒸好的餅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顆,用溫熱的酒送服。對於腰腳骨痛,應於清晨空腹服用;對於手臂痛,則於餐後服用。效果極佳。
桔梗蘆散,〔治上膈〕使用桔梗和蘆頭研磨成粉,用白開水調製成藥劑,每次服用一到兩錢,以催吐。
青綠丸,〔治頑痰〕使用石青(一兩)和石綠(五錢),加水研磨成粉末,用曲米和成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十顆,用溫開水送服。可以吐出痰液一到兩碗,且不會傷害身體。
礬吐法,〔治痰闢〕使用白礬(一兩),加水二升煮至一升,加入蜂蜜半合,多次服用,不久後會有大量嘔吐。若未嘔吐,可喝少量熱水促使其嘔吐。
紫芝丸,〔治痰血〕使用五靈芝、飛塵、半夏(需先用水浸泡),按比例混合,用薑汁糊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十顆,用水送服。
五味天冬丸,〔陰虛〕天冬一斤,浸洗去心,淨肉十二兩。五味子,水浸去核,取肉四兩。並曬乾,不見火,搗丸,每茶下二十丸,日三服。
苓桂朮甘湯,〔痰飲〕桂枝,白朮,茯苓,甘草
大青龍湯,〔溢飲〕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姜,棗
十棗湯,〔懸飲〕芫花,甘遂,大戟,水杯半,先煎大棗十枚,取八分,入藥末七分,平旦溫服,病不除,再服五分。
白話文:
五味天冬丸是用來治療陰虛的,用天冬一斤,浸泡洗淨後去掉芯,留下乾淨的肉十二兩。五味子用清水浸泡後去掉核,取肉四兩。將天冬和五味子曬乾,不要用火烘,然後搗碎成丸,每次用茶水送服二十丸,一天服三次。
苓桂朮甘湯是用來治療痰飲的,由桂枝、白朮、茯苓和甘草組成。
大青龍湯是用來治療溢飲的,由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石膏、生薑和紅棗組成。
十棗湯是用來治療懸飲的,用芫花、甘遂和大戟,加半杯水先煎十枚紅棗,取八分,再加入藥末七分,清晨溫服,如果病症未除,可以再服五分。
五苓散,〔支飲〕茯苓,白朮,豬苓,澤瀉,肉桂
三花神佑丸,〔流飲〕
蒼半苓陳湯,〔酸水〕蒼朮,半夏,茯苓,陳皮
清金飲,〔肺癰〕刺蒺藜,苡仁,橘葉,黃芩,花粉,牛蒡子,貝母,桑皮,桔梗
葵根湯,〔胃癰〕葵根(一兩),黃耆,白朮(各三錢)
白話文:
五苓散用於治療支飲,主要成分包括茯苓、白朮、豬苓、澤瀉和肉桂。三花神佑丸用於治療流飲。蒼半苓陳湯用於治療酸水,主要成分包括蒼朮、半夏、茯苓和陳皮。清金飲用於治療肺癰,主要成分包括刺蒺藜、苡仁、橘葉、黃芩、花粉、牛蒡子、貝母、桑皮和桔梗。葵根湯用於治療胃癰,主要成分包括葵根、黃耆和白朮。
倍術丸,〔伏飲〕肉桂,乾薑,白蜜丸,每三十丸,米飲下。
八味丸,〔不咳〕熟地,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
薑桂丸,〔五飲〕白朮(一斤),炮乾薑,肉桂(各八兩),蜜丸,每服二三十丸。
澤瀉湯,〔支飲〕澤瀉(五兩),白朮(二兩),水二升,煮一升,分二服。
赤石脂散,〔吐水〕赤石指一斤搗篩服方寸匕,酒飲任下,稍加至三匕,服盡一斤,終身不吐痰水,又不下痢,補五臟,令人肥健,有人痰飲諸藥不效,用此遂愈。
白話文:
倍術丸用肉桂、乾薑、白蜜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三十丸,米湯送服。八味丸由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組成。薑桂丸用白朮、炮乾薑、肉桂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澤瀉湯以澤瀉、白朮為藥材,水煎服用。赤石脂散用赤石脂研末服用,可治痰飲,並有補五臟、強健體魄之效。
蒼朮丸,〔飲癖〕蒼朮(一斤去皮切片為末),油麻(五錢水二錢濾研汁),大棗(五十枚煮去皮核),搗丸,每空心湯下五十丸,增至一二百丸。忌桃、李、雀肉,服三月而疾除。若再常服,不嘔不痛,胸膈寬利。初服時必覺微燥,以山梔末湯解之,久服自不覺燥。
白話文:
治療飲癖的蒼朮丸,由蒼朮、油麻、大棗製成,每日空腹服用五十至一二百丸。忌食桃、李、雀肉,連續服用三個月即可痊癒。若持續服用,則可避免嘔吐、疼痛,胸膈舒暢。初服時可能會感到微燥,可用山梔子末湯解之,長期服用後便不會再感到燥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