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3)

1. 痰飲源流

痰飲,濕病也。經曰: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又曰:歲土太過,時雨流行,甚則飲發。又曰:土鬱之發,太陰之復,皆病飲發。《內經》論痰飲,皆因濕土,以故人自初生,以至臨死,皆有痰,皆生於脾,聚於胃,以人身非痰不能滋潤也。而其為物則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湧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

試罕譬之,正如雲霧之在天壤,無根底,無歸宿,來去無端,聚散靡定,火動則生,氣滯則盛,風鼓則湧,變怪百端,故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然天之雲霧,陽光一出,即消散無蹤,人身之痰,若元陽壯旺,亦陰濕不凝,而變滅無跡,其理固相同也。茲即痰之在一身者言之:在肺曰燥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多喘促,寒熱,悲愁,脈必澀(宜利金丸)。

白話文:

痰飲,濕病也。

痰飲,是濕邪所致的疾病。 古籍《黃帝內經》記載:「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意思是說,太陰之氣(主濕)過於旺盛,就會導致濕邪侵入人體,形成痰飲積聚。

又說:「歲土太過,時雨流行,甚則飲發。」 這指的是,當土壤過於濕潤,降雨頻繁時,濕邪容易侵入人體,導致痰飲發作。

還說:「土鬱之發,太陰之復,皆病飲發。」 這指的是,由於脾土運化失常,或太陰之氣(主濕)復盛,都會導致痰飲發作。

《內經》中論述痰飲,皆認為其源於濕土。 所以人從出生到臨死,都會有痰,皆源於脾臟,積聚於胃部。這是因為人體需要痰來滋潤。

痰飲的特性是流動不定, 因此它能傷害人體各個部位,從頭頂到腳底,隨著氣血升降,無孔不入,五臟六腑皆可受其影響。

試舉例來說, 就如同天上的雲霧,無根無蒂,飄忽不定,聚散無常。它受火氣影響而生,受氣滯影響而盛,受風吹而涌動,變化多端。因此,痰是各種疾病的根源,許多怪病都因痰而起。

然而, 天上的雲霧在陽光照射下就會消散無蹤,人體的痰飲,若元陽(陽氣)旺盛,則陰濕之氣不會凝結,自然也會消散無跡,道理相同。

茲將痰飲在人體的表現分述如下:

  • 在肺部稱為燥痰, 其色白,咳出如米粒,伴隨喘促、寒熱、悲愁等症狀,脈象澀。治療宜用利金丸。

在心曰熱痰,其色赤,結如膠而堅,多煩熱,心痛,口乾,唇燥,喜笑,脈必洪(宜半黃丸)。在脾曰濕痰,其色黃,滑而易出,多倦怠,軟弱喜臥,腹脹食滯,脈必緩(宜白朮丸,)或挾虛(宜六君子湯),挾食(宜保和丸),挾暑(宜消暑丸,)挾驚(宜妙應丸),各宜從脾分治。

在肝曰風痰,其色青,吐出如沫,多泡,四肢悶滿,躁怒,二便閉,脈必弦(宜川芎丸加半夏、南星,防風丸)。在腎曰寒痰,其色有黑點,吐出多稀,多小便急痛,足寒逆,心恐怖,脈必沉(宜胡椒理中丸或加星、半)。此痰之由於五臟者也。若由於外感而生者,一曰風痰,多癱瘓奇症,頭風眩暈,暗風悶亂,或搐搦瞤動(宜青洲白圓子)。

白話文:

痰在心臟,稱為熱痰,顏色發紅,凝結如膠般堅硬,常伴隨煩熱、心痛、口乾、唇燥,喜愛發笑,脈象必定洪大有力。

(宜服用半黃丸)

痰在脾臟,稱為濕痰,顏色偏黃,滑膩易於排出,常伴隨倦怠、虛弱嗜睡、腹脹食滯,脈象必定緩慢。

(宜服用白朮丸,若體虛,宜服用六君子湯,若食積,宜服用保和丸,若暑熱,宜服用消暑丸,若驚恐,宜服用妙應丸,各需針對脾臟分治。)

痰在肝臟,稱為風痰,顏色偏青,吐出如同泡沫,四肢沉悶飽脹,躁怒,大小便不通暢,脈象必定弦急。

(宜服用川芎丸加半夏、南星,或服用防風丸。)

痰在腎臟,稱為寒痰,顏色帶有黑色斑點,吐出多稀薄,常伴隨小便急痛、足寒、心驚恐,脈象必定沉細。

(宜服用胡椒理中丸,或加星、半夏。)

若痰由於外感而生,稱為風痰,常伴隨癱瘓、奇症、頭痛眩暈、暗風悶亂,或抽搐、痙攣、眼球震顫。

(宜服用青洲白圓子。)

二曰寒痰,即冷痰也,骨痹,四肢不舉,氣刺痛,無煩熱,凝結清冷(宜溫中化痰丸、溫胃化痰丸)。三曰濕痰,身重而軟,倦怠困弱(宜山精丸、三仙丸)。四曰熱痰,即火痰也,多煩熱燥結,頭面烘熱,或為眼爛喉閉,癲狂嘈雜,懊憹怔忡,其色亦黃(宜清氣化痰丸、清熱導痰湯)。

五曰郁痰,即火痰鬱於心肺間,久則凝滯胸膈,稠黏難咯,多毛焦,咽乾,口燥,咳嗽喘促,色白如枯骨(宜節齋化痰丸)。六曰氣痰,七情鬱結,痰滯咽喉,形如敗絮,或如梅核,咯不出咽不下,胸膈痞悶(宜清火豁痰丸)。七曰食痰,飲食不消,或挾瘀血,遂成窠囊,以至痞滿不通(宜黃栝蔞丸)。

白話文:

第五種痰叫做郁痰,也就是火痰停留在心肺之間,時間久了就會凝結在胸膈部位,痰液黏稠難以咳出,經常伴隨頭髮乾枯、咽喉乾燥、口乾舌燥、咳嗽氣喘等症狀,痰液顏色偏白,像枯骨一樣。這種情況適合服用節齋化痰丸。

第六種痰叫做氣痰,是由於七情鬱結導致痰液停留在咽喉,形狀像破棉絮,或像梅核大小,既咳不出來也咽不下去,胸口感覺悶堵。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清火豁痰丸。

第七種痰叫做食痰,是由於飲食積滯不消化,或夾雜瘀血,形成痰塊堵塞,導致腹部脹滿不通。這種情況適合服用黃栝蔞丸。

注意

八曰酒痰,因飲酒不消,或酒後多飲茶水,但行酒,次日即吐,飲食不美,嘔吐酸水等症(宜瑞竹堂化痰丸)。九曰驚痰,因驚痰結成塊在胸腹,發則跳動,痛不可忍,或成癲癇,在婦人多有此症(宜妙應丸)。以上如風寒濕火等痰,雖與五臟所發者或有相似,然內因與外因畢竟有別。

此外,又有相火咳血痰(宜滋陰清化丸)。胃熱鬱結臭痰(宜清胃湯加減用)。鬱氣凝聚成塊痰(宜清氣化痰丸)。脾氣不運柔痰(宜參朮健脾丸)。骨節空處結核痰(宜滾痰丸)。風氣發湧所生白沫潮痰(宜生鐵落湯)。鬱火凝結,久成痰毒(宜先服舟車神佑丸,次服尋痰湯)。

白話文:

八曰酒痰,意思是因為過量飲酒導致消化不良,或者在飲酒後再大量飲用水,這種情況下,第二天會出現嘔吐現象,食慾不振,並伴有嘔吐酸水的情況(適合使用瑞竹堂化痰丸進行治療)。九曰驚痰,指的是由於驚嚇而導致的痰塊在胸部或腹部形成,發作時會有跳動感,疼痛難忍,或者引發癲癇症狀,在女性中比較常見(適合使用妙應丸進行治療)。

這些病症雖然可能和五臟發病時的痰症有類似之處,但內因和外因還是有所區別。此外,還有一種是因為相火過旺引起的咳血痰(適合使用滋陰清化丸進行治療),胃熱導致的積聚惡臭的痰(適合使用清胃湯加減用進行治療),鬱氣聚集形成的塊狀痰(適合使用清氣化痰丸進行治療),脾氣運轉不順導致的柔軟痰(適合使用參朮健脾丸進行治療),骨節空洞處結成的痰塊(適合使用滾痰丸進行治療),風氣興起導致的白色泡沫痰(適合使用生鐵落湯進行治療),以及長期的鬱火凝結形成的痰毒(首先使用舟車神佑丸,然後使用尋痰湯進行治療)。

勞損所生,如雞蛋白痰,即俗所謂白血(宜金匱腎氣丸加消痰藥)。心膽被驚,神不守舍,或痰迷心竅,妄言妄見(宜壽星丸)。風痰注痛,或在腰腳,或在手臂(宜躑躅花丸)。上膈風熱痰實(宜桔梗蘆散)。頑痰壅遏胸膈,久而不化(宜青綠丸)。胸胃中有痰,頭痛不欲食(宜礬吐法)。

痰血凝聚,致成結胸(宜紫芝丸)。陰虛火動生痰,不堪用燥劑(宜五味天冬丸)。中脘氣滯,痰涎煩悶,頭目不清(宜三仙丸)。種種不一,總由氣血陰陽,升降怫逆而成。雖然同焉是物,稠黏者為痰,清稀者即為飲。飲有八:一曰留飲,水停心下,背冷如手掌大,或短氣而渴,四肢歷節痛,脅痛引缺盆,咳嗽轉甚,脈沉是也,久則骨節蹉跌,恐致癲癇也(宜導痰湯)。二曰痰飲,水走腸中,轆轆有聲是也(宜苓桂朮甘湯)。

白話文:

勞累損傷導致的痰症,就像雞蛋蛋白一樣,俗稱白血,可用金匱腎氣丸加上化痰藥物治療。心膽受驚嚇,精神恍惚,或痰迷心竅,胡言亂語,可服用壽星丸。風痰引起疼痛,可能在腰腿,也可能在手臂,可服用躑躅花丸。上膈有風熱痰實,可服用桔梗蘆散。頑固痰阻礙胸膈,久久不化,可服用青綠丸。胸胃中有痰,頭痛食慾不振,可服用礬吐法。

痰血凝結,導致胸部結塊,可服用紫芝丸。陰虛火旺生痰,不能使用燥熱的藥物,可服用五味天冬丸。中脘氣滯,痰涎阻塞,頭昏眼花,可服用三仙丸。痰症的種類繁多,總是由氣血陰陽升降失調所致。雖然都是痰,但濃稠的叫痰,稀薄的叫飲。飲有八種:第一種叫留飲,水停留在心臟下方,背部冰冷如手掌大小,或呼吸短促卻口渴,四肢關節疼痛,脅肋疼痛引向鎖骨,咳嗽加重,脈象沉細,久而久之會導致骨節痠痛,甚至癲癇,可服用導痰湯治療。第二種叫痰飲,水進入腸道,咕嚕咕嚕作響,可服用苓桂朮甘湯治療。

三曰癖飲,水癖在兩脅下,動搖有聲是也(宜十棗湯、三花神佑丸)。四曰溢飲,水流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是也(宜大青龍湯)。五曰懸飲,飲後水流脅下,咳唾引痛是也(宜十棗湯)。六曰伏飲,膈滿嘔吐,喘咳寒熱,淚出,惡寒,腰背痛,身瞤惕是也(宜倍術丸)。

七曰支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形如腫是也(宜五苓散)。八曰流飲,飲水流行,遍體俱注無定在是也(宜三花神佑丸)。此外又有飲食胃寒,或飲茶過多,致成五飲及酒癖(宜薑桂丸)。或患支飲,時苦冒眩(宜澤瀉湯)。飲癖,嘔酸嘈雜,脅痛食減(宜蒼朮丸)。

白話文:

一、嗜酒症,水癖會出現於兩側肋骨下方,有搖晃發出聲音的情況(適合使用十棗湯、三花神佑丸)。

二、過量飲水,水分會流遍四肢,應出汗而不出汗,身體感到沈重(適合使用大青龍湯)。

三、懸飲,飲食後水分會流到肋骨下方,咳嗽和嘔吐會引起疼痛(適合使用十棗湯)。

四、潛伏飲,胸悶嘔吐,喘息發燒,流淚,畏寒,腰背疼痛,全身震顫(適合使用倍術丸)。

五、支飲,咳嗽和呼吸困難,需要倚靠著喘息,呼吸急促,無法平躺,外觀像腫脹(適合使用五苓散)。

六、流飲,飲水後迅速流遍全身,沒有固定的位置(適合使用三花神佑丸)。

此外,還有一種飲食胃寒,或者飲茶過多,導致五飲及酒癖(適合使用薑桂丸)。或患有支飲,時常頭暈目眩(適合使用澤瀉湯)。飲癖,嘔吐酸味,腹脹食慾減少(適合使用蒼朮丸)。

冷飲過度,遂令脾胃氣弱,不能消化,飲食入胃,皆變成冷水,反吐不停(宜赤石脂散)。種種不一,總由飲食水漿,乘時失度而成。雖然,曰痰曰飲之外,又有非痰非飲,時吐白沫,不甚稠黏者,脾虛不能攝液,故涎沫自出也(宜六君子湯加生薑、益智仁或以半夏、乾薑等分,為末服之)。又有時吐酸水,非關食滯者,必由停飲所致也(宜蒼半苓陳湯)。

白話文:

如果過度飲用冷飲,就會導致脾胃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吃進去的食物到了胃裡,都變成冷水,不斷嘔吐出來(建議服用赤石脂散)。

各種嘔吐的原因不一,總歸都是因為飲食和水漿沒有適時適量地食用而造成的。

雖然我們說嘔吐的原因是痰飲,但也有些情況既不是痰也不是飲,會吐出稀薄的白沫,這時是因為脾虛不能收攝津液,所以涎沫自然流出來(建議服用六君子湯,加入生薑和益智仁,或者用半夏、乾薑等分研末服用)。

還有些時候,會吐出酸水,這不是因為食物積滯,而是由於停滯的飲水所造成的(建議服用蒼半苓陳湯)。

又有嘔清水者,渴欲飲水,水入即吐,此名水逆也(宜五苓散)。又有痰極腥臭,或帶膿血者,必肺胃癰也(肺宜清金飲,胃宜葵根湯)。凡此皆痰飲之屬也,要之,治痰治飲,不外理脾理氣兩法。蓋脾胃健運自無痰,故曰治痰先理脾胃。氣道順,津液流通亦無痰,故曰治痰必理氣。

但昔人云:脾喜溫燥,惡寒潤,宜以二朮、星、夏為要藥矣;肺喜涼潤,惡溫燥,宜以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為要藥矣。旨哉斯言,其誠有不可混治者乎。然而土能生金,金不能助土,脾痰斷不可用肺藥,肺痰稍助脾以生肺,痰自益消也,是在臨症時消息之可耳。

白話文:

如果病人嘔吐清水,口渴卻喝水就吐,這是水逆,要用五苓散。如果痰很濃,有腥臭味,甚至帶膿血,那就是肺胃癰,肺要用清金飲,胃要用葵根湯。這些都是痰飲的症狀,治療痰飲,不外乎理脾理氣兩種方法。因為脾胃功能健全,就不會產生痰,所以說治療痰要先理脾胃。氣道通暢,津液流通,也就不會產生痰,所以說治療痰一定要理氣。

古人說脾喜溫燥,不喜寒潤,所以要以二朮、星、夏等藥材為主;肺喜涼潤,不喜溫燥,所以要以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等藥材為主。這些話很有道理,不可混淆。雖然脾土能生金肺,但金肺無法幫助脾土,所以脾痰不能用肺藥,而肺痰可以稍微用點脾藥幫助肺,這樣痰就能慢慢消散,關鍵是要在診察病人時靈活運用。

【脈法】仲景曰:脈雙弦者,寒也;偏弦者,飲也。又曰: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又曰:脈沉而弦者,此懸飲內痛。又曰:脈浮而細滑者傷飲。《提綱》曰:痰脈弦滑。《三因》曰:飲脈皆弦微沉滑。丹溪曰:久得澀脈,必費調理,以痰膠固,脈道阻塞也。《醫鑑》曰:脈沉弦細,謂大小不勻,俱痰飲為病也。

【痰涎飲不同】《直指》曰:伏於包絡,隨氣上浮,客肺壅嗽而發動者痰也。聚於脾元,隨氣上溢,口角流出而不禁者涎也。惟飲生於胃腑,為嘔為吐,此則胃家之病。又曰:水與飲同出而異名,人惟脾土有虧,故所飲水漿,不能傳化,或停心下,或聚脅間,或注經絡,或溢膀胱,往往因此成疾。又曰:飲者,因飲水不散而成病;痰者,因火炎熏灼而成疾;故痰稠濁,飲清稀。

白話文:

【脈法】張仲景說:脈象兩邊都強硬,表示體內有寒邪;如果只有一邊強硬,則表示有飲食問題。他又說:肺部的飲食問題不會表現出強硬的脈象,只是會感到呼吸困難和喘息。又說:脈象深沈且強硬,表示體內有懸飲,即胸部的疼痛。又說:脈象浮起且細膩滑潤,是飲食傷害的徵兆。《醫學提綱》指出:痰症的脈象會表現為弦滑。《三因方》則提到:飲症的脈象都呈弦微沈滑。朱丹溪認為:長期得到乾澀的脈象,必定需要調整和治療,因為這是因為體內的痰液黏滯,導致脈管阻塞。《醫鑑》說:脈象深沈、弦硬細膩,這表示體內的水氣和飲食都處於不均衡狀態,都是由痰飲造成的疾病。

【痰涎飲不同】《直指》解釋:痰液隱藏在包絡中,隨著氣流上升,阻塞肺部引起咳嗽。涎則是聚集在脾臟,隨著氣流上升,從口腔或鼻孔流出。飲食則是產生於胃部,會引起嘔吐或吐瀉,這是胃部的疾病。它還提到:水和飲食雖然同源,但有不同名稱,人們如果脾臟功能不足,飲用的水漿無法正常轉換,可能會在心下停留,或者聚集成脅部的積水,或者流入經絡,或者溢出膀胱,經常因此導致疾病。它進一步解釋:飲食是因為飲用水沒有散開而引起的疾病;痰液是因為火熱蒸騰而引發的疾病;所以痰液會比較稠厚,飲食則比較清澈。

【痰飲藥宜分治】繆仲淳曰:夫痰之生也,其出非一,藥亦不同,由於陰虛火炎,上迫乎肺,肺氣熱,則煎熬津液,凝結為痰,是謂陰虛痰火,痰在於肺,而本於腎,治宜降氣清熱,益陰滋水,法忌辛溫燥熱補氣等藥。

由於脾胃寒濕生痰,或飲啖過度,好食油麵豬脂,以致脾氣不利,壅滯為痰,甚至流於經絡,皮裡膜外,或結塊,或不思食,或徹夜不眠,或卒然眩僕,不知人事,或發癲癇,或昔肥今瘦,或叫呼異常,或身重腹脹,不便行走,或泄瀉不止,或成癱瘓,種種怪症,皆痰所為,故昔人云:怪病多屬痰,暴病多屬火,有以夫,此病在脾胄,無關肺腎,治宜燥脾行氣,散結軟堅,法忌滯膩苦寒濕潤等藥,及諸般厚味。

白話文:

痰飲藥宜分治

繆仲淳說:痰的形成,原因不只一種,用藥自然也不一樣。

若因陰虛火炎,上逼肺部,肺氣熱,就會煎熬津液,凝結成痰,這就是陰虛痰火。痰雖然在肺,但根源在腎,治療應以降氣清熱、益陰滋水為主,忌用辛溫燥熱補氣等藥物。

若因脾胃寒濕生痰,或是飲食過度,喜食油膩、肥肉,導致脾氣不利,阻塞成痰,甚至蔓延到經絡,皮肉之間,形成腫塊,或食慾不振,或徹夜難眠,或突然昏迷失去意識,或發癲癇,或身體消瘦,或發出奇怪的聲音,或身體沉重腹脹,行動不便,或腹瀉不止,或變成癱瘓,等等各種奇怪的病症,都是痰引起的。

因此古人說:怪病多屬痰,暴病多屬火,的確有道理。這些病症出現在脾胃,與肺腎無關,治療應以燥脾行氣、散結軟堅為主,忌用滯膩苦寒濕潤等藥物,以及各種油膩厚味的食物。

由於風寒之邪,鬱閉熱氣在肺,而成痰嗽齁喘,病亦在肺,治宜豁痰除肺熱藥中加辛熱辛溫,如麻黃、生薑、乾薑之屬以散外寒,則藥無格拒之患,法忌溫補酸收等藥。病因不齊藥亦宜異,利潤,利燥及利發散,各有攸當,非可混而施也。

夫世每以痰飲混稱,藥亦混投,殊不知痰之與飲,其由來正自有別,其狀亦殊,痰質稠黏,飲惟清水,特其色有異,或青或黃,或綠或黑,或如酸漿,或伏於腸胃,或上支胸脅,刺痛難忍,或流於經絡四肢,則關節不利。支飲上攻,為心痛,為中脘痛,甚則汗出,為嘔吐酸水、苦水、黃水等。

白話文:

由於受到風寒邪氣的影響,使得熱氣在肺部積聚,導致咳嗽、喘息等症狀。疾病主要發生在肺部,治療應當使用能清熱化痰的藥物,並加入具有溫和刺激性的藥物,例如麻黃、生薑、乾薑等,以散去外部的寒氣,避免藥物被抵抗。治療時應當避免使用溫補、酸收等藥物。病因不同,藥物選擇也應當有所區分,對於通利、通燥和通發散的藥物,各有其適應症,不可混用。

人們常常將痰和飲混淆,藥物也隨意混合使用,其實痰和飲的來源和表現形式是不同的。痰的性質濃稠且黏滯,飲則僅是清水,只是顏色有所不同,可能是青色、黃色、綠色或者黑色,或者是酸味的汁液,或者藏於腸胃,或者上衝至胸脅,引發刺痛,難以忍受。或者流至經絡和四肢,造成關節活動不靈活。支飲上沖,會引起心痛,中脘痛,嚴重時會出汗,甚至出現嘔吐酸水、苦水、黃水等症狀。

種種各異,或發寒熱,不思飲食,及不得安眠,皆其候也。此症多因酒後過飲茶湯,則水漿與腸胃中飲食濕熱之氣凝而為飲,或因情抱抑鬱,飲食停滯,不得以時消散,亦能成飲。總之,必由脾胃有濕,或脾胃本虛,又感飲食之濕,則停而不消,此飲之大略也,治宜燥濕利水,行氣健脾為主,乃為得也。

其藥大都以半夏、茯苓、白朮、人參為君,佐以豬苓、澤瀉以滲泄之,白豆蔻、陳皮以開散之,蘇梗、旋覆以通暢之,東垣五飲丸中有人參,其旨概可見矣。

白話文:

各種症狀都有所不同,可能是發寒發熱、食慾不振、無法安睡,這些都是可能的表現。這種病症通常是因為酒後過量喝茶,導致水份和腸胃中的食物濕熱之氣凝結在一起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因為情緒抑鬱,飲食停滯,無法及時消化而形成。總之,一定是脾胃有濕氣,或是脾胃本身虛弱,又受到飲食的濕氣影響,導致停滯不消化,這就是水腫的大致原因。治療要以燥濕利水、行氣健脾為主,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常用的藥物大多以半夏、茯苓、白朮、人參為主藥,輔以豬苓、澤瀉來利尿滲濕,白豆蔻、陳皮來開散,蘇梗、旋覆來通暢。東垣的五飲丸中也有加入人參,其作用和目的也大致可以從這些藥物中看出來。

【痰病似邪祟】東垣曰:血氣者,人之神也,神氣虛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氣兩虛,痰客中焦,妨礙升降,不得運用,致十二官失職,視聽言動,皆有虛妄,以邪治之,必死,先宜多飲姜,鹽湯探吐,或多灌竹瀝、香油,次服消痰藥餌。

【辨痰色】《入門》曰:寒痰清,濕痰白,火痰黑,熱痰黃,老痰膠。

【痰飲原由症治】丹溪曰,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菸灰黑色。又曰:凡病百藥不效,關脈伏而大者,痰也,控涎丹下之。又曰:脾虛不能剋制腎水,多唾痰,唾而不咳者。宜八味丸。又曰:大病後多唾痰,此胃冷也。又曰:病人多唾白沫,乃胃口上停寒也。又曰:凡病久淹延,卒不死者,多因食積痰飲所致。

白話文:

【痰病似邪祟】東垣說:血液和氣息是人的靈魂,當靈魂氣息虛弱,邪氣就容易侵入,這是有可能的。然而,如果血液和氣息都虛弱,痰液停留在中焦(身體的中間部分),影響了升降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導致十二官失常運作,視覺、聽力、語言和行動都有誤差。如果用錯誤的方法來對付這種情況,必定會使病情加重至無法輓回的地步。首先,應多喝加了薑和鹹水的湯來催吐,或者多喝竹瀉、香油,接著服用能消除痰液的藥物。

【辨別痰的顏色】《入門》提到:寒痰呈清澈狀,濕痰呈白色,火痰呈黑色,熱痰呈黃色,老痰則像膠狀。

【痰飲的本質和治療】丹溪指出,凡是出現痰液的人,眼周和眼下的部位可能會出現煙灰般的黑色。他還說,如果各種藥物治療都不見效,脈搏沈而大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有痰。此時,可以使用控涎丹來排除痰液。他又提到,脾虛不能剋制腎水,導致多吐痰,且無咳嗽的情況,應使用八味丸進行治療。此外,大病後出現多吐痰的情況,是因為胃部寒冷所引起。再者,病人多吐白色的泡沫,這是因為胃口上方有寒氣停留。最後,疾病長期拖延,最終卻未死亡的病例,往往是由於食積和痰飲的問題所導致。

所以然者,因胃氣亦賴痰積所養,飲食雖少,胃氣卒不便虛故也。又曰:痰在膈上必用吐法,瀉亦不能去,脈浮者宜吐,膠固稠濁者必用吐。又曰:痰在經絡中,非吐不可,此中就有發散之意,不必在出痰也。又曰:凡用吐藥,升提其氣,便吐也。又曰:氣實痰熱結者,難治。

《入門》曰:一切痰症,食少,肌色如故。一切水症,脅硬,心下怔忡。又曰:痰新而輕者,味淡色清白稀薄;久而重者,黃濁稠黏凝結,咯不出,漸成惡味,酸辛腥臊鹹苦,甚至帶血而出。但痰症初起,頭痛發熱,類外感表症,久則潮咳夜重,類內傷陰火,痰飲流注,支節疼痛,又類風症。但痰症胸滿食減,肌色如故,脈滑不勻不定為異耳。

白話文:

這是因為胃氣也依靠痰積滋養,即使飲食減少,胃氣也不會馬上虛弱。另外,痰停留在膈膜上,必須用吐法,瀉法無法去除,脈象浮的病人適合吐法,痰液稠濁粘膩的也必須用吐法。痰停留在經絡中,只有吐法才能去除,這裡雖然說「吐」,但其實也包含發散的意思,不一定非要吐出痰液不可。凡是用吐藥,都能提升氣機,促使痰液吐出。氣實痰熱凝結的病人,治療起來很困難。

《入門》中記載:所有痰症的病人,雖然飲食減少,但面色卻依然如常。所有水腫的病人,脅肋硬痛,心下悸動不安。另外,痰症初期,痰液輕,味道淡,顏色清白稀薄,質地稀疏;久而久之,痰液變得沉重,顏色黃濁,質地稠黏凝結,咳不出來,逐漸變得難聞,有酸、辛、腥、臊、鹹、苦等味道,甚至帶血吐出。但痰症初期,頭痛發熱,類似外感表證,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潮咳,夜間加重,類似內傷陰火,痰飲流注,四肢關節疼痛,又類似風症。不過痰症會出現胸悶、食慾減退,面色如常,脈象滑而無定,這才是痰症的特點。

又曰:俗云十病九痰,誠哉斯言。又曰:痰厥者,皆因內虛受寒,痰氣阻塞,手足厥冷麻痹,暈倒,脈沉細也。《回春》曰:凡臂難,遍身骨節痛,坐臥不寧,痰入骨也。又曰:眼黑而行步吟呻,舉動艱難,入骨痰也,其症必遍身骨節痛,眼黑,面土色,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風濕痰也。

眼黑氣短促者,驚風痰也。眼黑頰赤,或面黃者,熱痰也。咯之不出者,痰結也。脅下痛,作寒熱,咳嗽氣結亦痰結。《局方》曰:胸中有寒,則喜唾痰。《資生經》曰:痰涎病不一,惟癆瘵有痰為難治,最宜早灸膏肓、四花穴。《全嬰方》曰:肺胃虛則生黏痰,痰涎滯咽喉,如曳鋸聲,時或瘛瘲。

白話文:

古人曾說:「俗語常言十種疾病中,有九種是由於痰引起的,這句話確是至理名言。」又說:「出現痰厥的情況,通常是因為身體內部虛弱,受到寒冷侵襲,使得痰氣堵塞,導致四肢冰冷、麻木,甚至昏倒,脈搏微弱。」《回春》一書提到:「手臂難以活動,全身關節疼痛,坐立不安,這些都是由於痰進入骨頭所導致的症狀。」又說:「眼睛發黑,行走時呻吟,行動困難,這些都是由深入骨髓的痰引起的。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會感到全身關節疼痛,眼睛發黑,臉色灰暗,四肢萎縮無力。」

「眼睛發黑,呼吸急促,可能是受到驚嚇後產生的痰。」「眼睛發黑,面頰紅腫,或者面色發黃,這可能與熱痰有關。」「咳不出來的痰,表示痰已經凝結。」「肋骨下方疼痛,伴有寒熱交替,咳嗽和呼吸困難,這些都可能是痰結造成的。」《局方》中提到:「如果胸部有寒氣,人會喜歡吐出痰液。」《資生經》指出:「痰涎病的類型很多,其中癭瘤和肺癆是最難治療的,特別適合早期進行膏肓和四花穴的灸療。」《全嬰方》則提到:「肺和胃若虛弱,就會產生黏稠的痰液,痰液阻塞在咽喉,像是被鋸子拖拉的聲音,時常出現抽搐現象。」

或因吐瀉所致,脾虛肺亦虛,痰涎流溢,變成癲癇,尤為難治。《得效》曰:有痰飲流注者,人忽胸背手腳腰隱痛不可忍,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時時走易不定,不可便用風藥,及妄施針灸。

亦不可疑為風毒結聚欲為癰,亂用藥貼,此乃痰涎伏在心膈上下,變為此疾,能令人頭痛難舉,神昏意倦,多睡,食少味,痰唾稠黏,夜間喉中如鋸聲,多流涎,手足冷痹,氣脈不通。亦不得認為癱痿,凡有此疾,只服控涎丹,其疾如失。丹溪曰:有痰核塊者,人身上中下,有塊如腫毒,多在皮裡膜外,此因濕痰流注。

作核不散,問其平日好食何物,用藥吐下之,方用消痰散核之劑,如二陳湯,加大黃、連翹、柴胡、桔梗、薑黃連、白芥子,水煎,入竹瀝,多服自消。《醫鑑》曰:痰飲流注於胸背頭項腋胯腰腿手足,聚結腫硬,或痛或不痛,按之無血潮,雖或有微紅,亦淡薄不熱,堅如石,破之無膿,或有薄血,或清水,或如紫汁。

白話文:

第一段

有些人因為嘔吐腹瀉導致脾胃虛弱,肺氣也虛弱,痰液過多,溢流出來,進而演變成癲癇,這種情況尤其難治。 《得效》中記載:如果有人出現痰飲流注的症状,會突然感到胸背、手腳、腰部隱隱作痛,痛得難以忍受,連筋骨都牽扯著痛,坐立不安,經常走動,無法安穩下來。 這種情況下,不能隨便使用祛風藥物,也不能隨便針灸。

第二段

也不能誤以為是風毒聚集,想要化膿,而亂用藥貼。 實際上,這是痰液停留在心臟和膈膜上下,轉變而成的疾病。 會讓人頭疼得抬不起頭,神志昏迷,倦怠乏力,嗜睡,食慾不振,味覺淡薄,痰液濃稠黏膩,夜間喉嚨像鋸子摩擦一樣,流口水,手腳冰冷麻木,氣血不通。 也不可誤以為是癱瘓。 凡是患有這種疾病的,只要服用控涎丹,就能快速痊癒。 丹溪先生說:如果有痰核塊的症状,人體上下都有像腫毒一樣的硬塊,大多在皮膚和肌肉之間,這是因為濕痰流注形成的。

第三段

痰核無法自行散去,詢問患者平時喜歡吃什麼,用藥物吐瀉,再使用消痰散核的藥方,例如二陳湯,加入大黃、連翹、柴胡、桔梗、薑黃、白芥子,水煎,加入竹瀝,多喝就能自行消散。 《醫鑑》中記載:痰飲流注到胸背、頭項、腋窩、胯骨、腰、腿、手腳,聚集在一起,腫脹堅硬,有的痛有的不痛,按壓時沒有血流,即使有微微發紅,也是顏色淡薄,不發熱,堅硬如石,破開後沒有膿液,有的會流出少量血,有的會流出清水,有的像紫色的汁液。

又有壞肉如敗絮,或如瘰癧,在皮肉間如雞卵可移動,軟活不硬,惟覺咽喉痰結,作寒作熱。《回春》曰:渾身有腫塊,或骨體串痛,都濕痰流注經絡也。

【痰火導引】《保生秘要》曰:伸足坐定,以雙手掐兒訣撐起,用力低頭,躬身而下,扳足尖三次,如訣,用力而起,咽津下降幽闕,躬起二十四回,守運後功。

【運功】《保生秘要》曰:取靜千晌,用十六字提咽指腰存想,念茲在茲,次運尾閭八九度,入靜,自然痰火自降。

白話文:

第一段

又有壞肉,像是破爛的棉絮,或像瘰癧一樣,在皮肉之間像雞蛋般可移動,軟軟的並不堅硬。只覺得咽喉有痰結,時而發寒時而發熱。《回春》一書說:全身有腫塊,或者骨頭疼痛,都是濕痰流注經絡造成的。

【痰火導引】

《保生秘要》一書說:伸直雙腿坐定,用雙手掐著兒訣撐起,用力低頭,彎下身體,扳動腳尖三次,按照訣竅用力起身,咽下唾液,使其下降到幽闕(肚臍上方),彎起身體二十四次,保持運功后的狀態。

【運功】

《保生秘要》一書說:找個安靜的地方坐著,靜思千晌,用“提咽指腰存想”十六字口訣提神,專心致志,接著運轉尾閭八九度,進入靜定狀態,自然痰火就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