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 (1)
卷二 (1)
1. 諸氣源流
諸氣,肺病也。經曰:肺主氣。又曰:諸氣皆屬於肺。凡人清純元氣,與血流行,循環無端,若衝擊橫行於臟腑間,而為痛、為痞滿、為積聚等病者,氣失其平也。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極則伏。若感氣,肺脈必洪大。若動怒,肝脈亦必洪。軒岐分九氣,喜怒勞思悲恐驚寒暑,喜則氣緩,怒則氣逆,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悲則氣沮,恐則氣凝,驚則氣亂,寒則氣收,暑則氣泄。又喜恐驚屬心腎膽,過則耗散真氣,怔忡、健忘、失志,不足諸證作。
怒憂思屬肝脾肺,過則鬱抑邪氣,癲狂、噎膈、腫脹、疼痛,有餘諸證作(以上諸症治法,各詳本條內)。法宜高者抑之,下者與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驚者平之,勞者和之,然後諸氣可得而治也。古人云:人有病在七情,非藥可治也,還即以情治之。此旨甚微。醫者亦所宜審,如恐可治喜,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
白話文:
肺是人體的主氣之臟,掌管著人體的所有氣息。若人體的元氣與血液運行失衡,在臟腑間衝擊橫行,就會出現疼痛、痞滿、積聚等病症,這是因為氣失其平。若脈象沉伏,則表示氣極而藏於內;若感受外邪,則肺脈會變得洪大;若動怒,則肝脈也會變得洪大。古人將人體的氣分為九種:喜、怒、勞、思、悲、恐、驚、寒、暑。不同的情緒會影響氣的運行,例如喜則氣緩,怒則氣逆,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悲則氣沮,恐則氣凝,驚則氣亂,寒則氣收,暑則氣泄。其中,喜、恐、驚會損耗心、腎、膽的真氣,導致心悸、健忘、失志等症狀;怒、憂、思則會影響肝、脾、肺,導致癲狂、噎膈、腫脹、疼痛等症狀。治療這些病症,應根據氣的狀態,採取不同的方法,例如高者抑之,下者與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驚者平之,勞者和之。古人認為,人的病症常常源於七情,單靠藥物無法根治,需要以情治之。醫者應細心觀察病人的情緒,例如用恐懼來治療喜悅,用死亡來驚嚇病人,以達到治病的效果。
悲可治怒,以愴悴甘楚之言感之。喜可治憂,以謔浪褻狎之言調之。怒可治思,以汙辱欺妄之言觸之。思可冶恐,以慮彼忘此之言奪之。此足救醫藥之所不逮者。溪云:氣有餘便是火。蓋言邪氣有餘,非言元氣也。經云:壯火食氣。亦謂邪氣之實而壯者,能耗元氣,宜稍清之,使有餘之邪,不為元氣之害(宜黃芩、山梔、黃連、生地、黃柏、連翹等)。
但苦寒之藥,施於邪氣有餘者方可,若元氣不足,邪氣有餘,苦寒之品,最傷脾胃,切勿妄投。總之,用藥有四法:氣虛當補(宜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河車、炙草),氣升當降(宜蘇子、橘紅、烏藥、枇杷葉,重則降香、沉香,氣逆當調(宜木香、白蔻仁、砂仁、香附、陳皮),氣實當破(宜枳殼、枳實、青皮、檳榔、厚朴)。循是四法,再能各因病症而治之,自無不效矣。
白話文:
悲情可以治療怒氣,可以用悲傷、憔悴和甘甜的話語來感化對方。喜悅可以治療憂愁,可以用戲謔、輕鬆、親密的話語來調節。怒氣可以治療思慮,可以用侮辱、欺騙、虛假的話語來觸發。思慮可以治療恐懼,可以用考慮遠方而忘記眼前事情的話語來奪取。這些方法足以補救醫藥無法達到的效果。
溪雲說:「氣有餘便是火」,這是指邪氣過盛,而不是指本元之氣。經典上說:「壯火食氣」,也就是說邪氣過盛,消耗本元之氣,應該稍微清涼一些,讓過剩的邪氣不會傷害到本元之氣(例如黃芩、山梔、黃連、生地、黃柏、連翹等)。
但是,苦寒的藥物只適用於邪氣過盛的情況,如果本元之氣不足,邪氣過盛,苦寒的藥物最傷脾胃,千萬不要隨便使用。總而言之,用藥有四種方法:氣虛時應該補充(例如人參、黃耆、白朮、茯苓、河車、炙草),氣升時應該降下(例如蘇子、橘紅、烏藥、枇杷葉,嚴重時用降香、沈香),氣逆時應該調和(例如木香、白蔻仁、砂仁、香附、陳皮),氣實時應該破除(例如枳殼、枳實、青皮、檳榔、厚朴)。遵循這四種方法,再根據病情進行治療,自然沒有不見效的。
所謂病因若何?有病人自覺冷氣從下而上者,非真冷也,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陽亢陰微,火極似寒者(宜六味丸)。有氣結,痰在喉間吞吐不得,膈痞嘔惡者(宜四七湯)。有氣虛,胸中虛痞喜按者(宜補中益氣湯)。有氣逆,上盛下虛,痰盛胸嗌者(宜蘇子降氣湯)。
有氣逆,肋滿積聚脹痛者(宜沉香化氣丸)。有氣收,胸寒上喘,腹脹不和者(宜分氣紫蘇飲)。有氣不宣流,成瘡癤並挫閃腰肋痛者(宜復元通氣散)。有氣聚而不得散者(宜大七氣湯)。有昏迷痰塞,牙緊似中風,但身冷無汗者,急以蘇合丸灌之。再依次服藥(次宜順氣散,再次宜調氣散)。
白話文:
中醫認為,病因有許多種。像是有些人感覺到一股寒氣從下往上冒,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寒冷,而是肝氣上逆,夾雜著心火,導致陽氣過盛,陰氣不足,火盛反而像寒一樣(可用六味丸治療)。有些人氣機不暢,痰滯在喉嚨,吞吐困難,胸口堵塞,想吐(可用四七湯治療)。還有些人氣虛,胸口空虛,按壓時舒服(可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有些人氣逆,上半身氣盛,下半身虛弱,痰多,胸口和咽喉都很不舒服(可用蘇子降氣湯治療)。
有些人氣逆,肋骨兩側脹滿,積聚疼痛(可用沉香化氣丸治療)。有些人氣收縮,胸口寒冷,喘不過氣,肚子脹滿,不舒服(可用分氣紫蘇飲治療)。有些人氣機不流通,導致長瘡、癤,以及腰肋挫傷疼痛(可用復元通氣散治療)。有些人氣機聚積在一起無法散開(可用大七氣湯治療)。有些人昏迷,痰堵塞喉嚨,牙齒咬緊,像中風一樣,但身體寒冷,沒有汗(要趕快用蘇合丸灌下去)。之後再依次服用順氣散和調氣散。
如余痰未平,再換方藥治(宜星香散)。一切氣鬱,總宜以化滯為主(宜木香化滯湯)。
【脈法】仲景曰:脈浮而汗出如珠者,衛氣衰也。又曰: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榮氣不足。又曰,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脈經》曰:寸口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縈縈如蜘蛛絲者,陰氣衰。又曰:代者氣衰,細者氣少,浮而絕者氣欲絕。
《脈經》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又曰:脈沉細動,皆氣痛症。心痛在寸,腹痛在關,下部在尺,脈象顯然。
白話文:
如果痰还没好,就换别的药方治疗,可以用星香散。各种气郁,都要以化解滞气为主,可以用木香化滞汤。
脉象方面,仲景说:脉浮而汗出如珠,是卫气衰弱。又说:寸口脉微而涩,微是卫气衰弱,涩是荣气不足。还说,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脉经》说:寸口脉忽忽如羹上肥者,阳气微弱;萦萦如蜘蛛丝者,阴气衰败。又说:脉代是气衰,脉细是气少,脉浮而绝是气将绝。《脉经》还说:下手脉沉,就知道是气虚。沉到极致就伏气,涩弱难治。如果沉而滑,则是气虚兼痰饮。又说:脉沉细而动,都是气痛的症状。心痛在寸关尺的寸部,腹痛在关部,下部疼痛在尺部,脉象都很明显。
【氣為諸病】子和曰:諸病皆生於氣。諸痛皆因於氣。《回春》曰:風傷氣者為疼痛,寒傷氣者為戰慄,濕傷氣者為腫滿,燥傷氣者為閉結。《直指》曰:人有七情,病生七氣,氣結則生痰,痰盛則氣愈結,故調氣必先豁痰,如七氣湯以半夏主治,官桂佐之,蓋良法也。
又曰:七氣相干,痰涎凝結,如絮如膜,甚如梅核,窒礙於咽喉之間,或中滿艱食,或上氣喘急,曰氣隔,曰氣滯,曰氣秘,曰氣中,以至五積六聚,疝癖癥瘕,心腹塊痛,發則欲絕,殆無往而不至矣,當治以七氣湯、四七湯。
白話文:
人體一切疾病皆源於氣的失衡。各種疼痛都是因為氣的阻滯所致。風邪傷氣會造成疼痛,寒邪傷氣會導致戰慄,濕邪傷氣會引起腫脹,燥邪傷氣則會導致閉塞。人有喜怒哀樂憂思恐七情,病也因七情而生七種病氣,氣結則會產生痰液,痰多則氣更加阻滯,因此調氣必須先化痰,例如七氣湯以半夏為主藥,官桂為輔,是治療氣結的良方。
七種病氣相互影響,痰涎凝結,像棉絮、薄膜一樣,甚至像梅核一樣堵塞在咽喉,或腹脹難以進食,或呼吸急促,稱為氣隔、氣滯、氣秘、氣中,進而發展成五積六聚、疝氣、癖癥、瘕、心腹疼痛,發作時痛不欲生,幾乎無所不至。這時應以七氣湯、四七湯等方藥治療。
【氣逸則滯】《入門》曰:凡人逸則氣滯,亦令氣結。輕者行動而愈,重者橘皮一物湯。
【氣不足病】《靈樞》曰: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鳴。下氣不足,乃為痿厥心悗。
【氣絕候】《靈樞》曰: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連,目連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死矣。六陽氣俱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又曰:六腑氣絕於外者,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下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又曰: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
白話文:
人若過度勞逸就會導致氣滯,嚴重者會導致氣結。輕微者活動活動就能恢復,嚴重者需要服用橘皮一物湯。
氣不足就會生病,邪氣所在之處,皆因氣不足所致。上焦氣不足,腦部就會不充盈,耳朵會鳴響,頭會昏沉,眼睛會昏花。中焦氣不足,大小便就會失調,腸道會鳴響。下焦氣不足,就會出現痿厥、心悸等症狀。
五陰氣都絕了,眼睛就會轉動無力,轉動時會連在一起,眼睛連在一起,代表精神先死,精神先死,離死亡就不遠了。六陽氣都絕了,陰陽就會分離,分離就會導致腠理疏鬆,大量汗液就會流出,因此早晨預測晚上會死,晚上預測早晨會死。六腑氣絕於外,上焦氣就會導致腳縮。五臟氣絕於內,就會出現腹瀉不止,嚴重者手腳麻木。陽氣先絕,陰氣後竭,此人死亡後,身體顏色一定會變青。
陰氣前絕,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黃,脅下溫,心下熱。
中氣,暴病也。凡人暴喜傷陽,暴怒傷陰,憂愁怫意,氣多厥逆,皆能致中氣之病,要惟忿怒為尤甚。蓋怒則氣惟一往,有升無降,便覺痰涎壅塞,牙關緊閉,一時昏倒,不省人事,若以薑湯急灌之,立時可醒。既醒之後,隨症調治,當無不痊。非若中風之病,猝難為之救治也(宜八味順氣散、木香順氣散)。
【脈法】《得效》曰:中風,脈浮、身溫、口多痰涎。中氣,脈沉、身涼、口無痰涎。
【中氣非中風可比】《得效》曰:中風而以中氣藥治之,亦無所傷;中氣而以中風藥治之,禍不旋踵。《入門》曰:中氣,虛者八味順氣散,實者四七湯。《醫鑑》曰:《內經》云無故而暗,氣不至,不治自己,謂氣暴逆也,氣復則已。審如是,雖不服藥亦可。
白話文:
人死之前,陰氣先消失,陽氣後衰竭,這種情況下,屍體的顏色會發黃,腋窩會溫熱,心窩會發燙。
中氣病是一種突然發作的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因為過度喜悅傷陽、暴怒傷陰、憂愁煩悶、氣逆厥逆而引發中氣病,其中尤以憤怒為最。憤怒時,氣機只往上衝,不往下沉,導致痰涎阻塞,牙關緊閉,突然昏倒,失去意識。如果馬上用薑湯灌下去,可以馬上醒過來。醒來之後,根據症狀調理,應該都能痊癒。這不像中風,發作時難以馬上救治。
中氣病和中風病的脈象不同,中風的脈象浮而身體溫熱,口裡有許多痰涎;中氣病的脈象沉而身體冰冷,口裡沒有痰涎。
中風病可以用中氣藥治療,不會有問題;但中氣病用中風藥治療,就會立刻產生惡果。中氣病虛者可以用八味順氣散治療,實者可以用四七湯治療。《內經》說,無緣無故就昏迷,氣機不通,不治療自己,這叫做氣機逆亂,氣機恢復就沒事了。只要確認是中氣病,即使不吃藥也能自行恢復。
上氣,肺病也。經曰:邪在肺,則寒熱上氣。又曰,肺藏氣,氣有餘,則喘咳上氣。蓋由肺經受邪,氣道窒塞,呼多吸少,其息促急也。經言所有餘,只邪氣耳(宜蘇子降氣湯、沉香降氣湯、快氣湯)。
【上氣不治症】《正傳》曰:上氣而面浮腫,肩息,脈浮大者不治。如又加脹,則更甚矣。
下氣,腸胃鬱結病也。蓋惟鬱結,則腸胃之氣不能健運,所納穀食之氣,從內而發,不得宣通,往往上行則多噫氣。上行不快,遠而下行,因復下氣也,此下氣之常症也。經云:夏脈者心也,心脈不及,下為氣泄。此言下氣之原由於臟病者。又云:癲癇癆瘵,若氣下泄不止,必死。以真氣竭絕,腸胃腠理閉塞,故氣不能宣通於腸胃之外,故從腸胃中泄出,此言下氣之原由於真元虛者。經所言,俱非常病也(宜七氣湯)。
白話文:
「上氣」是肺部疾病的表現,經典中提到,當肺部受到邪氣侵襲時,會出現寒熱及呼吸困難的情況。這是因為肺部的氣道被阻塞,導致呼吸困難,表現為喘息及呼吸急促。經典指出,當肺部氣血過盛時,就會出現喘息及呼吸困難。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蘇子降氣湯、沈香降氣湯或快氣湯等藥物來治療。
「上氣不治症」包括上氣且面部浮腫、肩部喘息、脈象浮大等症狀,這些症狀如果不加以治療,情況可能會加重。如果出現腹脹的症狀,那麼情況會更加嚴重。
「下氣」則是腸胃堵塞引起的疾病,當腸胃的氣流通不暢時,消化後的食物氣體無法順利排出,常常會引起打嗝等現象。這類症狀通常表現為上行不通,遠離胃部的氣體向下流動,形成下氣的現象。經典中提到,夏季脈象可能反映心臟問題,心臟功能不佳時,會導致氣體下洩。如果氣體一直下洩,表示真氣耗盡,腸胃和皮膚組織受到閉塞,氣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從而通過腸胃排出。這些情況都不是常見的病症,應該使用七氣湯來治療。
【傷寒亦有下氣】仲景曰:傷寒陽明病,胃中有燥屎者,必轉矢氣,下之即愈。轉矢氣者,氣下泄也。
短氣,元氣虛乏病也,當補氣,不可瀉肺,治法無二(宜加味生脈散)。其氣出多入少者,最為難治(宜拯陰理癆湯加黃耆、白朮)。
【脈法】仲景曰:趺陽脈微而緊,微為虛,緊為寒,微緊相搏,為短氣。《脈經》曰:趺陽脈浮而澀,澀則衛氣虛,虛則短氣。又曰:寸口脈沉,胸中短氣也。
【短氣症治】仲景曰:平人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又曰: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入門》曰:短氣者,呼吸不相接續也,有結胸者,有停水怔忡者,有風濕相搏者,有素弱氣虛者。大抵心腹脹滿者,為實,為邪在裡。心腹濡滿者,為虛,為邪在表。又曰:氣散則中虛,倦怠無力,短氣不足以息,當補中益氣。
白話文:
【傷寒亦有下氣】張仲景說:傷寒病症中的陽明病,如果胃中有乾燥的糞便,那麼一定會產生放屁的現象,排出糞便後就會好轉。放屁是表示體內的氣正在往下排泄。
短氣,是指元氣虛弱的病症,應該補充氣力,不可洩肺,治療方法沒有差異(適合使用加味生脈散)。若出現氣出得多進得少的情況,是最難處理的(適合使用拯陰理癆湯加上黃耆和白朮)。
【脈法】張仲景說:趺陽脈微而緊,微代表虛弱,緊代表寒冷,微緊交織在一起,就是短氣的徵兆。《脈經》提到:趺陽脈浮而澀,澀表示衛氣不足,不足就會導致短氣。又提到:寸口脈沈,胸部會感到短氣。
【短氣症治療】張仲景說:一般人在發燒和發冷後,出現呼吸困難,喘不過氣來,這是因為體內有實質的物質。又說:短氣有輕微的飲食過剩,應當通過尿液排除。《入門》指出:短氣指的是呼吸不連貫,可能有結胸、停水、怔忡、風濕交纏、原本體弱氣虛等情況。總體來說,心腹脹滿是因為實質或邪氣在內部,心腹軟弱是因為虛弱或邪氣在外部。又說:氣散失會導致中間虛弱,疲倦無力,喘不過氣來,應該補充中間的氣力。
少氣,肺腎二經病也。經曰:腎生氣,腎虛則少氣,力言吸吸,骨酸懈惰,不能舉動。又曰:肺藏氣,肺不足則息微少氣。以是知腎虛則氣無所生,既不克壯氣之原,肺虛則氣無由藏,又不克充氣之府。曰少者,獨言所剩無多,虛虛怯怯,非如短氣之不相接續也。知此,則少氣可得而治矣(宜四君子湯、人參黃耆湯、益氣丸)。
【少氣症狀】東垣曰:內傷脾胃,致中氣虛少。易老曰:真氣虛耗,脈弱懶語。《綱目》曰:少氣者,氣少不足以言也。
白話文:
少氣
,是肺經和腎經的病症。經書上說:腎臟生氣,腎虛就會少氣,呼吸微弱,骨頭酸軟無力,無法行動。又說:肺臟藏氣,肺虛則呼吸微弱,氣息短促。由此可知,腎虛則氣無來源,無法壯氣之根源;肺虛則氣無處藏,無法充盈氣之府。所謂「少」是指氣息微弱,僅剩無幾,虛弱無力,與短氣(呼吸急促,氣息不相接續)不同。
明白了這些,少氣就可以治癒了。可以服用四君子湯、人參黃耆湯、益氣丸等方劑。
少氣症狀
東垣(李東垣)說:內傷脾胃,導致中氣虛弱,氣息不足。易老(朱丹溪)說:真氣虛耗,脈搏微弱,說話懶散。本草綱目說:少氣是指氣息不足,以至於無法說話。
氣逆,火病也。故《內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也。又曰:何謂逆而亂?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太悗悶,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默,仰首靜伏。亂於肺,則俯仰喘喝,按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僕。則知逆亂之故,皆由火熱上衝,氣不得順之所致也。然則治逆惟有散火,而散火必先降氣,氣降則火自清,火清而逆自平也(宜退熱清氣湯)。若火盛者,必當以清火為重,兼以理氣,自合治法(宜滋陰降火湯加便香附、茯神、沉香)。
白話文:
「氣逆」是一種火病。古籍《內經》中說:「凡是逆衝上行的症狀,都屬於火。」又說:「什麼是逆亂呢?就是清氣應該在陰,濁氣應該在陽,營氣順著經脈運行,衛氣逆著經脈運行,清濁之氣互相干擾,導致亂於胸中,這就是太悗悶。氣亂於心,就會心煩意亂,低頭靜臥。氣亂於肺,就會呼吸急促,喘息不已,用手按著胸口呼吸。氣亂於腸胃,就會發生霍亂。氣亂於四肢,就會出現四肢厥冷。氣亂於頭部,就會出現厥逆,頭重昏眩,想吐。」
由此可知,逆亂的病因,都是由於火熱上衝,氣機不順暢所致。因此,治療氣逆,必須以散火為主,而散火必須先降氣,氣降則火自清,火清則逆自平。可以用「退熱清氣湯」來治療。
如果火勢很盛,則必須以清火為主,同時輔以理氣,才能符合治療原則。可以服用「滋陰降火湯」,並加入香附、茯神、沉香等藥物。
【氣逆症】丹溪曰: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者,此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其熱為甚,自覺其冷,非真冷也。又曰:氣之上逆屬陽,無寒之理,覺惡寒者,乃火極似水也。
氣鬱,內外因俱有之病也。其始或因七情,或因飲食,或因六淫,雖其端甚微,而清濁相干,往往由氣成積,由積成痰,痰甚則氣不得宣而愈郁,或痞或痛,蓋有必至者矣(宜交感丹、木香勻氣散、降氣湯、上下分消導氣湯)。
【脈法】《千金方》曰:諸氣逆上,脈必沉澀。
白話文:
【氣逆症】丹溪說:當病人自己主訴感到冷氣從下腹部上行時,這是因為體內上升的氣息從肝臟發出,其中夾帶著相火,這種熱力非常強烈,使得病人自我感知到冷,但這並非真正的寒冷。他又說:氣往上逆是屬於陽性的情況,沒有感到寒冷的道理,當感到畏寒時,實際上是因為火氣過盛而類似於水的表現。
【氣鬱】氣鬱是一種由內外部因素共同導致的疾病。它的開始可能由於情緒波動、飲食不當、或是外界環境因素(如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異常氣候)。雖然最初的問題很小,但清與濁的氣息相互影響,常常會導致氣息積聚,進而形成痰液。痰液增多會讓氣息更加阻塞,導致腹脹、疼痛等症狀,這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適宜使用交感丹、木香勻氣散、降氣湯、上下分消導氣湯等治療方法)。
【脈法】《千金方》提到:各種氣逆上行的情況下,脈搏必定會呈現沈澀的特徵。
【氣鬱症】《正傳》曰:氣鬱而濕滯,濕滯而成熱,故氣鬱之病,多兼浮脹滿也。(此氣鬱條,當與諸郁篇參看)。
氣滯澀,五臟俱有病也。凡人之生,不外氣血,而此氣血,五臟皆兼有之。但氣為先天之用,陽也,無形而有影;血為後天之用,陰也,有形而成質。陽常足以統陰,故血之榮枯,一隨乎氣之盛衰,氣盛則血亦榮而潤澤,氣衰則血必枯而減形。甚哉,人生之重乎氣也,蓋氣苟衰弱,漸必滯澀,氣既滯澀,每各隨乎所滯之臟腑而成病。治之者,宜先其滯澀(宜調氣散、木香化滯湯),俟宣通後,再加補益(宜補中益氣湯、益氣丸)。
白話文:
【氣鬱症】《正傳》中提到:氣鬱會導致濕滯,而溼滯會產生熱,因此氣鬱的病症,多半會伴隨著浮脹和滿脹。這條關於氣鬱的規則,應該與其他各種鬱症的理論一起參考。
「氣滯澀」,這是五臟都有可能出現的病症。一般人之所以存在,不外乎氣血兩者的作用,這氣血在五臟中都存在。但是氣是生命的本源,屬陽,沒有具體的形狀卻有影響;血是後天生成的物質,屬陰,有具體的形狀和質地。陽氣通常能夠統領陰血,所以血液的生長和凋謝,完全依賴氣的旺盛或衰減。氣盛則血也旺盛而光潤,氣衰則血必定枯萎而減少。人生確實非常重視氣的狀態,如果氣弱,漸漸會導致氣滯和氣澀,氣一旦滯澀,通常會隨著氣滯的部位在五臟中形成疾病。治療這種情況時,應該首先處理氣滯澀的情況(適合使用調氣散、木香化滯湯等藥物),等到氣流通暢之後,再進行補益(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益氣丸等藥物)。
【五氣滯澀】《保生秘要》曰:氣澀於肝,則肝氣不順,或搠脅而疼,或成疽症,或成目疾,或成風患。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也。春月木旺,常宜噓吸為補瀉之法,和其肝氣,勿食諸肝,以免死氣入肝傷其魂也,宜燒蒼朮香,清晨飲屠蘇酒、馬齒莧,以祛一年不正之氣。大抵陽春初升,景物融和,當眺覽園林,尋春郊外,以暢春生之氣。
氣澀於心,心為一身之主,統領血海,故心血少則神不定,寢不安,百病集作。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當常呵以泄其火,吸以和其心,諸心切勿食,穢氣傷我靈。夏至夜半後,地氣一陰生,大熱勿食冷,受寒霍亂侵,更忌房中事,元氣離命門。大抵甚暑天,善於養心則無秋患,時當飲六一燈心湯、草寇香茹水,飽醉勿頂風前臥,慎此則無患矣。氣澀於肺,則肺氣不清,液凝滯而生痰。
白話文:
【五氣滯滯】《保生祕要》中提到:如果氣息在肝臟處滯塞,會導致肝氣不順暢,可能出現肋骨疼痛、長出腫瘤、眼睛疾病、風寒等症狀。各種風邪、顫抖、頭暈都與肝有關。春季木氣旺盛,應該通過吹吸(即深呼吸)來補充或調節,以和諧肝氣,避免食用對肝有害的食物,以防死氣進入肝臟傷害其靈魂。應焚燒蒼朮香,早晨飲用屠蘇酒和馬齒莧,以去除一年裡不好的氣氛。大致上,春天剛開始,景緻溫暖和諧,應遠眺公園,探索郊外,以舒暢春天生發的氣息。
如果氣息在心臟處滯塞,心是身體的主宰,統治著血液,所以心血不足會使精神不定、睡眠不安,引發各種疾病。各種疼痛、瘙癢、傷口都與心火有關,應該經常呵氣來排泄火氣,吸入清新的空氣以調和心臟,對於心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以免污染我們的靈魂。夏至後半夜,地氣開始陰冷,大熱天不要吃冷食,否則容易受寒引起霍亂,避免房事,以免損耗元氣。在極度炎熱的天氣,若能妥善養護心臟,就能避免秋天的疾病,此時應飲用六一燈心湯、草寇香茹水,避免在風口躺臥,這樣就能平安無事。如果氣息在肺部滯塞,會導致肺氣不清,液體凝結形成痰。
諸痰膹郁,皆屬肺上焦之疾,或傳於大腸。秋月金旺,宜常呬吸,以和其肺氣,慎勿食諸肺,則不厭其魄。時秋初夏末,熱氣酷甚,少貪風涼,免傷背之腧穴。中風之症,蓋感此也。肅殺之天,殺中有生。秋分之日,戒傷生命。大抵萬物收斂,人心更要時守,勿為馳逞發揚。
氣澀於腎,諸寒收引,皆屬腎水,氣弱或作腰疼,水枯瞳人昏暗,兩耳難察律音。冬月水旺,常吐納,按節吹氣調和,會意掌心,所忌須避寒冷,最宜早臥遲升。大抵冬月斂藏氣閉,至陰已極,宜節欲養一陽之初生,蓋陰陽交精,子午合璧,萬物氣微,在下不可動搖,守此則保壽無疆,氣澀於脾,則胃口凝滯,不克飲食,而多瀉泄。久不疏通,則成中滿之症。
白話文:
腎氣不暢,各種寒氣收縮,都屬於腎水的問題,腎氣虛弱可能導致腰痛,腎水虧損則會造成瞳孔昏暗,雙耳難以辨別聲音。冬季水氣旺盛,應該經常吐納,按節奏呼吸以調節氣息,意守掌心,要避免寒冷,最好早睡晚起。總之,冬季是收斂藏精的季節,陰氣達到極盛,應該節制慾望,養護陽氣的初生。因為陰陽交合,精氣充足,就像子午合璧一樣,萬物氣息微弱,下半身不可活動,守住這個原則才能長壽。脾氣不暢則會造成胃口不佳,消化不良,並伴有腹瀉。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腹脹。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四季脾居土,輕呼稍寬胸,大病須服氣,能伏養穀神。蓋脾為一身之主,氣滯於內,卻內五臟之患;滯於外,防癤疥之憂。皮里隔膜有積熱,而內外相感,猶防疽毒,所感者七情六慾而生也。
鰲按:《保生秘要》論五氣滯澀篇,本與醫道無關,然明乎此,亦可知百病之生,皆由氣之滯澀。藥物外,更加調養,則病可卻而生可延。況古云,醫道通仙道,修仙之術,端由煉氣煉形入手,以至變化生神。而《素問》首卷,亦曰恬淡無為,斂神內守,實以靜功調養真氣。
《靈樞》用針灸,亦是以行氣之法,起膏肓之疾。可見上古醫經專從理氣治患,非徒恃土石草木之藥物已也。微哉此旨,凡醫者病者安可略而不論,徒恃方藥乎,故附錄於此。
白話文:
所有濕氣、腫脹和腹滿的病症,都屬於脾臟的病變。脾臟在四季之中屬土,輕輕呼氣就能稍微舒緩胸悶,患了大病需要養氣,才能滋養脾胃功能。因為脾臟是人體的根本,氣滯在體內,就會導致五臟六腑的病患;氣滯在外,則容易導致皮膚病和疥瘡。皮肉之間的筋膜有積熱,內外相互影響,就如同防備疽毒一樣,這些病症都是因為七情六慾而引起的。
鰲注:雖然《保生秘要》中的五氣滯澀篇與醫道本身沒有直接關係,但我們可以從中明白,百病的發生都是因為氣滯不暢。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更要注重調養身體,這樣才能預防疾病,延長生命。古人說,醫道與仙道相通,修煉仙術的根本就是從煉氣煉形開始,最終達到變化生神。而《黃帝內經•素問》的第一篇也說,要保持恬淡無為,收斂心神,專注內守,這實際上就是通過靜功來調理真氣。
《靈樞》中針灸療法,也是通過疏通經絡、調氣血的方法來治療膏肓之疾。由此可見,古代醫學經典都主張從調氣入手治療疾病,而不僅僅依靠草藥、礦物等藥物。這些道理非常重要,醫生和病人都不應該忽略,只依靠藥物來治病是不夠的,所以特地將這些內容附錄在這裡。
氣痛,三焦內外俱有病也。人身之氣,周流不息,本無停止,多因七情六氣、飲食勞役所郁,以致凝滯上焦則為心胸痞痛(宜枳橘湯、清膈蒼莎丸),凝滯中焦則為腹脅刺痛(宜木香破氣散、撞氣阿魏丸),凝滯下焦則為疝瘕腰痛(宜四磨湯、木香檳榔丸),凝滯於內則為癖積疼痛(宜化積丸、三稜散),凝滯於外則為遍身刺痛,或浮腫,或䐜脹(宜流氣飲子、木香流氣飲)。總而言之,何莫非氣之為病哉。
白話文:
所謂「氣痛」,就是三焦內外都有病。人體的氣,循環不息,本不應該停滯,但常因七情六慾、飲食勞累而鬱結,導致氣血凝滯。凝滯上焦就造成心胸痞痛,凝滯中焦就造成腹脅刺痛,凝滯下焦就造成疝瘕腰痛,凝滯於內就造成癖積疼痛,凝滯於外就造成全身刺痛、浮腫或脹滿。總之,各種病症,幾乎都是氣機失調所致。
【氣痛症治】《入門》曰:人身元氣,與血循環,彼橫於臟腑之間,而為疼痛、積聚痃癖,壅逆胸臆之上,而為痞滿、刺痛等症,皆由氣結甚,為痰飲初起,宜辛溫開鬱行氣,豁痰消積,久則宜用辛寒降火以除根。
鰲按:本條氣痛與氣滯澀條相類,而有虛實之別,氣滯澀為病,由於氣之虛,氣痛為病,由於氣之實。
白話文:
人體的元氣與血液循環互相影響,當元氣停滯於臟腑之間,就會導致疼痛、積聚等症狀;而當元氣阻礙於胸臆之上,則會造成痞滿、刺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都是由於氣結嚴重,是痰飲初期的表現,應使用辛溫的藥物開鬱行氣,化痰消積。若病情發展時間較長,則應使用辛寒的藥物降火以根治。
這段話與「氣滯澀」的症狀相似,但兩者有虛實之分。氣滯澀是指由於氣虛導致的病症,而氣痛是指由於氣實導致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