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五 (4)
卷十五 (4)
1. 治疰夏病方四
參歸益元湯,〔疰夏〕當歸,白芍,熟地,茯苓,麥冬(各一錢),陳皮,酒黃柏,酒知母(各七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五味子(十粒),棗(二枚),米(一撮)
生脈散,〔又〕方詳上。
白話文:
參歸益元湯和生脈散都是用來治療疰夏的方劑。
參歸益元湯的藥方包括當歸、白芍、熟地、茯苓、麥冬、陳皮、酒黃柏、酒知母、人參、甘草、五味子、棗和米。
生脈散的藥方與參歸益元湯相同。
備註
- 疰夏:指夏季暑熱所致的疾病,常見症狀為發熱、口渴、汗出、乏力等。
- 以上藥量單位均為中藥傳統計量單位,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換算。
- 藥方僅供參考,實際用藥請遵醫囑。
黃耆建中湯,〔又〕白芍,桂枝,生薑,甘草,大棗,飴糖,黃耆
補中益氣湯,〔又〕方詳上。
白話文:
黃耆建中湯:
方劑中包括:白芍、桂枝、生薑、甘草、大棗、飴糖、黃耆。
補中益氣湯:
方劑同黃耆建中湯。
2. 附錄服藥總法
周禹載曰:傷暑傷寒溫涼諸症,皆邪氣欺正氣也,用藥如對敵,藥入則邪漸退,藥力盡而邪又漸熾,必一服周時,即詳勢診脈,藥對則日夜連進三五服,以邪退病安為主。此法惟仲景《傷寒論》、孫思邈《千金方》中載之。孫曰:夏天日五夜三服,冬天日三夜五服,必期病退而後止,如禦敵者,愈驅愈逐,加精銳蕩平而後班師,此萬全之勝算也。自宋以後,此法不傳,故取效寡,而活人之功疏,愚用此法,屢獲神奇之效。
白話文:
周禹載說:暑熱、傷寒、溫熱、寒涼等病症,都是邪氣侵犯正氣所致。用藥就像對敵,藥物進入體內,邪氣就會逐漸退卻,藥力減弱後,邪氣又會逐漸猖獗。必須一劑藥服用完畢,立即仔細觀察病情、診斷脈象,如果藥效對症,則白天晚上連續服用三到五劑,以邪氣退散、病體康復為目標。
這個方法只有在仲景的《傷寒論》和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記載。孫思邈說:夏天一天服藥五次,晚上服藥三次;冬天一天服藥三次,晚上服藥五次,務必等到病症退散後才停止。就像對付敵人一樣,要不斷驅逐,精銳部隊徹底平定後再撤軍,這是萬全的勝利策略。
自宋朝以後,這個方法失傳,所以療效甚微,救治病人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我愚昧地使用這個方法,卻屢屢取得神奇的效果。
3. 瘧疾源流
諸瘧,暑病也。邪入於陰,則陰實陽虛而發寒;邪入於陽,則陽實陰虛而發熱。經故曰:寒熱更作,陰陽相移也。蓋暑邪傷,或舍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因隨日行陽夜行陰之衛氣並行,而得陽則外出,得陰則內搏,是以有日作之瘧。或邪舍深而內搏於陰,則邪在臟矣,在臟者其行遲,不能隨衛氣之行陽行陰,以准外出內搏之候,故陰常與陽爭不得出,而有間日一作之瘧。或邪與衛氣會於六腑,有時相守,不能相爭,因又有休數日一作之瘧。
此《內經》論瘧之精蘊,有可悉其源流者也。然瘧雖原於熱,而瘧之發實因於寒與風。經曰:夏傷於暑,汗大出,腠理開發,因淒滄之水寒藏皮膚中,秋傷風則病成。夫所謂水者,因浴而受水之氣也。所謂寒者,因暑乘涼而反受寒也。是水寒之氣,當盛夏之時,與暑熱之邪並伏皮膚之內,迨秋風外束,而新涼之陰欲入,暑陽從內拒之,暑陽欲挾水寒之氣而出,新涼之陰又從外遏之,陰陽相搏而成瘧。此瘧所以原於暑,而發必因於寒與風也。
白話文:
瘧疾是一種暑氣引起的疾病。邪氣入侵陰分,就會導致陰盛陽虛,發作時感到寒冷;邪氣入侵陽分,則會造成陽盛陰虛,發作時感到發熱。經書上說:「寒熱交替發作,是因為陰陽相互轉移。」這是因為暑邪傷人,有可能停留在皮膚內部,與衛氣共處,隨著衛氣白天走陽經、晚上走陰經而移動,因此白天受到陽氣影響就會外出,晚上受到陰氣影響就會內搏,所以才會出現每天發作的瘧疾。也有可能邪氣深入內部,侵襲陰分,停留在臟腑之中,由於邪氣在臟腑中移動緩慢,無法隨著衛氣白天走陽經、晚上走陰經而移動,因此無法像之前一樣白天外出、晚上內搏,陰氣和陽氣經常爭鬥,無法外出,所以才會出現隔天發作的瘧疾。還有一些情況是邪氣與衛氣在六腑中相遇,彼此僵持,無法互相制約,因此才會出現隔幾天發作的瘧疾。
這些都是《內經》中關於瘧疾的精華理論,可以讓我們了解瘧疾的根源。雖然瘧疾的本源是暑氣,但發病的真正原因是寒氣和風邪。經書上說:「夏天受暑氣傷害,大量出汗,毛孔開張,寒涼的水氣藏在皮膚之中,秋天遭受風邪侵襲,就會導致疾病。」所謂的水氣,是指洗澡時吸收的水氣。所謂的寒氣,是指在暑氣襲人後,貪涼反而受了寒氣。因此,寒涼的水氣和暑熱的邪氣在盛夏時會一起潛伏在皮膚之中,等到秋風吹拂,新涼的陰氣想要進入體內時,暑熱的陽氣會從內部抵擋它,暑熱的陽氣想要帶著寒涼的水氣外出,新涼的陰氣又會從外部阻擋它,陰陽相互搏鬥就會形成瘧疾。所以瘧疾雖然源於暑氣,但發作卻一定需要寒氣和風邪的參與。
特風寒之感,必有重輕,有先後。經曰:先傷寒,後傷風,故先寒後熱,病名寒瘧。固已,其曰先傷風,後傷寒,故先熱後寒,病名溫瘧者,其先傷之風,乃由盛暑汗出當風所感之風言,非指新秋外束之風言也。既當風而受風,復因貪涼而反受寒,此風與寒之邪,均伏於皮膚內,至秋重又感風而作也,其曰:肺素有熱,氣盛於身,發則陽氣盛,其氣不及於陰,而但熱不寒者,又名癉瘧。
凡此皆指應暑之瘧言之,其實四季之氣,寒熱相劫,皆能為瘧,經所云秋病者寒甚,冬病者寒不甚,春病者惡風,夏病者多汗是也。故於溫瘧復申之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於骨髓,至春陽大發,邪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腠理發泄,兼有所用力,邪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自內而出之外者,據是推之,四時皆能為瘧益信矣。至發之時,有或晚或早者,以邪必客風府,風府者,項骨第一節之位。
白話文:
風寒入侵人體,程度有輕有重,發病時間也有先後。醫書上說,先受寒邪,後受風邪,就會先寒後熱,這種病叫寒瘧。反之,先受風邪,後受寒邪,就會先熱後寒,這種病叫溫瘧。這裡說的先受風邪,是指盛夏出汗後吹風引起的,不是指秋天外界的冷風。因為在吹風後又貪涼受寒,風寒之邪就都藏在皮膚裡,等到秋天再次吹風,就會發病。 另外,有些人體內原本就有熱,陽氣旺盛,發病時只熱不寒,這種病叫做癉瘧。
這些都是指夏天的瘧疾,其實一年四季的氣候,寒熱交替,都能引起瘧疾。醫書上說,秋天病的人寒氣重,冬天病的人寒氣不重,春天病的人怕風,夏天病的人容易出汗,都是這個道理。 關於溫瘧,還可以再補充一點:溫瘧是冬天受風寒,寒氣積聚在骨髓裡,等到春天陽氣旺盛,寒邪無法自行排出,遇到大暑時,毛孔開泄,又加上勞累,寒邪和汗液一同排出,這種病藏在腎臟,從內而外發作。由此推論,一年四季都能得瘧疾,更加可信。
發病時間,有早有晚,因為寒邪一定會侵犯風府穴,風府穴在項骨的第一節。
項骨有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下為尾骶骨。邪自風府,日下一節,故發晚,二十五日直至骶骨,二十六日邪復自後而前,入於脊內,以注伏膂之脈,由是邪在伏膂,循脊上行,為自陰就陽,卻無關節之陰,其邪亦日退,九日即出缺盆,而發漸早,故瘧之發,無論日與間日,其邪隨經絡以內搏者,必俟衛氣相會合,病乃發也。總之,邪之淺者,日隨衛氣為出入,衛氣一日一夜與邪氣會於風府,瘧即相應而發。
邪之深者,即留著於內,不能日隨衛氣出入,須俟衛氣周流,適與邪氣相值,而相值之候,或間日,或休數日,相值之時,或早或晚,既不能拘,故病亦不能日發,且不能有定時耳。瘧之為義,如是盡矣。
白話文:
第一段
頸椎有三節,脊椎二十一節,一共二十四節,下方為尾骶骨。邪氣從風府穴(後腦勺)進入,每天往下移動一節,所以瘧疾發作的時間會逐漸延後。從第一天開始,邪氣每天往下移動,二十五天後到達尾骶骨。到了第二十六天,邪氣又會從後往前,進入脊柱內部,影響伏膂之脈(位於脊柱內部的經脈)。
第二段
因此,邪氣會停留在伏膂之脈,並沿著脊柱往上行。這個過程是從陰部轉往陽部,但是不會經過關節的陰部,所以邪氣會逐漸減弱。九天之後,邪氣會到達缺盆穴(鎖骨上窩),發作時間就會逐漸提早。
第三段
所以,無論是每日發作還是隔日發作的瘧疾,邪氣在經絡內部搏動,都需要等到衛氣(人體抵抗力)與邪氣相會,才會發病。總而言之,邪氣較淺的,會隨著衛氣每天出入,衛氣每天晚上和早上都會在風府穴與邪氣相遇,瘧疾就會相應發作。
第四段
邪氣較深的,會停留在體內,不能每天跟著衛氣出入。需要等到衛氣循環一周,正好遇到邪氣的時候才會發作。邪氣相遇的時間,可能是隔日,也可能隔幾天,相遇的時間,可能是早也可能是晚,都無法確定,所以發病時間也無法固定,沒有規律。
第五段
這就是瘧疾的病理,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試進詳治之之法。古人云:有汗欲其無汗,養正為先(宜參、苓、耆、術等,秋冬加桂枝)。無汗欲其有汗,散邪為急(宜柴胡、葛根、石膏、羌活、姜皮、人參、蒼朮等)。其大旨也。要而論之,瘧之發,如冰冷,如火熱,如風雨驟至,猝不可當,其病為逆,殊不易治。
而究其故,要皆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暑邪與風寒乘虛客之而作,故治之者,莫先於清暑益氣,祛風消痰,兼理脾胃,而又隨經隨症,投藥解散之,則庶幾其有濟矣。何則?瘧之作,六經皆有現症。足太陽症,腰痛頭疼且重,遍身骨痛,小便短赤,寒從背起,先寒後熱,熱止,汗出難已。
白話文:
要治療瘧疾,首先要了解不同的症狀。古人說,有汗的人要讓他們不再出汗,要以補益正氣為先,可以使用人參、茯苓、黃耆、白朮等藥物,秋冬季節可以加桂枝。沒有汗的人要讓他們出汗,要以驅散邪氣為急,可以使用柴胡、葛根、石膏、羌活、姜皮、人參、蒼朮等藥物。這就是治療瘧疾的基本原則。
總體來說,瘧疾發作時,感覺像是冰冷、火熱或風雨驟至,讓人措手不及,屬於逆症,非常難治。究其原因,主要都是因為中氣不足,脾胃虛弱,暑邪和風寒趁虛而入,導致發病。所以治療瘧疾,最重要的是清暑益氣、祛風消痰,兼顧調理脾胃。還要根據經絡和症狀,使用適當的藥物來散解邪氣,才有可能治癒。為什麼呢?因為瘧疾的發作,六經都會出現不同的症狀。比如足太陽經的症狀,表現為腰痛、頭疼且沉重、全身骨頭疼痛、小便短赤、寒氣從背部開始,先寒後熱,熱退之後,汗出不止。
蓋邪在三陽盛於表,故汗出不收也(宜羌活黃芩湯加減)。足陽明症,頭疼鼻乾,渴欲引飲,不得眠,先寒,灑淅寒甚,久乃熱,甚則煩躁,畏日月火光,熱去汗出。蓋以陽明為熱甚之腑,寒勝之故先寒,久乃熱也。畏日月火光者,熱腑而為陰邪所掩,故觸乎熱反畏之也(宜大劑竹葉石膏湯加減)。
足少陽症,口苦,耳聾,胸脅痛,或嘔,身體解㑊,見人惕惕然,寒不甚,熱不甚,熱多,汗出甚,蓋以病在半表裡,故寒熱俱不甚,邪在膽而怯,故心惕。少陽主木火,故熱多,且汗出甚。解㑊者,倦怠不耐煩也(宜小柴胡湯加減)。
白話文:
如果邪氣在三陽經絡,表層氣血旺盛,就會出現汗出不止的情況,可以服用羌活黃芩湯加減治療。
足陽明經脈出現問題,會出現頭痛、鼻乾、口渴、失眠等症狀,一開始會感到寒冷,伴隨打噴嚏、寒氣重,之後才會發熱,嚴重時會煩躁不安,怕光、怕熱。這是因為陽明經絡是熱盛的部位,寒氣佔優勢,所以一開始會感到寒冷,之後才發熱。怕光、怕熱是因為陽明經絡熱盛,又被陰邪氣所掩蓋,所以遇到熱反而害怕。可以服用大劑竹葉石膏湯加減治療。
足少陽經脈出現問題,會出現口苦、耳聾、胸脅痛、嘔吐、身體倦怠、見人驚恐、寒熱不甚、發熱明顯、出汗多的情況。這是因為病邪位於半表半裡,所以寒熱症狀都不明顯,邪氣在膽經,膽氣虛怯,所以容易驚恐。少陽經絡屬木火,所以發熱明顯,並且出汗多。倦怠不耐煩是指感到疲憊、懶得動。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
又上三陽經瘧,大約多熱多渴,亦易得汗,急宜大劑以逐暑邪,除熱渴,去頭疼(宜辛寒如石膏、知母、柴胡,甘寒如葛根、麥冬,竹葉、梗米,苦寒如黃芩為君,兼寒甚者用辛溫如姜皮、桂枝,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者,補以參朮,佐以蔻仁、砂仁、草蔻、麥芽、枳殼、陳皮、山楂、神麯以為消導)。下午或空日,兼服扶脾開胃之藥,大補元氣(宜參朮健脾湯),自然易瘳。
白話文:
如果患者患的是上三陽經的瘧疾,通常會出現發熱、口渴、容易出汗等症狀。
應當及時使用大劑量的藥物來驅除暑邪,消解熱渴,緩解頭痛。
藥物選擇
- **辛寒藥:**石膏、知母、柴胡,可以清熱解暑、涼血止渴。
- **甘寒藥:**葛根、麥冬、竹葉、梗米,可以清熱生津、解表退熱。
- **苦寒藥:**黃芩,可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如果患者寒氣較重,可以加入辛溫藥
姜皮、桂枝,以溫陽散寒。
如果患者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化,可以加入補益藥
人参、白术,以補脾益氣。
可以佐以消導藥
蔻仁、砂仁、草蔻、麥芽、枳殼、陳皮、山楂、神麴,以促進消化。
士材李氏云:在太陽曰風熱瘧,宜汗;陽明曰熱瘧,宜下;少陽曰風熱瘧,宜和。其法亦可臨時酌用。足太陰症,不樂;善太息,不嗜食,先寒後熱,或寒多。若脾瘧,必寒從中起,善嘔,嘔已乃衰,然後發熱,熱過汗出,乃已。熱甚者或渴,否則不渴,喜火。蓋以脾喜樂,病則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
太陰主裡,邪不易解,故多寒熱。脾病及胃,故善嘔也(宜桂枝加減,參用建中湯,脾寒諸瘧宜橘皮散)。足厥陰瘧,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意恐懼,易太息,先寒後熱,甚者色蒼蒼如欲死,或頭疼而渴。蓋以厥陰之脈環陰器,抵少腹,布脅肋,故多腰腹小便之病。
白話文:
李士材說:如果癥狀出現在太陽經,表示是風熱型的瘧疾,應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出現在陽明經,表示是熱型的瘧疾,應使用通便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出現在少陽經,表示是風熱型的瘧疾,應使用調和的方法來治療。這些方法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
足太陰經的病症,表現為不喜歡吃東西、容易打嗝、不喜歡吃東西,先有寒氣再有熱氣,或者寒氣較多。如果是脾臟的瘧疾,必定會從腹部開始感到寒冷,容易嘔吐,嘔吐後就會感到疲憊,然後才會開始發熱,發熱後出汗,就會痊癒。熱度高的患者可能會口渴,不然就不會口渴,喜歡熱食。因為脾臟喜歡樂趣,生病時就不會有樂趣,上半身堵塞,所以容易打嗝而不喜歡吃東西。
足太陰經主理體內的疾病,病情不容易解除,所以常伴有寒熱症狀。脾臟疾病影響到胃,因此容易嘔吐(應使用桂枝加減的方法,配合使用建中湯,對於脾臟寒涼的瘧疾,則使用橘皮散)。
足厥陰經的瘧疾,表現為腰部疼痛、小腹脹滿、小便不順暢像尿道阻塞一樣,心中充滿恐懼,容易打嗝,先有寒氣再有熱氣,嚴重的情況下臉色蒼白,像是快要死亡,或者頭痛且口渴。因為厥陰經的脈絡環繞生殖器,抵達小腹,分佈於脅肋,所以容易出現腰部、腹部、小便相關的疾病。
凡小水不利為癃,如癃者,病不在小水,而在邪之隱,急數欲便也。肝氣不足,故恐懼而太息(宜先用三黃石膏湯以祛暑邪,次用鱉甲牛膝湯加減)。足少陰症,腰痛脊強,口渴,嘔吐甚,小便短赤,欲閉戶牖而處,寒從下起,寒熱俱甚,熱多寒少,其病難已。蓋以少陰主裡,則陰氣上衝,故嘔吐甚。
腎病則陰虛,陰虛故熱多寒少。病在陰,故欲暗處。腎陰臟,而邪居之,故難已也(宜先用人參白虎湯,次用鱉甲牛膝湯加減。以上治六經諸瘧,悉本繆仲淳法)。是知三陽瘧其邪淺,發在夏至後,處暑前。三陰瘧其邪深,發在處暑後,冬至前。其大較也。三陰三陽瘧,俱有日作間作之症,前輩謂三陽瘧定日作,三陰瘧定間日者非也。
白話文:
排尿不順暢稱為癃,癃的病因不在於排尿本身,而是邪氣潛藏在體內,導致急迫想排尿。肝氣不足,所以容易感到恐懼並嘆息。足少陰經病變,會出現腰痛、背部僵硬、口渴、嘔吐嚴重、小便短少且顏色鮮紅、想要關門閉窗獨處、寒氣從下往上冒、寒熱交替發作,熱症重於寒症,這種病症很難治癒。這是因為少陰經主裡,陰氣上衝,所以嘔吐嚴重。腎臟病變會導致陰虛,陰虛則熱症多於寒症。病症在陰,所以患者喜歡黑暗的地方。腎臟屬陰,邪氣停留在這裡,所以難以治療。三陽瘧的邪氣淺,發病時間在夏至之後、處暑之前。三陰瘧的邪氣深,發病時間在處暑之後、冬至之前。這是三陽瘧和三陰瘧的大致區別。三陰三陽瘧都有每天發作和隔天發作的症狀,前人認為三陽瘧一定每天發作,三陰瘧一定隔天發作,這是不正確的。
獨三日瘧,即經所云休數日作者,乃必發於三陰耳。故必審其脈症,知為何經,然後決經治之。丹溪謂為作於子午卯酉日者,少陰經瘧;作於寅申巳亥日者,厥陰經瘧;作於辰戌丑未日者,太陰經瘧。亦是審驗三陰經法(宜以鱉甲牛膝為君,加入引經藥,作於夜而便燥者加當歸,脾胃弱者勿加,佐以姜皮,熱甚勿入,大劑與之)。既審知何經而施治。
其或有痰兼去痰(宜加檳榔、半夏)。有癖兼除癖(宜加常山)。經絡阻礙,兼透經絡(宜加川山甲)。若止暑結榮分,則檳榔等俱無所用(宜鱉甲、香茹、生薑)。此治三日瘧之大法也。邪氣深伏,並能為五臟瘧。如肺瘧則心寒,寒甚則熱,熱時善驚,如有所見。蓋以肺為心覆,寒邪乘所不勝,故心寒。
白話文:
獨三日瘧,也就是說瘧疾發作時,會連續發作三天,然後休息幾天,這種瘧疾一定是由三陰經引起的。因此,必須仔細觀察患者的脈象和症狀,判斷是哪條經脈受邪,然後針對經脈進行治療。
丹溪先生說,瘧疾發作在子午卯酉日(即子時、午時、卯時、酉時)的是少陰經瘧疾;發作在寅申巳亥日(即寅時、申時、巳時、亥時)的是厥陰經瘧疾;發作在辰戌丑未日(即辰時、戌時、丑時、未時)的是太陰經瘧疾。這就是辨別三陰經瘧疾的方法。
治疗三阴经疟疾时,应该以鳖甲和牛膝为主药,加入引经药,如果患者发作在夜间,并且大便干燥,可以加当归;如果患者脾胃虚弱,则不要加当归,可以用姜皮来佐助。如果患者热症很严重,就不要加姜皮。药量要大,才能有效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加一些其他药物:
- 如果患者有痰,可以用檳榔和半夏来化痰。
- 如果患者有癖,可以用常山来除癖。
- 如果患者经络阻滞,可以用川山甲来疏通经络。
- 如果患者是暑气引起的疟疾,可以用鳖甲、香茹、生姜来治疗。
以上是治疗三日疟疾的主要方法。如果邪气深伏,还会导致五脏疟疾。例如,肺疟就会导致心寒,寒气很重就会导致热症,热症发作时患者会容易惊慌,好像看到什么东西一样。这是因为肺在心上面,寒邪侵犯肺就会导致心寒。
心氣受傷,故善驚也(宜桂枝加芍藥湯)。心瘧則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而不甚熱。蓋以邪在心,故煩欲得水以解,心陽臟,而邪居之,則陽虛陰盛,故反寒多不甚熱也(宜桂枝黃芩湯)。肝瘧則面青太息,狀若死。蓋以肝氣蒼,肝鬱則氣逆,故太息。木病則強,故若死也(宜四逆湯)。
脾瘧則寒時腹痛,熱時腹鳴,鳴已汗出。蓋以脾至陰,而邪居之,故寒而腹痛。寒已而熱,脾氣得行,故腹中鳴。鳴已,陽氣外達,故汗出而解也(宜中建中湯、橘皮散)。腎瘧則腰脊痛,大便難,目暄暄然,手足寒。蓋以腎脈貫脊,開竅於二陰,故腰脊大便病。目不明,水虧也。
白話文:
心臟受損,所以會經常受到驚嚇(適合使用桂枝加芍藥湯)。如果出現心臟寄生蟲,會感到心煩意亂,並且渴望喝水,但實際上會有較多的寒症,而不是很熱。這是因為寄生蟲在心臟,讓人感到煩躁想喝水以解渴,而心是陽氣所在的地方,寄生蟲入侵後,導致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因此會有較多的寒症(適合使用桂枝黃芩湯)。
肝臟寄生蟲會導致臉色蒼白,並時常嘆息,有如生命垂危的狀態。這是因為肝氣蒼白,肝臟被阻塞,導致氣體逆流,因而嘆息。如果木類器官生病,會變得強烈,因此表現出如同生命垂危的狀態(適合使用四逆湯)。
脾臟寄生蟲會在寒冷時感到腹部疼痛,在熱時腹部會有聲音響起,聲音消失後就會出汗。這是因為脾臟屬陰性,寄生蟲入侵後,導致腹部出現寒冷的疼痛。當寒冷消失後,脾氣得以運作,腹部就會出現聲音響起。聲音消失後,體內陽氣外放,因此會出汗並得到舒緩(適合使用中建中湯、橘皮散)。
腎臟寄生蟲會導致腰部和脊椎疼痛,大便困難,眼睛發昏,手腳冰冷。這是因為腎脈貫穿脊椎,與二陰相連,所以會影響到腰部和大便的問題。眼睛看不清,是因為水分不足。
手足寒,陰厥也(宜桂枝加歸芍湯)。但前既言六經瘧,而此又言五臟瘧者,以前就經言,邪只中諸臟之經,此就部言,邪並中諸臟之部,故非重複也。
此外又有風、寒,暑、濕、痰、食、血、勞、瘴、疫、鬼、牝、瘧母等症,士材謂為瘧之兼病,非因而成瘧者是也。然既有此等兼病,則必有其所由然,與其所以治。風瘧者,自感風而得,風為陽邪,故其症先熱後寒,惡風自汗,頭疼煩躁(宜川芎、白芷、細辛、青皮、檳榔、紫蘇)。
白話文:
手足冰冷,屬於陰氣虛寒
手腳冰冷,是陰氣虛寒的表現,可以用桂枝加歸芍湯來治療。
雖然之前提到了六經瘧疾,現在又說到五臟瘧疾,但這並不重複。之前是從經絡的角度說明邪氣入侵經絡,而現在是從臟腑的角度說明邪氣入侵臟腑。
瘧疾的併發症
除了瘧疾本身,還有風、寒、暑、濕、痰、食、血、勞、瘴、疫、鬼、牝、瘧母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並非導致瘧疾的原因,而是伴隨瘧疾出現的症狀。
然而,這些併發症的出現一定有其原因,也必須根據原因進行治療。
風瘧的表現和治療
風瘧是由於感受風寒而引起的,風屬於陽邪,因此症狀表現為先熱後寒、怕風、自汗、頭痛、煩躁。可以使用川芎、白芷、細辛、青皮、檳榔、紫蘇等藥物來治療。
寒瘧者,自感寒而得,與經言寒瘧不同,寒為陰邪,故先寒後熱,且寒多熱少,惡寒無汗,攣痛而慘(宜薑、桂、厚朴、草果等,附子亦可酌用)。暑瘧者,專受暑而得,與凡瘧之因暑而反受風寒以成者不同,故但熱不寒,或多熱,裡實不泄,煩渴而嘔,肌肉消削(宜益元散、香茹飲、小柴胡湯參用之,或加竹瀝)。
濕瘧者,感受濕氣而成,其症寒熱相等,小便不利,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嘔逆脹滿(宜參用胃苓湯、除濕湯、五苓散、加味二陳湯)。痰瘧者,痰結胸中,與凡瘧所挾之痰更甚,故寒熱乍已,胸中滿悶不退,或頭疼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皆是痰涎強聚之故(宜二陳湯、導痰湯)。
白話文:
寒瘧:這類瘧疾患者會先感到寒冷,然後才發燒,且發燒的程度較輕。他們怕冷但不出汗,會有抽筋和疼痛的感覺(適合使用薑、桂、厚朴、草果等藥物,附子也可以酌量使用)。
暑瘧:這類瘧疾患者只在受到酷暑影響時發病,與因暑熱反而受到風寒而引發的瘧疾不同,因此他們只有發熱,沒有畏寒,且可能發熱程度較高,腸胃功能堵塞,有口渴和嘔吐的現象(適合使用益元散、香茹飲、小柴胡湯等藥物,或加入竹瀝)。
濕瘧:這類患者因接觸到濕氣而引發瘧疾,其癥狀為寒熱交替,小便不順暢,全身沈重疼痛,四肢關節疼痛,有噁心、脹滿的感覺(適合使用胃苓湯、除濕湯、五苓散、加味二陳湯等藥物)。
痰瘧:這類瘧疾是由於胸中的痰結引起的,比一般瘧疾伴隨的痰更多,因此寒熱會忽高忽低,胸部會有滿悶不退的感覺,或者頭疼、肌肉震顫,甚至嘔吐食物、泡沫,嚴重時會陷入昏迷(適合使用二陳湯、導痰湯等藥物)。
食瘧者,飲食不節,食滯痰生所致,故寒已復熱,熱已復寒,寒熱交併,飢不能食,食則脹滿嘔逆,腹痛,亦名胃瘧(宜青皮、陳皮、砂仁、蔻仁、麥芽、草果、山楂、神麯)。血瘧者,或衄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適來,皆是血症(宜於治瘧藥中加桃仁、蓬朮、延胡索等)。
勞瘧者,以真元不足,表裡俱虛,或作勞,或房勞所致,故病發於陰,即久瘧也,其症寒熱甚微,寒中有熱,熱中有寒,最難調治(宜補中益氣湯酌加鱉甲、牛膝、首烏)。瘴瘧者,感受山嵐濕澗之毒氣,以至敗血瘀心,瘀涎聚脾,故乍寒乍熱,迷困發狂,或哂而不言,嶺南最多此症(宜小柴胡湯加大黃、木香)。
白話文:
食瘧的病因是飲食過量,導致消化不良和痰液產生。因此,會出現寒熱交替,饑餓時不能進食,進食後會有脹滿感、噁心反胃,以及腹部疼痛的情況。這種情況又稱為胃瘧,治療上可使用青皮、陳皮、砂仁、蔻仁、麥芽、草果、山楂、神麯等藥物。
血瘧的表現可能是鼻出血,或是便血,或者婦女在經期來臨時出現的血癥狀。治療上可在一般治瘧藥物中加入桃仁、蓬朮、延胡索等藥材。
勞瘧的發生是因為本元氣不足,表裡俱虛,可能是由於過度勞累或房勞所引起。這種病症多在陰天發作,並可能導致長期的瘧疾。其特徵是寒熱交替,但變化不大,寒中帶熱,熱中帶寒,治療較為困難。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再酌情加入鱉甲、牛膝、首烏等藥材。
瘴瘧是因吸入山嵐、濕潤山谷的有毒氣體所引起,導致血液敗壞,瘀血阻塞心臟,瘀積在脾臟,會出現突然間的寒熱交替,以及神智混亂、發狂的現象,也可能出現笑不出聲的情況。嶺南地區最容易見到這種病症。治療上可用小柴胡湯,再加入大黃、木香等藥材。
疫瘧者,一方長幼相似,因染時行不正之氣,變成寒熱,須參氣運用藥(宜五瘟丹、不換金正氣散)。鬼瘧者,亦感時行不正之氣,以至成瘧,寒熱日作,或甚或不甚,每發必胡言亂語,見神見鬼,多生恐怖(宜蒼朮、白芷、桃仁、雄黃)。牝瘧者,陽氣素虛,又久受陰濕,陰盛陽虛,故但寒不熱,氣虛而泄(宜柴胡薑桂湯,或加黃芩)。
至於瘧母者,緣治之失宜,營衛虧損,邪伏肝經,挾血挾痰挾食,脅下結成塊是也,必以補虛為主,不可輕用攻劑(宜參用小柴胡湯、四君子湯加鱉甲、肉桂、射干、特蠣、砂仁、三稜、青皮)。而猶有未盡者,更陳列之。瘧必由中氣虛,若用破氣藥,則中氣愈傷,邪不得解,甚則中滿不思食,作泄,惡寒,口乾,種種變生,急難醫治,如或遇此,速宜培補真氣(宜六君子湯)。
白話文:
染上疫瘧的人,不論老少,都是因為感染了流行的邪氣,導致寒熱交替,需要根據病人的氣虛情況用藥。鬼瘧也是感染了流行的邪氣,導致發作時寒熱交替,病人常會胡言亂語,神志不清,甚至出現幻覺,非常恐懼。牝瘧則是因為陽氣不足,長期處於潮濕陰冷的環境,導致陰氣過盛,寒重無熱,氣虛乏力。瘧母則是因為治療不當,導致營衛虧損,邪氣積聚在肝經,與血、痰、食積凝結成塊,治療時要以補虛為主,不能輕易使用攻邪的藥物。至於瘧疾的根本原因是中氣虛弱,如果使用耗氣的藥物,會加重中氣的損傷,導致邪氣無法消散,甚至出現腹脹、食慾不振、腹瀉、怕冷、口乾等各種併發症,治療起來十分困難。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補充元氣。
瘧病必挾痰,所謂無痰不成瘧是也,然痰有寒熱之分,不容概治(熱疾以貝母為君,竹茹、竹瀝、橘紅、茯苓、栝蔞霜佐之,寒痰發瘧,寒多不渴,以半夏、白朮、橘皮為君,姜皮佐之)。瘧病必挾風,有風者先治其邪(宜以首烏為君,白朮、橘皮為臣,葛根、羌活、姜皮為佐,不頭疼去羌活)。瘧有暑濕熱之邪內伏,百藥不效者,尤宜詳審,或稍下之亦可(宜青蒿、蒼朮、枳實)。
白話文:
瘧疾一定會伴隨痰,所謂「無痰不成瘧」就是這個道理。但痰分寒熱兩種,不能一概而論。
熱痰引起的瘧疾,以貝母為主藥,輔以竹茹、竹瀝、橘紅、茯苓、栝蔞霜。
寒痰引起的瘧疾,患者多表現為寒性體質,不渴,以半夏、白朮、橘皮為主藥,輔以姜皮。
瘧疾一定會伴隨風邪,有風邪者,要先治療風邪。宜以首烏為主藥,白朮、橘皮為輔藥,葛根、羌活、姜皮為佐藥。若不頭疼,則可去掉羌活。
有些瘧疾患者,暑濕熱邪內伏,百藥無效,更需仔細診斷,必要時可稍加下藥。宜以青蒿、蒼朮、枳實為主藥。
瘧有寒甚而因於虛者,治必兼補兼散(宜以甘溫如參、耆、術為君,辛甘如姜皮、桂枝為佐)。瘧發在陰分者,不得概有陽分藥(宜以當歸、牛膝為君,佐以乾薑,如熱甚而渴,去姜,加知母、麥冬、竹葉、鱉甲等)。瘧發日久,多熱不解者,必本陰虛,當益陰除熱(宜鱉甲、牛膝為主)。
瘧發日久,多寒不解者,必本陽虛,當補中益氣(宜以參、耆、術為主)。瘧發日久,並寒與熱不歇者,為有根,根者何?水飲敗血結癖是也。蓋水飲皆能生寒熱,敗血為暑熱之毒,結癖為瘧母,而有結癖者脅必痛,以癖必結於脅下也。凡此皆為寒熱不歇之根,故挾水飲者當逐水飲,挾敗血者當消暑毒,有結癖者當攻其癖,能隨症疏利之,寒熱自除矣。《直指》云:瘧多用常山,以水在上能吐之,水在中下能破其結而下其水。
白話文:
瘧疾的中醫治療方法
針對不同體質和症狀的瘧疾,應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
1. 寒甚而因於虛者: 這種瘧疾患者體虛,寒氣較重,治療需兼顧補虛和散寒。
- 藥物選擇: 以甘溫藥物如人蔘、黃耆、蒼朮為主藥,辛甘藥物如生姜皮、桂枝為輔藥。
2. 瘧發在陰分者: 這種瘧疾患者的病症主要集中在陰分,不可使用過多陽分藥物。
- 藥物選擇: 以當歸、牛膝為主藥,輔以乾薑。若患者熱症嚴重並伴有口渴,則可去薑,加知母、麥冬、竹葉、鱉甲等藥物。
3. 瘧發日久,多熱不解者: 這種瘧疾患者多因陰虛導致,應以滋陰清熱為主要治療方向。
- 藥物選擇: 以鱉甲、牛膝為主藥。
4. 瘧發日久,多寒不解者: 這種瘧疾患者多因陽虛導致,應以補中益氣為主要治療方向。
- 藥物選擇: 以人蔘、黃耆、蒼朮為主藥。
5. 瘧發日久,並寒與熱不歇者: 這種瘧疾患者為有根之瘧,其根源在於水飲敗血結癖。
- 病因分析: 水飲能生寒熱,敗血為暑熱之毒,結癖為瘧母,而有結癖者多伴有脅痛,因為癖結於脅下。
- 治療方法: 針對不同病因,應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 挾水飲者當逐水飲。
- 挾敗血者當消暑毒。
- 有結癖者當攻其癖。
藥物運用:
- 常山:常山擅長治療瘧疾,因其上行能吐水,下行能破結並利水。
總之,治療瘧疾需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症狀,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有效地解除病痛。
注: 文中括號內的乾薑為超链接,指向乾薑的藥物信息。
斯言良是也,此皆治瘧之要法,不可不知者。若瘧後變症,惟痢最為危急,而其變痢之由,有困暑邪太盛,解散不早,即或解散,不能通暢,以至陷入於裡,變而為痢者,急用表裡分消之法以治之(宜以芩、連、芍、草、滑石、紅曲以消里,葛根、升、柴以治外,脾胃弱加人參、扁豆、蓮肉),連進大劑,以痢愈為度,痢愈瘧亦止,即不止,其發亦輕,仍隨經隨症施治。
有因誤下邪氣隱於內,變而為痢者,則必兼腹滿、腫脹、嘔惡、不思食等證,法宜逐邪去滯以培土(宜芩、連、芍草、滑石、紅曲、葛根、柴胡、人參、蓮肉等,及陳皮、藿香、厚朴、姜皮),亦以痢愈為度。此二因者,症之最急,治之之藥,必宜大劑,若膽小,雖用藥不謬,終不去病,以致遷延不救。
白話文:
這些說法都很有道理,是治療瘧疾的重要方法,不可不知。如果瘧疾之後出現併發症,痢疾是最危險的。痢疾的病因,可能是因為暑熱之邪過盛,沒有及時散解,即使散解了,也不能通暢,最終進入內裡,轉化為痢疾。此時應當使用表裡分消的方法治療,用黃芩、黃連、白芍、白芷、滑石、紅曲消裡,用葛根、升麻、柴胡治外,如果脾胃虛弱,可以加人參、扁豆、蓮子,連續服用大劑量,直到痢疾痊癒為止。痢疾痊癒之後,瘧疾也會自行消失,即使沒有消失,發作的程度也會減輕,之後就應該根據經絡和症狀進行治療。
還有一些人,因為誤用下藥導致邪氣隱藏在體內,轉化為痢疾,就會伴隨著腹脹、腫脹、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應當使用逐邪去滯、培土的方法治療,用黃芩、黃連、白芍、白芷、滑石、紅曲、葛根、柴胡、人參、蓮子,以及陳皮、藿香、厚朴、薑皮等藥材,同樣以痢疾痊癒為止。這兩種原因引起的痢疾,都是非常緊急的,治療用的藥物必須要服用大劑量,如果膽小,即使藥物使用正確,也無法治癒疾病,最終會導致病情延誤而無法挽救。
其次瘧勞,或素有弱症,而又患瘧,以致舊病更深,或因瘧煎熬日久頓憊,精神衰耗,內熱不清,肌肉消削,浙至往來潮熱,致成癆瘵,急宜察其何經受病,以補益調理之(宜補中益氣湯、八味丸為主)。
其次厥瘧,總由氣血虧虛,調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發熱不去,過傷於暖,或因熱而單衣露體,雖過時猶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瘧,治者當分別寒熱,不得混施湯劑(熱厥宜升陽散火湯,寒厥宜建中湯,及附、桂、吳萸,俱可酌用,或兼氣虛,參用參耆益氣湯,或兼血虛,參用四物湯)。以上種種諸法,固合瘧之症變為治矣,寧患有未瘳乎。
白話文:
除了瘧疾,還有一些人原本就有體虛的毛病,又得了瘧疾,導致舊病加重,或者因為瘧疾反覆發作,長期煎熬,體力衰弱,精神萎靡,內熱難消,肌肉消瘦,甚至出現發熱反覆,最終發展成肺癆,治療時要仔細觀察是哪條經絡受病,然後進行補益調理(以補中益氣湯、八味丸為主)。
另外一種叫做厥瘧,主要原因是氣血虧虛,調養不當,可能是因為天氣寒冷,穿衣過厚,導致發熱不退,過度溫暖而受傷,也可能是因為天氣炎熱,穿衣單薄,雖然過了夏季,但仍然容易受寒,最終導致厥瘧。治療時要區分寒熱,不能混用藥物(熱厥宜用升陽散火湯,寒厥宜用建中湯,附子、桂枝、吳茱萸都可以酌情使用,如果伴隨氣虛,可以參用參耆益氣湯,如果伴隨血虛,可以參用四物湯)。以上這些方法,都是針對瘧疾的不同症狀而制定的治療方案,只要方法得當,就不怕治不好。
至如似瘧非瘧一症,亦惡寒,亦發熱,亦或連日作,或間日作,而其與瘧分別處,惟在乎脈不必弦,皆由感冒風寒,忽覺毛寒股慄,百骸鼓撼,嘔不能食,未幾而發熱,有似瘧狀也,其或有熱多者(宜小柴胡湯),或有寒多者(宜人參養胃湯),或有內傷虛者(宜補中益氣湯加山楂、麥芽、蔻仁以扶脾胃),皆宜隨症施治,自止矣。
然傷寒癆病,各有如瘧,各宜從本病施治,即痰飲㿗疝,積聚傷食,暑濕燥火,癰疽瘡毒等症,俱有寒熱似瘧者,須細問其原,不得概認為瘧。
【脈法】《要略》曰: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小緊者宜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而緊者可發汗,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脈經》曰:瘧脈自弦,微則為虛,代散則死。丹溪曰:瘧脈多弦,但熱則帶數,寒則帶遲,亦有病久而脈極虛微無力,似乎不弦,然必於虛數之中見弦,但不搏手耳,細察之可也。《醫鑑》曰:弦短者傷食,弦滑者多痰,虛微無力為久瘧。
白話文:
如果出現類似瘧疾但又不完全是瘧疾的症狀,像是發冷、發熱,而且可能連續發作或隔日發作,但脈象不一定是弦脈,這通常是感冒風寒引起的。患者會突然感到毛髮寒涼、身體顫抖,全身痠痛,嘔吐無法進食,不久後就發熱,看起來很像瘧疾。
對於這種情況,有些人熱症較明顯,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有些人寒症較明顯,可以服用人參養胃湯;也有些人是內傷虛弱,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山楂、麥芽、蔻仁來補益脾胃。總之,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治療,就能痊癒。
不過,像傷寒、癆病這些疾病也會有類似瘧疾的症狀,治療時要根據疾病本身進行處理。還有像痰飲、疝氣、積聚、傷食、暑濕燥火、癰疽瘡毒等等,這些疾病也都可能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看起來像瘧疾。必須仔細詢問病因,不能一概而論,將其當成瘧疾治療。
《回春》曰:瘧脈遲緩者,病自愈。
【瘧疾形症】《內經》曰:陰陽交爭,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太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咳,故欲飲冷。《入門》曰:衛虛則先寒,營虛則先熱,表邪多則寒多,里邪多則熱多,表裡相半則寒熱相等。
丹溪曰:人之榮衛晝行於陽,陽表也,夜行於陰,陰里也,榮衛行到,病所不通,乃作寒慄鼓振,頭頷中外皆寒,腰脊俱痛,此邪氣入於內也。寒戰俱已,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飲冷,煩滿欲吐,自汗,此邪氣發於外也。《三因》曰:暑瘧則單熱,溫瘧則多寒,寒瘧則先寒後熱,風瘧則先熱後寒,余皆先寒後熱。
白話文:
《回春》說:瘧疾脈搏遲緩的,病會自然痊癒。
《內經》說:瘧疾是因為陰陽失衡,陽氣被陰氣所困,導致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陽明經虛弱,就會出現寒戰、發抖、脖子僵硬。太陽經虛弱,就會出現腰背、頭部疼痛。三陽經都虛弱,就會陰氣過盛,導致骨骼發冷疼痛,寒氣從內而外,所以全身都冷。陽氣過盛,就會外熱,陰氣不足,就會內熱,內外皆熱,就會喘咳,所以想喝冷水。《入門》說:衛氣虛弱,就會先感到寒冷,營氣虛弱,就會先感到發熱。表邪多,就會多寒,里邪多,就會多熱,表裡邪氣都存在,就會寒熱交替。《三因》說:暑瘧就是單純發熱,溫瘧就是多寒,寒瘧就是先寒後熱,風瘧就是先熱後寒,其他的瘧疾都是先寒後熱。
丹溪說:人體的榮衛之氣白天在陽經運行,陽經屬於表,夜晚在陰經運行,陰經屬於裡。榮衛之氣走到不通暢的地方,就會產生寒戰、發抖、頭頸、四肢、腰背疼痛,這是邪氣入侵到體內的表現。寒戰發抖停止後,全身就發熱,頭疼欲裂,口渴想喝冷水,胸悶想吐,自汗,這是邪氣發散到體外的表現。
又曰:陽不足,則陰邪出表而與陽爭,乃陰勝而為寒,陰不足,則陽邪入里而與陰爭,乃陽勝而為熱。若邪入而正氣不與之爭,則但熱而無寒。陽不足,則先寒,陰不足,則先熱。東垣曰:身後則為太陽,太陽者,膀胱水寒也;身前為陽明,陽明者,大腸金燥也;少陽之邪在其中,近後膀胱水則惡寒,近前陽明金則發熱,故往來寒熱而為瘧。
【瘧發日數】丹溪曰: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連日發者受病一月,二日連發住一日者氣血俱受病也。又曰:三日一發,陰經受病最重。《入門》曰:陽為腑,邪淺與榮衛並行,一日一作;陰為臟,邪深橫連膜原,不能與正氣並行,故間日蓄積乃作,或三四日一作,久則必為瘧母。
白話文:
人體陽氣不足,外邪就會侵入體表與陽氣爭奪,導致陰氣佔優勢而出現寒症;陰氣不足,外邪就會深入內里與陰氣爭奪,導致陽氣佔優勢而出現熱症。如果外邪入侵而正氣不抵抗,就會只出現熱症,沒有寒症。陽氣不足,就會先出現寒症;陰氣不足,就會先出現熱症。東垣說:人體後背屬於太陽經,太陽經主膀胱,水寒導致寒症;人體前胸屬於陽明經,陽明經主大腸,金燥導致熱症。少陽經邪氣位於太陽經和陽明經之間,靠近膀胱水則出現惡寒,靠近大腸金則出現發熱,因此出現寒熱交替的瘧疾。
丹溪說:瘧疾每三天發作一次,病程一年;每隔一天發作一次,病程半年;每天都發作,病程一個月;連續發作兩天休息一天,說明氣血都受到了病邪的侵襲。又說:每三天發作一次,說明陰經受到的病邪最嚴重。《入門》說:陽氣主腑,外邪入侵淺表,與營衛氣血一起活動,因此每天都發作;陰氣主臟,外邪入侵深層,橫向連接膜原,不能與正氣一起活動,因此每隔一天積聚發作,甚至三四天發作一次,時間長了就會變成瘧母。
【瘧發時刻】《保命》曰:從卯至午作者,邪在外也;從午至酉作者,邪在內也;從酉至子作,或至寅作者,邪在血分也。《入門》曰:陽為子時至巳,陰為午時至亥,如作寅卯而退於未申,或作未申而退於子醜,皆謂之陰陽不分,須用藥趲早,或移時分,定陰陽,然後陽瘧截住,陰瘧升散。
【瘧發晝夜宜分治】《醫鑑》曰:氣虛則日發,宜補中益氣湯加半夏、黃芩,六君子湯;血虛則夜發,宜麻黃黃芩湯,柴胡芎歸湯。
【瘧疾治法】《保命》曰:太陽曰寒瘧,宜汗;正陽明曰熱瘧,宜下;少陽曰風瘧,宜和。三經皆謂暴瘧。在三陰俱曰溫瘧,宜汗下和。瘧者,老瘧也,故曰久瘧,又曰太陽瘧,宜桂枝羌活湯、麻黃羌活湯。陽明瘧,宜柴苓湯、人參白虎湯;少陽瘧,宜柴胡桂枝湯、柴胡加桂湯。
白話文:
瘧疾發作的時間可以判斷邪氣所在,從早上五點到中午一點發作,邪氣在外;從中午一點到下午五點發作,邪氣在內;從下午五點到晚上十一點發作,或是到凌晨一點發作,邪氣在血分。發病時間的陰陽要分清楚,如果早上五點到七點發作,但退燒時間卻是下午三點到五點,或是下午三點到五點發作,退燒時間卻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就代表陰陽不分,需要趕緊用藥,調整陰陽,然後陽性瘧疾就要截斷,陰性瘧疾就要升散。
瘧疾的治療要根據晝夜發病時間來區分,如果白天發病,屬於氣虛,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半夏、黃芩,或用六君子湯;如果晚上發病,屬於血虛,應該用麻黃黃芩湯或柴胡芎歸湯。
治療瘧疾的方法要根據不同經絡的病症來選擇,太陽經的瘧疾稱為寒瘧,應該用發汗的方法;陽明經的瘧疾稱為熱瘧,應該用瀉下的方法;少陽經的瘧疾稱為風瘧,應該用調和的方法。三經的瘧疾都屬於暴瘧。如果是三陰經的瘧疾,則稱為溫瘧,應該用發汗、瀉下、調和的方法。久治不愈的瘧疾稱為老瘧,又稱太陽瘧,應該用桂枝羌活湯或麻黃羌活湯。陽明經的瘧疾,應該用柴苓湯或人參白虎湯;少陽經的瘧疾,應該用柴胡桂枝湯或柴胡加桂湯。
三陰瘧,總宜白虎桂枝湯、麻黃白朮湯。太陽陽明合瘧,宜桂枝芍藥湯、桂枝石膏湯。三陽合瘧,宜桂枝黃芩湯以和之。《正傳》曰:傷寒餘熱未盡,重感於寒而變瘧,名曰溫瘧,亦名風瘧,此為傷寒壞症,其症先熱後寒,不得作正瘧疾治。《入門》曰:桂枝湯治太陽,白虎湯治陽明,小柴胡湯治少陽,意甚明白。
挾痰合二陳湯,挾食合平胃散,尿澀合五苓散,便閉合大柴胡湯,無汗加葛根、蒼朮,有汗加黃芩、白朮,氣虛加人參、白朮,熱甚加芩、連,寒多加草果,口渴加烏梅,夜作加桃仁、赤芍,日久加常山、檳榔吐之,治瘧之法盡矣。又曰:瘧無汗,宜用柴胡、升麻、川芎;多汗,宜用白朮、烏梅。
白話文:
對於陰性瘧疾,總體來說,可以使用白虎桂枝湯或麻黃白朮湯。若為太陽陽明合併瘧疾,則適合使用桂枝芍藥湯或桂枝石膏湯。三陽合併的瘧疾,則可用桂枝黃芩湯來調和。《正傳》提到,當傷寒病後餘熱未盡,再次受到寒冷感染轉變成瘧疾時,稱為溫瘧,又名風瘧,這是一種傷寒病的嚴重後遺症,其特徵是先發熱後發冷,不能按照普通瘧疾的方式治療。《入門》則指出,桂枝湯適用於太陽病,白虎湯適用於陽明病,小柴胡湯適用於少陽病,這三者的意思非常清楚。
對於痰濕併發的患者,應使用二陳湯;對於食積引起的患者,則應使用平胃散;若尿頻尿急,可使用五苓散;便祕則使用大柴胡湯。若無汗,可以加入葛根和蒼朮;若有汗,則加入黃芩和白朮;若氣虛,則加入人參和白朮;若熱症嚴重,則加入黃芩和連翹;若寒症較多,則加入草果;若口渴,則加入烏梅;若夜間發作,則加入桃仁和赤芍;若病程長久,則加入常山和檳榔進行吐治。以上就是治療瘧疾的方法。
此外,《又曰》進一步說明,對於無汗的瘧疾患者,應使用柴胡、升麻和川芎進行治療;對於多汗的瘧疾患者,則應使用白朮和烏梅。
《得效》曰:瘧疾者,陰陽交爭,寒熱互作,用藥須半生半熟、半冷半熱,乃收十全之功,蓋所以分陰陽,解寒熱也。《直指》曰:凡瘧方來,與正發時,不可服藥,恐藥病交爭,轉為深害,須未發兩時之前,或發日清晨與服,仍節飲食,避風寒,遠酒色,慎起居,無不愈。
《醫鑑》曰:如瘧疾寒熱大作,此太陽陽明合病也,謂之大爭,寒作則必戰動,熱發則必汗泄。經曰:汗出不愈,知為熱也,不治之,恐久而傳入陰經,故宜用桂枝芍藥以解之。若服此湯後,寒熱轉甚者,知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合病也,故又宜桂枝黃芩湯以和之。
【瘧疾難治不治症】《靈樞》曰:寒熱脫形,脈堅搏逆也,死不治。《得效》曰:久瘧復作,虛浮不食者,難治;久瘧腰脊強急瘈瘲者,必不治
白話文:
《得效》提到:瘧疾是因為陰陽氣體的相互衝突,產生交替的寒熱症狀,使用藥物時,應選擇性質介於冷熱之間的藥物,這樣可以達到全面治療的效果,這是為了調和陰陽,解除寒熱問題。
《直指》指出:在治療瘧疾時,應避免在發作時或剛開始發作時服用藥物,以防藥物和疾病互相衝突,造成更嚴重的傷害。應該在發作前兩個小時,或者在發作當天清晨時服用藥物,同時要控制飲食,避免風寒侵襲,遠離酒色,保持良好的作息,這樣纔能有效治療。
《醫鑑》說明:當出現嚴重的寒熱交替,這通常表示太陽、陽明和少陽三個臟器都有問題,這是個需要高度關注的狀態。當出現寒氣時,身體會震顫,熱氣來臨時,則會出汗。經典指出,如果出汗不能得到改善,那麼可能就是熱症狀,如果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長期拖延,進入陰經系統,因此需要使用桂枝芍藥來進行治療。如果服用了這種藥湯後,寒熱症狀反而加重,那麼可能就是太陽、陽明和少陽三個經絡都受到影響,因此需要使用桂枝黃芩湯來調和。
對於難以治療的瘧疾,「靈樞」提到,如果出現寒熱交替且形體消瘦、脈象堅硬逆反的情況,這樣的瘧疾是無法治癒的。而《得效》則指出,長時間反覆發作、虛弱無力、沒有食慾的瘧疾,以及長時間腰部和脊椎僵硬、肌肉抽搐的瘧疾,都表示病情已經非常嚴重,難以治療。
【瘧疾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平身坐定,雙手擦掌撫腎囊,兩肘靠膝,以聲勢向前躬而後抑,如此用力起五九之數,約汗透身,輕爽而自愈,慎風邪。
【瘧疾運功】《保生秘要》曰:定艮起念,運上風門穴,多著工夫,蓋風感此透也,漸運入內,又散出外,上泥丸,降心頭推開,或吐而愈,不吐亦愈。
白話文:
瘧疾導引法
《保生秘要》記載:平常坐好,雙手互相搓熱後輕輕撫摸腎臟部位,兩肘靠著膝蓋,然後用力量向前彎腰再向後伸展,如此反覆做五九次,約莫汗水滲透全身,感到輕爽舒適,便可自行痊癒。要注意避開風寒。
瘧疾運功
《保生秘要》記載:集中精神,意念集中在後腦勺的風門穴上,持續練習此處,因為風寒容易從此處入侵身體。接著將氣運向體內,再慢慢散發出去,上至頭頂百會穴,再下降至心臟部位推開,或吐出病氣而痊癒,即使不吐也可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