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五 (3)
卷十五 (3)
1. 治伏暑方十
消暑元,〔治伏暑〕半夏(八兩),赤苓,甘草(各四兩),用醋二升煮半夏,醋乾,共炒為末,薑汁糊丸,每四五十丸,開水下,藥下即蘇。
香茹飲,〔又〕方詳上。
藿香正氣散,〔又〕方詳上。
五苓散,〔又〕方詳上。
來復丹,〔又〕方詳上。
酒蒸黃連丸,〔又〕黃連四兩,酒七合,浸一夜,蒸乾為末,麵糊丸,每二三十丸,熱水下,以胸膈涼不渴為驗,一名小黃元。
白話文:
消暑元,(治療伏暑)使用半夏(八兩),赤苓,甘草(各四兩),使用醋二升來煮半夏,醋乾後,一起炒為粉末,使用薑汁來做成丸狀,每次服用約四五十顆,服藥後即會清醒。
香茹飲,詳細的方法在上面的方子裡。
藿香正氣散,詳細的方法在上面的方子裡。
五苓散,詳細的方法在上面的方子裡。
來復丹,詳細的方法在上面的方子裡。
酒蒸黃連丸,使用黃連四兩,加入七合酒浸泡一夜,蒸乾後磨成粉末,再用麵糊做成丸狀,每次服用約二三十顆,服用後若感到胸膈涼爽且沒有口渴,即可視為療效,此方也稱為小黃元。
桂苓甘露散,〔又〕滑石(一兩),石膏,寒水石,澤瀉,葛根,白朮,赤苓,甘草(各五錢),人參,桂皮,藿香(各二錢半),木香(一錢二分半),每末二錢,白湯下。
益元散,〔又〕滑石(六兩),炙甘草(一兩),一名六一散。又名天水散。又名神白散。本方加乾薑五錢,名溫六丸,治因寒吐瀉反胃。本方加紅曲五錢,名清六丸,治濕熱泄,俱以飯丸。
白話文:
桂苓甘露散,又名滑石(一兩),石膏,寒水石,澤瀉,葛根,白朮,赤苓,甘草(各五錢),人參,桂皮,藿香(各二錢半),木香(一錢二分半),每服二錢,用白湯送下。
益元散,又名滑石(六兩),炙甘草(一兩),此方又稱為六一散。另有名稱天水散、神白散。在本方中加入乾薑五錢,名為溫六丸,用於治療因寒引起的吐瀉和反胃症狀。若在本方中加入紅曲五錢,則名為清六丸,用於治療濕熱引發的洩瀉,均以飯做成丸子服用。
清肺生脈飲,〔又〕黃芩(二錢),當歸,生地,人參,麥冬(各一錢),五味子(十粒)
濯熱散,〔又〕白礬,五倍子,烏梅肉,甘草(各一兩),共為末,入白麵四兩拌勻,每二錢,新汲水調下。一名龍鬚散。
白話文:
清肺生脈飲,加黃芩二錢、當歸、生地、人參、麥冬各一錢、五味子十粒。
濯熱散,用白礬、五倍子、烏梅肉、甘草各一兩,研成粉末,加入白麵四兩拌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汲水調服。此方又名龍鬚散。
2. 治暑風方九
黃連香茹飲,〔暑風〕香茹(三錢),厚朴(錢半),黃連(七分半),入酒少許,水煎冷服。一名黃連香茹散。
白虎湯,〔又〕方詳上。
竹葉石膏湯,〔又〕人參,竹葉,麥冬,石膏,半夏,甘草,粳米
白話文:
【黃連香茹飲】,〔暑風〕香茹(三錢),厚朴(錢半),黃連(七分半),加入少量酒,加水煎煮後冷服。一名黃連香茹散。
【白虎湯】,〔又〕詳細內容見上。
【竹葉石膏湯】,〔又〕人參,竹葉,麥冬,石膏,半夏,甘草,粳米
四君子湯,〔又〕方詳上。
生脈散,〔又〕方詳上。
二香散,〔又〕香茹,香附(各二錢),蒼朮,蘇葉,陳皮(各一錢),厚朴,扁豆,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木瓜(二片),蔥白(二莖)
人參羌活散,〔又〕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人參,赤苓,川芎,甘草(各六分),天麻,地骨皮(各三分),薄荷(三葉)
白話文:
四君子湯和生脈散的配方,請參考前文。二香散的藥方是:香茹、香附各二錢,蒼朮、蘇葉、陳皮各一錢,厚朴、扁豆、甘草各五分,姜三片,木瓜二片,蔥白二莖。人參羌活散的藥方是: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人參、赤苓、川芎、甘草各六分,天麻、地骨皮各三分,薄荷三葉。
香茹飲,〔又〕香茹,厚朴,扁豆子,甘草
六和湯,〔又〕香茹,厚朴(各錢半),赤苓,藿香,扁豆,木瓜(各一錢),砂仁,杏仁,半夏,人參,甘草(各五分),姜(三),棗(二),本方加麩炒黃連一錢,名清暑六和湯。
白話文:
香茹飲的藥方是香菇、厚朴、扁豆和甘草。六和湯的藥方是香菇、厚朴、赤苓、藿香、扁豆、木瓜、砂仁、杏仁、半夏、人參、甘草、薑、棗。若在六和湯中加入麩炒黃連,則稱為清暑六和湯。
3. 治暑瀉方十一
桂苓甘露飲,〔暑瀉〕滑石(二兩),茯苓,澤瀉,寒水石,石膏,甘草(各一兩),白朮,豬苓,肉桂(各五錢),每末二錢,薑湯調下。
玉龍丸,〔又〕硫黃,消石,滑石,明礬,水丸。
白話文:
桂苓甘露飲,用於暑瀉,配方為滑石二兩,茯苓、澤瀉、寒水石、石膏、甘草各一兩,白朮、豬苓、肉桂各五錢,每次取兩錢,用薑湯調服。
玉龍丸,另以硫黃、消石、滑石、明礬製成水丸。
六和湯,〔又〕方詳上。
解暑三白湯,〔又〕方詳上。
香樸飲子,〔又〕香茹(錢半),厚朴,扁豆,赤茯苓,澤瀉,陳皮,木瓜,半夏,人參,烏梅肉,蘇葉(各七分),甘草(五分),姜(三),棗(二)
大順散,〔又〕甘草(切長一寸二兩),乾薑,杏仁,肉桂(各四錢),先將甘草以白砂同炒,次入姜同炒,次入杏仁同炒,篩去砂,入桂,為末,每二錢,水煎溫服。如煩躁,井水調下。
白話文:
【六和湯】,詳見上方。
【解暑三白湯】,詳見上方。
【香樸飲子】,香茹(半錢),厚朴,扁豆,赤茯苓,澤瀉,陳皮,木瓜,半夏,人參,烏梅肉,蘇葉(各七分),甘草(五分),生薑(一片),紅棗(兩個)
【大順散】,詳見上方。
注意:這些藥方是中醫古籍中的內容,使用時請尋求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以確保正確性和安全性。不同人的身體狀況和反應可能不同,因此在實際應用之前,應先進行個別評估和調整。
消暑十全飲,〔又〕香茹(一錢半),厚朴,扁豆子,蘇葉,白朮,赤苓,藿香,白檀香,木瓜(各一錢),甘草(五分)
香茹湯,〔又〕香茹(三錢),厚朴,扁豆子,赤苓(各一錢半),甘草(五分),水煎服。或為末湯點二錢服,他暑藥皆不及此。
連理湯,〔又〕人參,白朮,乾薑,茯苓,黃連,炙甘草
桂苓元,〔又〕肉桂,赤苓,等分,蜜丸,每兩作八丸,每一丸,井水化下。
白話文:
消暑十全飲包含香菇、厚朴、扁豆、蘇葉、白朮、赤苓、藿香、白檀香、木瓜,以及甘草。香茹湯則用香菇、厚朴、扁豆、赤苓、甘草煎服,或研磨成粉末,用溫水送服。連理湯由人參、白朮、乾薑、茯苓、黃連、炙甘草組成。桂苓元則用肉桂與赤苓等量,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一丸,以井水送服。
縮脾飲,〔又〕砂仁(錢半),草果,烏梅肉,香茹,甘草(各一錢),葛根,扁豆子(各七分),姜(五)
白話文:
「縮脾飲」方,另加砂仁半錢,草果、烏梅肉、香茹、甘草各一錢,葛根、扁豆子各七分,生姜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