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1)

1. 暑病源流(伏暑,暑風,暑瀉,疰夏)

經曰:諸病喘嘔,暴注下迫,霍亂轉筋,身熱瞀郁,小便濁赤,皆屬於熱。經言熱不言暑者,固以熱即是暑。而此數病皆傷暑之見症,故前人言中暑,亦混言中熱也。然而暑與熱,畢竟有辨,試觀仲景特申夏月熱病之旨,謂本伏寒所發,而《金匱》復出中暍之條,正恐人誤認為熱病之自內而發,不知中暍之自外來而入也。

其皆治以白虎湯者,以中暑之發熱,大渴齒燥,汗出而喘,與熱病無異,故皆以甘寒去熱,苦寒降火。甘溫益中,必加人參,因津耗也。其不宜辛溫表散者,以夏月則人身內陰外陽,暑之中人,必傷氣分。

白話文:

經書中說:各種疾病如喘息嘔吐、突然腹瀉、霍亂抽筋、發熱昏迷、小便混濁發紅,都屬於熱證。經書中提到「熱」而不提「暑」,是因為「熱」本身就是「暑」的表現。這幾種疾病都是中暑的症狀,所以古人所言「中暑」也等同於「中熱」。

然而,暑氣和熱證畢竟有所區別。仔細觀察仲景在《傷寒論》中特別闡述夏季熱病的要點,認為這些疾病是由於伏藏的寒氣所致,而《金匱要略》又另列出「中暍」條文,正是擔心人們誤以為熱病是從內部發生的,而不知道中暑是外來的暑氣侵入人體所致。

這些疾病都用白虎湯來治療,是因為中暑引起的發熱、口渴、牙齒乾燥、汗出喘息,與熱病的表現沒有差別,所以都用甘寒藥物去熱,苦寒藥物降火。由於津液耗損,所以要加入人參補益中氣。不宜使用辛溫表散的藥物,因為夏季時人體內陰外陽,暑氣侵入人體必然會傷及氣分。

昔人所謂風寒必顯有餘,有餘為邪,暑氣必顯不足,不足為正是也,所以香茹辛散,止宜乘涼飲冷,遏抑陽氣,或致霍亂者可用,非強力作勞,內傷重而受暑者之所宜也(宜以白虎湯為主,清暑益氣湯為輔,甘露飲、天水散皆可酌用)。蓋以凡暑病,多生於元虛氣弱之人,氣本虛,暑復傷氣,無氣以動,故治暑急補氣,惟肺虛有火者,乃忌參朮也。試先即仲景書推闡之。

仲景曰: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熱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蓋以此屬陰陽俱虛,陽虛故脈弦細,陰虛故脈芤遲,若汗之不益傷陽,溫地不益傷陰乎,甘寒之劑所宜用。

白話文:

古人認為,風寒表現為陽氣過盛,陽氣過盛為邪氣;暑氣則表現為陽氣不足,陽氣不足才是正氣。因此,香菇辛散,只適合在涼爽天氣飲用冷飲,抑制陽氣,可用於治療因寒氣入侵而導致的霍亂,但不適合體力過度勞損、內傷嚴重而受暑的人。這類人應該以白虎湯為主,清暑益氣湯為輔,甘露飲、天水散可以根據情況酌情使用。因為暑病大多發生在元氣虛弱的人身上,原本氣虛,再受暑氣傷害,沒有氣力活動,所以治療暑病要急補氣,唯獨肺虛有火者忌用人參、白朮。這可以從仲景的著作中推論得出。

仲景說:太陽中暑,發燒畏寒,身體發熱且疼痛,脈象弦細芤遲,小便清澈,毛髮豎立,手足冰冷,稍微勞動就發熱,口張開,前齒乾燥,如果發汗,則畏寒加重,加溫針,則發熱加重,多次使用針灸,則小便量增加。這是因為陽虛則脈弦細,陰虛則脈芤遲,如果發汗,會進一步傷陽;溫熱治療,會進一步傷陰。因此,應該使用甘寒的藥物。

仲景又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以此為火令爍金,肺傷而氣虛,以致膀胱不足而表亦虛,蓋膀胱太陽經,主表也,宜以救肺為急,故用本湯也。仲景又曰:太陽中暍,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主也,一物瓜蒂湯主之。蓋以此因夏月暑熱,以水盥洗,水邪郁遏,令火而成中暍也,瓜蒂能使胸中邪氣皆吐下之。

喻嘉言云:《金匱》治暍一以白虎治熱,以夏熱必犯上傷肺,耗津液,用以救肺,孫思邈之生脈散,李東垣之清暑益氣湯,皆祖之矣。一以瓜蒂治濕,以濕淫上甚,亦先傷肺,故外漬之水,得以乘毛孔而聚皮間,皮者,肺之合也,用瓜蒂或吐或下,則肺氣不壅,皮間之水得以下趨,何後如河間通苓散,子和桂苓甘露飲,但宗仲景五苓之例,以為導濕消暑,竟不能祖爪蒂之制,以治上焦濕熱,清肺金,而別制一方也。喻氏發明二方之妙如此,然亦止就中暍之方治言之,於暑病則未盡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太陽部位受到熱邪侵襲,指的是中暑症狀,會有出汗、畏寒、身體發熱及口渴等現象,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因為這種病症是因為火熱之氣傷害了金屬(肺)而導致肺氣虛弱,進而影響膀胱功能,使得表皮也變得虛弱。張仲景進一步指出:如果太陽部位受到中暑侵襲,會出現身體發熱和疼痛的症狀,若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季受冷水傷害,水邪滯留在皮膚中所導致的,可以使用一物瓜蒂湯來治療。這種病症是因為夏季炎熱,使用冷水洗澡,導致水邪滯留,引發中暑。

喻嘉言提到:在《金匱要略》中,治療中暑主要使用白虎湯來清熱,因為夏季炎熱會傷害肺部,耗損津液,使用白虎湯可以保護肺部。孫思邈的生脈散和李東垣的清暑益氣湯,都是繼承了這個原則。另一種治療方式是使用瓜蒂湯來清濕,因為濕邪過盛會先傷害肺部,導致外來的水分聚集在皮膚之間,皮膚是肺的外圍。使用瓜蒂湯可以幫助吐出或排出體內的邪氣,讓肺部的氣流通暢,皮膚間的水分得以向下流動。喻嘉言認為這種方法非常精妙,但僅限於治療中暑的症狀,對於其他熱病的治療則不夠全面。

且中暍與暑,病固有異,欲以中暍盡概暑病,不可也,蓋傷暑之脈必虛,中暍之脈則微弱,故有異也。故夫暑病大端,先分兩項,一曰傷暑,一曰中暑。傷暑者,靜而得者也,陰症也。

或納涼廣廈,起居不節,汗出煩躁,面垢,背微惡寒,手足微厥,甚則灑然毛聳,腠理開則洒洒然寒,閉則蒸蒸熱悶,此心包之火不勝時火,故反微惡寒也,倘坐臥陰涼,表虛不任風寒,若誤以外感作治,必害(宜清暑益氣湯)。或涼亭水閣,密樹濃陰,過受涼快,為寒所襲,頭疼,惡寒發熱,肢體拘急,是感寒之類,脈必弦緊(宜消暑十全散)。或脾氣虛弱,汗多惡寒(宜十味香茹飲)。

白話文:

且中暑與暑病,症狀本就不同,想用中暑來概括所有暑病,是不行的。因為傷暑的脈象必定虛弱,而中暑的脈象則微弱無力,兩者有明顯差異。所以,暑病要先分為兩類,一是傷暑,一是中暑。

傷暑,是指靜坐或休息時感受暑氣而發病,屬於陰症。

例如,在涼爽的房舍中,起居作息不規律,導致汗出、煩躁、面容憔悴、背部微微發冷、手足微涼,嚴重時甚至毛髮豎立,毛孔張開則感到陣陣寒涼,毛孔閉塞則感到悶熱難耐。這是心包的火氣不足以抵抗暑熱,反而出現微寒的現象。如果此時坐臥在陰涼處,由於表虛無法抵抗風寒,若誤以為是外感風寒而治療,必定會加重病情(應該服用清暑益氣湯)。

或者,在涼亭、水閣、濃蔭密樹之下,過於涼爽,受到寒氣入侵,就會出現頭痛、惡寒發熱、肢體拘急等症狀,這屬於感受寒氣,脈象必定弦緊(應該服用消暑十全散)。

又或者,脾氣虛弱,容易出汗且怕冷(應該服用十味香茹飲)。

或過傷飲食生冷,泄瀉嘔吐霍亂者(宜六和湯、藿香正氣散)。此概治傷暑之法也。而其所及之症,有吐利,腹痛氣逆,發熱,頭疼煩渴,肢冷疼,前板齒寒,無汗,脈虛或遲或伏,昏悶者(宜香茹飲)。有身熱小便不利者(宜益元散)。有吐瀉寒熱,喘咳痞滿,體腫倦臥,便赤者(宜六和湯),有發熱嘔血者(宜黃連二錢,酒煎服)。有暑天身熱頭疼燥渴者(宜麥冬湯)。

白話文:

如果因為過度食用寒涼飲食,導致腹瀉、嘔吐、霍亂等症狀,應該服用六和湯或藿香正氣散。這都是治療傷暑的一般方法。

而傷暑所引起的症狀,包括:

  • 吐瀉、腹痛、氣逆、發熱、頭疼、口渴、四肢冰冷疼痛、前牙發冷、無汗、脈搏虛弱或遲緩或隱伏、昏昏沉沉,可以使用香茹飲。
  • 身體發熱,小便不利,可以使用益元散。
  • 吐瀉、寒熱、喘咳、胸悶、身體腫脹、倦怠臥床、大便赤色,可以使用六和湯。
  • 發熱、嘔血,可以使用黃連二錢,用酒煎服。
  • 夏天身體發熱、頭疼、口乾舌燥,可以使用麥冬湯。

有暑天發渴者(宜生津丸)。以上皆傷暑之屬,所當分別而治之者也。中暑者,動而得者也,陽症也。或遠行勞役,大熱而渴,陽氣內伏,熱合於腎,為水不勝火,發熱煩渴,氣息喘促,日哺病減,此脾胃大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五味子、麥冬、黃連、黃柏、澤瀉)。

或農夫田野,及慣於役力之人,過受燔灼,頭角額痛,發熱,大渴引飲,脈洪大(宜地漿水煎蒼朮白虎湯)。或年老及虛汗之人,不宜用寒涼,宜稍加溫藥行之(宜竹葉石膏湯少加熟附子)。或平昔陰虛多火,不可用溫藥(宜白虎加人參竹葉湯)。凡以中暑皆太陽經分之症,甚或卒倒不省人事,切忌香茹等溫散之品,蓋既中熱,復以辛溫傷其氣,如火益熱矣,故香茹只可治傷暑,不可治中暑,此概言中暑之法也。

白話文:

夏天天氣炎熱,有些人會口渴,這時候可以服用生津丸。

以上這些都是屬於中暑的症狀,需要分別對症下藥。

中暑

,是指在活動過程中受熱而引起的症狀,屬於陽性病症。

  • 比如有人長途跋涉、勞累過度,在烈日下口渴,陽氣內伏,熱氣聚集在腎臟,導致水不足火,出現發熱、口渴、呼吸急促等症狀,而且白天症狀嚴重,晚上減輕,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去掉升麻,加入五味子、麥冬、黃連、黃柏、澤瀉。

  • 又比如農夫在田野工作,或是一些習慣做重體力勞動的人,長時間受到陽光曝曬,頭部、額頭疼痛,發熱,口渴,脈搏洪大,可以服用地漿水煎蒼朮白虎湯。

  • 對於年老體弱或容易出虛汗的人,不宜使用寒涼藥物,可以稍微加一些溫和的藥物治療,比如竹葉石膏湯加少量熟附子。

  • 對於平時陰虛火旺的人,不能使用溫和的藥物,可以使用白虎加人參竹葉湯。

總之,中暑都是屬於太陽經分之症,嚴重者甚至會昏倒失去意識,這時候一定要忌諱使用香茹等溫散的藥物,因為中暑之後已經是熱症,再用辛溫的藥物會加重病情,就像火上澆油一樣。所以香茹只能治療傷暑,不能治療中暑。以上這些就是關於中暑治療方法的概括性說明。

而其所及之症,有夏月勞苦,卒然昏暈,甚而苦死者,少與冷水即死,亦禁臥冷地、濕地,急移其人於陰處,再以熱土放臍上,拔開作竅,令人尿其中,以生薑或蒜搗汁和童便或熱湯送下,外用布蘸立蘇,後徐用藥(宜麥冬湯、人參白虎湯),此急救法也。又有煩渴口燥悶亂者,先以布蘸熱水熨臍中氣海,或掬土放臍,令人更溺之,俟蘇,以米湯徐灌之,然後隨症調治(宜六和湯、清暑益氣湯隨症加減)。凡中暑者必傷氣(宜清暑益氣湯,傷暑亦可用)。

以上皆中暑之症所當分別而治者也。

白話文:

中暑症狀與救治方法

中暑的症狀很多,例如:在夏季勞累過度後,突然昏迷,甚至嚴重到死亡。如果給中暑的人喝冷水,反而會加重病情,甚至致命。因此,中暑患者忌諱臥床於冰冷或潮濕的地方。

救治方法:

  1. 緊急處理: 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並用熱土放在肚臍上,挖開一個小洞,讓患者在洞裡小便。接著用生薑或大蒜搗成泥狀,和著童尿或熱湯一起服用,並用布蘸取蘇合香油外敷。待患者情況稍有好轉後,再服用麥冬湯或人參白虎湯等藥物。
  2. 煩渴口燥、心煩意亂: 用布蘸取熱水熨燙肚臍上的氣海穴,或直接用熱土放在肚臍上,讓患者在土上小便。待患者清醒後,用米湯慢慢灌服,然後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服用六和湯或清暑益氣湯等藥物。
  3. 中暑必傷氣: 凡中暑患者都必然會傷氣,因此宜服用清暑益氣湯,治療中暑引起的各種症狀。

總之, 中暑的症狀和救治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分,不可一概而論。

夫傷暑、中暑,皆暑病之重且大者,故傷暑則暑熱之邪傷在肉分,中暑則暑熱之邪傷及臟腑。而又有尋常感受暑氣,致腹痛水瀉者,乃胃與大腸感邪之故,或噁心嘔吐者,乃胃口有痰飲,而又感邪之故,此皆名胃暑,是暑病之輕且小者(宜黃連香茹散、清暑十全飲、解暑三白湯治之),亦當分別而治。

然則暑病亦有無汗脈弦細者,此雖是暑,亦必由過襲陰涼,身中陽氣為其所遏,故心煩,肌膚火熱,無汗,非暑邪也,不可全用表藥(宜消暑十全飲)。暑月腠理易開,香茹熱服,便能汗出,故不必用表也。倘人迎脈緊,而氣口反大,咳嗽目疼,鼻流清涕,額與眉稜骨痛,此又被風矣(宜選奇湯)。

白話文:

中暑和傷暑都是暑病中較為嚴重的情況,傷暑是指暑熱之邪侵犯到肌肉,而中暑則是暑熱之邪侵犯到臟腑。除此之外,還有輕微的暑氣入侵,導致腹痛水瀉的,是因為胃和大腸受到暑邪的影響;而有噁心嘔吐的,則是因為胃中痰飲,再加上暑邪入侵,這些都屬於胃暑,是暑病中較為輕微的症狀,可以用黃連香茹散、清暑十全飲、解暑三白湯等藥物治療。

但是,也有一些暑病患者會出現無汗、脈弦細的情況,雖然也屬於暑病,但卻是因為過度吹涼風,導致體內陽氣被遏制,才會出現心煩、肌膚發熱、無汗的症狀,這時就不能單純用治療表證的藥物,應該用消暑十全飲等藥物治療。夏天時人的皮膚腠理容易開合,服用熱性的香茹就能夠發汗,所以也不需要用表證的藥物治療。如果出現人迎脈緊、氣口反大、咳嗽、眼睛疼痛、流鼻涕、額頭和眉骨疼痛的症狀,那就是風邪入侵了,應該使用選奇湯來治療。

至有內傷夾暑者,暑月房勞,兼膏粱水果雜進,至周身陽氣不伸,脈沉細,或弦緊,面垢,無汗惡寒,四肢厥逆拘急,霍亂嘔吐(宜冷香飲子)。或吐利兼作,脈微欲絕,或虛浮而散,此為緊病,急當救之毋緩(宜漿水散)。或胃暑伏熱,引飲過多,及恣啖生冷,致脾胃受寒,必腹痛嘔泄,水穀不分,脈沉而緊(宜大順散)。

又有夾水傷暑者,汗出當風,浴起當風,或冷水浸澡,或坐臥於地,以至水濕畜於身中,適又感受暑邪生病,非全由暑傷也(宜香茹飲),必溫散之。又有暑瘵者,暑月火能爍金,不禁辛酒,脾火暴盛,勞熱躁煩,火動心脾,以致喘咳,忽吐衄,頭目不清,胸膈煩渴不寧,即老穉亦有此病,昧者以為勞瘵,不知此由火載血上,非真陰虧損而為虛勞也(宜歸身、生地、防風、黃連、知母、山梔、荊芥、黃芩、桔梗、木通、元參、甘草、貝母、白茯苓、陳皮、薄荷、麥冬、五味等酌為一帖,煎服黃連香茹飲亦可)。

白話文:

對於那些有內傷伴隨暑熱的情況,例如在炎熱的夏季進行房事,同時攝入了肥膩的食物和水果,導致全身陽氣不能舒展,脈搏沈細或者緊繃,臉部油膩,無汗且畏寒,四肢冰冷僵硬,出現霍亂嘔吐的症狀(應使用冷香飲子治療)。如果伴有嘔吐和下痢,脈搏微弱近乎斷絕,或者脈象虛浮散亂,這是病情危急的表現,必須立即救治,不可拖延(應使用漿水散)。若因胃部積熱,飲食過量,或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胃受寒,必然會出現腹部疼痛、嘔吐、分不清食物和水分的症狀,脈搏沈緊(應使用大順散治療)。

對於那些有水傷暑熱的情況,出汗後暴露在風中,淋浴後也暴露在風中,或是冷水洗澡,坐在地上或躺著,導致身體內部積聚水分,適時又受到暑熱的侵襲,這並非完全由暑熱引起(應使用香茹飲治療),需要溫和散寒。對於暑熱引起的疾病,夏季火熱能夠消融金屬,如果不節制飲用辛辣酒類,脾臟的火氣會突然旺盛,勞累後情緒焦慮煩躁,火氣會影響心脾,導致喘息咳嗽,忽然出現吐血、鼻出血,頭暈目眩,胸部難受、口渴不寧的症狀,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小孩都可能出現這種病症,一些人誤以為是勞累引發的肺癆,其實不是真正的陰精耗損造成的虛勞(應使用歸身、生地、防風、黃連、知母、山梔、荊芥、黃芩、桔梗、木通、元參、甘草、貝母、白茯苓、陳皮、薄荷、麥冬、五味等藥物,酌情配製一帖,煎煮後服用,也可以使用黃連香茹飲進行治療)。

又有暑痿者,暑天膏粱之人陽事頓痿,此不可全用熱藥,亦不可全用涼藥(宜黃連解毒湯合生脈散)。又有攪腸痧者,暑月不頭疼發熱,但覺小腹痛或心腹俱痛,脹痞,不能屈伸,皆水火流注臟腑,故先小腹後及心腹俱痛,非陰症也(宜六和湯、藿香正氣散),大抵此症以探吐痰涎為主(宜二陳湯加厚朴、山梔,或用炒鹽湯探吐)。

又有霍亂者,暑氣入腹,噁心腹痛,上吐下瀉,瀉水如注,此暑火暴發,升降不利,清濁不分,所瀉者皆五臟津液,宜速止之(宜胃苓湯,甚者桂苓甘露飲),此症有挾食積者,切不可下,總當立止為上,再商食積。若吐瀉無物,或上下關閉竟不吐瀉,但心腹絞痛,令人立斃,此為乾霍亂,亦即絞腸瘀(宜急以鹽湯探吐),或探吐得通可救,即定後,周時勿進米氣,得食又發,戒之。

白話文:

夏天裡,有些人因過度食用肥美食物而出現陽痿,這時不能單用溫熱藥物,也不能單用寒涼藥物,應該用黃連解毒湯和生脈散一起服用。還有些人會出現攪腸痧,在夏天不發熱頭痛,但腹部疼痛,甚至心腹都痛,腹脹難伸,這是水火不調,流注臟腑所致,先是小腹痛,再蔓延至心腹,並非陰虛症狀,應該用六和湯、藿香正氣散治療。這種病症大多以探吐痰涎為主,可以用二陳湯加入厚朴、山梔,或者用炒鹽湯來探吐。

還有些人會出現霍亂,暑氣入侵腹部,引起噁心腹痛、嘔吐腹瀉,瀉水如注,這是暑熱暴發,升降失調,清濁不分,所瀉出的都是五臟的津液,應盡快止瀉,可以用胃苓湯治療,情況嚴重者可以用桂苓甘露飲。如果霍亂合併食物積滞,就絕對不能用瀉藥,應該先止瀉,之後再考慮處理食積。如果嘔吐腹瀉停止,或者上下關閉,既不吐也不瀉,但心腹絞痛,讓人立馬斃命,這就是乾霍亂,也就是絞腸瘀,應該緊急用鹽湯探吐,如果探吐後通暢,就能救治。但之後要注意,暫時不要吃米飯,因為吃了又會發作,要謹慎。

又有暑瘍者,夏月頭面外項赤腫,或咽喉腫痛,或腿足焮腫,長至數寸,不能步履,而頭痛內燥,日夜發熱不止,與凡癰毒發熱,哺甚旦止者不同(宜敗毒散及石膏、黃連等),蓋熱一解腫自消,全無膿血,非外科症也。

又有暑瘡者,周身發泡,如碗如杯,如桃如李,光亮脆薄,中有臭水,由濕熱之水泛於皮膚也(宜黃連香茹飲、黃連解毒湯),甚者內實便閉,口疳臭穢,外以鮮荷花瓣貼之,中藥周時可平(宜涼膈散或承氣湯)。以上種種皆暑病之兼及者也,要之,暑病所由之經,固屬太陽,亦有由陽明者。

白話文:

又有種疾病稱為暑瘍,夏天時會出現頭面、後頸部紅腫,或者咽喉腫痛,或是腿部和腳踝腫脹,腫脹程度可達數寸,使人無法行走,並伴有頭痛、內燥、日夜發熱不退的症狀。這與一般的癰毒發熱,在飯後停止發熱的情況不同(適合使用敗毒散以及石膏、黃連等藥物治療)。因為熱力一解除,腫脹自然就會消退,並且不會有膿血出現,這種情況不是外科疾病。

另外,還有一種疾病稱為暑瘡,全身會出現像碗、杯子、桃子、李子一樣大小的水泡,表面光亮脆薄,其中含有臭味的水,是因為濕熱的水分在皮膚上泛溢所致(適合使用黃連香茹飲、黃連解毒湯進行治療)。病情嚴重的還會出現腹脹便祕、口腔潰爛、口臭污濁的情況,外部可以使用鮮荷花花瓣來敷貼,中藥治療通常可以在一週左右平復(適合使用涼膈散或承氣湯)。這些都是暑病伴隨的症狀,總的來說,引起暑病的原因,固然屬於太陽經,但也有可能是陽明經引起的。

發熱,汗大出,微惡寒,為太陽矣。面赤大汗,煩渴喘急,即陽明也。甚者脈洪大,昏不知人,有似熱症,但忽輕忽重為異耳(太陽宜五苓散去桂加香茹,陽明宜消暑丸)。故平人偶然被暑,必身熱,背惡寒,汗出,口渴煩躁悶亂,痰逆噁心,或吐瀉轉筋,小便閉澀,指間微寒(宜五苓散去桂,合益元散用)。

若脾胃素弱,上焦不足,暑濕鬱蒸,肢體困倦,頭重心煩,飽悶喘促,早晚寒,日午熱,此氣血俱虛也(宜清燥湯、清暑益氣湯)。或夏月汗太多,風犯汗孔,身體重痛,肢節麻,或渴或不渴,或小便黃澀,此風鬱汗,濕與暑相搏也(宜益元散加蔥頭)。故人當濕熱盛時,如梅天夏雨,體倦神疲,胸滿促,肢冷,或氣高喘,身煩熱,溺黃赤,大便溏,自汗不食,須預防暑病(宜清暑益氣湯加滲濕藥)。虛弱人當暑,體倦神疲,胃不和,食無味,須預防暑病。

白話文:

發燒,大量流汗,微微畏寒,這是太陽經的症狀。臉紅,大量出汗,口渴,呼吸急促,這是陽明經的症狀。嚴重的脈搏強大,昏迷不醒,類似熱症,只是忽輕忽重是其特徵(太陽經適用五苓散去掉桂枝加上香菇,陽明經適用消暑丸)。所以一般人偶然受到暑氣影響,一定會有身體發熱,背部畏寒,大量流汗,口渴煩躁,胸悶,嘔吐,或腹瀉轉筋,小便頻密,手指間微寒(適用五苓散去掉桂枝,合併益元散使用)。

如果脾胃本來就虛弱,上焦不足,暑氣與濕氣積聚,四肢疲倦,頭腦沈重,心煩,飽食後胸悶,喘息,早晚畏寒,中午發熱,這是氣血雙虛的現象(適用清燥湯、清暑益氣湯)。或者在夏天出汗過多,風邪進入汗孔,身體沈重疼痛,四肢麻木,有的口渴,有的不口渴,有的小便黃色且不通暢,這是風邪與汗液,濕氣與暑氣相互作用的結果(適用益元散加上蔥頭)。因此,當濕熱旺盛時,如同梅雨季節,身體疲倦,精神萎靡,胸悶,四肢冰冷,或者呼吸急促,身體煩熱,尿黃赤,大便稀溏,自汗,不想進食,必須預防暑病(適用清暑益氣湯加上利濕藥)。體質虛弱的人在夏天,身體疲倦,精神萎靡,胃部不舒服,沒有食慾,必須預防暑病。

安樂人當暑,惡寒身重,昏眩寒熱,嘔吐腹痛,乃夏月感寒,非暑病也(宜溫辛散)。辛苦人勞甚暑病,須培其氣(宜人參白虎湯)。總當分別而治之者也。而治法大要,惟以清心利小便,解暑毒,補真氣為主,即脈虛喘促,逆冷,卒昏暈,此熱傷陰氣,切不可用溫藥,以助陽而耗陰。

【脈法】仲景曰:傷暑脈虛。又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訣》曰: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細芤遲,體狀無餘。《三因》曰:中暑之脈陽弱陰虛,微遲似芤。《本事》曰:暑脈弦細芤遲,何也?蓋寒傷形,熱傷氣,氣傷則氣消而脈虛弱,所以弦細芤遲,皆虛脈也。《正傳》曰:暑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而不見,夫微弱隱伏,皆虛類也。

白話文:

夏天裡,如果身體舒適的人突然感到惡寒、身體沉重、頭昏眼花、發熱、嘔吐腹痛,這往往是夏季受寒所致,並非中暑。這種情況應該用溫辛散寒的藥物治療。而勞累過度的人,在炎熱天氣裡容易中暑,需要補充元氣,可以用人參白虎湯治療。總之,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治療。治療中暑的主要原則是清心利尿、解暑毒、補益真氣。如果病人脈象虛弱、呼吸急促、逆冷、突然昏迷,這是熱傷陰氣的表現,絕對不能使用溫熱藥物,以免助陽耗陰。

《活人書》曰:中暑與熱病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以此辨之。張鳳逵曰(《脈理論》):劉復真云,暑脈虛而微弱,按之無力,又脈來隱伏,弦細芤遲,皆暑脈也。脈虛身熱,得之傷暑中暍,脈虛而微者是也。寒病傳經,故脈日變,溫熱不傳經,故不變。寒病浮洪有力易治,芤細無力難治,無脈不治。

溫熱不然,溫有一二部無脈者,暑熱有三四部無脈者,被火所逼而伏,非絕無也,於病無妨,攻之亦易,照經用辛寒,火散脈起,病愈矣。蓋溫熱病發在一二經,始終在此,更不傳遞別經者,其一二經或洪數,則經弱且伏,依經絡調之,伏者起,洪者平,乃愈徵也。(鰲按:此篇言熱病即指暑病而言,非謂伏寒夏發之熱病也)。

白話文:

《活人書》提到,中暑和熱病的症狀有些相似,但兩者的脈象不同,中暑的脈象虛弱,而熱病的脈象旺盛,這就是區分兩者的關鍵。張鳳逵在《脈理論》中進一步解釋說,劉復真指出,中暑的脈象虛弱且微弱,按下去沒有力度,而且脈搏來回隱藏,既弦又細,又緩慢,這些都是中暑脈象的特徵。如果脈虛但身體仍然發熱,這可能是因受暑熱而中暑,脈虛且微弱的脈象就是這種情況。寒病會導致脈象逐漸變化,而溫熱病則不會這樣,這是因為寒病和溫熱病的傳播途徑不同。

寒病的脈象會浮現且強大,較容易治療,而芤細的脈象則力量不足,較難治療。若沒有脈象,則不適合進行治療。溫熱病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如果溫熱病在一二部沒有脈象,或者暑熱病在三四部沒有脈象,這可能是受到熱源的強迫而隱藏起來,並不是完全消失,對病情並無影響,進行治療也較為容易。對於溫熱病的治療,應使用辛寒藥物,熱氣消散後,脈象就會出現,病情就能痊癒。這表明溫熱病主要發作在一二經,並且始終維持在這些經絡,不傳到其他經絡。如果一二經脈象洪數,那麼經脈就會變得柔弱且隱藏,通過調節經絡,可以使隱藏的脈象恢復,洪大的脈象平復,這纔是病情痊癒的徵兆。 (鰲按:此篇所述的熱病指的是中暑,而非指冬季發熱後的熱病。)

【暑病原由症治】節齋曰: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夏月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經,其為症煩則喘渴,靜則多言,身熱而煩心,大渴引飲,頭痛自汗,倦怠少氣,或下血發黃,甚者火熱制金,不能平木,搐搦不省人事。東垣曰:夏至陽盡陰生,氣浮肌表,散於皮毛,腹中之陽虛矣。

世言夏月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誤甚,火盛之時,流金爍石,何陰冷之有。孫真人制生脈散,令人夏月服之,非為虛而何。《真指》曰:傷暑之症,面垢自汗,身熱背寒,煩悶大渴,倦怠少氣,毛聳惡寒,或頭疼,或霍亂,或四肢厥冷,或身體無痛。中暑之症,則六脈沉伏,冷汗自出,悶絕而昏,不知人矣。

白話文:

暑病原由症治

節齋說:夏至日後,因熱氣而生病,稱為暑病。暑氣,是相火(心火)當令的表現。夏季人們感受暑氣,從口齒進入,損傷心包絡經,因此出現以下症狀: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口渴難耐,靜下來就話多,身體發熱,心煩意亂,口渴難忍,大量飲水,頭痛,自汗,疲倦乏力,氣短,或大便出血,顏色發黃,嚴重者火熱氣盛,抑制金氣,不能平抑木氣,出現抽搐昏迷。

東垣說:夏至時陽氣漸盡,陰氣滋生,氣浮於肌表,散布在皮膚毛髮,腹中陽氣則虛弱了。

世俗說法認為夏季伏陰在內,這個“陰”字其實含有虛弱的意思,如果理解為陰冷,就錯了。火氣盛的時候,可以熔化金屬,燒焦石頭,哪有什麼陰冷呢?孫真人制定的生脈散,讓人們夏季服用,不就是為了補虛嗎?

**《真指》**說:傷暑的症狀,表現為面容憔悴,自汗,身體發熱,背部發涼,煩悶,口渴,疲倦乏力,氣短,毛髮豎立,惡寒,或頭痛,或霍亂,或四肢厥冷,或身體沒有疼痛感。

中暑的症狀,則表現為六脈沉伏,冷汗自出,昏迷不醒,人事不省。

伏暑症,暑久伏病也。蓋人受暑邪,當時即發謂之暑病。若熱毒之氣既已受之,或為些小風寒所固,此毒遂漸漸入內,伏於三焦腸胃之間,或秋或冬,久久而發,此暑毒伏於人身之內者也(宜消暑元、香茹飲)。亦有夏月,曝書曝衣,暑氣未散,隨即收藏,至秋冬近之,其氣亦從口齒而入,入而即發,此暑毒伏於物而觸於人者也。故伏之一字雖同,其所以伏則異。然此二端,其變生之病,或霍亂吐瀉,或泄痢腹痛,或瘧發寒熱,皆能致之,皆當細詢其因以為治(宜香茹飲、藿香正氣散)。甚或有身熱足冷者,其勢則甚危矣(宜五苓散下來復丹)。

白話文:

伏暑症

伏暑症,指的是長期處於暑熱環境下所引起的疾病。

當人體受到暑邪侵襲時,會立即發病,稱為暑病。但如果熱毒之氣已經進入體內,又因為些微風寒而被阻擋,毒氣就會逐漸深入,潛伏於三焦腸胃之間。等到秋冬季節,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發病。這稱為暑毒伏於人體內部。 (建議服用消暑元、香茹飲)

另外,也有些人夏天曝曬書籍衣物,暑氣未散就立即收藏,到了秋冬接近這些物品時,暑氣會從口鼻進入體內,引發疾病。這是暑毒伏於物品而接觸人體。

所以雖然都稱為伏暑症,但其致病原因不同。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各種疾病,例如霍亂、嘔吐、腹瀉、痢疾、腹痛、瘧疾、寒熱等。因此必須詳細詢問病因,再進行治療。(建議服用香茹飲、藿香正氣散)

更嚴重的情況是,有些人會出現身體發熱、腳部冰冷的症狀,這就非常危險。(建議服用五苓散下來復丹)

【伏暑症治】仲景曰:伏暑之症,背寒面垢,少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小便已洒洒然毛聳。《入門》曰:每於夏月後發者,為伏暑也。又曰:伏暑者,即冒暑久而藏伏者也。其嘔渴噁心下血,及年深暑毒不差者,宜酒蒸黃連丸。其煩渴引飲或泄利者,宜桂苓甘露散。

其腸澼下痢赤白癃閉者,宜益元散。其暑邪伏久傷肺,喘咳煩渴氣促者,宜清肺生脈飲。其大煩大渴及霍亂後渴者,宜濯熱散。

暑風,因暑而感生風病也。病人忽手足搐,昏迷不省,脈浮而虛,急先以溫水化蘇合丸灌之,俟醒再用藥(宜黃連香茹飲加羌活二錢,大效)。若嘔吐(宜加陳皮、藿香),小便不利(宜加茯苓、豬苓、澤瀉、滑石),有痰(宜加生薑),大渴(宜去半夏加花粉),瀉利不止(宜加白朮),轉筋(宜加木瓜),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此熱兼暍也(宜白虎湯),各當加減為治。或更病熱重,搐搦,厲聲吟呻,角弓反張,如中惡之狀,亦或先病熱,服表散藥後,漸成風病,譫語,狂呼亂走,氣力百倍,此亦暑風,與陰風不同,宜解散化痰,不可汗下(宜竹葉石膏湯去參、米,加黃連、知母)。日久脾胃弱,必兼溫補。若脈實,必須吐之。若欲預卻,則以壯元為主(宜四君子湯,生脈散)。凡患暑風,誤作癇治必不救。

白話文:

仲景說:伏暑症的特徵是背部寒冷,面色灰暗,稍微活動就感到全身發熱,嘴巴張開,前面的牙齒感到乾燥,小便時而散亂。根據《入門》所述,這種情況通常在夏天過後出現,實際上是因為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下而造成的症狀。若出現嘔吐、口渴、噁心、帶血情況,或長期受到暑毒影響的人,可以服用酒蒸黃連丸。若出現煩渴引起的飲水需求或腹瀉,可以使用桂苓甘露散。

對於腸道通脹、腹瀉且有紅白分泌物或小便不暢的情況,可以使用益元散。若暑邪長期侵襲肺部,導致喘息、咳嗽、口渴及氣促,則需要清肺生脈飲。如果出現嚴重的口渴或霍亂後的渴,也建議使用濯熱散。

“暑風”是因為受到高溫而引發的風病。病人可能會突然感到手腳抽搐、意識模糊,脈象浮虛,這時應立即用溫水灌給化蘇合丸,待病人醒來後再用藥(可用黃連香茹飲,加適量羌活,效果很好)。如果出現嘔吐情況,可以加陳皮和藿香;如果小便不利,可以加茯苓、豬苓、澤瀉和滑石;若有痰,可以加生薑;大渴的話則可去掉半夏,改加花粉;若腹瀉不止,可以加白術;若出現肌肉抽筋,可以加木瓜;如腹部脹痛、全身沉重,難以翻身,嘴脣麻木、面色灰暗、說話不清、甚至尿失禁,這是因為熱邪與濕氣兼存(可用白虎湯),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方劑治療。若病人病情加重,出現抽搐、尖叫、如同中邪的狀態,有的可能是先是發熱,服用表散後逐漸引發風病,譫語、狂叫、亂跑,力量增強,這也是暑風,但和陰風不同,應用解散化痰的藥物,避免發汗下瀉(可用竹葉石膏湯,去掉人參和米,加入黃連和知母)。若病人脾胃虛弱,則需要同時進行溫補。如果脈象實,必須進行催吐。若想要預防疾病的發生,則應以壯元為主(可用四君子湯和生脈散)。總之,若患有暑風,錯誤地以癇症對待,必會導致無法救治。

【暑風症治】《得效》曰:中暑復傷風,搐搦不省人事,曰暑風。《入門》曰:暑風、暑厥者,但以手足搐搦為風,手足逆冷為厥,並宜二香散,或人參羌活散合香茹飲服之。《醫鑑》曰:夏月感寒者,乃取涼之過也,或納涼致風寒以傷其外,或食生冷以傷其內故也;若感暑風,痰塞喘急,六和湯倍半夏加羌活、川芎。又曰:感冒暑風,身熱頭痛,或泄瀉嘔吐,以二香散主之。

又曰:凡暑月傷風、傷寒,悉以二香散解表發散。

暑瀉,專受暑而成瀉利病也。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於口齒,傷於腸胃,數日間其邪即發,或挾食,或挾濕,以致煩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瀉如水直注,日夜無度(宜以炒黃連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飲)。久者,暑邪留於三焦腸胃之間,以致久而成泄,所瀉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龍丸)。此新久之別也。而其症之所現雖同屬暑瀉,其為治又有當分辨者。如暑傷心脾,嘔吐泄瀉,或霍亂轉筋,及浮腫瘧痢(宜六和湯)。如暑熱引飲過多,致水暑交併,而上吐下瀉(宜解暑三白散)。如傷暑上吐下瀉,而兼煩亂(宜香樸飲子)。如暑月煩渴,引飲過多,脾胃停積冷濕,致成吐瀉(宜大順散)。以上數條,皆難混治。若受暑而瀉,別無他故,則惟清暑足已(宜消暑十全飲、香茹湯)。其或有盛暑傷於外,陰冷傷於內,為內外受迫者,此症更重,非可易視矣(宜連理湯、桂苓元、縮脾飲)。此暑瀉諸症,當與泄瀉條參看。

白話文:

暑風症治

**《得效》**中說:中暑後又受風寒,導致抽搐昏迷,稱為暑風。

**《入門》**中說:暑風和暑厥,以手足抽搐為風,手足冰冷為厥,都適合用二香散,或者用人參羌活散合香茹飲服用。

**《醫鑑》**中說:夏季感受寒氣,多半是過度貪涼所致,可能是因為納涼時吹到風寒而傷及外體,也可能是食用生冷食物而傷及內體。如果感受暑風,痰多喘急,可以用六和湯,並加倍半夏、川芎。

又說:如果感冒暑風,身體發熱頭痛,或者腹瀉嘔吐,可以用二香散治療。

又說:凡是夏季傷風、傷寒,都可用二香散來解表發散。

暑瀉

專指因暑氣而引起的腹瀉病症,可分為新舊兩種。

新者,暑毒進入口齒,傷及腸胃,數日後發病,可能伴隨食物或濕氣,導致口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瀉下如水,日夜不止(適合用炒黃連為主藥,葛根、升麻為輔藥,或使用桂苓甘露飲)。

久者,暑邪停留在三焦腸胃之間,久而久之引起腹瀉,瀉下也是水,但不像新者那樣急迫,伴隨症狀也類似(適合用玉龍丸)。

雖然新舊暑瀉的症狀相似,但治療方法應有所區別。

  • 如暑氣傷及心脾,出現嘔吐腹瀉,或霍亂轉筋,以及浮腫瘧痢(適合用六和湯)。
  • 如暑熱導致過度飲水,引起水暑交併,出現上吐下瀉(適合用解暑三白散)。
  • 如傷暑出現上吐下瀉,並伴隨煩躁(適合用香樸飲子)。
  • 如夏季口渴,過度飲水,脾胃積存冷濕,導致吐瀉(適合用大順散)。

以上幾種情況,治療方法都要區分對待。

如果只是受暑而瀉,沒有其他原因,只要清暑就夠了(適合用消暑十全飲、香茹湯)。

如果出現盛暑傷及外體,陰冷傷及內體,内外受迫,症狀更嚴重,不可輕視(適合用連理湯、桂苓元、縮脾飲)。

以上暑瀉各症,都要與泄瀉條參相對照。

【暑瀉症治】《醫鑑》曰:腹痛水瀉者,胃與大腹受暑。噁心嘔吐者,胃口有痰飲而又受暑也。宜消暑十全飲。

疰夏,脾胃薄弱病也。然雖由脾胃薄弱,亦必因胃有濕熱及留飲所致。昔人謂痿發於夏,即名疰,以疰夏之症,必倦怠,四肢不舉,羸瘦,不能食,有類於諸痿故也。然疰夏與痿,其原畢竟有異,且痿為偶患之疾,此為常有之事,凡幼弱人多有之,故必以清暑益氣,健脾扶胃為主也。故前既列夏痿之症於暑病篇,而此又詳及疰夏(宜參歸益元湯、生脈散為主,酌加白朮、半夏、陳皮、茯苓、扁豆子,白芍、木瓜、澤瀉、炙甘草亦可)。

白話文:

【暑瀉症治】

《醫鑑》說:肚子痛、拉肚子的人,是因為胃和大腸受了暑氣。噁心嘔吐的人,是因為胃裡有痰飲又受了暑氣。這種情況應該服用消暑十全飲。

疰夏

疰夏是一種脾胃虛弱的病症。雖然是由脾胃虛弱引起的,但也必然是因為胃裡有濕熱和積聚的體液所致。古人說疰夏在夏天發作,就叫做疰,因為疰夏的症狀必定是倦怠乏力、四肢無力、身體消瘦、食慾不振,類似於各種痿症。然而,疰夏和痿症的根源畢竟不同,而且痿症是偶發的疾病,而疰夏則經常發生,特別是年幼體弱的人更容易患上。所以治療疰夏一定要以清暑益氣、健脾扶胃為主。

因此,前面已經把夏痿的症狀列在暑病篇裡,這裡再詳細說明疰夏的治療方法。(可以使用參歸益元湯、生脈散為主,酌情加入白朮、半夏、陳皮、茯苓、扁豆子、白芍、木瓜、澤瀉、炙甘草。)

【疰夏症治】仲景曰: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又手足煩熱,寒精自出,腳痠削,不能行,小腹虛滿,春夏劇,秋冬瘥,謂之疰夏病。東垣曰:仲景言脈大者,極虛者,氣損也。春夏劇者,時助邪也。秋冬瘥者,時勝邪也,黃耆建中湯治之可也。

丹溪曰:人遇春末夏初,頭痛腳弱,食少身熱,世俗謂之疰夏病,屬陰虛元氣不足,宜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黃柏、白芍、麥冬、五味子,有痰加南星、半夏。又曰:疰夏病宜服生脈散、參歸益元湯。東垣曰:暑夏宜補氣。蓋以夏至陽盡陰生,腹中之陽虛也,今人夏月服生脈散為此故耳。

白話文:

仲景認為,平常人脈搏強健是因為勞累,極度虛弱也可能導致脈搏強健。勞累引起疾病,脈搏浮,手足煩躁發熱,寒氣外泄,腿痠乏力,難以行走,小腹空虛脹滿,春夏季節病情加重,秋冬季節病情減輕,這種病症稱為疰夏病。東垣認為,仲景所說的脈搏強健,極度虛弱,都是氣虛所致。春夏季節病情加重,是季節助長了邪氣;秋冬季節病情減輕,是季節克制了邪氣,可以用黃耆建中湯治療。

丹溪認為,人們在春末夏初時,容易出現頭痛、腿軟無力、食慾不振、身體發熱的症状,俗稱疰夏病,屬於陰虛元氣不足,宜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入黃柏、白芍、麥冬、五味子,如果伴有痰症,可以加南星、半夏。丹溪還說,疰夏病可以服用生脈散、參歸益元湯。東垣認為,夏季宜補氣,因為夏至陽氣盛極而衰,陰氣開始滋長,腹中陽氣虛弱,所以現代人夏季服用生脈散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