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6)

1. 治積聚癥瘕痃闢痞方九十一

補中益氣湯,〔補益〕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甘草

攻積丸,〔攻伐〕吳萸,乾薑,官桂,川烏(各一兩),黃連,橘紅,檳榔,茯苓,厚朴,枳實,菖蒲,人參,沉香,桔梗,琥珀(另研),元胡索,半夏曲(各八錢),巴霜(另研五錢),皂角六兩,煎汁泛丸,每八分,加至一錢,薑湯下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甘草補益身體。攻積丸用吳萸、乾薑、官桂、川烏、黃連、橘紅、檳榔、茯苓、厚朴、枳實、菖蒲、人參、沉香、桔梗、琥珀、元胡索、半夏曲、巴霜、皂角等藥攻伐積聚,煎汁成丸,每次服用八分到一錢,用薑湯送服。

肥氣丸,〔肝積〕柴胡(一兩),黃連(七錢),厚朴(五錢),川椒(四錢),甘草(三錢),人參,蓬朮,昆布(各二錢半),皂角,茯苓(各錢半),乾薑,巴霜(各五分),川烏(二分),蜜丸,初服二丸,二日三丸,以後每日加一丸,至大便溏,又每日減少一丸,仍至二丸,再日加增,周而復始,塊減半即勿服。伏梁、痞氣、奔豚、息賁四方,服法俱照此增減。

伏梁丸,〔心積〕黃連(兩半),人參,厚朴(各五錢),黃芩,桂枝,茯神,丹參(各一錢),乾薑,菖蒲,巴霜,川烏(各五分),紅豆蔻(三分),蜜丸,黃連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白話文:

肥氣丸用於治療肝積,由柴胡、黃連、厚朴、川椒、甘草、人參、蓬朮、昆布、皂角、茯苓、乾薑、巴霜、川烏等藥材製成,蜜丸狀。初始服用兩丸,兩天後加至三丸,之後每天增加一丸,直到大便稀溏,再每天減少一丸,直至回到兩丸,然後再次循環增加,直到腹中積塊減少一半即可停止服用。伏梁丸、痞氣丸、奔豚丸、息賁丸等藥丸的服用方法與肥氣丸相同,依病情增減藥量。伏梁丸用於治療心積,由黃連、人參、厚朴、黃芩、桂枝、茯神、丹參、乾薑、菖蒲、巴霜、川烏、紅豆蔻等藥材製成,蜜丸狀,用黃連湯送服,服用方法與肥氣丸相同。

痞氣丸,〔脾積〕黃連(八錢),厚朴(四錢),吳萸(三錢),黃芩(二錢),砂仁(錢半),茯苓,人參,澤瀉(各一錢),茵陳,乾薑(各錢半),川烏,川椒(各五分),肉桂,巴霜(各四分),白朮(二錢),蜜丸,甘草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息賁丸,〔肺積〕黃連(兩三錢),厚朴(八錢),川烏,桔梗,白蔻仁,陳皮,三稜,天冬,人參(各二錢),乾薑,茯苓,川椒,紫菀(各錢半),青皮,巴霜(各五分),蜜丸,薑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白話文:

痞氣丸用於脾積,由黃連、厚朴、吳萸、黃芩、砂仁、茯苓、人參、澤瀉、茵陳、乾薑、川烏、川椒、肉桂、巴霜、白朮製成,蜜丸,用甘草湯送服。服法與肥氣丸相同。

息賁丸用於肺積,由黃連、厚朴、川烏、桔梗、白蔻仁、陳皮、三稜、天冬、人參、乾薑、茯苓、川椒、紫菀、青皮、巴霜製成,蜜丸,用薑湯送服。服法與肥氣丸相同。

奔豚丸,〔腎積〕厚朴(七錢),黃連(五錢),川楝子(三錢),茯苓,澤瀉,菖蒲(各二錢),元胡索(一錢半),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川烏,丁香,巴霜(各五分),肉桂(二分),蜜丸,淡鹽湯下。服法照肥氣丸。

增損五積丸,〔總治五積〕黃連(肝積五錢脾腎積七心肺積兩半),厚朴(肝心肺積五錢脾腎積八錢),川烏(肝肺積一錢心腎脾積五錢),乾薑(肝心積五分肺脾腎積錢半),人參(肝心脾肺積二錢腎積五分),茯苓(錢半),巴霜(五分),蜜丸,服法亦照五積丸。

白話文:

奔豚丸是用於治療腎積的方劑,由厚朴、黃連、川楝子、茯苓、澤瀉、菖蒲、元胡索、全蠍、附子、獨活、川烏、丁香、巴霜和肉桂等藥材組成,以蜜丸的形式製成,用淡鹽湯送服,服用方法與肥氣丸相同。

增損五積丸則是用於治療五積症的方劑,由黃連、厚朴、川烏、乾薑、人參、茯苓和巴霜等藥材組成,以蜜丸的形式製成,服用方法與五積丸相同,但各藥材的用量會根據五積症的類型有所增減。

如肝積,另加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蓬朮三錢,皂角、昆布各二錢半。

如心積,另加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

如肺積,另加桔梗、三稜、天冬、青皮、陳皮、蔻仁各一錢,紫菀、川椒各錢半

如脾積,另加吳萸、黃芩、砂仁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

腎積,另加元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母丁香五分

此方兼治一切積塊,不拘臍上下左右通用。

化積丸,〔通治諸積〕三稜,蓬朮,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黃,檳榔,蘇木,瓦楞子,五靈脂,水丸。

白話文:

如果肝臟積塊,另外加入柴胡一兩、川椒四錢、蓬朮三錢、皂角、昆布各二錢半。如果心臟積塊,另外加入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各一錢、菖蒲五分。如果肺臟積塊,另外加入桔梗、三稜、天冬、青皮、陳皮、蔻仁各一錢、紫菀、川椒各錢半。如果脾臟積塊,另外加入吳萸、黃芩、砂仁各二錢、澤瀉、茵陳各一錢、川椒五分。如果腎臟積塊,另外加入元胡索三錢、苦楝肉、全蠍、附子、獨活各一錢、澤瀉、菖蒲各二錢、肉桂三分、母丁香五分。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積塊,不論是肚臍上下左右都可以使用。化積丸是通治各種積塊的藥丸,由三稜、蓬朮、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黃、檳榔、蘇木、瓦楞子、五靈脂等藥材製成。

六君子湯,〔脾胃虛〕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

歸脾湯,〔肝脾虛〕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茯神,杏仁,遠志,龍眼,木香,甘草,姜,棗

蘆薈丸,〔肝火〕蘆薈,黃連,胡黃連,木香,青皮,蕪荑(炒各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半),炙甘草(七錢),米糊丸,米飲下七八十丸。

白話文:

六君子湯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由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組成。歸脾湯則適用於肝脾虛弱者,以人參、黃耆、當歸、白朮、茯神、杏仁、遠志、龍眼、木香、甘草、薑、棗為藥材。蘆薈丸主治肝火旺盛,配方包含蘆薈、黃連、胡黃連、木香、青皮、蕪荑(各炒五錢)、當歸、茯苓、陳皮(各一兩半)、炙甘草(七錢),以米糊丸成,用米湯送服,每次七八十丸。

烏藥散,〔食症〕烏藥,蓬朮(醋炒),肉桂,當歸,桃仁,青皮,木香,等分為末,每二錢酒下。

沈氏血症丸,〔血症〕五靈脂,大黃,甘草梢,桃仁泥(各五錢),生地(七錢),牛膝(四錢),官桂(二錢),元胡索,歸身(各六錢),三稜,蓬朮,赤芍,川芎(各三錢),琥珀,乳香,沒藥(各一錢),酒糊丸,每服一錢,壯盛人錢半,消過半即止,再隨病體立方服藥。此金鰲自制方也。

白話文:

烏藥散用於治療食症,由烏藥、蓬朮(醋炒)、肉桂、當歸、桃仁、青皮、木香等份研末,每次服用兩錢,用酒送服。

沈氏血症丸用於治療血症,由五靈脂、大黃、甘草梢、桃仁泥(各五錢)、生地(七錢)、牛膝(四錢)、官桂(二錢)、元胡索、歸身(各六錢)、三稜、蓬朮、赤芍、川芎(各三錢)、琥珀、乳香、沒藥(各一錢)製成酒糊丸,每次服用一錢,體壯者服用一錢半,症狀減輕一半即可停止服用,之後可根據病情調整用藥。此方為金鰲自創。

四物湯,〔瘕〕川芎,當歸,白芍,生地

麝香丸,〔痃〕麝香(五錢),阿魏(麵煨二錢半),三稜,五靈脂(各七錢半),桃仁(七錢),醋炒芫花(三錢),檳榔,蓬朮,肉桂,沒藥,當歸,木香(各五錢),飯丸,梧子大,每十丸,醋湯下,無時。

積塊丸,〔又〕醋三稜,醋蓬朮(自燃銅醋煅),蛇含石(各二錢),雄黃,蜈蚣(各錢二分),木香(錢半),鐵華粉(醋炒一錢),沉香(八分),冰片(五分),蘆薈,天竺黃,阿魏,全蠍(各四分),雄豬膽汁加蜜丸,消即止

白話文:

四物湯用於治療瘕,由川芎、當歸、白芍和生地组成。麝香丸用於治療痃,由麝香、阿魏、三稜、五靈脂、桃仁、醋炒芫花、檳榔、蓬朮、肉桂、沒藥、當歸、木香等藥材组成,制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用醋湯送服,不限時間。積塊丸用於治療積塊,由醋三稜、醋蓬朮、蛇含石、雄黃、蜈蚣、木香、鐵華粉、沉香、冰片、蘆薈、天竺黃、阿魏、全蠍等藥材组成,加入雄豬膽汁制成蜜丸,服用至症狀消失即可。

三稜散,〔又〕三稜(八錢),川芎(四錢),醋煨大黃(一錢)

獖豬肝丸,〔又〕獖豬肝一具,可十兩者,以巴豆五十粒,去皮,紮在肝內,米醋三碗,煮肝極爛,去巴豆,入京三稜末和得所,丸梧子大,每服五丸,食前酒下。

香稜丸,〔癖〕三稜,檳榔(各三兩),楂肉(二兩),蘿蔔子,香附,枳實,枳殼,陳皮,青皮,蓬朮(各一兩),黃連

此方通治五積六聚,氣塊。

又方:木香,丁香(各五錢),枳殼,酒三稜,莪朮(以巴豆三十粒去殼同炒巴豆黃色去之),青皮,川楝肉,茴香,等分,醋糊丸,硃砂為衣,每三十丸,淡鹽湯下,無時。此方亦治一切積聚,破痰癖,消症塊。

白話文:

三稜散由三稜八錢、川芎四錢、醋煨大黃一錢組成。

獖豬肝丸以一具重約十兩的豬肝為原料,將五十粒去皮的巴豆紮入肝內,用米醋三碗煮至極爛,取出巴豆,加入三稜末混合,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丸,飯前用酒送服。

香稜丸由三稜、檳榔各三兩,楂肉二兩,蘿蔔子、香附、枳實、枳殼、陳皮、青皮、蓬朮各一兩,黃連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五積六聚、氣塊等病症。

另一方由木香、丁香各五錢,枳殼、酒三稜、莪朮(以巴豆三十粒去殼同炒至巴豆黃色去之)、青皮、川楝肉、茴香等分,用醋糊製成丸藥,硃砂為衣,每次服用三十丸,淡鹽湯送服,不受時間限制。此方也用於治療一切積聚、破痰癖、消症塊。

大硝石丸,〔又〕硝石(三兩),大黃(四兩),人參,甘草(各一兩),陳醋三升,銅器內先微火煎大黃數沸,常攪不息,至七分,入諸藥熬成膏,至可丸即丸,每服三十丸,米湯下,三日一服,或下如雞肝,或米泔赤黑等物,多至二三升,後忌風冷。

此方通治七症八瘕,聚結杯塊,及婦人帶下絕產,腹中有癥瘕者,當先下。此藥妙在但去癥瘕,令人不困。

木香硇砂丸,〔又〕木香,硇砂(另研),丁香,官桂,沒藥(另研),附子,乾漆,細黑,乳香(另研),青皮,大黃末,三稜,豬牙皂角,乾薑(各等分),巴霜(減半),上除硇砂、乳香、沒藥外,同為末,以醋一升,化硇砂去渣,銀石器中慢火熬,次下巴霜、大黃熬成膏,將前藥末和膏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溫酒下,加至大便利為度。此藥乃攻伐之劑,全無補益,虛人禁用,即壯實者,亦須以四君子湯、四物湯兼服。

白話文:

【大硝石丸】,又名硝石(三兩),大黃(四兩),人參,甘草(各一兩),陳醋三升,在銅器內先以微火煎大黃數沸,常攪拌不休,至七分後,加入其他藥材熬煮成膏,待可丸即製成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米湯送服,三日一次,或排出如雞肝,或米泔水赤黑色等物,多至二三升,後應避風冷。

此方適用於治療七種病症和八種瘕積,以及婦女帶下症、不孕、腹部有癥瘕等疾病,應首先使用。此藥的妙處在於僅去除癥瘕,讓人不感到疲憊。

【木香硇砂丸】,又名木香,硇砂(另研磨),丁香,官桂,沒藥(另研磨),附子,乾漆,細黑,乳香(另研磨),青皮,大黃粉末,三稜,豬牙皁角,乾薑(各等份),巴霜(減半)。除硇砂、乳香、沒藥外,所有材料一同研磨為粉,以醋一升,化硇砂去渣,銀石器中以慢火熬煮,其次加入巴霜、大黃熬煮成膏,將前面的藥粉與膏混合成丸,如麻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後以溫酒送服,增加至大便通暢為度。此藥是攻擊性藥物,完全沒有補益作用,虛弱的人應避免使用,即使是壯實的人,也必須配合四君子湯、四物湯一起服用。

此方專治男女痃癖積聚,血塊刺痛,脾胃虛寒,飲食不消,久不瘥者。

連蘿丸,〔痞塊〕黃連(一兩五錢半以吳萸五錢同炒去吳萸半以益智仁五錢同炒去益智),白芥子,萊服子(並炒各兩半),山梔,川芎,京三稜,蓬朮,桃仁,香附,楂肉,神麯(各一兩),青皮(五錢),蒸餅和丸,白湯下五六十丸。一名白芥丸,又名消積丸。

白話文:

這方藥專門用於治療男女的肚脹病、積聚症狀、血塊引起的疼痛,以及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長期未見好轉的情況。

連蘿丸,由以下成分組成:黃連(一兩五錢半,與五錢的吳茱萸一同炒製,去除一半的吳茱萸,再與五錢的益智仁一同炒製,去除益智仁),白芥子、萊菔子(均炒製後各兩半),山梔、川芎、京三稜、蓬術、桃仁、香附、楂肉、神曲(各自一兩),青皮(五錢)。將蒸餅混入上述材料後製成丸狀,用白開水吞服五六十個丸子。另一種名稱為白芥丸,還有一個名稱為消積丸。

消塊丸,〔又〕大黃(四兩),硝石(三兩),人參,甘草(各兩半),各為末,用陳醋三升,磁器內先同大黃末煎,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升,下余藥末熬至可丸,如梧子大,米飲下三十丸,當利如雞肝惡物。一名硝石丸。

此方通治痞塊癥瘕,上連蘿丸專治食積死血,痰飲成塊,在兩脅作痛,雷鳴嘈雜,眩暈,與此方俱靈效之至。

開懷散,〔又〕柴胡,草豆蔻(各一錢),醋三稜,醋蓬朮,青皮,陳皮,半夏,茯苓,香附,檳榔,枳實,紅花,甘香(各七分),姜(三片)

白話文:

消塊丸用大黃、硝石、人參、甘草等藥材,以陳醋熬製成丸,每次用米湯送服三十丸,可治療痞塊、癥瘕,以及食積、死血、痰飲造成的胸脇疼痛、雷鳴嘈雜、眩暈等症狀。此方也稱為硝石丸。

開懷散則用柴胡、草豆蔻、醋三稜、醋蓬朮、青皮、陳皮、半夏、茯苓、香附、檳榔、枳實、紅花、甘香和薑等藥材組成。

此方專治心下積塊痞悶,或發熱。

消積保中丸,〔又〕白朮(三兩),去白陳皮(二兩),半夏,茯苓,醋香附,萊菔子,白芥子,薑黃連,姜梔子,神麯(各一兩),檳榔(七錢),醋三稜,醋蓬朮(各八錢),麥芽(六錢),乾漆(五錢),青皮(香油炒),砂仁(各四錢),木香,阿魏(各三錢),薑汁酒糊和丸,白湯下四五十丸。

白話文:

消積保中丸

的藥方如下:

白朮三兩,去白陳皮二兩,半夏、茯苓、醋香附、萊菔子、白芥子、薑黃連、薑梔子、神麯各一兩,檳榔七錢,醋三稜、醋蓬朮各八錢,麥芽六錢,乾漆五錢,青皮(香油炒)、砂仁各四錢,木香、阿魏各三錢,用薑汁酒糊成丸,每次服用白湯送服四五十丸。

潰堅湯,〔又〕當歸,白朮,半夏,陳皮,枳實,楂肉,香附,厚朴,砂仁(各一錢),磨木香五分沖服。

潰堅丸,〔又〕前方加海粉、瓦楞子、鱉甲,醋化阿魏,加薑汁糊丸,每五七十丸,酒下。

此湯丸二方,通治五積六聚,諸般痞塊。

妙應丸,〔又〕附子(四個七錢重者去皮臍刓作甕入硇砂共一兩七錢麵裹煨熟去面),蓽撥,破故紙,青皮(三兩半),糊丸,生薑、陳皮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潰堅湯由當歸、白朮、半夏、陳皮、枳實、山楂肉、香附、厚朴、砂仁各一錢,磨木香五分組成,用水沖服。潰堅丸則是在潰堅湯的基礎上,加入海粉、瓦楞子、鱉甲,以醋化阿魏,並用薑汁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酒送服。這兩種藥方都能治療五積六聚,以及各種痞塊。妙應丸則由附子、蓽撥、破故紙、青皮等藥材組成,做成丸子,用生薑和陳皮湯送服,每次服用三十丸。

入門六郁湯,〔又〕香附(二錢),川芎,蒼朮(各錢半),製半夏,陳皮(各一錢),赤苓,山梔(各七分),砂仁,甘草(各五分),姜(三片),兼氣加木香、檳榔、烏藥、蘇葉,兼濕加白朮、羌活、防己,兼熱加黃連、連翹,兼痰加南星、海粉、栝蔞仁,兼血加桃仁、韭汁、丹皮,兼食加山楂、神麯、麥牙。

解鬱調胃湯,〔又〕鹽水炒山梔,酒當歸(各一錢二分),白朮,陳皮,茯苓(各一錢),酒赤芍,酒洗生地(薑汁炒),香附(各八分),神麯,麥芽(各七分),川芎(六分),生甘草,桃仁各(四分),姜(三片),煎服。

白話文:

「入門六郁湯」主要由香附、川芎、蒼朮、製半夏、陳皮、赤苓、山梔、砂仁、甘草、薑等藥材組成,可根據病症加减其他藥材,例如兼氣加木香、檳榔、烏藥、蘇葉,兼濕加白朮、羌活、防己,兼熱加黃連、連翹,兼痰加南星、海粉、栝蔞仁,兼血加桃仁、韭汁、丹皮,兼食加山楂、神麯、麥牙。

「解鬱調胃湯」則以鹽水炒山梔、酒當歸、白朮、陳皮、茯苓、酒赤芍、酒洗生地、香附、神麯、麥芽、川芎、生甘草、桃仁、薑等藥材為主,以煎服。

柴香散,〔又〕地骨皮,枳實,三稜,蓬朮(各一錢),柴胡,黃芩(各七分),赤芍,厚朴,香茹,黃連,元胡索(各五分),甘草(三分)

助氣丸,〔又〕三稜,蓬朮(俱用濕紙包煨透切片各二斤),去白青皮,去白陳皮,白朮(各十五兩),枳殼(去穰麩炒),檳榔,木香(各十兩糊丸),每服五十丸,開水下。

勝紅丸,〔又〕醋三稜,醋蓬朮,炮乾薑,青皮,陳皮,良薑(各一兩),香附(二兩),醋糊丸,每三十丸,薑湯下。虛者以補藥下之。一方加神麯、麥芽。

白話文:

柴香散

柴香散,又名地骨皮、枳實、三稜、蓬朮(各一錢),柴胡、黃芩(各七分),赤芍、厚朴、香茹、黃連、元胡索(各五分),甘草(三分)。

助氣丸

助氣丸,又名三稜、蓬朮(皆用濕紙包裹煨透後切片,各二斤),去除白皮青皮,去除白陳皮,白朮(各十五兩),枳殼(去除內瓤麩皮後炒),檳榔、木香(各十兩,糊成丸),每次服用五十丸,溫水送服。

勝紅丸

勝紅丸,又名醋三稜、醋蓬朮、炮乾薑、青皮、陳皮、良薑(各一兩),香附(二兩),以醋糊成丸,每次服用三十丸,薑湯送服。體虛者可配合補藥服用。另一方加神麴、麥芽。

柴香散

是一種中藥方劑,包含地骨皮、枳實、三稜、蓬朮、柴胡、黃芩、赤芍、厚朴、香菇、黃連、元胡索、甘草等藥材。

助氣丸

也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三稜、蓬朮、白朮、枳殼、檳榔、木香等。

勝紅丸

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醋三稜、醋蓬朮、炮乾薑、青皮、陳皮、良薑、香附等,可配合薑湯或補藥服用。

  • 方劑中藥材的劑量以錢、分、兩等古代單位表示,現代醫學一般採用克或毫克為單位,需進行換算。
  • 方劑的用法和用量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蒜紅丸,〔腹脹〕丁香,木香,沉香,砂仁,青皮,陳皮,檳榔,蓬朮,牽牛子,草豆蔻(各五錢),肉豆蔻(五分),人參,茯苓(各二錢半),蒜一百瓣,搗汁和藥丸,每服十五丸,秋石湯下。服此藥只可服白粥。

木香通氣散,〔寒症〕木香,三稜,青鹽(各一錢),厚朴(二錢),炙甘草,枳實(各六分),炮姜,蓬朮(各四分)

推氣湯,〔助痞〕砂仁,肉桂(各二分五釐),木香(三分),炙草,茴香,丁香,陳皮,青皮,乾薑(各五分),蓬朮(四分),胡椒,沉香(各一分)

白話文:

蒜紅丸用於治療腹脹,由丁香、木香、沉香、砂仁、青皮、陳皮、檳榔、蓬朮、牽牛子、草豆蔻、肉豆蔻、人參、茯苓、蒜等組成,搗汁和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秋石湯送服,服用此藥期間只可食用白粥。

木香通氣散用於治療寒症,由木香、三稜、青鹽、厚朴、炙甘草、枳實、炮姜、蓬朮等組成。

推氣湯用於助痞,由砂仁、肉桂、木香、炙草、茴香、丁香、陳皮、青皮、乾薑、蓬朮、胡椒、沉香等組成。

化痞湯,〔痞積〕秦艽,三稜,蓬朮,黃柏,當歸(各五錢),大黃(三錢),全蠍(十四個),穿山甲(十四片),蜈蚣(五條),木鱉子(七個),共入菜油二斤四兩內,浸二日夜,煎焦黃色,去渣熬,略冷,下炒紫黃丹一斤二兩,不住攪,黑煙起滴水不散,離火,下阿魏一兩,乳香、沒藥各五錢,風化硝三錢,攤貼。

此方加琥珀末一錢,臨用入麝少許,狗皮攤貼,兼治馬刀瘰癧。

枳朮湯,〔水飲〕枳實(七枚),白朮(三兩),水一斗,煎三升,分三服,腹中軟即消也。

白話文:

化痞湯

治病: 痞積

藥材:

  • 秦艽:五錢
  • 三稜:五錢
  • 蓬朮:五錢
  • 黃柏:五錢
  • 當歸:五錢
  • 大黃:三錢
  • 全蠍:十四個
  • 穿山甲:十四片
  • 蜈蚣:五條
  • 木鱉子:七個

製作方法:

  1. 將所有藥材放入菜油二斤四兩中,浸泡兩天一夜。
  2. 煎煮至焦黃色,去渣後繼續熬煮。
  3. 待略微冷卻,加入炒紫黃丹一斤二兩,不斷攪拌至黑煙冒起,滴水不散時離火。
  4. 加入阿魏一兩、乳香五錢、沒藥五錢、風化硝三錢,攤開貼敷。

加味:

  • 可加琥珀末一錢,臨用時加入少許麝香,用狗皮攤貼,可兼治馬刀瘰癧。

枳朮湯

治病: 水飲

藥材:

  • 枳實:七枚
  • 白朮:三兩

製作方法:

  1. 將藥材放入水一斗中,煎煮至三升。
  2. 分成三份,服用。

功效:

  • 腹中柔軟,水飲即消。

烏牛尿膏,〔鼓脹〕烏牛尿(一升),微火煎如飴糖,空心服少許,當鳴轉病出,隔日更服之。

大黃散,〔脅如石〕三稜(一兩炮),大黃(一兩),共為末,醋熬成膏,每日空心姜橘皮湯下一匙,以利下為度。

楊枝湯,〔腹癖〕白楊木東枝去粗皮,避風銼細五升,炒黃,以酒五升淋訖,用絹袋盛渣,還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二服。

茴香丸,〔小腹癖〕胡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川烏(各二錢),川楝肉(四錢),吳萸(五錢),酒糊丸,每服十五丸,小兒五丸,鹽酒下。

白話文:

烏牛尿膏,針對「鼓脹」症狀,使用一升烏牛尿,以微火慢煮至狀似糖漿,空腹時少量服用,能聽到內臟活動聲,加速病情改善,隔天可再次服用。

大黃散,針對「脅如石」疼痛,使用三稜一兩(需先炮製),大黃一兩,共同研磨為粉末,加入醋熬成膏狀,每日空腹時以姜、橘皮湯調服一匙,直到排便通暢為止。

楊枝湯,針對「腹癖」,選用白楊木東枝,去皮後細切五升,炒至金黃色,以五升酒浸泡,濾除殘渣後,用絹袋盛裝,重新放入酒中封存一夜,每次服用半杯,每日分兩次服用。

茴香丸,針對「小腹癖」,組成物有:胡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川烏各二錢,川楝肉四錢,吳萸五錢。研磨成丸,成人每次服用十五粒,兒童減量五粒,以鹽水送服。

青黛丸,〔涎積〕千金子(三十枚),膩粉(二錢),青黛炒(一錢),糯米飯丸,芡子大,每服一丸,打破,以大棗一枚,蒸熟去皮核,同嚼,冷茶送下,半夜後取下積聚惡物為效。

牛膝酒,〔卒症〕牛膝二斤,酒一斗浸之,密封於灰火中,溫令味出,每服五合至一升,隨量飲。

赤蜈蚣散,〔蛇瘕〕赤腳蜈蚣一條,炙研酒服。

白話文:

青黛丸主治涎積,取千金子三十枚、膩粉二錢、炒青黛一錢,製成如芡子般大小的糯米飯丸,每次服用一丸,將其打破,與蒸熟去皮核的大棗一枚同嚼,以冷茶送下,半夜後即可排出積聚的惡物。牛膝酒主治卒症,取牛膝二斤,浸於一斗酒中,密封於灰火中溫熱,使酒味滲出,每次服用五合至一升,隨量飲用。赤蜈蚣散主治蛇瘕,取赤腳蜈蚣一條,炙烤研磨後以酒服用。

雞屎米煎,〔米瘕〕白米(五合),雞屎(一升),同炒焦為末,水一升煎,頓服,少頃吐出瘕,如研米汁或白沫淡水,乃愈也。

香澤油,〔發瘕〕香油一升,入香澤煎之,盛置病人頭旁,令氣入口鼻,勿與飲之,疲極眠睡,蟲當從口出,急以石灰粉手捉取,抽盡即是發也,初出,如不流水中濃菜形。

蕪荑湯,〔諸鱉〕蕪荑炒,不拘多少,煎水代茶,兼用暖胃、益血、理中之藥,乃可殺之,若徒事雷丸、錫灰之類,無益也。

白話文:

【雞屎米煎】,(米瘕)白米(五合),雞屎(一升),一同炒至焦黃,磨成粉末,用水一升煎煮,一次服用,不久會吐出積食,像研磨後的米汁或白色泡沫與淡清水,這樣就好了。

【香澤油】,(發瘕)香油一升,加入香澤煎煮,放置在病人頭旁,讓香味進入口中與鼻子,不要讓病人飲用,疲憊到極度後進入睡眠,蟲子應從口中排出,迅速用石灰粉的手去捕捉,抽出蟲子就是「發」。最初出來時,如不流入水中,形狀像濃厚的蔬菜。

【蕪荑湯】,(諸鱉)蕪荑炒至適量,煎水代替茶飲,並使用溫胃、補血、調理中焦的藥物,才能殺滅蟲子,如果只單純使用雷丸、錫灰等類型的藥物,是沒有用處的。

星附丸,〔痃癖〕南星,香附,等分,為末,薑汁糊丸,每薑湯下二三十丸。

保和丸,〔食積〕楂肉,姜半夏,黃連,陳皮(各五錢),神麯(三錢),麥芽(二錢),即將神麯打糊丸,白湯下五七十丸。

一方山楂五兩,神麯、半夏各三兩,茯苓、陳皮、菔子、麥芽、連翹各一兩,別以神麯五兩作糊丸。

此方兼治酒積。

佐脾丸,〔又〕楂肉,萊菔子,連翹,陳皮(各五錢),赤苓,半夏(各二錢),粥丸,水下。

白話文:

"星附丸",針對"痃癖",配方包括南星和香附,比例相同,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製成丸狀,每次服用20至30個丸子,用水薑湯送服。

"保和丸",針對"食積",配方包括楂肉、姜半夏、黃連、陳皮(分別為5錢)、神麯(3錢)、麥芽(2錢)。神麯用來製成丸狀,白開水送服50至70個丸子。另外一種配方,山楂5兩,神麯、半夏各3兩,茯苓、陳皮、菔子、麥芽、連翹各1兩,神麯用來製成丸狀。

這方藥同時可以治療"酒積"。

"佐脾丸",針對"脾胃問題",配方包括楂肉、萊菔子、連翹、陳皮(分別為5錢),赤苓、半夏(分別為2錢),用粥做成丸狀,用水送服。

酒積丸,〔酒積〕黃連(酒浸一宿),烏梅肉(各一兩),半夏曲(七錢),枳實,砂仁(各五錢),杏仁(三錢),巴霜(一錢),蒸餅丸,白湯下八九或十丸。

烏白丸,〔又〕烏梅肉,生薑(各四兩),白礬,半夏(各二兩),搗勻,以新瓦夾定,火焙三日夜,入神麯、麥芽、青皮、陳皮、蓬朮、丁香皮、大腹子各一兩,酒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此方兼消痰積食積。

阿魏元,〔面積〕阿魏(酒浸化),肉桂,蓬朮,麥芽,神麯,菔子,青皮,白朮,乾薑(各五錢),百草霜(三錢),巴霜(三七粒),糊丸,薑湯下二三十丸,面傷或用麵湯下亦可。

白話文:

酒積丸:此藥方由黃連(先用水酒浸泡一夜)、烏梅肉(各一兩)、半夏曲(七錢)、枳實、砂仁(各五錢)、杏仁(三錢)、巴霜(一錢)組成。製成後需以蒸餅為丸狀,服用時以白開水送服八九或十顆。

烏白丸:此藥方由烏梅肉、生薑(各四兩)、白礬、半夏(各二兩)混合,均勻後放入新瓦夾中,經過三天兩夜的火烤,再加入神麯、麥芽、青皮、陳皮、蓬朮、丁香皮、大腹子(各一兩)以及酒糊做成的丸子,服用時以薑湯送服五十顆。

此藥方能兼顧消除痰積和食積。

阿魏元:此藥方由阿魏(先用水酒浸泡使其融化)、肉桂、蓬朮、麥芽、神麯、菔子、青皮、白朮、乾薑(各五錢)、百草霜(三錢)、巴霜(三七粒)組成。製成後需以糊狀物包覆,再以薑湯送服二三十顆,對於面傷的情況,也可使用面湯來送服。

此方兼治食生果大多不能克化成積,腹痛嘔惡,亦冶肉積。

青木香元,〔糍糕積〕黑醜頭末(三兩),破故紙,檳榔,蓽澄茄(各二兩),青木香(一兩),水丸,梧子大,用此丸三百粒,入丁香(十粒),神麯(二錢),巴霜(三粒),蒸餅丸,綠豆大,陳皮湯下二三十丸,滯下自安。

此方不用加法,亦治寒疝膀胱氣。

紫蘇湯,〔索粉積〕紫蘇,杏仁泥,等分,濃煎湯服,即散。

磨積元,〔茶積〕陳倉米(半升),巴豆(七粒),同炒令米赤,去巴豆,入青皮、橘紅各二兩,醋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兼治食用未熟水果導致的消化不良,腹部疼痛和噁心,以及肉類積聚的問題。

配方如下:

  • 青木香元:黑醜頭末(三兩),破故紙,檳榔,蓽澄茄(各二兩),青木香(一兩)。將這些材料混合後做成水丸,大小如梧子,總共製成三百粒。在這三百粒丸子中加入丁香(十粒)、神麯(二錢)和巴霜(三粒),然後蒸餅丸,最後用綠豆湯下服二三十丸,這樣可以消除消化不良的症狀。

這個方子不需額外添加任何東西,也可以治療寒疝和膀胱氣。

紫蘇湯:紫蘇和杏仁泥按同等比例分開使用,濃縮後煎煮成湯飲用,可以達到消散積聚的效果。

磨積元:陳倉米(半升)和巴豆(七粒)一起炒至米色變紅,然後去掉巴豆,加入青皮和橘紅各二兩,用醋來做丸子。服用時可以用薑湯下服二三十丸。

星術丸,〔又〕白朮(一兩),南星,青皮,陳皮(各三錢),糊丸。

妙應丹,〔果菜積〕方見前。

此方兼治飲食中蟲毒,或食水陸果瓜,子卵入腹而生蟲蛇魚鱉,或宿食留飲,結為癥瘕。

桂香丸,〔又〕肉桂(一兩),麝香(一錢),飯丸,白湯下十五丸。

平胃散,〔又〕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五苓散,〔水積〕白朮,肉桂,茯苓,豬苓,澤瀉

白話文:

星術丸,由白朮一兩、南星、青皮、陳皮各三錢製成,糊成丸狀。妙應丹,方子如前。此方也治飲食中的蟲毒,例如誤食水陸果瓜,子卵入腹而生蟲蛇魚鱉,或因宿食留飲,結成癥瘕。桂香丸,由肉桂一兩、麝香一錢製成,飯丸,白湯下十五丸。平胃散,由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組成。五苓散,由白朮、肉桂、茯苓、豬苓、澤瀉組成,主治水積。

十棗湯,〔又〕

破積導飲丸,〔又〕木香,尖檳榔,青皮,陳皮,枳殼,枳實,三稜,蓬朮,半夏,神麯,麥芽,茯苓,乾薑,澤瀉,甘草(各五錢),白醜頭末(六錢),巴豆(二十粒),薑汁糊丸,薑湯下三五十丸。

此方兼治痰飲積。

小阿魏丸,〔肉積〕阿魏醋化,山楂(各一兩),黃連(六錢半),連翹(五錢),醋糊為丸。

此方兼治一切食積成塊。

三稜煎元,〔又〕三稜(細銼八兩以醋三升石器內熬膏),神麯,麥芽(各三兩),萊菔子,青皮,乾漆(各二兩),杏仁,硇砂(飛研各一兩),三稜膏丸,薑湯下二三十丸。

白話文:

十棗湯,破積導飲丸,木香、尖檳榔、青皮、陳皮、枳殼、枳實、三稜、蓬朮、半夏、神麴、麥芽、茯苓、乾薑、澤瀉、甘草各五錢,白醜頭末六錢,巴豆二十粒,以薑汁糊丸,薑湯服用三五十丸。此方兼治痰飲積聚。小阿魏丸,阿魏以醋化開,山楂一兩,黃連六錢半,連翹五錢,以醋糊為丸。此方兼治一切食積成塊。三稜煎元,三稜細銼八兩以醋三升於石器中熬成膏,神麴、麥芽各三兩,萊菔子、青皮、乾漆各二兩,杏仁、硇砂飛研各一兩,以三稜膏製成丸,薑湯服用二三十丸。

遇仙丹,〔魚鱉蟹積〕黑牽牛子(半生半炒取頭末四兩),三稜,蓬朮,茵陳,檳榔(俱生用各五錢),共為末,每藥末四兩,用皂角五錢浸揉汁煮,將白麵一兩打糊丸,每三錢,五更茶清送下。病淺者一服見效,病深者再服,必候惡物下盡為度。

此方專治蟲積,所下之蟲曰穿心蟲,曰血鱉蟲,曰傳屍蟲,曰肺蟲,曰疾心蟲,曰馬尾蟲,曰積血蟲,曰細蟲,曰長蟲、寸白蟲,其狀不一,或作五色,或如魚凍,此乃王經略赴廣東,偶染山崗瘴氣,肚腹脹滿,百藥無效,遇一道人,付此藥服之,下蟲一條如蛇,長三寸余,病乃愈,因乞其方。

白話文:

[遇仙丹] 方劑說明:

主治: 魚鱉蟹積

藥物組成:

  • 黑牽牛子(半生半炒,取頭末四兩)
  • 三稜 五錢
  • 蓬朮 五錢
  • 茵陳 五錢
  • 檳榔(生用) 五錢

製法:

  1. 將所有藥物研磨成細末,取藥末四兩。
  2. 將皂角五錢浸泡後揉出汁液,用此汁液煮藥末。
  3. 用白麵一兩打成糊狀,製成丸劑,每丸三錢。

用法:

  • 早晨五更,用茶水送服,一次三錢。
  • 病情輕者,一服即可見效。
  • 病情嚴重者,可服用第二服,但需待蟲積完全排出後再停止服用。

療效:

此方專治蟲積,能排出各種蟲積,例如穿心蟲、血鱉蟲、傳屍蟲、肺蟲、疾心蟲、馬尾蟲、積血蟲、細蟲、長蟲、寸白蟲等,這些蟲積形狀各異,有的呈五色,有的像魚凍。

方源:

此方為王經略赴廣東時,偶染山崗瘴氣,肚腹脹滿,百藥無效,遇一道人傳授,服用後排出長約三寸的蟲,病癒,因此得方。

溫白元,〔蟲積〕炮川烏(二兩半),吳萸,桔梗,柴胡,菖蒲,紫菀,黃連,炮姜,肉桂心,川椒,巴霜,赤苓,炙皂莢,厚朴,人參(各五錢),蜜丸,薑湯下三丸,或五丸至七丸。又名萬病紫菀丸。

此方通治積聚,癥瘕痃癖,黃疸鼓脹,十種水氣,八種痞塞,五種淋疾,九種心痛,遠年瘧疾,及七十二種風,三十六種屍疰,癲狂邪祟,一切腹中諸疾。兼治婦人腹中積聚,有似懷孕,羸瘦困憊,或歌哭如邪祟,服此自愈。久病服之,則皆瀉出蟲蛇惡膿之物。

桃仁承氣湯,〔血積〕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甘草

白話文:

溫白元,用炮製過的川烏(二兩半)、吳萸、桔梗、柴胡、菖蒲、紫菀、黃連、炮姜、肉桂心、川椒、巴霜、赤苓、炙皂莢、厚朴、人參(各五錢)製成蜜丸,用薑湯送服,每次三丸,或五丸至七丸。此方也叫萬病紫菀丸。

溫白元能通治積聚、癥瘕痃癖、黃疸鼓脹、十種水氣、八種痞塞、五種淋疾、九種心痛、遠年瘧疾,以及七十二種風、三十六種屍疰、癲狂邪祟,所有腹中疾病。也能治療婦女腹中積聚,症狀類似懷孕,身體虛弱疲憊,或出現異常的歌哭,服用後就能自愈。久病服用此方,還能瀉出蟲蛇、膿血等惡物。

桃仁承氣湯,用桃仁、大黃、芒硝、桂枝、甘草製成。

三稜煎,〔又〕三稜,蓬朮(各四兩),芫花(一兩),用醋五盞,磁器內浸之,封口,文火煅令乾,取出稜術,將芫花以余醋炒令微焦,共焙乾,為末醋糊丸,薑汁湯下十五丸。一方,三稜、蓬朮各二兩,青皮、半夏、麥芽各一兩,醋六升,同煮乾焙為末,製法、服法同上。

此方兼治食瘕酒癖氣塊。

竹瀝化痰丸,〔痰積〕芫花(醋浸一宿炒黑),甘遂(麵裹煨熟水浸半日曬乾),大戟(長流水煮曬乾各五錢),大黃(濕紙包煨再用酒浸炒熟一兩),黃柏(炒二兩),粥丸,麻子大,此名小胃丹。如單服此每十丸,臨臥津唾嚥下,能取上隔濕痰熱積,下可利腸胃之痰,惟胃虛少食者忌用。若用小胃丹一料,加南星、半夏俱用白礬、皂角、薑汁水煮十五次,各三兩半,蒼朮用米泔、白礬、皂角水浸一宿炒二兩,桃仁、杏仁俱用白礬水浸半日,去皮尖炒,紅花酒蒸,陳皮、枳實並用白礬水泡半日炒,白朮土炒,白芥子炒各一兩,竹瀝薑汁煮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薑湯下,故名竹瀝化痰丸。又名加味小胃丹,又名導痰小胃丹。

白話文:

三稜煎,可用三稜和蓬朮各四兩,芫花一兩,用五盞醋浸泡,封口,文火煅燒至乾,取出三稜和蓬朮,將芫花用剩下的醋炒至微焦,一起焙乾,研磨成粉末,用醋糊製成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用薑汁湯送服。另一種方法是用三稜和蓬朮各二兩,青皮、半夏、麥芽各一兩,醋六升,一起煮乾,焙乾,研磨成粉末,製法和服法同上。此方可以治療食積、酒癖、氣塊等症狀。

竹瀝化痰丸,用芫花(醋浸泡一宿後炒黑)、甘遂(麵裹煨熟後水浸泡半日曬乾)、大戟(長流水煮後曬乾,各五錢)、大黃(濕紙包煨後再用酒浸泡炒熟一兩)、黃柏(炒二兩),製成粥丸,大小如麻子,稱為小胃丹。單服此藥每次服用十丸,臨睡前用津唾嚥下,可以消除上焦積聚的濕熱痰,下可利腸胃之痰。但胃虛少食者忌用。

若以小胃丹一料,加入南星、半夏,再用白礬、皂角、薑汁水煮十五次,各三兩半,蒼朮用米泔、白礬、皂角水浸泡一宿後炒二兩,桃仁、杏仁用白礬水浸泡半日,去皮尖炒,用紅花酒蒸,陳皮、枳實用白礬水泡半日炒,白朮土炒,白芥子炒各一兩,用竹瀝薑汁煮神麴糊製成丸劑,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用薑湯送服,故名竹瀝化痰丸。又名加味小胃丹,又名導痰小胃丹。

此方專治風痰痞積,眩暈喉痹,癱瘓不語,腹中痞塊等症,神效。

竹瀝達痰丸,〔又〕姜半夏,去白陳皮,白朮(微炒),大黃(酒浸蒸曬乾),茯苓,酒黃芩(各二兩),炙甘草,人參(各兩半),青礞石(一兩同焰硝一兩火煅金色),沉香(五錢),以竹瀝一大碗半,薑汁三匙,拌勻曬乾,如此五六度,因以竹瀝、薑汁和丸,小豆大,每百丸,臨臥米飲下。一名竹瀝運痰丸。

此方能運痰從大便出,不損元氣。丹溪曰:痰在四肢非竹瀝不開,此藥是也。

白話文:

這方子專門治療因風痰積聚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頭暈眼花、喉嚨堵塞、半身不遂、無法言語、腹部腫塊等等,效果奇佳。方子用竹瀝、半夏、陳皮、白朮、大黃、茯苓、黃芩、甘草、人參、礞石、沉香等藥材,先用竹瀝和薑汁拌勻曬乾,反覆操作幾次後再以竹瀝和薑汁混合製成丸藥,每丸如小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睡前用米湯送服。此方又名竹瀝運痰丸,能夠將痰液從大便排出,不傷元氣。著名醫家丹溪說:「痰積在四肢,非竹瀝不可化解,此方正是如此。」

開氣消痰湯,〔又〕桔梗,便香附,姜蠶(各一錢),陳皮,片芩,枳殼(各七分),前胡,半夏,枳實,羌活,荊芥,檳榔,射干,威靈仙(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三分),姜(三)

此方專治胸胃咽門窄狹如線,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十將軍丸,〔瘧積〕砂仁,檳榔,常山,草果(各二兩),三稜,蓬朮,青皮,陳皮,烏梅,半夏(各一兩),先將常山、草果酒醋各一碗浸一宿,後入八味同浸至晚,煮乾為末,酒醋各半,打糊丸,白湯下三四十丸,日二服,服至八兩即除根。

白話文:

【開氣消痰湯】,又名桔梗、便香附、姜蠶(各一錢)、陳皮、片芩、枳殼(各七分)、前胡、半夏、枳實、羌活、荊芥、檳榔、射乾、威靈仙(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三分)、姜(三錢)。

這方藥專門用於治療胸部、胃部以及咽喉部狹窄如同細線,伴有疼痛,並且手腳上出現的腫塊大小類似核桃的病症。

【十將軍丸】,對於瘧疾和積食,使用砂仁、檳榔、常山、草果(各二兩)、三稜、蓬朮、青皮、陳皮、烏梅、半夏(各一兩)。首先將常山和草果用酒和醋各一碗浸泡一夜,然後與其他六味藥物一同浸泡到傍晚,待煮乾後研磨成粉末。將酒和醋按照一半的比例混合,然後用這些混合液調製成糊狀,再用白湯送服約三四十顆丸藥,每日服用兩次,直至服用總量達到八兩,即可根治。

鱉甲丸,〔又〕醋鱉甲(一兩),三稜,蓬朮,香附,青皮,桃仁,紅花,神麯,麥芽,海粉(各五錢),醋糊丸,白湯下三五十丸。本方加芎、歸、赤芍,治夜發瘧,名陰瘧丸。

消癖元,〔又〕芫花(炒),硃砂,等分,蜜丸,每十九,棗湯下,去癖須用芫花破水之劑。

此方專治痎瘧彌年,經汗吐下,榮虧衛損,邪氣伏藏脅間,結為瘧癖,腹脅堅痛。此三方治瘧母與瘧疾條參看。

附子理中湯,〔寒積〕附子,人參,白朮,炮姜,甘草

白話文:

鱉甲丸,又名醋鱉甲丸,由醋鱉甲、三稜、蓬朮、香附、青皮、桃仁、紅花、神麯、麥芽、海粉等藥材製成,用醋糊丸,白湯服用。此方加芎、歸、赤芍,可治夜發瘧,稱為陰瘧丸。

消癖元,又名芫花丸,由炒芫花和硃砂等分製成蜜丸,棗湯服用,專治痎瘧多年,經汗吐下,導致氣血虧虛,邪氣停滯脅間,形成瘧癖,腹脅疼痛。

此三方皆可治瘧母與瘧疾,需根據症狀選用。

附子理中湯,適用於寒積,由附子、人參、白朮、炮姜、甘草等藥材組成。

沈氏棉子丸,〔又〕棉子(八兩),升麻,炮姜(各四錢),白朮(一兩),半夏(八錢),砂糖炒烊和丸,每服二錢,米湯空心下,服至半月許,當有寒積如稀痰一般隨大便下,以下盡為度,即勿服,再服健脾溫中暖腹之劑。此余自制方也,神效。

清心湯,〔熱積〕甘草(錢七分),連翹,梔子,酒蒸大黃,薄荷,黃芩,黃連(各七分),朴硝(五分),竹葉(七片),蜜(一二匙)

地骨皮散,〔又〕石膏(二錢),黃芩,知母,生地(各一錢),羌活(七分半),赤苓,地骨皮(各五分)

白話文:

沈氏棉子丸,又稱為棉子(八兩),升麻,炮姜(各四錢),白朮(一兩),半夏(八錢),砂糖炒後熔化混合成丸狀,每次服用量為二錢,用米湯在空腹時服用。服用約兩個星期後,體內的寒積物質可能會像稀痰一樣隨著大便排出,一旦排出完畢,就不再服用,轉而服用調理脾胃、溫暖中焦、暖腹的藥物。這是作者自製的方子,效果神妙。

清心湯,針對熱積問題,配方包含甘草(錢七分),連翹,梔子,酒蒸過的大黃,薄荷,黃芩,黃連(各七分),朴硝(五分),竹葉(七片),蜂蜜(一二匙)。

地骨皮散,又名地骨皮(二錢),石膏(一錢),黃芩,知母,生地(各一錢),羌活(七分半),赤苓,地骨皮(各五分)。

越鞠保和丸,〔預解鬱〕白朮(三兩),楂肉(二兩),便香附,蒼朮,川芎,神麯,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酒黃連,酒當歸,山梔,萊菔子,連翹,木香(各五錢),薑汁糊丸,薑湯下五十丸。

此方開鬱行氣消積散熱。

加味越鞠丸,〔又〕姜蒼朮,川芎,便香附,神麯,山梔(各四兩),陳皮,白朮,黃芩(各兩半),楂肉(一兩),糊丸,白湯下五六十丸。

大七氣丸,〔初積〕三稜,蓬朮,青皮,陳皮,桔梗,藿香,益智肉,香附,肉桂,甘草(各一錢),一方加大黃、檳榔各一錢,治諸般痞積,面色黃萎,四肢無力,皆由內有蟲積,或好食生米壁土茶炭等物,只一服除根,水煎露一宿,空心溫服,不得些少飲食,不然,則藥力減而蟲積不行矣。服後心痛,當下惡物如魚凍蟲鱉,至日午下積盡,方用溫粥止之。

白話文:

【越鞠保和丸】,這是一種預防和緩解情緒煩躁的藥方。其中包含了:三兩的白朮,二兩的楂肉,香附、蒼朮、川芎、神麯、陳皮、半夏、茯苓、枳實、酒黃連、酒當歸、山梔、萊菔子、連翹、木香(各五錢),以薑汁糊製成丸狀,服用時需用薑湯下五十丸。此方主要功效是開闊心情、調理氣血、消除積食和清熱。

【加味越鞠丸】,這是「越鞠丸」的增強版。配方包括:姜蒼朮、川芎、香附、神麯、山梔(各四兩),陳皮、白朮、黃芩(各兩半),楂肉(一兩),製成丸狀,用白湯送服五六十丸。

【大七氣丸】,這是一種專門治療初期積聚的藥方。包含:三稜、蓬朮、青皮、陳皮、桔梗、藿香、益智肉、香附、肉桂、甘草(各一錢),其中一種配方還增加了大黃、檳榔各一錢,用來治療各種胃腸積滯,面色黃暗、四肢乏力,這些症狀多因內部寄生蟲或喜食生米、牆土、茶炭等異物引起。只需一次服用即可根治,需用水煎煮一夜後,在空腹時溫服,不能同時進食其他食物,否則會削弱藥效,無法有效去除積聚。服藥後可能會感到心口疼痛,並排出如魚凍、蟲鱉般的異物,直至中午前全部排出,之後可用溫粥平復胃部。

木香檳榔丸,〔久積〕大黃(四兩),黑醜頭末,黃芩(各二兩),木香,檳榔,黃連,當歸,枳殼,便香附,青皮,陳皮,蓬朮,黃柏(各一兩),水泛丸,溫水下五六十丸。

通元二八丹,〔又〕黃連(八兩),芍藥,當歸,生地,烏梅(各五錢),雄豬肚一個,入藥末於內,線縫,鋪韭菜二斤於鍋內,蒸一日,以藥熟為度,取出搗丸,空心,薑湯下七十丸,或瀉一二次,以粥補之。

木香枳殼丸,〔總治〕黑醜頭末(微炒),大黃(各二兩),茯苓,白朮,厚朴,半夏曲,人參,木香,青皮,陳皮,三稜,蓬朮,檳榔,神麯,麥芽(各一兩),乾薑,枳實(各五錢),薑汁糊丸,薑湯下七十丸。

白話文:

木香檳榔丸治久積,用大黃四兩,黑醜頭末、黃芩各二兩,木香、檳榔、黃連、當歸、枳殼、香附、青皮、陳皮、蓬朮、黃柏各一兩,水泛丸,溫水下五六十丸。

通元二八丹,用黃連八兩,芍藥、當歸、生地、烏梅各五錢,雄豬肚一個,將藥末填入豬肚內,縫好,鋪上韭菜二斤,蒸一日,待藥熟取出搗丸,空腹用薑湯送服七十丸,或瀉一二次,以粥補之。

木香枳殼丸總治,用黑醜頭末微炒、大黃各二兩,茯苓、白朮、厚朴、半夏曲、人參、木香、青皮、陳皮、三稜、蓬朮、檳榔、神麯、麥芽各一兩,乾薑、枳實各五錢,薑汁糊丸,薑湯送服七十丸。

凡人有積病,則氣滯而餒,此方攻補兼施,真得古人養正積自除之理。

三聖膏,〔外貼〕風化石灰半斤,為末,瓦器炒令淡紅色,提出,候熱稍減,次下大黃末一兩,就爐外炒,候熱減,再入桂心末五錢略炒,入米醋熬成膏,厚紅色攤貼。

琥珀膏,〔又〕大黃,朴硝(各一兩為末),大蒜搗膏,和勻作片貼之。一方加麝香五分,名硝黃膏。

貼痞膏,〔又〕水紅花子(二錢),大黃,朴硝,山梔,石灰(各一錢),酒酵(雞子大一塊),共搗成膏,用布攤貼塊上,再用湯瓶熨,手帕勒之,三日後揭起肉黑如墨,是其效也。

白話文:

人要是长期患病,就会导致气血流通不畅,身体虚弱。这个方子既能攻邪又能补虚,真正体现了古代医家“养正则积自除”的道理。

三聖膏的做法是,先将半斤风化石灰研磨成粉末,用瓦器炒至淡红色,取出稍凉后加入一两大黄粉末,在炉外继续炒至微热,再加入五钱桂心粉末略炒,最后用米醋熬成膏状,呈厚红色,摊贴于患处。

琥珀膏的做法是,将大黄、朴硝各一两研磨成粉末,再将大蒜捣成膏状,混合均匀后制成薄片贴敷。另一种做法是,在上述方子中加入五分麝香,称为硝黄膏。

贴痞膏的做法是,将水红花子二钱、大黄、朴硝、山栀、石灰各一钱,以及一个鸡蛋大小的酒酵,混合捣成膏状,用布摊贴在患处,再用汤瓶熨烫,用毛巾绑紧,三天后揭开,肉色会变成黑色,这就是药效。

握藥丸,〔握藥〕巴豆,乾薑,良薑,白芥子,硫黃,甘遂,檳榔,等分,飯丸,如中指大,清早先以川椒湯洗手,麻油塗手,掌中握藥一圓,少時即瀉,欲止瀉,以冷水洗手。

白話文:

將巴豆、乾薑、良薑、白芥子、硫黃、甘遂、檳榔等藥材等量混合,製成如中指般大小的藥丸。早晨先用川椒湯洗手,再用麻油塗手,然後在掌心握住一顆藥丸,不久便會瀉肚。若要止瀉,只需用冷水洗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