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 (5)

1. 積聚癥瘕痃癖痞源流(息積病)

積聚癥瘕痃癖,因寒而痰與血食凝結病也。經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

又曰:卒然多飲食則脹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陽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又曰:內傷憂恐,則氣上逆,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且外中寒,與此偕厥,凝血蘊裹,不散津液,澀著不去,而積皆成。

據經之言,可知經絡之氣,得寒則厥,寒與厥先逆於下,必肢節痛,而不便利,至成足悗,於是脛寒,血氣凝澀,漸而入於腸胃,陽不化氣,而腸外汁沫迫聚不散,兼多食而不及運化,汁又溢腸外,與血相搏,起居用力過度,絡傷血瘀,得寒則食積血積所必不免,此積之所由成也。夫分言之,有積聚癥瘕疝癖之不一,總言之,則止曰積。

白話文:

積聚、癥瘕、痃癖等病症,是因為體內受寒,加上痰和血液凝結而成的疾病。經典中提到,積聚開始時,如果受到寒冷,會導致身體出現異常,這些異常會進一步發展成為積聚。當這種異常影響到腳部時,腳部會感到寒冷,腳部的寒冷又會使血液和脈絡凝固。血液和脈絡的凝固,會讓寒冷之氣上行進入腸胃,進而導致腹部脹大。腹部脹大後,腸胃外的水分和氣體無法正常散發,逐漸形成積聚。

經典還指出,突然大量飲食會導致腹脹,生活作息不規律和過度勞動則會損傷體內的脈絡,脈絡受損後血液可能會外溢。血液外溢後,後期可能出現出血現象。腸胃的脈絡受損後,血液會流到腸胃外,加上腸胃外的寒冷,與血液混合,形成凝塊,難以散開,最終形成積聚。此外,內傷憂慮恐懼,會使氣體上逆,氣體上逆會阻塞經絡,熱氣不能正常流通,再加上外部受寒,與內部的氣體逆轉一起導致寒氣凝結,血液和水分不能正常流通,血液和水分在體內聚集,難以散開,最終形成積聚。

根據經典的描述,可以知道,經絡的氣血在受到寒冷影響時,會出現逆轉,這種逆轉首先在下肢表現出來,導致肢體疼痛,不便活動,進而發展為腳部的寒冷,血液和脈絡的凝固,這些凝固的物質逐漸進入腸胃,使腸胃的運化功能受阻,加上過量飲食但未能及時消化,腸胃外的水分和氣體聚集,與血液混合,加上過度勞累導致脈絡損傷,血液瘀滯,遇到寒冷時,容易形成食物積聚和血液積聚,這是積聚形成的原因。總而言之,不管是積聚、癥瘕、疝癖還是其他類型的積聚,最終都可歸納為「積」這一統稱。

蓋以積者,停畜之總名,而欲施治,有不得不分者。大抵積在臟聚在腑,惟在臟,故臟有五,而因有五積之名(肝曰肥氣,心曰伏梁,脾曰痞氣,肺曰息賁,腎曰奔豚,各詳五臟本論中)。惟在腑,故腑有六,而因有六聚之號。臟陰故積亦屬陰,腑陽故聚亦屬陽,積脈沉細附骨,聚脈浮動帶結,此積與聚切脈而顯然可別者也。且《難經》曰:積者陰氣,聚者陽氣,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

積者五臟所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六腑所成,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據《難經》之言,而積與聚不又按症而顯然可別乎。

白話文:

「積」和「聚」都是指身體內停滯的病理產物,但為了治療,必須區分開來。

一般來說,**「積」**指的是停滯在臟腑中的病邪,因為五臟有五個,所以有五種積:肝積叫做「肥氣」,心積叫做「伏梁」,脾積叫做「痞氣」,肺積叫做「息賁」,腎積叫做「奔豚」(詳細內容請參閱五臟本論)。

「聚」

則指的是停滯在六腑中的病邪,因為六腑有六個,所以有六種聚。

由於臟屬陰,所以「積」也屬陰;而腑屬陽,所以「聚」也屬陽。「積」的脈象沉細,貼近骨頭;「聚」的脈象浮動,伴有結塊。由此可見,**「積」和「聚」**通過切脈就可以明顯區分。

此外,《難經》中說:「積」是陰氣,而「聚」是陽氣。氣停滯的地方叫做「積」,氣聚集的地方叫做「聚」。

「積」

是由五臟所生,病症從一開始就有一個固定的部位,疼痛也局限在這個部位,病情的發展有始有終,左右也有明確的範圍。

「聚」

是由六腑所成,病症的起始沒有固定的地方,病情上下沒有停滯,疼痛也不固定。

根據《難經》的描述,**「積」和「聚」**從病症上就可以明顯區分。

然壯盛之人,必無積聚,必其人正氣不足,邪氣留著,而後患此,故易老云:養正積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縱有一小人,自無容地而出,令人真氣實胃氣強,則積自消,更能斷厚味,節色欲,戒暴怒,正思慮,庶乎萬全而無害。其言良是也。

然細思之,日進攻伐固不可,全用補益亦未必效,蓋既有是積是聚,而積聚之凝結日久者,不為消磨,恐未必能自盡,譬之一室中,既有小人在內,縱使滿座皆君子,未必不恬然自安處於其側,雖此時斷不敢與君子相抗為難,然終自處於室中也,惟以威屈,或以言激,或以勢凌迫而逐之,方能去耳,故治積聚者,計惟有補益攻伐,相間而進(補益以補中益氣湯等為主,隨症加減,攻伐以攻積丸等為主,隨症加減),方為正治。病深者伐其大半即止,然後俟脾土健運,積聚自消。

白話文:

第一段

然而,身體強壯的人,是不會積聚病灶的。一定是因為正氣不足,邪氣入侵留存體內,才會導致疾病,所以才會容易衰老。古人說:「養正氣,積聚自然消散」,就好比滿屋子都是君子,即使混進了一個小人,也無處容身,自然就會被趕出去。同樣的道理,如果人體真氣充足、胃氣強盛,積聚的病灶自然會消散。更要戒除厚味飲食、節制性慾、避免暴怒、保持正念,如此才能萬無一失、無病無災。這些話確實很有道理。

第二段

然而細細思考,單純地進攻邪氣固然不可取,完全依靠補益也不一定有效。因為既有積聚的病灶存在,而且這些積聚日積月累凝結得越來越厲害,就不容易消散,恐怕未必能自行消除。就好比一間屋子裡,已經有小人存在,即使後來屋裡都是君子,也不一定能讓小人自動離開,即使小人不敢與君子抗衡,也仍然會留存在屋子裡。只有用威嚴壓制,或言語激勵,或勢力逼迫,才能將小人趕出去。所以治療積聚病灶,應當採取補益和攻伐相結合的方法(補益以補中益氣湯等為主,根據病情加減藥物,攻伐以攻積丸等為主,根據病情加減藥物),才是正統的治療方法。病症嚴重的患者,可以用較強的攻伐方法,但不要過於激烈,只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即可,然後等到脾胃功能恢復正常,積聚自然就會消散。

且夫積聚必成塊,治塊宜丸,不宜煎,煎藥如過路之水,徒耗元氣,無損於塊,蓋塊者有形之物,氣不能成塊,必成於痰食死血,大法,貴察其所痛,以知其病之有餘不足而攻補之。

東垣謂當詳臟腑之高下,而高者越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留者行之,堅者削之,強者奪之,咸以軟之,苦以瀉之,全真氣藥補之,隨所利而行之,節飲食,慎起居,和其中外,可使必已,斯誠千古治積聚之良法也(五積宜五積丸,增損五積丸尤妙,通治諸積聚,宜化積丸)。又按《大全》分症痞、食症,血症、痃癖諸氣、疝瘕、八瘕、腹中瘀血凡七門。

白話文:

積聚久了就會形成塊狀,治療塊狀病症應該用丸藥,不適合煎藥。煎藥就像過路的水,只會耗費元氣,對塊狀病症毫無作用。因為塊狀病症是有形的東西,氣無法形成塊狀,必然是痰、食積、死血形成的。治療方法關鍵在於觀察病患疼痛的地方,從而判斷病症的虛實,再用相應的攻補方法。

東垣說應該仔細辨別臟腑的上下,高的要越過它,結塊的要散開它,外來的要消除它,停留的要推動它,堅硬的要削弱它,強壯的要奪取它,用鹹味藥物軟化它,用苦味藥物瀉掉它,用補氣藥物補充元氣,根據病症的需要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節制,謹慎起居,調和內外,就能夠痊癒。這是歷代治療積聚的最佳方法。此外,《大全》中還將積聚分為痞、食症、血症、痃癖諸氣、疝瘕、八瘕、腹中瘀血等七類。

經云: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則知疝瘕既已同經,男女亦有同病。且症痞痃癖諸病,亦屬男女皆有之,特腹中瘀血為女子之病耳(此條另詳《婦科玉尺》,茲不贅)。且《大全》所謂七門者:一曰症,食症、血症即統在內;二曰痞;三曰痃;四曰癖:五曰疝;六曰瘕,八瘕即統在內;七曰腹中瘀血。其門類顯然可證。

但諸積聚皆屬痰食死血,《大全》特於症之一門,復申食症、血症二條,其餘則否,且即症,亦但申言食與血而不及痰,何也?須知諸積中未嘗無痰,並未嘗無食與血,即血症、食症之內,更未嘗無痰,且諸積之痰食死血,又未嘗不先因氣病也,故治積者,必兼行氣滌痰,去瘀消食,而後可耳。夫七疝,余另立論,瘀血,另詳婦科,茲故皆不之及。

白話文:

古籍記載,男子患七疝,女子患瘕聚,可知疝與瘕的病因相同,男女也會罹患相同的疾病。此外,症、痞、痃、癖等疾病,男女也都可能患上,只是腹中瘀血是女性特有的病症(詳見《婦科玉尺》)。《大全》將病症分為七門:症(包括食症、血症)、痞、痃、癖、疝、瘕(包含八瘕)、腹中瘀血,分類清晰明瞭。

不過,各種積聚病症都是痰、食積、死血所致,《大全》只在症這一門中特別提到食症和血症,其他病症則沒有提及。即使是症,也只提到食積和血瘀,沒有提到痰。這是因為所有的積聚病症都可能伴隨痰,也都有食積和血瘀,即使是血症和食症,也可能伴隨痰。而且,積聚的痰、食積、死血,都是因氣病而起。因此,治療積聚病症,必須兼顧行氣、化痰、去瘀、消食,才能達到療效。至於七疝,我另有論述,瘀血則詳見婦科,在此就不贅述了。

試詳言癥瘕痃癖痞。症者,徵也,以腹中堅硬,按之應手,其病形有可徵驗也,往往見臍下。其原由飲食失節,胃氣衰,脾元弱,邪正相搏,積於腹中,牢固不動,故名曰症,醫者當審其病機,或由脾胃虛(宜六君子湯加消積藥),或由肝脾虛(宜歸脾湯加消積藥),或由肝火鬱(宜蘆薈丸),詳察進藥。

其有臟腑虛弱,好食生冷黏滯之物,因脾胃虛不能克化,遂與臟氣相搏,結積成塊,日漸長大,堅固不移,此謂之食症。若體氣充實,當先疏導,而佐以補脾健胃,否則必以培土為主,而兼用消導也。或有氣壅血滯而不易愈者,散之可也(宜烏藥散)。

白話文:

簡單來說,症、瘕、痃、癖、痞都是指腹部出現堅硬腫塊的病症。這些腫塊通常位於肚臍下方,是由於飲食不節、胃氣虛弱、脾氣不足,導致邪氣與正氣相爭,積聚在腹部而形成。

治療時要根據病因,如果是脾胃虛弱,可以用六君子湯加消積藥;如果是肝脾虛弱,可以用歸脾湯加消積藥;如果是肝火鬱結,可以用蘆薈丸。

另外,有些腫塊是因臟腑虛弱,貪食生冷黏膩的食物,脾胃無法消化而形成的,稱為食症。治療時要根據體質,體氣充實者先疏導,再補脾健胃;體氣虛弱者則以補土為主,同時輔以消導。

如果腫塊因氣滯血瘀而久治不愈,可以服用烏藥散來散瘀。

其有臟腑虛弱,寒熱失節,或風冷內停,飲食不化,周身運行之血氣,適與相值,結而生塊,或因跌撲,或因閃挫,氣凝而血亦隨結,經絡壅瘀,血且不散成塊,必腹胠脅間苦痛,漸至羸瘦,妨於飲食,此之謂血症。薛立齋云:氣主之,血主濡之,脾統血,肝藏血,故鬱結傷脾,恚怒傷肝者,多患血症,腹脅作痛,正屬肝脾病也(宜沈氏血症丸)。薛氏此言,乃血症病之原於七情所傷者。

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雖硬,其實聚散無常也,亦往往見於臍下。其原由寒暖失宜,飲食少節,臟腑之氣先虛,又復多所勞傷,外而感受風寒,停畜於內,是用故正虛邪實,正不能勝邪,邪遂挾其力,反假遊行之血,相聚相結,而成顆塊,推之而動,按之而走,故名曰瘕,醫者當審其病機,果屬肝脾兩傷(宜四物湯加柴胡、青皮、木香、延胡索,而三稜、鱉甲,亦專治癥瘕二症),以藥投之,自無不效。然瘕為總病,所統八瘕,皆有名可稽,有形可按。

白話文:

當身體臟腑虛弱,寒熱失衡,或因風寒內侵,飲食消化不良,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就會在局部凝結形成腫塊。也可能是因為跌倒撞擊或閃傷,導致氣血凝滯,經絡阻塞,血液無法散開而形成腫塊。這些情況都會造成腹部兩側疼痛,逐漸消瘦,影響食慾,這就是血症。薛立齋說,氣主導著血的運行,血負責滋潤身體,脾臟統管血液,肝臟儲藏血液,所以脾臟受損導致氣血瘀滯,肝臟鬱結導致氣血不暢,都會容易患上血症,腹部兩側疼痛正是肝脾病變的徵兆。

瘕是一種虛假的腫塊,是由血液積聚形成的,雖然摸起來很硬,但其實它會隨著時間變化,位置也並不固定,通常出現在肚臍下方。造成瘕的原因是寒熱失衡,飲食不節制,導致臟腑虛弱,又因過度勞累,受到風寒侵襲,寒邪停留在體內,正氣不足無法抵抗邪氣,邪氣就會借助血液運行的力量,聚集凝結形成腫塊,可以推動,也可以按壓移動,因此稱為瘕。醫生應該仔細診斷病因,如果是肝脾兩傷造成的瘕,就應該用四物湯加上柴胡、青皮、木香、延胡索,以及三稜、鱉甲等專門治療瘕的藥物,就能治癒。瘕是一種總稱,包含八種不同的瘕,每種都有自己的名稱和特徵,可以通過觸摸來辨別。

一青瘕,聚在左右脅下,藏於背膂,上至肩胛,其苦腰下急痛,腹下氣衝,面色黃,四肢腫,二便難,喜唾涎,不可多食。二黃瘕,左脅下有氣牢結,不可抑,其苦腰背相引痛,小腹常急,下引陰中如刺,不得小便,或溺黃赤,時發寒熱。三燥瘕,狀如半杯,上下腹中不定,其苦痛連兩脅,上下引心而煩,胸及腹中不得太息,腰背重,足酸削而久立痛,遺尿失精,便難盜汗,妨於飲食,時欲嘔吐。

四血瘕,留著腸胃之外,及少腹間,其苦橫骨下有積氣,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陰中若有冷風,亦或背脊疼,腰疼不可俯仰。五脂瘕,在脂膜間,猝難蹤跡,其苦腰背如刺,左右走腹中而切痛,少腹沉重,身體解㑊,大小便血,時甚時止(此症婦人獨患之,男子無是疾也)。

白話文:

一、青瘕:病竈聚集在左右肋骨下方,藏匿於背部,上至肩胛。患者會感到腰部以下急速疼痛,腹部以下有氣衝感,面色發黃,四肢腫脹,排便困難,喜歡吞口水,不宜多吃。

二、黃瘕:左側肋骨下方有氣結硬塊,不能按壓。患者會感到腰背牽連疼痛,小腹常常緊繃,向下牽扯至陰部如同被刺,無法順利排尿,有時尿液呈黃色或紅色,伴有時熱時寒的症狀。

三、燥瘕:症狀類似半個杯子,病竈在上下腹部不定。患者會感到疼痛連貫兩肋,上下牽引至心臟,胸部和腹部難以深呼吸,腰背沈重,腳痠痛,久站疼痛,遺尿失精,排便困難盜汗,影響飲食,時有噁心嘔吐。

四、血瘕:病竈停留在腸道、胃部之外,以及小腹間。患者感到橫骨下有積氣,堅硬如石,導致小腹急痛,陰部如同有冷風穿過,也可能伴隨背部、腰部疼痛,無法彎腰。

五、脂瘕:病竈位於脂肪層之間,突然難以追蹤。患者會感到腰背如同被針刺,疼痛向左右擴散至腹部,小腹沈重,全身乏力,大小便帶血,症狀時輕時重(此病症僅女性患病,男性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六狐瘕,出入少腹間,或隱或見,男子即為狐疝,女子乃名狐瘕,其苦陰酸澀,小便難,少腹瘀痛,胸膈腰背上衝而痛,其瘕甚有手足成形者,乃不治症。七蛇瘕,其形長大,在臍上下,或左右脅,上食心肝,其苦不得吐氣,腰背痛,難以動作,少腹熱,膀胱引陰攣急,小便黃赤,兩股脛間時痛。

八鱉瘕,形大如杯,若存若亡,持之應手,其苦小腹內切痛,惡氣左右走,上下腹中痛,腰背亦痛,不可以息,面目黃黑,脫聲少氣,甚亦有頭足成形者,乃不治症。此八瘕,皆瘕之屬也。

痃者,懸也,懸於腹內,近臍左右,各有一條筋脈扛起,大者如臂如筒,小者如指、如筆管、如弦,其原皆由陰陽之氣不和,常多鬱塞,又時忿怒,動氣偏勝,或適當飲食,與氣纏裹,適受寒冷,與氣停畜,且仇怒則肝火盛,而血隨氣結,痰亦緣火相附而升,遂合併而成形質,懸於臍之左右,故名曰痃。醫者當審其病機,選藥定劑,自獲奇功(宜麝香丸、積塊丸、三稜散、獖豬肝丸)。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了六種「狐瘕」、七種「蛇瘕」、八種「鱉瘕」,這些都是指腹內長出腫塊的病症。狐瘕會在小腹間移動,男性稱為狐疝,女性則稱為狐瘕,患者會感到陰部酸澀、小便困難、小腹疼痛、胸膈、腰背疼痛。嚴重者甚至會長出手腳,屬於不治之症。蛇瘕形狀較大,長在臍上或下、左右脅部,會影響心肝功能,患者會感到呼吸不暢、腰背疼痛、難以行動、小腹發熱、膀胱疼痛、小便黃赤、兩腿疼痛。鱉瘕形狀像杯子,忽隱忽現,摸起來有實體,患者會感到小腹劇痛、氣血不順、腰背疼痛、面色發黃、呼吸困難,嚴重者也會長出手腳,屬於不治之症。這八種瘕都屬於腹內腫塊的病症。

痃是一種懸在腹內,靠近臍左右兩側,由一根筋脈撐起的腫塊,大小不一,有的像手臂、有的像筒子、有的像手指、有的像筆管、有的像弦。痃的形成原因是陰陽氣不調,經常鬱悶、生氣、飲食不當、受寒、生氣等因素,導致氣血凝結,痰濕積聚,最終形成腫塊。治療痃需要根據病因選擇藥物,例如麝香丸、積塊丸、三稜散、豬肝丸等,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癖者,匿也,潛匿兩肋之間,尋摸不見,有時而痛,始覺有物,其原皆由榮衛失調,經絡閟隔,而又起居飲食無度,傷脾傷胃,有所勞力,強忍作勞,以致精傷血軼,邪冷之氣搏結不散,藏於隱僻之所,故名曰癖,醫者當審其病機,針對發藥,癖結自解(宜香稜丸、大硝石丸、木香硇砂丸)。

痞者,閉也,痞必有塊,塊則有形,總在皮裡膜外,其原皆由傷於飲食,脾胃虧損,抑且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宣通,為痰為食為血,皆得與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而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丹溪云:凡痞塊,左為血積,右為食積,中為痰飲,此言誠然。夫左關肝膽之位,主藏血液,右關脾胃之位,主藏飲食,中間為水穀出入之道路,所以左為血積,右為食積,中為痰飲,其理昭然,觀丹溪之言,亦可知痞所由成矣。

白話文:

「癖」指的是隱藏在體內,無法直接找到的異物,時常會感到疼痛,起初會發現有異物存在。其原因多是因身體的營養和衛生系統失調,以及經脈受阻,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傷害到脾臟和胃,進行過勞動後強迫自己繼續工作,導致精氣耗損,血液流失,邪氣冷氣凝結不散,藏匿於隱祕之處,因此稱為「癖」。醫生應該審視病情機制,對症下藥,使癖結自行消失(適合使用香稜丸、大硝石丸、木香硇砂丸)。

「痞」指的是堵塞。痞一定會有塊狀物,塊狀物是有形的,總是在皮膚之內或皮膚之外。其原因多是因飲食傷害,脾臟和胃受到損傷,加上邪氣積聚在胸部,阻塞氣道,氣不能順暢流通,形成痰、食物、血液等,都可能與正常物質相搏鬥,邪氣勝過正氣,正氣無法剋制邪氣,於是結合成塊狀物。丹溪認為,所有痞塊,左邊為血積,右邊為食積,中間為痰飲,這說法確實如此。左邊的關脈是肝膽的位置,主掌血液儲存,右邊的關脈是脾胃的位置,主掌食物的儲存,中間是食物和水的進出道路,所以左邊是血積,右邊是食積,中間是痰飲,道理顯而易見,觀察丹溪的話,也可以知道痞是如何形成的。

然雖有痰飲血食之異質,左右與中之殊位,總能閉塞氣分,故名曰痞,醫者當審其病機以治之(宜連蘿丸、消塊丸、開懷散、消積保中丸)。而又必察其形質,不能移動者類於症,上下左右能移者類於瘕(俱宜潰堅丸、潰堅湯)。或緣有所驚恐而成(宜妙應丸加穿山甲各三錢,元胡索、蓬朮各四錢)。

白話文:

雖然痰飲、血食等病因不同,且病灶位置也不一樣,但它們都容易阻礙氣機流通,因此統稱為「痞」。醫生應該仔細分析病因才能治療。對於此類疾病,可以考慮使用連蘿丸、消塊丸、開懷散、消積保中丸等藥方。

此外,還要仔細觀察病灶的形態,如果無法移動,則屬於「症」;如果能夠上下左右移動,則屬於「瘕」。這兩種情況都可以考慮使用潰堅丸、潰堅湯等藥方。

還有一些「痞」是由於驚恐所導致的,這種情況可以考慮使用妙應丸,並加入穿山甲三錢,元胡索、蓬朮各四錢。

或緣憂思鬱結而得(宜入門六郁湯)。或緣氣分之火壅遏而致(宜解鬱調胃湯)。或緣心腹塊痛,每至𦏰脹寒熱而盛(宜柴香散)。或緣三焦閉格,胸膈楚悶,氣不流通,蘊結而積(宜助氣丸)。或緣日耽曲糵,脾濕氣滯,胸中悶滿,氣促不安,嘔吐清水而生(宜勝紅丸加茯苓、白朮、葛根)。其致痞不同,治痞因異,而痞焉有不除者乎。

白話文:

可能是因為憂思鬱結導致的,可以用入門六郁湯。也可能是氣分之火壅遏引起的,可以用解鬱調胃湯。或是心腹塊痛,每到晚上就腹脹寒熱加重,可以用柴香散。也有可能是三焦閉格,胸膈憋悶,氣不流通,積聚在一起,可以用助氣丸。還可能是長期食用精細食物,脾濕氣滯,胸中悶滿,氣促不安,嘔吐清水而生,可以用勝紅丸加茯苓、白朮、葛根。總之,造成痞證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但只要對症下藥,痞證一定可以消除。

總之,積聚瘕痃癖痞,分隸三焦,斷難混視。痞癖見於胸膈間,是上焦之病。痃積聚見於腹內,是中焦之病。癥瘕見於臍下,是下焦之病,按其症,分其部,方得頭緒。故積聚痃癖痞,多生於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癥瘕多生於女子,而男子偶患之,理固當然也。是以前敘八瘕,亦以為女子常生之病,男子偶或一見。

故但詳形症,而其原由則詳於《婦科玉尺》中,此則從略也。然積聚等七者雖詳,而痰食死血之為病,有與此相類,而不得竟謂之積聚癥瘕痃癖痞,亦有是此七病,而各有形症不同,即各當用藥調治者。如積聚腹脹如鼓,青筋浮起,坐臥不便(宜蒜紅丸)。如寒氣結塊,腹大堅滿,痛楚之極(宜木香通氣散)。

白話文:

總而言之,積聚、瘕、痃、癖、痞五種病症,分別歸屬於三焦,不可混淆視聽。痞、癖症狀顯現在胸膈之間,屬於上焦病症。痃、積聚症狀顯現在腹內,屬於中焦病症。癥、瘕症狀顯現在臍下,屬於下焦病症。根據病症,分清楚病症所處部位,才能找到治療的頭緒。因此,積聚、瘕、痃、癖、痞五種病症,多發生在男性,女性偶爾也會患上。而癥、瘕則多發生在女性,男性偶爾也會患上,這是理所當然的。因此,之前敘述的八種瘕,也認為是女性常患的病症,男性偶爾才會出現。

所以,這裡只詳細描述病症的形狀,至於病症的根源,則請詳閱《婦科玉尺》,這裡就不再贅述了。雖然積聚等七種病症已詳述,但痰食、死血等病症,也有與此相似的症狀,不能完全算作積聚、癥、瘕、痃、癖、痞。同樣地,也有患上這七種病症,但症狀各不相同,需要各自用藥治療。比如,積聚導致腹脹如鼓,青筋浮起,坐卧不便,可用蒜紅丸治療。如果寒氣凝結形成塊狀,導致腹部腫大堅硬,疼痛難忍,可用木香通氣散治療。

如左肋下痞滿,氣逆息難,有形,但不妨飲食(宜推氣湯)。如痞積氣塊,口內生疳(宜化痞膏)。如心下堅大如盤,由於水飲所作(宜枳朮湯)。如腹中痃癖,致成鼓脹(宜烏牛尿膏)。如痃癖不瘥,脅下堅硬如石(宜大黃散)。如腹滿癖堅如石,積年不損(宜楊枝酒)。

如小腹冷癖,有形如卵,上下走痛不可忍(宜茴香丸)。如久患涎沫,遂成積塊(宜青黛丸)。如卒暴症疾,腹中如石刺痛,日夜啼呼,不治百日死(宜牛膝酒)。如誤食菜中蛇精,或食蛇肉致成蛇瘕,腹內常飢,食物即吐(宜赤蜈蚣散)。如好吃生米成瘕,不得米則吐清水,得米即止,米不消化,久亦斃人(宜雞屎米煎)。

白話文:

如果左邊肋骨下方感覺脹滿,呼吸不順暢,有形狀,但吃飯不受影響,可以喝推氣湯。如果腹內有積氣塊,嘴巴裡長了疳,可以服用化痞膏。如果心窩部位堅硬,像盤子一樣大,是水飲造成的,可以服用枳朮湯。如果肚子裡有痃癖,導致腹部鼓脹,可以服用烏牛尿膏。如果痃癖久治不癒,肋骨下方堅硬像石頭一樣,可以服用大黃散。如果腹部脹滿,像石頭一樣硬,多年不消,可以服用楊枝酒。

如果小腹有冰冷的痃癖,有形狀像雞蛋,上下移動疼痛難忍,可以服用茴香丸。如果長期患有唾液分泌過多,形成積塊,可以服用青黛丸。如果突然發病,腹部像被石頭刺痛,日夜哭喊,不治百日就會死亡,可以服用牛膝酒。如果誤食菜裡的蛇毒,或者吃蛇肉造成蛇瘕,肚子總是餓,吃東西就吐,可以服用赤蜈蚣散。如果喜歡吃生米,導致瘕病,不吃米就吐清水,吃了米就止住,米無法消化,久而久之也會致命,可以服用雞屎米煎。

如食發成瘕,心腹作痛,咽間如有蟲行,欲得油飲(宜香澤油)。如平時嗜酒,血入於酒,而成酒鱉,平時多氣,血凝於氣,而成氣鱉,虛勞痼冷,敗血雜痰而成血鱉,搖頭掉尾,如蟲之行,上侵人咽,下餂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腹,大則如鱉,小則如錢(宜蕪荑湯)。如老人小兒痃癖,往來疼痛(宜星附丸)。

以上種種,皆積聚等七病之類,所當一一詳審者也。他如脾胃虛弱,或飲食過常,或生冷過度,不能克化,又或起居無節,寒暖不調,致隨其所食之物,及所傷寒熱之氣結成積聚,或有塊,或無塊,面色青,肌體瘦,心腹脹滿,噫氣吞酸者,又當條款而列陳之。一曰食積,食物不能消化,成積痞悶也(宜青礞石、雞內金、枳實、巴豆、香附,方用保和丸、連蘿丸、佐脾丸)。

白話文:

如果因為飲食不當導致形成瘕積塊,患者會感到心腹疼痛,咽喉感覺有蟲子爬行,想喝油(建議使用香澤油)。如果平常愛喝酒,血液進入酒中,就會形成酒鱉;平常氣血不調,血液凝滯在氣中,就會形成氣鱉;虛勞體弱,寒氣入侵,血氣不暢,混雜著痰液,就會形成血鱉。患者會出現搖頭晃腦,像蟲子爬行一樣的症狀,向上侵犯咽喉,向下影響肛門,或者附著在脅肋和背部,或者隱藏在腹部,大的像鱉一樣,小的像錢幣一樣(建議服用蕪荑湯)。如果老人或小孩出現痃癖,反覆疼痛(建議服用星附丸)。

以上這些都是積聚等七種疾病的類型,應該仔細辨別。另外,如果脾胃虛弱,或者飲食過於頻繁,或者吃生冷食物過度,導致消化不良,或者起居作息無規律,寒熱失調,都會導致積聚形成。積聚有塊狀的,也有無塊狀的,患者面色蒼白,身體消瘦,心腹脹滿,還會打嗝、反酸(建議使用青礞石、雞內金、枳實、巴豆、香附等藥材,可以使用保和丸、連蘿丸、佐脾丸等方劑)。

二曰酒積,飲酒受傷成積,面黃黑,腹膜脹,時嘔痰水也(宜麥芽、神麯,方用曲藥丸、酒積丸、烏白丸)。三曰面積,食麵太多,或受寒,或懊憹,以致成積,胸胃飽悶也(宜麥芽、萊菔子,方用阿魏丸)。四曰糍糕積,食之過傷成積,噫氣吞酸,心腹作痛也(宜用白芍、穀芽、神麯,方用青木香元加增法)。五曰索粉積,食之失度而成積,胸腹間若有所梗也(宜枳實、萊菔子,方用紫蘇湯)。

白話文:

一曰酒積,飲酒過量導致傷害,形成積聚,臉色黃黑,腹部脹滿,時常嘔吐痰液和水(適合使用麥芽、神麯,方劑可用曲藥丸、酒積丸、烏白丸)。三曰面積,食用麵粉過多,或者受到寒冷侵襲,或者是心情煩惱,導致形成積聚,胸部和胃部感到飽滿不適(適合使用麥芽、萊菔子,方劑可用阿魏丸)。四曰餈糕積,食用餈糕過量導致傷害,產生噯氣和吞酸感,心腹部位疼痛(適合使用白芍、穀芽、神麯,方劑可用青木香元加增法)。五曰索粉積,食用索粉失度,導致在胸部和腹部有阻塞感(適合使用枳實、萊菔子,方劑可用紫蘇湯)。

六曰茶積,好飲茶成癖積,或喜吃干茶葉而成積,面黃,胸膈或空或脹,無常也(宜薑黃、吳茱萸、蒼朮、白朮、炮薑、川椒,方用星術丸、磨積元)。七曰果菜積,多食果菜成積,不時瀉利,腹中若有傀儡也(宜丁香、麝香、肉桂,方用妙應丹、桂香丸、平胃散加丁、麝)。

白話文:

第六種積食叫做茶積。

喜歡喝茶,沉溺於茶,或者喜歡吃乾茶葉,就會造成茶積。茶積的人面容發黃,胸膈部位時而空虛,時而脹滿,症狀不穩定。建議用薑黃、吳茱萸、蒼朮、白朮、炮薑、川椒等藥材治療, 可以服用星術丸、磨積元等方劑。

第七種積食叫做果菜積。

過度食用水果和蔬菜,就會造成果菜積。果菜積的人常常會腹瀉,腹中感覺好像有傀儡一樣。建議用丁香、麝香、肉桂等藥材治療, 可以服用妙應丹、桂香丸、平胃散等方劑,並加入丁香、麝香。

八曰水積,飲湯水成積,胸脅引痛,瀝洛有聲也(宜牽牛子,甘遂、茯苓、豬苓,方用五苓散、十棗湯、破積導飲丸)。九曰肉積,食肉過多成積,腹多膨脹,泄瀉疼痛也(宜楂肉、阿魏,硇砂、硝石,方用阿魏丸、小阿魏丸、三稜煎元)。十曰魚鱉蟹積,食此過多成積,腹中疼痛,胸中滿悶,或吐或瀉也(宜紫蘇、陳皮、木香、薑汁,方用妙應丸、遇仙丹)。

白話文:

八曰水積:

喝太多湯水,導致體內積水,胸口兩側會感到牽引疼痛,呼吸時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可以使用牽牛子、甘遂、茯苓、豬苓等藥材,可服用五苓散、十棗湯、破積導飲丸等方劑。)

九曰肉積:

吃太多肉,導致體內積食,肚子會鼓脹,並且伴隨腹瀉和疼痛。(可以使用山楂肉、阿魏、硇砂、硝石等藥材,可服用阿魏丸、小阿魏丸、三稜煎元等方劑。)

十曰魚鱉蟹積:

吃太多魚、鱉、蟹等海鮮,導致體內積食,肚子疼痛,胸口悶脹,可能會嘔吐或腹瀉。(可以使用紫蘇、陳皮、木香、薑汁等藥材,可服用妙應丸、遇仙丹等方劑。)

十一曰蛋積,食蛋不消成積,即噯敗卵氣,作酸堅痛也(宜白蔻仁、橘紅、豆豉、薑汁,方用妙應丸)。十二曰狗肉積,食狗多而成積,滿腹中覺熱脹悶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稜煎元)。十三曰蟲積,飲食積聚,變化生蟲,時嘔清水苦水,常在腹中咬痛也(宜雄黃、白礬、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肉,方用妙應丸、溫白元)。

白話文:

十一曰蛋積,食用雞蛋未能消化而形成積聚,會產生腐敗蛋液的氣味,引起胃部痠痛和硬結(適合使用白蔻仁、橘紅、豆豉、生薑汁,方子可用妙應丸)。十二曰狗肉積,過量食用狗肉而形成積聚,會讓腹部感到熱脹和不適(適合使用杏仁、山楂,方子可用三稜煎元)。十三曰蟲積,因飲食積聚導致蟲類生長,時常嘔吐清水或苦水,常感到腹部有蟲咬般的疼痛(適合使用雄黃、白礬、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肉,方子可用妙應丸、溫白元)。

十四曰血積,瘀血成積,或因打撲,或因墮跌,瘀血畜於脾腹,面黃糞黑也(宜三稜、蓬朮、五靈脂、紅花、延胡索、桃仁、丹參、大黃,方用桃仁承氣湯、三稜煎)。十五曰痰積,痰涎凝聚成積,結在胸膈,吐咯不出,咽門至胃脘窄狹如線,疼痛,目眩頭旋,腹中累累有塊也(宜青礞石、海粉、南星、半夏、瓦楞子,方用竹瀝化痰丸、竹瀝達痰丸、開氣消痰湯)。

白話文:

十四曰血積,意思是血液凝結形成的積聚,可能是因為碰撞或是墜落所導致,瘀血聚集在脾臟和腹部,臉色會變得黃暗,大便顏色會偏黑(適合使用的藥物有三稜、蓬朮、五靈脂、紅花、延胡索、桃仁、丹參、大黃,可以使用桃仁承氣湯、三稜煎進行治療)。

十五曰痰積,指的是痰液凝結形成的積聚,通常會在胸部或膈肌處形成,嘔吐或咳嗽都無法排出,咽喉到胃部狹窄如同細線,會感到疼痛,眼睛會出現眩暈和頭暈的情況,腹部會感覺到有硬塊存在(適合使用的藥物有青礞石、海粉、南星、半夏、瓦楞子,可以使用竹瀝化痰丸、竹瀝達痰丸、開氣消痰湯進行治療)。

十六曰瘧積,瘧疾不善調理而成積,經汗吐下日久,榮衛虧損,邪氣伏藏脅腹,結為症癖,堅痛,名為瘧母也(宜常山、鱉甲、三稜、蓬朮、草果,方用十將軍丸、鱉甲丸、消癖元)。十七曰寒積,感傷寒冷成積,腹中疼痛,必以手重按,或將物頂住稍可,口吐清水也(宜乾薑、柴胡、丁香、肉桂、附子,方用附子理中湯、沈氏棉子丸)。

白話文:

十六曰瘧積

瘧疾若是不善調理,便會形成積聚。經過長期汗吐下瀉,導致人體的榮衛氣血虧損,邪氣就會潛伏在脅肋腹部,凝聚成症狀,導致堅硬疼痛,稱為瘧母。這時宜用常山、鱉甲、三稜、蓬朮、草果等藥物治療,可參考十將軍丸、鱉甲丸、消癖元等方劑。

十七曰寒積

由於感受寒冷而形成積聚,會導致腹部疼痛,患者必須用手重按腹部才能緩解,或用物件頂住腹部也稍有改善,並會伴隨口吐清水的症狀。這時宜用乾薑、柴胡、丁香、肉桂、附子等藥物治療,可參考附子理中湯、沈氏棉子丸等方劑。

十八曰熱積,傷熱成積,或吐或瀉,頭暈腹痛,心中煩躁也(宜黃芩、黃連、黃柏、石膏,方用清心湯、地骨皮散)。共十八條,病皆由積,勿論其塊之有無也,且諸積之成,莫不由痰食死血,固夫人而知之矣。庸詎知痰食死血,乃成積之質,而非成積之本乎。蓋使痰伏其位,食化其液,血順其經,病何自作而積何自生。

夫惟氣鬱而濕滯,濕鬱而熱生,熱鬱而痰結,痰鬱而血凝,血鬱而食不化,食鬱而積成,此六者,實相因致病,古人所以云六郁為諸積之本也,故當積之未也,必先有以解其鬱,而使當升者升,當降者降,當變化者變化,不致傳化失常(宜入門六郁湯、越鞠保和丸、加味越鞠丸),斯氣血沖和,而百疾不作。

白話文:

第十八條談到熱積,熱邪侵入身體形成積聚,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頭暈、腹部疼痛、心中煩躁等症狀(應使用黃芩、黃連、黃柏、石膏,方用清心湯、地骨皮散)。總共有十八條病證,所有病狀都與積聚有關,無論是否有塊狀物體。而且,各種積聚的形成,無不是由痰、食、死血等因素所導致,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又有誰知道,痰、食、死血這些因素,其實是形成積聚的「材料」,而不是根本原因呢?蓋因痰邪藏匿,食邪化為液體,血邪順著經絡運行,病從何來,積又從何而生?

唯有氣機阻塞,溼邪停留,濕邪阻滯導致熱邪生發,熱邪積聚導致痰結,痰邪積聚導致血液凝滯,血液積聚導致食物消化不良,食物積聚導致積聚形成。這六個因素,實際上相互影響,導致疾病發生,古人因此稱為「六鬱」是各種積聚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積聚未形成之前,必須先解開這些阻礙,讓應該上升的物質上升,應該下降的物質下降,應該轉化的物質轉化,避免其運行失常(應使用入門六鬱湯、越鞠保和丸、加味越鞠丸)。這樣,氣血調和,百病就不會產生。

若積之既成,又當調榮養衛,扶胃健脾,使元氣旺,而間進以去病之劑,從容調理,俾其自化,夫然後病去而人亦不傷。乃今之治積者,動議吐下,竟謂非此不除,不知吐與下,只治病之卒暴作者,若積之成,必匪朝伊夕,其所由來者漸矣,故積之治法,必匪朝伊夕,其所由去者,不可不以漸也。

不然,《內經》何但有化積、消積、挨積、磨積之文,而並無吐積,下積之說乎,蓋直吐直下,皆足以傷胃氣而損元氣,積必不去也。凡病者醫者,其皆體念毋忽。

【脈法】《難經》曰:病在右脅,有積氣,得肺脈結,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肺脈雖不見,右手脈當沉伏。《脈訣》曰:五積為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結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六聚成結,痼則沉結。《正傳》曰:郁脈多沉伏,或促或結或代。丹溪曰:郁脈沉澀,積脈弦堅。

白話文:

當積累的病症已成形時,應當調養身體,扶助脾胃,使元氣旺盛,同時適當服用去除病症的藥物,慢慢調理,讓病症自然消失,這樣才能治癒疾病而不傷及身體。現在有些人治療積累的病症,一味地用吐瀉的方法,認為不這樣就無法去除。卻不知道吐瀉只適用於突然發生的疾病,而積累的病症一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逐漸累積而成。所以治療積累的病症,也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

否則,《內經》中為何只有化積、消積、挨積、磨積的記載,而沒有吐積、下積的說法呢?因為直接吐瀉,會傷及胃氣,損害元氣,病症反而不會消失。所有醫生和病人,都應該牢記這一點,不可掉以輕心。

《難經》中說,疾病位於右脅,有積氣,會導致肺脈結,結愈嚴重,積氣就愈多,結愈輕微,積氣就愈少。雖然肺脈看不見,但右手脈會沉伏。

《脈訣》中說,五積屬陰,沉伏於骨,肝脈弦,心脈芤,腎脈沉結滑,脾脈實且長,肺脈浮喘卒,六聚成結,病症久治不愈就會沉結。

《正傳》中說,郁脈多沉伏,或促或結或代。

丹溪說,郁脈沉澀,積脈弦堅。

《綱目》曰:心肺有積,其脈皆喘數;肝有積,其脈弦長;脾胃有積,其脈皆大。《脈經》曰:脈弦緊為積,弦緊而微細者症也。夫癥瘕積聚之脈皆弦緊,在心下即寸脈弦緊,在胃脘即關脈弦緊,在臍下即尺脈弦緊。又曰:內有積不見脈,難治,見一脈相應易治。又曰:診積,其脈堅強急者生,虛弱者死。

又曰:脈弦而伏者,腹中有症,不可轉也,必死不治。《回春》曰:有癥瘕,其脈多弦,弦急瘕疾,弦細症疾。《醫鑑》曰:腹中有積,脈忌虛弱。又曰:診女人疝瘕積聚之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

【諸積原由症治】《靈樞》曰:喜怒不節則傷藏,藏傷則虛。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留著於脈,稽留不去,息而成積。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著於緩筋也,是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著於腸胃之膜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

白話文:

《本草綱目》記載,心肺積聚,脈象會表現為喘促數息;肝臟積聚,脈象則弦長;脾胃積聚,脈象則洪大。《脈經》也提到,脈象弦緊,表示有積聚,若弦緊且微細,則屬於症瘕。症瘕積聚的脈象都是弦緊,在心下則寸脈弦緊,在胃脘則關脈弦緊,在臍下則尺脈弦緊。此外,《脈經》還指出,若體內有積聚但脈象無明顯變化,則難以治療,若能找到相應的脈象變化,則比較容易治療。對於積聚的診斷,《脈經》還說,脈象堅強急促者,預後較好,脈象虛弱者,預後較差。

《脈經》還提到,脈象弦緊而沉伏,表示腹中有症瘕,且無法消散,最終會導致死亡。《回春》則記載,症瘕患者,脈象多弦緊,弦緊而急者是瘕疾,弦緊而細者是症疾。《醫鑑》則指出,腹部積聚,脈象忌諱虛弱。對於婦女疝瘕積聚的脈象,《醫鑑》也提到,弦緊者預後較好,虛弱而微小者預後較差。

《靈樞》則分析了積聚的病因,指出喜怒不節會傷及臟腑,臟腑虛損則容易感受外邪。風雨襲擊虛弱之體,就會導致病邪從上而下,停留在經脈之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積聚。積聚停留在陽明經脈,則會停留在臍周,飽食則增大,飢餓則縮小。如果積聚停留在緩筋,也是陽明經脈積聚,飽食則疼痛,飢餓則緩解。若積聚停留在腸胃膜原,則會疼痛並放射到緩筋,飽食則緩解,飢餓則疼痛。

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又曰:人之善病腸中積聚者,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留止,積聚乃成,腸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猶至,畜積留止,大聚乃起。《內經》曰: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澀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仲景曰:有積有聚有㯏氣,㯏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為㯏氣。

《入門》曰:治五積古有肥氣等五方,今增損五積丸更妙。又曰:積初為寒,宜辛溫消導,大七氣湯、烏白丸;久則為熱,宜辛寒推蕩,木香檳榔丸、通元二八丹。又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若遽以磨積破結之藥治之,疾似去而人已衰矣,法當先補虛,使氣血壯,則積自消,宜木香枳殼丸。《本事方》曰:治積要法,大抵以所惡者攻之,所喜者誘之,則易愈。

白話文:

積聚之症,源於膂筋,位於腸後。飢餓時顯現,飽食時隱沒,按壓時無感。人易患腸中積聚者,皮膚薄且無光澤,肉質鬆軟且濕潤,此乃腸胃虛弱之象。腸胃虛弱,則邪氣停留,積聚而生。腸胃寒熱失調,邪氣更易入侵,聚積成形,終致大病。古籍《內經》云:寒氣侵襲小腸膜原,阻塞血脈,血液流通不暢,凝滯不散,日積月累而成積聚。仲景曰:積聚分為積、聚、㯏氣三種,㯏氣者,脅肋疼痛,按壓後暫時緩解,但會反复發作。

古書《入門》曰:治療五積症,古已有肥氣等五方,現今增損五積丸更為精妙。積聚初起,屬寒性,宜用辛溫消導之藥,如大七氣湯、烏白丸;積聚久則轉為熱性,宜用辛寒推蕩之藥,如木香檳榔丸、通元二八丹。又云:體壯者無積,虛弱者易患積聚,皆因脾胃虛弱,氣血虧損,四時感邪,均可致積聚。若急於使用磨積破結之藥,看似治癒疾病,卻損傷元氣。應先補虛,使氣血旺盛,則積聚自消,宜用木香枳殼丸。古籍《本事方》曰:治療積聚,需針對病症,以其所惡者攻之,以其所喜者誘之,則易於痊癒。

《得效》曰:宿血滯氣,凝結為癥瘕,腹中痞塊堅硬作楚,當以破氣藥伐之,或以類相從,如敗梳治蝨瘕,銅屑治龍瘕,曲糵治米瘕,石灰塵治發瘕。丹溪曰:凡攻擊之藥,有病則病受之,無病則胃氣受傷,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穀肉菜果相宜,蓋藥石皆偏勝之氣,雖參耆性亦偏,況攻擊者乎。

又曰:醫為病所困,首惟陰虛之難補,久積之難除,玉山自倒,陰虛之謂也,養虎遺患,久積之謂也,人之罹此二患者,可不懼哉。仲景曰:積聚癥瘕,不轉動者難治,必死。又曰:五積中奔豚症最為難治,奔豚從小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越人曰:驚者,神上越也,蓋奔豚病上衝咽喉者,隨神上越故也。

白話文:

《得效》提到:長期積聚的血液和氣體凝結在一起,形成癥瘕,腹部會出現堅硬、腫塊,感到疼痛,應使用能破氣的藥物來治療,或者選擇相對應的藥物,例如敗梳用於治療蝨瘕,銅屑用於治療龍瘕,曲糵用於治療米瘕,石灰塵用於治療發瘕。丹溪說:所有攻擊性的藥物,只有在真正有病時才會對症下藥,而無病時可能會傷害胃氣,胃氣是清純、平和的氣息,只適合與穀物、肉類、蔬菜、水果一起使用,因為藥物和食物都是具有強烈影響的氣息,即使參芪這種補益的藥物也有偏性,更不用說攻擊性的藥物了。

他又說:醫生往往被病痛困擾,首要的困難是陰虛不易補充,長時間積累的疾病難以根除,就像山峯倒塌,指的是陰虛的情況;如同養虎後留下的隱患,指的是久積的疾病。遭遇這兩種疾病的患者,該有多麼害怕啊。仲景指出:積聚、癥瘕等疾病,如果不轉動的,難以治療,通常會導致死亡。他又提到:五積中的奔豚症是最難治療的,奔豚從小腹開始,上升到咽喉,發作時像要致死一樣,然後又恢復,這些都與驚恐有關。越人說:驚恐,就是精神上超越常態,因為奔豚病上升到咽喉,正是隨著精神超越常態的結果。

【外貼法】《千金方》曰:凡積聚癥瘕,用藥外貼,亦可令消散,宜三聖膏、琥珀膏、貼痞膏。

【握藥宣積法】《得效》曰:凡積聚服藥,畏難者可用握藥法,能令積散,宜握藥丸

【痞塊導引法】《保生秘要》曰:以左手向前上伸,以右手向後下伸,閉氣一口,扭身轉項,左右轉換各十七回,俟後內微覺響聲身熱乃止,兼行後功。

【運功】《保生秘要》曰:注臍發運,患處撤散,或想刀劈破氣塊,推之四旁,又灌火燒之,或用梭法。

白話文:

【外貼法】

《千金方》記載:凡是腹部積聚的癥瘕,使用藥物外貼也能使其消散。建議使用三聖膏、琥珀膏、貼痞膏。

【握藥宣積法】

《得效》記載:凡是腹部積聚需要服用藥物,但害怕服藥的人,可以使用握藥法,也能使積聚消散。建議握服藥丸。

【痞塊導引法】

《保生秘要》記載:以左手向前上方伸展,右手向後下方伸展,閉氣一口,扭轉身體和脖子,左右轉換各十七次,直到內部微覺響聲,身體發熱才停止。之後還要繼續做後續功法。

【運功】

《保生秘要》記載:將氣集中在肚臍,然後運送到患處,將病氣散開。也可以想像用刀劈開氣塊,將氣推向四邊,或者用火燒之,或者使用梭法。

息積,氣分病也。人身之氣,周流運行,無時或息,故經絡宣通,榮衛調和,機關順利,而呼吸出入,氣以息宣,息隨氣運,百疾不生。有所怫鬱,則氣為之壅,壅則不通,升不得升,降不得降,必致腹滿肋痛,氣逆上衝,故知息調於氣。氣鬱則息亦郁,氣鬱而積,息亦鬱而積也。且《靈樞》曰:何謂逆而亂,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榮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為太悗悶。夫至太悗悶,則其息之積而不調可知矣。是故息積之病,偏脹膨滿,未有不原於氣鬱者(宜化氣湯、氣血沖和)。亦或腸胃因虛,氣癖於肓膜之外,流於季脅,氣逆息難,經年累月,醫所難治,久則榮衛停凝,一朝敗濁,潰膿為癰,多至於不救(宜磨積元、萬病元),則息積之病,蓋有不容忽視者。

白話文:

也可能是因為腸胃虛弱,氣機停滯在肓膜之外,流注到季脅,導致氣逆呼吸困難,這種情況可以持續好幾年,難以治療。時間長了,營氣和衛氣停滯凝固,一旦體內濁氣敗壞,就會化膿形成癰疽,大多會危及生命(應該服用磨積元、萬病元等藥物),所以息積這種病,是不能輕視的。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了另一種息積的病因和發展過程,並強調了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息積症治】《內經》曰:帝曰:人有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導引法】《得效》曰:以兩手拇指壓無名指本節作拳,按髀趺坐,叩齒三十六,屏氣二十一息,嚥氣三口,再屏息,再咽,如是三作,以氣通為效。遇子午卯酉時則行。

白話文:

【息積症治療】《內經》中提到:皇帝問:有人腹部脹滿、氣息不順,這種病症已經持續了二三年,這是什麼疾病呢?岐伯回答:這種病症稱之為息積,這種情況不會影響進食,但不能使用艾灸或針刺療法,需要通過導引和服藥來治療,單靠藥物無法獨自治癒。

【導引方法】《得效》中提到:用雙手的拇指按住無名指的根部形成拳狀,然後在髀趺坐姿勢下叩齒三十六次,屏息二十一息,接著吞氣三次,再次屏息,再次吞氣,如此進行三次,以氣流通暢作為療效的標準。遇到子時、午時、卯時、酉時,應當執行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