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四 (1)
卷十四 (1)
1. 寒病源流(惡寒發熱,痼冷,寒厥暴亡)
經曰: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㿗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經云然者,以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腎陽既虛,則寒水之氣益泛,而一值天地殺厲之氣,則兩相感召,而諸寒病生焉,是寒之為病。未有不由於陽虛者也。
夫寒病莫大於傷寒,亦莫險於傷寒,以其為生死攸關也,余別著《傷寒論綱目》,故茲不贅及。外此則有感寒症,亦頭疼,亦發熱,亦惡寒,探其舌本,必從喉嚨內幹出於外,多兼煩躁,不煩躁即感寒之輕者,又或不頭疼而發熱,不發熱而頭疼,雖渴而不欲引飲,至夜或偶得寐,遇食不好亦不惡,居處雖若尪怯,而神氣安靜,凡若此者,皆屬感寒之候,與傷寒不同,宜解表散寒(宜桂枝、乾薑、麻黃、柴胡、前胡、川芎、蔥白、升麻、紫蘇、葛根、羌活、獨活、生薑、細辛,吳萸,隨症選用,又宜沈氏葛樸湯)。
白話文:
經典著作中記載:各種疾病,無論上半身或下半身,若出現排泄的水液清澈冰冷,伴隨有腹部腫塊、疝氣、堅硬的腫塊、腹脹疼痛、排泄稀薄清亮的大便、吃飽了卻不覺得餓、嘔吐物或排泄物腥臭難聞、肢體屈伸不便、四肢冰冷發麻、大小便閉塞,這些症狀都屬於寒症。經典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足太陽經屬寒水,是腎與膀胱的氣息,腎陽虛弱,寒水之氣就會更加旺盛,一旦遇到天地間的寒冷之氣,就會相互感召,導致各種寒症的產生。所以寒症的發生,都源於陽虛。
寒症中最嚴重、最危險的莫過於傷寒,因為它關乎生死。我另著有《傷寒論綱目》一書,這裡就不再贅述。除了傷寒以外,還有一種感寒症,也會出現頭疼、發熱、怕冷的症狀,觀察患者舌頭,會發現舌頭乾燥、從喉嚨內往外伸出來,大多伴有煩躁不安,不煩躁則說明感寒較輕。有的患者可能不頭疼而發熱,不發熱而頭疼,即使口渴也不想喝水,晚上可能偶爾能睡著,對食物沒有特別的喜好也不排斥,雖然身體虛弱,但精神安靜。凡是出現這些症狀,都屬於感寒的徵兆,和傷寒不同,應該採用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桂枝、乾薑、麻黃、柴胡、前胡、川芎、蔥白、升麻、紫蘇、葛根、羌活、獨活、生薑、細辛、吳萸等藥物,根據具體症狀選用,也可以使用沈氏葛樸湯。
又有中寒症,身體強直,口噤不語,四肢戰掉,卒然眩暈,身無汗者,此寒毒所中也,其脈必沉而細,或緊澀,或陰陽俱盛,其為症定當無汗,有汗反不治(宜姜附湯、麻黃附子湯)。或有眩暈口噤,昏迷肢冷,身不熱,脈遲緊者(宜附子理中湯)。若肢冷,腹絞痛,唇青,宜用灸法(宜以半夏、皂角、麝香各一分半,為末,填臍中,生薑切薄片貼之,放艾火於上灸之)。
又有雜中寒,或乘冷、多食生冷,致頭疼身熱,項背拘急,嘔吐腹痛者,卻不似真中寒之猛急(宜五積散,若感寒脈浮,亦宜服之)。有因色欲後受寒,手足冷,臍腹痛者(宜健陽丹)。有急陰病,腹痛,肢冷,甲青者(宜太乙還元丹)。要皆寒之為病也。
白話文:
中寒症
如果出現身體僵硬、嘴巴緊閉說不出話、四肢發抖、突然頭昏眼花、且沒有汗的情況,這就屬於寒毒入侵。這種情況下,脈象通常沉細,或緊澀,或陰陽俱盛,而且一定不會出汗,如果出汗反而是不好的預兆。治療可以用姜附湯或麻黃附子湯。
如果出現頭昏眼花、嘴巴緊閉、昏迷、四肢冰冷、身體不發熱、脈象遲緩而緊的情況,則可以用附子理中湯。
如果四肢冰冷、肚子絞痛、嘴唇發青,可以使用灸法治療。可以用半夏、皂角、麝香各一分半,研磨成粉末,填入肚臍中,再用生薑切薄片貼在上面,最後放艾條在生薑片上灸治。
雜中寒
如果因為受寒或吃太多生冷食物,導致頭疼、身體發熱、脖子後背僵硬、嘔吐腹痛,但沒有像真中寒那麼急迫,可以用五積散治療。如果感受寒氣後脈象浮,也可以服用五積散。
如果因為房事後受寒,出現手腳冰冷、肚臍腹痛的情況,可以用健陽丹治療。
如果出現急性陰病,腹痛、四肢冰冷、指甲發青的症狀,可以用太乙還元丹治療。
所有這些病症都是寒氣引起的。
【脈法】《脈經》曰:緊脈為寒。又曰:弦緊為寒邪。《脈訣》曰:傷寒有五,脈非一端,陰陽俱盛,緊澀者寒,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此名傷風,勿用寒藥。陽濡而弱,陰小而急,此非風寒,乃濕溫脈,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或遇於風,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溫熱,變成溫毒。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濕氣,變為濕溫。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同病異名,陰陽俱盛,病熱之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回春》曰:中寒緊澀,陰陽俱盛,法當無汗,不汗傷命。《醫鑑》曰:中寒之脈,虛而微細。
【寒病原由症治】東垣曰:仲景論傷寒矣,未及乎中寒,前人治冒大寒而昏中者,用附子理中湯,其議藥則得之。然曰傷曰中,未有議其異同者。夫傷寒有即病,有不即病,必大發熱,病邪循經而行,以漸而深;中寒則倉卒感受,其病即發而暴,一身受邪,難分經絡,無熱可發,溫補自解,此氣太虛也,不急治則死。
白話文:
脈法
《脈經》說:脈搏緊緊的,是寒症。又說:脈搏弦緊的,是寒邪入侵。《脈訣》說:傷寒有五種,脈象不一。陰陽俱盛,脈搏緊澀的,是寒證,陽氣浮而滑,陰氣濡弱的,這是傷風,不可用寒涼藥物。陽氣濡弱,陰氣微小而急促的,這不是風寒,而是濕溫脈象,陽脈浮滑,陰脈濡弱,如果遇到風寒,就會變成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再遇溫熱,就會變成溫毒。
陽脈濡弱,陰脈弦緊,再遇到濕氣,就會變成濕溫。陰陽俱盛,再次受到寒邪,就會變成溫瘧。同樣的病症,卻有不同的名稱,陰陽俱盛,病情熱極,浮脈滑,沉脈澀。《回春》說:中寒的脈象緊澀,陰陽俱盛,一般不會出汗,不出汗就會危及生命。《醫鑑》說:中寒的脈象,虛弱而細微。
寒病原由症治
東垣說:仲景論述了傷寒,卻沒有涉及中寒。前人治療因受大寒而昏迷的人,用附子理中湯,藥物選擇上是正確的。然而,對於傷寒和中寒,並沒有說明兩者的異同。
傷寒有的是立即發病,有的是不立即發病,必定會出現高熱,病邪沿著經絡傳播,逐漸加重;中寒則是突然感受寒邪,立即發病,全身受到寒邪侵襲,難以分清經絡,沒有發熱,溫補就能自愈,這是因為身體氣虛,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死亡。
《得效》曰:寒溫不節,將理失宜,乍暖脫衣,甚熱飲冷,坐臥當風,居處暴露,沖冒霜雪,凌晨朝起,呼吸冷氣,久睛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如此之候,皆為邪厲,侵傷肌膚,入於腠理,使人身體沉重,淚出氣壅,胸膈凝滯,肢節痠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飲食不入。凡此之症,若不便行解利,伏留經絡,傳變無已。
此不過四時感寒,若傳變,必至成傷寒矣。又曰:中寒則口噤,四肢強直,卒然暈倒。《局方》曰:尋常感冒,有表症宜羌活沖和湯、防風沖和湯、芎芷香蘇散。寒毒入里吐利者,宜藿香正氣散。挾食停痰,宜人參養胃湯。時令感冒,宜升麻葛根湯。又曰:大抵感冒,古人不敢輕發汗者,正由麻黃能開腠理,用或不得其宜,則導泄真氣,因而致虛,變生他症。若人參養胃湯,乃和平之劑,止能溫中解表而已,不致妄擾也。
白話文:
《得效》說:
寒熱失調,生活起居不當,突然天氣變暖就脫衣服,天氣炎熱卻喝冷飲,坐臥吹風,住處暴露,冒著霜雪,清晨起床就吸入冷氣,久晴後突然轉冷,久雨積寒導致陰濕,這些情況都會導致邪氣侵襲,傷害肌膚,侵入腠理,讓人身體沉重,流眼淚、呼吸不順暢,胸膈凝滯,肢節痠痛,頸背僵硬,頭昏眼花,鼻塞聲音沉重,食慾不振。
這些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邪氣就會停留在經絡中,不斷變化發展。
這只是因四時感寒而引起的感冒,如果繼續發展,就會變成傷寒。
《得效》又說:
中寒就會口齒緊閉,四肢僵硬,突然昏倒。
《局方》說:
一般的感冒,如果是有表症的,就應該用羌活沖和湯、防風沖和湯、芎芷香蘇散。
寒毒入侵內里,出現嘔吐腹瀉的,就應該用藿香正氣散。
夾雜飲食停滯,痰濕停滯的,就應該用人參養胃湯。
時令感冒的,就應該用升麻葛根湯。
《得效》又說:
總之,感冒這種病,古人不敢輕易使用發汗藥的,是因為麻黃能打開腠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耗損真氣,導致身體虛弱,引發其他病症。
而人參養胃湯是溫和的藥方,只可以溫中解表,不會過度刺激身體。
丹溪曰:雜病與傷寒相類者極多,凡有感冒輕症,不可便認為傷寒而妄治之,其或可者,蓋亦因其不敢放肆,多用和解平和之藥散之爾。《醫鑑》曰: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卒然昏不省人,口噤,四肢強直,拘急疼痛,不急治,死在旦夕,先用熱酒、薑汁各半盞灌服,次用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朮附湯、回陽湯。又曰:中寒雖燥熱煩渴,可煎附子理中湯浸水中冷服之,不可熱服。
又曰:凡感冒風寒,通謂之四時傷寒,宜沖和散、正氣散、沃雪湯、十味芎蘇散。《入門》曰:冷極唇青,厥逆無脈,陰囊縮者,急用蔥熨法、吳茱萸熨法,並艾灸臍中氣海、關元各三五十壯,而手足不溫者死。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
許多雜病都跟傷寒症狀相似,遇到感冒輕症,千萬不要輕易認定是傷寒就隨意治療。即使有些情況可以這麼做,也是因為患者不敢放任病情發展,醫生大多使用溫和的解表藥物來散寒而已。《醫鑑》裡說:如果人體受寒,寒邪直接侵犯三陰,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口緊閉,四肢僵硬,拘攣疼痛,不緊急治療,就會在旦夕之間死亡。首先應該用熱酒和薑汁各半杯灌服,然後使用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朮附湯、回陽湯。
《醫鑑》還說
即使受寒的人出現燥熱煩渴的症狀,也可以煎附子理中湯,用冷水浸泡後飲用,不可熱服。
另外,
凡是感冒風寒,都稱為四時傷寒,應該服用沖和散、正氣散、沃雪湯、十味芎蘇散等藥物。《入門》裡說:如果人體寒冷到嘴唇發青,四肢厥逆無脈,陰囊縮小,應該緊急使用蔥熨法、吳茱萸熨法,同時艾灸臍中氣海、關元各三五十壯。如果手足仍然不溫暖,就會有生命危險。
惡寒發熱,陰陽二氣相乘勝病也。成無已《明理論》云:寒邪為陰,熱邪為陽,里分為陰,表分為陽,邪之客於表也為寒,邪與陽爭則為寒矣,邪之入於裡也為熱,邪與陰爭則為熱矣。若邪在半表半裡之間,外與陽爭而為寒,內與陰爭而為熱,表裡之不拘,內外之無定,由是寒熱且往且來,日有至而三五發,甚者十數發也。若以陰陽二氣相勝,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此則雜病陰陽自相勝然也。無己之論良為精切,余竊思焉,惡寒發熱二症,當分言之,而後合參之,何則?惡寒者,寒邪客於榮衛,故灑淅而然也。蓋寒之所客,雖不見風,而亦惡寒,雖居暖室,無寒氣相襲,亦不欲去衣被,故無他症,但覺惡寒,陰勝也(宜理中湯)。或嘔或心下痞,而惡寒,中寒也(宜五苓散)。汗後惡寒,陽微也(宜芍藥附子甘草湯)。下症悉具,而微惡寒,表未解也(宜先用羌活沖和湯解表,後用承氣湯攻裡)。下後渴而惡寒,陽邪內搏也(宜白虎湯加荊、防)。一身不惡寒,但背惡寒,表未解也(宜葛根湯)。腹滿背惡寒,邪入里也(宜小承氣湯)。汗後不解,反背惡寒,虛也(宜芍藥甘草附子湯)。口中和,背惡寒,陰氣盛也(宜附子湯)。口乾燥,心煩,背微惡寒,陽氣內陷也(宜人參白虎湯)。身無他症,但面惡寒,胃虛寒也(宜升麻附子湯)。身無他症,但足膝惡寒,下元衰也(宜菟絲子丸)。發熱者,邪氣之入,不能宣泄,故鬱而為熱也。其熱有表有里,有陰有陽。如翕翕而熱,表熱也,是風寒客於皮膚,怫鬱於中。表熱而里不熱也無汗脈浮緊,宜發表(宜參蘇飲去人參)。有汗脈浮緩,宜解肌(宜柴葛解肌湯)。蒸蒸而熱,裡熱也,是陽邪入陷於陰中,裡熱而表不熱也。脈沉實而渴者,宜下之(宜大柴胡湯)。若表裡未罷,邪氣傳裡,表裡俱熱,脈必弦數,宜和解(宜小柴胡湯)。如脈沉反發熱,是未離於表也(宜麻黃附子細辛湯)。發熱煩渴,小便赤,脈浮大,是為表裡發見也(宜五苓散)。若陰陽俱虛,熱不止,若汗下後復大熱,脈躁亂,若下利熱不止,皆死症。以上皆分言之者。又有發熱惡寒,一齊俱作,屬乎陽也(宜羌活沖和湯)。下後不渴,發熱而渴,又惡寒,陰陽鬱而未和也(宜白虎湯)。背惡寒而復潮熱,陽邪實於胃中,且有燥屎也(宜柴胡加桂湯)。背惡寒,又潮熱,腹滿,胃中實熱也(宜小承氣湯)。發熱惡寒,兼之頭痛脊強,脈浮緊,邪入太陽,表症也(宜麻黃杏仁飲)。汗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時時惡風惡寒,大渴,舌乾燥而煩,陰虛陽郁未散也(宜人參白虎湯)。以上皆可合參之者,然則惡寒發熱見於雜病者,奚可混於傷寒也哉。
白話文:
「惡寒發熱」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失衡導致的疾病。成無己在《明理論》中指出:寒邪屬陰,熱邪屬陽,身體內部分為陰陽兩部分,外部為陽,內部為陰。外邪侵犯肌表時為寒,邪氣與陽氣爭奪,則表現為惡寒;外邪侵入內部時為熱,邪氣與陰氣爭奪,則表現為發熱。若外邪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間,則外與陽氣爭奪表現為惡寒,內與陰氣爭奪則表現為發熱,因此寒熱交替出現,可能一天發作多次,嚴重者甚至一天發作十多次。若以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的角度來看,陽氣不足則先寒後熱,陰氣不足則先熱後寒,這與其他雜病中陰陽相互作用的原理一致。成無己的論述非常精確,我深入思考後認為,惡寒和發熱兩種症狀應該分開討論,然後再綜合分析。
惡寒是指寒邪入侵榮衛,導致身體發冷。寒邪入侵,即使沒有風吹,也會感到惡寒;即使身處暖室,沒有寒氣侵襲,也不願意脫去衣被,這說明只感到惡寒,沒有其他症狀,屬於陰氣偏盛(宜理中湯)。如果伴有嘔吐或心下痞塞,且惡寒,則說明中寒(宜五苓散)。汗後惡寒,說明陽氣不足(宜芍藥附子甘草湯)。如果上述症狀都出現,但只是輕微惡寒,則說明表證未解(宜先用羌活沖和湯解表,後用承氣湯攻裡)。汗後口渴伴隨惡寒,說明陽邪內搏(宜白虎湯加荊防)。全身不惡寒,但背部惡寒,說明表證未解(宜葛根湯)。腹滿伴背部惡寒,說明邪氣入侵內部(宜小承氣湯)。汗後症狀未解,反而背部惡寒,說明身體虛弱(宜芍藥甘草附子湯)。口不幹,背部惡寒,說明陰氣偏盛(宜附子湯)。口乾燥,心煩,背部輕微惡寒,說明陽氣內陷(宜人參白虎湯)。沒有其他症狀,只有面部惡寒,說明胃虛寒(宜升麻附子湯)。沒有其他症狀,只有足膝惡寒,說明下元虛衰(宜菟絲子丸)。
發熱是指邪氣入侵,無法宣泄,鬱積化熱。發熱可以分為表熱和裡熱,也可以分為陰熱和陽熱。如果身體微微發熱,屬於表熱,說明風寒客於皮膚,鬱積在內。表熱但裡不熱,無汗,脈浮而緊,宜發表(宜參蘇飲去人參)。如果表熱伴有汗出,脈浮而緩,宜解肌(宜柴葛解肌湯)。如果身體蒸蒸發熱,屬於裡熱,說明陽邪入侵,陷於陰中。裡熱但表不熱,脈沉實,伴有口渴,宜下之(宜大柴胡湯)。如果表裡未解,邪氣傳入內部,則表裡俱熱,脈弦數,宜和解(宜小柴胡湯)。如果脈沉而發熱,說明邪氣未離肌表(宜麻黃附子細辛湯)。發熱伴口渴,小便赤,脈浮大,說明表裡俱熱(宜五苓散)。如果陰陽俱虛,熱症不止,或汗出後再次發熱,脈躁亂,或下利伴發熱不止,則屬於危重症狀。
以上都是分別論述惡寒和發熱。如果惡寒發熱同時出現,則屬於陽氣偏盛(宜羌活沖和湯)。汗出後不口渴,發熱伴口渴,又惡寒,說明陰陽鬱積未和(宜白虎湯)。背部惡寒伴潮熱,說明陽邪實於胃中,且有燥屎(宜柴胡加桂湯)。背部惡寒伴潮熱,腹滿,說明胃中實熱(宜小承氣湯)。發熱惡寒伴頭痛、項強,脈浮緊,說明邪氣入侵太陽經,屬於表證(宜麻黃杏仁飲)。汗出後七、八天症狀未解,表裡俱熱,時時惡風惡寒,大渴,舌乾燥而煩躁,說明陰虛陽鬱未散(宜人參白虎湯)。以上都是可以綜合分析的。因此,惡寒發熱見於其他雜病時,不能混淆於傷寒。
【惡寒發熱原由症治】經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曰:夫寒盛則生熱也。寒氣外凝,陽氣內郁,腠理堅緻,六府閉封,致則氣不宣通,封則濕氣內結,中外相搏,寒盛熱生,故人傷於寒轉而為熱也,汗之而愈,則外凝內郁之理可知矣。斯乃雜病數日者也。《活人書》曰:惡寒者,不當風而自憎寒;惡風者,必當風而後憎寒。
《本事方》曰:發熱惡寒,近似傷寒者有五種:脈浮而緊,發熱惡寒者,傷寒也;脈浮而數。發熱惡寒,或有痛處,是欲作癰疽也;脈浮而澀,發熱惡寒,或胸膈嘔吐,此傷食也;脈浮而滑,發熱惡寒,或頭眩嘔吐,是風痰也;脈浮而弦,發熱惡寒,或欲思飲食,此欲作瘧疾也。
白話文:
惡寒發熱原由症治
經曰: 人若受寒邪之侵,則會轉化為熱症。為何會如此呢?
曰: 寒邪過盛,便會生熱。寒氣凝結於外,陽氣鬱積於內,毛孔閉塞,五臟六腑封閉,導致氣血不通,濕氣積聚於內。内外相搏,寒邪過盛,便會生熱,故人受寒後會轉為熱症。若以汗法治療而痊癒,則可知此乃寒凝內郁之症也。
此為多種疾病發作數日之症狀。
《活人書》曰: 惡寒者,並非因風而起,而是自感寒冷;惡風者,則必須當風之後才會感覺寒冷。
《本事方》曰: 發熱惡寒,近似傷寒者,共有五種:
- 脈象浮緊,發熱惡寒者,屬傷寒;
- 脈象浮數,發熱惡寒,且有疼痛部位者,欲生癰疽;
- 脈象浮澀,發熱惡寒,且有胸膈嘔吐者,屬傷食;
- 脈象浮滑,發熱惡寒,且有頭眩嘔吐者,屬風痰;
- 脈象浮弦,發熱惡寒,且有思飲食欲念者,欲生瘧疾。
繆仲淳曰:凡肌熱躁熱,困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力,此血虛發熱也,得於飢困勞役,像白虎症,但脈不長實為異耳。若誤服白虎湯,即死,宜用歸身酒洗二錢,黃耆蜜炙一兩,日二服。又曰:脾勞發熱者,有蟲在脾中為病,令人好嘔也。
取東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椿子八升,橘皮二兩,酒一斗,浸一宿,微火薄暖之,絞去渣,平旦空腹服一升,取蟲下,或死或半爛,或下黃汁,凡作藥時,切忌言語。又曰:肺熱身如火燎,煩躁引飲,而晝盛者,氣分熱也,宜黃芩一兩,水煎頓服,以瀉肺經氣分之火,次日身熱盡退,而痰嗽皆愈。又曰:心經實熱,用黃連七錢,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名瀉心湯。
白話文:
繆仲淳曰:
凡是肌肉發熱、燥熱,感到口渴想喝水,眼睛紅腫、臉色發紅,白天黑夜不停,而且脈搏洪大而虛弱,重按脈搏完全沒有力量,這是血虛導致發熱。這通常發生在飢餓、疲勞、勞役的情況下,與白虎症相似,但脈象不長而實是兩者的不同之處。如果誤服白虎湯,就會導致死亡。建議使用歸身酒洗淨二錢,黃耆蜜炙一兩,每天服用兩次。
又曰:
脾勞導致發熱者,是因為脾臟中有蟲導致,會讓人經常想嘔吐。
可以取東行茱萸根較大的一根(約一尺長),大椿子八升,橘皮二兩,加入酒一斗,浸泡一晚,用小火慢慢加熱,然後濾去渣滓,在清晨空腹服用一升,就可以驅除脾臟中的蟲。蟲可能會被驅出,或者死掉,或者半死不活,或者排出黃色的汁液。在服用藥物時,切忌說話。
又曰:
肺熱,感覺身體像被火燒一樣,煩躁不安,口渴想喝水,而且白天症狀加重,這是氣分熱。可以使用黃芩一兩,用水煎煮後立即服用,可以瀉掉肺經氣分之火。第二天,身體的熱度就會完全消退,咳嗽和痰也會痊癒。
又曰:
心經實熱,可以使用黃連七錢,用水一盞半煎煮成一盞,飯後溫服,小孩要減量。這個藥方叫做瀉心湯。
又曰:三焦積熱,用元參、大黃、黃連各一兩,蜜丸,每三四十丸,白湯下,小兒丸粟米大。又曰:膈上煩熱,多渴,滑石末二兩,煎水去渣,入粳米煮粥食。
痼冷,寒邪久伏病也。凡人或冒雨雪,或涉冰淵,或晨行曠野,或夜深露坐,或衣被一時不及,或飲食耐冷強吞,而一股寒冷之邪,自外入里,又一時不即透發,以致輾轉深陷,或伏於經絡,或伏於臟腑。及其發也,或腹痛,或遍身肢節拘急痛(宜附子理中湯)。或身痛腹痛,兼下利清穀,惡寒不汗,四肢厥冷(宜四逆湯)。或寒入臟腑,四逆不溫,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宜四逆湯)。或臍腹冷疼,口吐清水,大便自利,足脛寒而逆(宜加減白通湯)。或因久寒痼冷,吐利日久,身冷脈微(宜金液丹)。或心腹冷痛,臟腑虛滑,既吐又瀉,脈微欲絕(宜至聖來復丹)。或寒冷之邪伏於太陽,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寒惡寒(宜真武湯)。或寒冷之邪伏於陽明,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氣上衝,皮高起,痛不可觸近(宜大建中湯)。或寒冷之邪伏於少陽,口苦耳聾,胸滿脅痛於嘔,不能食(宜小柴胡湯)。或寒冷之邪伏於太陰,脈沉無力,腹中急痛,吐嘔,糞溏,或厥冷拘急,或結胸吐蛔(宜理中湯)。或寒冷之邪伏於厥陰,脈細欲絕,手足厥冷,乾嘔,吐涎,頭痛(宜當歸四逆湯加吳萸、生薑)。肝邪疝氣牽引臍腹疼痛(宜天台烏藥散)。或寒冷之邪伏於少陰,下利,厥逆無脈,乾嘔而煩(宜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腹痛,四肢沉重痛,下利,小便不利(宜真武湯)。或煩躁欲死(宜吳茱萸湯)。或五更泄瀉(宜四神丸)。或陰疝疼痛(宜導氣湯)。痼冷之為患,其款類紛繁若此,苟非詳求審察,奚自治之哉。
白話文:
古人有雲:三焦積熱時,可用元參、大黃、黃連各一兩,調和蜂蜜製成蜜丸,每次服三十到四十粒,用白開水送下;兒童則可將藥丸磨成如粟米大小的劑量服用。
「痼冷」是指長期受到寒邪影響而導致的疾病。一般人可能因冒雨雪、涉水過冰、晨行曠野、深夜露坐、衣物不夠或飲食過冷等因素,使寒邪從外進入體內,若未能立即排出,則會深入體內,或停留於經絡,或藏於臟腑。一旦發病,可能出現腹痛、全身關節僵硬疼痛(適合使用附子理中湯);也可能同時出現身痛腹痛、下痢稀便、畏寒但不出汗、四肢冰冷(適合使用四逆湯)。如果寒邪深入臟腑,四逆湯仍不見效,可能出現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腹痛、下痢加重等症狀(仍需使用四逆湯)。若臍腹受寒,口吐清水,大便易自行排除,腳脛部感到寒冷且有反向(適合使用加減白通湯)。若長期受寒邪影響,吐利時間長,身體發冷脈搏微弱(適合使用金液丹)。若心腹受寒,臟腑虛弱滑動,既吐又瀉,脈搏微弱欲絕(適合使用至聖來復丹)。若寒邪停留在太陽脈,筋肉震顫,頻頻想要倒地,畏寒(適合使用真武湯)。若寒邪停留在陽明脈,心胸大寒痛,嘔吐無法進食,腹中寒氣上衝,皮膚隆起,疼痛難以忍受(適合使用大建中湯)。若寒邪停留在少陽脈,口苦、耳鳴、胸滿脅痛、不能進食(適合使用小柴胡湯)。若寒邪停留在太陰脈,脈搏沈弱,腹痛,吐嘔,大便溏薄,或者出現四肢冰涼、拘緊、結胸、吐出蟲子等症狀(適合使用理中湯)。若寒邪停留在厥陰脈,脈搏細弱,手足冰冷,乾嘔,吐出涎沫,頭痛(適合使用當歸四逆湯加上吳茱萸、生薑)。肝邪引起疝氣,導致臍腹疼痛(適合使用天台烏藥散)。若寒邪停留在少陰脈,下痢、四肢沈重疼痛、下利、小便不利(適合使用真武湯)。若出現煩躁欲死的情況(適合使用吳茱萸湯)。若早晨起牀後就開始下痢(適合使用四神丸)。若陰疝疼痛(適合使用導氣湯)。長期受寒邪影響的問題種類繁多,若非詳細研究並仔細觀察,如何自我治療呢?
【痼冷症治】《醫鑑》曰:痼冷者,謂痼久而冷也。痼者,固也。冷者,寒之甚也。《綱目》曰:臟腑之中,停寒不散,謂之沉寒,積冷不解,謂之痼冷,宜用代灸塗臍膏。
寒厥暴亡,亦積寒病也。與中寒異,蓋中寒之寒,非盡積久,隨中隨發;寒厥之寒,乃由久伏寒邪於內,而復有新寒以觸之,遂厥而暴亡。故其症狀,雖皆口噤,四肢強直,昏不知人,而其原,實一為即發之病,一為久而觸發之病,此其原異。且發之之時,中寒則卒然僵仆,人不及防,寒厥則先四末逆冷,而後昏冒強直,其間少需時候,此其病作亦異。且中寒倉卒間,一身受邪,難分經絡,寒厥則邪之所積早入臟腑,內陷已深,此其病所自發又異(宜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然則寒厥暴亡四字,謂其因寒致厥而後暴亡,非如中寒、中暑、中惡、中氣等,卒中而亡之暴亡意也,每一病,古人立一名,夫豈徒哉,夫豈徒哉。
白話文:
【痼冷症治】
《醫鑑》說:痼冷,指的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寒冷。痼,就是固著的意思。冷,是指寒冷到了極點。《本草綱目》說:臟腑內部積存的寒氣無法散去,稱為沉寒;長期積累的寒冷無法消解,稱為痼冷。這種情況適合用代灸法,並塗抹臍膏來治療。
寒厥暴亡
,也是由於積寒引起的疾病。它與中寒不同,因為中寒的寒氣並非完全積累已久,而是隨著寒氣侵入而馬上發作;而寒厥的寒氣,是長期潛伏於體內的寒邪,遇到新的寒氣刺激,才會突然發作,導致昏厥暴亡。
所以,雖然寒厥和中寒都表現為口緊閉、四肢僵硬、昏迷不醒,但病因卻不同。中寒是立即發作的病症,而寒厥是積累已久的寒氣遇到觸發因素而發作的病症。
此外,發作的過程也存在差異。中寒是突然昏倒,讓人猝不及防;而寒厥則先從四肢末端開始發冷,然後才昏迷、僵硬,這之間會需要一段時間。
另外,中寒是因為身體突然受到寒邪侵襲,難以區分經絡;而寒厥的寒邪早已積累在臟腑內,深入已久,這也是它們發病原因的不同。
(治療寒厥暴亡,宜使用回陽救急湯、附子理中湯。)
因此,寒厥暴亡四個字,指的是因寒氣導致昏厥,然後暴亡。它不像中寒、中暑、中惡、中氣等,是指突然發作而死亡的暴亡。古人為每種病症都取了一個名字,這絕非是隨意而為的,實在是有其深意。
【寒厥症治】《類聚》曰:一婦人病傷寒暴亡,脈絕,有一道人見之曰,是寒厥耳,不死也,令人速掘地作坑,以薪炭燒之,俟極暖,施薦覆坑,舁病人臥其上,厚被覆之,少頃,大汗沾衣即蘇。
鏊按:凡患寒厥者,必先行此法,令其蘇,然後以藥與服,非若中風等病口噤不語,難進湯藥,可用開關法也。
白話文:
寒厥症治
《類聚》書中記載:一位婦人因傷寒突然暴亡,脈搏已絕。一位道人見狀,說這是寒厥,還沒死,趕緊讓人挖個坑,燒柴火把它弄得熱乎乎的,然後用草席蓋住坑,把病人抬上去,蓋上厚厚的被子。不一會兒,病人就開始出汗,汗水浸濕了衣裳,然後就醒過來了。
我的看法: 凡是患了寒厥的人,一定要先用這種方法讓他們醒過來,然後再用藥治療。不像中風等病症,病人嘴巴閉合不說話,難以服用湯藥,可以用開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