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三 (6)
卷十三 (6)
1. 破傷風源流(痙痓)
破傷風,外因病邊。其原有四:一原卒暴傷損肌膚,風邪相襲而發;一由諸瘡湯洗艾灸火毒之氣,內逼妄行而發;一由瘡口不合,貼膏留孔,風氣相襲而發;一由熱鬱,遍身白痂,瘡口閉塞,氣難通泄,傳播經絡而發。此四因發時,寒熱間甚,或口噤目斜,身體強直,角弓反張,不急治,必死。
然四因之發,雖皆由風邪外襲,要必其血衰,不能榮養乎筋,然後邪得襲之,故《三因方》以為傷寒汗下過多,與夫病瘡人及產後,多致斯病,良有然也。而古人於痙痓,通稱為破傷風。竊按痙者,筋勁強直而不柔和。痓者,口禁角弓反張,破傷風症。有至筋勁強直角弓反張者,非痙痓之止於破傷風。
白話文:
破傷風的病因及症狀
破傷風,是因外在因素導致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四:
一、 突然遭受外傷損傷肌膚,並伴隨風邪入侵而發病;
二、 因治療瘡傷,使用熱水洗滌、艾灸等方式,導致火毒之氣內逼,失控而發病;
三、 瘡口癒合不佳,貼藥膏留有縫隙,風氣侵入而發病;
四、 熱邪鬱積於體內,導致全身出現白色痂皮,瘡口閉塞,氣血難以流通,邪氣沿經絡蔓延而發病。
這四種病因,發病時都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甚至出現口噤(嘴巴緊閉)、目斜(眼球斜視)、身體僵硬、角弓反張(手腳反向彎曲)等症狀。如果不及时治疗,必然會死亡。
雖然破傷風的病因都是由風邪外襲所致,但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患者血氣衰弱,無法滋養筋脈,導致邪氣入侵。因此,《三因方》指出,傷寒後過度出汗、患有瘡傷的人,以及產後虛弱的人,更容易患上此病,這是有道理的。
古人將痙攣和痓瘝統稱為破傷風。痙攣是指筋脈强直,失去柔韌性;痓瘝是指口噤、角弓反張,是破傷風的典型症狀。而筋脈强直、角弓反張等症狀,不只是痙攣,也是破傷風的症狀。
蓋痙痓多是氣血兩虛,風痰壅盛而成,或傷寒雜病,汗、吐後感風亦成,大發濕家汗亦成,產後去血多亦成,惟跌磕打傷,瘡口未合,貫風而成者,乃為真破傷風。《三因》言傷寒產後云云者,以痙痓之狀,與破傷風症相似而言之,即古人通稱痙痓為破傷風之故,非真破傷風一症也。
特汗後、產後之痙痓,有專由血液少而成者,亦有血液既少,復中風邪而成者,以其復中風邪,故亦云破傷風也。但血液內虛,復中乎風,因成痙痓。而所中有不止於風者,如中乎寒,則筋患緊縮;中乎熱,則筋患弛張;中乎濕,則筋患弛緩;猶中乎風,則筋患弦急也。惟所中不止於風,故風能散氣,必有汗而不惡寒者,亦寒能澀血,必無汗而又惡寒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痙痓(抽搐)大多是因為氣血兩虛,風痰阻塞而引起,或者是由於傷寒等疾病,在出汗或嘔吐後受風而導致,大量出汗的濕症患者也可能出現痙痓,產後失血過多也容易引起痙痓。只有跌倒磕碰受傷,傷口沒有癒合,受風而導致的才是真正的破傷風。《三因極本》中所說的傷寒產後等情況,只是因為痙痓的症狀與破傷風相似而這樣說,古代人常常把痙痓稱為破傷風,但這並不等同於真正的破傷風。
特別是汗後、產後的痙痓,有些是單純由於血液不足引起的,也有些是血液不足又同時受了風邪導致的。由於同時受了風邪,所以也稱為破傷風。但實際上是血液虛弱,又受了風邪才導致了痙痓。而導致痙痓的不僅僅是風邪,還有其他因素:如果受了寒邪,則筋骨就會緊縮;如果受了熱邪,則筋骨就會鬆弛;如果受了濕邪,則筋骨就會鬆軟;而如果受了風邪,則筋骨就會緊繃。由於導致痙痓的原因不僅僅是風邪,因此風能散氣,就會有出汗而不怕冷的症狀;而寒能凝血,就會沒有汗而且怕冷。
熱能消氣,必為瘈瘲也。濕能溢血,必為緩弱也。經所謂大筋緛短,小筋弛張者,非是之謂乎。茲特條列其症治:凡破傷風有口噤身強直者(宜玉真散)。有發熱紅腫風邪,欲傳經絡而未深入者(宜水調膏)。有腰脊反張,四肢僵直,牙噤口喎,遍身冷,不知人者(宜全蠍散、大蜈蚣散)。
有風邪入里,發搐,目直視,二便秘結,當下者(宜左龍湯、羌麻湯)。有痰涎極盛者(宜烏蛇散)。有手足掉戰不已者(宜硃砂指甲散)。有血凝昏悶者(宜烏鴉散)。有不論新久諸瘡,傳變而為破傷風者(宜急風散)。有發汗過多,變成破傷風者(宜防風當歸散)。有亡血過多,變成破傷風者(宜當歸地黃湯)。
白話文:
熱能消氣,必為瘈瘲也。濕能溢血,必為緩弱也。經所謂大筋緛短,小筋弛張者,非是之謂乎。
熱邪能消耗人體的元氣,導致抽搐痙攣。濕邪能使血液外溢,導致身體虛弱。經書中所說的大筋收縮變短,小筋鬆弛無力,不就是指這種情況嗎?
凡破傷風有口噤身強直者(宜玉真散)。
若破傷風患者出現口緊閉、身體僵直的症狀,應服用玉真散。
有發熱紅腫風邪,欲傳經絡而未深入者(宜水調膏)。
若患者出現發熱、紅腫,風邪欲進入經絡但尚未深入的症狀,應服用水調膏。
有腰脊反張,四肢僵直,牙噤口喎,遍身冷,不知人者(宜全蠍散、大蜈蚣散)。
若患者出現腰脊反弓、四肢僵硬、牙關緊閉、口歪眼斜、全身冰冷、神志不清的症狀,應服用全蠍散和大蜈蚣散。
有風邪入里,發搐,目直視,二便秘結,當下者(宜左龍湯、羌麻湯)。
若患者出現風邪入裡,發作抽搐、眼睛直視、大小便不通的症狀,應服用左龍湯和羌麻湯。
有痰涎極盛者(宜烏蛇散)。
若患者痰涎過多的,應服用烏蛇散。
有手足掉戰不已者(宜硃砂指甲散)。
若患者手腳不停地顫抖,應服用硃砂指甲散。
有血凝昏悶者(宜烏鴉散)。
若患者出現血凝滯,神志昏迷的症狀,應服用烏鴉散。
有不論新久諸瘡,傳變而為破傷風者(宜急風散)。
無論新舊傷口,若發展成破傷風,應服用急風散。
有發汗過多,變成破傷風者(宜防風當歸散)。
若患者因發汗過度而導致破傷風,應服用防風當歸散。
有亡血過多,變成破傷風者(宜當歸地黃湯)。
若患者因失血過多而導致破傷風,應服用當歸地黃湯。
當各隨其症以施治。雖然,有要法焉,不可不急講也。蓋破傷風之發痙痓,當先識為何經受病。如身熱足寒,項強,頭搖口噤,背反張面搐者,太陽也,無汗則急汗之(宜防風湯、羌活防風湯、小續命湯);若本有汗或過多,宜止之(宜白朮湯、白朮防風湯)。如頭低視下,手足牽引,肘膝相搖而身前搐者,陽明也,急下之(宜左龍丸、小芎黃湯、大芎黃湯)。如或左右一目視,或左右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陽也,急和之(宜羌麻湯、防風通聖散)。
白話文:
破傷風發作痙攣抽搐時,首先要辨明是哪條經絡受病。
-
若患者身體發熱,腳部冰冷,脖子僵硬,頭部搖晃,嘴巴緊閉,背部反弓,面部抽搐,這是太陽經受病,如果沒有汗,就要急著讓他出汗。(適合使用防風湯、羌活防風湯、小續命湯。)
-
如果患者原本就有汗或汗出過多,則需要止汗。(適合使用白朮湯、白朮防風湯。)
-
若患者頭部低垂,眼睛向下看,手腳抽搐,肘部和膝蓋互相搖動,身體往前抽搐,這是陽明經受病,要急著瀉下。(適合使用左龍丸、小芎黃湯、大芎黃湯。)
-
如果患者左右眼或左右手腳單獨抽搐,這是少陽經受病,要急著調和。(適合使用羌麻湯、防風通聖散。)
河間、海藏輩,皆本此以為治,故無不中病。不及三陰者,以病既入陰,而現有脹滿自利,咽乾口燥,舌卷卵縮等象,俱不能生,故古人不立方治,而今亦不多贅也。嗟乎!汗、下、和,治傷寒法也,即可移以治破傷風,詎不貴人之靈明哉。
【脈法】《正傳》曰:破傷風脈,浮而無力,太陽也。長而有力,陽明也。浮而弦小,少陽也。
【破傷風原由症治】《綱目》曰:破傷風者,諸瘡久不合口,因熱甚鬱結,而榮衛不得宣通,怫熱因之遍體,故多白痂,是時瘡口閉塞,氣難宣通,故熱甚而生風也。又曰:瘡口平無汁者,中風也,邊自出黃水者,中水也,並欲作痓,須急治之,又痛不在瘡處者,風傷經絡,亦死症也。初覺瘡腫起白痂,身寒熱急,用玉真散貼之。
白話文:
河間、海藏等醫家,都以這個理論作為治療依據,所以沒有治不好的病。如果病症沒有深入三陰,由於病邪已經進入陰分,表現出腹脹自利、咽乾口燥、舌頭捲縮等症狀,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所以古代醫家沒有制定藥方治療,現在也不需要多說。唉!汗法、下法、和法,是治療傷寒的方法,同樣也可以用來治療破傷風,真是令人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傷寒論》記載:破傷風的脈象,浮而無力,屬於太陽經;長而有力,屬於陽明經;浮而弦小,屬於少陽經。
《本草綱目》記載:破傷風是因傷口久不癒合,熱毒鬱結,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熱毒遍佈全身,所以出現很多白痂。此時傷口閉塞,氣血難以流通,熱毒更盛,所以生風。又說:傷口平坦沒有膿液,屬於中風;傷口邊緣流出黃水,屬於中水,兩種情況都可能導致痓病,需要緊急治療。另外,如果疼痛不在傷口部位,說明風邪侵犯經絡,也是死症。初期傷口腫起、出現白痂、身體發冷發熱,可以用玉真散貼敷治療。
傷在頭面,急用水調膏,和雄黃敷瘡上,腫漸消為度。若腰脊反張,四肢強直,牙噤,通身冷,不知人,急用蜈蚣細末擦牙,吐出涎沫立蘇。河間曰:痛後搐者,太陽也;身前搐者,陽明也;兩旁搐者,少陽也。太陽宜汗,陽明宜下,少陽宜和,若明此三法,而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又曰:破傷風在表,宜以辛熱發散之,防風湯、羌活防風湯、九味羌活湯;在半表半裡,宜以辛涼和解之,羌活湯、防風通聖散;在裡則以寒藥下之,小芎黃湯、大芎黃湯。又曰:破傷風雖宜發汗,若自汗多,則宜用白朮湯、白朮防風湯。《入門》曰:破傷風多死,宜用防風、全蠍之類,全蠍散最妙。
白話文:
頭面部受傷時,應馬上使用水調合的膏藥,並加上雄黃塗抹在傷口上,直到腫脹逐漸消退為止。如果腰部和脊椎出現反常彎曲,四肢僵硬,牙關緊閉,全身發冷,失去意識,應立即使用蜈蚣的細末塗抹在牙齒上,可馬上使患者恢復意識。河間曾說過:頭痛抽搐的情況是因為太陽經受影響;身體前方抽搐的情況是因為陽明經受影響;兩側抽搐的情況是因為少陽經受影響。對於太陽經,應使用發汗的方法;對於陽明經,應使用下藥的方法;對於少陽經,應使用調和的方法。如果明白了這三個方法,卻沒有對症下藥,那這種情況應該很少見。
此外,如果傷口是由於跌打撞傷造成,且在表層,應使用辛熱發散的方法進行治療,例如防風湯、羌活防風湯、九味羌活湯;如果傷口在半表半裡的位置,應使用辛涼和解的方法進行治療,例如羌活湯、防風通聖散;如果傷口在內裡,則應使用寒藥進行下藥治療,例如小芎黃湯、大芎黃湯。再者,即使傷口適合使用發汗方法,但若患者出汗過多,則應使用白朮湯、白朮防風湯進行治療。《入門》一書提到,對於傷風,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死亡,因此應使用防風、全蠍等類型的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全蠍散的效果最佳。
丹溪曰:大凡破傷風在頭面,則白芷為君,防風頭佐之;在身體及四肢,則以防風為君,隨身梢用;在下部以獨活佐之。《醫鑑》曰,諸瘡欲變痓,宜急風散;發汗多成痓,宜防風當歸散;亡血多成痓,宜當歸地黃湯。《回春》曰,破傷風,宜早治,若入臟則難治,有四死症:一頭面青黑色,二額上有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如油。
繆仲淳曰:凡閃脫折骨諸瘡,慎不可當風用扇,中風則發痓,口噤項急,殺人,急用蘇木為末三錢,酒服立效,名獨聖散。或用生蟾二兩半,切剁如泥,入花椒一兩,同酒炒熟,再入酒二盞半,熱服之,少頃,通身汗出,神效。或用威靈仙半兩、獨頭蒜一個、香油一錢,同搗爛,熱酒沖服,汗出即愈。
白話文:
丹溪說,破傷風如果在頭面,就用白芷為主藥,防風輔助;如果在身體和四肢,就用防風為主藥,隨情況加減其他藥材;如果在下部,就用獨活輔助。《醫鑑》說,各種瘡傷快要變成痓,就應該及時用風散;出汗太多導致痓,就應該用防風當歸散;失血太多導致痓,就應該用當歸地黃湯。《回春》說,破傷風要及早治療,如果進入臟腑就難治了,有四個死亡徵兆:一是頭面青黑色,二是額頭上有汗珠不流,三是眼小目瞪,四是全身汗出如油。
繆仲淳說,凡是閃挫骨折等瘡傷,要謹慎,不可當風用扇,中風就會發痓,口緊項僵,會致命,要急用蘇木三錢,研成粉末,用酒送服,效果很快,叫做獨聖散。或者用生蟾蜍二兩半,切碎成泥,加入花椒一兩,用酒炒熟,再加入酒二盞半,熱服,一會兒就會全身出汗,效果很好。或者用威靈仙半兩、獨頭蒜一個、香油一錢,搗碎混合,用熱酒沖服,出汗後就能痊癒。
其或打撲金刃傷,及破傷風傷濕發病,強直如癇狀者,用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水調敷,瘡上出水為妙,仍以溫酒調服一錢。已死心尚溫者,熱童便調灌三錢,名奪命散即玉真散。鬥毆內傷墜壓者,酒和童便,連灌三服即蘇,亦可煎服。其或破傷風有表症未解者,用江鰾五錢炒焦,蜈蚣一對炙,研為末,以防風、川芎、羌活、獨活等分煎湯,調服一錢。
其或破傷風病,傳入里者,用左蟠龍即野鴿糞、江鰾、姜蠶各炒五分,雄黃一錢,蒸餅丸梧子大,每十五丸,酒下取效。其或破傷風濕如瘧者,以黃蠟一塊,熱酒化開服,立效,與玉真散對用尤妙。
白話文:
第一段
如果遇到被打傷、刀傷,或是破傷風、濕邪引起的疾病,導致患者僵直如同癲癇發作一樣,可以用南星、防風等量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敷在傷口上,讓傷口流出膿水為最佳,同時可以用溫酒調和服用一錢。如果患者已經失去意識但身體仍然溫熱,可以用熱童便調和灌服三錢,這叫作「奪命散」,也就是「玉真散」。如果因為鬥毆內傷、墜落重傷,可以用酒和童便混合,連續灌服三劑,就能恢復意識,也可以煎服。如果患者出現破傷風,但表面症狀尚未消除,可以用江鰾五錢炒焦,蜈蚣一對炙烤,研磨成粉末,再用防風、川芎、羌活、獨活等量煎湯,調和服用一錢。
第二段
如果破傷風病症已經深入內部,可以用左蟠龍(也就是野鴿糞)、江鰾、姜蠶各炒五分,雄黃一錢,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用酒送服,就能見效。如果患者出現破傷風,症狀像瘧疾一樣發作,可以用黃蠟一塊,用熱酒溶化後服用,效果顯著,與玉真散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痙痓,風寒濕熱俱有病也。痙者,筋勁強直而不柔和。痓者,口噤而角弓反張。二者雖各有症狀,其原則由血氣內虛,痰涎壅盛,其症則寒熱交作,絕似傷寒,但脈沉遲弦細,搖頭,露眼,噤口,手足搐搦,項強,背反張,如發癇,終日不醒為異。其因則緣傷寒雜病,汗下過多,或大發濕家、瘡家汗,產家亡血太甚,故作痓。仲景以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為剛痓。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為柔痓。海藏據之,亦以無汗為剛痓,有汗為柔痓。河間因以剛痓無汗為風,性勁;柔痓有汗為濕,性緩。亦可見剛柔所由分矣。剛柔既分,治法亦異。故但搐搦,強直反張而為柔痓者,不必汗(宜小續命湯去麻黃,有熱桂枝減半,冬去黃芩)。若加胸滿,腳攣急,臥不著席,齘齒而為剛痓者,急須下(宜大承氣湯)。剛柔不分者,概與解散(宜九味羌活湯,或小續命湯加生附子)。其風痰發痓(宜參歸養榮湯),痰火發痓(宜栝蔞枳實湯),均與導痰。審乎此,而痙痓之病無難矣。夫痙痓病,凡傷寒雜症皆有之,不獨破傷風濕也,特破傷風濕尤易發痙痓耳,故附於破傷風之後。
白話文:
痙痓
,是由風、寒、濕、熱等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
- 痙:是指筋脈僵硬強直,缺乏柔軟度。
- 痓:是指嘴巴緊閉,嘴角向後反張。
雖然痙和痓有各自的症狀,但它們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血氣內虛、痰涎壅盛,導致寒熱交替,症狀與傷寒十分相似。不過,痙痓的脈象會沉遲弦細,患者還會出現搖頭、露眼、緊閉嘴巴、手足抽搐、頸項僵硬、背部反張等類似癲癇的症狀,並且可能持續整天昏迷不醒。
造成痙痓的原因,多半是傷寒或其他疾病導致汗出過多,或濕熱、瘡瘍患者出汗過多,以及產婦失血過多等。
張仲景
在《傷寒論》中將太陽病發熱無汗、反而怕冷的症狀稱為剛痓,而太陽病發熱伴隨出汗、不怕冷的症狀稱為柔痓。海藏也沿用此說法,認為無汗者為剛痓,有汗者為柔痓。河間則更進一步認為,剛痓無汗是屬於風邪,性情剛烈;柔痓有汗則是屬於濕邪,性情溫和。由此可見,剛痓和柔痓的區別來自於此。
既然剛痓和柔痓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需要有所區別。
-
若患者僅出現手足抽搐、強直反張,屬於柔痓,就不需要刻意出汗,應該服用小續命湯去除麻黃,如果體內有熱氣,可以減少桂枝的用量,冬天還可以去掉黃芩。
-
如果患者除了上述症狀外,還伴隨胸悶、腳部攣縮、臥床不起、磨牙,屬於剛痓,就需要立即服用大承氣湯瀉下。
-
如果無法區分剛痓和柔痓,可以服用解散湯,例如九味羌活湯,或是在小續命湯中加入生附子。
-
如果是風痰引起的痙痓,可以使用參歸養榮湯治療。
-
如果是痰火引起的痙痓,可以使用栝蔞枳實湯治療。
上述療法都可以幫助患者排除痰濕。
只要充分理解以上內容,痙痓的治療就不再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痙痓病症在傷寒和各種雜病中都會出現,並不局限於破傷風濕。只是破傷風濕更容易引起痙痓,所以將痙痓的治療方法放在破傷風濕篇章中。
【脈法】仲景曰:痓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三因》曰:痙痓脈皆伏沉弦緊。《入門》曰:凡痓脈如雨濺,散出指外者立死。《回春》曰:凡痓脈弦,或沉細些,汗後欲解,脈至如蛇,弦緊尚可,伏堅傷嗟。
【痓癇相似】丹溪曰,痓與癇相似而不同,癇病身軟時蘇,痓病身強直反張,不時蘇,甚有昏冒而遂亡者。又曰:痓癇相似,但癇病為虛,切不可作風治而純用風藥,須帶補益,多是氣虛有火兼痰,宜用參、耆、芎、歸、竹瀝之類。
【痙痓原由症治】《回春》曰:若眼牽嘴扯,手搖足戰,伸縮者,是風痰痙,若身冷、手足冷,脈沉細,名為陰痓,俱宜參歸養榮湯。身熱喘嗽生痰,脈洪數名痰火痓,用栝蔞枳實湯,不可全用風藥散氣。《入門》曰:痓病戴眼反折,瘈瘲,汗出如珠,或反張離席一掌許,小兒離席二指許者,皆死。
《直指》曰:太陽風痓之症,始則發熱,腹鳴,喘息,脈浮,次則牙緊頭搖,十指微搖,漸加項背強直,轉側不仁,甚者昏困失音,目暗直視,滑泄不禁,身腰反張,如此則十不救一。徐忠可曰:痓即痙,強直之謂也,痓病必有背項強直等的症,但治痓病,剛柔之辨,最為吃緊,故無汗為剛,有汗為柔,為辨症之要領。
夫發熱無汗惡寒,本傷寒家症,若痓而項強背直者見之,乃衛陽與腎中真陽氣本相通,今太陽經寒濕相搏,而氣侵少陰,真陽不達,故反惡寒也,寒性勁切故曰剛。發熱有汗不惡寒,本傷風而並陽明症,若痓而項強背直者見之,是太陽、陽明傷濕而兼風,非寒邪內侵之比也。風性溫和故曰柔,非止項強,而身體則軟,為柔痓也。
白話文:
《直指》曰:太陽風痓之症,始則發熱,腹鳴,喘息,脈浮,次則牙緊頭搖,十指微搖,漸加項背強直,轉側不仁,甚者昏困失音,目暗直視,滑泄不禁,身腰反張,如此則十不救一。徐忠可曰:痓即痙,強直之謂也,痓病必有背項強直等的症狀,但治療痓病,剛柔之辨,最為關鍵,故無汗為剛,有汗為柔,為辨症的要領。
夫發熱無汗惡寒,本屬傷寒家症,若痓而項強背直者見之,乃衛陽與腎中真陽氣本相通,今太陽經寒濕相搏,而氣侵少陰,真陽不達,故反惡寒也,寒性勁切故曰剛。發熱有汗不惡寒,本屬傷風而並陽明症,若痓而項強背直者見之,是太陽、陽明傷濕而兼風,非寒邪內侵之比也。風性溫和故曰柔,非止項強,而身體則軟,為柔痓也。
解釋:
第一段:
- 太陽風痓之症: 太陽經脈所導致的風痓症,一種發作性肌肉痙攣的疾病。
- 始則發熱,腹鳴,喘息,脈浮: 初期症狀包括發熱、腹鳴、喘息、脈搏浮。
- 次則牙緊頭搖,十指微搖: 接下來出現牙齒緊閉、頭部搖動、十指微微顫抖。
- 漸加項背強直,轉側不仁: 逐漸發展至頸部和背部僵硬,無法轉動身體。
- 甚者昏困失音,目暗直視,滑泄不禁,身腰反張: 嚴重者昏迷、失聲、視力模糊、大小便失禁、身體反弓。
- 十不救一: 這種情況下,十個病人中只有一個人能活下來。
- 徐忠可曰:痓即痙,強直之謂也: 徐忠可說,痓就是痙攣,指的是身體僵硬。
- 痓病必有背項強直等的症,但治痓病,剛柔之辨,最為吃緊: 痓病患者一定會有頸部和背部僵硬等症狀,治療痓病,最重要的是區分剛性痓和柔性痓。
- 故無汗為剛,有汗為柔,為辨症之要領: 沒有汗症為剛性痓,有汗症為柔性痓,這是辨別症狀的重要依據。
第二段:
- 夫發熱無汗惡寒,本傷寒家症: 發熱、無汗、怕冷,原本屬於傷寒症。
- 若痓而項強背直者見之,乃衛陽與腎中真陽氣本相通,今太陽經寒濕相搏,而氣侵少陰,真陽不達,故反惡寒也: 如果出現痓症,並且伴隨頸部和背部僵硬,則表示陽氣不足,寒邪入侵,導致陽氣無法到達少陰經,所以反而怕冷。
- 寒性勁切故曰剛: 因為寒邪性烈,所以稱為剛性痓。
- 發熱有汗不惡寒,本傷風而並陽明症: 發熱、出汗、不畏寒,原本屬於傷風和陽明經的症狀。
- 若痓而項強背直者見之,是太陽、陽明傷濕而兼風,非寒邪內侵之比也: 如果出現痓症,並且伴隨頸部和背部僵硬,則表示太陽經和陽明經受到風濕侵襲,而非寒邪入侵。
- 風性溫和故曰柔,非止項強,而身體則軟,為柔痓也: 因為風邪溫和,所以稱為柔性痓。柔性痓不僅僅是頸部和背部僵硬,而且全身軟弱無力。
總而言之,這段文字主要解釋了痓病的不同類型,以及如何通過辨別症狀來判斷是剛性痓還是柔性痓。
仲景以葛根湯為剛痓主方,所以杜太陽項強,漸成陽明胸滿之勢也。以栝蔞桂枝為柔痓主方,所以大潤太陽經既耗之液,使經氣流通,風邪解,濕氣行,而筋不燥而痓愈也。以大承氣湯為由表入里主方,又因痓病內入而胸滿,太陽之邪仍不解,而口噤,角弓反張,而臥不著席,於是邪入內必熱,陽熱內攻,而腳攣、齒齘。
蓋太陽之邪並於陽明,陽明脈起於腳而絡於齒也,故直攻其胃,使太陽、陽明之邪,一併而散,此下其熱,非下其食也。又曰:諸痓項強,皆屬於濕,乃仲景論痓前後,未嘗重濕,即方藥亦不專主濕,僅寒濕相得一語,略露機倪,其立三方,仍治風寒,或內驅熱,可知痓症之說,非濕流關節之比,彼乃浸淫為病,燥濕為主,此則風寒為微濕所搏,故仍以治本為急也。
白話文:
張仲景以葛根湯治療剛起痓病,因為痓病剛開始時,會出現太陽經受寒邪侵襲,導致頸項強直,逐渐发展成陽明經受熱邪入侵,胸部滿悶的症状。而用栝蔞桂枝湯治療痓病緩慢發展的階段,是因為它可以潤燥太陽經的津液,使经络气血流通,風寒邪氣消散,濕氣也能運行,筋脉不再乾燥,痓病也逐渐痊癒。用大承氣湯治療痓病由表入里的階段,是因為痓病邪氣入侵內部,導致胸部滿悶,太陽經的寒邪仍然沒有消除,還會出現口噤、角弓反張、臥不安席等症状,說明邪氣已經深入內部,陽熱內攻,導致腳抽筋、牙關緊閉。
這是因為太陽經的邪氣侵犯了陽明經,陽明經的脈络從腳部开始,連接牙齒,所以大承氣湯直接攻其胃部,使太陽經和陽明經的邪氣一同消散。這是在清除陽熱,而非泻下食物。另外,所有痓病頸項強直的症状,都属于濕邪引起的。虽然张仲景在论述痓病前后,并没有特别強調濕邪,用药也不以濕邪为主,只是在“寒濕相得”这句话中,略微提及濕邪的影響。他所提出的三种方剂,仍然是治疗风寒为主,或驱散內熱,可以看出,痓病的病理机制,并非像濕邪浸淫关节那样,以燥濕为主,而是风寒邪气受到濕邪的阻遏,所以仍然以治疗根本为主。
曰:然則痓症之濕,從何來乎?不知痓之根原,由亡血陰虛,其筋易強,而痓之濕,乃即汗余之氣,搏寒為病也,故產後血虛多汗則致之,太陽病汗太多則致之,風病原有汗,下之而並耗其內液則致之,瘡家發汗則致之,此仲景明知有濕而不專治濕,謂風寒去而濕自行耳。
白話文:
意思是說:那麼,痓症的濕氣,是從哪裡來的呢?不知道痓症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失血陰虛,筋脈容易僵硬,而痓症的濕氣,就是汗液蒸發後殘留的氣息,遇到寒氣就發病了。所以,產後血虛多汗容易導致痓症,太陽病汗出太多也容易導致痓症,風病本身就容易出汗,再服用瀉下藥物耗損體內津液,也容易導致痓症,瘡家發汗也會導致痓症。張仲景雖然知道痓症有濕氣,但他不專門治療濕氣,而是認為風寒去除後,濕氣自然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