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4)

1. 麻木源流

麻木,風虛病亦兼寒濕痰血病也。麻非癢非痛,肌肉之內,如千萬小蟲亂行,或遍身淫淫如蟲行有聲之狀,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之狀。木不癢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覺,有如木之厚。麻木皆有久暫,暫時雖因氣血不足,未足為病,若用重劑,反損真元,惟經年累月,無一日不麻,必內氣甚虛,風痰湊之之故。夫痰本不能作麻,為風所吹,如波浪沸騰而起,陰陽失運行之柄,安得不麻。

仲景曰:身如蟲行,汗多亡陽也。則知氣虛是本,風痰是標,當先以生薑為嚮導,枳殼開氣,半夏逐痰,防風、羌活散風,木通、牙皂通經絡,姜蠶為治蟲行之聖藥。在手臂用桑條,在股足加牛膝,待病減,用補中益氣湯,多加參耆。

白話文:

麻木,這類症狀往往包含了風虛、寒濕和痰血等問題。麻木並非癢或痛,而是像千萬隻小蟲在肌膚內隨意爬行,全身都可能出現這種似有聲響的蟲行感,無論按壓還是抓撓,都不見好轉。肌肉本身感覺就像正常人的肌肉,按下去沒有反應,掐下去也無感,如同木頭般厚重。麻木症狀有時持續,有時暫時緩解,短期內氣血不足可能是導致的原因,但使用強烈的藥物反而會傷害真正的重要元氣。如果長期每天都有麻木感,那麼這通常是因為體內氣血極度虛弱,加之風痰堵塞所致。痰本身不會引發麻木,但由於風力的吹動,就像波浪沸騰一樣產生了麻木感,導致陰陽失去了運行的軌道,怎能不讓人感到麻木。

張仲景曾說,身體如蟲行,汗多說明陽氣流失。由此可知,氣虛是根本原因,風痰是表現形式。治療上應首先使用生薑作為引導,枳殼以開通氣機,半夏以逐除痰液,防風和羌活用於疏散風邪,木通和牙皁以疏通經絡,而姜蠶是治療蟲行的最佳藥物。在手臂部分可以使用桑條,大腿和腳部則加上牛膝。等到症狀有所減輕,便可用補中益氣湯,並且在其中加入大量的人參和黃耆。

若經年累月,無一日不木,乃死血凝滯於內,而外挾風寒,陽氣虛敗,不能運動,先用桂、附為嚮導,烏藥、木香行氣,當歸、阿膠、桃仁、紅花活血,木通、牙皂、穿山甲通經絡,待病減,用八珍湯大補氣血,無不驗。此治麻木之大法也。而其變現於一身上下之間者,正非一端可盡,今條舉之。

有渾身麻木者(宜八仙湯、五積散)。有渾身麻木兼目縮,或昏或熱者(宜神效黃耆湯)。有皮膚麻木者,是肺氣不行也(宜芍藥補氣湯)。有暑天手麻木,是熱傷元氣也(宜人參益氣湯)。有左腿麻木沉重者(宜除濕補氣湯)。有體倦麻木,食汗善飢,舌強聲啞聲重者(宜清陽補氣湯)。

白話文:

註:

  • 文中括號內的文字是中醫藥方名,可以用於查找相關的藥方信息。

有四肢腫,肌肉麻者(宜續斷丸)。有痹病甚而麻木不知者(宜黃耆酒)。有十指面目皆麻者(宜補中益氣湯)。有十指尖著指甲肉麻者(宜沈氏桑尖湯)。有口舌麻木,吐痰涎或身麻有痰者(宜止麻消痰飲)。有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湯加桃仁、甘草、紅花)。有身麻木生疙瘩者(宜散滯湯)。

白話文:

對於四肢腫脹、肌肉麻木的情況,建議使用「續斷丸」進行治療。若遇到病痛嚴重且出現麻木不覺的狀況,應選擇「黃耆酒」作為療法。對於十指與臉部均感麻木的人,「補中益氣湯」是合適的選項。針對十指尖出現指甲肉麻木的現象,「沈氏桑尖湯」是適當的藥方。

對於出現口舌麻木、吐出痰液或是全身麻木伴有痰症的患者,「止麻消痰飲」能夠提供有效的治療。若病因為瘀血導致的麻木,則建議使用「四物湯」並加入桃仁、甘草和紅花進行調理。對於身體麻木且出現疙瘩的情況,「散滯湯」是一個適合的選擇。

以上提供的藥方僅供參考,具體情況需由專業的中醫師根據個體病情進行診斷和治療。

有因氣麻木者(宜開結舒筋湯)。有合目則麻,開目則不麻,四肢痿厥,目昏頭眩者(宜沖和補氣湯)。有濕痰死血相併作麻木者(宜雙合湯)。有自頭麻至心窩而死,或自足心麻至膝蓋而死者(宜麻骨方)。有婦人七情六鬱氣滯經絡,手足麻痹者(宜開結舒筋湯)。種種形症,既各不同,而治之之法,總須以補助氣血為培本之要,不可專用消散,切記切記。

至人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者,三年內須防中風,宜一切預防,常服十全大補湯,加羌活、秦艽。若如古法服愈風湯、天麻丸等,開其玄府,漏其真液,適以招風取中耳,預防云乎哉。

白話文:

如果麻木是因為氣虛引起的,就應該服用開結舒筋湯。如果閉眼時麻木,睜眼時就不麻木,而且四肢無力、頭昏眼花,就應該服用沖和補氣湯。如果麻木是因為濕痰和瘀血交雜引起的,就應該服用雙合湯。如果麻木從頭部蔓延到心窩,或從腳底蔓延到膝蓋,導致死亡,就應該服用麻骨方。如果婦女因為七情六慾、鬱結不通而導致手腳麻木,也應該服用開結舒筋湯。各種麻木症狀表現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但都要以補益氣血為根本,不能只用消散的方法治療,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第二段

至人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者,三年內須防中風,宜一切預防,常服十全大補湯,加羌活、秦艽。若如古法服愈風湯、天麻丸等,開其玄府,漏其真液,適以招風取中耳,預防云乎哉。

如果有人大拇指和食指麻木,失去知覺,那麼三年內都要注意預防中風。應該採取各種預防措施,經常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入羌活、秦艽。如果按照古法服用愈風湯、天麻丸等藥物,雖然可以打開經絡,但也會損傷津液,反而容易招致風邪,引起中風。這算什麼預防呢?

【脈法】《正傳》曰: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又曰: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脈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

【麻木原由症治】《靈樞》曰:衛氣不行,則為麻且木。《正傳》曰:河間云著痹者,留著不去,四肢麻木拘攣也。《內經》曰:病久入深,榮衛之氣澀,經絡時疏,故不痛。皮膚不榮,故為不仁。夫所謂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癢,如繩扎縛初解之狀,古方名為麻痹者是也。丹溪曰: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然則曰麻、曰木,以不仁中而分為二也。

《綱目》曰:如肌肉麻,必待瀉榮氣而愈。《醫鑑》曰:手十指麻,是胃中有濕痰死血,痰用二陳湯加二朮、桃仁、紅花,少加附子行經,血用四物湯加二朮、陳皮、茯苓、羌活、蘇木、紅花。《入門》曰:麻,氣虛也。木,濕痰死血也。蓋麻猶之痹,雖不知痛癢,尚覺氣微流行,在手多兼風濕,在足多兼寒濕,木則非惟不知痛癢,氣亦不覺流行也。繆仲淳曰:手足冷麻,風冷氣血閉。

白話文:

脈浮而濡說明氣虛,如果在關脈前摸到,上半身會麻木;如果在關脈後摸到,下半身會麻木。脈浮而緩說明體內有濕氣,會導致麻痹。脈緊而浮說明體內有寒氣,會導致痛痹。脈澀而芤說明體內有瘀血,會導致木,也就是麻木不仁,感覺不到疼痛。

麻木是因為衛氣運行不暢導致的。長期疾病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經絡時疏不通,所以不會疼痛。皮膚失養,就會失去知覺。麻木是指身體或四肢像被繩子捆綁後解開一樣,失去知覺,沒有痛感,古人稱之為麻痹。麻是因為氣虛,木是因為濕痰瘀血,麻木不仁可以分為麻和木兩種。

肌肉麻木需要瀉掉榮氣才能治癒。手指麻木是因為胃中有濕痰瘀血,痰可以用二陳湯加二朮、桃仁、紅花,少量加附子來化解,血可以用四物湯加二朮、陳皮、茯苓、羌活、蘇木、紅花來化解。麻是氣虛,木是濕痰瘀血。麻痹雖然沒有痛感,但還能感受到氣的微弱運行,手部麻木多伴隨風濕,腳部麻木多伴隨寒濕,木則不僅沒有痛感,連氣的運行都感覺不到。手腳冰冷麻木是風寒阻礙氣血運行導致的。

手足身體疼痛冷麻者,宜用五靈脂二兩,沒藥一兩,乳香五錢,川烏頭兩半,炮去皮,為末水丸,彈子大,每以生薑溫酒磨服一丸。如腹皮麻痹不仁,多煮蔥白食之,即自愈。如風淫濕痹,手足麻木不舉,筋節攣疼者,先與通關,次以全蠍七個瓦炒,入麝香一字研勻,酒三盞,空心調服,如覺已透則止,未透再服。如病未盡除,此後專以婆蒿根酒煎二日服。

白話文:

如果手腳和身體疼痛、冰冷麻木,可以用五靈脂兩錢、沒藥一錢、乳香五分、川烏頭半兩(炮製去皮),磨成粉末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用生薑溫酒磨服一丸。如果腹部皮膚麻木無知覺,可以多煮蔥白食用,就會自然痊癒。

如果因為風邪侵襲濕氣阻滯,導致手腳麻木抬不起來,筋骨關節疼痛攣縮,先要通經活絡,然後用全蠍七個瓦上炒,加入麝香少許研磨均勻,用酒三杯,空腹服用。如果感覺藥效已經滲透到病患部位就停止服用,如果沒有滲透則可以繼續服用。如果病症尚未完全消除,之後可以專門用婆蒿根酒煎煮兩天服用。

如面上麻木,牛皮膠化和桂末,厚塗一二分自愈。如年久麻痹,或歷節走氣疼痛不仁者,不拘男女,用草烏頭半斤,去皮為末,以袋盛豆腐半袋,入烏末在內,再將豆腐填滿壓干,煮一夜,其藥即堅如石,取出曬乾為末,每服五分,冷風濕氣薑湯下,麻木不仁蔥白湯下。

【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將左足搭右膝上,以右手扳左腳尖,左手托腳跟扳向右,頭即轉左,右亦如之,兼法運動,氣脈自朝。

【運功】《保生秘要》曰:氣血兩虛之症,起于歸元,會意運法,漸行患處,多旋百回,以還原位,行住坐臥,得間皆可運用。或時以指甲捻麻處,捻之覺疼,使血來朝之意。

白話文:

面部麻木

如果臉上出現麻木,可以用牛皮膠和桂末混合,塗抹在患處約一到兩分厚,自行痊癒。

長期麻痺或關節疼痛

對於長期麻痺或關節疼痛、感覺麻木的人,不分男女,可以用草烏頭半斤,去除外皮研磨成粉末,用布袋裝半袋豆腐,放入烏頭粉末,再將豆腐填滿壓乾,煮一夜,藥物會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取出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可以用冷風濕氣薑湯送服,麻木不仁可以用蔥白湯送服。

導引法

《保生秘要》中記載:將左腳搭在右膝上,用右手扳左腳尖,左手托住腳跟向右扳,頭部同時轉向左邊,右邊亦然,重複此動作,氣脈自然會通暢。

運功法

《保生秘要》中記載:氣血兩虛的症狀,要從歸元開始,意念集中,慢慢地進行運功,逐漸到達患處,反覆旋轉百次,再回到原位,行住坐臥,有空閒時都可以練習。也可以用指甲輕輕地按壓麻木處,按壓時會感覺疼痛,這是讓血液回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