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1)

1. 諸痹源流(白虎歷節風)

諸痹,風、寒、濕三氣,犯其經絡之陰而成病也。故經曰:病在陽曰風,病在陰曰痹。痹者,閉也。三氣雜至,壅蔽經絡,血氣不行,不能隨時祛散,故久而為痹,或遍身或四肢攣急而痛,或有不痛者,病久入深也。入於骨,則重而不舉為骨痹;入於血,則凝而不流為脈痹;入於筋,則屈而不伸為筋痹;入於肉,則肌肉不仁為肉痹;入於皮,則寒在皮毛為皮痹。蓋筋骨皮脈肉間,得邪則氣緩,故雖痹而不痛。

然痹之為病,每各以時遇。如冬氣在骨,遇三氣故川芎痹;春氣在筋,遇三氣故成筋痹;夏氣在脈,遇三氣故成脈痹;季夏氣在肉,遇三氣成肉痹;秋氣在皮,遇三氣故成皮痹。皆各以主時受之也。而筋骨皮肉脈又各有五臟之合,苟五者受而不去,則必內舍於合,而五臟之痹起。

白話文:

諸痹的病理分析與季節性

諸痹,是由於風、寒、濕三氣侵犯人體經絡的陰性部位而引起的疾病。因此,經書上說:「病在陽則稱為風,病在陰則稱為痹。」「痹」字的意思是阻塞。

當風、寒、濕三氣同時入侵,就會阻塞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無法及時散去,久而久之就形成痹症。痹症的表現形式多样,可能遍及全身,也可能局限于四肢,並伴隨攣急疼痛,也可能沒有疼痛感,這通常是因為病邪深入所致。

痹症根據病邪入侵的部位不同,可以分為五種:

  • **骨痹:**病邪侵入骨骼,導致骨骼沉重難以抬起。
  • **脈痹:**病邪侵入血液,導致血液凝滯不流。
  • **筋痹:**病邪侵入筋腱,導致筋腱屈曲不能伸展。
  • **肉痹:**病邪侵入肌肉,導致肌肉麻木不仁。
  • **皮痹:**病邪侵入皮膚,導致皮膚寒冷。

一般而言,筋骨、皮膚、脈絡、肌肉之間,一旦受到外邪侵襲,氣血就會運行緩慢,因此即使患有痹症,也不一定會感到疼痛。

痹症的發病與季節密切相關:

  • 冬天,寒氣容易侵襲骨骼,遇上風寒濕三氣,就容易導致川芎痹
  • 春天,陽氣生發,筋腱也比較活跃,遇上風寒濕三氣,就容易導致筋痹
  • 夏天,陽氣最盛,血液循環旺盛,遇上風寒濕三氣,就容易導致脈痹
  • 季夏,陽氣漸衰,肌肉容易鬆弛,遇上風寒濕三氣,就容易導致肉痹
  • 秋天,陽氣收斂,皮膚腠理開泄,遇上風寒濕三氣,就容易導致皮痹

總而言之,痹症的發生與季節變化息息相關,不同的季節更容易導致不同的痹症。

此外,五臟與筋骨皮肉脈也存在著相互關係:

如果五臟受到病邪侵襲,而病邪沒有及時清除,就會侵入與五臟相連的筋骨皮肉脈,導致相应的痹症。

由此可见,痹症的发生,既与外邪入侵有关,也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治疗痹症需要内外兼顾,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何言之?骨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腎,則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蓋胃氣下行,而腎為胃關,腎既痹,則腎氣不行,是陽明逆也,故善脹。腎為作強之官,痹則足攣而不能伸,故尻代踵,身僂而不能直,故脊代頭也。筋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肝,則多飲溲數,夜臥易驚,上為引如懷。

蓋肝內熱,脾不淫精於肝,故渴而多飲。肝熱下乘膀胱,故溲數。肝藏魂,肝痹則氣血兩衰,故魂不歸而易驚。經絡有氣無血,故上下相引而血不得赴,若結於中而如懷也。脈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心,則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咽乾善噫,厥氣上而恐。蓋心合脈而痹入之,故脈不通,不通則心氣鬱,故鼓暴。

白話文:

這是怎麼回事呢?骨頭長期痹病,又受了三氣的影響,停留在腎臟裡,就會經常腹脹,屁股代替腳跟,脊背代替頭顱。這是因為胃氣向下運行,而腎臟是胃氣的關口,腎臟痹病,腎氣就無法通行,這是陽明經氣逆行導致的,所以才會經常腹脹。腎臟是主司肢體強健的器官,痹病就會導致足部攣縮,無法伸直,所以屁股代替腳跟,身體彎曲無法直立,所以脊背代替頭顱。

第二段

筋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肝,則多飲溲數,夜臥易驚,上為引如懷。

筋脈長期痹病,又受了三氣的影響,停留在肝臟裡,就會經常口渴多喝水,小便次數多,晚上睡覺容易驚醒,感覺身體上半身好像被什麼東西緊緊地拉著一樣。

第三段

蓋肝內熱,脾不淫精於肝,故渴而多飲。肝熱下乘膀胱,故溲數。肝藏魂,肝痹則氣血兩衰,故魂不歸而易驚。經絡有氣無血,故上下相引而血不得赴,若結於中而如懷也。

這是因為肝臟內有熱氣,脾臟無法將精氣輸送到肝臟,所以才會口渴多喝水。肝臟的熱氣向下影響膀胱,所以小便次數多。肝臟藏魂魄,肝臟痹病,就會導致氣血衰弱,所以魂魄不能歸位,晚上容易驚醒。經絡中有氣卻沒有血,所以上下互相牽引,血液無法順暢運行,就好像結在身體中間,讓人感到身體被束縛著一樣。

第四段

脈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心,則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咽乾善噫,厥氣上而恐。蓋心合脈而痹入之,故脈不通,不通則心氣鬱,故鼓暴。

脈絡長期痹病,又受了三氣的影響,停留在心臟裡,就會脈絡不通暢,心煩意亂的時候,心臟下方會感覺到鼓脹疼痛,上氣喘不過氣來,咽喉乾燥容易打嗝,厥氣上衝,感到恐懼。這是因為心臟與脈絡相連,痹病侵入心臟,所以脈絡不通暢,不通暢就會導致心氣鬱結,所以心臟下方會感覺到鼓脹疼痛。

鼓暴則氣逆而喘,故上氣。心脈起心中,上挾胃挾咽,故咽乾善噫。厥為陰氣,心火衰而邪乘之,故神怯而恐也。肉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脾,則四肢怠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蓋肢惰者肉痹之驗,脾痹則本臟不足,不能散精,反上壅肺,故發咳。上焦不通,故嘔汁。甚則否塞也。

皮痹久,復感三氣內舍於肺,則煩滿喘而嘔。蓋痹既入肺,則臟氣閉而不通,本氣不能升舉。肺職行治節,痹則上焦不通,而胃氣逆,故煩滿喘而嘔也。此五臟之痹,各以其症顯者,臟症顯,便不易治(宜五痹湯各加本經藥)。以復感云者,既已成痹,又各以其主時,重受風、寒、濕之邪氣,為病而深也。

白話文:

當胸口鼓脹時,氣逆上衝導致呼吸急促,因此出現上氣。心脈起源於心臟,向上經過胃部,到達咽喉,所以咽喉乾燥容易打嗝。厥陰是陰氣,心火衰弱,邪氣趁虛而入,因此精神萎靡,容易感到恐懼。肌肉麻痺時間久了,再次感受風寒濕三氣,它們就會停留在脾臟,導致四肢無力,咳嗽吐痰,嚴重的還會出現氣逆不通。肢體無力是肌肉麻痺的症狀,脾臟麻痺則本臟氣虛,無法散發精氣,反而上逆阻礙肺氣,因此出現咳嗽。上焦不通暢,所以嘔吐痰液。情況嚴重甚至會出現氣逆不通。

皮膚麻痺時間久了,再次感受風寒濕三氣,它們就會停留在肺臟,導致胸悶氣喘,嘔吐。因為麻痺侵入肺臟,導致臟腑氣機閉塞不通暢,本氣無法正常上升。肺臟負責調節氣機,麻痺則上焦不通暢,胃氣逆流,因此出現胸悶氣喘,嘔吐。這五臟的麻痺,各自表現出不同的症狀,臟腑症狀明顯,就更難治療。由於再次感受風寒濕三氣,導致麻痺加重,而且是在特定季節,更容易感受風寒濕邪氣,病情會更加嚴重。

經又曰:淫氣喘息痹聚肺,淫氣憂思痹聚心,淫氣溺澀痹聚腎,淫氣乏竭痹聚肝,淫氣飢飽痹聚脾,則不特三氣入舍於其合而後成痹,即七情過用,亦能傷臟氣而為病,以氣淫,則燥能消陰故也。由五臟而推六腑,亦以飲食居處為病本,而後邪中其腧而內應之,是以循其腧,各舍於其腑也。即如腸痹,經言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喘息者,以腸兼大小而言。

二腸患痹,則下焦之氣熱鬱不行,故飲雖多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則本末俱病,故與中氣喘爭,且清濁不分而飧泄也。又如胞痹,經言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者,以胞者膀胱也,氣閉故按之痛。水閉不行,故蓄熱若沃湯,且溲澀。太陽之脈,從巔絡腦,故上為清涕也(腸痹宜五苓散加木通、桑皮、麥冬,胞痹宜腎瀝湯)。即經言二痹,凡六腑可推矣。

白話文:

經書上也說,過度縱慾會導致呼吸困難,並使氣滯留在肺部;過度憂慮會導致心氣鬱結;過度房事會導致腎氣虛弱,排尿不暢;勞累過度會導致肝氣虛損;飲食無度會導致脾氣虛弱。這些不只是因為三氣聚集於身體部位而導致痺症,情緒過度也會傷害臟腑而致病,因為氣虛就會導致燥熱消耗陰氣。由五臟推論六腑,飲食起居不當也會導致疾病,然後外邪入侵經絡,內臟也產生反應,所以經絡循行於各個部位,而臟腑也受到影響。例如腸痹,經書上說,經常喝水卻無法排出,中氣虛弱,時常喘息,這是因為腸包括大腸和小腸。

二腸患痺症,則下焦的氣熱鬱積不通,所以即使喝了很多水也排不出去。水排不出去,就會導致內外俱病,所以中氣虛弱,還會出現清濁不分、飲食不消化。又例如胞痹,經書上說,少腹膀胱按壓會疼痛,就像用熱水澆灌一樣,排尿不順,還會出現鼻涕清稀。這是因為胞指的是膀胱,氣閉塞所以按壓會痛。水閉塞不通,所以蓄熱就像用熱水澆灌,排尿也困難。太陽經脈從頭頂連接到腦部,所以出現鼻涕清稀。腸痹可以服用五苓散加入木通、桑皮、麥冬;胞痹可以服用腎瀝湯。經書上提到了這兩種痺症,其他六腑的痺症都可以以此類推。

經又言十二經筋之病,支轉筋痛,皆曰痹,何也?以其經筋在外,其病不及經隧之榮氣,故於臟腑無涉,惟三氣得以病之,故按四季之痹,以見其所感之由。然手足三陰之筋,皆內結胸腹肓膜間,其為病自有異。如足以少陰筋主癇瘛及痙,足厥陰筋主陰器不用與不起不收,手少陰筋主舌卷,手太陰筋主息賁脅急吐血,手少陰筋主伏梁唾膿血,雖筋痹而臟腑氣矣(總宜蠲痹湯)。

總之,諸痹不已,益入內而傷臟氣,然有六經應之而為有餘不足者。經曰: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熱痹,滑則病狐風疝,澀則病少腹積氣(滑與澀者,其脈之見於其部而知其有餘不足也)。蓋厥陰位下焦,總諸筋,有餘則木壅不升,邪郁陰分,故病陰痹。不足則虛而生熱,故病熱痹。

白話文:

經書中提到十二條經筋的病症,都會導致肢體轉動疼痛,統稱為痹症。這是因為經筋位於體表,病症不會影響到經脈深處的榮氣,所以不會牽連到臟腑。然而,三種氣會導致經筋病變,因此可以根據四季的痹症,推斷病因。但手足三陰經筋則不同,它們都連接到胸腹和肓膜之間,所以病症表現形式有所差異。例如,足少陰經筋主導的病症包括癇瘛和痙攣;足厥陰經筋主導的病症包括陰器失用和不能勃起或收縮;手少陰經筋主導的病症包括舌頭捲曲;手太陰經筋主導的病症包括呼吸急促、脅肋疼痛和吐血;手少陰經筋主導的病症包括伏梁(一種經絡部位)疼痛和吐膿血。雖然這些病症屬於筋痹,但也影響到臟腑氣機。總之,這些筋痹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深入体内,损伤脏腑气机,进而引发六经的阴阳失衡。经书中还提到,厥阴经气充足会导致阴痹,不足则会导致热痹;如果经气滑利,会导致狐风疝,涩滞则会导致少腹积气。厥阴经气位于下焦,统领全身筋脉,气机充足则会导致气机郁滞,邪气侵犯阴分,从而导致阴痹;气机不足则会导致虚火上炎,从而导致热痹。

若其脈見滑,是邪有餘。狐風疝者,其疝如狐,而數變如風也。疝在前陰少腹間,當肝部,肝鬱於此,即陰痹也。脈見澀,是氣血虛滯,邪留則為積,即熱痹也。經又曰:少陰有餘病皮痹、癮疹,不足病肺痹,滑則病肺風疝,澀則病積,溲血。蓋少陰君火之氣,有餘則剋金,肺合皮,故癮疹。

不足則不能溫金,故肺痹。若脈見滑,心火不勝水邪,便鬱而實於肺,風則肺動,疝則肺聚也。脈見澀,仍為心血不足,火收於內而入小腸包絡,故積與溲血也。經又曰:太陰有餘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病脾風疝。澀病積,心腹時痛。蓋脾主肉,邪有餘則濕鬱而不運,故為肉痹。

白話文:

如果脈象顯現滑動,這表示邪氣過盛。狐狸風疝的特徵是,其症狀表現如同狐狸般,頻繁變換,類似風吹。疝痛多發生在下體或小腹,位於肝的位置,肝氣鬱結在此,導致下體功能受阻。如果脈象出現澀滯,這是氣血虛弱,邪氣停留,形成積聚,這就是熱痹的現象。經典中還提到,少陰經若邪氣過盛,會導致皮膚病變和疹子;若氣血不足,會引起肺的問題。脈象滑動表示肺部風疝的問題;脈象澀滯則表示有積聚,以及尿血的情況。因為少陰經主導的是心火之氣,過盛會傷害到肺金,肺與皮膚相連,所以會出現皮膚病變和疹子。氣血不足則無法溫暖肺金,因此會引起肺的問題。如果脈象滑動,代表心火不能勝過水邪,導致肺部被壅塞,風動肺動,疝痛則是肺部積聚的結果。脈象澀滯,則表示心氣不足,內火收縮進入小腸包絡,導致積聚和尿血。經典中又提到,太陰經若邪氣過盛,會導致肌肉病變和寒症;若氣血不足,會導致脾的問題。脈象滑動表示脾風疝的問題;脈象澀滯則表示有積聚,並伴有腹部疼痛的現象。因為脾主肌肉,邪氣過盛會導致濕氣積聚,影響肌肉運作,因而產生肌肉病變。

中氣濕,則陽明之火不能揚,故寒中。不足則脾自受而成痹,本氣不行也。若脈見滑,水濕壅土,亦病在濕。脈見澀,積而不流,故中州滿也。經又曰:陽明有餘病脈痹,身時熱,不足病心痹,滑病心風疝,澀病積,時善驚。蓋陽明燥金之氣,應脈燥,有餘則傷血脈,故脈痹。

燥侮陰,故肉痹。脈為心行血脈者也,肺不足心脈反窒,故心痹。若脈見滑,則風燥合邪,傷肺傷血,將心氣抽掣而不得散,故成心風疝。脈見澀,則金斂不舒,脈為不行而積,善驚,木侮金也。經又曰:太陽有餘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腎痹。滑病腎風疝。澀病積,癲疾。蓋腎氣應太陽,太陽時氣有餘,則浸淫及骨而痹。

白話文:

中焦濕氣重,陽明經的火氣就無法上升,所以身體寒冷。中焦氣虛,脾臟就會受損,導致痺症,這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如果脈象滑,代表水濕停滯,阻礙脾土,也屬於濕邪引起的病症。脈象澀,代表氣血停滯不流通,導致中焦積滯。經書中也說,陽明經氣虛,脈象澀,容易發生痺症,伴隨發熱;陽明經氣虛,脈象滑,容易心臟痺症,表現為心風疝;陽明經氣虛,脈象澀,容易積滯,經常驚恐。這是因為陽明經屬燥金之氣,應於脈象的燥潤,氣虛則傷及血脈,導致脈痹。燥氣傷陰,就會導致肉痺。脈象是心臟運行血脈的表現,肺氣虛弱,心脈不通,就會導致心痺。脈象滑,代表風燥之邪傷及肺臟和血脈,心氣被抽掣,無法散發,就會形成心風疝。脈象澀,代表金氣收斂不舒,血脈運行不暢,容易積滯,並且容易驚恐,這是木氣過盛克伐金氣的表現。經書中也說,太陽經氣虛,脈象澀,容易骨痺,身體沉重;太陽經氣虛,脈象滑,容易腎風疝;太陽經氣虛,脈象澀,容易積滯,導致癲疾。這是因為腎氣應於太陽經,太陽經氣虛,就會浸淫骨骼,導致骨痺。

水邪盛而作強之官弛,故身重。不足則本臟先受而痹,將足緩脈酸,精不堅固。若脈見滑,太陽之風寒合邪,而為腎風疝。澀則邪痹。太陽經脈,而有積癲疾者,陽氣不通巔頂,故常風痛也。經又曰: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不足病肝痹。滑病肝風疝。澀病積,時筋急目痛。

蓋相火之氣犯陰,則肝受之,若邪有餘則火傷筋而痹。脅滿,肝部在脅也。不足是肝木虛而痹,肝痹者,邪鬱而血不榮筋之症也。若脈見滑,風熱合邪,淫氣聚筋,而寒熱往來,抽掣相引,而為肝風疝。脈見澀,則血滯而積,筋急目痛,皆肝病也。以上皆六氣犯陰、犯陽之痹症也。

白話文:

水邪過盛或不足都會導致腎臟功能減退,造成身體沉重、痺症等。太陽經絡的風寒之邪與水邪結合會導致腎風疝氣。少陽經絡有餘或不足也會導致不同的痺症。相火犯陰會導致肝臟受損,引起筋痺、脅肋脹滿、肝風疝氣等。六氣犯陰犯陽都會導致痺症。

人身陰陽,天地之六氣應,故六氣亦有時而內淫。且因臟腑陰陽之有餘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此於氣運之外,又有所留,為陰陽之痹也。脈滑為邪有餘,故留滯為風疝,風謂其動,疝謂其聚也。澀為本氣不足,故不能勝邪而成積,疝與積,概指其聚而積者,非特前陰少腹之病也。

雖然,《內經》之言痹,固可闡而明之矣,而仲景書又有所謂血痹者,曰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因勞疲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大抵此症原於質虛勞倦之故。蓋以尊榮者,素安閒,故骨弱。素膏粱,故肌膚盛。一旦疲勞汗出,則氣竭表虛,因而臥則神不斂,或時動搖而微風乘之。

白話文:

人體陰陽與外邪的關係:

人體的陰陽與天地間的六氣相應,所以六氣也會有時機侵入人體。而且,由於臟腑陰陽失衡,有餘不足,外邪便更容易留滯於內。這除了六氣的影響之外,還有陰陽失衡導致的阻滯。

脈象滑利,表示邪氣過盛,所以留滯於體內,就會形成風疝。風指邪氣的流動,疝則指邪氣的凝聚。脈象澀滯,表示人體正氣不足,無法抵禦外邪,於是邪氣積聚,形成積聚。疝與積聚,泛指邪氣凝聚積聚的病症,不只是指前陰少腹的疾病。

雖然《內經》中對痹症的描述可以進一步闡明,但仲景的醫書中還提到了血痹,他說:尊貴的人,骨骼較弱,肌肉較厚,因勞累汗出,臥床卻不能安穩休息,又吹到微風,就容易患上血痹。總之,這種疾病的根源在於身體虛弱,勞累過度。因為尊貴的人平時安逸,所以骨骼較弱;平時飲食豐盛,所以肌肉較厚。一旦勞累汗出,就會氣虛表虛,因此臥床時精神不能收斂,或者不停翻動,又吹到微風,就容易得病。

此時本氣弱疲,勞又耗氣,汗則陽氣泄,臥則陽氣伏,則外之陽氣不能固閉,榮氣又復動搖,風雖微而易入,故風與血相搏而成痹也。然風搏於中上二焦,寸口關上,脈必微澀。而邪之前鋒,早及下焦,尺中必見小緊,得如此脈,而又身體不仁,如風痹狀,故知為血痹症也(宜黃耆桂枝五物湯)。

仲景書又有所謂胸痹者,其為症狀不一,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此則胸痹實症的脈,凡患胸痹者皆然(宜栝蔞薤白白酒湯)。至其症狀,又有雜出者,曰胸痹(以下凡言胸痹,皆具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等狀,而又及有他症),不得臥,胸背徹痛,則症兼支飲矣。蓋不得臥,由於有飲,飲原不痛,飲由胸痹,故心痛徹背也(宜栝蔞薤白半夏湯)。

白話文:

此刻身體虛弱疲憊,勞累又消耗氣力,出汗則陽氣外泄,臥床則陽氣內伏,導致外表的陽氣無法固守,營氣也隨之波動,因此即使微風也能輕易侵入,風與血相搏便形成了痹症。然而風邪首先襲擊中焦和上焦,寸口關上脈搏必然微澀。而邪氣的前鋒已及下焦,尺中脈搏必然小緊。若出現這種脈象,並且身體麻木,如同風痹的症狀,就可以診斷為血痹症。

仲景書中還提到了胸痹,其症狀不一。胸痹發病時,會出現喘息、咳嗽、咳痰、胸背疼痛、氣短等症狀,寸口脈沉而遲,關上脈小緊而數,這是胸痹實證的脈象,所有胸痹患者都具有這種脈象。至於症狀,還會有其他的變化。胸痹會導致臥床困難,胸背疼痛難忍,這是由於合併了支飲的症狀。因為臥床困難是因飲邪所致,飲邪本身並不疼痛,但飲邪由胸痹引起,因此會導致心痛徹背。

曰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乃上焦陽微,而客氣動鬲,故有心痞胸滿之象。其言留氣,即客氣,至脅下逆搶心,則不特上焦虛,而中焦亦虛,陰邪得以據之也(宜枳實薤白桂枝湯、人參湯)。曰胸痹胸中氣塞,短氣,夫胸既痹,而又言氣塞、短氣,是較喘息等,更覺幽閉不通,邪氣之有餘,實甚也(宜茯苓杏仁甘草湯、橘枳生薑湯)。曰胸痹緩急者,乃胸痹之邪,淫及於筋,故肢節之筋,有緩有急也(宜薏苡附子散)。

白話文:

胸部悶痛,心裡堵塞,氣體停留在胸腔,造成胸部滿脹,脅肋下疼痛竄向心臟,這是因為上焦陽氣不足,外邪侵犯脾胃,所以出現心悶胸滿的症狀。說到氣體停滯,指的是外邪入侵,疼痛竄向脅肋下,不僅說明上焦虛弱,中焦也虛弱,陰邪得以乘虛而入。胸部悶痛,胸中氣塞,呼吸短促,胸部已經痹阻,又說氣塞、呼吸短促,比喘息更加嚴重,說明邪氣充盛,情況嚴重。胸部悶痛時而緩和時而疼痛,是因為胸痹的邪氣侵犯筋脈,導致四肢關節的筋脈時而鬆弛時而緊繃。

曰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曰心痛徹背,背痛徹心,二節俱不貫胸痹字,是不必具有胸痹實症,而各自成病耳。蓋陰邪凝結,心中乃痞,心中之痞,因初時氣逆,迨至心痛如懸,則前因逆而邪痞心中者,後乃邪結心中而下反如空也(宜桂枝生薑枳實湯)。心與背本兩處,中有空竅,乃正氣所貯,以通上下者。

今痛則相徹,是正氣之虛,寒邪乘虛而相搏結也(宜烏頭赤石脂丸)。然則仲景言血痹、胸痹二症,固均屬陽虛之疾,不與他痹症相同,故於血痹謂宜針引陽氣,於胸痹謂當全責陽虛也。此又於《內經》臟腑陰陽諸痹之外,所可詳及者。

白話文:

當胸中感到堵塞,並伴隨各種逆氣、心懸痛,或是心痛穿透背部、背痛穿透心臟,這兩種情況都貫穿胸部,雖然都帶有「胸痹」的字眼,但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胸痹,而是各自成病。這是因為陰邪凝聚在心臟,導致胸中堵塞,剛開始時會出現氣逆,隨著病情加重,心痛就像懸著一樣,這是由於最初的逆氣導致邪氣堵塞在心臟,後來邪氣凝聚在心臟,向下反而像是空虛了一樣(可以用桂枝生薑枳實湯治療)。心臟和背部本是兩個部位,中間有空腔,是正氣儲存和流通上下的地方。

現在心痛和背痛互相穿透,這是因為正氣虛弱,寒邪乘虛而入,互相搏結造成的(可以用烏頭赤石脂丸治療)。因此,仲景所說的血痹和胸痹,都屬於陽虛的疾病,與其他痹症不同,所以在血痹中主張用針灸引導陽氣,而在胸痹中則要全面責備陽虛。這是在《內經》中臟腑陰陽諸痹之外,值得仔細探討的地方。

然而風、寒、濕三氣之相勝,其為病亦在可枚舉者。風勝為行痹,遊行上下,隨其虛處,風邪與正氣相搏,聚於關節,筋弛脈緩,痛無定處,古名走注,今名流火,俗有鬼箭風之說,亦此類(宜防風湯)。而其所統之病,有濕傷腎,腎不生肝,肝風挾濕,走注四肢肩髃者(宜苡仁散)。

有肢節腫痛,日夜無已時者(宜沒藥散、虎骨丸,控涎丹亦可)。寒勝為痛痹,四肢攣痛,關節浮腫,痛有定處,是名痛風,又名白虎歷節風(宜加減五積散)。而其所統之病,有兼風者(宜加減烏藥順氣散)。有兼濕而天陰即發,身體沉重者(宜除濕捐痹湯,在上加桂枝、桔梗、威靈仙,在下加防己、木通、牛膝)。有兼痰者(宜豁痰湯)。

白話文:

風勝則為行痹

病症表現為疼痛遊走於全身上下,隨身體虛弱之處而移動。風邪與正氣相搏,聚集於關節,導致筋脈鬆弛,脈搏緩慢,疼痛部位不定。古稱「走注」,今稱「流火」,民間俗稱「鬼箭風」,皆屬此類疾病(宜服用防風湯)。其所衍生的疾病,包含濕邪傷腎,腎氣不足,無法生養肝氣,肝風挾帶濕邪,導致疼痛遊走於四肢肩部(宜服用苡仁散)。

有肢節腫痛,日夜不休者

宜服用沒藥散、虎骨丸,控涎丹亦可。

寒勝則為痛痹

病症表現為四肢拘攣疼痛,關節浮腫,疼痛部位固定,稱為「痛風」,又稱「白虎歷節風」(宜服用加減五積散)。其所衍生的疾病,包含兼有風邪者(宜服用加減烏藥順氣散)。兼有濕邪,且天陰則發病,身體沉重者(宜服用除濕捐痹湯,上方加桂枝、桔梗、威靈仙,下方加防己、木通、牛膝)。兼有痰邪者(宜服用豁痰湯)。

有兼火者(宜四物湯多加酒柏、竹瀝、薑汁)。有兼濕熱者(宜二妙散)。有兼血瘀者(宜桃紅飲子)。有晝靜夜發痛如虎咬,此正名白虎歷節風。大約掣因多寒,腫因多濕,汗因多風,特以其原由症狀之繁,另詳條款於後。濕勝為著痹,病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精神昏塞,皮膚不仁(宜茯苓川芎湯)。

而其所統之症,不外麻木,另詳麻木條中。大約風勝之脈必浮,寒勝之脈必澀,濕勝之脈必緩,三痹各有所勝,治藥則以勝者為主,然亦不可舉一廢二,以三氣本雜合成病也。三痹之外,更有熱痹,由臟腑移熱,復遇外邪,故身熱,唇口反裂,皮膚色變也(宜升麻湯)。更有周痹,由犯三氣遍及於身,故周身俱痛也(宜蠲痹湯)。

白話文:

如果病症同時伴有火氣,就應該在四物湯中加酒柏、竹瀝、薑汁;若伴隨濕熱,則宜用二妙散;若伴隨血瘀,則宜用桃紅飲子。若白天安靜,晚上疼痛如同虎咬,這就是所謂的白虎歷節風。一般來說,抽搐多因寒氣,腫脹多因濕氣,出汗多因風氣。由於其病因和症狀繁多,接下來會詳細列舉。濕氣過盛則為著痹,病症固定不移,容易出汗,四肢無力,精神昏沉,皮膚麻木,宜服用茯苓川芎湯。

麻木的症狀,會在專門的麻木條目中詳細說明。一般來說,風氣過盛的脈象會浮,寒氣過盛的脈象會澀,濕氣過盛的脈象會緩。三痹各有其主導的病氣,治療時應以主要病氣為主,但也不能忽略其他病氣,因為三氣本就互相交雜而導致疾病。除了三痹之外,還有熱痹,是由臟腑的熱氣移到體表,再遇到外邪所致,因此患者會發燒、嘴唇干裂、皮膚顏色改變,宜服用升麻湯。還有周痹,是由風寒濕三氣侵犯全身所致,因此全身都會疼痛,宜服用蠲痹湯。

更有支飲,夫支飲本痰飲中症,此則兼有痹病,故復詳於此,仍列其名為支飲,其原由受三氣兼挾痰涎宿飲,故手足麻痹,臂痛不舉,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也(宜茯苓湯)。以上三症皆痹之屬,而痹症多兼麻木,蓋麻猶痹也,雖不知痛癢,尚覺氣微流行,非若木之痛癢不知,即氣亦不流行者,而麻木原委,另詳本篇。痹又與風與痿相類,《靈樞》曰:病在陽曰風,病在陰曰痹,陰陽俱病曰風痹。

陽者,表與上。陰者,里與下也。總之,痹本氣閉不通,或痛或癢,或頑麻,或手足緩弱,與痿病相似。但痿因血虛火盛,肺焦而成。痹因風、寒、濕氣侵入而成也。痹又為中風之一,然雖一例,而受病各異,痹兼三氣,因陰受之。中風則陽受之也。學醫者能神而明之,類而推之,切而治之,可以司人之命矣。

白話文:

有種病症稱為「支飲」,這是在談論痰飲疾病時的其中一種症狀。如果這種情況還包含了痹病的特徵,那麼我們就需要更詳細地討論它,因此仍然將其稱為「支飲」。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三種氣候因素和痰、涎、宿飲的影響,導致四肢麻木、手臂疼痛難舉、嗜睡、頭暈、排尿困難、膝部冰冷等現象(適用茯苓湯治療)。

以上三種症狀都屬於痹病的範疇,而痹病通常伴有麻木感,麻木就是一種類似於痹病的症狀。即使患者不會感到疼痛或癢,他們仍會感覺到微小的流通,不像木頭那樣完全沒有感覺或者氣流不流通。對於麻木的原理,請參閱本章節的詳細說明。痹病又與風病和痿病有所相似,《靈樞》中提到:陽病稱為風,陰病稱為痹,陽陰同病稱為風痹。

陽病主要影響表皮和上半身,陰病主要影響內臟和下半身。總體而言,痹病是氣閉不通所引起,可能表現為疼痛、癢感、麻木、手腳緩弱等症狀,與痿病有些相似。但是,痿病是因為血液不足、火熱旺盛、肺部乾燥造成的,而痹病則是由風、寒、濕氣入侵所引起的。痹病也可以被視為中風的一種形式,雖然它們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但受病的部位不同。痹病受到三種氣候因素的影響,而中風則是陽氣受影響。醫學學習者能夠深入理解並進行類比推測,正確診斷和治療,就能夠掌握人的生命運行規律。

【脈法】《脈經》曰:脈澀而緊為痹痛。《脈訣》曰: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玉機》曰:脈大而澀為痹,脈來急亦為痹也。

【諸痹原由症治】《內經》曰:汗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則為痹。又曰: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又曰:虛邪中人,留而不去,則為痹。衛氣不行,則為不仁。又曰:痹病痛者寒氣多,有寒故痛也。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榮衛之行澀,經絡時疏,故不痛。

皮膚不榮,故不仁。其或寒者,陽氣少,陰氣多,與病相益,故寒也。其或熱者,陰氣少,陽氣多,病氣勝陽乘陰,故為痹熱,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盛也。陽氣少,陰氣多,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類聚》曰:不仁者何以明之?仁者,柔也。不仁,謂不柔和也。痛癢不知,寒熱不知,灸刺不知,是謂不仁也。

白話文:

【脈法】《脈經》提到,脈象既細又緊表示有阻塞疼痛的症狀。《脈訣》說明,風、寒、濕氣合併會導致阻塞疼痛,若脈象浮現細小又緊繃,這三個特徵就全有了。《玉機》指出,脈象粗大且細弱都表示有阻塞疼痛,脈搏快速也可能是阻塞疼痛的症狀。

【各種痹症的起源和治療】《內經》解釋,如果在出汗後被風吹到,血液凝結於皮膚,就會形成痹症。又說,風病會讓身體半邊不靈活,或者只有一側的手臂不靈活,這是痹症的表現。又提到,邪氣侵入體內,停留不去,也會形成痹症。衛氣不能正常流通,就會感到麻木。又說,痹症疼痛通常因寒氣多,有寒氣所以會疼痛。不痛不麻的症狀,通常是病程長久深入,榮衛之氣流通緩慢,經絡時有時不通,因此不痛。

皮膚得不到榮衛之氣的滋潤,所以會麻木。有些情況下,寒氣是因為陽氣不足、陰氣過多,與病勢相輔相成,因此感到寒冷。有些情況下,熱氣是因為陰氣不足、陽氣過多,病氣壓倒陽氣,使得病情加劇,形成熱痹。多汗且潮濕,通常是遇到濕氣旺盛的情況。陽氣不足、陰氣過多,兩種氣勢相互影響,所以會出汗且潮濕。《類聚》進一步解釋,麻木的症狀怎麼辨認?「仁」是指柔軟,麻木就是指感覺不到柔軟。對於疼痛或瘙癢、寒熱的感知都不清楚,針灸或按摩都無法感受到,這就是麻木的表現。

《入門》曰:痹之初起,驟用參耆歸地,則氣鬱滯而邪不散,只以行濕流氣藥主之。《玉機》曰:三氣襲入經絡,久而不已,則入五臟,或入六腑,隨其臟腑之俞、合,以施針灸,仍服逐三氣發散等藥,自愈。又曰:痹症因虛而感,三邪既著體不去,則須制對症之藥,日夜飲之,雖留連不去,能守病禁,不令入臟,亦可扶持也。

《入門》曰:痹病雖守禁忌,凡味酸傷筋則緩,味鹹傷骨則痿,令人發熱,變為痛痹、麻木等證,慎疾者,須戒魚腥麵醬酒醋。肉屬陽大能助火,亦宜量吃,痛風諸痹皆然。鰲按:痹症有手足緩弱者,有筋攣不伸者,有偏枯不遂者,有肌肉不仁者,其形症往往與風痿相似,而後世醫治之法,亦往往與風痿相混,此千古之大誤也。總之風則陽受,痹則陰受,此二語實為風痹病之褭鑑,益可見治法不當混施。

白話文:

第一段

《入門》中說:痹症剛開始時,就馬上用人參、黃耆、當歸、生地等藥物,會導致氣機鬱滯,邪氣無法散去,應該以行濕化氣的藥物為主。

《玉機》中說:三邪(風寒濕)入侵經絡,長期不愈,就會進入五臟,或進入六腑,根據受邪的臟腑,選擇相應的腧穴,進行針灸治療,同時服用逐三邪、發散等藥物,就能自愈。

又說:痹症因身體虛弱而感邪,三邪侵入身體無法驅除,就必須根據症狀服用對應的藥物,日夜飲服,即使邪氣無法完全去除,也能守住病邪,不讓它進入臟腑,也能起到扶持身體的作用。

第二段

《入門》中說:痹症雖然要注意禁忌,但凡是酸味會傷筋,導致肢體軟弱無力;鹹味會傷骨,導致痿弱無力,並令人發熱,轉變成疼痛、麻木等症狀。因此,患有痹症的人,要忌食魚腥、麵醬、酒、醋等。肉類屬於陽性,容易助長火氣,也要適量食用,痛風和各種痹症都一樣。

鰲按:痹症有手足軟弱無力的,有筋絡攣縮不能伸展的,有偏癱不遂的,有肌肉麻木不仁的,其表現形式往往和風痿相似,後世醫治的方法也常常混淆,這是千古以來的大錯誤!總之,風邪傷及陽氣,痹邪傷及陰氣,這兩句話是風痹病的鑑別診斷的關鍵,更能說明治療方法不能混淆。

且痹病多重痛沉著,一時未易得去,其不可輕視也明矣。

白虎歷節風,痛痹之一症也。以其痛循歷遍身百節,故曰歷節。以其痛甚如虎咬,故曰白虎歷節。其原皆由風、寒、濕入於經絡,致氣血凝滯,津液稽留,久而怫鬱、堅牢,榮衛之氣阻礙難行,正邪交戰,故作痛不止也。而所以致三氣作患之故,則或飲酒當風,或汗出入水,或坐臥濕地,或行立寒冰,或體虛膚空,掩護不謹,而此三氣,乃與血氣相搏,遍歷關節,遂成此症。日久不治令人骨節蹉跌,固未可輕視也。試言其症狀,必短氣,自汗,頭眩欲吐,手指攣曲,身瘣㿔其腫如脫,漸至摧落,其痛如掣,不得屈伸,須當大作湯丸,不可拘以尋常之劑。然其方藥又必各因病之原由輕重。如由血虛、血熱、血瘀,則必調血行血(宜趁痛散)。或由風濕相搏,肢節腫痛,不可屈伸,則必疏風理濕(宜大羌活湯)。或由風濕麻痹,走注疼痛,為偏枯,為暴喑,則必散郁開結(宜防風天麻丸)。或由風濕與痰與死血,致走注刺痛,其痛處或腫或紅,則必宣邪通氣(宜疏風活血湯)。或由血虛陰火而痛,及腰以下濕熱注痛,則必養陰清熱(宜潛行散)。或由風冷侵入氣血,氣滯血凝,周身麻痛,則必祛寒散邪(宜五靈丸)。或由風毒攻注皮膚骨髓之間,痛無定所,午靜夜劇,筋脈拘攣,屈伸不得,則必解結疏堅(宜定痛散)。或由痰注百節,痛無一定,久乃變成風毒,淪骨入髓,反致不移其處,則必搜邪去毒(宜虎骨散、加減虎骨散)。或由風氣遊行,痛無常處,如蟲行遍體,日靜夜劇,則必宣風利氣(宜麝香元)。或由火甚而肢節痛,濕甚而肌肉腫,並受風寒而發動於經絡之中,濕熱流注於節腠之際,則必排解內外(宜靈仙除痛飲)。或由濕痰流注,痛及肩背,則必豁痰開結(宜半夏苓朮湯)。其餘三氣所傷,或猶輕淺,總必以疏風、驅寒、除濕為主(宜龍虎丹、活絡丹、捉虎丹、乳香定痛丸)。蓋以其痛如掣者為寒多,其腫如脫者為濕多,其肢節間或黃汗出者為風多,而三氣之為患,固變幻若斯之甚也。

白話文:

痺病

,大多疼痛沉重且難以消除,這點非常清楚,不可輕視。

白虎歷節風,是痺病的一種。因為疼痛沿著全身各個關節蔓延,所以稱為歷節。因為疼痛劇烈如同老虎咬噬,所以稱為白虎歷節。其根源皆因風、寒、濕入侵經絡,導致氣血凝滯,津液停積,久而久之鬱積堅固,營衛之氣受阻難以流通,正邪交戰,所以疼痛不止。而導致這三種邪氣入侵的原因,可能是飲酒當風,或是汗出淋漓,或是坐臥濕地,或是行立寒冰,或是體虛腠理空虛,沒有做好防護,這三種邪氣與血氣相搏,遍布關節,最終形成此症。日久不治會導致骨節損傷,所以不可輕視。

試言其症狀,必定短氣、自汗、頭暈欲吐、手指攣縮、身體腫脹如脫骨,逐漸衰弱,疼痛如同撕裂,無法屈伸,必須大量服用湯藥或丸藥,不可拘泥於一般的藥方。但其方藥又必須根據病因輕重而有所不同。

例如,由血虛、血熱、血瘀所致,則必須調血行血(宜趁痛散)。

或由風濕相搏,肢節腫痛,不可屈伸,則必須疏風理濕(宜大羌活湯)。

或由風濕麻痺,走注疼痛,出現偏癱或突然失聲,則必須散鬱開結(宜防風天麻丸)。

或由風濕、痰濕、瘀血,導致走注刺痛,疼痛部位可能腫脹或發紅,則必須宣邪通氣(宜疏風活血湯)。

或由血虛陰火而疼痛,以及腰以下濕熱注痛,則必須養陰清熱(宜潛行散)。

或由風寒入侵氣血,氣滯血凝,周身麻痛,則必須祛寒散邪(宜五靈丸)。

或由風毒攻注皮膚骨髓之間,疼痛無定所,午間靜止,夜間加劇,筋脈拘攣,無法屈伸,則必須解結疏堅(宜定痛散)。

或由痰注百節,疼痛不定,久而久之變成風毒,深入骨髓,反致固定不動,則必須搜邪去毒(宜虎骨散、加減虎骨散)。

或由風氣遊行,疼痛無常,如同蟲行遍體,白天靜止,夜晚加劇,則必須宣風利氣(宜麝香元)。

或由火盛而肢節疼痛,濕氣盛而肌肉腫脹,並受風寒而發動於經絡之中,濕熱流注於關節腠理之間,則必須排解內外(宜靈仙除痛飲)。

或由濕痰流注,疼痛至肩背,則必須豁痰開結(宜半夏苓朮湯)。

其餘三種邪氣所傷,或輕或重,總之必須以疏風、驅寒、除濕為主(宜龍虎丹、活絡丹、捉虎丹、乳香定痛丸)。

因為疼痛如同撕裂者,多為寒氣所致,腫脹如脫骨者,多為濕氣所致,肢節間或有黃汗出現者,多為風氣所致。而三種邪氣所致的病症,變化多端,如同上述一般。

【歷節風原由症治】丹溪曰:此症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漲騰,其後或涉水,或坐濕,或當風,熱血得寒,淤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治宜辛溫疏散,開發腠理,血行氣和,其病自安。又曰:治痛風大法,蒼朮、南星、川芎、白芷、當歸、酒芩,在上加羌活、威靈仙、桂枝、桔梗,在下加牛膝、防己、黃柏、木通。又曰:薄桂能橫行手臂,領南星、蒼朮等至痛處。

白話文:

歷節風的病因、症狀和治療

丹溪先生說:這種病大多是因為血液受熱,已經自行膨脹升騰,之後又涉水、坐濕、或被風吹到,熱血遇到寒氣,就變得淤積濁塞,所以會感到疼痛。夜晚疼痛加劇,這是因為陰氣上升的緣故。治療應該以辛溫疏散的方法,打開腠理,使血液暢通,氣血調和,疾病自然就會好轉。

丹溪先生又說:治療痛風的要訣,是用蒼朮、南星、川芎、白芷、當歸、酒芩,再加羌活、威靈仙、桂枝、桔梗,下方加入牛膝、防己、黃柏、木通。

丹溪先生還說:薄荷能夠橫行於手臂,將南星、蒼朮等藥物帶到疼痛處。

《醫鑑》曰:白虎歷節,亦是風、寒、濕三氣乘之也。東垣曰:痛風多屬血虛,血虛然後寒熱得以侵之,多用芎、歸,佐以桃仁、紅花、薄桂、威靈仙,或用趁痛散。《綱目》曰:丹溪治法,主血熱、血虛、血瘀,或挾痰,皆不離四物湯、潛行散、黃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陳皮、蒼朮、薑汁,隨症加減,可謂發前人所未發也。

白話文:

《醫鑑》中說:白虎歷節,也是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入侵所致。

東垣(李杲)說:痛風多半屬於血虛,血虛後寒熱得以侵襲,常用川芎、當歸,佐以桃仁、紅花、肉桂、威靈仙,或用趁痛散。

《本草綱目》中說:丹溪(朱丹溪)治療痛風的原則,主要針對血熱、血虛、血瘀,或夾雜痰濕,皆不脫離四物湯、潛行散、黃柏、牛膝、生甘草、桃仁、陳皮、蒼朮、薑汁,依症狀加減使用,可謂發揮前人未曾提及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