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二 六淫門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六淫門 (6)

1. 治中風方九十二

三化湯,〔中臟〕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三錢),水二碗,急火煎至一碗服。

麻仁丸,〔又〕厚朴,白芍,枳實(各四兩),大黃(八兩),麻仁(三兩另研),杏仁(三兩),蜜丸。

疏風湯,〔中腑〕麻黃(三兩),益智仁,杏仁(各一兩),升麻(五錢),每用末五錢,水煎。

白話文:

三化湯

  • 配方: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三錢)
  • 用法:水二碗,急火煎至一碗服。

麻仁丸

  • 配方:厚朴、白芍、枳實(各四兩)、大黃(八兩)、麻仁(三兩另研)、杏仁(三兩)
  • 用法:蜜丸。

疏風湯

  • 配方:麻黃(三兩)、益智仁、杏仁(各一兩)、升麻(五錢)
  • 用法:每用末五錢,水煎。

註釋

  • 括號內的文字為藥材名稱,並附有中藥材的連結。
  • 「中臟」和「中腑」是古籍中描述藥材所屬部位的詞彙,可以理解為「主要藥材」。
  • 「錢」和「兩」是古代重量單位,現代一般使用克或毫克。
  • 「末」指的是研磨成粉末。

三化湯

  • 配方:厚朴、大黃、枳實、羌活各三錢。
  • 用法:用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時服用。

麻仁丸

  • 配方:厚朴、白芍、枳實各四兩,大黃八兩,麻仁三兩研磨成粉,杏仁三兩。
  • 用法:用蜂蜜製成丸劑。

疏風湯

  • 配方:麻黃三兩,益智仁、杏仁各一兩,升麻五錢。
  • 用法:每次取五錢的藥粉,用清水煎煮。

大秦艽湯,〔血脈〕秦艽,石膏,甘草,川芎,當歸,白芍,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芷,熟地,生地,茯苓,細辛,天寒加生薑,春夏加知母。

白話文:

大秦艽湯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血脈方面的疾病。

藥材:

  • 秦艽
  • 石膏
  • 甘草
  • 川芎
  • 當歸
  • 白芍
  • 羌活
  • 獨活
  • 防風
  • 黃芩
  • 白朮
  • 白芷
  • 熟地
  • 生地
  • 茯苓
  • 細辛

根據季節調整藥材:

  • 天氣寒冷時,加入生薑。
  • 春夏季節,加入知母。

養榮湯,〔又〕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石菖,麥冬,遠志,陳皮,烏藥,茯苓,枳實,黃連,防風,羌活,秦艽,半夏,南星,甘草(各六分),竹茹(一錢),姜(三片)

羌活愈風湯,〔又〕羌活,炙草,防風,黃耆,川芎,獨活,人參,麻黃,細辛,枳殼,知母,甘菊,薄荷,白芷,當歸,杜仲,秦艽,柴胡,半夏,厚朴,熟地,前胡,杞子,地骨皮,蔓荊子(各二兩),茯苓,黃芩(各三兩),生地,蒼朮,石膏,白芍(各四兩),肉桂(一兩),大寒後多加半夏、人參,柴胡、木通。穀雨後多加石膏、黃芩、知母,季夏加防己、白朮、茯苓。大暑加厚朴、藿香、肉桂。霜降後加當歸、肉桂、附子。

白話文:

養榮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石菖、麥冬、遠志、陳皮、烏藥、茯苓、枳實、黃連、防風、羌活、秦艽、半夏、南星、甘草(各六分)、竹茹(一錢)、姜(三片)組成。

羌活愈風湯則由羌活、炙草、防風、黃耆、川芎、獨活、人參、麻黃、細辛、枳殼、知母、甘菊、薄荷、白芷、當歸、杜仲、秦艽、柴胡、半夏、厚朴、熟地、前胡、杞子、地骨皮、蔓荊子(各二兩)、茯苓、黃芩(各三兩)、生地、蒼朮、石膏、白芍(各四兩)、肉桂(一兩)組成,並依季節變化調整藥材比例:大寒後多加半夏、人參、柴胡、木通;穀雨後多加石膏、黃芩、知母;季夏加防己、白朮、茯苓;大暑加厚朴、藿香、肉桂;霜降後加當歸、肉桂、附子。

此方治風中腑中臟,先以本藥,之後用此方調理。凡中風內邪盡外邪除,當服此方以行導諸經,久則大風悉去,清濁自分,榮衛自和矣。易老云:此方療肝腎虛,筋骨弱,精神昏,語言難,或瘦而偏桔,或肥而不遂,或恐而健忘,或喜而多思,思忘皆精不足也,能安心養神,調陰陽,使無偏勝。

滾痰丸,〔因痰〕大黃,黃芩,沉香,青礞石,百藥煎,水丸。

三生飲,〔又〕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川烏(各一錢),木香(五分),姜(十片),一名順氣散。

白話文:

[滾痰丸]

,藥材包括:大黃、黃芩、[沉香]、青**[礞石][百藥煎]**,製成水丸。

[三生飲]

,藥材包括:生南星、生**[白附子]、生川烏(各一錢)、[木香](五分)、生姜(十片),又稱為[順氣散]**。

此方治卒中風痰塞,昏僕不省,脈沉無熱者。

龍星丹,〔又〕陳膽星,硃砂(各三錢),黃連,黃芩(各二錢),全蠍,防風,薄荷(各一錢),冰片,牛黃,麝香(各三字),加青黛(一錢),蜜丸,櫻桃大,別以硃砂為衣,不拘時,每噙化一丸。

凡中風多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此方既治風熱,又兼理痰,凡風、熱、痰,無不治也。

白話文:

藥方

龍星丹(三錢)、陳膽星(三錢)、硃砂(三錢)、黃連(二錢)、黃芩(二錢)、全蠍(一錢)、防風(一錢)、薄荷(一錢)、冰片(三字)、牛黃(三字)、麝香(三字),再加入青黛(一錢)。製成蜜丸,以櫻桃大小,用硃砂做外衣,不拘時間,每次含服一丸至化。

藥理

中風大多是由於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所致。這個方子既能治療風熱,又能化痰,對於風、熱、痰三者,都有很好的療效。

涼膈散,〔因火〕連翹(二錢),大黃,芒硝,甘草(各一錢),薄荷,黃芩,梔子(各五分),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半入硝。

清氣宣風散,〔又〕當歸,白朮,白芍(各一錢),川芎,羌活,半夏,生地,姜蠶(各八分),蟬蛻,赤苓(各六分),防風,甘菊,枳殼,陳皮,荊芥,升麻,黃連,山梔(各五分),甘草(生三分),姜(三),棗(二)

白話文:

涼膈散用連翹二錢,大黃、芒硝、甘草各一錢,薄荷、黃芩、梔子各五分,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半入硝。清氣宣風散則用當歸、白朮、白芍各一錢,川芎、羌活、半夏、生地、姜蠶各八分,蟬蛻、赤苓各六分,防風、甘菊、枳殼、陳皮、荊芥、升麻、黃連、山梔各五分,甘草生三分,姜三片,棗二枚。

此方兼治風熱。

香茹飲,〔因暑〕香茹,厚朴,扁豆子,甘草

沈氏中暑湯,〔又〕川連(六發吳萸五粒泡水一二匙拌),知母(一錢乾薑一分泡水一二匙拌),遠志(一錢),石菖蒲汁(四五匙拌),川貝母(二錢熟艾半分泡水一二匙拌),枳實(磨汁八分),羚羊角(一錢),栝蔞仁(三錢),麥冬(二錢),西瓜翠衣(五錢),此金鰲自制方也。

白話文: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風熱。香菇飲適合暑熱引起的不適,用香菇、厚朴、扁豆子、甘草等藥材。沈氏中暑湯則是用川連、知母、遠志、菖蒲汁、川貝母、枳實、羚羊角、栝蔞仁、麥冬、西瓜翠衣等藥材製成,是金鰲大夫的獨家配方。

此方專治暑邪直中心肝二經,不頭疼,不發熱,時躁煩,舌短,手足牽搐者。

附子麻黃湯,〔因寒〕麻黃,白朮,人參,附子,乾薑,甘草

附子湯,〔又〕生附子,白芍,肉桂,人參,甘草,茯苓(各一錢),白朮(錢半),姜(七片)

滲濕湯,〔因濕〕蒼朮,白朮,茯苓,陳皮,豬苓,澤瀉,香附,川芎,砂仁,厚朴,甘草,燈心,生薑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暑邪直犯心肝兩經,沒有頭痛、發熱,卻感到煩躁不安,舌頭短縮,手腳抽搐的症狀。可以用附子麻黃湯,如果寒氣重,就加麻黃、白朮、人參、附子、乾薑、甘草。如果還是不行,就用附子湯,用生附子、白芍、肉桂、人參、甘草、茯苓、白朮、薑。如果體內濕氣重,就用滲濕湯,用蒼朮、白朮、茯苓、陳皮、豬苓、澤瀉、香附、川芎、砂仁、厚朴、甘草、燈心、生薑。

行濕流氣散,〔又〕苡仁(二兩),茯苓(兩半),蒼朮,羌活,防風,川烏(各一兩),每末二錢,酒或蔥白湯調下。

此方兼治風寒濕痹,麻木不仁,手足煩軟。

萬金湯,〔因虛〕川斷,杜仲,防風,茯苓,牛膝,細辛,人參,肉桂,甘草,當歸(各八分),川芎,獨活,熟地,秦艽(各四分)

此方專能治風補虛,及手足風,累驗。若手指無力,不半劑可愈。

木香調氣散,〔因氣〕木香,丁香,檀香,藿香,砂仁,蔻仁,甘草,加鹽少許

白話文:

「行濕流氣散」使用薏仁、茯苓、蒼朮、羌活、防風、川烏各一兩,每次服用兩錢,用酒或蔥白湯調服。此方可治療風寒濕痺、麻木不仁、手足煩軟等症狀。「萬金湯」因虛證而設,使用川斷、杜仲、防風、茯苓、牛膝、細辛、人參、肉桂、甘草、當歸各八分,川芎、獨活、熟地、秦艽各四分,專治風痺兼虛證,以及手足風,效果顯著。若手指無力,服用半劑即可見效。「木香調氣散」因氣虛而設,使用木香、丁香、檀香、藿香、砂仁、蔻仁、甘草,並加少許鹽。

順氣勻風散,〔又〕白朮(二錢),烏藥(一錢半),人參,天麻(各一錢),沉香,青皮,白芷,木瓜,紫蘇葉,甘草(各五分),姜(三片),一方有枳殼一錢。一名勻氣散。

此方專治中風,氣虛不遂。

調氣平胃散,〔因惡〕木香,檀香,蔻仁,砂仁,烏藥,藿香,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加姜

桃奴丸,〔又〕桃奴(七個另研),玳瑁鎊(細末一兩),安息香(去渣一兩),上三味,同入銀石器熬成膏,再用。硃砂、犀角各五錢,琥珀、雄黃各三錢,麝香、冰片、牛黃各二錢,桃仁十四粒麩炒,共為末。安息香膏和丸,芡實大,陰乾,密器封固,安放靜室,每一丸,人參湯下。

白話文:

【順氣勻風散】,又名白朮(用量為二錢),烏藥(用量為一錢半),人參,天麻(各一錢),沈香,青皮,白芷,木瓜,紫蘇葉,甘草(各五分),姜(三片),一方中有枳殼一錢。又名勻氣散。

這個配方專門用於治療中風,氣血虛弱的情況。

【調氣平胃散】,由於惡意木香,檀香,蔻仁,砂仁,烏藥,藿香,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加入姜。

【桃奴丸】,又名桃奴(數量為七個另研),玳瑁鎊(細末一兩),安息香(去除渣滓一兩),以上三種材料,一同放入銀石器皿中熬製成膏,再進行使用。硃砂、犀角各五錢,琥珀、雄黃各三錢,麝香、冰片、牛黃各二錢,桃仁十四粒麩炒,一起研磨成粉末。安息香膏與粉末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芡實,陰乾後密封存放在靜謐的房間內,每次服用一丸,以人參湯送服。

犀角散,〔膽肝〕犀角,石膏,甘菊,川芎,天麻,人參,羌活,獨活,黃耆,白朮,黃芩,枳殼,當歸,防風,棗仁,白芷,甘草,羚羊角

此以下至獨活散五方,皆須察病人氣血之虛,加補氣血藥。

加味牛黃散,〔包絡心〕羚羊角,白鮮皮,牛黃,麝香,犀角,龍齒,防風,天麻,獨活,人參,沙參,茯神,升麻,遠志,甘草,冰片,硃砂,鐵粉,麥冬,天竺黃

白話文:

  1. 犀角散:此方包含以下成分:膽肝犀角、石膏、甘菊、川芎、天麻、人參、羌活、獨活、黃耆、白朮、黃芩、枳殼、當歸、防風、棗仁、白芷、甘草、羚羊角。在使用此方時,需根據病人的氣血虛弱情況,增補氣血藥物。

  2. 加味牛黃散:此方包含以下成分:包絡心羚羊角、白鮮皮、牛黃、麝香、犀角、龍齒、防風、天麻、獨活、人參、沙參、茯神、升麻、遠志、甘草、冰片、硃砂、鐵粉、麥冬、天竺黃。在使用此方時,也需根據病人的氣血虛弱情況,增補氣血藥物。

防風散,〔胃脾〕防風,麻黃,人參,川芎,附子,肉桂,黃耆,赤苓,棗仁,白朮,桑皮,獨活,甘草,羚羊角

五味子湯,〔大腸肺〕五味子,杏仁,肉桂,炙甘草,防風,赤芍,川芎,川椒

獨活散〔膀胱腎〕川菊,獨活,防子,當歸,石菖蒲,防風,天麻,川芎,肉桂,山萸肉,枳殼,丹參,牛膝,萆薢,甘草,細辛,白朮,以上五方,皆中腑而兼中臟者。

白話文:

防風散主要針對胃脾,成份有防風、麻黃、人參、川芎、附子、肉桂、黃耆、赤苓、棗仁、白朮、桑皮、獨活、甘草、羚羊角。五味子湯主要針對大腸肺,成份有五味子、杏仁、肉桂、炙甘草、防風、赤芍、川芎、川椒。獨活散則針對膀胱腎,成份有川菊、獨活、防子、當歸、石菖蒲、防風、天麻、川芎、肉桂、山萸肉、枳殼、丹參、牛膝、萆薢、甘草、細辛、白朮。以上五個方劑,都同時治療腑臟和臟器。

攝生飲,〔初服〕南星,半夏(各錢半),木香,蒼朮,細辛,菖蒲,甘草(各一錢),姜(七片)

此方治卒中不省,無熱者。

蘇合丸,〔又〕犀角,白朮,香附,硃砂,訶子,蓽撥,木香,檀香,麝香,丁香,安息香(各二兩),龍腦香,熏陸香,蘇合香(各一兩)

六君子湯,〔氣虛〕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

四物湯,〔血虛〕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白話文:

攝生飲用於突然昏迷,沒有發燒的病人,藥材包括南星、半夏、木香、蒼朮、細辛、菖蒲、甘草和薑。蘇合丸則含有犀角、白朮、香附、硃砂、訶子、蓽撥、木香、檀香、麝香、丁香、安息香、龍腦香、熏陸香、蘇合香。六君子湯適合氣虛者,包含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半夏、陳皮。四物湯則針對血虛,由川芎、當歸、白芍、地黃組成。

八珍湯,〔氣血虛〕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疏風飲,〔口眼〕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秦艽,升麻,防風,葛根,蘇木,鉤藤,紅花,加酒。

地黃飲子,〔語言〕熟地,巴戟,山萸,附子,茯苓,菖蒲,遠志,麥冬,官桂,肉蓯蓉,金石斛,五味子,姜(三),棗(二),薄荷(五葉)

白話文:

八珍湯是用來補氣血的,裡面有: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

疏風飲是用來治療口眼問題的,裡面有:人參、黃耆、當歸、白芍、秦艽、升麻、防風、葛根、蘇木、鉤藤、紅花,還要加酒。

地黃飲子是用來治療語言障礙的,裡面有:熟地、巴戟、山萸、附子、茯苓、菖蒲、遠志、麥冬、官桂、肉蓯蓉、金石斛、五味子,還有三片薑、兩顆棗、五片薄荷。

此方治中風舌喑,足廢,腎虛,其氣厥不至舌下。

神仙解語丹,〔又〕白附子,菖蒲,遠志,全蠍,羌活,南星,天麻,姜蠶,等分,蜜丸,薑湯下五七十丸。一名解語丸。

滌痰湯,〔又〕南星,半夏,枳實,橘紅,人參,菖蒲,竹茹,茯苓,甘草,加姜。

八味丸,〔又〕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

白話文:

這個藥方治療中風導致的舌頭僵硬、腿腳無力、腎虛、氣血不足無法到達舌根的症狀。藥方包括神仙解語丹、滌痰湯、八味丸。神仙解語丹由白附子、菖蒲、遠志、全蠍、羌活、南星、天麻、姜蠶等藥材等量混合,製成蜜丸,用薑湯送服,每次五七十丸。滌痰湯由南星、半夏、枳實、橘紅、人參、菖蒲、竹茹、茯苓、甘草,再加上薑製成。八味丸由熟地、山藥、山萸、丹皮、茯苓、澤瀉、附子、肉桂組成。

加味轉舌膏,〔舌喑〕連翹,遠志,柿霜,薄荷,菖蒲,山梔,防風,桔梗,黃芩,甘草,犀角,大黃,川芎,元明粉,硃砂為衣,蜜丸,食後、臨臥各二錢,薄荷湯下。

平胃散,〔肢廢〕蒼朮,厚朴,陳皮,甘草

五苓散,〔又〕白朮,肉桂,茯苓,豬苓,澤瀉

蠲痹湯,〔體疼〕當歸,白芍,羌活,薑黃,黃耆,甘草,姜,棗

白話文:

加味轉舌膏用於治療舌頭不靈活,其成分有連翹、遠志、柿霜、薄荷、菖蒲、山梔、防風、桔梗、黃芩、甘草、犀角、大黃、川芎、元明粉、硃砂,製成蜜丸,每次服食二錢,飯後和睡前各服一次,用薄荷湯送服。平胃散用於治療肢體無力,其成分有蒼朮、厚朴、陳皮、甘草。五苓散用於治療其他症狀,其成分有白朮、肉桂、茯苓、豬苓、澤瀉。蠲痹湯用於治療身體疼痛,其成分有當歸、白芍、羌活、薑黃、黃耆、甘草、姜、棗。

當歸拈痛湯,〔又〕葛根,升麻,防風,羌活,茯苓,豬苓,知母,甘草,人參,苦參,茵陳,澤瀉,白朮,蒼朮,當歸

鐵彈丸,〔又〕五靈脂(二兩),川烏(一兩),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一錢),水丸,彈子大,每一丸,薄荷酒下。

此方專治中風喎斜,癱瘓,涎潮語澀,筋攣骨痛,應是風疾,無不治之。

十全大補湯,〔又〕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黃耆,肉桂

白話文:

[當歸拈痛湯]

,又名葛根湯,由葛根、升麻、防風、羌活、茯苓、豬苓、知母、甘草、人參、苦參、茵陳、澤瀉、白朮、蒼朮、當歸組成。

[鐵彈丸]

,又名五靈脂丸,由五靈脂(二兩)、川烏(一兩)、乳香、沒藥(各五錢)、麝香(一錢)製成水丸,大小如彈子。服用時用薄荷酒送服。

此方專治中風歪斜、癱瘓、流口水、口齒不清、筋攣骨痛等風疾,效果顯著,無不治之症。

[十全大補湯]

,又名十全湯,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川芎、當歸、白芍、地黃、黃耆、肉桂組成。

星香散,〔痰涎〕南星,木香,加姜。

大棗,〔又〕茯苓,陳皮,半夏,甘草

生脈散,〔遺尿〕人參,麥冬,五味子

當歸六黃湯,〔易汗〕當歸,生地,熟地,黃柏,黃芩,黃連,黃耆

青皮白芍湯,〔善飢〕青皮,白芍,柴胡,山梔,人參,白朮,茯苓,甘草

桂枝,〔風邪〕桂枝,白芍,甘草,姜,棗

白話文:

  1. 星香散,針對痰涎問題,配方包括南星、木香和薑。

  2. 大棗,包含茯苓、陳皮、半夏和甘草等成分。

  3. 生脈散,用於遺尿問題,主要成分爲人參、麥冬和五味子。

  4. 當歸六黃湯,針對容易出汗問題,由當歸、生地、熟地、黃柏、黃芩、黃連和黃耆組成。

  5. 青皮白芍湯,用於善食或胃口好的問題,配方包括青皮、白芍、柴胡、山梔、人參、白朮、茯苓和甘草。

  6. 桂枝,針對風邪問題,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甘草、薑和棗。

玉屏風散,〔表虛〕

耆附湯,〔氣虛〕

六味地黃丸,〔氣虛〕熟地,山萸,山藥,丹皮,澤瀉,茯苓

加減牛黃清肺心湯,〔神昏〕人參,茯神,麥冬,山藥,膽星,白朮,雄黃,甘草,犀角,硃砂,牛黃,冰片,麝香,金箔,羚羊角,棗肉加蜜丸。

至聖保命丹,〔又〕貫眾(一兩),生地(七錢),大黃(五錢),板藍根,青黛(各三錢),硃砂,牛黃,蒲黃,薄荷,珍珠,冰片(各錢半),麝香(一錢),蜜丸,金箔為衣。

白話文:

玉屏風散適用於表虛,耆附湯和六味地黃丸適用於氣虛,六味地黃丸的組成藥物有熟地、山萸肉、山藥、丹皮、澤瀉、茯苓。加減牛黃清肺心湯適用於神昏,藥物包括人參、茯神、麥冬、山藥、膽星、白朮、雄黃、甘草、犀角、硃砂、牛黃、冰片、麝香、金箔、羚羊角、棗肉,製成蜜丸。至聖保命丹也適用於神昏,藥物包括貫眾、生地、大黃、板藍根、青黛、硃砂、牛黃、蒲黃、薄荷、珍珠、冰片、麝香,製成蜜丸,並以金箔包裹。

史國公酒,〔癱瘓〕當歸,虎骨,羌活,鱉甲,防風,萆薢,牛膝,秦艽,蠶沙,杜仲(各二兩),杞子(五錢),茄根(八兩),無灰酒(十斤)

加減潤燥湯,〔左偏〕酒白芍(二錢),當歸(錢二分),川芎,茯苓,白朮,南星,半夏,天麻(各一錢),酒生地,熟地(薑汁炒),鹽炒陳皮,酒炒牛膝,酒黃芩,棗仁(各八分),桃仁,羌活,防風,薄桂(各六分),酒紅花,炙草(各四分),酒黃柏(三分),加竹瀝、薑汁。一名愈風潤燥湯。

白話文:

史國公酒,適合癱瘓,用當歸、虎骨、羌活、鱉甲、防風、萆薢、牛膝、秦艽、蠶沙、杜仲(各二兩)、杞子(五錢)、茄根(八兩)與無灰酒(十斤)一起熬煮。加減潤燥湯,適合左偏,用酒白芍(二錢)、當歸(錢二分)、川芎、茯苓、白朮、南星、半夏、天麻(各一錢)、酒生地、熟地(薑汁炒)、鹽炒陳皮、酒炒牛膝、酒黃芩、棗仁(各八分)、桃仁、羌活、防風、薄桂(各六分)、酒紅花、炙草(各四分)、酒黃柏(三分),再加入竹瀝、薑汁。此方又名愈風潤燥湯。

此方專治左半身不遂,屬血虛與死血。

祛風除濕湯,〔右偏〕白朮錢(二分),酒當歸,茯苓,酒黃連,酒黃芩,陳皮,赤芍,半夏,蒼朮,烏藥,枳殼,羌活(各一錢),人參,川芎,桔梗,防風(各八分),白芷(七分),炙甘草(五分),姜(五片)

此方專治右半身不遂。

換骨丹,〔風痱〕蒼朮,槐實,桑皮,川芎,白芷,人參,防風,首烏,威靈仙,蔓荊子(各一兩),苦參,五味子,木香(各五錢),冰片,麝香(各五分),以麻黃煎膏,和搗萬杵,每兩作十丸,硃砂為衣,每取一丸,磨溫酒半盞,以物合定,不透氣,食後、臨臥各呷咽之,衣覆取汗,即自瘥。

白話文:

這方子專門治療左半身不遂,屬於血虛和血瘀的病症。

祛風除濕湯,白朮二錢,酒當歸、茯苓、酒黃連、酒黃芩、陳皮、赤芍、半夏、蒼朮、烏藥、枳殼、羌活各一錢,人參、川芎、桔梗、防風各八分,白芷七分,炙甘草五分,生姜五片。

這方子專門治療右半身不遂。

換骨丹,蒼朮、槐實、桑皮、川芎、白芷、人參、防風、首烏、威靈仙、蔓荊子各一兩,苦參、五味子、木香各五錢,冰片、麝香各五分。用麻黃煎膏和藥材搗成一萬杵,每兩做成十丸,用硃砂包裹。每次取一丸,磨入溫酒半盞,用東西封好,不透氣,飯後和臨睡前各服用一次,服用後蓋好被子讓身體發汗,病就會自然好轉。

此方專治中風喎斜癱瘓,及暗風、風癇。

疏風順氣元,〔又〕製大黃(五兩),車前子(二兩半),檳榔,郁李仁,火麻仁,菟絲子,牛膝,山藥,萸肉(各二兩),枳殼,防風,獨活(各一兩),蜜丸。

此方兼治大便秘結,真良方也。久服精神康健,尤宜老人。

八寶回春湯,〔又〕白芍(錢二分),黃耆(八分),白朮(六分),茯神,半夏(各五分),附子,人參,麻黃,黃芩,防己,香附,杏仁,川芎,當歸,陳皮,防風,肉桂,乾薑,甘草,熟地,生地(各四分),沉香,烏藥,川烏(各三分),姜(三),棗(二)

白話文:

這方子專門治療中風引起的歪斜癱瘓,以及暗風、風癇。藥方包含疏風順氣元,另外還用大黃、車前子、檳榔、郁李仁、火麻仁、菟絲子、牛膝、山藥、萸肉、枳殼、防風、獨活等藥材製成蜜丸。此方也能治療便秘,是個非常有效的方子。長期服用可以讓精神健康,特別適合老年人。另外,八寶回春湯也包含白芍、黃耆、白朮、茯神、半夏、附子、人參、麻黃、黃芩、防己、香附、杏仁、川芎、當歸、陳皮、防風、肉桂、乾薑、甘草、熟地、生地、沉香、烏藥、川烏等藥材,並加入薑、棗。

此方八味去風,八味和氣,八味活血,蓋氣血和平,榮衛調順,則風症自去,故治一切風虛症。

補氣,〔風懿〕山藥(七錢),甘草(五錢),人參,蒲黃,神麯(各二錢半),犀角(二錢),大豆黃卷,肉桂,阿膠(各錢七分半),白芍,麥冬,黃芩,當歸,防風,硃砂,白朮(各錢半),柴胡,桔梗,杏仁,茯苓,川芎(各錢二分半),牛黃(錢二分),羚羊角,冰片,麝香(各一錢),雄黃(八分),白斂,炮姜(各七分半),金箔(一百二十方內四十方為衣),大棗肉二十枚蒸研膏,和煉蜜丸,每重一錢,溫水下。

白話文:

這方子由八味藥組成,能祛風、和氣、活血,因為氣血調和,營衛暢通,風邪自然消散,所以能治療各種因風虛引起的病症。方劑中包含山藥、甘草、人參、蒲黃、神麴、犀角、大豆黃卷、肉桂、阿膠、白芍、麥冬、黃芩、當歸、防風、硃砂、白朮、柴胡、桔梗、杏仁、茯苓、川芎、牛黃、羚羊角、冰片、麝香、雄黃、白斂、炮姜、金箔、大棗等藥材,製成膏丸,每次服用一錢,溫水送服。

此方專治卒中風不省人事,痰涎壅,精神昏,語言塞,口眼喎斜,手足不遂等症。

導痰湯,〔又〕半夏,南星,赤苓,枳實,橘紅,甘草,本方加香附子、烏藥、沉香、木香,名順氣導痰湯。加黃芩、黃連,名清熱導痰湯。加羌活、白朮,名祛風導痰湯。加遠志、菖蒲、硃砂、黃連,名寧神導痰湯。

此方專治中風痰盛,語澀眩昏。

防風通聖散,〔暴僕〕滑石錢(七分),甘草(錢二分),石膏,黃芩,桔梗(各七分),防風,當歸,川芎,赤芍,大黃,麻黃,連翹,薄荷,芒硝(各四分半),白朮,荊芥,山梔(各三分半),姜(五片)

白話文:

這方專門治療中風昏迷、痰多、意識不清、言語不清、口眼歪斜、手腳無力等症狀。

導痰湯,另外可以加入香附子、烏藥、沉香、木香,稱為順氣導痰湯;加入黃芩、黃連,稱為清熱導痰湯;加入羌活、白朮,稱為祛風導痰湯;加入遠志、菖蒲、硃砂、黃連,稱為寧神導痰湯。

這方專門治療中風痰盛、言語不清、頭昏眼花。

防風通聖散,滑石七分錢,甘草二分錢,石膏、黃芩、桔梗各七分,防風、當歸、川芎、赤芍、大黃、麻黃、連翹、薄荷、芒硝各四分半,白朮、荊芥、山梔各三分半,生薑五片。

此方治風、熱、燥三者之總劑也。

腎瀝湯,〔暴喑〕羊腎(一具),生薑(二兩切),磁石(兩七錢),水一斗,煮取五升,再入元參、白芍、茯苓各兩二錢半,黃耆、川芎、五味子、肉桂、當歸、人參、防風、甘草各一兩,再煮取一升,分二服。

此方專治腎臟風,語音蹇澀。

清神解語湯,〔又〕南星,半夏(各一錢),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麥冬,遠志,菖蒲,陳皮,茯苓,烏藥,枳實,黃連,防風,羌活,甘草(各五分),竹茹(錢半),加薑汁、童便、竹瀝沖服。

白話文:

這兩種藥方是用來治療風、熱、燥三種症狀的總方。

「腎瀉湯」,對於突然失聲的情況,使用一整隻羊腎,加上兩兩切片的生薑,以及磁石兩兩七錢。用水一斗,煮沸後得到五升濃縮液,再加入元參、白芍、茯苓各兩兩二錢半,黃耆、川芎、五味子、肉桂、當歸、人參、防風、甘草各一兩,再次煮沸後得到一升濃縮液,分成兩次服用。

這個藥方專門用於治療腎臟風病,使聲音發出困難或含糊不清。

「清神解語湯」,對於語言不清的情況,使用南星和半夏各一錢,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麥冬、遠志、菖蒲、陳皮、茯苓、烏藥、枳實、黃連、防風、羌活、甘草各五分,竹茹錢半。再加上薑汁、童便、竹瀝一起沖服。

此方專治中風痰迷心竅,語言蹇澀,不省人事。

資壽解語湯,〔又〕羚羊角,桂枝(各一錢),羌活,甘草(各七分半),防風,附子,棗仁,天麻(各五分),竹瀝(五匙),薑汁(一匙)

此方專治風中心脾,舌強不語,蓋心之別脈,繫於舌本,脾脈亦挾咽,連舌本,散舌下也。

牛黃定志丸,〔矇昧〕硃砂,半夏(各二兩),雄黃,天麻,甘草,烏蛇肉(各一兩),西珀(七錢半),牛黃,冰片,全蠍,姜蠶,附子,牛膝,南星(各五錢),麝香(二錢半),蜜丸,芡子大,人參、薄荷湯嚼下一丸。

白話文:

這個方子專門治療中風導致痰迷心竅,言語含糊不清,失去意識的症狀。

方劑:解語湯,成分包括羚羊角、桂枝、羌活、甘草、防風、附子、棗仁、天麻、竹瀝、薑汁。

另一個方子專門治療風邪侵犯心脾,導致舌頭僵硬說不出話的症狀。因為心經的支脈連接舌根,脾經也沿著咽喉連接到舌根,散佈到舌頭下方。

方劑:定志丸,成分包括硃砂、半夏、雄黃、天麻、甘草、烏蛇肉、西珀、牛黃、冰片、全蠍、姜蠶、附子、牛膝、南星、麝香。製成蜜丸,大小如芡子,用人參、薄荷湯送服。

此方專治心臟中風昏冒,精神不守,此藥壓驚鎮心,化涎安神。

祛風至寶丹,〔又〕滑石(兩半),川芎,當歸(各兩二錢半),甘草(一兩),白芍,防風(各七錢半),白朮(六錢半),石膏,黃芩,桔梗,熟地,天麻,人參,羌活,獨活(各五錢),梔子(三錢),連翹,荊芥,薄荷,麻黃,大黃,芒硝,黃連,黃柏,細辛,全蠍(各二錢半),蜜丸彈子大,細嚼,茶、酒任下。此即通聖散加味。

此方專治風中臟,昏冒及風熱。

二參丹,〔又〕丹參,熟地,天冬(各兩半),茯苓,甘草,麥冬(各一兩),人參,遠志,硃砂,菖蒲(各五錢),蜜丸,清晨以羌活愈風送,或臨臥再以羌活愈風湯送下四白丹。

白話文:

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心臟中風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它能鎮定心神,化解口涎,安撫精神。

藥方由滑石、川芎、當歸、甘草、白芍、防風、白朮、石膏、黃芩、桔梗、熟地、天麻、人參、羌活、獨活、梔子、連翹、荊芥、薄荷、麻黃、大黃、芒硝、黃連、黃柏、細辛、全蠍等藥材組成,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一顆,可以用茶水或酒送服。這個藥方是通聖散的加味方。

另外一個藥方專治風邪入侵臟腑,導致昏迷以及風熱症狀。

這個藥方由丹參、熟地、天冬、茯苓、甘草、麥冬、人參、遠志、硃砂、菖蒲等藥材組成,製成蜜丸,早上用羌活愈風湯送服,或晚上睡覺前再用羌活愈風湯送服四白丹。

此方專治中風後健忘,能養神、定志、和血。

四白丹,〔又〕甜竹葉(三兩),白芷(一兩),白朮,白茯苓,砂仁,香附,防風,人參,川芎,甘草(各五錢),薄荷,羌活,獨活(各二錢半),細辛,知母(各二錢),白檀香,藿香(各一錢半),牛黃,冰片(各五分),麝香(一字),蜜丸,每丸重一錢。臨臥,以羌活愈風湯下。

此方專治中風昏冒,能清肺氣,養魂。

透冰丹,〔風熱〕制川烏(二兩再鹽炒去鹽),威靈仙,大黃,山梔,茯神,茯苓,蔓荊子,益智仁,仙靈脾,天麻,白芷(各五錢),京墨(醋煅細研),麝香(各一錢二分),蜜和,搗千杵,丸桐子大,薄荷汁同溫酒下二三丸。

白話文:

第一部分

此方專治中風後健忘,能養神、定志、和血。

四白丹

  • 甜竹葉(三兩),白芷(一兩),白朮,白茯苓,砂仁,香附,防風,人參,川芎,甘草(各五錢),薄荷,羌活,獨活(各二錢半),細辛,知母(各二錢),白檀香,藿香(各一錢半),牛黃,冰片(各五分),麝香(一字)。

將以上藥材製成蜜丸,每丸重一錢。睡前服用,以羌活愈風湯送服。

功效

此方專治中風後健忘,能養神、定志、和血。

第二部分

此方專治中風昏冒,能清肺氣,養魂。

透冰丹

  • 制川烏(二兩,先用鹽炒去鹽),威靈仙,大黃,山梔,茯神,茯苓,蔓荊子,益智仁,仙靈脾,天麻,白芷(各五錢),京墨(醋煅細研),麝香(各一錢二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加入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服用時,用溫酒送服二至三丸。

功效

此方專治中風昏冒,能清肺氣,養魂。

註釋

  • 括號內為藥材的用量,例如「白芷(一兩)」表示白芷用量為一兩。
  • 「制川烏」是指經過炮製的川烏,以減輕其毒性。
  • 「醋煅細研」是指用醋將京墨煅燒後研磨成細粉。
  • 「蜜丸」是指用蜂蜜將藥粉製成丸狀藥物。
  • 「羌活愈風湯」是一種中藥湯劑,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等症狀。

第一部分

這個藥方專門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健忘,能滋養精神,穩定意志,調和血液。

四白丹的藥方

  • 甜竹葉三兩、白芷一兩、白朮、白茯苓、砂仁、香附、防風、人參、川芎、甘草各五錢、薄荷、羌活、獨活各二錢半、細辛、知母各二錢、白檀香、藿香各一錢半、牛黃、冰片各五分、麝香一字。

將以上藥材用蜂蜜製成丸藥,每丸一錢重。睡前服用,用羌活愈風湯送服。

功效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健忘,滋養精神,穩定意志,調和血液。

第二部分

這個藥方專門治療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的症狀,可以清肺氣,養魂魄。

透冰丹的藥方

  • 制川烏二兩(先用鹽炒去鹽)、威靈仙、大黃、山梔、茯神、茯苓、蔓荊子、益智仁、仙靈脾、天麻、白芷各五錢、京墨(用醋煅燒後研磨成細粉)、麝香各一錢二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服用時,用溫酒送服二至三丸。

功效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的症狀,可以清肺氣,養魂魄。

此方專治風熱毒,上攻頭面,腫癢,痰涎壅塞,口乾胸煩;下注腰腳,腫痛生瘡,大小便秘,及癱瘓等症。

天麻丸,〔又〕生地(四兩),羌活(三兩半),當歸(二兩半),天麻,牛膝,萆薢,元參,杜仲,獨活(各兩半),附子(五分),蜜丸。

小續命湯,〔又〕防風(錢半),防己,肉桂,杏仁,黃芩,白芍,人參,川芎,麻黃,甘草(各一錢),附子(五分),姜(三),棗(二),一方無附子、防己,有當歸、石膏。

此方專治卒中風不省人事,喎斜癱瘓,喑瘂麻木,眩暈,初中無汗表實等,及治一切諸風症。凡中風,六脈浮緊,風氣太盛,心火爆升,痰涎壅遏於經絡之中,宜小續命湯。用附子以其稟雄壯之資,而有斬關奪將之勢,能引人參輩並行於十二經,以追復其散失之元陽,又引麻黃、防風、杏仁輩散表,開腠理,以驅其在表之風寒,又引當歸、川芎輩入血分,行血養血,以滋養其虧損之真陰。或加石膏、知母,以降胃火。

白話文:

這套藥方專門用來治療因風熱毒素所引起的頭面部腫脹、瘙癢、喉嚨有痰、呼吸困難、口乾舌燥、胸部煩躁,以及腰部和腳部腫脹疼痛、長出瘡、大便不通、小便困難、甚至癱瘓等症狀。

「天麻丸」配方為:生地(四兩)、羌活(三兩半)、當歸(二兩半)、天麻、牛膝、萆薢、元參、杜仲、獨活(各兩半)、附子(五分),使用蜂蜜製成丸狀。

「小續命湯」配方為:防風(錢半)、防己、肉桂、杏仁、黃芩、白芍、人參、川芎、麻黃、甘草(各一錢)、附子(五分)、姜(三片)、棗(兩個),有一種配方則去除了附子和防己,加上了當歸和石膏。

這套藥方專門用來治療突然中風導致神志不清、偏斜癱瘓、聲音嘶啞、四肢麻木、頭暈眼花,以及初期無汗、體表實症等,以及治療各種風病症狀。在中風的情況下,脈象浮緊,風邪過盛,心火旺盛,痰液阻塞在經絡中,適合使用「小續命湯」。附子因其強大的力量,能夠引導人參等藥物通行全身十二經脈,恢復流失的元陽,同時引導麻黃、防風、杏仁等藥物散除表層風寒,開通皮膚毛孔,清除外在風寒。此外,當歸、川芎等藥物則進入血分,活血養血,滋潤損傷的真陰。在必要時,可以添加石膏、知母以降胃火。

或加黃芩,以清肺金。若病勢稍退,精神稍復,輒當改用丹溪之法,以補氣血消痰之劑,以調養其本氣,此急則治其標,與夫標而本之之治也。

排風湯,〔又〕麻黃,獨活,赤苓(各一錢),白朮,肉桂,川芎,杏仁,白芍,防風,當歸,甘草(各八分),白鮮皮(五分),姜(三),棗(二)

人參順氣散,〔氣虛〕麻黃,人參,川芎,陳皮,白芷,白朮,厚朴,桔梗,甘草(各一錢),乾葛(七分半),人參,乾薑(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薄荷(七葉)

白話文:

在治療時,若病情有緩解,精神稍有恢復,應轉換使用丹溪的療法,使用能補充氣血、消除痰液的藥物,以調節和養護根本的體質。這是一種急時治標的方法,與同時照顧標本兩端的療法有所不同。

「排風湯」配方如下:

  • 黃芩(1錢)
  • 麻黃
  • 獨活
  • 赤苓(各1錢)
  • 白朮
  • 肉桂
  • 川芎
  • 杏仁
  • 白芍
  • 防風
  • 當歸
  • 甘草(各8分)
  • 白鮮皮(5分)
  • 姜(3塊)
  • 棗(2顆)

「人參順氣散」配方如下:

  • 氣虛時使用:
  • 麻黃
  • 人參
  • 川芎
  • 陳皮
  • 白芷
  • 白朮
  • 厚朴
  • 桔梗
  • 甘草(各1錢)
  • 幹葛(7分半)
  • 人參、幹薑(各5分)
  • 姜(3片)
  • 棗(2顆)
  • 薄荷(7葉)

烏藥順氣散,〔氣滯〕麻黃,陳皮,烏藥(各錢半),川芎,姜蠶,枳殼,桔梗(各一錢),乾薑(五分),甘草(三分),姜(三),棗(二)

此方專治一切風疾,先服此疏通氣道,然後進以風藥,又治癱瘓及歷節風。

定風餅子,〔防再發〕天麻,川烏,南星,半夏,姜蠶,川芎,茯苓,生甘草,等分,薑汁丸,芡子大,作餅子,硃砂為衣,每一餅,細嚼,薑湯下。

此方亦能預防風疾。

滋潤湯,〔中臟〕當歸,生地,枳殼,厚朴,檳榔,大黃,麻仁,杏仁(各一錢),羌活(七分),酒焙紅花(三分)

白話文:

烏藥順氣散主治各種風疾,方中麻黃、陳皮等藥物疏通氣道,為後續風藥治療打下基礎,也能治療癱瘓和歷節風。定風餅子則以天麻、川烏等藥物預防風疾復發,用薑汁製成餅子,並以硃砂為衣,細嚼服用,可達到預防效果。滋潤湯則以當歸、生地等藥物滋補臟腑,方中枳殼、厚朴等藥物消食導滯,可改善臟腑功能。

此方治風中臟,二便閉澀,先服此藥,後以羌活愈風湯調理。

至寶丹,〔又〕犀角,硃砂,雄黃,西珀,玳瑁(各一兩),牛黃(五錢),冰片,麝香(各錢半),金箔(五十片半為衣),銀箔(三十片),安息香,酒濾去沙土,淨一兩,熬膏和勻,一兩作四十丸,每丸人參湯下,日二三服。安息香性硬難化,倉卒難用,如欲急用,煉蜜丸亦可。

此方兼治卒中,急風不語,不省人事。

加減排風湯,〔又〕天麻(二錢),蒼朮(一錢),防風,川芎,羌活,獨活(各八分),麻黃(七分),白鮮皮,當歸,白芍,白朮,半夏,赤苓,黃芩,杏仁,甘草(各四分),姜(三片)

白話文:

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風邪入侵臟腑,導致大小便不通暢的症狀。服用此方後,再用羌活愈風湯進行調理。方子由犀角、硃砂、雄黃等藥材組成,共製成四十丸,每次用人參湯送服,一天服用兩到三次。如果需要急用,也可以用煉蜜丸的形式服用。此方還兼治中風、急風不語、昏迷等症狀。另外,加減排風湯也是治療風邪引起的疾病的方子,由天麻、蒼朮、防風等藥材組成。

加減續命湯,〔中腑〕防風(錢半),防己,桂枝,杏仁,黃芩,人參,白芍,川芎,麻黃,甘草(各一錢),附子(五分),姜(三),棗(二),此小續命湯方也。凡風中腑,今人不分表裡虛實,故張易老授東垣以六經加減之法。如太陽中風,無汗惡寒,麻黃續命主之,本方倍麻黃、防風、杏仁也。有汗惡風,桂枝續命主之,本方倍桂枝、白芍、杏仁也。陽明中風,無汗身熱,不惡寒,白虎續命主之,本方桂枝、黃芩,加葛根一錢四分也。太陰中風,無汗身涼,附子續命主之,本方倍附子、甘草,加乾薑七分也。少陰中風有汗無熱,桂枝續命主之,本方倍桂枝、附子、甘草也。六經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羌活連翹續命主之,本方一兩,加羌活一錢、連翹錢半也。

白話文:

「加減續命湯」是用來治療風寒入侵內臟的方子。傳統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來調整藥量,比如太陽中風無汗惡寒,就增加麻黃、防風、杏仁的用量;陽明中風無汗身熱,就增加桂枝、黃芩,並加入葛根;太陰中風無汗身涼,就增加附子、甘草,並加入乾薑;少陰中風有汗無熱,就增加桂枝、附子、甘草。如果病情屬於少陽或厥陰,出現肢節攣痛或麻木不仁,就增加羌活和連翹的用量。

省風湯,〔去痰〕防風,南星(各二錢),半夏,黃芩,甘草(各一錢),姜(十片),此與導痰湯相合,煎服尤妙,可以散風、豁痰、降火。

此方專治卒中風不省有熱者。

續命煮散,〔風虛〕桂皮(七分半),防風,獨活,人參,當歸,細辛,葛根,白芍,川芎,熟地,遠志,半夏,甘草,荊芥穗(各五分),姜(三片)

開關散,〔開噤〕南星末(五分),冰片(一字),研和,以中指蘸藥末揩齒二三十度,其口自開,每用半錢至一字,端午日合尤佳。一法,以烏梅肉和南星、細辛末擦牙,口自開,便可下藥。三陽之筋並絡入頷頰,挾於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開。

白話文:

【省風湯】,主要用於去除痰液,配方包括:防風、南星(各兩錢)、半夏、黃芩、甘草(各一錢)、生薑(十片)。此方與導痰湯結合使用,煎煮後服用效果更佳,能散風、豁痰、降火。本方專門針對突然中風且伴有熱症狀的人羣。

【續命煮散】,主要用於風虛的情況,配方包括:桂皮(七分半)、防風、獨活、人參、當歸、細辛、葛根、白芍、川芎、熟地、遠志、半夏、甘草、荊芥穗(各五分)、生薑(三片)。

【開關散】,主要用於打開因癥狀而緊閉的嘴巴,配方包括:南星末(五分)、冰片(一字),將兩者研磨混合,用中指蘸取藥末擦拭齒齒二三十次,嘴巴自然打開。每次使用量為半錢至一字,端午節期間使用效果尤佳。另一種方法是將烏梅肉與南星、細辛末一起擦拭牙齒,嘴巴自然打開,便可以進行治療。三陽之筋同時連接進入頦頰,卡在嘴巴中,諸陽受到風寒侵襲,筋脈緊縮,因此嘴巴無法打開。

巴豆熏法,〔又〕巴豆去殼,紙包捶油,去豆,以紙捻作條,送入鼻內,或加皂角末尤良,或燒煙燻鼻內亦可。

通關散,〔取嚏〕細辛,皂角,薄荷,雄黃(各一錢),為末,每少許,吹入鼻中,有嚏可治,無嚏不可治。一方南星、半夏、皂角等分為末,用如上法。

此方專治卒中風,中噤不省,氣寒,用以吹鼻。

通頂散,〔又〕石膏(二錢),藜蘆,川芎,細辛,人參,甘草(各四分),共為末,每取一字吹鼻,即提起頂中發即蘇,有嚏可治,無嚏不可治。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回答:

  • 巴豆燻法:使用巴豆製成藥膏後取出豆子,然後把藥膏搓成長條狀放入鼻子裡,或者加入皁角粉效果更佳;也可以燃燒產生的煙薰進鼻子裡。
  • 通關散:將細辛、皁角、薄荷和雄黃研磨成粉末,每次少量吹入鼻子中,如果有打噴嚏的情況可以治療,沒有則無法治療。另一種配方是將南星、半夏和皁角均分成粉末,使用方法同上。
  • 此方主要用於突然中風、昏迷不醒且身體寒冷的人羣,通過吹入鼻子來進行治療。
  • 通頂散:將石膏、藜蘆、川芎、細辛、人參和甘草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一小部分吹入鼻子中,如果引起頭部疼痛就表示有效果,有打噴嚏的情況可以治療,沒有則無法治療。

搐鼻通天散,〔又〕川芎,細辛,藜蘆,白芷,防風,皂角,薄荷,等分。為末,用如上法。

皂角散,〔取吐〕皂角,萊菔子等分,為末,每二錢,水煎,盡服即吐。

巴豆丸,〔又〕巴豆(二枚去皮膜),白礬(如拇指大一塊為末),上二味,瓦上煅令豆焦赤為度,蜜丸,芡實大,每一丸,棉裹,放患人口中近喉處,良久,吐痰立愈。

此二方專治中風痰塞,吐之立愈,雖垂死者亦效。

白話文:

搐鼻通天散,又名川芎、細辛、藜蘆、白芷、防風、皁角、薄荷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按照以上方法使用。

皁角散,取皁角和萊菔子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煎煮後全部飲用,可以引發嘔吐。

巴豆丸,又名巴豆(二枚去皮膜)、白礬(如拇指大一塊研磨成粉末),以上兩種材料在瓦片上燒至豆子呈焦黑色為止,再用蜂蜜調製成丸狀,大小類似芡實,每次服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後放入患者口中的喉部附近,過一段時間後,能有效排出痰液。

這兩種方子專門用於治療中風導致的痰液堵塞,服用後能立即改善狀況,即使是生命垂危的病患也能見效。

熏法,黃耆防風湯,濃煎數斛,置於床下,令氣如煙霧熏之,口噤自能漸開。

此方許胤宗治王太后中風法也。丹溪曰:中風脈沉口噤,非大補不可。若用有形湯藥,緩不及事,熏以黃耆防風湯,使口鼻俱受之,此非智者通神之法不能也。蓋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受無形也。

白話文:

熏法:

熏法,使用黃耆防風湯,濃煎煮至數斛,放置床下,讓藥氣如同煙霧般熏蒸病人,口噤的症狀就能逐漸緩解。

這個方法是許胤宗治療王太后中風的方子。丹溪先生說:中風的脈象沉而口噤,非要大補才能治癒。如果用有形的湯藥,療效緩慢,來不及應急。而用黃耆防風湯熏蒸,讓病人口鼻同時吸收藥氣,這不是聰明人通曉藥理才能想到的方法嗎?

因為人的口與地相通,鼻與天相通,口負責滋養陰氣,鼻負責滋養陽氣。天主清氣,所以鼻子不受有形的藥物,只接受無形的藥氣。地主濁氣,所以口可以接受有形的藥物,也同時接受無形的藥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