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十二 六淫門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六淫門 (5)

1. 治感冒方十五

柴胡升麻湯,〔春夏〕柴胡,前胡,升麻,赤芍,桑皮,黃芩,葛根,荊芥,石膏

茶調散,〔又〕茶葉,川芎,黃芩,白芷,薄荷,荊芥

白話文:

柴胡升麻湯

(適用於春夏季節)

  • 柴胡前胡升麻赤芍、桑皮、黃芩葛根荊芥石膏

茶調散

  • (另有版本使用)茶葉川芎、黃芩、白芷薄荷、荊芥

柴胡升麻湯

是一種用於春夏季節的方劑,主要由柴胡、前胡、升麻、赤芍、桑皮、黃芩、葛根、荊芥、石膏等藥材組成。

茶調散

也是一種方劑,其組成藥材有茶葉、川芎、黃芩、白芷、薄荷、荊芥等。需要注意的是,茶調散存在不同的版本,其中一種版本使用茶葉,而另一種版本則不使用。

參蘇飲,〔秋冬〕人參,蘇葉,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木香

人參敗毒散,〔又〕人參,羌活,桔梗,柴胡,前胡,獨活,川芎,枳殼,陳皮,茯苓,甘草

白話文:

參蘇飲,為秋冬調理之方,包含人參、蘇葉、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木香等成分。

人參敗毒散,另有一組藥方,包括人參、羌活、桔梗、柴胡、前胡、獨活、川芎、枳殼、陳皮、茯苓、甘草等。

羌活沖和湯,〔內因〕羌活,防風,蒼朮,甘草,白芷,生地,川芎,黃芩,細辛,姜

防風通聖散,〔又〕防風,連翹,川芎,麻黃,薄荷,白芍,當歸,大黃,黃芩,桔梗,石膏,荊芥,山梔,白朮,滑石,甘草

白話文:

羌活沖和湯,主要成分包括:羌活、防風、蒼朮、甘草、白芷、生地、川芎、黃芩、細辛、姜。

防風通聖散,主要成分則有:防風、連翹、川芎、麻黃、薄荷、白芍、當歸、大黃、黃芩、桔梗、石膏、荊芥、山梔、白朮、滑石、甘草。

桔梗湯,〔內外因〕桔便,香附,山梔,黃芩,川貝母,知母,前胡

熱鬱湯,〔又〕連翹,薄荷,黃芩,麥冬,栝蔞實,甘草,竹葉,鬱金

上清散,〔風熱〕元參,薄荷,荊芥,甘草,大黃,歸尾,桔梗,陳皮,黃芩,枳殼,川芎

菊花散,〔又〕甘菊,防風,羌活,枳殼,石膏,蔓荊子,旋覆花

白話文:

桔梗湯用於治療桔便,藥材包括香附、山梔、黃芩、川貝母、知母、前胡。熱鬱湯用於治療熱鬱症,藥材包括連翹、薄荷、黃芩、麥冬、栝蔞實、甘草、竹葉、鬱金。上清散用於治療風熱症,藥材包括元參、薄荷、荊芥、甘草、大黃、歸尾、桔梗、陳皮、黃芩、枳殼、川芎。菊花散用於治療風熱症,藥材包括甘菊、防風、羌活、枳殼、石膏、蔓荊子、旋覆花。

加味二陳湯,〔又〕半夏,陳皮,當歸,茯苓,枳實,桔梗,杏仁(各一錢),砂仁(五分),黃芩,山梔(各六分),蘇子,甘草(各六分)

桂枝,〔過汗〕桂枝,白芍,甘草

甘草附子湯,〔風濕〕甘草,附子

人參白虎湯,〔汗後〕人參,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白話文:

加味二陳湯由半夏、陳皮、當歸、茯苓、枳實、桔梗、杏仁各一錢,砂仁五分,黃芩、山梔各六分,蘇子、甘草各六分組成。桂枝湯由桂枝、白芍、甘草組成,適用於過汗。甘草附子湯由甘草、附子組成,適用於風濕。人參白虎湯由人參、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組成,適用於汗後。

凡用此方,先煎石膏數十沸,再入米及藥,以米熟為度,溫服。

大青龍湯,〔兩傷〕麻黃去節,桂枝,炒杏仁,石膏,甘草,姜(三片),棗(二枚)

此方專治太陽中風,脈浮緊,惡寒發熱,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此傷風見寒脈者。亦治傷寒脈浮數,身不痛,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此傷寒見風脈者。陶節庵曰:熱盛而煩,手足自溫,脈浮而緊,此傷風見寒脈也。不煩少熱,四肢微厥,脈浮而緩,此傷寒見風脈也。

二者為營衛俱病,法雖用大青龍湯,此湯峻險,不可輕用,須風寒俱甚,又加煩躁,方可與之,不若羌活沖和湯為神藥也。一法,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附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白芍,甘草,麻黃,杏仁,姜,棗

白話文:

使用這個方子時,先把石膏煮沸數十次,再加入米和藥材,以米煮熟為度,溫溫地服用。

青龍湯專門治療太陽中風,脈搏浮而緊,畏寒發熱,全身疼痛,不出汗卻煩躁,這是傷風見寒脈的情況。也治療傷寒脈搏浮而數,身體不痛,但沉重,偶爾覺得輕微,沒有少陰症,這是傷寒見風脈的情況。

陶節庵說:發熱嚴重且煩躁,手腳自行溫熱,脈搏浮而緊,這是傷風見寒脈。沒有煩躁,只有輕微發熱,四肢微寒,脈搏浮而緩,這是傷寒見風脈。

這兩種情況都是營衛俱病,雖然可以採用青龍湯,但這個湯藥性峻猛,不可輕易使用。必須風寒都很嚴重,且伴隨煩躁,才能服用。否則,不如羌活沖和湯更有效。另外,也可以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2. 中風源流

中風,風乘虛而為病也。向來惟東垣主虛,而河間則主火,丹溪則主痰,似乎各異,不知惟虛也,故無根之火發焉。惟虛也,故逆上之痰生焉,特東垣舉其本。河間、丹溪各舉其標耳,未有痰與火之發,不由於虛者也。且即河間主火,而其論曰:中風癱瘓,非外中風邪,亦非肝風獨盛,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盛,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盛,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卒倒無所知。則其言腎水虛衰,言陰虛陽盛中主乎火,而論火之自發,何嘗不以為由於虛乎。

丹溪主痰,而其論曰:西北氣寒,為風所中,誠有之矣。東南氣溫多濕,有風病者非風病也,皆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夫人身之氣,根於脾,主於肺,苟脾氣充盛,自能健運,內因之濕何自生,外來之濕何自感,痰即不能為患矣。然則痰之壅逆,非由氣之虛弱不能健運乎,亦可知曰火曰痰,總由於虛,虛固為中風之根也。惟中風之病由於虛,故腑虛則中腑,臟虛則中臟,血脈虛則中血脈,而其症各別。

白話文:

中風:虛為根,火痰為標

中風,是由於風乘虛而發生的疾病。過去醫家對於中風病因各有主張,東垣大師強調虛證,河間先生強調火證,丹溪先生則強調痰證,看似各不相同。其實,它們都指向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虛證

為何說虛為中風之本呢?因為正是由於身體虛弱,才導致無根之火產生。同樣,由於身體虛弱,才會出現逆上之痰。東垣大師揭示了中風的根本原因,而河間先生與丹溪先生則分別指出了中風的顯著表現,即火證與痰證。然而,痰與火之所以出現,無不源於虛證。

以河間先生的火證理論為例,他認為中風癱瘓並非單純的風邪外襲,也不僅僅是肝風獨盛。而是由於生活起居不當,心火暴盛,腎水虛衰,無法制約心火,導致陰虛陽盛,熱氣鬱結,心神昏迷,筋骨無力,突然倒地昏迷。這說明他認為腎水虛衰,陰虛陽盛,才是火證的根本原因,火證的產生依舊源於虛證。

丹溪先生強調痰證,他認為雖然西北氣候寒冷,容易遭受風寒侵襲,但也需注意東南氣候溫暖潮濕,看似風病,實際上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人體之氣源於脾,主於肺,脾氣旺盛,就能健運,自然不會產生內因的濕氣,也不容易受外來濕氣的侵襲,痰就無法作祟。因此,痰的壅逆,最終也是由於氣虛導致運化無力所致。

由此可見,火證、痰證,皆源於虛證。虛證才是中風的根本原因。

中風的病因雖然都是虛證,但具體的部位不同,症狀也不同。如果腑虛,就會中風於腑;如果臟虛,就會中風於臟;如果血脈虛,就會中風於血脈。

蓋中臟者病在裡,多滯九竅,有六經形症。如唇緩、二便閉屬於脾,不能言屬於心,聾屬於腎,鼻塞屬於肺,目瞀屬於肝。邪之中較深,治宜下之(宜三化湯、麻仁丸),然亦不可過下以損榮血。中腑者病在表,多著四肢,其症半身不遂,手足不隨,痰涎壅盛,氣喘如雷,然目猶能視,口猶能言,二便不秘,邪之中猶淺,且有六經形症。如頭疼,身熱,項脊強,屬於太陽。

目痛,鼻乾不得臥,屬於陽明。口苦,脅痛,耳聾,寒熱,嘔吐,屬於少陽。腹滿,自利,咽乾,屬於太陰。舌乾,口燥,屬於少陰。煩滿,囊縮,屬於厥陰。而又有太陽經症無汗惡寒者(宜麻黃、防風、杏仁、甘草)。或有汗惡風者(宜桂枝、防風、白芍、甘草)。有陽明經症無汗身熱不惡寒者(宜白芷、石膏、知母、甘草)。

白話文:

內臟病症通常深藏體內,常會影響到九竅,出現六經的典型症狀。例如嘴唇發軟、大小便不通屬於脾臟病變,不能說話屬於心臟病變,耳聾屬於腎臟病變,鼻塞屬於肺臟病變,眼花屬於肝臟病變。這類病症邪氣較深,治療需要使用瀉下藥物,例如三化湯、麻仁丸,但也不能過度瀉下,以免損傷精血。

至於內腑病症則大多表現在四肢,常見的症狀有半身不遂、手足不靈活、痰涎阻塞、氣喘如雷,但眼睛仍然看得見,嘴巴仍然能說話,大小便也正常,邪氣較淺,也可能出現六經的典型症狀。例如頭痛、發燒、脖子僵硬屬於太陽經病變。

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躺臥屬於陽明經病變。口苦、脅肋疼痛、耳聾、寒熱交替、嘔吐屬於少陽經病變。腹部脹滿、腹瀉、咽喉乾燥屬於太陰經病變。舌頭乾燥、口乾屬於少陰經病變。心煩意亂、陰囊縮小屬於厥陰經病變。

此外,太陽經病症中,如果沒有汗、怕冷的,可以使用麻黃、防風、杏仁、甘草。如果出汗、怕風的,可以使用桂枝、防風、白芍、甘草。陽明經病症中,如果沒有汗、發燒但不怕冷的,可以使用白芷、石膏、知母、甘草。

或有汗身熱不惡風者(宜桂枝、葛根、黃芩、甘草)。有太陰經症無汗身涼者(宜麻黃、防風、乾薑、附子)。有少陰經症有汗不熱者(宜麻黃、桂枝、杏仁、防風、附子、甘草)。若無此四經之症,在少陽、厥陰二經,則從二經治之(宜柴胡、黃芩、連翹、羌活、甘草)。然以上種種形症,不獨中腑為然,即中臟中血脈者,亦往往有之,當臨時參酌為治。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汗、身體發熱卻不畏風,應該用桂枝、葛根、黃芩、甘草。如果是太陰經的症狀,沒有出汗,身體發涼,則要用麻黃、防風、乾薑、附子。如果是少陰經的症狀,出汗但沒有發熱,則要用麻黃、桂枝、杏仁、防風、附子、甘草。如果以上四經的症狀都不符合,而是在少陽、厥陰二經,就應該從這兩經治療,要用柴胡、黃芩、連翹、羌活、甘草。不過以上各種症狀,不只出現在內臟,也可能發生在血脈上,要根據實際情況臨時判斷治療。

惟中腑者必面加五色,脈浮弦而多惡風,大法,必當汗之(宜疏風湯、小續命湯),然亦不可過汗以損衛氣。至如中血脈者病在半表半裡,其症口眼喎斜,沉沉欲睡,外無六經症狀,內無便溺之危,既不可汗,又不可下,惟以靜勝其躁,以養血為主(宜大秦艽湯、養榮湯、羌活愈風湯)。

其有痿痹癱瘓頑麻,或因痰而中(宜滾痰丸、三生飲、龍星丹),或因火而中(宜涼膈散、清氣宣風散),或因暑而中(宜香茹飲、沈氏中暑湯),或因濕而中(宜行濕流氣散、滲濕湯),或因寒而中(宜附子湯、附子麻黃湯),或因虛而中(宜萬金湯、寶回春湯),或因氣而中(宜木香調氣散、順氣勻風散),或因惡而中(宜桃奴丸、調氣平胃散),雖所中之因不一,皆為類中風。

白話文:

如果病症是內臟受損,患者臉色會呈現五種顏色,脈象浮弦且容易怕風,主要的治療方法是發汗,可以使用疏風湯、小續命湯等,但也不能過度發汗,避免損傷衛氣。如果病症是血脈受損,病症屬於半表半裡,患者會出現口眼歪斜、昏昏欲睡,沒有六經病症,也沒有大小便失禁的危險,這種情況既不能發汗,也不能瀉下,只能以靜制躁,以養血為主要治療方向,可以使用大秦艽湯、養榮湯、羌活愈風湯等。

如果出現痿痹癱瘓、肢體麻木等症狀,可能是痰濁阻滯(可以使用滾痰丸、三生飲、龍星丹等)、火熱內擾(可以使用涼膈散、清氣宣風散等)、暑熱中暑(可以使用香菇飲、沈氏中暑湯等)、濕邪困脾(可以使用行濕流氣散、滲濕湯等)、寒邪客體(可以使用附子湯、附子麻黃湯等)、氣血虛弱(可以使用萬金湯、寶回春湯等)、氣機不暢(可以使用木香調氣散、順氣勻風散等)、邪氣侵襲(可以使用桃奴丸、調氣平胃散等)造成的,雖然病因不同,但都屬於中風的範疇。

蓋類中者,卒倒偏枯,語言蹇澀,痰涎壅盛,皆與中臟腑血脈之真中風相類,但無六經形症為異耳。由中氣虛憊,血液因而泣逆,故虛風內煽,至此生病也,治必於補益藥中,加治風之品(宜以參、耆為君,歸、地佐之,加秦艽、茯神、竹瀝、薑汁)、梨汁、人乳),最為穩妥。雖然,類中諸症既不可不別於真中風,亦不得混於脫絕之症。

脫絕者何?經曰:中開者心絕,手撒者脾絕,眼合者肝絕,遺尿者腎絕,聲如鼾者肺絕,皆由虛極而陽脫也。若五症不全現者急用大劑參耆朮附進之,或可救十中之一。若誤服蘇合丸、牛黃丸、至寶丹、活命金丹之類,即不可救。蓋古人制此等方藥,皆辛香走竄,為斬關奪門之將,原為牙關緊塞、兩手握固、中臟之閉症而設,故用牛黃入脾治肉,麝香入腎治骨,冰片入肝治筋,惟邪氣深入者,乃能驅出。若施於中腑脫絕之症,反掌殺人矣。

白話文:

類似中風的症狀,像是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言語不清、痰多,都和真正的中風很像,但沒有六經的典型症狀。這類病症是因中氣虛弱,血液逆流,虛風內襲而引起的。治療時必須以補益藥為主,再加一些治風的藥物,例如人參、黃耆為主藥,當歸、生地為輔藥,再加上秦艽、茯苓、竹瀝、薑汁、梨汁、人乳,這樣最穩妥。不過,類似中風的症狀雖然要與真正的中風區分,也不能和脫絕的症狀混淆。

脫絕是指什麼呢?古書上說:嘴張開是心臟停止,手鬆開是脾臟停止,眼睛閉合是肝臟停止,尿失禁是腎臟停止,呼吸聲像鼾聲是肺臟停止,這些都是因虛弱到極點,陽氣脫落而導致的。如果五種症狀不全出現,要緊急使用大量的人參、黃耆、白朮、附子來救治,或許能救活十分之一。如果誤服蘇合丸、牛黃丸、至寶丹、活命金丹等藥物,就無法救治了。因為古人制定這些藥方,都是辛香走竄的藥物,如同衝鋒陷陣的將軍,原本是針對牙關緊閉、雙手握拳、內臟阻塞的症狀而設,所以用牛黃治療脾臟的肉,麝香治療腎臟的骨,冰片治療肝臟的筋,只有邪氣深入的症狀才能驅除。如果用在內臟脫絕的症狀上,反而會致命。

夫真中、類中、脫絕,其各有別如此。而士材於真中風,又有分表裡分陰陽之說,於中腑又有多兼中臟之說,至為精審。茲試撮其略曰:真中風須分表裡,病在表者,照前六經形症治之。在裡者,便溺阻隔,須下之(宜三化湯)。若表裡俱見,先解表,後攻里。若內外邪已解,而猶語言蹇澀,半身不遂,未能驟愈,則以六君子湯為主,加羌活、防風、秦艽、當歸、生地、白芍,久久服之,榮衛自和。此即古所稱大藥加麻黃即一旬之微汗,加大黃即一旬之微利者是也。

白話文:

所謂真中風、類中風、脫絕,它們的病症各有不同。而士大夫在真中風發作時,又可分為表裡、陰陽之別,在內腑上又可能兼及多個臟器,十分精細。

現在我試著將其要點簡述如下:

真中風需要區分表裡,病症在表面的,就按照以前六經的症狀進行治療。病症在裏面的,則會有大小便不通的情況,需要用藥物瀉下(建議使用三化湯)。如果表裡症狀同時出現,則先解表後攻裡。

如果內外邪氣都已經消除,但仍然存在語言遲緩、半身不遂的情況,無法快速痊癒,則以六君子湯為主,再加入羌活、防風、秦艽、當歸、生地、白芍,長期服用,使營衛之氣恢復和諧。

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大藥加麻黃,可使病人在一旬內微微出汗,加用大黃,可使病人在一旬內微微通便的道理。

如望春大寒之後,則加人參、半夏、柴胡、木通,迎而奪少陽之氣。望夏穀雨之後,則加石膏、黃芩、知母,迎而奪陽明之氣。季夏濕土主令,則加防己、白朮、茯苓,生脾土之濕。望秋大暑之後,則加厚朴、藿香、官桂,迎而奪大陰之氣。望冬霜降之後,則加桂、附、當歸,勝少陰之寒。

又曰:治中風須分陰陽,陰中者,或青或白或黑,痰喘,昏亂眩冒,多汗,甚者手足厥冷;陽中者,面赤唇焦,牙關緊閉,上視強直,掉眩煩渴。又曰。中腑者,多兼中臟,如左關脈浮弦,面目青,左脅痛,筋脈拘急,肉瞤,頭目眩,手足不收,坐踞不得,此中膽兼中肝也(宜犀角散)。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中醫在不同季節如何調整身體狀態,以及如何根據中風的不同症狀進行辨證論治。

第一段

主要介紹了根據季節變化,添加不同的藥物來調節體內氣機,以達到預防疾病和增強體質的目的。

第二段

則詳細說明了中風的陰陽辨證,並指出中風影響腑臟時,也會連帶影響臟器。文中以左關脈浮弦、面色青白、左肋疼痛等症狀為例,說明中風影響到膽囊,也連帶影響到肝臟,並建議使用犀角散治療。

左寸脈浮洪,面赤,汗多惡風,心神顛倒,語言蹇,舌強口乾,忡悸恍惚,此中包絡兼中心也(宜加味牛黃散)。右關脈浮緩,或浮大,面黃,汗多惡風,口喎語澀,身重,怠惰嗜臥,肌膚不仁,皮內瞤動,腹脹不食,此中胃兼中脾也(宜防風散)。右寸脈浮澀而短,鼻流清涕,面白,多喘,胸中冒悶,短氣自汗,聲嘶,四肢痿弱,此中大腸兼中肺也(宜五味子湯)。

左尺脈浮滑,面目黑,腰脊痛引小腹,不能俯仰,兩耳虛鳴,骨節疼痛,足痿善恐,此中膀胱兼中腎也(宜獨活散)。士材之分晰施治如此,詎非司命者所當加意哉。總之,治中風大法,猝然昏倒,必先順氣,然後治風(宜蘇合丸,用竹瀝、薑汁調灌,如口不開,急用吹鼻散吹入,有嚏可治,無則死)。

白話文:

左側寸脈若顯現為浮洪,臉色紅潤,多汗且畏風,精神錯亂,言語含糊,舌頭僵硬且口感乾燥,心悸且神智恍惚,這可能同時涉及心包絡和心臟(應使用加味牛黃散進行治療)。

右側關脈若為浮緩,或是浮大,臉色黃白,多汗且畏風,嘴角下垂,語音遲鈍,身體沈重,慵懶嗜睡,皮膚異常敏感,肌肉震顫,腹部脹滿且不想進食,這可能涉及胃部和脾臟的功能(應使用防風散進行治療)。

右側寸脈若為浮澀且短,鼻孔流出清鼻涕,臉色蒼白,頻繁喘息,胸部感到窒礙不暢,自汗,聲音嘶啞,四肢萎軟無力,這可能涉及大腸和肺部(應使用五味子湯進行治療)。

左側尺脈若為浮滑,面部及眼周色澤晦暗,腰背疼痛牽連到小腹,無法彎腰,兩耳有空洞的聲音,骨節疼痛,腳部乏力且易驚嚇,這可能涉及膀胱和腎臟(應使用獨活散進行治療)。

對於這些不同部位的診斷,士材(即醫生)應根據其具體症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這是對生命負責的態度。總而言之,在治療中風時,首先要順暢氣血,然後再進行對風的治療(可使用蘇合丸,配合竹瀝、薑汁調製灌服,如果口不能開,應急用吹鼻散吹入,若有打噴嚏可表示病情得到控制,若無則可能表示病情危急)。

亦須辨明氣血之所屬,氣虛者,右手足必不仁(宜六君子湯加鉤藤、薑汁);血虛者,左手足必不仁(宜八珍湯加竹瀝、鉤藤、薑汁)。此其要法也。若夫稟賦不齊,七情異起,六氣殊傷,又難執一,神明參活可也。

今將中風條款根由方治開列於後。一曰口噤不開,足陽明頷頰之脈急則口噤,肝風乘胃故也,急將皂莢、乳香、黃耆、防風煎湯熏之,然須大作湯液,如蒸如霧乃得力。南星、冰片為細末,擦牙齦。或藜蘆,鬱金末搐鼻。或明礬一兩、飛鹽五錢擦牙,更用錢許棉裹安牙盡處。

白話文:

在診斷疾病時,必須區分是氣虛還是血虛。氣虛的患者,他們的手腳會失去知覺(適合使用六君子湯加上鉤藤和薑汁進行治療);血虛的患者,同樣的手腳也會失去知覺(適合使用八珍湯加上竹瀝、鉤藤和薑汁進行治療)。這是最基本的治療原則。

然而,每個個體的先天條件和後天情緒反應各不相同,外界環境對身體的影響也各有差異,因此不能一概而論,需要靈活變通。

現將中風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列表如下:

一、口緊閉不開:當足陽明頷頰的脈搏緊張時,口就會緊閉,這是因為肝風乘襲胃部所導致的。應立即使用皁莢、乳香、黃耆、防風煎成湯液薰蒸,但必須製成大量的湯液,使其像蒸氣一樣或是霧狀,纔能有效。將南星和冰片研磨成細末,擦拭在牙齦上。或者使用藜蘆和鬱金的粉末刺激鼻子。或者使用一兩明礬和五錢飛鹽擦拭在牙齒上,再用一錢左右的棉花包裹在牙齒的盡頭處。

請注意,這些方法應該由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指導和操作,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甘草五寸截五段,麻油浸透,火炙,抉口令咬之,約人行十里許,又換一段,從此灌藥甚便。二曰口眼歪邪,耳鼻常靜,故風不作。口眼常動,故風易生。搖風則血液衰耗,無以養筋,故筋脈拘急,而口目為僻,眥急不能卒視(宜疏風飲),急以桂枝三兩,酒煎濃汁,以舊布浸之,右歪拓左,左歪拓右,乳香二兩、皂莢一兩,燒煙燻之。三曰語言蹇澀。

經曰:足太陽脈貫舌本,散舌下,病則舌強。又曰:足少陰脈之正者系舌本。又曰:內奪而厥,則為喑痱。可見中風之正,皆由腎脈之氣不能上循喉嚨,挾舌本,故不能言。脾土不足,痰涎湧盛而蹇澀,故亦不能言也(腎不足宜不識人,脾不足宜六君子湯)。

白話文:

【甘草五寸截成五段,用麻油浸泡,然後用火烤,再讓病人咬著,大約行走十里左右,然後再換一段。這樣就可以方便地灌藥了。第二,如果口眼歪斜,耳朵和鼻子經常安靜,所以風就不會發作。如果口眼常動,所以風容易產生。搖動風會導致血液損耗,無法滋養筋脈,因此筋脈會緊縮,導致口眼歪斜,眼瞼緊閉難以快速看東西(適合用疏風飲)。緊急時,可以用桂枝三兩,加酒煮成濃汁,用舊布浸溼,如果是右邊歪斜就敷左邊,左邊歪斜就敷右邊。使用乳香二兩、皂莢一兩,燒煙燻之。第三,言語困難。經書說:足太陽脈貫穿舌根,分散到舌下,患病時舌頭會僵硬。又說:足少陰脈的主幹系在舌根。又說:內部氣血不足導致寒厥,則會引發啞症。可見中風的根本,都是因爲腎氣不能上行至喉嚨,影響舌根,所以無法說話。如果脾土不足,痰涎氾濫,也會導致言語困難(腎氣不足時,可能需要識別他人;脾土不足時,可能需要服用六君子湯)。】

至其所兼,有緣風痰者宜滌痰,有緣濕痰者清脾熱,有緣迷心竅者清心火,有緣風熱者清肝火,有緣虛火上炎者壯水之主,有緣虛寒厥逆者益火之原,各隨症兼治之(宜神仙解語丹、滌痰湯、八味丸、加味轉舌膏,隨所當用而施治)。四曰四肢不舉,脈緩大有力者,土太過也(宜平胃散、五苓散)。

脈細小無力者。土不及也(宜補中益氣湯)。而或為血枯筋急(宜四物湯),或為水旺風淫(宜四物湯加防風、鉤藤、秦艽),或為痰多(宜六君子湯加秦艽、天麻、竹瀝、薑汁)。五曰身體疼痛。諸陽之經,皆起手足循行於身體,風寒客於肌膚,始痹而痛(宜蠲痹湯),若挾濕熱(宜當歸拈痛湯)、挾寒(宜鐵彈丸)、挾虛皆是(宜十全大補湯)。六曰痰涎壅盛,肥人多中,以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

白話文:

針對病症的合併情況,若有風痰,就應該要滌痰;若有濕痰,就應該要清脾熱;若有迷心竅,就應該要清心火;若有風熱,就應該要清肝火;若有虛火上炎,就應該要壯水之主;若有虛寒厥逆,就應該要益火之原,根據不同的症狀分別治療。四肢不舉,脈緩大有力,代表土太過,可以用平胃散、五苓散來治療。脈細小無力,代表土不及,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也有可能是血枯筋急,可以用四物湯來治療;也可能是水旺風淫,可以用四物湯加防風、鉤藤、秦艽來治療;也可能是痰多,可以用六君子湯加秦艽、天麻、竹瀝、薑汁來治療。身體疼痛,諸陽經皆起手足循行於身體,風寒客於肌膚,就會導致痹痛,可以用蠲痹湯來治療。若夾雜濕熱,可以用當歸拈痛湯來治療;若夾雜寒,可以用鐵彈丸來治療;若夾雜虛,可以用十全大補湯來治療。痰涎壅盛,肥人容易中招,這是因為氣盛於外而不足於內。

人肥必氣急而肺盛,肺金克肝木,故痰盛(宜星香散、大棗)。其有挾虛者(宜上二方加參、耆、竹瀝),有挾寒者(宜上二方加桂、附、薑汁),有實者(宜木香湯送星香散),有虛者(宜六君子湯送星香散),皆隨症酌治。七曰遺尿不禁,皆由脾虛下陷(宜補中益氣湯加益智仁),腎虛不能收攝也(宜地黃飲子同生脈散)。八曰小便不利,中風便不利。

白話文:

人若是肥胖,必然呼吸急促,肺氣旺盛,肺金克制肝木,所以容易痰多。若是虛寒體質,可以在上述方劑中加入人參、黃芪和竹瀝;若是寒性體質,可以在上述方劑中加入桂枝、附子、薑汁;若是實證,可以服用木香湯送服星香散;若是虛證,可以服用六君子湯送服星香散,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第七,遺尿不禁,都是脾虛下陷所致,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仁來調理;腎虛不能收縮,可以服用地黃飲子和生脈散。第八,小便不利,中風後也會出現小便不利。

蓋由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清熱止汗,小便自行矣(宜涼膈散、便秘)。九曰善飢善食,風木太過,凌虐中州,脾土受攻,求助於食,法當瀉肝安脾,則復其常矣(宜青皮白芍湯)。十曰自汗盜汗。或由於風多者宜桂枝,或由於表虛者(宜玉屏風散),或由於陽氣虛者(宜耆附湯),皆宜順時審症。至如盜汗,更宜變通(宜補中益氣湯送六味丸,或當歸六黃湯作丸)。

十一曰神氣昏瞀,蓋由痰氣逆衛,心主被障,故昏不知人,此係中臟而非中腑,閉症而非脫症(煎劑宜六君子湯加南星、木香、菖蒲、遠志、竹瀝、薑汁,丸劑宜至聖保命丹、加減牛黃清肺心湯)。十二曰左癱右瘓,蓋癱瘓及四肢頑麻,骨節痠痛,一切寒濕風氣,與腎虛足膝無力,治法皆同(宜史國公酒)。其條款根由方治,各各不同如此。

白話文:

蓋由自汗,則津液外亡,小便自少,清熱止汗,小便自行矣(宜涼膈散、便祕)。九曰善飢善食,風木太過,凌虐中州,脾土受攻,求助於食,法當瀉肝安脾,則復其常矣(宜青皮白芍湯)。十曰自汗盜汗。或由於風多者宜桂枝,或由於表虛者(宜玉屏風散),或由於陽氣虛者(宜耆附湯),皆宜順時審症。至如盜汗,更宜變通(宜補中益氣湯送六味丸,或當歸六黃湯作丸)。

十一曰神氣昏瞀,蓋由痰氣逆衛,心主被障,故昏不知人,此係中臟而非中腑,閉症而非脫症(煎劑宜六君子湯加南星、木香、菖蒲、遠志、竹瀝、薑汁,丸劑宜至聖保命丹、加減牛黃清肺心湯)。十二曰左癱右瘓,蓋癱瘓及四肢頑麻,骨節痠痛,一切寒濕風氣,與腎虛足膝無力,治法皆同(宜史國公酒)。其條款根由方治,各各不同如此。

一、因為自汗會導致體內津液流失,小便減少,所以要使用清熱止汗的方法,讓小便自然增多(適合使用涼膈散和處理便祕的藥物)。

二、如果常常感到餓且好食,可能是因爲風木過度影響了中州(即脾胃),脾土因此受到攻擊,人們會通過吃東西來補救。應該使用瀉肝安脾的方法,恢復正常的消化功能(適合使用青皮白芍湯)。

三、自汗和盜汗的情況有所不同。如果是風多所導致,可以使用桂枝;如果是表虛,則使用玉屏風散;如果是陽氣虛弱,則使用耆附湯。在所有情況下,都需要根據季節和症狀來審視和調整治療方法。對於盜汗,則需要更靈活地應對(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配合六味丸,或者當歸六黃湯做成丸子)。

四、神氣昏瞀的問題可能是由痰氣逆衛,心主被障,導致意識不清。這通常不是中腑(即大腸和膀胱等器官)的問題,也不是脫症(即生命危急的情況)。治療方法需要考慮到痰氣、心主障礙等因素,煎劑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南星、木香、菖蒲、遠志、竹瀝、薑汁,丸劑可以使用至聖保命丹、加減牛黃清肺心湯。

五、左側癱瘓和右側瘓瘓的問題,可能伴有四肢麻木、骨節疼痛等寒濕風氣或腎虛引起的足膝無力。治療方法都相似(適合使用史國公酒)。

每種症狀的治療方式都有其獨特性和針對性,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選用相應的藥方。

而前人又據經文分列中風四大法,雖不外乎臟腑肢體間症治,然其法亦不可不知。一曰偏枯,即半身不遂,由血氣偏虛,邪氣留著於所虛之半邊,阻隔脈道,故手足枯瘦,骨間疼痛。經言:虛邪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是也。而仲景又言:言不變,智不亂,病在分腠之間。

則知經之榮衛,乃病所發之由。仲景之分腠,乃病所寄之處也(宜加減潤燥湯以治左偏,祛風除濕湯以治右偏)。二曰風痱,身無痛,緩者四肢不舉,或一臂不遂,或左癱右瘓,急則一身皆仰,大約言變智亂者居多,若言變甚智、亂甚者難治。而東垣卻以痱病為即邪入於裡而中臟者,偏枯為即邪在分腠之間而中腑者。

白話文:

古人根據經典分類了中風的四種主要方法,雖然這些方法主要集中在五臟六腑和四肢的病症治療上,但這些方法我們仍然需要瞭解。第一種是「偏枯」,指的是身體的一側不能正常活動,這是因為血液和氣血在這一側偏弱,邪氣滯留在這一側,阻塞了脈絡,導致手腳乾瘦,骨頭間疼痛。經典中有這樣的描述:邪氣進入身體一半,如果深入,就會進入榮衛兩氣之中,當榮衛氣稍有衰減,正氣離去,邪氣獨自停留,就會出現偏枯的情況。張仲景也曾說過:言語沒有改變,智慧沒有混亂,病在皮膚和肌肉之間。

這說明經典中的榮衛兩氣,就是疾病的發源地。張仲景的皮膚和肌肉,就是疾病寄生的地方(應使用加減潤燥湯來治療左側的偏枯,使用祛風除濕湯來治療右側的偏枯)。第二種是「風痱」,身體沒有疼痛,但是四肢乏力,無法舉起,或者單臂不能活動,或者左側麻木右側僵硬,急劇時全身都需仰靠。通常來說,這種情況下的言語和智慧的變化較為嚴重,難以治療。然而,李東垣認為風痱病是邪氣進入體內,影響到臟器的病症,而偏枯則是邪氣在皮膚和肌肉之間,影響到腑臟的病症。

然則痱與偏枯,雖是兩疾,其實痱即偏枯之邪氣深者也(宜換骨丹、疏風順氣元、八寶回春湯)。三曰風懿,亦名癔,其病亦在臟腑間,由痰水制火,閉塞心竅,故猝然昏倒,舌強不言,喉中窒塞,噫噫有聲是也。但此症有汗身軟者可治,無汗身直者不易治。前人斷為七日死,良然。

總之,風痱病有由脾實者,由膏粱過甚之故,故用疏風順氣丸以導之,有由脾虛者,由飲食失節之故,故用八寶回春湯以調之。風懿病有由於熱者,則以痰火鬱積而然,非清火不可(宜補氣);有由於虛者,則以元弱痰橫之故,非化痰不可(宜導痰湯)。皆當分治。四曰風痹。

白話文:

然而,痱子和偏枯雖然是兩種疾病,但其實痱子就是偏枯的邪氣深入所致。風懿,又稱癔症,病症也出現在臟腑之間,是由痰水阻滯火氣,阻塞心竅引起的,因此會突然昏倒,舌頭僵硬說不出話,喉嚨堵塞,發出呼呼的聲音。但這種病症,如果患者出汗身體軟弱,是可以治療的;如果不出汗身體僵硬,就難以治癒。古人斷言這種病七天就會死亡,確實如此。

總之,風痱病有因脾臟實證引起的,是由於過食肥甘厚味造成的,所以要用疏風順氣丸來引導;有因脾臟虛弱引起的,是由於飲食不節造成的,所以要用八寶回春湯來調養。風懿病有因熱邪引起的,則是由於痰火鬱積造成的,必須清熱才能治癒;有因虛弱引起的,則是由於元氣虛弱,痰濁橫行造成的,必須化痰才能治癒。都要根據不同病因來治療。第四種病症是風痺。

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則為痹,衛氣不行則為不仁。又曰: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是也,大約皆由汗出風吹,血凝於膚之故,另詳諸痹條內,茲不細載。

四大法之外,又有暴僕。暴喑、矇昧及中風熱、中風虛等症,皆中風之流派,而與中風症同而異,異而同者也。暴僕維何?或因虛,或因火,或因痰,忽然仆地,精神恍惚,口噤涎嘲,與卒中風相似,惟不搐搦遺尿為異耳,宜審其為虛(宜人參黃耆湯加竹瀝、薑汁、為痰(宜省風湯)、為火(宜防風通聖散),而切治之(亦可參用嚏法、吐法、開噤法)。

白話文:

經書上說,邪氣之所以會入侵,是因為人體氣虛,如果邪氣停留不去就會變成痹症,衛氣運行不暢就會造成麻木不仁。另外也說,風邪引起的疾病,可能會導致半身不遂或單臂不遂,這也是痹症的一種,主要是因為汗出受風,血液凝滯於皮膚所致,詳情請參閱痹症相關條目,這裡就不再細述了。

除了四大法之外,還有一種叫做暴僕的病症。暴喑、矇昧、中風熱、中風虛等病症,都是中風的類型,和中風症既相同又不同,既不同又相同。暴僕是什麼呢?可能是因為虛弱、火熱或痰濕,突然昏倒在地,神志恍惚,口不能言,流口水,與卒中風類似,但沒有抽搐、遺尿的症狀。應該仔細辨別是虛(用人參黃耆湯加竹瀝、薑汁)、痰(用省風湯)、火(用防風通聖散)引起的,然後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也可以參考使用嚏法、吐法、開噤法)。

暴喑維何?其人平素腎必虛,又為厲風所傷,故語言蹇澀而喑瘂,其所以與中風語澀異者,以此必足胻枯細緩弱,或耳聾,或腰背相引痛,經所謂腎氣內奪,則舌喑足廢者是也(宜腎瀝湯、地黃飲子、清神解語湯、資壽解語湯)。矇昧維何?凡風中臟者,其人必昏冒,神情不爽,若有物矇蔽者,然並有風犯於心,心神不守,致健忘驚悸者(宜牛黃定志丸、四白丹、二參丹、祛風至寶丹)。

白話文:

暴喑為何?

患有此症的人,平時腎臟必然虛弱,又遭受了厲風的侵襲,因此言語遲鈍,甚至完全失聲。它與中風引起的言語不清不同之處在於,暴喑患者的足部肌肉必定枯瘦、細小、緩慢無力,可能伴隨耳聾,或腰背疼痛牽連。經書中所言「腎氣內奪,則舌喑足廢」,正是指這種病症。 (治療可用腎瀝湯、地黃飲子、清神解語湯、資壽解語湯。)

矇昧為何?

凡是風邪侵襲臟腑的人,必然會頭昏眼花,精神不振,好像被什麼東西蒙蔽了似的。同時,風邪也可能侵犯心臟,使心神失守,導致健忘、心悸。 (治療可用牛黃定志丸、四白丹、二參丹、祛風至寶丹。)

中風熱維何?風因熱生,熱勝則風動,甚有風毒上攻,頭面腫癢,痰涎閉塞,心胸煩熱,大小便秘,下注腰,腫痛生瘡者不治,亦能致癱瘓(宜透冰丹、天麻丸、防風通聖散)。中風虛維何?人至五六十歲,氣血就衰,乃有中風之病,少壯無是也。然肥盛之人,或兼平日嗜欲太過,耗其精血,雖甚少壯,無奈形盛氣衰,往往亦成中風,此即經所云中風虛症。言本非中風之時,乃因虛,故亦中風也。

法當和氣活血,補虛去風為主(宜萬金湯、八寶回春湯)。審此求之,中風之為病,寧有或遺也哉。要之,中風之人氣必虛,氣道必多滯。《直指》曰:治風良劑,小續命為上,排風湯次之,然二藥主風不主氣,須以人參順氣散、烏藥順氣散佐助,氣一流行,風疏散矣。據此,可知單用風藥為非宜也。

白話文:

中風熱、中風虛之辨析及治療

中風熱為何?

中風是由於風與熱相搏而引起,熱盛則風動。嚴重時,風毒上攻,導致頭面腫癢、痰涎阻塞、心胸煩躁、大小便不通,甚至下注腰部,腫痛生瘡,此類患者難以治癒,也有可能導致癱瘓。對於此類中風熱證,宜選用透冰丹、天麻丸和防風通聖散等藥物治療。

中風虛為何?

人到五六十歲,氣血開始衰弱,容易出現中風。年輕力壯之人一般不會患此病。然而,體型肥胖或平日嗜欲過度,耗損精血之人,即使年輕力壯,也可能因形盛氣衰而中風。這正是古籍中所說的“中風虛症”。意思是說,本非中風之時,卻因虛弱而導致中風。

治療方針

治療中風虛證應以和氣活血、補虛去風為主,可選用萬金湯、八寶回春湯等藥物。

中風之氣虛與氣滯

總而言之,中風患者必然氣虛,氣道也必然阻塞。醫書《直指》中指出:治療中風,以小續命湯為首選,排風湯次之。但這兩種藥物只主治風邪,並不補氣。因此,應配合人參順氣散、烏藥順氣散等藥物輔助,使氣流通暢,風邪自然消散。由此可見,單用驅風藥物並非最佳選擇。

然人參順氣散所以補氣虛,烏藥順氣散所以宣氣滯,臨時調劑,又不可混用。中風之人又必能食,而其能食有二因:一由肝木盛,木盛克脾土,土受制,求助於食,故多食,瀉肝治風則脾安,脾安則食自少,而病可以治;一曰脾氣盛,盛則下克腎水,水虧不能制火,故食益多而病益劇,急服安土滋水之藥,不必多食,則食自少,而病可以治。此又治中風者兩大端,不可不知者也。

又有小中,小中者何?其風之中人,不至如臟腑血脈之甚,止及手足者是也。若遇小中症,切不可用正風藥深切治之,或至病反引而向里,只須平和之劑調理,雖未必為完人,亦不至有傷性命也。

白話文:

第一段

雖然人參順氣散可以補益氣虛,烏藥順氣散可以宣通氣滯,但臨時調配時,不可混用。

中風患者通常都能進食,但能食的原因有兩種:

一是肝木過盛,木盛克制脾土,脾土受制,就會尋求食物補充,所以食量大。瀉肝治風就能使脾安,脾安則食量自然減少,疾病也可以治癒。

二是脾氣旺盛,盛則下克腎水,腎水虧損,無法制約心火,所以食量越來越多,病症也越來越嚴重。必須迅速服用安土滋水的藥物,不需要多食,食量自然減少,疾病也可以治癒。

這兩種情況是治療中風的兩大重點,不可不知。

第二段

還有小中風,什麼是小中風呢?就是中風的症狀不至於像臟腑血脈那樣嚴重,只影響到手足的,就算得上小中風了。

遇到小中風,千萬不可用治療正中風的藥物深入治療,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反向深入內臟,只需用平和的藥物調理,雖然未必能完全恢復,但也不會危及生命。

若風病既愈,而根株未能悉拔,隔一二年,或數年,必再發,發則必加重,或至喪命,故平時宜預防之,第一防房勞,暴怒鬱結調氣血,養精神,又常服藥以維持之(宜定風餅子),庶乎可安。故丹溪云:宜常服小續命湯以防喑瘂。易老亦云:如覺風動,便服愈風湯以免倒僕。

蓋皆有見乎預防之為要也。若男婦尋常涎潮於心,卒然昏倒,未即為中風者,當即扶入室中正坐,用醋炭熏之,令氣衝口鼻,其涎自歸經絡,即自能省,惟不可用薑湯及滴水入咽,湯水一入,痰涎永繫於心,必成痼疾。

白話文:

第一段

若風病已痊癒,但病根尚未完全去除,隔一兩年,或幾年後,必然會復發,而且復發時病情一定會加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平時就應該預防,首先要避免房事勞累、暴怒鬱結,調養氣血,養護精神,還要經常服用藥物以維持健康(可以服用[定風餅子]),這樣才有可能安然無恙。

丹溪先生說:應該經常服用小[續命湯]來預防中風。易老先生也說:如果感覺風邪入侵,就應該立刻服用愈風湯,以避免倒地不起。

這些都是強調預防的重要性。

第二段

如果男女突然感到口舌流涎,並昏倒,尚未確定是否中風,應立即扶他們進屋,讓他們正襟危坐,用醋炭熏他們,讓氣息衝入口鼻,使流涎歸於經絡,就能恢復清醒。但不可用薑湯或滴水入喉,因為湯水一入,痰涎就會永遠停留在心臟,必成頑疾。

【脈法】仲景曰: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虛寒相搏。邪在皮膚,絡脈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獨急,正氣引邪,喎噼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臟,口即難言,口吐涎沫。又曰:脈浮而大者曰風。

又曰:脈浮而數,中風使然。《得效》曰。凡中風之脈,無不大者,非熱也,是風脈也。《脈訣》曰:中風口噤浮遲吉,急實大數三魂孤。又曰: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虛,持危消痰,風未可疏。丹溪曰:中風脈遲浮可治,大數而極者死。

白話文:

張仲景說,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虛寒相搏。邪氣在皮膚表面,絡脈空虛,邪氣無法宣泄,或左或右,邪氣反而緩慢,正氣獨自急促,正氣牽引邪氣,導致肢體麻痺不靈活。邪氣在絡脈,則皮膚失去知覺。邪氣在經脈,則感到沉重無力。邪氣侵入腑臟,則神志不清。邪氣侵入臟器,則言語困難,口吐唾沫。

又說,脈浮而大者稱為風脈。

又說,脈浮而數,是中風所致。《得效》記載,凡中風的脈象,都很大,不是因為熱,而是風脈。《脈訣》記載,中風口噤、脈浮遲者吉,脈急實、大數者三魂孤。又說,中風脈浮、滑兼痰氣,或沉滑,不可用風寒之法治療,若脈浮或沉,微而虛,應以消痰止咳為先,不可輕易疏風散寒。丹溪說,中風脈遲浮可治,脈大數而極者必死。

《脈經》曰:大而浮遲者吉,急而且疾者凶也。

【似中真中論】繆仲淳曰:凡中風,有真假內外。西北地高風烈,虛人猝為所中,中髒死,中腑成廢人,中經絡可治,必先解散風邪,次再補養氣血,此治真中風法,以小續命湯、桂枝、麻黃、附子、羌活、獨活、防風、白芷、南星、甘草為本。

若江浙閩粵川滇等處,無剛風,多濕熱,人皆柔脆,多熱多痰,真陰既虧,內熱彌甚,煎熬津液,凝結為痰,壅塞氣道,熱極生風,亦猝然僵仆,類中風症,或不省人,或語言蹇澀,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將發,必先內熱,口乾舌苦,便秘溺赤。河間謂是水不勝火,丹溪謂是濕熱相火,中氣中痰是也。

白話文:

《脈經》記載,脈象大而浮遲是吉兆,脈象急而且疾則不吉。

缪仲淳在《似中真中論》中指出,中風有真假內外之分。西北地勢高,風烈,體虛之人猝不及防被風所中,中傷臟腑會致死,中傷腑臟則會變成廢人,中傷經絡則可治療。治疗真中風需先驱散風邪,再补养气血。常用方剂是小续命汤,以及桂枝、麻黄、附子、羌活、独活、防风、白芷、南星、甘草等藥材。

而江浙閩粵川滇等地,風力較弱,濕熱較重,人們体质柔弱,易生热痰,真阴亏损,內热加重,煎熬津液,凝結為痰,阻塞氣道,热極生风,也会突然僵仆,类似中風。患者可能昏迷不醒,或言语不清,或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发病前,必先出现內热,口干舌苦,便秘小便赤等症状。河间认为这是水不胜火,丹溪认为是濕熱相火,都是中气中痰所致。

此即內虛暗風,確係陰陽兩虛,而陰虛為多,與外來風邪迥別,法當先清熱(二冬、甘菊、白芍、茯苓、花粉),順氣(蘇子、橘紅、鬱金、枇杷葉),開痰(貝母、竹瀝、白芥子、栝蔞仁)以救其標,次用治本,益陰(二冬、菊花、生地、白芍、歸身、杞子、五味子、牛膝、白膠、人乳、黃柏、白蒺藜),補陽(人參、黃耆、鹿茸、巴戟、大棗)。若氣血兩虛,則陰陽兼補。

白話文:

這也就是內虛暗風,確實是陰陽兩虛,而且陰虛居多,與外來的風邪完全不同。治療方法應當先清熱(生地、麥冬、甘菊、白芍、茯苓、花粉),順氣(蘇子、橘紅、鬱金、枇杷葉),開痰(貝母、竹瀝、白芥子、栝蔞仁)來救治表面症狀,其次再治本,益陰(生地、麥冬、菊花、白芍、當歸、枸杞、五味子、牛膝、白膠、人乳、黃柏、白蒺藜),補陽(人參、黃芪、鹿茸、巴戟、大棗)。如果氣血兩虛,則要同時陰陽兼補。

【似中問答〕繆仲淳曰:或問有似中風,眠不竟夕,易醒,心脈弦而不洪,多怒,肝脈弦而不長,語蹇澀,多痰,身重,溲速不能忍,有餘瀝,大便結,左尺浮洪,食少難化,此何故?答曰:眠不竟夕、易惺,心血不足,故脈弦不洪。東垣云:胃虛者多怒,多怒肝氣必不和,故脈弦不長。

弦為血少,必自養,藥未易瘳。腎脈本沉,浮者腎水不足,腎有火則真陰虧,津液耗,不能養舌絡,舌絡勁急,故言不利。火性急,故小便大便皆見前症,脈亦反浮洪也。肺喜清肅,惡煩熱,熱則液枯,無以下滴而通水道,或煎熬成痰,故聲重多痰,氣道塞也,不可用人參。

白話文:

【類似中風問答】

繆仲淳說:有人問,出現類似中風的症狀,整夜睡不好,容易醒來,心脈弦細而無力,容易生氣,肝脈弦細而短促,說話含糊不清,痰多,身體沉重,小便頻急且難忍,小便後還有殘餘,大便乾燥難解,左尺脈浮而有力,食慾不振且難以消化,這是怎麼回事呢?

答曰

整夜睡不好,容易醒來,是因為心血不足,所以脈搏才會弦細而無力。東垣先生說:胃虛的人容易生氣,生氣多了肝氣就會不和,所以肝脈才會弦細而短促。

弦細代表血氣不足,必須自行調養,藥物難以立即治癒。腎脈原本沉潛,現在浮出,代表腎水不足,腎中有火就會導致真陰虧虛,津液耗損,無法滋養舌頭和經絡,舌頭經絡緊繃,所以說話不利索。火性急躁,所以小便和大便都出現上述症狀,脈搏也反常地浮而有力。肺喜清涼肅降,厭惡煩熱,熱則液體枯竭,無法向下滴注而疏通水道,或被煎熬成痰,所以聲音沉重、痰多,氣道阻塞,不可服用人參。

脾胃,後天元氣之本,脾陰虧則不能消,胃氣弱則不能納,飲食少則後天元氣無自生,精血愈不足。經曰:脾損調飲食,節起居,適寒溫。此至論也,否則脾陰難復。然其要又在戒暴怒,使肝無不平之氣,肝和則不賊土矣。

命門乃先天真陽所寄,其壯也,一由稟氣厚,二由精不妄泄,三由志無所郁,則年雖老而尤壯,否則子後一陽不升,不能熏糟粕,化精微,是火不生土,脾胃益弱,法當降氣、和肝、滋腎。降氣則陽交於陰,和肝則不賊土,後天元氣日長,腎足則真陰生,津液足,舌絡榮養,則語言自利矣。且世無不陰虛而中風者,第須撥去一切,使心火不炎,則腎亦不燥,此又治之之本也。

白話文:

脾胃是後天元氣的根本,脾陰虛弱就會影響消化,胃氣虛弱則難以吸收食物。飲食不足,後天元氣無法自行生長,精血也會越來越虛弱。古書記載,脾胃虛損,應該調養飲食,規律作息,適應寒熱。這是至關重要的原則,否則脾陰難以恢復。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戒除暴怒,使肝氣平和,肝氣平和就不會傷害脾土。

命門是先天真陽所在,命門強壯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稟賦優良,二是精氣不隨意耗損,三是心志沒有鬱結。如此即使年老,也能保持強壯。反之,若子後一陽不升,則無法將糟粕轉化為精微物質,就好比火不生土,脾胃會更加虛弱。因此,應當降氣、和肝、滋腎。降氣則陽氣交於陰氣,和肝則不傷脾土,後天元氣日漸充盈。腎氣充足,則真陰生長,津液充盈,舌頭得到滋養,言語自然清晰。而且,世上沒有陰虛而中風的人,只要去除一切致病因素,使心火不炎,腎氣也不會燥熱,這就是治療的根本。

【肥人多中風】河間曰:人肥則腠理致密而多鬱滯,氣血難以通利,故多卒中也。《醫鑑》曰:肥人多中風者,以其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肺為氣出入之道,人胖者氣必急,急則肺邪盛,肺金剋木。膽為肝之腑,故痰涎壅盛。治法,先須理氣為急。

【臟腑血脈之異】易老曰:中腑者,面顯五色,有表症,而脈浮,惡風寒,拘急不仁,或中身之前,或中身之後,或中身之側,皆曰中腑,其病多易治。中臟者,唇吻不收,舌不轉而失音,鼻不聞香臭,耳聾而眼瞀,二便秘結,皆曰中臟,其病多難治。大抵中腑多著四肢,中臟多滯九竅。

東垣曰:中血脈,則口眼喎斜,中腑則肢節廢,中臟則性命危,三者治各不同。

白話文:

【肥胖人士易中風】河間指出:肥胖的人皮膚和毛孔較密,容易阻塞,氣血流通困難,因此容易突然中風。《醫鑑》也認為,肥胖人士易中風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氣體外溢,內部氣血不足。肺是氣體進出的通道,肥胖的人氣息必定較急促,氣息急促會導致肺部的邪氣過盛,肺金會剋制木。膽是肝的器官,因此痰和涎液會積聚。治療方法,首先必須理順氣息為緊要。

【臟腑血脈的不同】易老說明:中腑的病症,面部顯現五種顏色,有外部症狀,脈搏浮現,畏懼風寒,肌肉緊繃,不感舒適,或者影響身體前部、後部或側部,稱為中腑,這種病通常較容易治療。中臟的病症,嘴脣和下巴收縮,舌頭不能活動且失去聲音,鼻子不能分辨香臭,耳朵聽不清,眼睛視力模糊,大便和小便都困難,稱為中臟,這種病通常較難治療。大致來說,中腑的病症多影響四肢,中臟的病症多影響九個孔道。

東垣進一步解釋:中血脈的情況,口眼歪斜;中腑的情況,肢體機能喪失;中臟的情況,生命危險,這三種情況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中風症治】《正傳》曰:中血脈而外有六經形症,則從小續命湯加減及疏風湯治之。中腑者,先以加減續命湯隨症發其表。如兼中臟,則內有便尿之阻隔,宜三化湯、滋潤湯。內無便尿阻隔,外無六經形症,宜養血通氣,大秦艽湯、養榮湯。中臟者痰壅昏冒,至寶丹之類,或牛黃定志丸。

又曰:風中五臟,舌喑眼瞀,宜排風湯、加減排風湯。但手足不遂,語言蹇澀,當從愈風湯以從中道,久服大風悉去。《保生秘要》曰:因腠理不密,風邪乘虛而入,始於中風,或起四肢麻木,或不覺疼而時疼者,皆因受風濕之過耳,其有口眼歪斜。風中經絡,左身不遂。死血為癱,右身不遂。

白話文:

《正傳》中記載

中風症狀,若影響血脈,並伴隨六經的典型症狀,則應以小續命湯加減以及疏風湯治療。若中風影響內腑,則應先用加減續命湯,根據症狀調理外在。如果同時影響臟器,且伴隨大小便不通暢,則宜用三化湯、滋潤湯。若內無便尿阻隔,外無六經形症,則應以養血通氣為主,使用大秦艽湯、養榮湯。若中風影響臟器,出現痰多昏迷、頭昏眼花等症狀,則可使用至寶丹之類,或牛黃定志丸。

《正傳》又記載

若風邪侵襲五臟,出現舌頭僵硬、視力模糊等症狀,則應使用排風湯、加減排風湯。若僅出現手腳不靈活、言語含糊等症狀,則應使用愈風湯,以從中調理,長期服用便可逐漸消除風邪。

《保生秘要》中記載

中風病因在於腠理不密,風邪乘虛而入。最初表現為四肢麻木,或無痛時而有痛,皆因受風濕之過。若出現口眼歪斜,則說明風邪侵襲經絡,導致左半身不遂。若出現死血瘀滯,則導致右半身不遂。

痰濕氣弱為瘓,而左右癱瘓,為氣血兩虛也。口喎語澀,皆因血虛火盛,而心氣不潤,宜當養心運動。

《綱目》曰:初中倒時,隨即蘇者,宜治;若不省者,宜掐人中;若痰壅,宜吐,口噤亦宜吐;若口開手撒遺尿者,為陽暴絕,速宜大料參耆補接之。丹溪曰:氣虛卒中,濃煎參、耆加竹瀝薑汁服。又曰:凡中風,多是老年因怒而成。蓋怒火上升,所以昏僕不省,痰涎上壅,治宜豁痰降火。

豁痰宜省風湯,降火宜防風通聖散。又曰:風從汗散,故治風多用發汗之藥。又曰:續命、排風、越婢,悉能治風,而《千金》多用麻黃,以風邪非大汗不能除也。若自汗更用麻黃,反為大害。鰲按,中風多由氣血虛衰,故多自汗者,《千金》用麻黃,或指壯盛人但為風痰所閉者言之,未可概施於虛弱人也。丹溪治風,用續命煮散,以為能復榮衛,卻風邪所不可缺,良然,而換骨丹亦可參用。

白話文:

第一段

痰濕積聚,氣虛乏力,就會導致癱瘓,而四肢癱瘓則是因为氣血兩虛。口齒不清、言語含糊,皆因血虛火旺,心氣不足而無法滋潤,應當以養心運動來調養。

第二段

《本草綱目》記載:若有人突發昏迷,但很快便醒過來,應當積極治療。若昏迷不醒,需掐人中穴位。若痰阻氣道,應當催吐,即使嘴巴緊閉也應催吐。若嘴巴張開,手腳無力,且尿失禁,屬陽氣暴脫,應當立即用大料、人參、黃耆等藥物補救。

丹溪先生說:氣虛導致中風,可用濃煎人參、黃耆,加入竹瀝和薑汁服用。又說:中風多發生於老年人,因怒火攻心而起。怒火上炎,導致昏迷不醒,痰涎阻塞氣道,治療應當以豁痰降火為主。

第三段

豁痰宜用“省風湯”,降火宜用“防風通聖散”。又說:風邪隨汗液排出,所以治療風症多用發汗藥物。又說:“續命湯”、“排風散”、“越婢湯”都能治療風症,而《千金方》多用麻黃,因為只有通過大量汗液才能驅散風邪。若本身就容易出汗,再用麻黃反而會加重病情。

筆者認為,中風多由於氣血虛弱引起,因此容易出汗。而《千金方》使用麻黃,可能是針對體質強壯,僅因風痰阻塞者而言,不可一概而論,用於虛弱者就不適合。丹溪先生治療風症,常用“續命煮散”,認為它能恢復氣血,抵禦風邪,十分有效。此外,也可以參考使用“換骨丹”。

《直指》曰:卒中即用開噤噴嚏法,次用攝生飲煎湯調蘇合香元三丸灌下,痰盛者加全蠍。

【中風絕症】《得效》曰:口開,心絕也。遺尿,腎絕也。手撒,脾絕也。眼合,肝絕也。鼻鼾,肺絕也。皆不治。五症中見一症尤可治。蓋初中則眼合者多,痰上則鼻鼾者多,惟遺尿、口開俱見為惡,以心為五臟主,腎為五臟根也。《綱目》曰:卒中風,若面赤時黑,主陽氣上散,腎反克心也;兼遺尿、口開、氣喘者,不治。

又曰:中五臟之絡者,口眼俱閉,可治;如口開、眼合、手撒、鼻鼾、遺尿及大吐大瀉、下血吐血,皆死。丹溪曰:肉脫筋痛,髮直頭搖上竄,面赤如斑,汗綴如珠,吐沫直視者皆不治。又曰:動止筋痛,名曰筋枯,無血滋筋故也,不治;又肝木克脾土,大便洞泄者,亦不治。

白話文:

《直指》裡提到,中風發作時應立即使用開噤噴嚏法,接著用攝生飲煎湯調和蘇合香元三丸灌服,痰多的患者則要加全蠍。

《得效》記載,中風絕症的表現包括口開、心絕;遺尿、腎絕;手撒、脾絕;眼合、肝絕;鼻鼾、肺絕。以上五症出現任何一種都是不治之症。不過,五症中如果只有一種出現,尚有救治的可能。初期症狀多半以眼合為主,痰多的病人則以鼻鼾居多。遺尿和口開同時出現最為凶險,因為心臟是五臟之主,腎臟是五臟之根。

《綱目》記載,中風時,若臉色由紅轉黑,代表陽氣上散,腎氣反過來克制心氣,再加上遺尿、口開、氣喘等症狀,則無救。

此外,《綱目》還提到,中風影響五臟經絡導致口眼俱閉,仍有治癒的機會。但如果出現口開、眼合、手撒、鼻鼾、遺尿,以及大吐大瀉、下血吐血等症狀,就無藥可救。丹溪則認為,肉脫筋痛、頭髮豎立、頭部搖晃向上竄、臉色發紅像斑點、汗珠連成一串、吐沫直視等都是不治之症。丹溪還指出,筋脈疼痛且無法活動,稱為筋枯,由於沒有血液滋養筋脈,也是不治之症。另外,肝木克脾土導致大便稀泄,也是無救的。

【偏枯與痿病異】《綱目》曰,偏枯者,手足為邪氣阻塞脈道而然。痿病則陽明虛,宗筋縱,帶脈不引而然。痱病有言變、志亂之症,痿病則無之。蓋痱病發於擊僕之暴,痿病發於怠惰之漸,明是兩疾也。

【癱瘓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如患右手,以右手指右回頭,目左而視,左患亦如之,各運氣二十四口。如患左足,坐平橙子上,以左足踏右膝上,左手托腳跟,右手扳腳尖,轉頭向左,患右亦如之,用力扳之,能除風寒暑濕,遠近癱瘓之症無不驗。

【運功】《保生秘要》曰,三提三咽,返念歸元,氣積一元,斡旋周天。左邊氣永不通,於右手行功著意,引在左手,右亦如之,各運五口專氣,須百日,候到氣脈全。

白話文:

偏枯是因邪氣阻滯經脈而導致手足麻痺,痿病則是陽明虛弱、筋腱鬆弛、帶脈無力所致。痱病有神志不清、行為異常的症狀,痿病則沒有。這是因為痱病是因外感風寒暑濕而突然發作,而痿病則是因長期勞損、氣血虧虛而逐漸形成,明顯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癱瘓的治療方法是:如果右手患病,就用右手手指向右轉頭,眼睛往左看,左手患病亦同,每次做二十四次呼吸。如果左腳患病,就坐在椅子上,左腳踏在右膝上,左手托住腳跟,右手扳住腳尖,頭往左轉,右腳患病亦同,用力扳動,可以去除風寒暑濕,無論遠近的癱瘓都可見效。

運功的方法是:三提三咽,返念歸元,氣積一元,斡旋周天。如果左邊經脈不通,就用右手運功,引導氣血至左手,右手亦同,每次做五次呼吸,堅持百日,待氣脈通暢即可。

【偏風導引法】《保生秘要》曰:左偏,於左內關穴掐之九九,擦之九九,次掐五指尖。右亦如之。

【運功】《保生秘要》曰:取效全用周天通關法。

白話文:

【偏風導引法】《保生祕要》提到:如果身體偏向左側,應在左內關穴上按壓99次,再以手輕擦99次,接著再按壓五個指尖。若偏向右側,操作方式相同。

【運功】《保生祕要》指出:想要達到效果,應採用周天通關法進行氣功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