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五 (13)
卷五 (13)
1. 治腫脹方五十六
木香順氣散,〔氣滯〕丁香,檀香,木香,蔻仁(各二兩),藿香,炙甘草(各八兩),砂仁(四兩),每服二錢,滾湯入鹽少許下。
承氣湯,〔實脹〕大黃,芒硝,厚朴,枳實,此大承氣湯去芒硝。名小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畜血〕大黃,芒硝,桃仁,肉桂,甘草
四磨湯,〔陽水〕
五苓散,〔下腫〕肉桂,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疏鑿飲子,〔陽水〕澤瀉,商陸,羌活,椒目,木通,秦艽,檳榔,茯苓皮,大腹皮,赤小豆
實脾飲,〔陰水〕厚朴,白朮,木瓜,附子,木香,草果,乾薑,茯苓,大腹皮,加姜。
復元丹,〔又〕附子(二兩),木香,茴香,川椒,厚朴,獨活,白朮,橘紅,吳萸,肉桂(各一兩),澤瀉(二兩),肉果,檳榔(各五錢)
當歸散,〔心腹堅〕當歸,肉桂心,木香,木通,赤苓,赤芍,丹皮,陳皮,白朮,檳榔
蟠桃丸,〔身腫〕沉香,木香,沒藥,乳香(各三錢),琥珀(一錢半),生白醜頭末(六分),黑醜頭末(牙皂汁浸半日半生半焙熟八分),檳榔(一錢半半用生半用皂角汁浸焙熟)皂角水打糊丸,每服二錢半,五更砂糖湯下,神效。此專治水腫,若治鼓脹不效。
白朮木香散,〔不食〕白朮,檳榔,赤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半),木香,甘草(各一錢),官桂(七分),滑石(三錢),陳皮(八分),加姜。
六味丸,〔病後〕熟地,山萸,山藥,丹皮,茯苓,澤瀉
消風敗毒散,〔血熱〕
導水茯苓湯,〔諸藥不效〕赤苓,麥冬,澤瀉,白朮(各二兩),桑皮,紫蘇,檳榔,木瓜(各一兩),大腹皮,陳皮,砂仁,木香(各七錢半),共為粗末,每五錢加燈草七根煎,連進三服,小水自利。
黃耆防己湯,〔因風〕黃耆,防己,白朮,甘草,姜,棗
中滿分消湯,〔因寒〕黃耆,吳萸,厚朴,草蔻,黃柏(各五分),半夏,茯苓,木香,升麻,益智仁(各三分),人參,青皮,當歸,黃連,蓽澄茄,澤瀉,生薑,乾薑,麻黃,柴胡,川烏
中滿分消丸,〔因熱〕黃芩,黃連,薑黃,白朮,人參,炙草,茯苓,豬苓,乾薑,砂仁,半夏,枳實,知母,澤瀉,厚朴,陳皮,蒸餅為丸,每百丸白湯下。
神芎導水丸,〔又〕黑醜頭末,川芎,薄荷,黃連,黃芩,大黃,滑石,有血積加肉桂。
二蛟散,〔因濕〕三年老黃米炒為末,芒硝各三兩,將硝鍋內熔化,炒乾為末,和米研細,大人服三錢,小兒一錢半,黑糖調服,至午便一次,晚再便一次。病久虛者,間服加味胃苓丸。
加味胃苓丸,〔因虛〕白朮,白芍,陳皮,茯苓,人參,藿香,山楂,厚朴,豬苓,澤瀉,半夏,甘草,女人加香附。本方總加薑、燈心,至重不過五服。此二方,百發百中,無不愈者。
白話文:
治腫脹方五十六
木香順氣散:(用於氣滯引起的腫脹)丁香、檀香、木香、蔻仁各二兩,藿香、炙甘草各八兩,砂仁四兩。每服二錢,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加入少許鹽後服用。
承氣湯:(用於實證脹滿)大黃、芒硝、厚朴、枳實。此方為大承氣湯去芒硝,稱為小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用於蓄血引起的腫脹)大黃、芒硝、桃仁、肉桂、甘草。
四磨湯:(用於陽水引起的腫脹)此處未列出具體藥材。
五苓散:(用於下肢腫脹)肉桂、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疏鑿飲子:(用於陽水引起的腫脹)澤瀉、商陸、羌活、椒目、木通、秦艽、檳榔、茯苓皮、大腹皮、赤小豆。
實脾飲:(用於陰水引起的腫脹)厚朴、白朮、木瓜、附子、木香、草果、乾薑、茯苓、大腹皮,加生薑。
復元丹:(另一種治療腫脹的方子)附子二兩,木香、茴香、川椒、厚朴、獨活、白朮、橘紅、吳茱萸、肉桂各一兩,澤瀉二兩,肉豆蔻、檳榔各五錢。
當歸散:(用於心腹堅硬的腫脹)當歸、肉桂心、木香、木通、赤茯苓、赤芍、丹皮、陳皮、白朮、檳榔。
蟠桃丸:(用於全身腫脹)沉香、木香、沒藥、乳香各三錢,琥珀一錢半,生白醜頭末六分,黑醜頭末(用牙皂汁浸泡半日,一半生用,一半焙熟)八分,檳榔(一錢半,一半生用,一半用皂角汁浸泡後焙熟)。用皂角水打糊製成藥丸,每服二錢半,五更時用砂糖湯送服,效果神奇。此方專治水腫,對鼓脹(腹部脹大)無效。
白朮木香散:(用於食慾不振引起的腫脹)白朮、檳榔、赤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半,木香、甘草各一錢,官桂七分,滑石三錢,陳皮八分,加生薑。
六味丸:(用於病後體虛引起的腫脹)熟地、山茱萸、山藥、丹皮、茯苓、澤瀉。
消風敗毒散:(用於血熱引起的腫脹)此處未列出具體藥材。
導水茯苓湯:(用於各種藥物無效的腫脹)赤茯苓、麥冬、澤瀉、白朮各二兩,桑白皮、紫蘇、檳榔、木瓜各一兩,大腹皮、陳皮、砂仁、木香各七錢半,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用五錢,加入燈心草七根煎煮,連續服用三次,小便會自然通暢。
黃耆防己湯:(用於因風引起的腫脹)黃耆、防己、白朮、甘草、生薑、大棗。
中滿分消湯:(用於因寒引起的腫脹)黃耆、吳茱萸、厚朴、草蔻、黃柏各五分,半夏、茯苓、木香、升麻、益智仁各三分,人參、青皮、當歸、黃連、蓽澄茄、澤瀉、生薑、乾薑、麻黃、柴胡、川烏。
中滿分消丸:(用於因熱引起的腫脹)黃芩、黃連、薑黃、白朮、人參、炙甘草、茯苓、豬苓、乾薑、砂仁、半夏、枳實、知母、澤瀉、厚朴、陳皮,用蒸餅製成藥丸,每次一百丸,用白開水送服。
神芎導水丸:(另一種治療腫脹的方子)黑醜頭末、川芎、薄荷、黃連、黃芩、大黃、滑石,有血積時加肉桂。
二蛟散:(用於因濕引起的腫脹)將三年老黃米炒成末,芒硝各三兩。將芒硝在鍋中熔化,炒乾後磨成末,與米粉混合研細。成人每次服用三錢,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半,用黑糖水調服,到中午會排便一次,晚上再排便一次。病情較久、體虛的人,可以間隔服用加味胃苓丸。
加味胃苓丸:(用於因虛引起的腫脹)白朮、白芍、陳皮、茯苓、人參、藿香、山楂、厚朴、豬苓、澤瀉、半夏、甘草,女性患者加香附。本方可加薑、燈心草,但最多服用五服。這兩個方子(指二蛟散與加味胃苓丸)效果很好,幾乎沒有治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