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後備急方》~ 卷五 (8)
卷五 (8)
1. 治腸癰肺癰方第三十七
(按:此篇僅有標題而無正文)
治卒發丹火惡毒瘡方第三十八(按:此篇有文無標題照目錄加)
葛氏,大人小兒,卒得惡瘡,不可名識者。
燒竹葉,和雞子中黃,塗,瘥。
又方,取蛇床子合黃連二兩,末。粉瘡上用者,豬脂和,塗,瘥。
又方,燒蛇皮,末,以豬膏和,塗之。
又方,煮柳葉,若皮,洗之亦可,納少鹽,此又療面上瘡。
又方,臘月豬膏一升,亂髮如雞子大,生鯽魚一頭。令煎,令消盡,又納雄黃,苦參,末,二兩,大附子一枚,末。絞令凝,以敷諸瘡,無不瘥,胡洽,療瘑疽疥,大效。
瘡中突出惡肉者。
末烏梅屑,敷之。又末硫黃敷上,燥著唾和塗之。
惡瘡連痂癢痛。
搗,扁豆,封,痂落即瘥,近方。
白話文:
[治腸癰肺癰方第三十七] (註:這篇只有標題,沒有內容。)
[治卒發丹火惡毒瘡方第三十八]
葛氏的方子,大人或小孩,突然長了無法辨識名稱的惡瘡。
方法一:將竹葉燒成灰,混合雞蛋黃塗抹,即可痊癒。
方法二:取蛇床子和黃連各二兩,磨成粉。若是塗在瘡上的,用豬油調和後塗抹,即可痊癒。
方法三:將蛇皮燒成灰,磨成粉,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方法四:煮柳葉或柳樹皮,用煮出的水清洗,也可以加少許鹽,這個方法還可以治療臉上的瘡。
方法五:用臘月豬油一升,加入雞蛋大小的亂髮,和一條活鯽魚。一起熬煮,讓豬油融化,然後加入雄黃、苦參粉各二兩,和一枚磨成粉的大附子。攪拌均勻讓其凝固,用來塗抹各種瘡,沒有不痊癒的。胡洽的方子,治療瘑疽疥等皮膚病,效果很好。
如果瘡中長出突出的惡肉。
將烏梅磨成粉,敷在上面。也可以再將硫磺磨成粉敷上,待乾燥後用口水調和塗抹。
如果惡瘡連著痂皮,又癢又痛。
將扁豆搗碎後敷在瘡上,等痂皮脫落就會痊癒,這是個常見的方子。
2. 治瘑癬疥漆瘡諸惡瘡方第三十九
(按:此篇有文無標題照目錄加)
《小品》,療瘑癬疥惡瘡方。
水銀,礬石,蛇床子,黃連各二兩,四物搗,篩,以臘月豬膏七合,並下水銀攪萬度。不見水銀,膏成,敷瘡,並小兒頭瘡,良,襲慶宣加䕡茹一兩,療諸瘡,神驗無比。
姚,療瘑疥。
雄黃一兩,黃連二兩,松脂二兩,發灰如彈丸。四物熔豬膏與松脂,合,熱搗,以敷瘡上,則大良。
又療惡瘡粉方。
水銀,黃連,胡粉,熬令黃,各二兩。下篩,粉瘡,瘡無汁者,唾和之。
小兒身中惡瘡。
取筍汁自澡洗,以筍殼作散,敷之效。
人體生惡瘡,似火自爛。
胡粉熬黑,黃柏,黃連,分等。下篩,粉之也。
卒得惡瘡。
蒼耳,桃皮作屑,納瘡中,佳。
頭中惡瘡。
胡粉,水銀,白松脂各二兩。臘月豬膏四兩,合松脂煎,以水銀,胡粉合研,以塗上。日再,胡洽云,療小兒頭面瘡。又一方,加黃連二兩,亦療得禿瘡。
惡瘡雄黃膏方。
雄黃,雌黃,並末,水銀各一兩。松脂二兩,豬脂半斤,亂髮如雞子大,以上合煎,去滓。納水銀,敷瘡,日再。
效方,惡瘡食肉雄黃散。
雄黃六分,䕡茹,礬石各二分,末瘡中,日二。
療瘡方,最去面上粉刺,方。
黃連八分,糯米,赤小豆各五分,吳茱萸一分。胡粉,水銀各六分。搗黃連等。下篩,先於掌中,研水銀,使極細,和藥使相入,以生麻油總稀稠得所,洗瘡拭乾,敷之。但是瘡即療,神驗不傳。
甘家松脂膏,療熱瘡,尢嗍膿。不痂無瘢方。
松脂,白膠香,薰陸香,各一兩,當歸,蠟各一兩半。甘草一兩,並切豬脂,羊腎脂各半合許。生地黃汁亦半合,以松脂等末。納脂膏,地黃汁中,微火煎令黃,下臘絞去滓。塗布,貼瘡,極有驗,甘家秘不能傳。此是半劑。
地黃膏,療一切瘡已潰者。及炙貼之無痂,生肉去膿神秘方。
地黃汁一升,松脂二兩,薰陸香一兩,羊腎脂及牛酥。各如雞子大,先於地黃汁煎松脂及香,令消。即納羊脂酥,並更用蠟半雞子大,一時相和。緩火煎,水盡膏成。去滓,塗帛,貼瘡,日一二易,加故緋一片,亂髮一雞子許大,療年深者,十餘日即瘥,生肉秘法。
婦人頰上瘡,瘥後每年又發。甘家秘方塗之,永瘥。
黃礬石二兩,燒令汁盡。胡粉一兩,水銀一兩半。搗,篩,礬石,胡粉更篩,先以片許豬脂,於瓷器內,熟研水銀令消盡,更加豬脂,並礬石,胡粉,和使黏稠,洗面瘡以塗上,又別熬胡粉,令黃,塗膏訖,則敷此粉,數日即瘥,甘家用大驗。
療瘑瘡,但是腰腳已下名為瘑。此皆有蟲食之,蟲死即瘥,此方立驗。
醋泔澱一碗,大麻子一盞,白沙鹽末各一抄,和掩以敷瘡。干更敷,先溫泔淨洗,拭乾,敷一二度,即瘥。孔如針穴,皆蟲食,大驗。
白話文:
治瘑癬疥漆瘡諸惡瘡方第三十九
本篇收錄多種治療瘑、癬、疥、漆瘡等惡瘡的方劑:
一、治療瘑癬疥惡瘡方:水銀、礬石、蛇床子、黃連各二兩,搗碎研磨過篩,加入臘月豬膏七合,充分攪拌至水銀看不見,製成膏狀後敷於患處,也可治療小兒頭瘡。襲慶宣方在此基礎上加䕡茹一兩,療效更佳。
二、姚氏治療瘑疥方:雄黃一兩、黃連二兩、松脂二兩、發灰適量(如彈丸大小),將雄黃、黃連、松脂與豬膏一起熔化混合,趁熱搗碎敷於患處,療效顯著。
三、治療惡瘡粉劑:水銀、黃連、胡粉各二兩,熬至黃色,研磨過篩,製成粉劑敷於患處。若瘡瘍無膿液,可用唾液調和後敷用。
四、治療小兒身中惡瘡方:用竹筍汁清洗患處,再以竹筍殼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
五、治療似火自爛的惡瘡方:將胡粉熬至黑色,與黃柏、黃連等量混合,研磨過篩,製成粉劑敷用。
六、治療急性惡瘡方:將蒼耳、桃皮研磨成粉末,填入患處。
七、治療頭部惡瘡方:胡粉、水銀、白松脂各二兩,臘月豬膏四兩,將松脂與豬膏一起煎煮,再將水銀、胡粉研磨混合後塗抹於患處,每日兩次。胡洽方適用於治療小兒頭面瘡,加黃連二兩後也可治療禿瘡。
八、惡瘡雄黃膏方:雄黃、雌黃、水銀各一兩,松脂二兩,豬脂半斤,頭髮適量(如雞蛋大小),一起煎煮去渣後,加入水銀,製成膏狀敷於患處,每日兩次。
九、惡瘡食肉雄黃散:雄黃六分,䕡茹、礬石各二分,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每日兩次。
十、治療面上粉刺方:黃連八分,糯米、赤小豆各五分,吳茱萸一分,胡粉、水銀各六分。將黃連等藥物研磨過篩,再將水銀研磨至極細,與藥粉混合,用生麻油調整濃稠度,清洗患處後敷用,療效顯著。
十一、甘家松脂膏:治療熱瘡,尤其是有膿液而不結痂的瘡瘍,可避免留下疤痕。松脂、白膠香、薰陸香各一兩,當歸、蠟各一兩半,甘草一兩,豬脂、羊腎脂各半合,生地黃汁半合。將松脂等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脂膏和生地黃汁,以文火煎煮至呈黃色,過濾去渣後塗抹於患處,療效極佳。
十二、地黃膏:治療潰爛的瘡瘍,可促進肉芽生長,去除膿液,避免留下疤痕。地黃汁一升,松脂二兩,薰陸香一兩,羊腎脂和牛酥各適量(如雞蛋大小),先將松脂和薰陸香放入地黃汁中煎煮至溶解,再加入羊脂、牛酥和蠟(如雞蛋大小一半),以文火煎煮至水份蒸發,膏體成形。過濾去渣後,塗於布上敷於患處,每日一到兩次更換。對於久治不愈的瘡瘍,可加入一片舊紅布和適量頭髮(如雞蛋大小),療效顯著。
十三、治療婦女頰上反覆發作的瘡瘍方:黃礬石二兩燒至汁液蒸乾,胡粉一兩,水銀一兩半。研磨過篩後,先將少量豬脂在瓷器中研磨水銀至溶解,再加入其餘藥物,混合成黏稠膏狀,洗淨患處後塗抹,再另熬製黃色胡粉敷於膏體上,數日即可痊癒。
十四、治療瘑瘡方:醋泔澱一碗,大麻子一盞,白沙鹽末適量,混合後敷於患處,乾燥後更換,每次敷用前先用溫水清洗患處並擦乾。此方針對因蟲蝕引起的瘑瘡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