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肘後備急方》~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治百病備急丸散膏諸要方第七十二

云常用闢病散。

真珠,桂肉各一分,貝母三分,杏仁二分,熬,雞子白,熬令黃黑,三分。五物搗,篩,歲旦服方寸匕,若歲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

單行方。

南向社中柏,東向枝,取曝乾,末服方寸匕。姚云,疾疫流行預備之。名為柏枝散,服,神良。刪煩方云,旦,南行見社中柏,即便收取之。

斷溫病,令不相染方。

熬豉,新米,酒漬,常服之。

《小品》,正朝屠蘇酒法,令人不病溫疫。

大黃五分,川椒五分,術,桂,各三分,桔梗四分,烏頭一分,柭楔二分,七物細切,以絹囊貯之。十二月晦日正中時,懸置井中至泥,正曉拜慶前出之,正旦。取藥置酒中,屠蘇飲之,於東向,藥置井中,能迎歲,可世無此病。此華佗法,武帝有方驗中,從小至大。少隨所堪,一人飲,一家無患,飲藥三朝。

一方,有防風一兩。

姚大夫,闢溫病粉身方。

芎藭,白芷,藁本,三物等分。下篩,納粉中,以塗粉於身,大良。

附方

張仲景三物備急方,司空裴秀為散,用療心腹諸疾,卒暴百病。

用大黃,乾薑,巴豆各一兩,須精新好者,搗,篩,蜜和。更搗一千杵,丸如小豆,服三丸。老小斟量之,為散不及丸也。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刀刺痛,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若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喉,須臾瘥。未知,更與三丸。腹當鳴轉,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須折齒灌之,藥入喉,即瘥。

崔氏《海上方》云,威靈仙去眾風,通十二經脈。此藥朝服暮效,疏宣五臟冷膿,宿水變病,微利不瀉,人服此,四肢輕健手足溫暖,並得清涼。時商州有人患重足,不履地,經十年,不瘥。忽遇新羅僧見云,此疾有藥可理,遂入山求之。遣服數日,平復後,留此藥名而去。

此藥治丈夫婦人中風不語,手足不隨,口眼喎斜,筋骨節風,胎風,頭風,暗風,心風,風狂人。傷寒頭痛,鼻清涕,服經二度,傷寒即止。頭旋目眩,白癜風,極治。大風,皮膚風癢。大毒,熱毒,風瘡,深治勞疾。連腰骨節風,繞腕風,言語澀滯,痰積。宣通五臟,腹內宿滯,心頭痰水,膀胱宿膿,口中涎水,好吃茶漬。

手足頑痹,冷熱氣壅,腰膝疼痛,久立不得,浮氣瘴氣,憎寒壯熱。頭痛尤甚,攻耳成膿而聾。又沖眼赤,大小腸秘,服此立通,飲食即住。黃疸,黑疸,面無顏色。瘰癧遍項,產後秘澀暨腰痛,曾經損墜心痛。注氣膈氣,冷氣攻衝,腎臟,風壅,腹肚脹滿,頭面浮腫,注毒脾肺氣痰熱,欬嗽,氣急,坐臥不安,疥癬等瘡。

婦人月水不來,動經多日,血氣衝心,陰汗盜汗,鴉臭穢甚,氣息不堪,勤服威靈仙,更用熱湯盡日頻洗。朝塗若唾,若治鴉臭,藥自塗身上,內外塗之,當得平愈。孩子無辜,令母含藥灌之。痔疾秘澀,氣痢絞結,並皆治之。威靈仙一味,洗焙為末,以好酒和,令微濕,入在竹筒內,牢塞口,九蒸九曝。

白話文:

治百病備急丸散膏諸要方第七十二

常用闢病散:珍珠、桂肉各一份,貝母三分,杏仁二份,用雞蛋清熬至黃黑色,共三分。將五味藥物搗碎,過篩,每天清晨服用一小匙。若一年中多病,則每月初一十五服用。

單行方:取向南的社廟旁柏樹東側的枝條,曬乾研末,每次服用一小匙。姚氏說,這是瘟疫流行時預防的良方,名為柏枝散,服用後效力神奇。另一方子記載,清晨向南走,看見社廟旁的柏樹,就立刻採摘。

斷溫病,防止傳染的方子:將黃豆熬煮,與新米一起用酒浸泡,經常服用。

《小品方》記載的正朝屠蘇酒法,可以預防瘟疫。大黃、川椒各五分,蒼術、桂枝各三分,桔梗四分,烏頭一分,柭楔二分,將七味藥物切細,用絹布袋裝好。十二月最後一天正午時分,將藥袋放入井中直至埋入泥中,第二天清晨拜祭完畢後取出。正旦這天,將藥物放入酒中,飲用屠蘇酒,並將藥物放在東邊。將藥物放入井中,能迎接新年,可以使一家世世代代免受此病困擾。這是華佗的方子,武帝也曾驗證過其效果,從小到大,劑量依個人情況調整,一人服用,全家無患,連續服用三天。

另一方子:防風一兩。

姚大夫闢溫病粉身方:川芎、白芷、藁本等量,研磨成粉,塗抹全身,效果很好。

附方:

張仲景三物備急方:司空裴秀將此方製成散劑,用於治療心腹諸疾以及突然發作的各種疾病。藥物包括大黃、乾薑、巴豆各一兩,需選用新鮮優質的藥材,搗碎,過篩,用蜂蜜調和,再搗一千下,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老幼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用量,散劑不如丸劑有效。若因中邪、心腹脹滿、突然劇痛(如錐刀刺痛)、氣急、口噤、甚至猝死,可用溫水或酒送服。若藥物不下,需扶起病人,灌入藥物,很快就會好轉。若無效,再服用三丸。腹部應會鳴叫轉動,然後嘔吐瀉下,疾病就會痊癒。如果已經口噤,也要撬開牙齒灌藥,藥物入喉,就會痊癒。

崔氏《海上方》記載:威靈仙能祛除各種風邪,疏通十二經脈。此藥早晨服用,晚上見效,能疏通五臟的寒濕膿邪,治療宿水引起的疾病,微利而不瀉。服用此藥後,四肢輕健,手足溫暖,而且感到清涼。據說以前商州有人患足疾,十年不能行走,後來遇到一位新羅僧人,說此病有藥可治,便入山尋找此藥。服藥數日後,病就好了,之後留下藥名便離開了。

此藥可以治療男女中風失語、手足不遂、口眼歪斜、筋骨關節疼痛、胎風、頭痛、隱性風疾、心臟疾病、狂躁症、傷寒頭痛、流清涕(服用兩次即可止住傷寒)、頭暈目眩、白癜風、大風、皮膚瘙癢、熱毒、風瘡、勞損、腰背疼痛、腕部疼痛、言語遲鈍、痰積、疏通五臟、腹內積滯、心絞痛、膀胱積膿、口涎過多、嗜茶等症狀。

手足麻木、寒熱交加、腰膝疼痛、久站不能、浮腫、瘴氣、頭痛加劇、耳痛化膿導致耳聾、眼紅、大便秘結、黃疸、黑疸、面色蒼白、瘰癧、產後便秘及腰痛、心痛、膈氣、寒氣攻心、腎臟風寒、腹部脹滿、頭面浮腫、脾肺積熱痰濕、咳嗽、氣急、坐臥不安、疥癬等瘡瘍。

婦女月經不調、經期過長、血氣衝心、陰汗盜汗、體臭嚴重、氣息衰竭等症狀,需服用威靈仙,並用熱水多次清洗。早晨將藥物塗抹在身上,如同塗抹唾液一樣,若要治療體臭,則將藥物塗抹在全身內外,就能痊癒。嬰兒無辜受害,可讓母親含藥灌服。痔瘡、便秘、痢疾等,皆可治療。威靈仙一味藥,洗淨烘乾研磨成粉,用好酒調和,略微濕潤,放入竹筒中,密封好,九蒸九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