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

《肘後備急方》~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治百病備急丸散膏諸要方第七十二

丹砂,雄黃,芎藭,椒,防己各五分,龍膽,梧桐皮,柏皮,青竹茹,桑白皮,蜂房,蝟皮各四兩,蛇蛻皮一具,十三物,切,以苦酒浸半月,微火煎少時。乃納臘月豬脂三斤,煎三上三下,去滓,以敷瘡上,並服。如棗核大,神良。

《隱居效驗方》云,主癰疽,痔,惡瘡等。

以前備急諸方故是要驗,此來積用效者,亦次於後云。

扁鵲陷水丸,療內脹病,並蠱疰中惡等,及蜂,百毒,溪毒,射工。

雄黃,真丹砂,別研,礬石,熬各一兩。將生礬石三兩半,燒之。鬼臼一兩半,蜈蚣一枚,赤足者小炙,斑蝥,去翅足,龍膽,附子,炮,各七枚。藜蘆七分,炙,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熬,搗,篩,蜜和,搗千杵。腹內脹病,中惡邪氣,飛屍遊走,皆服二丸如小豆。若積聚堅結,服四丸,取痢,泄下蟲蛇五色。

若蟲注病中,惡邪,飛屍,遊走,皆服二三丸,以二丸摩痛上。若蛇蜂,百病,苦中溪毒,射工,其服者,視強弱大小,及病輕重,加減服之。

丹參膏,療傷寒時行賊風惡氣。

在外,即肢節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則心急脹滿,胸脅痞塞。內則服之,外則摩之。並癱瘓不隨風濕痹不仁。偏枯拘屈,口喎,耳聾,齒痛,頭風,痹腫,腦中風動,且痛若癰,結核漏,瘰癧堅腫,未潰敷之。取消,及丹疹諸腫無頭,欲狀骨疽者。摩之令消,及惡結核,走身中者,風水遊腫亦摩之,其服者。

如棗核大,小兒以意減之。日五服,數用之,悉效。丹參,蒴藋各三兩,莽草葉,躑躅花各一兩,秦膠,獨活,烏頭,川椒,連翹,桑白皮,牛膝各二兩,十二物。以苦酒五升,油麻七升,煎令苦酒盡,去滓用如前法。亦用豬脂同煎之,若是風寒冷毒,可用酒服。若毒熱病,但單服。

牙齒痛,單服之,仍用綿裹嚼之,比常用豬脂煎藥,有小兒耳後癧子,其堅如骨,已經數月不盡,以帛塗膏貼之。二十日消盡,神效無比,此方出《小品》。

神明白膏療百病,中風惡氣,頭面諸病,青盲,風爛眥鼻,耳聾,寒齒痛,癰腫,疽痔,金瘡,癬疥,悉主之。

當歸,細辛各三兩,吳茱萸,芎藭,蜀椒術,前胡,白芷各一兩,附子三十枚,九物切,煎豬脂十斤。炭火煎一沸,即下,三上三下。白芷黃,膏成,去滓。密貯,看病在內,酒服如彈丸一枚,日三,在外皆摩敷之。目病,如黍米納兩眥中,以目向天風可扇之,瘡蟲齒,亦得敷之。耳內底著亦療之,緩,風冷者,宜用之。

成膏。

清麻油十三兩,菜油亦得,黃丹七兩,二物鐵鐺文火煎,粗濕柳批篦,攪不停。至色黑,加武火,仍以扇扇之,攪不停。煙斷絕盡,看漸稠,膏成,煎須淨處,勿令雞犬見,齒瘡貼,痔瘡服之。

白話文:

治百病備急丸散膏諸要方第七十二

將丹砂、雄黃、川芎、胡椒、防己各五分,龍膽、梧桐皮、柏樹皮、青竹茹、桑白皮、蜂房、刺蝟皮各四兩,蛇蛻皮一具,共十三種藥材切碎,用苦酒浸泡半個月,再用小火煎煮一會兒。然後加入三斤臘月豬油,煎煮三次,去除藥渣,用來敷貼瘡瘍,也可內服,藥丸大小如棗核,療效神奇。

《隱居效驗方》記載,此方主治癰疽、痔瘡、惡性瘡瘍等。

以前備急諸方中記載的驗方,經過多年累積使用,其功效也記錄於此。

扁鵲陷水丸,治療腹脹、蠱毒、中惡等症,以及蜂毒、百毒、溪毒、箭傷。

將雄黃、硃砂分別研磨,再與礬石(經過熬製)各一兩,生礬石三兩半燒製,鬼臼一兩半,蜈蚣一隻(赤足者,微炙),斑蝥(去翅足),龍膽、附子(炮製)各七枚,藜蘆七分(炙),杏仁四十枚(去尖,去皮,熬製),搗碎,過篩,加入蜂蜜,反覆搗千下。腹脹、中惡、邪氣入侵、屍鬼遊走等症,服用兩丸(如小豆大小)。若是積聚堅硬結塊,服用四丸,可引發腹瀉,排出蟲蛇等異物。

若為蟲毒、邪氣入侵、屍鬼遊走等症,服用二至三丸,並用兩丸藥揉搓患處。若是蛇毒、蜂毒、百毒、溪毒、箭傷,服藥劑量需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情輕重增減。

丹參膏,治療傷寒、流行性感冒、外感邪氣。

外用可治肢節麻痛、咽喉腫痛;內服可治心慌、腹脹、胸脅痞塞。內服外敷皆可,也可用於治療癱瘓、風濕痹痛、半身不遂、肢體拘攣、口角歪斜、耳聾、牙痛、頭痛、腫脹、中風、癰疽、瘰癧、腫塊(未潰爛者)等症。外敷可消腫散結,治療遊走於體內的惡性腫塊及水腫。內服藥丸大小如棗核,兒童可酌減。每日服用五次,療效顯著。丹參、蒴藋各三兩,莽草葉、羊躑躅花各一兩,秦皮、獨活、烏頭、川椒、連翹、桑白皮、牛膝各二兩,共十二種藥材,用五升苦酒、七升麻油煎煮,至苦酒煎盡,去渣備用。也可加入豬油同煎。若為風寒濕毒,可用酒送服;若為熱毒,單服即可。

牙痛患者,單服此膏,並用棉花包裹藥膏嚼服。常用豬油煎藥,例如治療小兒耳後癧子(堅硬如骨,數月不愈),用布蘸藥膏貼敷,二十日即可痊癒,療效神奇。此方出自《小品方》。

神明白膏,治療百病,如中風、邪氣入侵、頭面諸病、青盲、風眼、鼻病、耳聾、牙痛、癰腫、疽痔、金瘡、癬疥等。

將當歸、細辛各三兩,吳茱萸、川芎、蜀椒、前胡、白芷各一兩,附子三十枚,共九種藥材切碎,用十斤豬油煎煮,炭火加熱至沸騰,再煎煮三次,去除藥渣,密封保存。內服,酒送服,每次一粒(如彈丸大小),每日三次;外敷則用於塗抹患處。眼病患者,可取米粒大小的藥膏放入眼角,向上看,並用風扇吹之。瘡瘍、蟲牙、耳疾亦可敷用。緩解風寒症狀,效果甚佳。

清麻油十三兩(或菜油),黃丹七兩,二者用鐵鍋文火慢煎,用柳木梳子不斷攪拌,至顏色變黑,加大火力,並用扇子扇之,繼續攪拌,直到煙霧消失,膏體變稠,即成。煎藥過程需在乾淨的地方進行,避免雞犬靠近。牙瘡可貼敷,痔瘡可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