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補遺 (4)

回本書目錄

補遺 (4)

1. 陽證

寒邪在半表半裡。舌胎白滑或黃胎。治用小柴胡湯。(方見前)熱結在裡。表裡俱熱。舌上或白或黑。不滑而澀。治用白虎湯加人參。(方見前)

經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又曰。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白話文:

寒邪在半表半裡的情況下,舌頭上的舌苔會呈現白色或是微帶滑膩,或者轉為黃色。治療上可以使用小柴胡湯(詳情請參照先前的說明)。

如果症狀是熱結在內臟,並且表現為內外皆熱的狀態,舌頭上可能會出現白色或黑色的舌苔,但這種舌苔不會像滑膩那樣平滑,反而會有乾燥和澀感。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加入人參的白虎湯進行治療(詳情請參照先前的說明)。

根據經書的說法,當內臟結聚,舌頭上出現白色且滑膩的舌苔時,治療起來會比較困難。又進一步指出,如果內臟結聚但沒有外在的陽性症狀,如不時發熱或退熱,當病人的精神反而變得安靜,舌頭上出現滑膩的舌苔時,則不能採取攻擊性的治療方式。

2. 陰證

手足冷。舌胎黑。治用四逆湯。(方見前)

白話文:

四肢冰冷,舌苔發黑。治療方法是使用「四逆湯」(配方詳見前面)。

3. 譫語

(此是語言譫妄錯亂也)

4. 陽證

胃實不大便。譫語。治用大柴胡湯或調胃承氣湯。(方並見前)

婦人傷寒。經水適斷。發熱惡寒。至夜譫言。此為熱入血室。(血室者。素問所謂女子胞。即產腸也。治用小柴胡湯。方見前)

白話文:

女性患有傷寒,且正值經期結束不久,出現發熱、怕冷,到了晚上還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症狀。這是因為熱邪入侵了血室(也就是《素問》中所說的女子胞,即子宮)。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湯方的詳細組成在前面已經提及。

5. 陰證

手足冷。脈細微而譫語。治用四逆湯。(方見前)

白話文:

四肢冰冷,脈搏微弱且胡言亂語。治療使用四逆湯(配方詳見前面)。

6. 鄭聲

(此是語言鄭重。如說此一語。又復再說。聲氣無力。句不連續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要慎重地告訴你。如果我只說一遍,可能你不會記住,所以我會再次強調。我的聲音和口吻可能會有些疲倦或弱勢,但請不要因此而忽視這些句子之間的連貫性。」

7. 陽證

身微熱。脈微弱而鄭聲者。治用人參三白湯。(方見前)

白話文:

身體有輕微的熱感,脈搏微弱且伴有語音含糊不清的情況,治療上可用「人參三白湯」。具體配方詳情請參照先前的說明。

8. 陰證

身涼。手足或冷而鄭聲者。治用四逆湯。(方見前)

白話文:

身體感覺寒冷,手腳可能冰冷並且出現高調聲音的情況,使用四逆湯來治療。(配方請參考前面的文章)

9. 呃逆

(仲景所謂噦。蓋臍下氣逆。衝上出口作聲。素問所謂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白話文:

張仲景所說的嘔吐,大約是指肚臍下方有氣往上逆行,撞到喉嚨口發出聲音的情況。《黃帝內經》裡提到的所有向上沖的情形,都與火有關。

10. 陽證

不虛不實而呃逆者。治用小柴胡湯。(方見前)或用橘皮竹茹湯。或用丁香柿蒂湯加人參。

【活人書橘皮竹茹湯】

橘皮(一斤),青竹茹(一升半),甘草(炙。二兩),人參(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五片。棗二枚。煎八分。去渣。溫服。

白話文:

【活人書】

橘皮(一斤),青竹茹(一升半),甘草(炙,二兩),人參(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盞(約四百毫升),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煎煮至八分(約三分之二),去渣,溫服。

【丁香柿蒂湯加人參】

丁香,柿蒂,青皮,陳皮,人參(各等分)

上銼。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渣。溫服。

身熱。脈雖數而呃逆者。治用人參三白湯加竹茹。(方見前)○或用八物湯加竹茹。或用丁香柿蒂湯加人參。(方見前)

【八物湯加竹茹】

人參,白朮,白茯苓,甘草,當歸,熟地黃,川芎,竹茹,白芍藥(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八分。去渣。溫服。

白話文:

用丁香、柿蒂、青皮、陳皮和人參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盞半煎煮至七分,去渣,溫熱服用。適用於身體發熱,脈搏雖快但有呃逆的患者。也可以用人參三白湯加竹茹、八物湯加竹茹或丁香柿蒂湯加人參來治療。八物湯加竹茹則是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熟地黃、川芎、竹茹和白芍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水一盞和三片生薑煎煮至八分,去渣,溫熱服用。

11. 陰證

身冷手足或冷而呃逆者。治用四逆湯加人參。(方見前)○如病後無他證。獨見呃逆者。治用人參三白湯加當歸。

人參,白朮,茯苓,芍藥,當歸(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煎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如果身體冰冷、手腳發冷或伴隨打嗝,可以服用四逆湯加人參。如果病後沒有其他症狀,只有打嗝,可以用人參三白湯加當歸。

藥方:人參、白朮、茯苓、芍藥、當歸各等份,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兩碗水和三片生薑一起煎煮,煮到八分即可,不限時間服用。

12. 陽證

身熱。不大便而發黃者。用仲景茵陳蒿湯。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山梔子(十四枚),

上銼。每服酌量多少。以水三升。先煮茵陳至二升。納二味。煮取一升。去渣服。

身熱。大便如常。小便不利。而發黃者。治用茵陳五苓散。

澤瀉,白朮,豬苓,赤茯苓(各一兩半),官桂(一兩),茵陳(三兩)

白話文:

症狀

身體發熱,排便不暢且糞便發黃。

處方

使用仲景的茵陳蒿湯。

藥物

茵陳六兩,大黃二兩,山梔子十四枚。

用法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根據病情酌情調整。用三升水,先將茵陳煮至二升,再加入大黃和山梔子,煮至一升,去渣服用。

症狀

身體發熱,排便正常,小便不暢且尿液發黃。

處方

使用茵陳五苓散。

藥物

澤瀉、白朮、豬苓、赤茯苓各一兩半,官桂一兩,茵陳三兩。

上銼。水煎。溫服。

身熱。大小便如常而發黃者。治用仲景梔子柏皮湯加茵陳。

梔子(十五枚),甘草(一兩),柏皮(二兩),茵陳(六兩)

上銼。水煎。溫服。

白話文:

藥方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溫熱服用。

症狀

身體發熱,大小便正常但顏色發黃。

治療方法

使用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中的梔子柏皮湯,並加入茵陳。

藥材

  • 梔子:十五枚
  • 甘草:一兩
  • 柏皮:二兩
  • 茵陳:六兩

用法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