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二十一 (2)
卷二十一 (2)
1. 升降者天地之氣交
茯苓,淡為在天之陰。陽也。陽當上行。何為利水而泄下。經云。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手太陽也。
麻黃,苦為在地之陰。陰也。陰當下行。何謂發汗而升上。經云。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麻黃髮汗而升上。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手太陰也。
附子,熱、氣之厚者。乃陽中之陽。故經云發熱。
大黃,苦、味之厚者。乃陰中之陰。故經云泄下。
粥,淡為陽中之陽。所以利小便。
茶,苦為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
清陽發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陽實四肢。清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
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白話文:
茯苓,其性質平淡,屬天空中的陰性。但實際上是帶有陽性,按理應向上行,但為什麼它能利尿並向下排泄?古醫書上說,性質微淡的,是陽性中的陰性,這就是為何茯苓能利尿排泄,但這種排泄作用仍不脫離其陽性的本質,因此它屬於手太陽膀胱經的範疇。
麻黃,其性質苦澀,屬於大地的陰性。理論上,陰性應向下走,但為什麼它能發汗並向上昇?古醫書上說,味道微苦的,是陰性中的陽性,這就是為何麻黃能發汗昇騰,但這種昇騰作用仍不脫離其陰性的本質,因此它屬於手太陰肺經的範疇。
附子,其性質熱烈,氣味濃厚,是陽性中的陽性,所以能發熱。
大黃,其味道極為苦澀,是陰性中的陰性,所以能排泄。
粥,其性質平淡,是陽性中的陽性,所以有利於小便。
茶,其味道苦澀,是陰性中的陽性,所以能清腦明目。
清陽之氣發出皮膚毛孔,這是清氣中最清的部分。
清陽之氣充盈四肢,這是清氣中較濁的部分。
濁陰之氣歸入六腑,這是濁氣中最濁的部分。
濁陰之氣進入五臟,這是濁氣中較清的部分。
2. 藥性要旨
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
甘寒瀉火。苦寒瀉濕熱。苦甘寒瀉血熱。
白話文:
[藥物特性精華]
性質苦的藥材,其作用趨向是平衡並提升。略帶寒性的藥材,同樣能平衡體質且有提升的效果。而甘辛味的藥材則有助於平衡和下降。
甘寒的藥材能清滅體內的火氣。苦寒的藥材能清除濕熱。而苦甘寒的藥材則專門用來減緩血液過熱的情況。
3. 用藥升降浮沉補瀉法
肝膽(味)辛補酸瀉。(氣)溫補涼瀉。(肝膽之經。前後寒熱不同。逆順互換。入求責法)
心小腸。(味)咸補甘瀉。(氣)熱補寒瀉。(三焦命門補瀉同)
脾胃。(味)甘補苦瀉。(氣)溫涼寒熱補瀉。(各從其宜。逆從互換。入求實法)
肺大腸。(味)酸補辛瀉。(氣)涼補溫瀉。
腎膀胱。(味),苦補咸瀉(氣),寒補熱瀉。
五臟更相平也。若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此之謂也。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
榮散衛亡。神無所居。仲景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氣不可不溫。血溫氣和。榮衛流行。常有天命。
白話文:
【使用藥物的升降浮沉補瀉法】
對於肝膽系統:在味道上,用辛味來補,酸味來瀉。在氣性上,溫性用於補,涼性用於瀉。(因為肝膽的經絡,前後的寒熱狀況會有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反向或順向地調換使用,具體的用藥方法要深入研究)
對於心與小腸:在味道上,用鹹味來補,甜味來瀉。在氣性上,熱性用於補,寒性用於瀉。(三焦和命門的補瀉方式相同)
對於脾胃:在味道上,用甜味來補,苦味來瀉。在氣性上,溫、涼、寒、熱都可以用於補或瀉,具體要看哪一種更適合當時的情況,可以反向或順向地調換使用,具體的用藥方法要根據實際病情來決定
對於肺和大腸:在味道上,用酸味來補,辛味來瀉。在氣性上,涼性用於補,溫性用於瀉。
對於腎和膀胱:在味道上,用苦味來補,鹹味來瀉。在氣性上,寒性用於補,熱性用於瀉。
五臟之間應該相互平衡。如果一個臟器不平衡,就需要用它剋制的臟器來平衡。這就是所謂的"安穀則昌,絕穀則亡"。水分流失則營養分散,食物消化不良則防禦力下降。
營養分散和防禦力下降,精神也就沒有地方依附。張仲景曾說,水分進入血液,血液才得以生成。食物進入胃部,脈絡才能運行。所以,血液不能不滋養,氣不能不溫暖。血液溫暖,氣調和,營養和防禦力就能正常運行,這樣才能長壽。
4. 臟氣法時補瀉法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以咸補之。以甘瀉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以甘補之。以苦瀉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以咸瀉之。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軟、或堅。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也。
白話文:
[臟腑依季節調節的補瀉方法]
肝臟容易過度緊張,應多吃甜食來緩和它。 心臟可能太鬆弛,應迅速攝取酸味食物來收斂它。
肺部可能氣逆上升,應趕快吃苦味食物來宣洩它。 脾臟怕濕,應趕快吃苦味食物來去濕。
腎臟怕乾燥,應趕快吃辛辣食物來滋潤它,使毛孔打開,促進津液分泌,以助氣血流通。
肝臟需要舒緩,應迅速吃辛辣食物來幫助它散發,用辛辣食物來補充,用酸味食物來排瀉。
心臟需要柔軟,應迅速吃鹹味食物來使它柔軟,用鹹味食物來補充,用甜味食物來排瀉。
脾臟需要放鬆,應迅速吃甜味食物來幫助它放鬆,用甜味食物來補充,用苦味食物來排瀉。
肺部需要收斂,應迅速吃酸味食物來幫助它收斂,用酸味食物來補充,用辛辣食物來排瀉。
腎臟需要強健,應迅速吃苦味食物來增強它,用苦味食物來補充,用鹹味食物來排瀉。
這五臟與五味(辣、酸、甜、苦、鹹)相對應,各有其益處。或有助於散發、或有助於收斂、或有助於放鬆、或有助於急促、或有助於柔軟、或有助於強健。一年四季中,五臟的疾病應根據適合的五味來調理。
5. 君臣佐使法
帝曰。方治君臣。何謂也。岐伯曰。主病之為君。佐君之為臣。應臣之為使。非上中下三品之為也。帝曰。三品何謂。曰。所以明善惡之殊貫也。
凡藥之所用者。皆以氣味為主。補瀉在味。隨時換氣。主病者為君。假令治風者、防風為君。治上焦熱、黃芩為君。中焦熱、黃連為君。下焦濕熱、防己為君。治寒、附子之類為君。看兼見何證。以佐使藥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本草說。上品藥為君。各從其宜。
白話文:
皇帝問道:「在方劑配伍中,提到的君、臣、佐、使之法,這是什麼意思呢?」岐伯回答:「針對主要疾病的藥物是君藥,輔助君藥加強療效的是臣藥,配合臣藥以增強整體效果的則是使藥。這並不是指上、中、下三等藥材的區別。」
皇帝又問:「那上、中、下三等藥材又是怎麼回事?」岐伯解釋:「這是為了清楚地區分藥材的好壞和差異。」
所有的藥材使用,主要是根據其氣味特性。補益或瀉下功能取決於藥物的味道,而具體應用需根據時節調整氣性。主要治病的藥物被稱作君藥。例如,治療風邪,防風就是君藥;治療上焦熱,黃芩為君藥;中焦熱,黃連為君藥;下焦濕熱,防己為君藥;治療寒症,附子一類的藥物為君藥。再根據其他兼有症狀,使用佐藥和使藥來分別治理。這是制訂方劑的重要原則。《本草》中提到,上等藥材通常作為君藥,但實際使用時,應視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
6. 治法綱要
氣交變論。說五運太過不及云云。夫五運之政。猶權衡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復之。此生長化成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四塞矣。失常之理。則天地四時之氣無所運行。故動必有靜。勝必有復。乃天地陰陽之道也。
白話文:
[治療原則總結]
在討論氣候變化理論中,提到了五行運作的過度與不足等情況。五行的管理,就像天平一樣,對於過高的會抑制它,過低的則會提升它,順應自然變化的,就會作出相應的反應,遇到異常的,就會恢復它的平衡。這就是自然界生長、成長、成熟、結果、收藏的規律,是氣候運作的常態。如果失去這種常態,那麼天地間的四季運作就會停滯。一旦失去正常的運作機制,天地和四季的氣候就無法正常運轉。因此,動態之後必然會有靜態,勝利之後必然會有報復,這是天地陰陽運作的自然規律。
以上就是對古代中醫理論的現代語解譯。
7. 抑舉辨
假令高者抑之。非高者固當抑也。以其本下而失之太高。故抑之而使下。若本高何抑之有。
假令下者舉之。非下者固當舉也。以其本高而失之太下。故舉之而使高。若本下何舉之有。
白話文:
[抑制與提升的辨析]
如果某物處於過高的位置,我們應當將它抑制下來。這並不是說所有處在較高位置的都必須被抑制,而是因為原本應該在較低的位置,卻因某些原因昇得太高,所以我們抑制它,讓它回到較低的位置。如果本來就處在低位,又有什麼可以抑制的呢?
同樣的,如果某物處於過低的位置,我們應當將它提升起來。這並不是說所有處在較低位置的都必須被提升,而是因為原本應該在較高的位置,卻因某些原因降得太低,所以我們提升它,讓它回到較高的位置。如果本來就處在高位,又有什麼可以提升的呢?
8. 用藥用方辨
仲景治表虛。制桂枝湯。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為君。芍藥、甘草佐之。陽脈澀。
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仲景制小建中湯。芍藥味酸寒。主收補中。本乎地者親下。故芍藥為君。官桂、甘草佐之。一則治表虛。一則治裡虛。各言其主用也。後之人用古方者。觸類而長之。則知其本而不至於差誤矣。
白話文:
張仲景治療表層虛弱的情況,制定了桂枝湯這個處方。桂枝的味道辛辣且性質溫熱,有助於散發,它的性質較輕,因為它本來就是屬於自然界中的天空部分,所以桂枝在這個處方中擔任主要的角色。而白芍和甘草則作為輔助的角色。如果陽脈出現滯塞,陰脈呈現緊繃,按照規律,應該會有腹部劇烈疼痛的情況。因此,張仲景制定了小建中湯。白芍的味道酸冷,主要功能是收斂和補充中氣,因為它本來就是屬於自然界中的大地部分,所以在這個處方中,白芍擔任主要的角色,而肉桂和甘草則作為輔助的角色。一個處方用於治療表層虛弱,另一個則用於治療內裡虛弱,各自都有其主要的使用目的。後世的人在使用古方時,應該根據類別進行擴展理解和應用,這樣才能理解其根本,避免出錯。
9. 藥味專精
至元庚辰六月中。許伯威五旬有四。中氣本弱。病傷寒八九日。醫者見其熱甚。以涼劑下之。又食梨三四枚。傷脾胃。四肢冷。時昏憒。請予治之。診其脈動而中止。有時自還。乃結脈也。亦心動悸。呃噫不絕。色青黃。精神減少。目不欲開。倦臥惡人語。予以炙甘草湯治之。
成無己云。補可去弱。人參大棗。甘。補不足之氣。桂枝、生薑、辛。益正氣。五臟痿弱。榮衛涸流。濕以潤之。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之甘。潤經益血。復脈通心。加桂枝。人參。急扶正氣。減生地黃。恐損陽氣。銼一兩服之。不效。予再思脈病對。莫非藥陳腐而不效乎。
再於市鋪選嘗氣味厚者。再煎服之。其病減半。再服而愈。凡藥昆蟲草木。生之有地。根葉花實。採之有時。失其地。性味少異。失其時。氣味不全。又況新陳不同。精粗不等。倘不擇用。用之不效。醫之過也。內經云。司歲備物。氣味之專精也。修合之際。宜加意焉。
白話文:
在元朝至元年間的庚辰年六月中旬,許伯威先生當時五十四歲,他本身的體質就比較虛弱。不幸得了傷寒病,持續了八九天。醫生看到他的病情發燒嚴重,於是使用了冷性藥材來治療,並讓他吃了三到四個梨子,結果導致他的脾胃受損。出現了四肢冰冷,時常昏沉的症狀,於是請我為他治病。我診斷他的脈搏跳動中時有停頓,然後又自行恢復,這就是所謂的結脈。同時他還有心悸,不斷打嗝,臉色呈現青黃色,精神狀態明顯下降,眼睛不想睜開,疲倦只想躺著,且不喜歡聽人說話。我決定用炙甘草湯來為他治療。
成無己先生曾說過,補品可以改善體弱的情況。像人參和大棗,甘味,可以補充身體不足的氣。桂枝、生薑,辛味,可以增強身體的正氣。當五臟機能衰弱,血液循環不良,應該用滋潤的藥物來調理。如麻仁、阿膠、麥門冬、地黃等甘味藥材,可以滋潤經絡,增強血液,恢復脈搏,通暢心臟。再加上桂枝和人參,迅速補充正氣,但要減少生地黃的用量,以免損傷陽氣。製成一兩的藥量讓他服用。但效果不顯著,我再次思考脈象和病情,難道是藥材陳舊或品質不好導致療效不佳?
於是我再次到市場上挑選氣味濃厚的新鮮藥材,重新煎煮讓他服用,病情果然減輕了一半,再服用一次後病情完全康復。藥材,無論是昆蟲還是草木,都有其生長的特定環境。藥材的根、葉、花、果,都有其採摘的最佳時節。如果生長環境不適合,藥材的性味就會有所不同;如果採摘時間不恰當,藥材的氣味就不夠純正。更何況新老藥材不同,精細和粗糙的品質也不一樣,如果不慎選,用藥效果不佳,這是醫生的責任。《內經》提到,根據季節準備藥材,就是要專注於藥材的氣味品質。在製作藥材的時候,我們應當更加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