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 (1)

1. 卷十三

2. 瘡腫門

丙午歲。予居藁城。人多患疔瘡。縣尹董公謂予曰。今歲患疔瘡者極多。貧民無力醫治。近於史侯處得數方。用之無不效。官給藥錢。君當舍手醫之。遂諾其請。董公榜示通衢。有患疔瘡者。來城中羅謙甫處取藥。如此一年餘。全活者甚眾。保生鋌子、千金托裡散、神聖膏藥、破棺丹。凡四方。至元戊寅歲。董公拜中書左丞兼樞密院事。

【保生鋌子】,治疔瘡背疽瘰癧。一切惡瘡。

金腳信,雄黃,硇砂(各二錢),麝香(一錢),輕粉(半大匣。重二錢),巴豆(四十九粒。文武火炒研)

上為極細末。用黃蠟五錢溶開。將藥和成鋌子。冷水浸少時取出。旋丸捏作餅子。如錢眼大。將瘡頭撥開。安一餅子。次用神聖膏貼。後服托裡散。若瘡氣入腹危者。服破棺丹。

【神聖膏藥】,治一切惡瘡。

當歸,藁本(各半兩),沒藥(二錢),黃丹,黃蠟(各二兩),乳香(二錢),琥珀(二錢半),白芨(二錢半),膽礬,粉霜(各一錢),白膠香(三兩),清油(一斤),木鱉子(五十個。去皮),巴豆(十五個。去皮),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條)

上件一處。先將槐柳枝下油內熬焦。取出不用。後下余藥。熬至藥焦。亦取出不用。將油澄清。下黃丹再熬成膏。用緋帛攤之。立有神效。

【千金托裡散】,治疔瘡發背。一切惡腫。

官桂,人參,甘草,川芎,香白芷,芍藥(各一兩),木香,沒藥(各三錢),乳香(二錢),當歸(半兩),連翹(一兩二錢),黃耆(一兩半),防風,桔梗,厚朴(各二兩)

上十五味為細末。每服三錢。酒一大盞。煎三二沸。和渣溫服。無時。

【破棺丹】,治瘡腫一切風熱。

大黃(二兩。半生半熟),芒硝,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半丸。食後。茶清、溫酒任化下。童便半盞研化服亦得。忌冷水。

【二仙散】,治疔腫惡瘡。太醫院李管勾傳。

白礬(生用),黃丹(各等分。一方加雄黃少許。更捷)

上各另研。臨用時各抄少許和勻。三稜針刺瘡見血。待血盡。上藥。膏藥蓋之。不過三易。決愈。曲陽縣慈順里劉禪師。善治瘡瘍瘰癧。其效更捷。壬子歲孟春。詔到六盤山。回瓜忽都地而住冬。朝夕相從。傳得四方。太乙膏、玉燭散、克效散、翠玉膏。用之每有神效。甲寅歲仲秋。王師還。遣使送禪師回鄉里。賜院門額曰慈濟禪院。

【太乙膏】,治癧子瘡。神效。

腦子(一錢。研),輕粉,乳香(各二錢。研),麝香(三錢。研),沒藥(四錢。研),黃丹(五兩)

上用清油一斤。先下黃丹熬。用柳枝攪。又用憨兒蔥七枝。先下一枝熬焦。再下一枝。蔥盡為度。下火不住手攪。覷冷熱得所。入腦子等藥攪勻。瓷器盛之。用時旋攤。

白話文:

丙午年,我在藁城居住,當地很多人患有疔瘡。縣尹董公對我說,今年患疔瘡的人非常多,貧民无力医治。他從史侯那裡得到幾種藥方,使用後都非常有效,於是官府出資購買藥材,請我出手治療。我答應了他的請求。董公在城中張貼告示,凡是患有疔瘡的人,都可以到城中羅謙甫處取藥。這樣持續了一年多,治癒的人很多。

常用的藥方有保生鋌子、千金托裡散、神聖膏藥、破棺丹四種。到元戊寅年,董公升任中書左丞兼樞密院事。

保生鋌子,治療疔瘡、背疽、瘰癧以及一切惡瘡。藥物組成:金腳信、雄黃、硇砂(各二錢),麝香(一錢),輕粉(半大匣,重二錢),巴豆(四十九粒,文武火炒研)。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黃蠟五錢熔化,與藥粉混合製成藥鋌。冷水浸泡片刻後取出,搓揉成錢眼大小的藥餅,將瘡頭撥開,敷上藥餅,再用神聖膏藥貼敷,然後服用千金托裡散。如果瘡毒入侵腹部,病情危急,則服用破棺丹。

神聖膏藥,治療一切惡瘡。藥物組成:當歸、藁本(各半兩),沒藥(二錢),黃丹、黃蠟(各二兩),乳香(二錢),琥珀(二錢半),白芨(二錢半),膽礬、粉霜(各一錢),白膠香(三兩),清油(一斤),木鱉子(五十個,去皮),巴豆(十五個,去皮),槐枝、柳枝(各一百二十條)。先將槐柳枝放入油中熬焦後取出不用,再放入其他藥材,熬至藥材焦黑後也取出不用,將油澄清後,加入黃丹再次熬製成膏,用紅色布帛攤開使用。

千金托裡散,治療疔瘡、發背以及一切惡腫。藥物組成:官桂、人參、甘草、川芎、香白芷、芍藥(各一兩),木香、沒藥(各三錢),乳香(二錢),當歸(半兩),連翹(一兩二錢),黃耆(一兩半),防風、桔梗、厚朴(各二兩)。將十五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大盞酒煎煮至三沸,趁溫熱服用。

破棺丹,治療瘡腫以及一切風熱症。藥物組成:大黃(二兩,半生半熟),芒硝、甘草(各一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半丸,飯後服用,可以用茶水或溫酒送服,也可以用半盞童尿研磨後服用,忌用冷水。

二仙散,治療疔腫惡瘡,是太醫院李管勾傳授的方子。藥物組成:白礬(生用)、黃丹(等分,也可加少許雄黃,療效更佳)。將兩種藥材分別研磨,臨用時取少量混合均勻,用三稜針刺破瘡瘍放血,待血流盡後,敷上藥粉,再蓋上膏藥,一般三次即可痊癒。曲陽縣慈順里劉禪師擅長治療瘡瘍瘰癧,療效更快。壬子年孟春,朝廷詔令到六盤山,他在瓜忽都地過冬,我朝夕與他相處,學習到他的幾個藥方:太乙膏、玉燭散、克效散、翠玉膏,使用後療效显著。甲寅年仲秋,王師班師回朝,朝廷派人送劉禪師回鄉,並賜予其寺院匾額“慈濟禪院”。

太乙膏,治療癧子瘡,療效显著。藥物組成:腦子(一錢,研磨),輕粉、乳香(各二錢,研磨),麝香(三錢,研磨),沒藥(四錢,研磨),黃丹(五兩)。用清油一斤,先放入黃丹熬製,用柳枝攪拌,再放入憨兒蔥七枝,每次放入一枝熬焦,蔥用盡為止,持續加熱,不停攪拌,注意掌握火候,加入腦子等藥材攪拌均勻,盛放在瓷器中,使用時旋轉攤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