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二十二 (1)
卷二十二 (1)
1. 北方下疰腳氣論
內經云。太陽之勝。火氣內郁。流散於外。足胻胕腫。飲發於中。胕腫於上。又云。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黃。當病少氣。其耎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胻腫。若水狀也。脾病者、身重肉痿。足不能行。善瘈。腳下痛。此谷入多而氣少。濕居下也。故濕從下受之。如上所說。皆謂脾胃濕氣下流。
乘其肝腎之位。由是足脛疼痛而胕腫也。夫五穀入胃。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秘其津液。注之於脈。化而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之間。行而不休者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太陽系的強大會導致體內火氣積聚,然後外散,導致腳踝腫脹。飲食過量會導致中間的問題,腳踝處也會腫脹。如果脾脈觸感堅硬且長,皮膚呈黃色,可能預示著出現虛弱的症狀;如果脾脈軟弱且散亂,皮膚無光澤,則可能出現腳踝腫脹,類似水腫的現象。脾臟病患時,身體會感到沈重,肌肉萎縮,行走困難,易於抽筋,腳底疼痛。這是因為攝入的糧食多於體內氣體的量,體內濕氣下滲所致。因此,濕氣通常是從腳部開始受到影響,正如以上所述,都是關於脾和胃的濕氣向下流動的情況。
這段話接著指出,當肝腎的位置被侵犯時,就會引起腳踝疼痛和腫脹。五穀進入胃後,會分解為糟粕、津液和宗氣,分為三個通道。其中,宗氣聚集在胸部,通過喉嚨,貫穿心肺,進行呼吸。營養氣體則密閉其津液,注入脈絡中,轉化為血液,供應四肢。衛氣則是快速的氣體,先於四肢和肌肉間流通,不斷運行。
又宗氣之道。內谷為實。谷入於胃。乃傳之於脈。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或飲食失常。胃氣不能鼓舞。脾氣不能運化。行於百脈。其氣下流。乘其肝腎。土木水相合。下疰於足胻。胕腫而作疼痛。晉蘇敬號為腳氣是也。
凡治此疾。每旦早飯。任意飽食。午飯少食。日晚不食。彌佳。恐傷脾胃營運之氣。失其天度。況夜食則血氣壅滯。而行陰道。愈增腫痛。古之人少有此疾。自永嘉南渡。衣纓士人多有之。大唐開關。爪牙之士作鎮於南極。其地卑濕。霧露所聚。不襲水土。往者皆遭之。關西河北人。
白話文:
人體的宗氣,來源於食物,食物進入胃後,經過消化吸收,傳輸到血管,散佈全身。精氣通過經絡,不停地循環,週而復始,這便是天地運行的規律。如果飲食不節,胃氣無法運化,脾氣無法消化吸收,氣血就會下行,積聚在肝腎,導致水濕停滯,足部腫脹疼痛,這就是古人稱之為腳氣的病症。
治療腳氣的方法是:早上要吃飽,中午要少吃,晚上不要吃,這樣可以避免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夜間進食會導致血氣淤積,加重腫痛。古時候很少有人患此病,自從東晉南渡之後,士大夫們多有患此病者。唐朝開邊之後,駐守南方的軍隊,由於當地濕氣重,水土不服,也容易患上此病。關西河北的人則較少患病。
皆不生此疾。外臺秘要總錄。亦說江東嶺南大率有此。此蓋清濕襲虛傷於下。故經云。感則害人皮肉筋骨者也。故制方立論。皆詳其當時土地所宜而治之。今觀此方爽愷。(謂爽明愷燥也。本左傳)而無卑濕之地。況腠理致密。外邪難侵。而有此疾者。何也。蓋多飲乳酪醇酒。
水濕之屬也。加以奉養過度。以滋其濕水之潤下。氣不能呴之。故下疰於足胻。積久而作腫滿疼痛。此飲之下流之所致也。豈可與南方之地同法而治哉。當察其地勢高下。詳其飲食居處。立為二法。一則治地之濕氣。一則治飲食之下流。隨其氣宜。用藥施治。使無疾之苦。庶幾合軒岐之旨哉。
孫真人云。醫者、意也。隨時增損。物無定方。真知言哉。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江東嶺南地區容易患某種疾病,原因是濕氣入侵虛弱的體質,損傷下半身,導致皮膚、肌肉、筋骨受損。古代醫家根據當地環境特點制定治療方案,但現在這個地方乾燥少雨,氣候條件不同,人們體質也不同,卻依然有人患上這種疾病,這是因為過度食用乳酪、醇酒等濕性食物,再加上營養過剩,導致濕氣下沉積聚,最終引發足部腫脹疼痛。因此,不能用南方地區的治療方法,需要根據當地地理環境、飲食習慣等因素,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既要治療濕氣,又要治理飲食過度造成的濕氣下沉,才能根治疾病,這才是符合醫學原則的做法。孫真人說:「醫生需要用心,根據不同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沒有固定的藥方」,這句話真是精闢的總結。
2. 北方腳氣治驗
中書黏合公。年四旬有餘。軀幹魁梧。丙辰春。從徵至揚州北之東武隅。腳氣忽作。遍身肢體微腫。其痛手不能近。足脛尤甚。履不任穿。跣以騎馬。控兩鐙而以竹器盛之。以困急來告。予思內經。有云。飲發於中。胕腫於上。又云。諸痛為實。血實者宜決之。以三稜針數刺其腫上。
血突出高二尺余。漸漸如線流於地。約半升許。其色紫黑。頃時腫消痛減。以當歸拈痛湯重一兩半服之。是夜得睡。明日再服而愈。本草十劑云。宣可去壅。通可去滯。內經云。濕淫於內。治以苦溫。羌活苦辛。透關節而勝濕。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故以為主。水性潤下。
白話文:
中書黏合公,年紀四十多歲,身材魁梧。丙辰年春天,他從徵途前往揚州北面的東武隅,突然患了腳氣病,全身肢體輕微腫脹,疼痛難忍,手碰不到患處,腳踝尤其嚴重,連鞋子都穿不了,只能光腳騎馬,扶著馬鐙,用竹器盛著腳。他痛苦地來到我這裡求醫。
我想起《內經》中說:「飲邪入於中,則胕腫於上。」又說:「諸痛為實,血實者宜決之。」於是用三稜針多次刺穿他腫脹的地方。
血噴出來高達兩尺多,漸漸地像線一樣流到地上,大約半升左右,顏色紫黑。一會兒腫脹消退,疼痛減輕。我給他開了「當歸拈痛湯」一兩半,讓他服用。當晚他得以入睡,第二天再服用一次,病就好了。
《本草》中說:「宣可去壅,通可去滯。」《內經》說:「濕淫於內,治以苦溫。」羌活苦辛,能透關節而勝濕;防風甘辛溫,能散經絡中的濕氣,所以我用這兩種藥材作為主要藥材。水性潤下,所以用這兩種藥材治療腳氣病,效果很好。
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而上行以苦發之也。白朮苦甘溫。和中勝濕。蒼朮體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腠理間濕。故以為臣。夫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血氣各有所歸。人參甘草甘溫。補脾胃。養正氣。使苦劑不能傷胃。仲景云。濕熱相合。
肢節煩疼。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苦寒。乃苦以泄之者也。凡酒製炒以為因用。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豬苓甘溫平。澤瀉鹹平。淡以滲之。又能導其留飲。故以為佐。氣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濕。使壅滯之氣得宣通也。
白話文:
升麻和葛根具有苦和辛的特性,性平。其中,味薄的為陰中之陽,可以引導藥力向上,藉由苦味來發散。白朮苦和甘,性溫,可以調和中焦,勝過濕邪。蒼朮質地輕揚,氣力強大,能去除皮膚和腠理間的濕氣,因此被視為臣藥。如果血液瘀滯不流通就會導致疼痛,當歸身的辛溫特性可以用來疏散這種情況,讓血氣各自歸位。人參和甘草都是甘和溫的,可以補益脾胃,養生氣,使得苦味的藥物不會傷害胃部。張仲景曾提到,濕邪和熱邪結合,會導致四肢關節煩痛。
苦參、黃芩、知母,茵陳都是苦寒的藥材,可以用苦味來洩除體內的邪氣。通常在製作藥材時會使用酒製或炒製的方法,這叫做因用,主要是為了治療濕邪而不利於排尿的情況,這是不適合的。豬苓甘溫平和,澤瀉鹹平,淡味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的水分,同時也能引導體內積聚的飲食廢物排出,因此被用作佐藥。這些藥材的氣味相輔相成,能夠上下分開消除體內的濕氣,使得堵塞的氣機得以疏通。
【當歸拈痛湯】,治濕熱為病。肢體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疰於脛。腫痛不可忍。
甘草(炙),茵陳蒿(酒炒),酒黃芩,羌活(各半兩),防風,知母(酒洗),豬苓(去皮),澤瀉,當歸身(各三錢),苦參(酒洗),升麻,黃芩(炒),人參,葛根,蒼朮(各二錢),白朮(一錢半)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半。先以水拌濕。候少時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待少時。美膳壓之。
白話文:
當歸拈痛湯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病症,例如肢體酸痛、肩背沉重、胸悶不適、小腿疼痛腫脹等症狀。
3. 病有遠近治有緩急
徵南元帥不潾吉歹。辛酉八月初三戌時生。年七旬。丙辰春東征。南迴至楚丘。諸路迎迓。多獻酒醴。因而過飲。遂腹痛腸鳴。自利日夜約五十餘行。咽嗌腫痛。耳前後赤腫。舌本強。涎唾稠黏。欲吐不能出。以手曳之方出。言語艱難。反側悶亂。夜不得臥。使來命予。診得脈浮數。
按之沉細而弦。即謂中書黏公曰。仲景言下利清穀。身體疼痛。急當救里。後清便自調。急當救表。救里四逆湯。救表桂枝湯。總帥今胃氣不守。下利清穀。腹中疼痛。雖宜急治之。比之咽嗌。猶可少待。公曰。何謂也。答曰。內經云。瘡發於咽嗌。名曰猛疽。此疾治遲則塞咽。
白話文:
徵南元帥不潾吉歹,辛酉年八月初三日戌時出生,年七旬。丙辰年春季東征,南迴至楚丘,各路官員紛紛前來迎接,獻上許多美酒佳釀。元帥因過度飲酒,導致腹痛腸鳴,腹瀉日夜不停,約有五十多次。咽喉腫痛,耳後紅腫,舌根僵硬,唾液稠黏,想吐卻吐不出來,用手拉扯才吐出來,說話困難,翻來覆去難以入睡,夜裡無法安臥。
於是派遣使者前来請我诊治。我诊脉发现脉象浮数,按之则沉细而弦。我便对中书黏公说:“仲景在《伤寒论》中说,如果出现下利清谷、身体疼痛的症状,应该先救里,等大便清澈后,再救表。救里用四逆汤,救表用桂枝汤。”
“元帅现在胃气不守,下利清谷,腹中疼痛,虽然应该及时治疗,但与咽喉肿痛相比,可以稍作等待。”
黏公问:“这是为什么呢?”
我回答说:“《内经》中说,疮疡发生在咽喉,称为猛疽。这种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咽喉阻塞。”
塞咽則氣不通。氣不通則半日死。故宜急治。於是遂砭刺腫上。紫黑血出。頃時腫勢大消。遂用桔梗、甘草、連翹、黍黏、酒製黃芩。升麻。防風等分。㕮咀。每服約五錢。水煮清。令熱漱。冷吐去之。咽之恐傷脾胃。自利轉甚。再服涎清腫散。語言聲出。後以神應丸辛熱之劑。
以散中寒。解化宿食。而燥脾濕。丸者、取其不即施化。則不犯其上熱。至其病所而後化。乃治主以緩也。不數服。利止痛定。後胸中閉塞。作陣而痛。予思靈樞有云。上焦如霧。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為氣也。今相公年高氣弱。自利無度。致胃中生髮之氣、不能滋養於心肺。
白話文:
如果咽喉堵塞,氣息就不流通,氣息不流通就可能在半個小時內危及生命,因此必須迅速治療。於是,針灸師在腫脹的部位進行針刺,紫黑色的血液流出,不久腫脹的情況大幅減輕。接著使用桔梗、甘草、連翹、黍黏、酒製黃芩、升麻、防風等藥物,按照等量比例研磨,每次服用約五錢,用水煮沸後澄清,熱湯漱口,冷卻後吐出,以防傷害脾胃。若吞下可能會傷害脾胃,導致腹瀉加重。再服用涎清腫散,使聲音能發出。後續使用神應丸,這種藥物性質辛熱,用來疏散中間的寒氣,化解積存的食物,並乾燥脾濕。丸狀藥物的特點是不會馬上生效,這樣可以避免對上部的熱氣造成衝擊,直到藥效達到病竈才開始發揮作用,因此使用這種藥物是為了緩慢治療。通常只需要幾次服用,腹瀉就能停止,疼痛也能得到平復。然而,如果胸部出現閉塞、陣痛的情況,我考慮到《靈樞》中提到,上焦如霧,散佈五穀的滋味,薰蒸皮膚,充盈全身和毛髮,就像霧露一樣灌溉,這是氣體的運行方式。現在我們的長官年紀大了,體力較弱,經常腹瀉,導致胃部產生的氣體無法滋養心肺。
故閉塞而痛。經云。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脾不足者。以甘補之。再以異功散甘辛微溫之劑。溫養脾胃。加升麻、人參上升。以順正氣。不數服而胸中快利而痛止。內經云。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內者內治。外者外治。微者調之。其次平之。勝者奪之。隨其攸利。萬舉萬全。
又曰。病有遠近。治有緩急。無越其制度。又曰。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此之謂也。
白話文:
因此氣血流通不暢才會疼痛。經書說,上氣不足,就要推而揚之。脾虛弱的人,要用甘味來補益。再用甘辛微溫的異功散溫養脾胃,加入升麻、人參使氣往上升,順暢正氣。不用服用很多次,胸口就會舒暢、疼痛止住。內經說,調氣的方法,一定要區別陰陽,內者內治,外者外治。輕微的調理它,其次平調它,過盛的奪減它,隨機應變,萬無一失。
另外還說,疾病有遠近,治療有緩急,不能違反規律。又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