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4)

1. 咳嗽論(此論出潔古家珍)

黑牽牛(八兩。淨。輕炒四兩。生用四兩。同取頭末四兩)

上以皂角二兩輕炒去皮子。水一大碗。浸一宿。入蘿蔔一兩切片。同皂角一處熬至半碗。去渣再熬至二盞。投藥末。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至五十丸。諸般飲下。無時。

【槐角利膈丸】,治風勝痰實。胸膈痞滿。及喘滿咳嗽。

牽牛(一兩半),皂角(一兩。酥炙),槐角(炒),半夏(各五錢)

上為末。生薑汁打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滌痰丸】,治三焦氣澀。下痰飲。消食。利胸膈滿。咳唾稠黏。面赤體倦。常服化痰寬膈。

木香(二錢),檳榔,京三稜(各半兩),陳皮,青皮,枳殼(各三錢),半夏(制。半兩),大黃(各一兩),黑牽牛(二兩。炒)

上為細末。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薑湯下。

【木香半夏丸】,治痰涎上壅。心胸不利。常服消痰飲。寬胸膈。

木香(七錢半),人參,白附子,姜屑,陳皮,草豆蔻,白茯苓(各五錢),半夏(一兩)

上為細末。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薑湯下。

【太白丹】,治三焦氣澀。破飲除痰。止嗽開胃。此方並木香半夏丸。得之於張文叔。

半夏,南星(炮),寒水石(煅),乾薑,白附子(炮),白礬(枯。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薑湯下。

【桔梗湯】,除痰下氣。

桔梗(微炒),半夏(薑製),陳皮(去白。各十兩),枳實(炒黃。五兩),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定喘餅子】,累經神驗。孕婦不可服。

芫花(醋浸一宿。炒),桑白皮,吳茱萸(炒),陳皮(去白。各一兩),寒食麵(三兩),馬兜鈴(一兩),白牽牛(三兩。半生半炒。取淨末二兩)

上為末。入牽牛末和勻。滴水和如櫻桃大。捏作餅子。取熱灰半碗。於鐺內同炒餅子熱。每服一餅。爛嚼。臨臥。馬兜鈴湯送下。如心頭不快。加一餅或二餅。至明。微利下。神效。

白話文:

咳嗽論

黑牽牛,總共八兩,其中四兩淨炒,四兩生用。將炒過和生用的黑牽牛混合後,取其最細的粉末四兩。

另外,準備皂角二兩,稍微炒過後去除皮和籽。將皂角放入一大碗水中浸泡一晚。加入切片的蘿蔔一兩,和皂角一起熬煮到剩半碗。濾掉藥渣後,再熬煮到剩兩小杯。接著加入之前準備好的黑牽牛粉末,混合均勻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十丸到五十丸,可以用任何湯藥送服,沒有時間限制。

槐角利膈丸,這個藥丸可以治療因為風邪過盛導致痰液增多、胸膈痞悶、喘息咳嗽等症狀。

藥材包含:牽牛一兩半,皂角一兩(用酥油炙過),槐角(炒過),半夏(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後用生薑湯送服。

滌痰丸,這個藥丸可以治療三焦氣機不順暢、痰液堆積、消化不良、胸膈滿悶、咳嗽時痰液黏稠、臉色發紅、身體疲倦等症狀。經常服用可以化痰寬胸。

藥材包含:木香二錢,檳榔、京三稜(各半兩),陳皮、青皮、枳殼(各三錢),半夏(製過的半兩),大黃(各一兩),黑牽牛(二兩,炒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後較久的時間服用,用薑湯送服。

木香半夏丸,這個藥丸可以治療痰液壅塞於上、心胸不適等症狀。經常服用可以消除痰液、寬舒胸膈。

藥材包含:木香七錢半,人參、白附子、乾薑屑、陳皮、草豆蔻、白茯苓(各五錢),半夏(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糊狀物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太白丹,這個藥丸可以治療三焦氣機不順暢、消除停滯的痰飲、止咳、開胃。這個藥方和木香半夏丸都是從張文叔那裡得到的。

藥材包含:半夏,南星(炮製過),寒水石(煅燒過),乾薑,白附子(炮製過),白礬(枯礬,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糊狀物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熱的薑湯送服。

桔梗湯,這個湯劑可以化痰、降氣。

藥材包含:桔梗(稍微炒過)、半夏(用薑製過)、陳皮(去白,各十兩),枳實(炒黃,五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碗水和生薑三片,一起煎煮到剩七分。濾掉藥渣後,溫熱服用,沒有時間限制。

定喘餅子,這個藥方經過多次驗證,效果非常好。但是孕婦不可以服用。

藥材包含:芫花(用醋浸泡一晚後炒過)、桑白皮、吳茱萸(炒過)、陳皮(去白,各一兩),寒食麵(三兩),馬兜鈴(一兩),白牽牛(三兩,一半生用一半炒過,取其淨粉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牽牛粉末混合均勻,滴入少量水,搓成櫻桃大小的餅狀。取半碗熱灰,放在鍋內,和餅子一起炒熱。每次服用一個餅,慢慢嚼碎後,臨睡前用馬兜鈴湯送服。如果心頭不舒服,可以加服一兩個餅。到隔天早上,如果稍微腹瀉,效果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