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十一 (1)
卷十一 (1)
1. 卷十一
2. 咽喉口齒門
【龍麝聚聖丹】,治心脾客熱。毒氣攻衝。咽喉赤腫疼痛。或成喉痹。或結硬不消。愈而復發。經久不瘥。或舌本腫脹。滿口生瘡。飲食難嚥。並皆服之。
南硼砂(研),川芎(各一兩),生地黃,犀角屑,羚羊角,南琥珀(研),南玄參,桔梗,升麻,鉛白霜(研),連翹(各五錢),馬牙硝,赤茯苓(去皮),人參,腦子(研。各三錢),硃砂(飛),牛黃(研。各二錢),麝香(三錢。研)
上十八味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金箔五十片為衣。每服一丸。用薄荷湯或新汲水化下。若細嚼並噙化。津液嚥下皆可。食後臨臥服。
【祛毒牛黃丸】,治大人小兒咽喉腫痛。舌本強硬。口內生瘡。涎潮喘急。胸膈不利。不欲飲食。
人參,犀角(取末),南琥珀(研),桔梗,生地黃(沉水者佳),南硼砂(各半兩),牛黃(研。三錢半),雄黃(一兩。飛)
南玄參,升麻(各三錢),蛤粉(四兩水飛),硃砂(研。七錢),腦子,鉛白霜(各一錢),寒水石(燒。去火毒。二兩),上為細末。研勻。煉蜜丸如小彈子大。金箔為衣。瓷器內收。每服一丸。濃煎薄荷湯化下。或新汲水化服。亦得。食後。日進三服。噙化亦得。
【硃砂膏】,治鎮心、安神、解熱。又虛損、嗽血等疾。
金箔(二錢半),硃砂(研),真珠末,生犀,人參,甘草(炙),玳瑁(各一兩),牛黃,麝香,龍腦,南硼砂,羚羊角,遠志,西琥珀,安息香(酒煮。研),赤茯苓(去皮。各半兩),蘇合油(和藥亦得),鐵粉(各一分)
上為末。煉蜜破蘇合油和劑為小鋌子。更以金箔為衣。瓷盒內密封。每服一皂角子大。食後噙化。衛尉葉承得效。並阿膠丸相雜。服此藥活血安神。更勝如至寶丹。每兩作五鋌子。
【碧玉散】,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水漿不下。或喉痹、重舌、木舌、腫脹。可服。
青黛,盆硝,蒲黃,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和勻。每用少許。干糝於咽喉內。細細嚥津。綿裹噙化亦得。若作丸。用砂糖和丸。每兩作五十丸。每服一丸。噙化咽津亦得。
【發聲散】,治咽痛不妨咽物。咽物則微痛。不宜用寒涼藥過泄之。此妨悶明熱也。
栝蔞(一個),白殭蠶(半兩。炒),桔梗(新白者七錢半。炒),甘草(二錢。炒)
上為末。每用少許。干糝咽喉中。若大腫痛。左右有紅。或只一壁紅紫長大。而水米不下。用此藥一錢、朴硝一錢匕和勻。干糝、喉中。咽津。如喉中生赤腫。或有小白頭瘡。用此藥一錢匕。白礬半錢。細研如粉和勻。干糝之。
【玄參散】,治懸癰腫痛不可食。
玄參(一兩),升麻,射干,大黃(各半兩),甘草(二錢半)
白話文:
咽喉口齒門
【龍麝聚聖丹】治療心脾積熱,毒氣侵襲,咽喉紅腫疼痛,甚至喉痹,或腫塊堅硬不消,癒後復發,久治不癒,或舌根腫脹,滿口生瘡,飲食吞嚥困難等症狀,皆可服用。
藥方:南硼砂(研磨)、川芎(各一兩)、生地黃、犀角屑、羚羊角、南琥珀(研磨)、南玄參、桔梗、升麻、鉛白霜(研磨)、連翹(各五錢)、馬牙硝、赤茯苓(去皮)、人參、腦子(研磨,各三錢)、硃砂(飛煉)、牛黃(研磨,各二錢)、麝香(三錢,研磨)。
製法:將以上十八味藥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丸劑,每兩藥粉製成十丸,以五十片金箔包裹。
用法: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或新鮮井水送服。也可細細咀嚼或含化,將唾液嚥下皆可。飯後睡前服用。
【祛毒牛黃丸】治療大人小孩咽喉腫痛,舌根僵硬,口腔生瘡,唾液增多呼吸急促,胸膈不適,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藥方:人參、犀角(研磨)、南琥珀(研磨)、桔梗、生地黃(沉水者最佳)、南硼砂(各半兩)、牛黃(研磨,三錢半)、雄黃(一兩,飛煉)、南玄參、升麻(各三錢)、蛤粉(四兩,水飛)、硃砂(研磨,七錢)、腦子、鉛白霜(各一錢)、寒水石(燒製,去除火毒,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物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煉蜜製成如小彈子般大小的丸劑,以金箔包裹,貯存在瓷器中。
用法:每次服用一丸,用濃煎薄荷湯或新鮮井水送服。飯後服用,每日三次。也可含化服用。
【硃砂膏】治療鎮靜安神,解熱,以及虛損、咳血等疾病。
藥方:金箔(二錢半)、硃砂(研磨)、真珠末、生犀、人參、甘草(炙)、玳瑁(各一兩)、牛黃、麝香、龍腦、南硼砂、羚羊角、遠志、西琥珀、安息香(酒煮,研磨)、赤茯苓(去皮,各半兩)、蘇合油(可與藥混合)、鐵粉(各一分)。
製法:將以上藥物磨成粉末,用煉蜜和蘇合油混合製成小藥錠,再以金箔包裹,密封於瓷盒中。
用法:每次服用一皂角子大小,飯後含化。據衛尉葉承記載,此藥與阿膠丸混合服用,活血安神,療效更佳,勝過至寶丹。每兩藥粉製成五錠。
【碧玉散】治療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阻塞,水液不能下嚥,或喉痹、舌強、舌腫脹等症狀。
藥方:青黛、盆硝、蒲黃、甘草(各等份)。
製法:將以上藥物磨成粉末混合均勻。
用法:每次取少量,直接撒在咽喉內,慢慢嚥下唾液。也可裹在棉花上含化。如需製成丸劑,可用砂糖和成丸劑,每兩藥粉製成五十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化嚥下唾液。
【發聲散】治療咽喉疼痛但不影響吞嚥,吞嚥時略微疼痛,不宜使用寒涼藥物過度瀉下,此乃因悶熱所致。
藥方:栝蔞(一個)、白殭蠶(半兩,炒)、桔梗(新鮮白色者七錢半,炒)、甘草(二錢,炒)。
製法:將以上藥物磨成粉末。
用法:每次取少量,直接撒在咽喉中。如腫痛明顯,左右紅腫,或僅一側紅紫腫大,水米不能下嚥,可用此藥一錢、朴硝一錢混合均勻,撒在咽喉中,嚥下唾液。如咽喉生出紅腫或小白點,可用此藥一錢、白礬半錢細研成粉末混合均勻,撒在咽喉中。
【玄參散】治療懸雍垂腫痛,無法進食。
藥方:玄參(一兩)、升麻、射干、大黃(各半兩)、甘草(二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