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 (7)

1. 疝氣治驗

趙運使夫人。年五十八歲。於至元甲戌三月中。病臍腹冷疼。相引脅下痛不可忍。反復悶亂。不得安臥。予以當歸四逆湯主之。先灸中庭穴。

【當歸四逆湯】,治臍腹冷痛。相引腰胯而痛。

當歸尾(七分),附子(炮),官桂,茴香(炒),柴胡(各五分),芍藥(四分),茯苓,玄胡索,川楝子(各三分。酒煮),澤瀉(二分)

白話文:

趙運使的夫人,今年五十八歲。在至元甲戌年三月中旬,患了臍腹冰冷疼痛,疼痛感蔓延至脅下,難以忍受,反覆感到胸口悶亂,無法安穩睡覺。我用當歸四逆湯為她治療。先灸中庭穴。

當歸四逆湯,用於治療臍腹冰冷疼痛,疼痛感蔓延至腰部和胯部。

處方:當歸尾(七分),附子(炮製),官桂,茴香(炒),柴胡(各五分),芍藥(四分),茯苓,玄胡索,川楝子(各三分,用酒煮),澤瀉(二分)。

上十味㕮咀。作一服。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空心食前。數服而愈。

論曰。難經云。任之為病。內結七疝。此寒積所致也。內經云。寒淫於內。治以辛熱、佐以苦溫。以附子、官桂甘辛大熱。助陽退陰、用以為君。玄胡、茴香辛溫。除下焦虛寒當歸辛溫。和血止痛。故以為臣。芍藥之酸寒。補中焦之氣。又防熱藥損其肝溫。澤瀉鹹平。茯苓甘平。

去膀胱中留垢。川楝子苦寒。酒煮之止痛。又為引用。乃在下者引而竭之之意也。柴胡苦平。行其本經。故以為使也。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可灸五壯。針入三分。或灸二七壯、三七壯效。

白話文:

上十種草藥要研磨成粉末,做成一劑藥。用兩點半杯的水煎煮,煮到剩下一杯。然後過濾掉藥渣,把溫熱的藥液服用。空腹時在餐前服用。多次服用後就能痊癒。

論述說,難經提到任脈有病,會導致內部結塊、七疝等症狀,這是因為寒氣積聚所引起。內經則指出,如果體內寒邪過盛,應該用辛熱的藥物來治療,並輔以苦溫的藥物。附子和官桂是辛熱的大藥,能夠助陽氣退陰寒,所以被選為主要藥物。玄胡和茴香都是辛溫的藥物,可以消除下部的虛寒。當歸也是辛溫的藥物,能調和血液,減輕疼痛,因此被選為副藥。芍藥的性質是酸寒,能補中焦的氣,並且防止熱性的藥物損傷肝溫。澤瀉是鹹平的藥物,茯苓是甘平的藥物,這兩種藥物能去除膀胱中的積垢。

川棗子是苦寒的藥物,經過酒煮後可以止痛,同時也有導引的作用,意即引導下部的藥物使其作用更強。柴胡是苦平的藥物,能行經通絡,所以被選為領軍的藥物。中庭穴位於羶中穴下一寸六分處,是任脈氣的發源地。可用灸法灸五次,針刺深度三分。或者灸二七壯、三七壯,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