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十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 (6)

1. 癉瘧治驗

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書吏高士謙。年逾四十。至元戊寅七月間。暑氣未退。因官事出外勞役。又因過飲。午後大發熱而渴。冰水不能解。其病早辰稍輕減。服藥不效。召予治之。診其脈弦數。金匱要略云。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瘧論曰。癉瘧脈數。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開。

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其氣不及於寒。故但熱而不寒者。邪氣內藏於里。而外舍於分肉之間。令人消爍脫肉。故名曰癉瘧。月令云。孟秋行夏令。民多癉瘧。潔古云。動而得之。名曰中暑。以白虎加梔子湯治之。士謙遠行勞役。又暑氣有傷。

酒熱相搏。午後時助。故大熱而渴。如在甑中。先以柴胡飲子一兩下之。後以白虎加梔子湯。每服一兩。數服而愈。

徵南副帥大忒木兒。巳未奉敕立息州。其地卑濕。軍多病瘧痢。予合辰砂丹、白朮安胃散。多痊效。

【辰砂丹】,治瘧疾。大有神效。

硃砂(一半入。藥一半為衣),信砒,雄黃(各五錢)

上三味為末。入白麵六錢。同研勻。滴水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星宿全時用。無根水送下。忌濕面熱物。

白話文:

[癉瘧治療經驗]

河北道提刑按察司的書吏高士謙,年齡超過四十歲。在至元戊寅年的七月期間,夏日的酷熱尚未消退,他因公務外出勞累,又過度飲酒。在下午時分,他突然發起高燒且極度口渴,即使喝再多冰水也無法緩解。他的病情在清晨時稍微減輕,但服用藥物卻無效。於是請我為他診治。經過診脈,發現他的脈象呈現弦數,根據《金匱要略》所述,瘧疾的脈象通常呈現弦狀,若出現弦數脈象,表示體內熱氣較重。在《瘧論》中提到,癉瘧患者的脈象常見數脈,是因為身體本來就存有旺盛的熱氣,當熱氣上衝,中氣實滿但無法外泄時,加上外力勞動,導致腠理開放。

這時,風寒會滲透到皮膚內部和肌肉之間,進而引發癉瘧。一旦發作,人體的陽氣亢奮無法衰退,就會形成疾病。由於熱氣較多,所以只發熱而不發冷,這是因為邪氣藏匿在體內,而在皮膚和肌肉間寄居,讓人體逐漸消瘦,肌肉流失,因此被稱為癉瘧。《月令》中提到,在初秋如果天氣仍像夏天一樣炎熱,人們容易患癉瘧。張元素說,因活動過度而得病,稱為中暑。對於此種情況,他推薦使用白虎加梔子湯進行治療。高士謙長途跋涉,勞累工作,又被暑氣所傷,加上酒精與體內熱氣相互作用,下午時病情加重,因而感到極度高熱和口渴,彷彿置身蒸籠之中。首先,我讓他服用了柴胡飲子一兩,之後再服用白虎加梔子湯,每次一兩,多次服用後,病情逐漸康復。

徵南副帥大忒木兒,於己未年受命建立息州,該地氣候潮濕,許多軍人都患有瘧疾和腹瀉。我配製了辰砂丹和白朮安胃散,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辰砂丹】,用於治療瘧疾,效果神奇。

硃砂(一半加入藥材,一半作為外衣),信石,雄黃(各五錢)

將上述三種材料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六錢的白麵粉,混合均勻,加水搓成桐子大小的丸狀,並以外層包裹硃砂。每次服用一丸,在星宿全的時候使用,用水吞服,避免食用濕麵和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