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一 (2)
卷一 (2)
1. 古方名實辨
仲景以小柴胡治少陽證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蓋柴胡味苦平。行少陽經。黃芩味苦寒為佐。治發熱口苦。生薑辛溫。半夏辛熱。治發寒而嘔。人參甘溫。安胃和中。大棗甘平溫。和陰陽。調榮衛。生律液。使半表半裡之邪而自解矣。大承氣湯治陽明本實痞滿燥實。枳實苦微寒、泄痞。
厚朴苦溫、除滿。芒硝辛寒、潤燥。邪入於腑而作熱實。以大黃苦寒下之。酒製者為因用。熱散氣升而作汗解矣。因以承氣名之。錢仲陽以升麻湯治小兒寒暄不時。陽明經受邪。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及瘡疹未發。發而不勻。升麻苦平、葛根甘平、解散外邪。甘草甘溫。芍藥酸微寒。
白話文:
張仲景以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病的症狀,包括口苦、舌頭乾燥、反覆的寒熱以及嘔吐。柴胡有苦味和涼性,能夠行駛少陽經絡,黃芩有苦味和寒性,作為輔助藥物,用於治療發熱和口苦;生薑有辛味和溫性,半夏有辛味和熱性,用於治療寒性嘔吐;人參有甘味和溫性,可以安定胃部和調和中樞;大棗有甘味和溫性,能調節陰陽、調和榮衛、滋潤津液,這些藥物共同作用,使得半表半裡的邪氣得以自行消除。
大承氣湯則用於治療陽明經的實熱症狀,如腹脹、乾燥、實熱等。枳實有苦味和微寒性,能消除腹脹;厚朴有苦味和溫性,能去除脹滿;芒硝有辛味和寒性,能潤滑乾燥;如果邪氣進入腑臟成為熱實,則以大黃有苦味和寒性來清熱通便;使用酒製的大黃是為了促進熱氣散去,氣息上升,形成出汗解熱的效果,因此稱為大承氣湯。
錢仲陽則以升麻湯治療小孩寒熱不定,陽明經受到邪氣的侵襲,導致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孔乾燥、無法安睡,或者瘡疹未發或發疹不均的症狀。升麻有苦味和平性,葛根有甘味和平性,用於疏散外邪;甘草有甘味和溫性,芍藥有酸味和微寒性,這些藥物共同作用,用於疏散外邪和調和內部氣血。
調和中氣。拒邪不能傷其里。白朮散治小兒陽明本虛。陰陽不和。吐利後而亡津液。虛熱口乾。人參、甘草、白朮、甘溫。和中補胃。藿香、木香辛溫芳馨。可以助脾。茯苓甘平。分陰陽而導其濕。葛根甘平。倍於眾藥。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而解肌熱。局方中四物湯。
調榮養衛。益氣滋血。當歸辛溫。熟地黃甘溫能滋血。川芎辛溫。白芍藥味酸微寒。能養氣。蓋血為榮。氣為衛。四物相合。故有調益滋養之實。黃耆建中湯治面色痿黃。臍腹急痛。脾胃不足者。肝木乘之也。木勝其中。土走於外。故痿黃見於面。難經曰。其平和不可得見。
白話文:
調節中焦之氣,抵禦外邪,不使其侵入內臟。白朮散適用於治療小兒陽明經氣虛弱,陰陽失調,嘔吐腹瀉後導致津液耗損,虛熱口乾的症狀。人參、甘草、白朮甘溫,可和中補胃;藿香、木香辛溫芳香,可以幫助脾胃運化;茯苓甘平,可分陰陽,引導濕氣;葛根甘平,用量加倍,氣性輕浮,可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解肌熱。此方中還包含四物湯,四物湯可調和營氣、養護衛氣,益氣滋血。當歸辛溫,熟地黃甘溫能滋血,川芎辛溫,白芍味酸微寒,能養氣。血為營,氣為衛,四物相合,具有調節、益氣、滋養的作用。黃耆建中湯則用於治療面色萎黃、臍腹急痛、脾胃虛弱的症狀,此乃肝木乘脾土所致。木氣過盛,脾土虛弱,土氣外泄,故見面色萎黃。難經中記載,脾氣平和則難以觀察。
衰乃見耳。黃耆、甘草。甘溫能補脾土。芍藥之酸。能瀉肝木。水挾木勢。亦來侮土。故作臍腹急痛。官桂辛熱。散其寒水。生薑、大棗、飴糖。辛甘大溫。益氣緩中。又與脾胃行其津液。以養四臟。建脾制水。補子瀉鬼。使四臟各安其氣。必清必淨。則病氣衰去。建中之名。
亦不誣矣。上數方。藥證相對。名實相輔。可垂法於世。近世用雙解散。治風寒暑濕。飢飽勞逸。殆無此理。且如風邪傷衛。必自汗而惡風。寒邪傷榮。必無汗而惡寒。又云。傷寒傷風。其證不同。中暑自汗。必身熱而氣虛。中濕自汗。必體疼而沉重。且四時之氣。更傷五臟。
白話文:
人體衰弱就會顯現出來。黃耆、甘草甘溫能補脾土,芍藥酸性能瀉肝木,水勢強勁也來侵犯脾土,因此造成臍腹急痛。官桂辛熱,能散寒水;生薑、大棗、飴糖辛甘大溫,益氣緩中,又能與脾胃運行津液,以滋養四臟,健脾制水,補益陽氣,瀉去陰邪,使四臟各安其位,氣機調暢。只有清氣充足,邪氣清除,疾病才會衰弱消失。所以「建中」這個名字,確實名副其實。
以上列舉的方劑,藥物與證候相符,名稱與實際作用相輔相成,可以作為後世醫家學習的典範。近世流行的雙解散,用來治療風寒暑濕、飢飽勞逸,幾乎不符合道理。比如說,風邪傷衛,必然自汗並且怕風;寒邪傷榮,必然不汗並且怕冷。又說,傷寒和傷風,症狀不同;中暑自汗,必然發熱並且氣虛;中濕自汗,必然身體疼痛並且沉重。此外,四季的氣候變化,也會傷及五臟。
一往一來。未有齊至者也。飢則損氣。飽則傷胃。勞則氣耗。逸則氣滯。其證不同。治法亦異。蓋勞者溫之。損者補之。逸者行之。內傷者消導之。今內外八邪。一方治之。有此理乎。內經云調氣之方。必別陰陽。內者內治。外者外治。故仲景云。且除其表。又攻其里。言仍似是。
其理實違。其是之謂歟。如搜風丸、祛風丸。有搜風祛風之名。無搜風祛風之實。百解散亦此類也。諺云看方三年。無病可醫。療病三年。無藥可用。此亦名實不相輔故也。噫。去聖逾遠。其術晻昧。人自為法。無可考證。昔在聖人。垂好生之德著本草。作內經。仲景遵而行之以立方。
號群方之祖。後之學者。以仲景之心為心。庶得制方之旨。
白話文:
古人認為,治療疾病需要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飢餓會損耗元氣,飽食會傷脾胃,勞累會消耗氣力,安逸會導致氣滯,這些情況的表現和治療方法都不同。比如,勞累的人需要溫補,損耗的人需要補充,安逸的人需要運動,內傷的人需要消導。
然而,現在很多醫生只用一種方法治療各種不同的病症,這是不合理的。就像《內經》中所說,調氣的方法必須區分陰陽,內病內治,外病外治。張仲景也說,要先治表再治裡,這似乎很有道理。
但實際上,很多藥方並非如此。比如「搜風丸」、「祛風丸」,雖然名字是搜風祛風,但實際上並沒有這個效果。「百解散」也是同樣的道理。俗話說,看方三年,無病可醫,療病三年,無藥可用,這也說明了名實不符的弊端。
如今,時代久遠,醫術也變得模糊不清,人們各自為法,缺乏考證。當年聖人為了救治百姓,留下了本草和《內經》,張仲景秉承聖人之道,創立了方劑學,被後人尊為「群方之祖」。希望後人學習張仲景的精神,才能真正掌握制方的精髓。
2. 承氣湯辨
仲景傷寒論云。寒邪外傷。傳而入里。里者。入胃是也。邪氣入胃。則變而為熱。胃中之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實則瀉之。人所共知。如緩急輕重之劑。則臨時消息焉。若不惡寒反惡熱。譫語煩渴。腹滿而喘。手足濈然汗出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如邪氣入深。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與小承氣湯試之。若腹中轉失氣者。有燥屎也。乃可攻之。不轉失氣者。必初硬而後溏。尚未可攻。攻之則腹滿不能食。若腹大滿不通者。亦以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大泄也。如發汗後不惡寒但熱者。胃實也。當和其胃氣。調胃承氣湯主之。成無己云。大熱結實者。
白話文:
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寒邪從外入侵,傳入內裡,這個「里」指的是胃。邪氣入胃,就會轉化為熱,胃氣鬱結,食物殘渣積聚,阻塞不通,形成實證。實證就需要瀉下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至於用藥的緩急輕重,則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病人不惡寒反惡熱,神志不清,口渴煩躁,肚子脹滿喘不過氣,手腳發熱出汗,就要趕緊瀉下去,可以用大承氣湯。如果邪氣深入,懷疑有燥屎,可以先用小承氣湯試探一下,如果肚子轉而失氣,就說明有燥屎,就可以攻下;如果肚子不轉失氣,說明大便剛開始是硬的,之後才軟,還不能攻下,攻下就會肚子脹滿,吃不下東西。如果肚子很大,脹滿不通,也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和一下胃氣,不要瀉得太多。如果發汗後不惡寒,但仍然發熱,說明胃實,就要和一下胃氣,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成無己說,大熱結實的,......
大承氣。小熱微結者小承氣。以熱不甚大。故於大承氣湯內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不減厚朴、枳實也。如不至大堅滿。邪氣盛而須攻下者。亦未可投大承氣湯。必以輕緩之劑攻之、於大承氣湯中去厚朴、枳實、加甘草。乃輕緩之劑也。若大承氣證。反用調胃承氣湯治之。則邪氣不散。
小承氣湯證。反用大承氣湯下之。則過傷正氣。而腹滿不能食。故有勿大泄之戒。此仲景所以分而治之。未嘗越聖人之制度。後之學者。以此三藥合而為一。且云通治三藥之證。及無問傷寒雜病內外一切所傷。一概治之。若依此說。與仲景之方。甚相違背。又失軒岐緩急之旨。
白話文:
大承氣湯適用於大熱微結的情況,小承氣湯則是熱度不太強烈,因此在大承氣湯的基礎上去除芒硝,並保持厚朴和枳實的份量,以避免結塊太硬。如果病情沒有達到非常堅硬的程度,但邪氣旺盛需要使用攻下法時,不能直接使用大承氣湯,應該使用輕緩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在大承氣湯中去除厚朴和枳實,加入甘草,這就是輕緩的藥物。如果出現了大承氣湯的症狀,卻使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那麼邪氣可能不會消散。
小承氣湯的症狀,如果使用大承氣湯來下藥,會導致正氣過度受傷,引發腹脹和食慾不振,因此有避免大量排出的警告。張仲景是根據這些不同的情況分別進行治療,從未逾越古人的規範。後世學習的人將這三種藥物結合為一,並且認為可以統治這三種藥物的症狀,以及所有傷寒、雜病、內外傷所引起的病症,如果依照這種說法,與張仲景的方子差別很大,並且失去了黃帝緩慢治療的原則。
紅紫亂朱。迷惑眾聽。一唱百和。使病者暗受其弊。將何訴哉。有公心審是非者。於內經仲景方內求責。使藥證相對。以聖賢之心為心。則方之真偽。自可得而知矣。
白話文:
當前的文字是古漢語,以下是它的簡易轉換:
"紅、紫、亂、朱這些顏色混在一起會讓人感到困惑,使人們被誤導並跟隨錯誤的做法。病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他們該向誰求助呢?如果有公正的人能仔細研究《黃帝內經》和張仲景的療法,讓藥物與症狀相符,並將先賢的思想作為自己的思想,那麼就能夠辨別出方子的真假了。"
這段文字主要表達的是要人們不要輕信那些不正規或沒有科學根據的方法來治療疾病,而是應該尋找可靠的資料和方法進行治療。同時也呼籲大家要有公正的心態去評判事物的好壞,並且學習先人的智慧來提高自己對於疾病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