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五 (7)
卷五 (7)
1. 勞倦所傷虛中有熱
【人參柴胡散】,治邪熱客於經絡。肌熱痰嗽。五心煩躁。頭目昏痛。夜有盜汗。此藥補和真氣。解勞倦。及婦人血熱虛勞骨蒸。
人參,白朮,白茯苓,柴胡,甘草(炙),半夏曲,當歸。乾葛,赤芍藥(各等分)
上九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四片。棗二個。煎至八分。帶熱服。不拘時候。但是有勞熱證皆可服。病退即止。大抵透肌解熱。乾葛為君。柴胡次之。所以升麻葛根湯為解肌之冠也。
【清神甘露丸】,治男子婦人虛勞。病患不至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並皆治之。
生地黃汁,牛乳汁(生用),白蓮藕汁(各等分)
上三味。用砂石器內。以文武火熬成膏子。用和後藥。
人參,白朮,黃連,胡黃蓮,五味子,黃耆(各等分)
上六味為末。用前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煎人參湯送下。不拘時。
【雙和散】,治邪入經絡。體瘦肌熱。推陳致新。解利傷寒、時疾、中暍、伏暑。
柴胡(四兩),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食後熱服。此藥冬月可以潤肺止咳嗽。除壅熱。春夏可以御傷寒時氣。解暑毒。居常不可缺。不以長幼。皆可服之。
【四君子湯】,治榮衛氣虛。
人參,甘草,茯苓,白朮
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溫服。不拘時。
【豬肚丸】,治男子肌瘦氣弱。咳嗽。漸成勞疾。
牡蠣(煅),白朮(各四兩),苦參(三兩)
上三味為末。以豬肚一個煮爛熟。銼研如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湯送下。日三四服。此藥神效。瘦者服之即肥。莫測其理。
【酸棗仁丸】,治膽經不足。心經受熱。精神昏憒。恐畏多驚。情思不樂。時有盜汗。虛煩不眠。朝瘥暮劇或發眩運。
地榆,酸棗仁(炒。各一兩),茯苓,菖蒲,人參(各半兩),丹砂(二錢。研)
上六味為末。水蜜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煎人參湯送下。不拘時。米飲湯亦得。
【定志丸】,治心氣不足。
遠志,菖蒲(各二兩),人參,白茯苓(各三兩)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七丸。加至二十丸。溫米湯下。食後。臨臥。日三服。
【麥煎散】,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牡蠣(煅),黃耆,麻黃根(各等分)
上三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餘粒。煎至一盞。去渣。熱服。不拘時。日進三服。
【獨聖散】,治盜汗及虛汗不止。
上以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一法取陳小麥同干棗煎服。更妙。
【溫粉】,治多汗不止。煩躁不得眠。撲之。
白話文:
人參柴胡散:這個藥方治療因邪熱侵入經絡導致的症狀,例如肌肉發熱、咳嗽有痰、心煩意亂、頭暈頭痛、夜間盜汗。這個藥方能補養調和身體的元氣,解除勞累疲乏,也適用於婦女因血熱引起的虛弱和骨蒸潮熱。
藥材包含:人參、白朮、白茯苓、柴胡、炙甘草、半夏(製過)、當歸、葛根、赤芍藥,每種藥材等量。
將上述九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生薑四片、紅棗兩顆,一起煎煮至剩八分。趁熱服用,時間不限,只要有勞累引起的發熱症狀都可以服用,病癒後即可停止。這藥方主要是透過發汗來解熱,其中葛根是主要的藥材,柴胡次之。所以說升麻葛根湯是解肌退熱的首選。
清神甘露丸:這個藥方治療男性和女性的虛勞症狀,即使病患情況嚴重,尚未到骨瘦如柴或肌肉嚴重消陷的程度,都可以用此藥治療。
藥材包含:生地黃汁、牛奶汁(生用)、白蓮藕汁,每種藥汁等量。
將上述三種藥汁放入砂鍋中,用文火和武火慢慢熬煮成膏狀,再加入以下藥材混合製丸:
人參、白朮、黃連、胡黃連、五味子、黃耆,每種藥材等量。
將上述六種藥材磨成粉末,用之前熬好的藥膏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顆,用人參湯送服,時間不限。
雙和散:這個藥方治療邪氣侵入經絡,導致身體消瘦、肌肉發熱的症狀。這個藥方能促進新陳代謝,並能緩解傷寒、時疫、中暑、暑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柴胡四兩、甘草一兩。
將上述兩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煎煮至剩八分,飯後趁熱服用。這個藥方在冬天可以潤肺止咳、消除體內積熱;在春夏可以預防傷寒等季節性疾病,並能解暑毒。平時可以常備,不論老少皆可服用。
四君子湯:這個藥方治療因元氣虛弱導致的症狀。
藥材包含:人參、甘草、茯苓、白朮,每種藥材等量。
將上述四種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杯,煎煮至剩七分,溫服,時間不限。
豬肚丸:這個藥方治療男性因體虛氣弱、咳嗽而逐漸演變成虛勞的症狀。
藥材包含:煅牡蠣四兩、白朮四兩、苦參三兩。
將上述三種藥材磨成粉末,取一個豬肚煮爛,搗成泥狀,再將藥粉與豬肚泥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顆,用米湯送服,每天服用三到四次。這個藥方效果很好,瘦弱的人服用後會變得強壯,效果神奇。
酸棗仁丸:這個藥方治療膽經虛弱、心經有熱引起的症狀,例如精神恍惚、容易恐懼驚嚇、情緒低落、時常盜汗、心煩失眠、早晨好轉傍晚加重或出現頭暈目眩等。
藥材包含:地榆一兩、炒酸棗仁一兩、茯苓半兩、菖蒲半兩、人參半兩、丹砂二錢(研磨)。
將上述六種藥材磨成粉末,用水蜜麵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顆,用人參湯送服,時間不限,也可用米湯代替。
定志丸:這個藥方治療心氣不足引起的症狀。
藥材包含:遠志二兩、菖蒲二兩、人參三兩、白茯苓三兩。
將上述四種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七顆,可增至二十顆,用溫熱的米湯送服,飯後或睡前服用,每日服用三次。
麥煎散:這個藥方治療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以及新病後身體突然虛弱、津液不足、體常自汗,尤其夜間更甚、久而不止,導致身體消瘦、心悸、呼吸急促、煩躁疲倦等。
藥材包含:煅牡蠣、黃耆、麻黃根,每種藥材等量。
將上述三種藥材磨成粗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半,加入小麥一百多粒,一起煎煮至剩一杯,去渣,趁熱服用,時間不限,每日服用三次。
獨聖散:這個藥方治療盜汗和虛汗不止的症狀。
藥材包含:浮小麥,用量不限,用文火和武火炒至焦黃,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多次服用效果更好。另一種方法是用陳小麥與乾紅棗一起煎服,效果更佳。
溫粉:這個藥方治療多汗不止、煩躁不安、無法入睡的症狀,將藥粉撲在身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