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益

《衛生寶鑑》~ 卷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5)

1. 眉骨痛方

【選奇湯】,治骨痛不可忍。大有神效。

羌活,防風(各三錢),甘草(二錢。夏月生。冬月炒),酒黃芩(冬月不可用。熱甚者用)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後時時服之。

白話文:

【選奇湯】

這方子可以治療骨頭疼痛難忍,效果非常神奇。

藥材:

  • 羌活 三錢
  • 防風 三錢
  • 甘草 二錢(夏季生長的甘草,冬季炒製)
  • 酒黃芩(冬季不可使用,熱症嚴重者可以使用)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兩碗水煎煮至一碗,去渣,溫服。飯後隨時服用。

2. 時毒疙瘩方

【漏蘆湯】,治臟腑積熱。發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危惡疫癘。若腫熱甚加。芒硝。快利為度。利已去硝。

漏蘆,升麻,大黃,黃芩(各一兩),藍葉,玄參(各二兩),

上六味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腫熱甚。加芒硝二錢半。

【消毒丸】,治時疫疙瘩惡證。

白話文:

漏蘆湯主治臟腑積熱引發的腫毒、時疫疙瘩、頭面腫脹、咽喉阻塞、水藥無法下嚥等症狀,以及各種危急的疫病。若腫熱嚴重,可加芒硝,快速通利為度,利通之後就去除芒硝。配方為漏蘆、升麻、大黃、黃芩各一兩,藍葉、玄參各二兩,將六味藥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渣,溫服。若腫熱嚴重,可加芒硝二錢半。消毒丸則主治時疫疙瘩的惡性症狀。

大黃,牡蠣(燒),殭蠶(炒。各一兩)

上三味為末。蜜丸彈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無時。

白話文:

這是一種古方,由三種草藥組成:大黃、煅牡蠣和炒殭蠶。每種草藥都取一兩的份量,混合在一起研磨成粉末狀。然後用蜂蜜製成丸劑,大小約如彈珠一般。服用方法是用水溶解一個丸劑,隨時都可以服用。

3. 胃虛面腫方

【胃風湯】,治虛風證能食。麻木。牙關急搐。目內蠕動。胃中有風。故面獨腫。

白芷(一錢六分),蒼朮,當歸身(各一錢),升麻(二錢),葛根(一錢),麻黃(半錢。不去節),藁本,黃柏,草豆蔻,柴胡,羌活(各五分),蔓荊子(一錢),甘草(五分),乾生薑(二分),棗(四個)

上十五味㕮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後。

白話文:

胃風湯主治虛風證,症狀包括能吃但有麻木、牙關緊閉抽搐、眼球內蠕動、胃中有風導致面部單獨腫脹。藥方包含白芷、蒼朮、當歸、升麻、葛根、麻黃、藁本、黃柏、草豆蔻、柴胡、羌活、蔓荊子、甘草、生薑和棗等十五味藥材,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後分成兩劑,每次用兩杯水煎煮至一杯,去渣溫服,飯後服用。

4. 面熱治法並方

楊郎中之內五十一歲。身體肥盛。己酉春。患頭目昏悶。面赤熱多。服清上藥不效。請予治之。診其脈洪大而有力。內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脈經云。陽明經氣盛有餘。則身以前皆熱。況其人素膏粱。積熱於胃。陽明多血多氣。本實則風熱上行。諸陽皆會於頭。故面熱之病生矣。

先以調胃承氣湯七錢、黃連二錢、犀角一錢。疏利三兩行。徹其本熱。次以升麻加黃連湯。去經絡中風熱上行。如此則標本之病邪俱退矣。

白話文:

楊郎中今年五十一歲,身體肥胖。今年己酉年春天,他感到頭昏眼花,臉色發紅發熱,吃了清熱上火的藥也沒有效果。他來找我診治。我診了他的脈搏,發現脈象洪大有力。

《內經》說:「面熱者,足陽明病。」《脈經》說:「陽明經氣盛有餘,則身以前皆熱。」而且楊郎中平時愛吃肥甘厚味,導致胃中積熱。陽明經氣血旺盛,本來就容易導致風熱上行,而所有陽氣都匯聚於頭部,所以他才會出現面熱的症狀。

我首先用調胃承氣湯七錢,黃連二錢,犀角一錢,以疏通腸胃,排除積熱。然後用升麻加黃連湯,清除經絡中的風熱,使其不再上行。這樣一來,標本之病邪都能夠消除。

【升麻加黃連湯】

升麻,葛根(各一錢),白芷,黃連(各七分),甘草(炙),草豆蔻仁,人參(各五分),黑附(炮。七分),益智(三分)

上九味㕮咀。作一服。水三盞。連須蔥白同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數服良愈。

白話文:

升麻加黃連湯

藥材:

  • 升麻、葛根(各一錢)
  • 白芷、黃連(各七分)
  • 甘草(炙,一分)
  • 草豆蔻仁、人參(各五分)
  • 黑附子(炮製,七分)
  • 益智(三分)

製法:

  1. 將以上九味藥材研磨成粉末。
  2. 取藥粉一劑,用三碗水煎煮,加入蔥白一同煎煮至剩下一碗。
  3. 去除藥渣,溫熱服用。

用法:

服用數劑,症狀即可痊癒。

5. 升麻湯辨

或曰。升麻湯加黃連治面熱。加附子治面寒。有何依據。答曰。出自仲景。云岐子注仲景傷寒論中辨葛根湯云。尺寸脈俱長者。陽明經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夾鼻絡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此陽明經受病也。始於鼻交額中。從頭至足。行身之前。為表之裡。陽明經標熱本實。

從標脈浮而長。從本脈沉而實。陽明為病。主蒸蒸而熱。不惡寒。身熱為標。陽明本實者。胃中燥。鼻乾目疼。為肌肉之本病。兀兀而熱。陽明禁不可發汗。在本者不禁下。發之則變黃證。太陽主表。榮衛是也。榮衛之下。肌肉屬陽明。二陽並病。葛根湯主之。衛者桂枝。榮者麻黃。

白話文:

有人問道:「升麻湯加黃連治面熱,加附子治面寒,有什麼依據呢?」

回答說:「這是出自仲景的《傷寒論》,岐子在注釋仲景的《傷寒論》時,分析葛根湯的用法時說,尺脈和寸脈都浮長,這是陽明經受病的表現,通常在發病二三日時出現。因為陽明經絡經過鼻部,連接眼睛,所以患者會出現身熱、眼睛疼痛、鼻乾等症狀,並且無法躺臥。這是陽明經受病的典型表現。

陽明經病從鼻樑交匯額頭處開始,循行頭部,沿著身體前側而下,屬於表之裡,也就是表層疾病的內在病變。陽明經病的症狀主要是發熱,並且實熱狀態。

從表層觀察脈象,脈浮而長,從內部觀察脈象,脈沉而實。陽明經病的症狀主要是發熱,患者感覺蒸蒸發熱,不畏寒。身熱是陽明經病的表面症狀。陽明經病本虛實,胃中乾燥,導致鼻乾眼痛,這是陽明經病的根本病變。

患者體溫一直很高,屬於陽明經病,不可發汗,如果已經出現本虛實症狀,也不可服用瀉下藥物,否則容易導致黃疸。太陽經主管表層,主宰榮衛二氣,榮衛二氣之下是肌肉,屬於陽明經。兩種陽經同時患病,應該用葛根湯治療。衛氣用桂枝來補,榮氣用麻黃來補。」

榮衛之中。桂枝麻黃各半湯。榮衛之下肌肉之分者。葛根湯主之。又名解肌湯。故陽明為肌肉之本。非專於發汗止汗之治。桂枝麻黃兩方互併為一方。加葛根者。便作葛根湯。故榮衛。肌肉之次也。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止汗。麻黃、桂枝、甘草、生薑發汗。葛根味薄。

獨加一味。非發汗止汗。從葛根以解肌。故名葛根湯。錢仲陽制升麻湯。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體痛。瘡疹已發未發。用葛根為君。升麻為佐。甘草、芍藥安其中氣。朱奉議活人書。將升麻湯列為陽明經解。若予診楊氏婦陽明標本俱實。先攻其里。後瀉經絡中風熱。故升麻湯加黃連。

白話文:

人體的榮衛氣運行於身體內,當榮衛氣受阻時,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而榮衛氣下降到肌肉部位時,則可以用葛根湯來治療,也稱為解肌湯。因為陽明經主肌肉,所以這兩種方劑不單單是發汗或止汗的治療,而是針對榮衛氣和肌肉的病症。桂枝麻黃兩方結合,再加上葛根,就形成了葛根湯。葛根湯中的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具有止汗作用,麻黃、桂枝、甘草、生薑則具有發汗作用。葛根味道較淡,單獨使用無法發汗或止汗,而是通過葛根來解肌,所以才稱為葛根湯。錢仲陽的升麻湯是用來治療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體痛、瘡疹等病症的,以葛根為主藥,升麻為輔,甘草、芍藥則起到安撫中氣的作用。朱奉議在活人書中將升麻湯歸類為陽明經的解表藥。如果遇到像楊氏婦女這樣陽明經標本俱實的患者,可以先攻其里,再瀉經絡中的風熱,所以升麻湯中加入了黃連。

以寒治熱也。尼長老陽明標本俱虛寒。先實其里。次行經絡。升麻湯加附子。以熱治寒也。仲景群方之祖。信哉。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的文字是說:用寒冷的方法來治療熱病;尼長老(可能是某位名醫)所遇到的是陽明經脈的標和本都虛弱且寒冷的情況,要先強化他的內部,然後再調理經絡,因此使用了加入附子的升麻湯,用溫熱的方法來治療寒症。張仲景被稱為所有藥方的老祖宗,確實可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