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六 (2)
卷六 (2)
1. 氣分熱
【柴胡飲子】,解一切肌骨蒸熱。積熱作發。或寒熱往來。蓄熱寒戰。及傷寒發汗不解。或不經發汗傳受。表裡俱熱。口乾煩渴。或表熱入里。下證未全。下後熱未除。及汗後餘熱勞復。或婦人經病不快。產後但有如此證。並宜服之。
柴胡,人參,黃芩,甘草(炙),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
上七味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渣。溫服。小兒分三服。病除為度。日三服。熱甚者加服。
【白虎湯】,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
知母(七兩半),甘草(三兩七錢半),石膏(二十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入粳米三十粒。煎至一盞。去渣溫服。或加人參、亦得。此藥立夏後、立秋前可服。春時、及立秋後、亡血家。並不可服。
白話文:
【柴胡飲子】能緩解所有肌肉和骨骼的發熱。對於因積累的熱氣導致的發燒,或是寒熱交替,體內蓄熱導致的寒戰,以及感冒後出汗無法緩解的症狀,或是未經出汗就傳遞的熱氣,導致體表和體內都發熱,口乾舌燥且渴求喝水,或是體表的熱氣進入體內,尚未完全形成下痢的症狀,下痢後熱氣仍未消退,以及出汗後殘留的熱氣或勞動後的復發,或是婦女經期疾病不適,產後出現上述症狀,都適合服用。
所需藥材有:柴胡、人參、黃芩、炙甘草、大黃、當歸、芍藥(各半兩)。將這七種藥材混合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和三片薑一起煎煮至剩下六分之一的水量,然後去掉藥渣,溫熱服用。小孩則分成三次服用,直到病癥消失。每天服用三次,若熱氣過重可增加服用次數。
【白虎湯】能治療感冒大量出汗後,表面的症狀已經消除,但心臟和胸部極度煩躁口渴,想喝水的情況,以及嘔吐或下痢後七八天,毒素仍無法排除,熱氣凝結在體內,體表和體內都發熱,偶爾會感到冷風吹拂,非常口渴,舌頭乾燥,且煩躁想喝幾公升的水,這種情況下適合服用。
所需藥材有:知母(七兩半)、甘草(三兩七錢半)、石膏(二十兩)。將這些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的水,加入三十粒的粳米一起煎煮至一碗的水量,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也可加入人參。此藥在立夏後、立秋前可以服用,春天以及立秋後,或是失血過多的人,都不適合服用。
2. 血分熱
【桃仁承氣湯】,治熱結膀胱。其人如狂。熱在下焦。與血相搏。血下則熱隨出而愈。
芒硝,甘草(各二兩),大黃(三兩),桂枝(二兩。去皮),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內經曰。甘以緩之。辛以散之。小腹急結。緩以桃仁之甘。下焦蓄血。散以桂枝之辛。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熱甚搏血。加二味於調胃承氣湯中也。
上㕮咀。用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納芒硝。再上火煮一二沸。溫服五合。日三服。得微利止。
【清涼四順飲子】,治一切丹毒。積熱壅滯。咽喉腫痛。
當歸(去蘆),甘草(炙),赤芍藥,大黃(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渣。食後溫服。
白話文:
【血分熱】
【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熱邪困結於膀胱的情況。患者可能出現類似瘋狂的症狀。當熱邪位於下焦部位,與血液相互作用時,一旦血液得以排出,熱邪也會隨之排出,病情便會好轉。
藥方成分包括芒硝、甘草(各二兩)、大黃(三兩)、桂枝(二兩,去皮)、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根據《內經》的理論,使用甘味的藥材可以緩和病情,辛味的藥材可以幫助疏散。對於小腹部緊急結實的情況,利用桃仁的甘味來緩解;下焦部位蓄積的血液,則用桂枝的辛味來疏散。對於極度的熱氣,需用寒性藥材來對抗。當熱氣與血液互相搏鬥時,在調胃承氣湯中加入兩種藥材以加強效果。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七升水煮至剩下二升半,去掉殘渣後加入芒硝,再放回火上煮沸一到兩次。溫服五合,每日三次,若能稍微排便即可停止服用。
【清涼四順飲子】,用於治療各種丹毒、積熱阻塞、咽喉腫痛等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當歸(去蘆)、甘草(炙)、赤芍藥、大黃(各等分)。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盞水煮至剩七分,去掉殘渣後,在飯後溫服。
3. 通治三焦甚熱之氣
【三黃丸】,治三焦熱。
黃連,黃芩,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吞下。
【黃連解毒湯】,治大熱甚煩。錯語不得眠。
黃連(七錢半),黃柏,梔子(各半兩),黃芩(一兩)
上四味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熱服。未知。再服。○海藏加防風、連翹。為金花丸。治風熱。加柴胡。治小兒潮熱。與四物相合為各半湯。治婦人潮熱。
白話文:
【三黃丸】,用於治療三焦火氣過旺。
成分:黃連,黃芩,大黃(比例相同)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十粒,以溫水吞服。
【黃連解毒湯】,適用於治療高燒不退且精神煩躁,以致無法入眠的情況。
成分:黃連(七錢半),黃柏,梔子(各半兩),黃芩(一兩)
製作方法:將上述四種藥材切碎混合。每次取五錢,用水一盞半煮至剩一盞,去渣後趁熱服用。若症狀未見好轉,可再次服用。海藏方在此基礎上添加了防風和連翹,製成金花丸,用於治療風熱。添加柴胡,可用於治療兒童的潮熱。與四物湯配合使用,則成為各半湯,適用於治療婦女的潮熱。
4. 發狂辨
甲寅歲四月初。予隨斡耳朵行至界河裡住。醜廝兀閩病五七日。發狂亂棄衣而走。呼叫不避親疏。手執湩乳。與人飲之。時人皆言風魔了。巫師禱之不愈而反劇。上聞。命予治之。脈得六至。數日不得大便。渴飲湩乳。予思之。北地高寒。腠理致密。少有病傷寒者。然北地此時乍寒乍熱。
因此觸冒寒邪。失於解利。因轉屬陽明證。胃實譫語。又食羊肉以助其熱。兩熱相合。是謂重陽則狂。陽勝宜下。急以大承氣湯一兩半。加黃連二錢。水煎服之。是夜下利數行燥屎二十餘塊。得汗而解。翌日再往視之。身涼脈靜。眾人皆喜曰。羅謙甫醫可風魔的也。由此見用。
傷寒非雜病之比。六經不同。傳變各異。診之而疑。不知病源。立相侮嫉。嗚呼。嗜利貪名。恥於學問。此病何日而愈耶。
白話文:
[對於發狂病症的辨識]
在甲寅年的四月初,我跟隨軍隊行進到了界河地區駐紮。一個名叫醜廝兀閩的人病了大概五到七天,突然間開始發狂,他脫掉衣服亂跑,對親朋好友都不分彼此的大聲叫喊,甚至拿著羊奶讓人喝。當時大家都說他被風魔附身了。請來的巫師為他祈禱,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上級聽聞後,命令我去治療他。我檢查他的脈象,發現每分鐘跳動六次,且已經數日未解大便,他只渴求喝羊奶。我思考了一下,北方地區氣候寒冷,人的皮膚毛孔緊密,很少有人會因為感冒生病。然而,此時北方的天氣忽冷忽熱,
他可能因為這樣的溫差而受到寒邪的侵襲,未能及時治療,導致病情轉向陽明證狀,出現胃實和胡言亂語的情況。再加上他食用羊肉,使得體內熱氣更盛,兩種熱氣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重陽導致的發狂。既然屬於陽性過剩,應該要採用泄下的方式來治療。我立即讓他服用了一兩半的大承氣湯,並添加了二錢的黃連,用水煎煮後服用。當晚他就排出了二十多塊乾硬的糞便,並且出了一身汗,病情得到緩解。第二天我再次去探望他,發現他身體已無高熱,脈搏也平穩下來。周圍的人都非常高興地說,羅謙甫醫生可以治療風魔病。從此,我的醫術被人們認可。
我認為,傷寒這種疾病不能和普通疾病相提並論,六經的表現各不相同,病情的變化也是千變萬化。如果診斷時有疑惑,不知道病因,人們往往會互相嫉妒和攻擊。唉,那些貪圖利益和名聲,羞於學習和研究的人,他們的病何時才能痊癒呢?
5. 陽證治驗
兩省參議官常德甫,至元申戌三月間,赴大都,路感傷寒證,勉強至真定,館於常參謀家,遷延數日,病不瘥。總府李經歷並馬錄事來求治,予往視之。診得兩手六脈沉數,外證卻身涼,四肢厥逆,發斑微紫,見於皮膚,唇及齒齦破裂無色,咽乾聲嗄,默默欲眠,目不能閉,精神鬱冒,反側不安。此證乃熱深厥亦深,變成狐惑,其證最急。詢之從者,乃曰:自內丘縣感冒頭痛,身體拘急,發熱惡寒,醫以百解散發之,汗出浹背,殊不解。每經郡邑,治法一同,發汗極多,遂至如此。予詳其說,兼以平昔膏粱積熱於內,已燥津液,又兼發汗過多,津液重竭,因轉屬陽明,故大便難也。急以大承氣湯下之,得更衣,再用黃連解毒湯,病減大半,復與黃連犀角湯,數日而安。自此德甫交情愈厚也。
白話文:
【陽證治驗】
兩省參議官常德甫在至元申戌三月間,前往大都的路上,不幸感染了風寒。他勉強抵達真定,住在常參謀的家中。但病情拖延了好幾天,仍未見好轉。總府的李經歷和馬錄事於是來尋求治療。我去探望他,診斷後發現他的雙手六脈沉而頻數,然而外表卻呈現身體發涼、四肢冰冷,甚至出現紫色斑點於皮膚上,嘴脣和牙齦乾裂無血色,喉嚨乾燥且聲音嘶啞,沉默寡言只想睡覺,眼睛無法閉合,精神狀態不佳。
他的病情顯示為內熱過深導致四肢冰冷亦嚴重,轉變為一種稱為狐惑的病症,這種情況非常危急。我向隨行的人員詢問,他們說,從內丘縣開始,他就出現頭痛、身體僵硬、發燒畏寒的症狀,醫生曾使用百解散讓他出汗,但汗出如雨仍未能改善病情。每經過一個郡或城,治療方法都相同,大量出汗後,病情竟變得更糟。我詳細聽完他的描述,加上他過去飲食高脂厚味,體內已積累熱氣,使得體內津液枯竭,再加上過度發汗,津液再次耗盡,因此病症轉入陽明。
這就是他大便困難的原因。我立即開出大承氣湯讓他服用,得以排便。再使用黃連解毒湯,病情減輕大半。接著再讓他服用黃連犀角湯,經過數日,病情終於穩定下來。自此,常德甫與我的交情更加深厚。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