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六 (1)
卷六 (1)
1. 上焦熱
【涼膈散】,治大人小兒積熱煩躁。多渴。面熱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領頰結硬。口舌生瘡。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溺閉結。睡臥不安。一切風壅。皆治之。
連翹(四兩),朴硝(二兩),川大黃(二兩),薄荷,黃芩,山梔子,甘草(炙。各一兩)
上七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竹葉五七片。蜜少許。煎至七分。去渣。溫服。食後。小兒半錢。量歲數加減。得利下。止後服。
白話文:
涼膈散
功效: 治大人小孩積熱引起的煩躁不安、口渴、臉紅唇乾、咽喉乾澀舌頭腫脹、喉嚨閉塞、眼睛紅腫、流鼻血、脖子和臉頰硬結、口腔潰瘍、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腸胃乾燥、大小便不通、睡覺不安穩,以及各種風邪引起的病症。
配方:
- 連翹 四兩
- 朴硝 二兩
- 川大黃 二兩
- 薄荷 一兩
- 黃芩 一兩
- 山梔子 一兩
- 甘草(炙) 一兩
製法: 上述七味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 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半(約300毫升),加入竹葉五七片和少許蜂蜜,煎煮至七分(約200毫升),去渣,溫服,飯後服用。小孩每次服用半錢,可根據年齡調整用量。服藥後若能通便,則停止服用。
【龍腦雞蘇丸】,治胸中鬱熱肺熱。咳嗽吐血、鼻衄、血崩、下血、血淋。虛勞煩熱。
柴胡(二兩銼。同木通。以沸湯大半升浸一兩宿。絞汁後。入膏),木通(二兩銼。同柴胡汁),阿膠,蒲黃,人參(各二兩),麥門冬(四兩),黃耆(一兩),雞蘇淨葉(一斤。即龍腦薄荷),甘草(一兩半),生乾地黃末(六兩。後膏)
白話文:
【龍腦雞蘇丸】
功效: 治胸中鬱熱、肺熱,以及由此引起的咳嗽吐血、鼻衄、血崩、下血、血淋等症狀,亦可治虛勞煩熱。
藥方:
- 柴胡(二兩,切碎,與木通一起用沸水半升浸泡一晚,隔天取汁,再加入膏藥中)
- 木通(二兩,切碎,與柴胡汁一起使用)
- 阿膠(二兩)
- 蒲黃(二兩)
- 人參(二兩)
- 麥門冬(四兩)
- 黃耆(一兩)
- 雞蘇淨葉(一斤,即龍腦薄荷)
- 甘草(一兩半)
- 生乾地黃末(六兩,加入膏藥中)
註:
- 以上藥材的劑量以兩為單位。
- "膏" 指的是膏藥,可以是使用熬製的藥膏,也可以是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後,與其他輔料混合製成的膏狀藥物。
- 此藥方需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調整和使用。
上為細末。以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黃末。不住手攪。時時入絞。下柴胡木通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將其餘藥末同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熟水下。
【洗心散】,治心肺積熱風壅。上攻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煩疼。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壅滯。涕唾稠黏。小便赤澀。大便秘滯。
白朮(一兩半),麻黃,當歸,荊芥,芍藥,甘草,大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薄荷少許。同煎至七分。溫服。
白話文:
洗心散方劑說明及用法
製法:
-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 用蜜糖兩斤,先煮沸兩三次。
- 然後加入生地黃末,不斷攪拌,並時常加入絞出的汁液。
- 加入柴胡和木通的汁液,慢慢熬製成膏狀,注意不要焦糊。
- 將其餘藥末混合,製成豌豆大小的丸藥。
- 每服二十丸,用溫水送服。
主治:
心肺積熱風壅所致的上攻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節煩疼、口苦唇焦、咽喉腫痛、痰涎壅滯、涕唾稠黏、小便赤澀、大便秘滯等症狀。
藥材組成:
- 白朮 一兩半
- 麻黃 一兩
- 當歸 六兩
- 荊芥 六兩
- 芍藥 六兩
- 甘草 六兩
- 大黃 六兩
2. 中焦熱
【調胃承氣湯】,治胃中實熱而不滿。
甘草(半兩),芒硝(九錢),大黃(二兩)
內經云。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芒硝鹹寒以除熱。大黃苦寒以蕩實。甘草甘平。助二物推陳而致新。
上銼如麻豆大。水一大盞。煎二味。取七分。去渣。下硝。更上火二三沸。頓服之。無時。
【瀉脾散】,治脾熱目黃。口不能吮乳。
藿香,山梔(各七錢),石膏(半兩),甘草(三兩),防風(四兩。去蘆)
白話文:
【調胃承氣湯】,用來治療胃部有實熱但不感到滿脹。
甘草(半兩),芒硝(九錢),大黃(二兩)
內經提到,如果體內熱邪過盛,應以鹹寒藥物進行治療,並輔以苦甘藥物。芒硝是鹹寒的藥物,可以消熱;大黃是苦寒的藥物,可以排除實邪;甘草則是甘平的藥物,能幫助兩種藥物推陳出新,使身體恢復健康。
將這些藥物研磨成大約如麻豆大小的粉末,用一大盞的水煮沸,然後取出兩味藥物的濃縮液,再加入芒硝,再次上火煮沸二三次,一次飲服完畢,無需特定時間限制。
【瀉脾散】,用來治療脾熱導致眼睛黃疸,無法吸吮母乳。
藿香,山梔(各七錢),石膏(半兩),甘草(三兩),防風(四兩。去蘆)
上五味。用蜜同炒香為末。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清汁。無時。
【貫眾散】,解一切諸熱毒。或中食毒、酒毒、藥毒。並皆治之。
黃連(三錢),貫眾(三錢),甘草(三錢),駱駝蓬(三錢)
上四味為末。每服三錢。冷水調下。食前。
白話文:
貫眾散
方劑組成:
- 上五味:用蜂蜜一起炒香,研磨成粉末。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盞,煎煮至七分,溫熱服用藥汁,不限時間。
功效主治:
- 解除一切熱毒,包括食物中毒、酒毒、藥物中毒,都能治療。
附方:
- 黃連(三錢)、貫眾(三錢)、甘草(三錢)、駱駝蓬(三錢)
上四味研磨成粉末,每服三錢,冷水調服,飯前服用。
3. 下焦熱
【大承氣湯】,治痞滿燥實。地道不通。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半斤。薑製),芒硝(三合),枳實(五枚。去穰)
內經云。燥淫所勝。以苦下之。大黃枳實之苦以除燥熱。又曰。燥淫於內。治以苦溫。厚朴之苦以下結滿。又曰。熱淫所勝。治以鹹寒。芒硝之咸以攻蘊熱。上四味。用水五升。先煮二味至三升。去渣。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渣。入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白話文:
【大承氣湯】
功效: 治療腹脹滿、燥熱便秘,腸道不通暢。
藥材:
- 大黃(四兩,用酒浸泡洗淨)
- 厚朴(半斤,用薑汁製備)
- 芒硝(三合)
- 枳實(五枚,去掉種子)
方義:
根據《內經》記載,燥熱過盛,可用苦寒之藥治療。大黃、枳實性苦,能瀉熱除燥。
《內經》又說,燥熱內盛,宜用苦溫之藥治療。厚朴性苦,能瀉下結滯。
《內經》還說,熱邪過盛,宜用鹹寒之藥治療。芒硝性鹹寒,能攻破蘊積的熱邪。
用法:
- 取水五升,先將厚朴、枳實兩味藥煮沸,至藥液減少至三升,去渣。
- 加入大黃,繼續煮至藥液減少至二升,去渣。
- 加入芒硝,再次加熱,微煮一、二沸。
- 分成兩次溫服,服藥後排便即可,若未排便則不要再服。
【三才封髓丹】,降心火。益腎水。滋陰養血。潤補下燥。
天門冬(去心),熟地黃,人參(各半兩),黃柏(三兩),砂仁(一兩半),甘草(炙。七錢半)
上六味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蓯蓉半兩切作片子。酒一盞。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去渣。空心食前送下。
【滋腎丸】,治下焦陰虛。腳膝軟而無力。陰汗陰痿。足熱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閉。
白話文:
三才封髓丹
功效: 降心火,益腎水,滋陰養血,潤補下燥。
藥材:
- 天門冬(去心):半兩
- 熟地黃:半兩
- 人參:半兩
- 黃柏:三兩
- 砂仁:一兩半
- 甘草(炙):七錢半
製法: 上述六味藥材研成細末,用麵糊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五十丸,以半兩蓯蓉切片,浸泡於一盞酒中過夜,次日煎煮至三、四沸,去渣,空腹食前服用。
滋腎丸
主治: 下焦陰虛,腳膝軟弱無力,陰汗自出,陰痿,足熱難以著地,不渴而小便閉。
肉桂(二錢),知母(二兩。酒洗。焙乾),黃柏(二兩。酒洗焙)
內經曰。熱者寒之。又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黃柏之苦辛寒。瀉熱補水潤燥為君。知母苦寒。以瀉腎火為佐。肉柱辛熱。寒因熱用也。
上為末。熟水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百丸加至二百丸。百沸湯送下。空心服之。
白話文:
用肉桂兩錢、知母兩兩(用酒洗淨,烘乾)、黃柏兩兩(用酒洗淨烘乾)研成粉末,做成像雞頭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到二百丸,用滾水送服,空腹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