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寶鑑》~ 卷十九 (9)
卷十九 (9)
1. 癖積治驗
真定總管董公長孫。年十一歲。病癖積。左脅下硬如覆手。肚大青筋。發熱肌熱。咳嗽自汗。日晡尤甚。牙疳臭惡。宣露出血。四肢困倦。飲食減少。病甚危篤。召太醫劉仲安先生治之。約百日可愈。先與沉香海金砂丸一服。(方在濕證門中)下穢物兩三行。次日。合塌氣丸服之。
十日。復以沉香海金砂丸再利之。又令服塌氣丸。如此互換。服至月餘。其癖減半。未及百日良愈。近年多有此疾。服此愈之者多。錄之以救將來之病者也。
【塌氣丸】,治中滿下虛。單腹脹滿虛損者。
陳皮,蘿蔔子(炒。各半兩),木香,胡椒(各三錢),草豆蔻(去皮),青皮(各三錢),蠍梢(去毒。二錢半),
上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後。日三服。白粥百日。重者一年。小兒丸如麻子大。桑白皮湯下十丸。日三服。大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如陰囊洪腫冰冷。用滄鹽、乾薑、白麵為末。各三錢。水和膏子攤紙上。塗陰囊上。
白話文:
[癖積治療經驗]
真定總管董公的長孫,十一歲時患了癖積之病,左側肋骨下方硬得像反蓋的手掌,腹部腫大且有青色血管突出,身體發熱伴有肌肉熱感,咳嗽且自發出汗,尤其在下午時病情加重,牙齦腐爛散發惡臭,常有出血情況,四肢感到疲倦,飲食量也明顯減少,病情非常危急。於是請來太醫劉仲安先生進行治療,預計一百天可以康復。首先服用沉香海金砂丸一劑,(此藥方可在濕證門中找到),排出了大量髒物,隔日再服用塌氣丸。
十天後,再次服用沉香海金砂丸進行清理,接著再服用塌氣丸,如此輪流更替,服用超過一個月後,病狀已減輕一半,不到一百天便完全康復。近年來這種疾病較為多見,服用此療法康復的人也頗多,故記錄下來以供未來病患者參考。
【塌氣丸】,主治中焦過滿而下焦虛弱的情況,特別是腹部單純性腫脹及虛損者。
所需藥材包括:陳皮,蘿蔔子(炒熟,各半兩),木香,胡椒(各三錢),草豆蔻(去皮),青皮(各三錢),蠍梢(去除毒素,二錢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加入糊狀物製成如桐子大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粒,以米湯送服,飯後服用,每日三次。需配合白粥飲食一百日,病情嚴重者則需一年。兒童則製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以桑白皮湯送服十粒,每日三次。成人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四十粒。若出現陰囊紅腫且冰冷的情況,可用滄鹽、乾薑、白麵各三錢研磨成粉,加水調成膏狀敷在紙上,然後塗抹於陰囊上。
2. 疳瘦
【丹砂丸】,治小兒五疳八痢。
麝香(一錢。研),硃砂(研),青黛(各二分),丁香(半錢),肉豆蔻(一枚),沒石子(一個)
上用干大蝦蟆一個。去頭足。酥炙黃。同為末。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空心服。
【神效豆蔻丸】,治小兒脾疳瘦弱。或泄利無度。
神麯(炒),麥櫱(炒。各半兩),肉豆蔻(麵裹煨。三兩),黃連(半兩),蘆薈(二錢。半研),使君子(十個。去皮)
上為末。豵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或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送下。空心食前。
【蘆薈丸】,治小兒脾疳瘦弱。面色痿黃。
蘆薈,蟾酥,麝香,硃砂,黃連,檳榔,鶴蝨,使君子,肉豆蔻(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溫水送下。空心食前。
【肥兒丸】,治小兒蒸熱。腹脅脹滿。面色痿黃。飲食遲化。大小便不調。
麥櫱(炒),川黃連,大蕪荑,神麯(炒),胡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豵豬膽汁丸如麻子大。米飲送下三十丸。食前。乳母忌酒面生冷。
【橘連丸】,治疳瘦。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錢氏方)
陳皮(一兩),黃連(一兩半。去須淨。米泔浸一宿)
上為末。另研麝香半錢。和勻。用豬膽七個。分藥入膽內。漿水煮。候臨熱時以針微札破。以熟為度。取去。粟米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米飲下。量大小加減之。黃帝療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者。尾翠骨上三寸陷中。灸三壯。炷如小麥大。岐伯云。
兼三伏內用柳水浴孩兒。正午時灸之。當自灸之後。用帛子拭。見有疳蟲隨汗出。此法神效。不可具述。章門二穴。治小兒身羸瘦。賁豚腹脹。四肢懈惰。肩背不舉。依前禹講師灸癖處取之。
白話文:
【丹砂丸】,治療兒童五疳八痢的症狀。
麝香(一錢,研磨),硃砂(研磨),青黛(各二分),丁香(半錢),肉豆蔻(一枚),沒石子(一個)
以上材料加上一個乾燥的大蝦蟆,去除頭腳後,用酥油烤至金黃色,一同研磨成粉末,加入適當的粘合劑搓成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米湯送下,在空腹時服用。
【神效豆蔻丸】,治療兒童脾疳瘦弱,或有嚴重的泄利。
神麯(炒),麥櫱(炒,各半兩),肉豆蔻(麵粉包裹後煨,三兩),黃連(半兩),蘆薈(二錢,半研),使君子(十個,去皮)
以上材料研磨成末,用豵豬膽汁搓成黍米或桐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粒,用米湯送下,在空腹食前服用。
【蘆薈丸】,治療兒童脾疳瘦弱,面色萎黃。
蘆薈,蟾酥,麝香,硃砂,黃連,檳榔,鶴蝨,使君子,肉豆蔻(各等分)
以上材料研磨成末,加入適當的粘合劑搓成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溫水送下,在空腹食前服用。
【肥兒丸】,治療兒童因熱氣蒸騰導致腹部脹滿,面色萎黃,飲食消化不良,大小便不調。
麥櫱(炒),川黃連,大蕪荑,神麯(炒),胡黃連(各半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末,用豵豬膽汁搓成麻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米湯送下,在飯前服用,乳母應避免酒精、生冷食物。
【橘連丸】,治療疳瘦,長期服用有助於消食和調節氣血,增加肌肉量。
陳皮(一兩),黃連(一兩半,去除根部,用米泔水浸泡一夜)
以上材料研磨成末,另外研磨麝香半錢,混合均勻,用七個豬膽,將藥物分裝入膽內,用漿水煮,待膽熱時,用針輕輕刺破,煮到膽汁熟透。取出後,用粟米搓成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十粒,用米湯送下,根據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黃帝治療兒童疳瘦脫肛,身體瘦弱口渴,外觀瘦弱憔悴,使用各種方法都未見好轉的情況,可以在尾椎骨上方三寸的凹陷中,進行艾灸三壯,艾炷如小麥大小。岐伯表示,如果在三伏天內,使用柳樹水沐浴孩子,在正午時進行艾灸,艾灸後用布擦拭,會看到有疳蟲隨著汗水排出,這個方法效果神奇,無法盡述。章門兩個穴位,可以治療兒童身體瘦弱,腹部脹大,四肢無力,肩膀背部不能抬起,依照之前的灸法取穴。